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MB
- 2022-03-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必修3区域地理目录第一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第一节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2第二节区域地理特征及比较6第三节地理信息技术8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9主题一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10主题2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12主题三湿地专题14主题四湖泊专题15主题五水土流失16第三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9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19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22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24第五章区域协调发展2838
第一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节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地理事物轮廓定位法、地理要素特征定位法、地理事物规律原理定位法等。在考试时优先选择最熟悉的定位方法,再利用另外一种或两种定位方法进行验证,以提高定位的准确率。一、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线和纬线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牢记各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1.亚洲38
亚洲是七大洲中跨越的纬度最广的大洲。识记容易混淆区域。(1)东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北回归线以南,跨南北半球。重要经度100°E,120°E。(2)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记住7—8—9,即东经70º~80º~90º,纬线记住1—2—3,即北纬10º~20º~30º。(3)中亚的控制性经纬线38
经5~8,纬5~4(1)西亚的控制性经纬线控制点(50°E,30°N)2.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非高原和撒哈拉沙漠;东经2038
º把非洲分为东西两半,注意0º经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内亚湾,开罗的经纬度是东经30º,北纬30º。3.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0º经线经过英国伦敦,60ºE经过乌拉尔山脉,南欧三大半岛分别经过0º经线、10ºE和20ºE,40ºN经过地中海【联想地中海气候范围】,北极圈经过欧洲北部。4.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经度范围60ºw~120ºw,纬线30ºN经过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北部海岸线,北纬50º大致经过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5.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38
经线范围:40ºW~80ºW,纬线: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6.澳大利亚的控制性经纬线澳大利亚大陆和大洋洲的范围不同。经线范围:120ºE~150ºE,纬线:23º26′S经过澳大利亚中部。二、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进行空间定位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日影朝向,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光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2.利用地理原理定位38
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第二节区域地理特征及比较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的内容见下图:三、区域特征分析及比较(一)区域特征分析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描述角度及术语】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点、线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的思路类型描述、比较的方向和角度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水文(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形特征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等)及其分布,特殊地貌等38
地势特征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势倾斜方向、区域极值(海拔最高、最低值)河流水文特征年径流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等河流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的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水系形态、河道特征、上中下游的划分等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光照、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如: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如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3.人文地理特征分析的思路类型描述、比较的方向和角度社会经济环境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地域联系方式、环境污染状况等人口特征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迁移等交通特征主要运输方式、交通网(点、线)的分布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结构(各部门所占比重)、生产规模、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商品率)等工业生产特征类型(轻工业、重工业等)、部门(主要工业部门)、规模(大型、中小型)、方式(大批量标准化、中小批量定制化等)、投入(原料、劳动力、技术等)、产出(市场范围、产品周期)、地域分布、发达程度、生产结构、技术水平等(二)区域自然地理要素比较(差异的成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8
(3)水文差异的形成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径流量)差异。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第三节地理信息技术一、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技术的现在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二、信息技术的运用1.遥感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①资源调查;②环境监测;③自然灾害防御监测(2)在农业方面的应用①土地资源调查;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③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④农作物长势和估产等38
2.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广泛,例如:定位,导航、测距、测速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三、“3S”技术手段的区别:1.“点”与“面”判断GPS、GI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38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思维导图38
38
主题一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38
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二、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条带状砂砖的作用】①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一定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②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38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主题2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森林的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浓密的林冠阻挡太阳辐射,使林内呈现巨大的温室效应。与无林地相比,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温差较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在生长季节,森林强大的蒸腾作用有助于消耗热能而使温度下降;空气湿度的增加,则易形成雾淞、露、霜等水平降水;同时对垂直降水也有一定影响。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森林的覆盖、截留降水作用,使土壤免于雨水溅击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降水渗透到地下,变成缓慢的地下径流,既有利于削弱洪峰水量,又利于森林水分、土壤的保存。③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夏季森林使地面温度降低,空气垂直温差变化减少,上升气流速度减弱,因而还可削弱形成雹灾的条件。④改良土壤。枯枝落叶层经微生物分解变为有机质而增加了土壤肥力。38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二、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及带来的生态危害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原因38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因此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很快丧失,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毁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主题三湿地专题一、湿地的功能和效益:(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1)自然原因38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三、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四、湿地成因的分析方法(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分析方法: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着重分析:气候:①降水量较多;②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微弱;地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土壤:冻土发育,不利于下渗;水文:凌汛,洪水泛滥;水网密度,水量充足等。38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积水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主题四湖泊专题一、湖泊的效益或价值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减轻洪涝、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经济效益:提供淡水、水产养殖、发展航运、发展旅游、科考价值。二、湖泊对气候的影响1.由于湖泊(包括水库)水体存在而造成的一种局地气候。其特征以湖泊范围大者显著。主要特征如下:①由于湖泊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大,蒸发耗热多,使湖面上气温变化较周围陆地缓和,冬暖夏凉,夜暖昼凉。②湖面上湿度大,夜雨多于昼雨。由于湖面在白天与夏季的最高温度低,空气对流弱,因此年总降水量偏小。③夜间陆面温度低于湖面,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陆面温度高于湖面,风向从湖吹向陆,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陆风,湖陆风对沿湖陆地的气候有调剂作用。2.湖泊的影响可波及附近一定距离的陆地,使之具有湖泊气候的某些特征。(类似于沿海地区的海洋性比较强)。三、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1.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①咸水湖:自然:①降水少,蒸发旺盛;②全球变暖,加剧蒸发;人为:①过度的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小②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措施:①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38
②淡水湖:原因治理对策自然原因泥沙淤积,湖面减小禁止**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湖区萎缩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危害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破坏生物多样性主题五水土流失38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源头地区——山区——侵蚀和淤积;水土流失下游地区——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关联分析如下:38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壤特性: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②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③地形地质: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④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人为原因:开垦坡地、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点睛】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工程措施A固沟工程、B护坡工程、C保塬工程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等生物措施不适宜耕种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38
第三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38
1.常见资源类型及分析内容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气候资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生物资源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水资源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38
【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3.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问题原因或影响应对措施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非可再生资源(当地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减少数量,扩大规模;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资源枯竭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失业人员大增发展科技和教育,为地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治理污染,美化环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由于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5.新能源优、缺点对比38
类型优点缺点风能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地热能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投资大,受地域限制生物能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产量小,利用率低6.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开源国内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积极开发新能源国外扩宽能源的来源渠道,如从中亚、俄罗斯等进口油气,加大与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能源开发合作节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储存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其他能源基地调配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7.能源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38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38
一、水利工程修建的影响与分析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1.可行性评价(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自然条件具体内容资源条件(水能丰富程度)落差大,水能丰富流量大,水能丰富38
工程条件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地质基础好,安全性好(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2.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二、河流断流的成因及对策:38
【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断流的成因】【东北封冰型断流】河流封冰,土壤冻结,地下水补给极少。河流径流难以形成【华北干旱缺水型断流】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西北冰雪难融与干旱型断流】夏季:沿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河流的大量渗漏,蒸发等原因,愈向下游水量愈少;冬季:冬季气温在0以下,冰雪难以消融,土壤冻结,河流失去补给源,形成全程断流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自然条件】:(1)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有利:雨热同期38
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2)地形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发展种植业;西部高原,发展畜牧业;周围山地环绕,发展林业。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3)土壤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4)水源河湖众多,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1)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2)发达的交通: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3)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农业经营规模化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1)自然条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自然灾害)、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2)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区域内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合理生产强度和生产方式。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农业技术改革。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3)农业结构问题: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农业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1)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③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④怎么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8
4.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生产基地)。(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6)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5.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的方法(1)某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九个大的方面。(2)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首先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其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具体表述一般如下:①自然条件:能源资源丰富(煤炭、油气、水能等);矿产资源丰富(铁矿、有色金属等);水资源丰富(临河流、湖泊)。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广阔;交通便利(临河流、铁路;沿海、高速公路;近航空港等);劳动力(人口密集——丰富廉价,有高等院校——有先进的技术);政策。③特殊区位:工业基础(老工业基地);农业基础(邻商品粮、棉基地,乳畜业发达等)。6.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推进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问题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①政策优势已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优势①劳动力丰富;②政策优势工业实力大大增强38
③侨乡优势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缓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价值相对较高;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7.珠三角产业升级相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原因及措施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珠江三角洲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城中村”现象普遍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珠江水质恶化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实行达标排放酸雨现象严重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核电等新能源;节约用电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8.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38
模式推动力区位条件特点存在问题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企建立毗邻港澳,国家政策优惠外向型经济为主,城市化进程快遍地开花,城市间功能重复,协调性差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基础好,城市密集度高,交通发达生产要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依赖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城市等级较合理环境污染较严重,产业升级应加快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区位条件较差,虽在沿海,但远离经济中心,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不贪大求洋,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中心城市发展快企业经营分散,内部竞争强东北模式国有企业建立,重工业发展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当地的钢铁、化工、建材、森林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境贸易迅速发展毗邻缅甸,国家政策优惠加快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和大西南地区开辟新的产品市场和原料基地,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贫乏,管理薄弱38
第五章区域协调发展思维导图1.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主要驱动因素:(1)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2)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3)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等。38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8
5.图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6.资源调配的原因原因关键词答题思路资源多少气候特征资源分布位于××气候区(背、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性工农业、人口、浪费、污染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38
7.资源调配线路选择关键词答题思路消费能力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线路长短施工难度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对环境影响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8.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关键词答题思路对调入区[来源:学+科+网Z+X+X+K]的意义[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环境意义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来源:学科网]社会经济意义对调出区的意义环境意义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社会经济意义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