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0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政治专题重视改善发展民生维护社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8年中考政治专题 重视改善发展民生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与教材的结合点 ‎ 1.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平正义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课题。‎ ‎ 2.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 3.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 4.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6.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人民共享劳动成果。‎ ‎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8.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9.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0.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11.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 1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13.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14.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 17.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常见命题角度 ‎ 1.党巾央、国务院为什么必须更加重视改善民生问题?‎ ‎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关注民生,有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2)入民群众是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关注民生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 (3)有利于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4)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5)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6)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7)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8)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 (9)能够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 ‎ 2.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 (1)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2)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 (4)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的公平,保障民生。 (6)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7)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 (8)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9)用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等。‎ ‎ 3.列举我国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具体举措。‎ ‎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文化方面的问题;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遏制腐败问题等。‎ ‎ 4.请你谈谈对“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解。‎ ‎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持;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 6.当前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示例: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教育投入公平问题、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司法公正问题、个别官员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假冒伪劣产品投放市场、弱势群体受侵害、拖欠农民工工资、某些地区的教育乱收费、过高的医疗费、贫富差距过大等)‎ ‎ 7.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1)现状:当前社会总体上是公平正义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地位:①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坚持社会公正,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社会公正,通过民主法制作为制度保证,才能真正走向依法治同的轨道;只有坚持社会公正,人们之间才能形成和谐相处的关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和长治久安。 ②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③期盼止义是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作用:①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公平。 ②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 8.为维护公平正义,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 (1)努力缩小城乡之问、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及地区的和谐发展。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减免和取消农业税。 (3)全部免除农村贫困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全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特别是农村低保从无到有;提高矿难人员的抚恤金。 (6)完善失业下岗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 9.社会生活中通过哪些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1)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有法可依的法律制度。 (4)社会保障制度。 (5)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6)公共财政制度。‎ ‎ 1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教育公平?‎ ‎ (1)现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2)地位: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对个人来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意义: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提高公民素质;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11.国家关注教育公平的举措有哪些?‎ ‎ 修订新《义务教育法》对于经费明确了政府投入的责任,要着力缩小地区间、学校间办学差距,学校免收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分重点和非重点,东西部学校建设标准要一致;落实“两免一补”的政策。‎ ‎ 12.请你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1)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化,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为发展农村教育提供法律保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人为分班现象,严惩迎法者;取消一些限制,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加大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并采取措施,让每个学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 ‎(3)加强社会监督,对违法者及时举报。社会各界应当形成以城带农,以城促农的良好氛围,努力维护教育公平。‎ ‎ 13.你是如何认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大”问题的? 。‎ ‎ (1)现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建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意义:解决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必要性:解 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 14.请你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大”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各地区之间的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鼓励自主择业;鼓励创新,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复习精要 ‎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始终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为核心,而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又成为党的十七大重点讨论的问题,所以本专题为今年中考的热点和重点,须认真备考。‎ ‎ 2.复习本专题的重难点:‎ ‎ (1)为什么要关注民生问题。 (2)为什么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如何解决民生问题,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4)为解决民生问题,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出台了哪些具体措施。‎ ‎ 3.复习本专题应注意:‎ ‎ (1)夯实和本专题相关的课本基础知识,这是能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2)本专题主要会结合教育公平、分配公平、就业和再就业,从公民权利、公平与正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等角度来命题。 (3)本专题既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分析说明题和探究实践题。所以在备考中要注意。‎ ‎【例1】‎ ‎ 1.表中数据表明 ( )‎ ‎ A.农村实现了共同富裕B.国家重视农民生活的改善 ‎ c.发展农业生产已不再重要D.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 2.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加,有利于 ( )‎ ‎①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②③④ D.①④‎ ‎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问题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回答第1题,通过对表格题目及相关数字的观察和分析,找到关键字眼“农村社会发展”.发现数据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长,可见国家重视农民生活的改善,而选项A、C、D观点均错误。回答第2题,通过对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观察,可以看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增加72.7%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①②③‎ ‎④均符合题意。‎ ‎ 答案1.B 2.A ‎ 【例2】‎ ‎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展示了上面两段材料,小刚看完材料后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 (1)《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 ‎ 老师也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给予解答。‎ ‎ (3)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请列举两例。‎ ‎(4)请你说一说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 解析本题以两会做为背景材料,以“人民”为命题点,通过不同角度的设问,来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第(1)(2)(4)问考查基础知识,第(3)问考查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 答案 (1)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工作原则。(3)只要符合题意要求,答出两点即可。如环境问题,安全问题。 (4)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③努力促进社会公平。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例3】 促社会公平,扬公平之剑 ‎ 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中外记者招待会时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 (1)请列举两项近年来我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 (2)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当正义与制度、规则和程序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请谈谈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 解析 这是一道时政综合题,考查学生对公平正义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时政热点的关注程度,第(1)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围绕“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这一要求,结合国家的各种举措任意写出两点即可;第(2)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要注意从课本上找到理论支撑点。‎ ‎ 答案(1)废止农业税;不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让中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2)①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程序,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②按照正义的要求对人对事、做人做事,不做违反正义要求的事;③遇到不正义的事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维护正义,伸张正义;④学会正确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集体的正义、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写出两点即可)‎ 一、单项选择题 ‎1.党和政府关注“看病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说明 ( )‎ A.现阶段我国的中心工作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B.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我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协调 ‎ 社会是一个共同生活的大系统,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好的持久稳定的合作体系。据此回答2—3题。‎ ‎2.社会离不开相互合作,良好的合作必然是公平的合作。公平合作的最根本要求是 ( )‎ ‎ A.人人都有公平合作意识B.合理分配利益与责任 ‎ c.社会的和谐与稳定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当前,“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影响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内江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公平。这说明 ( )‎ ‎ A.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方方面面都需要公平B.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 C.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D.社会公平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 ‎4.2006年,太原市免除了19.4万名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学生的学杂费,为4.1万名贫困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9000余名寄宿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通过设立专门学校、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 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以上举措 ( )‎ ‎ A.说明我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善 ‎ B.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 C.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 D.说明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 2006年5月26日和7月6日,中共中央两次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回答5—6题。‎ ‎5.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是( )‎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以下有关“公平”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①公平是绝对的②公平与否的判断没有标准 ‎ ③公平具有相对性④公平总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 A.①② B.②③‎ ‎ c.②④ D.③④‎ ‎7.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 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是 ( )‎ ‎ A.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B.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 C.具有正义的情感 D.有正义的制度作保障 ‎8.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只要维护公平,就能实现 同等富裕 ‎ B.有了公平,人民的各种期望就能得到满足 ‎ C.公平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9.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c.发展现代农业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10.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教育局先后向教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选派了70多名教学骨干,并将优秀大学毕业生安排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扶持弱校,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目前,铜陵市247所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基础设施、教育质量等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铜陵市教育局的这一做法 ( )‎ ‎ 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②较好地贯彻了新的《义务教育法》③能够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④不利于竞争局面的形成,会使教育事业失去生机和活力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1.对下面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 ‎ ①只有重点学校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③这种现象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 ④国家应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扶持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陕西一位贫困县的村民开学时到学校为儿子交学费,当知道不但杂费免了,课本费也不用交了,学校还补助生活费,随口编了一首打油诗:“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我们在为他高兴的同时,也能深切地感悟到 ( )‎ ‎ ①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②“两免一补”政策深受群众欢迎 ③实行“两免 一补”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④实行“两免一补”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06年5月26 El,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共中央之所以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人分配秩序问题,是因为 ( )‎ ‎ ①分配问题是目前我国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②我国分配领域处处都存在不公平现象③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④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社会上总是有些人不遵守规则,破坏社会公平。如有人恃强凌弱,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有人排斥异己、处事不公,有人恶性竞争、不择手段…据此回答14-15题。‎ ‎14.面临这些不公平现象,国家应当 ( )‎ ‎ A.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规则 B.强化制度正义,依法严惩各种不公平行为 ‎ C.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正当的权益D.明辨是非善恶,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15.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中学生应当 ( )‎ ‎ ①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②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支持③奋不顾身,勇敢斗争④见义巧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之斗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2007,昆明)近年来,国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请参照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民生问题(部分)‎ ‎ 国家举措 问题一 ‎“上学难、上学贵”‎ ‎2007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上年增加395亿元,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既定目标。‎ 问题二 ‎“看病难、看病贵”‎ ‎2007年国家将在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在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目标。‎ ‎ (1)你对国家“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既定目标是如何理解的?‎ ‎ (2)结合国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的举措,谈谈你对“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这一观点的看法。‎ ‎ (3)我国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据此,谈谈国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 ‎17.某公司由于分配方式不合理,致使广大员工缺乏积极性,工作互相推诿,人才不断流失.公司效益年年下滑。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对分配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相结合;设立了技术创新奖、销售贡献奖;鼓励员工以技术、资金等方式八股并参与分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下一条心,使公司呈现出勃勃生机。这说明无论是社会还是集体,都应该是一个公平的合作系统。公平的合作要求人们在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与责任,意味着每个人在合作中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并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 ‎ 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司的分配方式改革与我同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一致的,请问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为什么合作需要公平?‎ ‎(3)中学生应怎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18.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 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中国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将实行平等保护,高度体现了“平等立法”的精神,成为这两部法律的最显著特色。‎ ‎ 材料二:公平:“处理事情舍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正义:“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公平正义正成为法治中国的最强音,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确保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1)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2)维护公平,要求我们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三、探究与实践题 ‎19.关注民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点。从代表和委员的建言中,从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随处可见民生的细节,感受到民生的重量,体味到民生内涵之深刻,感知到其外延之宽广。民生正成为当下中国的主流话语。‎ ‎(1)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为解决民生问题而努力,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请你列举二例。并结合其中的一例,谈谈这样做的重要意义。‎ ‎(2)列举你所观察或了解到的当地的民生问题。(至少二个)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 (3)“民生关系你、我、他。”请你写出一句有关民生的感言。‎ 重视改善发展民生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C 2.B 3.C 4.B 5.A 6.D ‘7.A 8.C 9.A 10.A 11.B 12.D 13.B 14.A 15.C ‎16.(1)这个既定目标体现了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增加教育投入,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特别是为农村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公平的机会和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有了教育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2)这一观点说明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都是正义的制度,它们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或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能够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的关爱。因此,正义的制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3)两个民生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立足基本国情,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 ‎ 1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①公平合作,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②公平合作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健康发展。 ③公平合作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期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①在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积极培养公平合作意识。②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实现(或: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18.(1)①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②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为公平正义提供了法律的制度保障,公平需要正义度来维护,立法、执法、依法办事都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公平、公正。材料一《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审议就是完善立法、依靠 法律的强制力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法律的保障。 ③公平正义有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公平正义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得以保障,有利于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公平正义可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的持续发展。(2)①严格遵守社会的各项公平规则制度。 ②如果非正义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要采取正当的方式奋力抗争。 ③如果有非正义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帮助。‎ ‎19.(1)举措:废除农业税;通过《物权法》;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重 视食品安全,为百姓严把“人口”关;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安全生产等。(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意义:应结合具体举措来谈,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教育公平,使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 谐社会。 废除农业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视食品安全:有利于依法规范经济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2)①劳动就业任务依然艰巨;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卫生价格超出群众实际承受能力;教育乱收费;执法、司法不公问题;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等。(答出两个方面即可)②提示:可从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公民依法行使监督 权等方面回答,如:食品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立法,加大检查监督管理;生产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生产合格产品;销售者应诚信经营,杜绝假货;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配合执法部门与制假售假行为作斗争。 环境污染:强化政府责任,严格执法;‎ 有关部门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制度;公民应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落实环保 (3)如:“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