• 155.5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一轮复习教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 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 2、解答疑难问题 三、复习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物质三态变化的各种热现象,知道在各种物态变化过程 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生产中或自然界中的现象。 各种热现象中,晶体的熔化、熔点,液体的沸腾、沸点,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 素等讲授知识的重点。 作为预备性知识,本章开头讲的是温度、温度计。讲授时,液体温度计是重点。 四、知识梳理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这一章主要内容有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方面的 热现象。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 密切。因此,在讲授本章各种热现象 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并组织学生动手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时教师 要做好碘升华等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基础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 3.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1℃;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 35℃到 42℃;最小刻度是 0.1℃ 摄氏度。 4.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它测水的温度时, 要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 要 等温度计 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反之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 程要放热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只有对晶体来说熔化和凝固都有固定的温度,称为熔点和凝 固点。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而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8.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它是在任 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 9.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 蒸发的就越快。 10.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 石油液化。 1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 三、复习过程 (1)、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1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2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 沸水的温度为 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 某地气温-3℃ 读做:零下 3 摄氏度或负 3 摄氏度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 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 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 表面相平。 例题 1 [眉山]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 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 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二)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 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1).熔化: 1.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 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 体没有。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4. 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5.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6.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 80.50C。当温度为 790C 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 810C 时, 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 80.50C 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 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 而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7. 熔化吸热的应用: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 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 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 00C 的冰比 00C 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2).凝固: 1. 凝固现象: 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 凝固规律: 1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2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 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 例题 2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 例题 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 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 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 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 16 所示。 (1)图 17 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 18 所示温度 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 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 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 四、堂上练习 五、教学反思 图 16 图 17 图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