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1.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历史热点复习(新课标)
高考历史热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背景资料:
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整体历史的组成部分,近年高考一直特别重视选取典型区域的考查,年年都有大题,尤其是政史地三科综合的大题。考纲中的许多考点,均可以把它放入特定区域进行系统归纳、概括而形成主体内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历史专题是以地理和空间概念为中心,在复习中应把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状况、现实问题等内容联系在一起进行归纳。本专题的相关主题有: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黄河三角洲及东南亚、环太平洋地区史、关于区域合作和经济全球化问题等。而这些主题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强调“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材料二:国务院召开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
2010年3月26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的汇报,审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出席会议。会议认为,2009年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国务院及时研究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西部地区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开放中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区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势头,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材料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颁布。
2009年1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务院批复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印发中部六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重点部署8方面工作。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中部六省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简称“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群集聚产业、人口的能力显著提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同时,随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中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薄弱、城乡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等制约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材料四: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成为为国家发展战略。
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十九个县(市、区),总面积二点六五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九百八十五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二、知识链接:
相关主题:
本专题涉及的主要的高考知识点有:古代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些突出史实;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对开发边疆的贡献;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中央政府管辖措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及关于开放内河的规定;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近代企业;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建国以来重大建设成就的地区分布;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当代中国与东盟10+1模式;新加坡现代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本经验;20世纪后半期北太平洋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等。
知识要点:
1、古代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些突出史实。如郑国渠、都江堰,战国楚都郢,唐都长安(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唐代成都发展,隋唐的东都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洛口仓等),宋都开封。
2、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对开发边疆的贡献。(南诏、吐蕃、西夏、契丹、金、蒙古)
3、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黑水 –女真-满洲)和中央政府管辖措施(唐设都督府,元设行省,明设奴儿干都司,清设将军府)
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原因与表现
5、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6、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长江流域通商口岸(上海、南京、汉口、沙市、重庆)及关于开放内河的规定(天津条约到马关条约)
7、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近代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8、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选择经济特区的原因。
9、建国以来重大建设成就的地区分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各有哪些项目)
10、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华侨开发南洋(为什么华南大批华人下南洋?人口增长,航海便利,东南亚丰富的资源。对东南亚有什么贡献?带去了先进技术,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等)。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关系,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交往准则。
11、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中缅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50周年,求同存异、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万隆精神。当代中国与东盟10+1模式。
12、新加坡现代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本经验。
13、20世纪后半期北太平洋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中、美、日、俄、新、韩)
三、创新练习: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回答1—2题:
1.元朝的时候,青海的部分地区属于宣政院管辖。除此以外,宣政院管辖的地区还有
A.西藏和云南、新疆部分地区 B.西藏和四川地区
C.蒙古和东北、宁夏部分地区 D.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
2.清朝为加强对青海、喀尔喀、内蒙古及伊犁等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的相关措施是
A.平定漠西蒙古 B.设置伊犁将军
C.册封达赖、班禅 D.实行改土归流
下图是地处我国西部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结东西方的重要商路。据此回答3-4题。
3.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为
①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②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③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④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果当时有一个商人,善于在汉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这个商人所在的国家应该是:
A.安息 B.大月氏 C.贵霜 D.印度
湖北地处中部地区,交通发达,是连接东部与西部的中心枢纽,是古代经济中心,近代革命和工业发祥地之一,新中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回答5—6题
5.在春秋战国的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县的是
6.湖北历史源远流长。下列有关湖北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吴魏分治湖北,湖北称荆州
②张之洞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③1927年,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中心
④1957—1966年,建成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
A.①②③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09年9月10日,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届新领军者年会(2009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这是一次向全球展示环渤海地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重要机会。回答7~8题。
7、环渤海地区人民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革命传统。以下有关义和团运动的两幅图共同反映了义和团运动认识到了
A.农民阶级与外国侵华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的矛盾尖锐化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8、高三甲班某同学参观了以下四个纪念馆(塔)。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渤海湾地区获得完全解放直接相关的是
A.B
C D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回答9-10题:
9.在下列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发挥主导作用的是
10.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成为古代的“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沙漠广布,而河西走廊绿洲多
B.河西走廊大量生产丝绸
C.河西走廊是古代的商业中心
D.河西走廊物产非常丰富
11.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2.2010年4月3日,“日本化学武器受害者解决网络”主办的一场集会在日本东京都举办。主办者将这场集会的主题定为“不要化学武器——给孩子们留出一片安全的大地”。主办者还邀请到了遭受化学武器侵害的两名中国人到现场为与会人士讲述了受害经过。这2名受害者最有可能是
A.华北人 B. 东北人 C.华南人 D. 西南人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1)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依据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开放通商口岸城市所导致的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读《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出现了中外合资等新的经济形式,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京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近现代,这里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5)在环渤海的中国海域及其周边地区,l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试分析这场战争结局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6)从上图可知,天津是我国近代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该地区的近代工业是怎样兴起的?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D
6.A
7.D
8.C
9.B
10.A
11.C
12.B
13.(1)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
(2)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
(3)纺织业和面粉业。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5)甲午战争 。重大影响:对日本,实力大为增强,扩张野心更大;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清王朝更加腐朽;对朝鲜,逐渐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对国际关系,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与欧洲列强的矛盾激化。
(6)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开办天津机器局,民族资本投资兴办机器磨房,天津近代工业由此兴起。
高考热点:长江流域气候问题
【背景材料】
世界自然基金会11月10日在北京发布《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称,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长江流域未来50年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摄氏度至2摄氏度,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进一步增加趋势。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编写,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都山地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和复旦大学的20余位研究人员历时2年共同完成的这份报告,阐述了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和建议。
报告说,根据长江流域内147个气象站点资料显示,相对于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整个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增加0.33摄氏度,而2001年至2005年升温幅度达0.713摄氏度。预计未来50年,长江流域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摄氏度至2摄氏度。
报告指出,长江流域的季风特点决定了该区域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较大,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呈增加趋势,而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使其进一步加剧,极端严重的洪灾、冰雪灾害及干旱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报告还针对气候变化对森林、湿地、水资源、草地、农田、河口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
【辅助材料】: “风调雨顺”正在改变 长江流域亚健康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在这一带广袤的土地上,气候的变化正悄然累积,时而激烈表现。
温室效应是有延缓性的,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前提下,应尽量采取那些考虑了气候变化因素的措施。
———徐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在这一带广袤的土地上,气候的变化正悄然累积,时而激烈表现。两年来,世界自然基金会(W W F)组织科学家们沿长江探寻水资源、农田、森林、草地、湿地、河口城市的脉搏,他们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的背景之下,长江流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
从源头到下游的异常 养育了中国三分之一人口的长江,初生时不过是一些水面宽3米、深20多厘米的小溪流。藏民扎西摊开手掌比划,“冰川水像在指缝之间这样流下来,很细、很长。”
扎西是沱沱河镇上最好的向导,靠为各路考察者指路长江源头为生,而沱沱河镇是离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最近的小镇,不过百余公里。今年9月,绿色和平的成员前来探访时,扎西显得忧心忡忡。他用酥油茶招呼远方来的客人,但是藏族另一标志性物件———内衬羊皮的藏袍却藏在衣柜里。“天气变化很大,变暖了。小时候冬天要穿藏袍,现在只穿夹克,以前夏天要穿棉袄,现在只要单衣。”
密如蛛网的细流日渐失去了生命力。扎西说,“以前格拉丹东冰川融化形成的小河有20多条,现在只剩七八条了。”用来冲酥油茶的水是从附近山上拉的泉水,以前一天能拉五六车水,现在一天只能拉一车。
而在长江上游,为长江和嘉陵江所滋养的重庆,也在遭遇极端的干旱。W W F(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淡水项目负责人马超德对2006年的重庆大旱记忆犹新。“部分县持续干旱超过80天,2/3的溪河断流,471座水库干涸。”可2007年,整个四川盆地在7月经历半个月的大暴雨,全市有100多万人受灾。
同是这一年以后,长江中下游最大湖泊———鄱阳湖的水温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繁衍千年的鱼类因此改变了产卵的时间和洄游的路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告诉记者,“2008年春季的南方冰雪灾害等极端气候事件,造成了位于天鹅洲故道(位于长江石首段)的江豚死亡6只。”他特别提到,其中2只江豚已经怀孕。
“可能身在长江出海口的上海,你感觉不到冰川的消融,但海平面上升对你是最直接的影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祥荣说。根据复旦和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合作的评估报告显示,近30年来,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到2050年,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东滩湿地预计5%至17%的面积将被淹没。
前述的种种,无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11月1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供着佐证。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徐明认为,从源头到下游,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的背景下,长江流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有持续变暖变干的趋势,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
“不能全归因变暖”
据长江流域内147个气象站点的资料,相对于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整个长江流域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33摄氏度。而2001-2005年急剧平均升温0.71摄氏度。
“在人们印象里,长江流域就是鱼米之乡,水量丰富,风调雨顺,这个情况日渐在发生变化。”
W W F北京代表处淡水项目负责人马超德介绍,与黄河流域和西北干旱区及东北地区相比,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条件优越、对气候波动的抵抗能力较强。
今年持续的大旱是不同寻常的。11月9日,江西才下了四个月以来第一场雨,长江支流湘江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枯水期,最低水位跌破历史记录。
“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深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尤其是洪涝灾害,而未来洪灾、冰雪灾害及干旱事件也将频发。这是由长江流域的季风特点所决定的。”马超德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徐明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变暖会导致气候的变化。“在目前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全球包括海洋、陆地在内的能量分配重新改变。气候是由能量驱动的,能量改变,气候就要重新波动,造成不同地方的气候在空间、时间上出现错位和变化,极端气候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
另外,两位专家都补充说明,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涝,都非单一因素造成,不能全归因于气候变暖。徐明说,“不见得说现在的气候波动一定会在将来导致某个具体的灾难性事件,但存在不确定性也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坐等观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承受住这个变化趋势带来的逐渐加大的风险。”
徐明提醒,极端天气不只是高温,还可能突然变冷,“这是最令人担心的,从人类历史上看,真正危害人类文明的并不是气候变暖本身,而是变暖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变冷。”他认为,2008年的雪灾就是为“忽然变冷”这个可能性敲响警钟。
六大生态系统受影响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中国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国家之一。冰川融化、土壤沙漠化、地表温度变化、海平面升高正给中国带来洪灾、干旱、农作物减产、家畜饲养不稳定、海岸线破坏和森林退化等一系列灾害。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难度是非常大的,也是全球第一次在这么大规模流域尺度上做的气候变化调查报告。”但W W
F最终还是选定长江流域作为调查对象,马超德解释说,“它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中地位非常重要,在气候变化下会为我们的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威胁。”
气候的变化,给六大生态系统———水资源、农田、森林、草地、湿地、河口城市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除了主要执笔者徐明、马超德,上述提到的于秀波、王祥荣等专家,都是长期研究长江流域不同生态系统变化的学者,负责撰写本报告不同的章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都山地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和复旦大学等机构的20余位研究员一同参与了编制。
调查从两年前便已启动。2007年3月,W W F组建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专家工作组。科学家们沿着长江,对各地区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水资源变化等方面展开调查。整个长江流域被划分为无数个100平方公里大小的“模块”。“整个研究,专家主要是对模块数据精确采集与分析。”徐明说。
不同以往,此次研究把全球气候模型与区域气候模型相结合,使调查覆盖区域、分析数据更广袤、精确。
对于科学家们,如何把气候变化对森林、农田、湖泊等生态系统的一项说清楚,工作量大不在话下,更艰难的是,温度变化对各生态系统影响差别巨大,难以一概而论。
“温度升高0.5摄氏度,对中下游保护较好的森林来说,可能影响不明显,但对于源头区的冻土草甸区域,会造成严重的退化,影响是致命的。”马超德再举例,如果只考虑气候因素,气候变化使长江流域主要农作物产量显著下降,但大气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所带来的施肥效应会有效抵消这种不利因素,而对长江中下游的渔业来说,湖泊面积减少、水温升高、水位下降,是不言而喻的灾害。
【新课标知识链接】
政治: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3.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历史: 1.我国历史上的治水工程:隋大运河的开凿与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意义上的异同比较。人类文明与水的关系。
2.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概况及原因
1949年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②生产力低下,特别是在农村,家庭经济来源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客观上刺激了早婚早育。③传统观念的影响,如“多子多福”等。④人口理论上的“左”倾影响,人口政策的失误。历史上人口的迁移。
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快速增加的原因。
西方城市化的过程、原因。
我国90年代人口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的原因。
(3)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环境污染更为突出:①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物种灭绝,资源枯竭。②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效应增加,全球变暖。
(4)中国历代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兴修水利、治理河流,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修,隋朝和元朝运河的开凿,东汉王景治理黄河等。清初,由于地丁银制的推广,人口数量猛增,人均耕地急剧减少,导致滥垦滥牧,围湖造田,砍伐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大肆掠夺中国资源。建国后,在“左”倾思想影响的年代里,片面强调“人定胜天”,向自然进军,导致人口膨胀、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中北亚热带,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的综合影响,重点掌握长江中下游伏旱、江淮梅雨、锋面雨带的推移、洪涝干旱气象灾害、武汉火炉、重庆雾都、江淮气旋等的产生原因。下面就气候要素分别阐述如下:
1 气温
【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长江流域气温是在太阳辐射能量、东亚大气环流、北太平洋、青藏高原大地形以及各地区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下形成的。
长江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江南高于江北,江源地区是全流域气温最低的地区。由于地形的差别,在以上总分布趋势下,形成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金沙江谷地等封闭式的高低温中心区。
【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布特点】年平均最高气温:中下游地区普遍在20~24℃之间,比其年平均气温高4~5℃。四川盆地为20℃左右,仅比其年平均气温高2~3℃,是全流域气温年际变化最小的地区(秦巴山地阻挡寒潮)。云贵高原、金沙江和江源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较大,一般比年平均气温高6~8℃。年平均最低气温:中下游大部地区为12~14℃,四川盆地与中下游地区相当,云贵高原的冷暖中心区分别为8℃和12~16℃,金沙江地区东西部的冷暖区分别为-2℃和8℃左右,江源地区在-10℃上下。
2 降 水
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067mm,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典型,年降水量和暴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1)年降水量、降水日分布
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干旱带;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在800~1600mm,属湿润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m的特别湿润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东部边缘、江西和湖南、湖北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的半湿润带,主要位于川西高原、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及汉江中游北部。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的多雨区都分布在山区,范围较小,其中四川荣经的金山站年降水量达2590mm,为全流域之冠。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冬季(12~1月)降水量为全年最少。春季(3~5月)降水量逐月增加(江淮气旋)。6~7月,长江中下游月降水量达200余mm(江淮梅雨、台风雨)。8月,主要雨区已推移至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部月雨量超过200mm,长江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8月的雨量比4月还少(伏旱)。秋季(9~11月),各地降水量逐月减少,大部分地区10月雨量比7月减少100mm左右。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以上游较大,中下游南岸较小。
【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通常以各站最大最小年降水量极值比和变差系数Cv值来反映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极值比和Cv值大,表示年际变化大,反之则小。长江流域降水年际变化极值比为1.5~5,大多在3.5以下。年降水量变差系数图,长江流域只有0.15、0.20和0.25三种等值线。Cv值小于0.15的地区有5处,大于0.25的地区有2处。
【年降水日数】是全年日降水量≥0.1mm天数的多年平均值。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日数在140天以上。俗称“天漏”的四川雅安、峨眉山一带年降水日数最多,分别为218天和264天。年降水日数次多的地区是贵州,年降水日数大多超过180天。年降水日数最少地区是江源地区,金沙江得荣、攀枝花地区年降水日数不足100天。
(2)暴雨的地区分布
长江流域的暴雨以日降水量≥50mm为标准,日降水量100~200mm为大暴雨,≥200mm为特大暴雨。通常以一年中出现暴雨的天数来反映一个地区暴雨的频繁程度。
年暴雨日数分布的总趋势是:在中、下游地区,年暴雨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在上游,年暴雨日数自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向盆地腹部及西部高原递减;山区暴雨多于河谷及平原。全流域有5个地区多暴雨,其多年平均年暴雨日数均在5天以上。 多暴雨区也是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其中有两处在长江上游北岸,是长江三峡地区雨洪的主要来源,而且上游的暴雨大多自西向东或自西北向东南移动,恰与川江洪水传播方向一致,易形成三峡地区峰高量大的洪水。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地区分布与暴雨的分布趋势相似,但频次明显减少。
(3)暴雨的时间分布
【暴雨开始月及结束月】流域东南部2~3月就开始有暴雨发生。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及乌江流域4月才开始出现暴雨。金沙江5月才有暴雨。长江上游和中游北岸暴雨大多在9~10月结束,而中下游南岸暴雨大多在11月结束,个别地区在12月结束。流域大部分地区暴雨发生在4~10月。
【暴雨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暴雨出现最多月,在长江中下游南岸、金沙江巧家至永兴一带和乌江流域为6月,6月暴雨日约占全年暴雨日的30%。长江中下游北岸、汉江石泉、澧水大坪、嘉陵江昭化、峨眉山等地以7月暴雨最多,占全年的30%~50%。沱江李家湾、岷江汉王场及云南昆明一带8月暴雨最多,其次是7月,七八两月暴雨占全年的80%左右。长江上游雅砻江的冕宁、渠江的铁溪、三峡地区的巫溪及长江三角洲一带以9月暴雨最多,占全年的25%~30%。
暴雨的年际变化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得多,如大别山多暴雨区的田桥平均年暴雨日数为6.6天,1969年暴雨日多达17天,而1965年却只有1天;年暴雨日较少的雅砻江冕宁平均年暴雨日为2.5天,1975年暴雨日多达10天,而1969、1973、1974三年却没有暴雨。
暴雨的落区和强度直接影响到长江干支流悬移质输沙量的多寡。长江上游烈度产沙区(输沙模数≥2000 t/km'2·年)的平均年暴雨日数为1天左右,年降水量600~1000mm,当强产沙区暴雨日数及强度比正常偏多偏强时,长江上游干流的年输沙量就偏多,成为大沙年份,相反则为小沙年份。
3 蒸发、干旱指数、湿度
长江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降水超过一半被蒸发,因此,蒸发量是长江流域水量平衡的重要要素之一。流域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922mm,流域平均年陆面蒸发量为541mm,占平均年降水量1067mm的51%,平均干旱指数为0.86。
【水面蒸发】其数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气温、地温、饱和差和风速、气压、辐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长江流域水面蒸发量无较明显的地区分布规律。长江流域水面蒸发的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分配由于各地高程、地理位置及所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完全相同,一般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上游地区春季大于秋季,中游地区秋季大于春季,下游地区春、秋季相差不大。
【陆面蒸发】是地表水体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等的总和。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41mm,其地区分布趋势是中下游大于上游,平原和盆地大于山区,南岸大于北岸。长江流域各地陆面蒸发有随高程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即高程越高,陆面蒸发量越小;高程越低,陆面蒸发量越大。
【干旱指数】为蒸发能力与降水量之比值,蒸发能力用E~601水面蒸发量表示。干旱指数划分地带性标准,长江流域采用全国标准值,如下表所示。长江流域平均于旱指数为0.86,属于湿润地带。就地区而言,除金沙江和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上游及汉江中游局部属于半湿润带以外,其余各地区均为湿润带,仅程度有所不同。南岸湿润程度一般比北岸高。金沙江上游得列楚卡站干旱指数接近于5,为长江流域最高值,峨眉山站干旱指数只有0.3,为长江流域最低值。
气候分带 十分湿润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干旱指数 <0.5 0.5~1 1~3 3~7(或10) >7(或10)
【相对湿度】为大气中实际水汽压和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它表示空气的干燥和潮湿程度。相对湿度的高低主要受气温高低和下垫面潮湿程度的影响。长江流域虽然雨、旱季节明显,但因河渠纵横,蒸发水源充足,因此除金沙江流域外,年平均相对湿度都较大。
相对湿度分布趋势与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为洞庭湖水系大部、江西中部、湘西、鄂西山地、四川盆地至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其年平均相对湿度略大于80%。
4 大风、霜冻、雷暴、雾日
【年大风日数】长江流域有3个大风日数多的地区:一是金沙江渡口以上地区,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达100余天,其中沱沱河站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为125天,该大风区延伸到雅砻江的下游,大风日数从100余天下减到40余天。二是湘江大风区,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达10~25天。三是长江下游南京以上至鄱阳湖区的长江通道地区,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为10~25天。长江流域大风较少的地区:一是四川盆地至云贵高原东部,多年平均大风日数只有1~5天;恩施地区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不足1天;赣江、修水一带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3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其他地区则多出现在春季。
【年霜日数】长江流域年霜日数最多的地区位于雅砻江中上游、大渡河上游的川西高原上,达150天以上,其中四川色达站多年平均年霜日数达228.3大,是全流域霜日最多的地区。流域西部高原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出现霜,其他地区只在10月至次年4月才出现霜。
【年雷暴日数】雷暴的单位是天,不管是打一声雷或打一天雷,都记一个雷暴日。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的分布特点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雷暴最多的地区在流域西部、金沙江丽江至元谋区间及雅砻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为70~90天,其中,四川的盐源站达90.6天,是全流域雷暴最多的地区,赣江上游、南岭山地为70~80天。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最少的地区是秦岭南部陕西汉中地区及南阳盆地,雷暴日数不足30天。
云南、贵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雷暴,其他地区有8~10个月可出现雷暴,但流域各地雷暴主要发生在七八两个月,七八月雷暴日数可占全年的50%~60%。
【年雾日数】长江流域是我国多雾的地区之一。黄山年雾日数为256.4天,峨眉山年雾日数多达320余天。多年平均年雾日数达50天以上的多雾地区有6处:①四川盆地,其中遂宁站为99.9天,重庆为69.3天。②湘西、鄂西南地区,其中,湖北恩施站为53天,湖南桑植站为56.6天。③南岭西部的湘、黔交界处,贵州的铜仁站为54天。④湖南平江至江西修水上游一带,平江站为63元。⑤金沙江下游屏山至雷波一带,雷波站为107天。③乌江上游咸宁地区,咸宁站为76天。此外,长江三角洲年雾日数可达30~40天,上海站多年平均年雾日数为43.1天。长江干流航道多年平均年雾日数,除重庆外,并不算多。长江流域年雾日数少的地区位于流域西部西昌至攀枝花地区及位于川西高原的平武、小金、甘孜一带,多年平均年雾日数不足五天。长江流域的雾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
【热点训练】
1.读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在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人口、资源、能源、粮食、环境五大问题中,漫画“苦难的母亲”主要反映的是______问题和______问题;“大难临头”主要反映的是______问题和______问题。
(2)“大难临头”画面的具体内容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______行为,导致土地______问题。
(3)这两幅漫画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为此,在资源方面要______,在人类自身生产方面要______。
(4)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北地区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重点建设的150个重工业项目中,三分之一在东北地区。这批项目包括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军工等较为齐全的门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使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58年到1985年间,东北共支援全国钢材506486055吨,1958年到1979年共支援焦炭3688498吨,动力机械981128台,各类人才1729887人。曾经在东北工作多年的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说,东北真正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大业成本的承担者”。
材料三 据人民网报道,目前,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100个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总投资额610亿元,另外,规划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的“智囊机构”--国务院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将成立,相关政策也在制定之中,“振兴东北”已经全面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我国“一五”期间工业布局的特点。
(2)1958年前和1978年以后,东北内地和东南沿海地区工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中,相似的有哪些?
(3)“中国改革开放大业成本的承担者”为何在今天落伍了?请根据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会议精神,你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路在哪里?
(4)东北用资源支持了中国改革开放大业,承担了巨大成本,其中重要表现是在东北出现了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达地区城市日趋走向繁荣之时,东北许多老工业城市却在走向衰落。据统计,仅阜新一个城市因资源枯竭,就有80万人需要解决出路。这对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启示?
3.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甲(山脉) ;③(铁路) ;铁路①与②的交汇城市 。
(2)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1949年丙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据统计,乙地区在一年中地表蒸发量最大的月份是8月,说明其主要原因。
安徽省气象台预报,受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影响,8月29日安徽省继续出现雷阵雨天气,全省气温明显下降。同时,安徽省国土资源厅8月29日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据此回答4—5题。
4.在此期间,影响安徽省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
5.关于此次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皖南山区可能发生地震 B.淮北平原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
C.淮北平原可能发生暴雨洪涝 D.大别山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
6.读下图:“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流经两地区主要河流“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以及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名称及其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3)比较甲、乙两图中主要河流的补给类型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4)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相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
【参考答案】
1.(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2)乱砍滥伐:沙漠化。(3)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体现了唯物论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原理,认识论的实践和认识的原理。
2.(1)特点: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相结合。地区分布不平衡。
(2)崛起的相似原因:国家在政策上的发、大力倾斜与扶持;都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传统工业基础。
(3)落伍原因:是否与时俱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崛起和衰落的主要原因,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改革势在必行。
出路: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引进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注意城市与资源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城市特点,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注意经济发展的合理规划,做到科学决策。
3.(1)武夷山 京九线 株洲
(2)西北坡气温年较差较大,西北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于同海拔的东南坡。
(3)产生的不利影响: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使湖泊调节气候能力降低;调蓄径流(洪水)的能力降低;湖泊湿地生物生存环境恶化,导致湖泊湿地生物物种及数量减少。
解决措施:保护湖泊上游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退耕还湖。
(4)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气温高,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
4.B
5.D
6..(1)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 依据:①跨经纬度较大;②两图等高线都呈闭合状,且四周高,中间低;③两盆地中部有外流河流经
(2)甲图 刚果盆地 为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乙图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相同:两河均以雨水补给为主,还有小部分地下水补。不同:乙图中河流在春夏季节有冰雪融水补给 这是因为长江源头地区流经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在春夏气温较高季节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
(4)水能 形成条件:河流干支流长,流域面积广,降水多,水量丰富; 盆地边缘地势落差大,水流急。
热点专题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热点链接】
1、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气候变化峰会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召开的,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卢旺达、瑞典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本国立场。此次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给全球组织气候变暖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2、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考向指引】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范围:
1、道家、儒家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古代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区域缩小,畜牧区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发展,两汉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有所缓解。隋唐时期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不利影响。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
3、洋务运动时期汉阳铁厂的选址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资源环境恶化: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资源环境恶化,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资源环境恶化,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资源环境恶化。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而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建国后环境保护工程、政策与法制。
世界近现代史范围:
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能源与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2010年高考可能的命题角度:用生态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站在整体史的高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考点拓展】
一、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
我国已故杰出科学家竺可桢,从浩如烟海、帙卷繁杂的地方志、二十四史、古诗文集、古游记、古地理书籍以及历代私人笔记等文史资料和考古资料中,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出了变化规律。
据考古发掘,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地区是暖湿气候。河南安阳的殷墟古址,发现了甲骨文和大量典型的热带动物残骸。河南古代称“豫州”,简称“豫”,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证明3000多年前,我国华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史称“殷墟时代”。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竹书纪年》中有相关记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平均气温较今大约高1.5摄氏度左右。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根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期南京地区甚至出现下雪一尺,长江冰封的情况。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竹林在甘陕地区出现,显然当时的温度较现代为高。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到十一世纪初,陕西关中地区已无梅树。著名诗人苏轼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杏》);王安石曾嘲笑北方人常将梅误认为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由此可见,宋代气候已开始转寒。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
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
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手工业布局。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最大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
气候变化还影响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西汉开辟的古丝绸之路上,许多绿洲国家因为气候温暖而兴盛,史书记载的有且末、于阗、皮山、莎车、疏勒、楼兰、鄯善等。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楼兰一带的气候变得十分暖干,河汉密布、林森葱郁的楼兰等地终于成为荒凉的不毛之地。居民大批逃亡或外迁,昔日的繁华终于消失殆尽,出现了今日黄沙滚滚的荒原景观。
中国古代复杂的气候条件还影响着中华文化,也同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思想有关。阴阳学说是我国从古以来有代表性的一种学术思想。阴阳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面。它也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因为这里的“气候”有资源的一面,也有灾害的一面;有正灾害(如涝、热)的一面,也有负灾害(如旱、冷)的一面。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与社会科学的领域。如中医学的“阴平阳秘”(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与协调)是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会生疾病。兵书中的“虚实”、“奇正”等也是例子。夏禹治水也是在正确解决“堵”与“导”两种相互矛盾方针关系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但“云梦竹简”里的《田律》,对砍伐林木、捕捉鸟兽、毒杀鱼龟等都有季节限制。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五代十国时,开发相对较迟的江南也已是“荒山半寸无遗土,耕遍沿堤锄遍岭”的景象,当时南方各国因水患而重视兴修水利。宋代政府推广“不择地而生”的水稻新品种占城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江淮、两浙经常发生旱灾影响收成。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可见,当时中国南北方都已存在制约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明清两代均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世界史上也不乏同样的事例: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源范围的扩大,都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的能源工业——煤炭工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煤炭成为工业文明的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石油开采和炼油业的飞速发展,世界近代石油工业开始建立,并且逐步代替煤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能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功率更大的喷气式飞机、液体助推剂火箭等被发明出来,原子弹、氢弹的制造成功揭开了人类使用核能的序幕,人类的能源革命从煤炭、石油进展到利用核能,工业革命也从能源革命向原材料革命、化学革命等诸多方面扩展。
(2)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类以不同的产业方式向大气排放各类温室气体,其中CO2、CH4作为这种温室气体的标志。“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引自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目前,温室效应加剧,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地频发,这是气候变化造成灾难的开始。2009年热播的《阿凡达》警示着人们: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已然触动人类内心最脆弱的神经,是每个人所不能承受之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成为人类的共识。
(3)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了本世纪初,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且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在十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阶段。
目前,对生态文明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科学定义,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扬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社会结构模式。生态文明一方面是弘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好处,另一方面又要抛弃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缺陷。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包含了技术、文化习俗、法律制度、政治结构等方面。
【经典透视】
1、(200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3题)“儿童眼中的社会问题”:(5分)
(1)50年代儿童画取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
(2)透视这两张儿童画,你认为40年来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什么变化?(1分)
(3)这两幅画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观有什么不同?(2分)
【试题解析】本题是图片诠释比较及应用题,属开放性试题。将儿童画引入试卷,很有创意。儿童比成人更天真、纯朴,儿童画更能反映史实。该题从生态史观的角度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具现实意义。试题体现了新教材文明史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索,体现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
解答此题关键是看清2张图中所画内容(1)50年代:繁忙的交通运输、广阔的道路田野、成排的厂房、高耸冒烟的烟囱等;(2)90年代:草原、白云、蓝天、红日、各种鸟类等动物、绘画、跳舞的儿童等。再结合课本历史知识来解题。
解答(1)问要注意对知识点的筛选,50年代社会背景有许多内容,如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大跃进等。
解答(2)要注意两图的比较,40年来中国从对自然的征服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环保意识增强,也推及全球环保的重视,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保护好“地球村”。
解答(3)要透过两图的现象,看出中国经济发展观变化,如从50年代强调重工业、轻工业、农业顺序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当代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建设;从第一、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发展;从注重国民生产总值GDP指标到经济、健康、教育等综合指标,即人文发展指标HDI的统计,及新国民财富指标(物质资本及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的统计。
【参考答案】
(1)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大跃进等。(2)环保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3)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小康社会)。
2、(2008年四川高考延考区文综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10分)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10分)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8分)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l2分)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6分)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6分)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8分)
【历史部分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变化为主题展开的。第(1)问,要求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注意时间限制,同时联系材料信息,进行回答,它不是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古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2)问是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回答,既回答不同时期,又要回答不同地区的因素;既要考虑环境因素,又要考虑人为因素。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1)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夏、商、周主要活动区域;经济重心;历代政治中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
(2)中游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防治不力,灾害严重;战乱频繁;人工决口导致夺淮入海,水系破坏,环境恶化;农田、城市淤没。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为可为天下王。”“山林虽近,草林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以下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为人君者应该保护生态环境
B.对自然的开发应有制度规定
C.应根据生物生长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D.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湖北云梦县秦古墓出土的《田律》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田律》的以上内容说明了
A.秦统治者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压迫
B.秦朝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然资源
C.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颁布法律的王朝
D.秦朝的刑法严酷
3、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这在下列哪一首唐诗中得到反映
A.云烟转远海,粳米来东吴 B.海将盐作雪,山用水耕田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4、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下图(机器时代的“享受”)主要反映了:
A、轮船的发明推动了水上运输事业的发展 B、英国有钱人生活奢华、追求时尚
C、工业革命破坏了自然环境 D、工业革命的成果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6、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1962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耸人听闻,札人忧天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生活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经济全球化战略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材料题:
9、世博会是工业化潮流的产物,历次世博会无一不是各个时段工业文明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33年,“主题”概念首次被引入芝加哥世博会中。“主题”一般涉及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主题”, 通过展出寻求问题的解决。此后,世博会均确立主题。以下为近40年来世博会的部分主题:
年份
国家
举办地
主题
1974
美国
斯波坎
无污染的进步
1975
日本
冲绳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1982
美国
诺克斯维尔
能源推动世界
1984
美国
新奥尔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
日本
筑波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90
日本
大阪
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1999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5
日本
爱知县
自然的智慧
2010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根据材料1指出近40年来世博会主题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2:据新华社内罗毕2月12日电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12日称赞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认为这一主题凸显了主办方浓厚的环保意识。………施泰纳认为,上海世博会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催生环保新理念。“这让我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创新技术和环保理念的涌现,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也会如此。”
(2)材料2中阿希姆・施泰纳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上海世博会主题的?
材料3:
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
(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
材料4:尽管在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但曼彻斯特仍保留着乡村的环境。商人们在城市的住宅里,人们喜欢在里艾威尔河(River Irwell)上航行......当曼彻斯特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之一时,即19世纪左右,这些场景改变了,许多地方工厂和仓库替代了私人家庭,艾威尔河(River Irwell)污染严重以至于被描写成“流动着肥料的水灾”。
——美国得克萨斯州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美国历史》
过去,由于制造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人们曾用“蒸汽加汗水”形容曼彻斯特,如今它则成功转型,成为多元化发展城市。上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曼城经济中所占比例仍高达70%左右,但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比例就急剧降至20%上下。服务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为84%,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比则急剧降至1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曼彻斯特在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发展迅速。以体育为例,2002年曼彻斯特成功举办英联邦运动会,使体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此后一系列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奠定了基础,使曼城获得世界“最佳体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也使其体育旅游和观赛收入大幅增加。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 《综述:英德老工业区“生死变迁”启示录》
(4)材料4中英国著名城市曼彻斯特18世纪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你如何看待发生在曼彻斯特的变化?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管仲话的含义,“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引自《管子·轻重甲》意思是:山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君。“山林虽近,草林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的意思是:利用和开发山林川泽必须要有季节限制和用量限制。由此可见,对管仲的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B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与运用能力。秦朝制订的《田律》,可称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环境保护法,这是一份珍贵文献,它不仅是我国,也称得世界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该题不仅要求能读懂材料,而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田律》的出现说明的问题是通过法律来保护自然资源。
3、D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只有D项表述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B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田汉的诗反映了大炼钢铁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5、C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注意题干的“从生态史观的角度”。
6、D
【试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恩格斯观点的理解。恩格斯的话强调了人类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蒸汽机的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都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7、A
【试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寂静的春天》标题描述现象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由此表明,科技发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8、D
【试题解析】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本身就说明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切。由此推断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9、【试题解析】本题以生态史观立意,以上海世博会热点切入,涉及中国城市近代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很具现实性。材料1归纳的主题都涉及环保问题,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材料2中阿希姆・施泰纳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体现环保意识,应从城市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变化,而生活品质更美好则与环保密切相关的角度阐明。注意观察材料3地图,可以从城市的分布的地域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城市化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特点。根据材料4可直接归纳出曼彻斯特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曼彻斯特的发展变化正是在新形势下,世界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方向,值得各国借鉴。
【参考答案】(1)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人类生活品质与环境的关系
(3) 东部沿海、沿江地带城市化程度高,中、西部城市化程度低。近代城市化程度整体上较低,且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点。(4分)
我国东部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是资本主义侵略的主要地区和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源地,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人们的思想意识更新快。(4分)
(4) 变化一: 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工业革命以后变为世界棉纺织中心,20世纪60年代,制造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现在成为多元化发展城市,在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发展迅速。
变化二: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保留着优美的乡村环境,工业革命后环境遭到破坏,随着曼彻斯特经济结构转型,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成为世界最佳体育城市。
曼彻斯特从传统的工业化城市转变为多元化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范,是全人类的财富,值得借鉴。
欧洲一体化的新里程碑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09年11月4日国际在线报道:捷克总统克劳斯3日签署了《里斯本条约》。至此,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都完成了《里斯本条约》的批准程序,条约有望在12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相关专家认为,《里斯本条约》的生效将是欧盟政治一体化的一个很大的成就,将对欧盟推动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欧盟实现政治一体化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捷克总统克劳斯(资料图)
材料二《里斯本条约》是欧盟成员国领导人2007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签署的,旨在为欧盟一体化提供法律基础。它是在《欧盟宪法条约》2005年遭到法国和荷兰否决的情况下,欧盟各成员国为继续推动一体化进程,而推出的一个简化版的所谓“欧盟宪法”
。根据该条约,欧盟的决策方式和机构设置将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以便更顺利地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根据欧盟相关规定,《里斯本条约》须经所有成员国批准才能生效。捷克是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最后一个签署该条约的国家,《里斯本条约》最终获得全部成员国的批准,意味着过去几年一直受阻的欧盟一体化进程终于重新启动。
【考点链接】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欧洲的一体化的进程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热点演练】
1.1949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指出:“在今日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政策的核心。”这番话旨在强调
A.德法应吸取多次战争的深刻教训 B.法德关系决定着世界的形势
C.德法联合是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D.德国与法国和好是时代要求
2.《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说明它采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C.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D.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
3.右图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欧洲开始一体化的进程
B.世贸组织建立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欧洲联盟建立
4.货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但是欧盟在2002年正式启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见下图。这有利于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④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07年6月23日,欧盟峰会达成替代《欧盟宪法条约》的新条约草案协议,结束了欧盟长达两年的制宪危机。下图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右)向欧盟轮值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献花,对德国为欧盟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该事件说明( )
A.欧盟内部在制宪问题上的矛盾消失 B.欧盟各国实现政治合作的强烈愿望
C.欧盟完成了政治合作进程 D.欧盟成员国间实现了国家一体化
6.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 )
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 ④西欧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幕;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材料二
欧洲联盟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煤钢共同体
阅读后请回答:
(1)新近当选的日本鸠山首相倡议建立类似欧共体的东亚共同体。请根据材料一,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当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欧共体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欧共体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经济区域组织纷纷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1.D2.D3.A4.D5.A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