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50 KB
  • 2021-05-13 发布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19分)‎ ‎1.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我在南孔的圣境里 我在烂柯的梦境里 盼着你 和你黑白于局 你在思鲁阁的檐下 你是驻足灯火通明的水亭 Xīn kuàng-shén yí (1) 光影bān bó (3)古城楼 圣泽的风吹进你的胸怀里 在这里 儒 (2) (A.rǔ B.rú)学仁爱大义 历史沧桑悠悠 衢州有礼 衢州有礼 ‎2.正确使用汉字,彰显城市品位。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2分)‎ 招 骋 虚位已待 如果您热爱服装 且钟情于销售 那么欢迎您加入我们 导购月薪3500元以上 店长月薪6500元以上 电话:133623*****‎ ‎ ‎ ‎3.古诗文积累。(8分)‎ ‎(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柳宗元的《小石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 ① , ② ;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 ③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东晋田园诗人 ④ (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 ⑤ , ⑥ ”(《入若耶溪》)。‎ ‎(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 B.渡远(桥名) C.锦江(宾馆名) D.日暮(亭子名)‎ ‎4.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右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 ‎ 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 ‎ 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 ‎ 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 A.yǔ B.yù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 B.河曲智臾亡以应 今亡亦死 C.陶后鲜有闻 鲜妍明媚 D.邹忌修八尺有余 讲信修睦 二、阅读(51分)‎ ‎(一)名著阅读(6分)‎ ‎7.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6分)‎ ‎(1)《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 ‎(2)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红 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象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象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 ‎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  “来了啊!又来啦!”‎ ‎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 ‎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 ‎“吃点么?”‎ ‎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象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后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  “太太,多给了钱吧?”‎ ‎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走去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 ‎【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8.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9.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6分)‎ 方法提示 形象分析 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1)‎ 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 ‎(2)‎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 ‎(3)‎ ‎10.结合全文,赏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3分)‎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11.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4分)‎ ‎【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阅读提示 ‎1.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浏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題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2.配图中的字影不需要阅读。‎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三只眼传媒 2018-05-10‎ ‎ ‎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 ‎2017年1月至2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引题)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 ‎(主题)再见,玉米 你好,蔬菜 ‎2‎ 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二等奖 ‎3‎ ‎(引题)宁夏西吉县村医牟天明四十年拖着病腿 ‎(主题)深一脚 浅一脚 巡视不觉遥 ‎4‎ ‎(引题)广西恭城坚守“生态立县”30余年 ‎(主题)11任县委书记一根接力棒 ‎5‎ 三流服务白瞎了一流设施 ‎6‎ 物我两忘渺沧海 寄托无限在人间 ‎7‎ 没有监管的信任是放任 ‎2017年3月至4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让企业不再“抱着水缸喊渴”‎ ‎2‎ ‎(引题)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室 ‎(主题)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 二等奖 ‎3‎ ‎(引题)福建陆续换发二维码门牌 ‎(主题)扫一扫 门儿清 ‎4‎ 组织问你话,不是在找茬 ‎5‎ ‎(主题)广西、四川法院向离婚夫妻发出“冷静期”通知书 ‎(引题)静静,能否拯救婚姻 ‎6‎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 ‎7‎ 大学要有“遥远的掌声”‎ ‎2017年5月至6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银证保都姓“监”‎ ‎2‎ 不怕你了解,就怕你不了解 二等奖 ‎3‎ ‎“让我们一起种下思想的种子”一记中国和非洲学者从《摆脱贫困》一书探寻中国减贫经验 ‎4‎ ‎(引题)接到任务,6小时内抵达机场;飞抵后,6小时内开展应急救援 ‎(主题)这家医院会飞 ‎5‎ ‎(引题)院长单霁翔,被网友称为“最牛导游”,自称“看门人”‎ ‎(主题)故宫,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6‎ 作品想“上去”,编剧就得“下去”‎ ‎7‎ ‎“连接陆地的不是大海,而是航海的人”‎ ‎2017年7月至8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2‎ 西方之乱何以成了“灯下黑”‎ 二等奖 ‎3‎ 共产党人应做现代君子 ‎4‎ ‎(主题)“希望对抗只在赛场上”‎ ‎(引题)写在“国际军事比赛-2017”闭幕之后 ‎5‎ ‎(主题)三更风雨行英雄扶摇去 ‎(副题)追记江西修水县杭口镇抗洪英雄程扶摇 ‎6‎ ‎(肩题)一度要价50万元,如今“指导价”两万元 ‎(主题)一个小镇彩礼的潮起潮落 ‎2017年9月至10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历史怎么假设部不如现实这般精彩 ‎2‎ ‎(引题)贵州惜力大数据,提升监督效能 ‎(主题)纠四风:变“人来看”为“云在算”‎ 二等奖 ‎3‎ 人生马拉松何须“抢跑”‎ ‎4‎ 送外卖不该找不着北 ‎5‎ ‎(引题)康巴汉子给藏羚羊当“奶爸”‎ ‎(主题)在青海可可西里保护站感受管护员铁汉柔情 ‎6‎ ‎(引题)修机场、建桥梁、筑房屋,中企全方位提升当地现代化水平 ‎(主题)串起马尔代夫“散落的珍珠”‎ ‎2017年11月至12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习总书记办的,都是俺们盼的”‎ ‎2‎ 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 二等奖 ‎3‎ 陪娘亲喝一杯城里的咖啡 ‎4‎ 快递信息不能“回收利用”‎ ‎5‎ ‎“网红”故宫,没有“冷宫”‎ ‎6‎ 永不僵化的政党永远年轻 ‎(选入本卷时略去了三等奖)‎ ‎《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 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 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 A ‎ 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引题)‎ 再见,玉米 你好,蔬菜(主题)‎ 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 ‎ B ‎ 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 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 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抜、希望拿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们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 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故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让人拍案叫绝。‎ ‎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室(引题)‎ 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主题)‎ 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待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琭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牌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 ‎ 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 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 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 ‎(运城网信备案号I20011)‎ ‎ ‎ ‎(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 新闻阅读·参与讨论 ‎12.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选进年度好标题的意义。(4分)‎ ‎【链接材料】有人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原文刊在《人民日报》上,标题是“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纪检干部遭威胁:别把事办绝了 你家住址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 对方称‘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 新闻阅读·反思文本 ‎13.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合这一观点?(2分)‎ ‎14.你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好不好?为什么?(2分)‎ 新闻阅读·关注来源 ‎15.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4分)‎ 新闻阅读·评析观点 ‎16.文中画线处的三个小标题关键词是“口语化”,《人民日报》好标题是否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请阐述理由。(2分)‎ ‎(四)古诗阅读(4分)‎ ‎17.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4分)‎ 示例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之情。‎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宋】胡宿①‎ 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霍②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③,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注释】①胡宿:衢州开化人,宋朝状元。②霍:疾速的样子。③弄小曲。‎ ‎【实景赏析】 (1) ‎ ‎【虚景赏析】 (2) ‎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甲】朱买臣(节选)‎ ‎[东汉]班固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新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①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②死,买臣乞③其夫钱,令葬。‎ ‎(节选自《汉书·朱买臣》)‎ ‎【乙】越妇言 ‎[唐]罗隐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所言者,蔑④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矜⑤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注释】①毋:wú,不要。②经:上吊。③乞:qì,给,④蔑:消失。⑤矜:夸耀。‎ ‎18.用原文填空。(4分)‎ 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 (1) ”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 (2) ”,而宋妻认为是“ (3) ”。‎ ‎19.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系?( ▲ )(2分)‎ A.好读书 B.不治产业 C.求去 D.妻自经死 ‎20.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2分)‎ 与买臣过苦日子 → (1) → 改嫁他人 → (2) → 上吊自杀 ‎21.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4分)‎ 三、写作(50分)‎ ‎22.仔细读图,理解图意。如果只给图中的某一处着色,你选哪一处?用什么颜色?请阐述理由,150字左右,(10分)‎ ‎23.按要求写作。(40分)‎ 校园橱窗里张贴《未来作家报》征文大赛的启事:“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默默见证着你的故事,每天背的书包,陪你迈出每一步的鞋子,记录你所有光阴的手表……让它们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它们会说一个关于你的怎样的故事呢?也许,那辆自行车会讲你这个少年追风的足迹,一枚硬币会讲你买早餐时不经心的善意之举,留着你牙印的笔会讲你轻轻写下却又重重涂掉的心事……用你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口吻,以独白的形式讲述关于你的故事,让我们发现你的生活除了作业和考试,还有更多精彩!”‎ 请你自拟题目,以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真实的故事,刻画你自己,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参赛文章。为保证评选的公正,请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19分)‎ ‎ 1.(1)心旷神怡 (2)B (3)斑驳 ‎ 2.“骋”改为“聘”;“已”改为“以”‎ ‎ 3.(1)①日光下澈②影布石上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陶渊明(陶潜)⑤此地动归念⑥长年悲倦游 ‎ (2)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C.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D.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4.C 5.(1)B (2)A 6. A 二、阅读(51分)‎ ‎ 7.(1)示例:‎ ‎ ①《童年》是长篇小说,为了解内容与写法,适宜通篇阅读;《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独立成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 ‎ ②《童年》是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阅读时要调动联想与想象,运用体验式的阅读方法;《傅雷家书》是非文学作品,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人生指导,阅读这本书,感受父子深情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文化、艺术、历史等各领域的知识,适合采用摘记、批注的方法阅读。‎ ‎ ③《童年》是翻译作品,有条件的可以与多种译文以及原著比较阅读,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拓展阅读其它两部作品;《傅雷家书》的作者是翻译家,在家书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拓展阅读这本书。‎ ‎ (2)示例:‎ ‎ ①选材不同。回忆性散文选材自由,如《藤野先生》不仅写了藤野先生的事迹,也写了中国留学生看樱花、学跳舞等事件;传记必须围绕传主选材。散文的材料是经过作者过滤的事实,带有主观色彩,传记的材料基于书信、日记等,比较客观。‎ ‎ ②人称不同。回忆性散文用第一人称“我”讲述故事,有双重叙述视角,如《五猖舍》既有童年的“我”对五猖会的热切期盼,也有成年的“我”对封建教育的理性批判。传记有自传和他传,他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 ③写作目的不同。回忆性散文的写作目的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思,如,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回忆,鲁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情感以及对祖国的忧思,传记的目的是表现传主的性格品质,如《名人传》彰显的是三个传主的精神品质,而不是罗曼·罗兰的态度或思考。‎ ‎ ④表达方式不同。回忆性散文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传记主要是用事实本身表现传主形象,所用描写有限,很少抒情或议论,如对贝多芬最后一次演奏的描写,只用了寥寥数笔。‎ ‎ ⑤想象的空间不同。回忆性散文想象自由。传记中也有想象,但传记中的想象只用于填补事实的空隙,如贝多芬的一生主要事件源自书信、对话录等原始材料,想象只局限于一些小细节。‎ ‎ 8.选A得2分,选C得1分,选B得0分。‎ ‎ 9.示例:‎ ‎ (1)“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从句中的副词“就”“又”可以看出,车夫盘算时机开口讨要木柈的奸猾,以及得寸进尺的贪婪。‎ ‎ (2)“丢了两块木桦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车夫的话中有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他从容运用各种句式,显得居高临下,没有把主顾放在眼中,可以看出车夫的世故、精明。‎ ‎ (3)老头与“我”说话时都是被动应答的,他们以为“我”多给了钱,却不敢贸然来问,一直等到“我”询问才应答,可见他们的诚实、本分。‎ ‎ 10.示例:前文的叙述描写非常简洁,这几句的描写却很细腻,使文章节奏紧缓有别。这段话还为下文事情的继续发展蓄势,让文章起伏有致。火光冲破黑暗与寒冷,让人安心,炉火爆炸的声音欢快喜悦,窗上的蒸汽朦胧而温馨,“我”的脸被火光映红,是全文唯一的亮色。寥寥数语描绘的画面,表现了“我”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片刻的安宁与满足,显得格外珍贵,令人感动。‎ ‎ 11.示倒1:杨绛的“愧”打动了我。杨绛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当杨绛终于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她探深地自责,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散文中毫不掩饰地写出自己的真实表现。她的愧作、反思令人敬佩。‎ ‎ 示例2;萧红的“愧”打动了我。萧红虽然自己处境艰难,但她却竭力帮助其他穷苦人。当善良的老人为一口食物向她感恩时,她羞愧难当,觉得不该领受如此沉重的感恩,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自责羞恨。当萧红对老无所养发出反问时,我感受到了她伟大的悲悯情怀。‎ ‎ 示例3: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杨绛对老王施与善意但保持距离,一朝惊醒,深刻自省,是知识分子坦诚的表现。萧红面对弱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受到感恩反而更警醒自责,表现出最朴素真挚的道义担当。她们两人的“愧”都表现了最为珍贵的良知。‎ ‎ 12.示例;从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有些新闻标题常常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所以,《人民日报》作为媒体人业务的标杆,进行年度好标题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能纠正不良风气,引导新闻发布者遵守职业操守,也提醒读者要注意甄别新闻标题,不要被误导。‎ ‎ 13. B ‎ 14.示例:不好,这个标题尽管具有口语化特点,但不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且“竟然”‎ 一词,表示意外,暗含否定,以此激起读者的好奇,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之嫌。‎ ‎ 15.示例:(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文中的图片以及文末的信息来源都证明本文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2)给读者提供信息来源,便于读者深入阅读时查证资料。(3)新闻中的图片还可以丰富文本的呈现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16.示例:不是,有些标题的特点不能用“口语化”来概括。如“三更风雨行,英雄扶摇去”,言简意赅,具有对称美,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哀思,语言是典雅的。‎ ‎ 17.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景,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与蚕眠,这些景象充满亲切闲适的生活气息。‎ ‎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西湖夜景,潮水空寂,月圆人缺,寄托着诗人对西湖的眷念之情。‎ ‎ 18.(1)通达(贵) (2)仁者之用心(不忍) (3)矜于一妇人(矜)‎ ‎ 19.D ‎ 20.(1)离朱而去 (z)被朱收留 ‎ 21.(1)羞于买臣歌讴道中,且阻止之后愈益疾歌。‎ ‎ (2)羞于自己在买臣饥寒勤苦、胸怀大志时离开了他。‎ ‎ (3)羞于被买臣收留。‎ 三、写作(50分)‎ ‎ 22.略 ‎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