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章目 一.物态变化及其变化的归纳 二.物理的性质的归纳 三.物体的简单运动的归纳 四.声现象的归纳 五.光现象的归纳 六.常见的光学仪器的归纳 七.运动与力的归纳 八.压强与浮力的归纳 九.机械与功的归纳 十.能及及其转化归纳 十一.简单电路的归纳 十二.欧姆定律的归纳 十三.电功与电功率的归纳 十四.电磁现象的归纳 十五.通信技术的归纳 十六.粒子和宇宙的归纳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 ‎1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第二章 物质的性质 ‎1、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4、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5、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 ‎6、托盘天平的使用: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镊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上,右盘放砝码。‎ 用镊子拨动游码,使指针指在中央刻线上,记录数据。砝码用毕必须放回盒内。不能用手捏砝码。‎ ‎7、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 = m/v ‎ ‎8、纳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 ~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称为纳米材料。‎ ‎ 纳米方法处理后的领带具有自洁性,不沾水也不沾油。‎ ‎ 纳米方法处理后的物质也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 ‎9、锂电池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能多次充电、对环境污染小。‎ ‎10、记忆合金: 主要成分是镍和钛,它独有的物理性质是: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外形的变化。‎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大小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4、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5、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制是米/秒,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第四章 声现象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 ‎3、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4、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6、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决定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 ‎7、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震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感到的响度就越大。‎ ‎8、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9、噪声的控制:‎ ‎1) 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2)在传播途中隔离和吸收,3)阻止噪声进入人耳。 ‎ ‎10、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1、超声波的应用:‎ ‎1)声纳----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 ‎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 ‎4)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物体速度。‎ 第五章 光现象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 m/s 。 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为真空的2/3 。‎ ‎4、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 ‎ 凹面镜:太阳灶,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9、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 ‎ 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 ‎ 播方向不变。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凸透镜的确定方法 ‎ (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 ‎3、透镜的两个镜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叫主轴,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短折 ‎ 光能力越强。‎ ‎4、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 ‎ 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 ‎5、幻灯机与投影仪:都是将较小的物体经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投影仪中平 ‎ 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使得到的像更大,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 ‎ 屏幕并把影片与透镜的距离调近。 ‎ ‎6、照相机:较大的物体经凸透镜后成较小的像,景物离照相机越远,拍到的像就越小 ‎ 要使拍到的像大些,应使照相机离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 简言之: 要使像大,减物距,增像距。‎ ‎ 要使像小,增物距,减像距。‎ ‎7、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是代表凸透镜成不同像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 ‎ ‎8、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 ‎ 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可以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 ‎ 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 ‎ 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10、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1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 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 ‎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 ‎12、近视的形成:(1)睫状体功能降低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大。 ‎ ‎ (2)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长。‎ ‎ 这两种结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 ‎ 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用凹透镜制成眼镜矫正近视。‎ ‎13、远视:(与近视相反) 用凸透镜矫正。‎ ‎14、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 ‎ 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 ‎ 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 ‎ 度数=100/f(f为焦距,单位:米)‎ ‎15、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 ‎ 物近像远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 ‎ 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倒立的。‎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 ‎ 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 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 ‎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 ‎2、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 ‎ 手的压力约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 改变。(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 ‎ 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 ‎ 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 ‎ 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也可以说成正比)‎ ‎7、测力计的使用:‎ ‎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 ‎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 ‎(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 ‎ 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 ‎ 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 ‎ 线叫做重垂线。‎ ‎1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值 ‎ 是一个定值,一般取9.8N/kg,用g表示,即 g=9.8N/kg,它的含义是:‎1kg的 ‎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1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3、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 ‎ 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称为力的合成。 (求合力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 ‎ ‎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 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 ‎ 如果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 ‎15、注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 ‎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 ‎ 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 ‎ ‎16、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 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1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 ‎ 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线) ‎ ‎18、滑动摩擦力:是指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见实验探究) ‎ ‎ 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与滚动方向相反。‎ ‎19、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 ‎ 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0、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 (2)增大压力 ‎21、减小摩擦的方法:(1)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 ‎ ‎ (2)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2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 ‎23、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 ‎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2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 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来加以改变。‎ ‎2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 一种属性,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26、力和惯性的区别: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 越显著;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 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 =F/s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 N,面积 的单位是 m2, 压强的单位是 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 。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 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 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 p=ρgh 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 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 注意:h 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 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1、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 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 ‎ ‎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 ‎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 ‎ 水位计 —————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 ‎ ‎ 水塔供水系统 ————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 ‎ ‎ 茶壶———制做时壶嘴不能高于或低于壶口,一定要做的与壶口相平。‎ ‎ 过路涵洞——能使道路两边的水面相同,起到水过路的作用。‎ ‎ 船闸————可以供船只通过。‎ ‎10、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 ‎11、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大气压具有 液体压强的特点。‎ ‎12、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实验是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做出的,托里拆利实验也证明了 自然界中真空的存在 ‎ 1标准大气压 = 760 mmHg = 1.01×105Pa,即P0 = 1.01×105 Pa .‎ ‎ 它大约相当于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1 cm2 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 晴天时比阴天时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13、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14、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内部气体压强就增大;‎ ‎ 体积增大时,内部气体压强就减小。‎ ‎15、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大约‎10 m 高的水柱,所以抽水机的抽水高度(吸水扬程)只有‎10 m 左右,即抽 水机离开水源的高度只能在10 m 左右,再高,水是抽不上去的。‎ ‎16、离心式水泵实际扬程分吸水和压水扬程两个部分,吸水扬程是由大气压差决定的,压水扬程是由水离开叶轮片时具有向上的初速度的大小决定的。‎ ‎17、使用离心式水泵,启动前如不先往泵壳里灌满水,水泵能抽上水来吗?‎ ‎ 答:不能,如果启动前不灌满水,泵壳里就会有空气,泵内与泵外的气压相等泵外的大气压就无法把水压入管内,这样是抽不上水的。‎ ‎18、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液体。‎ ‎ 浸在指漂浮或全部浸没。‎ ‎19、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两个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0、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 F浮= G排 =ρ液gv排 ‎22、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浮>G 时上浮,F浮 = G 时悬浮,F浮 <G 时下沉。‎ ‎2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 (1)轮船: (钢铁的密度比水大,有它制成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可以把它做成空心的,以使它 能排开更多的水,轮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 (2)潜水艇:由于潜水艇中两侧有水箱,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水箱中的储水量来改变潜水艇自身的重力,从而使它下沉、悬浮或上浮。‎ ‎ (3)气球: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小很多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空气对他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气球可以升入高空。‎ ‎ (4)飞艇、热气球:里面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热空气比气球外的空气密度小,他们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能升入高空。‎ ‎ (5)密度计:漂浮在液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密度越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大。‎ ‎ ※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刻度变大,刻度不均匀,且刻度无单位。‎ ‎ 读法: 例:液面与1.2刻度对齐时,表示被测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 ‎24、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5、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 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 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 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第九章 机械和功 一、基础知识 ‎1、杠杆: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 O 表示。‎ ‎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 F1 表示 ‎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F2 表示 ‎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L1 表示 ‎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L2 表示 ‎ 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称为杠杆平衡。‎ ‎ 杠杆平衡是力和力臂乘积的平衡,而不是力的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 ‎ 即: F‎1 L1 = F‎2 L2‎ ‎ 可变形为 :F1 / F2 = L1 / L2‎ ‎3、作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 ‎ (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 ‎ (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 ‎ (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先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再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 动力臂大,动力就小。为省力杠杆。反之,为费力杠杆。‎ ‎5、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 ‎ 定滑轮在使用时,轴不随物体移动。而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6、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也不多移动距离也不少移动距离,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1 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 ‎ (1)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不改变。‎ ‎ (2)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几段绳承担,所用的拉力就是它们的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 ‎8、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机械功,简称功。‎ ‎9、功的两个要素:‎ ‎(1)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注意:惯性使物体运动,物体本身并不是受力而运动)‎ ‎ (2)物体必须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10、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的乘积。‎ ‎ W = F S ‎ F 表示力,单位:牛( N ) 。 S 表示距离,单位:米(m)‎ ‎ W表示功, 功的单位就是牛· 米 。 叫作焦耳。‎ ‎ 即:1 J = 1N·m。‎ ‎11、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功的多少叫做功率。‎ ‎12、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如果功的单位用J ‎ 时间的单位用s 功率的单位就是瓦特 (或W)。‎ ‎13、功率的计算: P = W/t ‎ W 表示功,单位是焦(J). t表示时间 ,单位是秒(s)‎ ‎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 1 W= 1 J/s ‎ ‎ 关于功率的推导运算:‎ ‎ ∵ P = W/t W = Fs F指力 ,s 指移动的距离 ,t 指时间 ‎ ∴ P== F·s/t 又∵ v =s/t ‎ ‎ ∴ P = F·v ‎ ‎14、大量的事实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5、有用功:在使用机械时,机械对物体所作的功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部分功叫有 用功。用W有用表示。‎ ‎16、额外功:在使用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机械本身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这部分功 叫额外功。用W额外表示。‎ ‎17、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表示。即:W总 = W有用+ W额外 ‎ ‎18、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 ‎ 即:η= W有用 / W总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 ‎19、有用功是总功的一部分,且额外功总是客观存在的,则有W有用 < W总 ,因此η总是 小于1 ,这也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关于滑轮组的计算 ‎1、根据题意确定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承担,用n 表示。‎ ‎2、确定重物的上升距离,和拉力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 ‎ 重物的上升距离为:h ‎ 则拉力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就是:nh ‎3、看是否计动滑轮的重力。(绳重与摩擦一般情况都不计)‎ ‎ 当不计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1/n)G物 ‎ ‎ 当计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1/n)(G物 + G轮)‎ 三、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 W有用 = G·h ‎ W总 = F·s s = n·h ‎ ‎ (1)η=W有用 / W总 ‎ ‎ (2)η= W有用 / W总 = Gh/Fs = Gh/nFh = G/(nF)    ‎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一、基础知识 ‎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 → 重力势能;动能 →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2、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3、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还表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15、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16、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17、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18、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9、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1、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22、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23、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4、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5、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2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27、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8、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29、 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 cm△t升=cm(t-t0)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 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 ② Q放 =cm△t降=cm(t0-t) ③ Q吸 = Q放 ( ※ 关系式 ) ‎ ‎3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 ‎31、热机: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燃机等。‎ ‎32、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3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在构造上,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 在吸取燃料时,汽油机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在点火方式上,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 在使用上,汽油机比较灵巧,柴油机比较笨重,但柴油机效率高,功率较大,‎ 柴油价格比汽油便宜,因此多用在拖拉机、坦克、轮船、载重汽车上。‎ ‎34、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火箭喷气发动机本身带有燃料和氧化剂,不需要依靠外界空气来助燃,因此不受高度限制。‎ ‎35、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千克。‎ ‎36、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燃烧值,‎ 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8、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39、炉子的效率:是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40、提高燃料利用率和锅炉的效率的措施:把煤磨成煤粉,用空气吹进炉膛,加大受热面积,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等。‎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通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 ‎8、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 ‎1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1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 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 ‎16、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 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 ‎17、电压U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18、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 ‎19、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20、熟记的电压值: ① 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 ‎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2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 ‎24、电阻(R)的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 ‎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2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6、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 ‎ 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⑤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 ‎ 至最大的地方。 ‎ ‎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I =U/R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④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⑤ 分压作用:U1:U2=R1:R2 ;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1/ R1+ 1/ 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n ④分流作用:I1:I2=R2:R1; ‎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    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    ‎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2 /R*t ‎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 ‎8. 计算电功率公式:P =W/t ;P=UI ;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 ‎9. 利用P =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 U2 /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 ‎15、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 ‎16、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成正比。 ‎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如果电流做功时、不仅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同时还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时。此时,电功大于产生的热:即W>Q  计算产生的热量只能用:Q= I 2Rt 计算电功只能用:W = U I t 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 ‎1.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介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 ‎ ‎ 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 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简记: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注意:入的电流方向应由下至上放置)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 ‎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 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 ‎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 ‎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 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 ‎18、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可使人远离高压的危险,可使人远离高温、有毒等环境。‎ ‎1)电磁阀车门 (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开关车门)‎ ‎2)磁浮列车 (特点:震动小;噪声小;速度高;能耗低)‎ ‎19.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 ‎20、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 用是制成电动机。 2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左手定则)‎ ‎22、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3、电动机是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的,线圈有多组,换向器由许多铜片组成,定子由 机壳和电磁铁组成,两个电刷由石墨与铜粉压制成。‎ ‎23.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     电路必须闭合;‎ ‎②     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③     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 ‎25、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6、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7.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 第十五章 通信技术 ‎1、 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激发电磁波。‎ ‎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约为:3×‎108 m/s.‎ ‎3、 天线的作用:发射和接受电磁波。‎ ‎4、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5、 现代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卫星中继通信。 ‎ 家庭电路     ‎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及插座,导线等组成。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 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 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③不弄湿用电器 ‎④不损坏绝缘层 7、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 ‎ 关也要装在火线上, 在安装螺丝口电灯泡时,火线应通过开关再接到灯头中,且接在 灯头锡块上. ‎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1、 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 ‎2、 关于宇宙的成因,目前比较易被接受的是宇宙起源于大爆炸。 ‎ ‎3、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力、和地热能等。‎ ‎4、 人类目前能够控制和平利用的核能来源于核裂变能。‎ 目前核裂变能已实现可控应用。现在的核电站都是利用可控制的核裂变能。‎ 而核聚变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其反应速度。‎ ‎5、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聚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