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含点拔解析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07-11 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 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9 小题) 1.(2010 高考安徽文综 17 题)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 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 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点拨】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 90 年代初, 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2.(2011 年江苏高考 11 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 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和变革,根据所学农村土地制度 的变革有四次:(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1953 年 至 1956 年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 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58 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 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 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 业的发展。分析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直接排除 BD 两项,本题应选 A 项指土地的使用权, 土地的所有权三个时期的变革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没有变动。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 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 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3.(2011 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 33 题)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 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 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答案】A 【点拨】解析 1:本题考查八字方针。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 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确保生产 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恢复经济。BC 表述与史实不符,D 在材料 信息中不能体现。 解析 2:本题考查八字方针。解答本题时应紧扣题干关键信息时间“1962 年”、“农村人 民公社”、“生产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 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 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恢复经济。A项以生产队为核算单 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 项为正确答案。B 项规定 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 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 项不符合史实。C 项 1962 年及以 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 项不符合史实。D 项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 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 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解析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1962 年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 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大搞 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中央发文进行调整,以生产 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A 正确。 4.(2011 年高考山东文综 13 题)图 5 是 1980 年 12 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 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答案】C 【点拨】抓住关键词“198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 1992 年得十四大。排除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C 符合题意,故选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是在 1984 年展开,不符 合题意。故选 C。 5.(2009 年高考福建文综 24 题)下列关于图 7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 70 年代经济波动最大 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现负增长 ③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 ④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点拨】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从图中信息容易判断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 最大是正确的;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经济呈负增长应该是只有八十年代中的几年,多数时 期还是有增长的.③中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但欧盟是成立于90年代后.④中国1 978年前是封闭的,1978年后是开放的,所以既不是始终封闭也不是始终开放,所以 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答案选B 6.(2010 年高考山东文综 14 题)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 1953—1958、1959—1964、 1970—1975、1979—1984 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 1959—1964 年相对应的是 【答案】C 【点拨】该题设计不错。首先看好题肢中的图片。横轴指的是年份(1959—1964 年),一 个点代表一年。对应的纵轴的增长率就应是 1959—1964 年的中国 GDP 状况。在 1958 年八届 二次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来还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这些导致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还严重挫伤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国民经济遭受重创。1959—1961 年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到 1960 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 1962 年国民经济形势 开始好转。 1953—1958 年,我国通过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曲折发展、的态 势,但 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呈下降趋势, 故这一时期应为 B;1959—1964 年,在这一时期,1959—1961 年由于“左” 倾泛滥,出现 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但 1960 年当时党中央提出“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国民经济重新出现回暖的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 C;1970—1975 年,文革期间,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国民 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但通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国民经济呈现复苏和迅速回升的状况, 故这一时期应为 A;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 策,从 1979 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农村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4 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国民经济就呈现出了逐步发展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基本呈现上升的态势,故这一 时期应为 D。 7.(2011 年高考广东文综 18 题)图 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答案】A 【点拨】图片型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三看”: 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三思”: 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不 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无 关的。本题以杂志的封面作为命题的切入点,通过 50-70 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大跃进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后重大事件的考 查,以史为鉴,难度不大。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获取材料的相关信息,从材料中可知该事件 发生的时间为 1958 年。B 项 1973 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 项 1970 年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 空;D 项 1995 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C、D 三项均与图片时间不符,故不选。1958 年党 发动了大跃进,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高指标、瞎指 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成为该运动的主要标志,与题意相符,总之,抓住图片中的一个关键信 息,1958 年。正是大跃进时期,此时“浮夸风”胜行,与图片信息吻合,而其他项时间不 符,故选 A项。 8.(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4题)“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 局面,这是因为( )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答案】A 【点拨】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开始批判极“左”思潮,着手恢复 国民经济,到 1973 年,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局面。 9.(2011 年高考浙江文综 20 题)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 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 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答案】D 【点拨】本题要注意概括材料,把握材料中心句子。材料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 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此话正是邓小平在 1992 年南巡时所说。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在防止激进(左),提防保守(右)的问题,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 “市场经济”的事物。因此排除 A,C。B 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 10.(2008 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 65 题)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 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 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①“多”②“快”③“好”④“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点拨】结合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即可回答。如大跃进强调高速度、农业生产大“放 卫星”(编造假高产)等。 11.(2007 年高考宁夏文综 35 题)从 1953 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 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A 【点拨】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由 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相对落后,为确保工业化建设,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 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2.(2009 年高考福建文综 18 题)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 代的是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缓和 【答案】A 【点拨】此题要理解“过渡时期”是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故 A 符合。B 人民公社是 1958 年发动的;C大跃进也是 1958 年发动的,两弹一星是六七十 年代成就;D 三个面向是八十年代提出的。 13.(2007 年高考广东单科 14 题)邓小平 l992 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 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 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答案】A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此题角度很新,在 世界大背景下看中国。随着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整个世界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 平与发展成为朝代的主题。B项表述不符事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2001年, 故 C项可排除;D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还未建立,故表述 错误。 此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分析理解能力。此题通过新材料,从新角度、 新视野,把中国置于世界整体中,从世界大背景下看中国。题目从 1992年邓小平“南巡”入 手,考生再认、再现课本知识,回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A。 14.(2011 年高考四川文综 19 题)图 6 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 创举直接得益于 图 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答案】A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改革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体制创新;B 项是在 1987 年中共 十三大;D 项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C 项是在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15.(2008 年高考宁夏文综 34 题)1980 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 世纪 90 年代, 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 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答案】B 【点拨】珠海是中国经济特区之一,特区之所以特就特在特殊的政策扶持。其他几项都较片 面。 16.(2010 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 9 题)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 GDP 能耗”年度 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 GDP 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答案】D 【点拨】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20 世纪 50-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分析:理解“单位 GDP 能耗”即 可解答。 17.(2010 年高考江苏历史 13 题)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 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答案】D 【点拨】“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说明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也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此题考查的是对建国后初期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图示反映的是 1954 年,经分析 A 和 C 项是在 1958 年,故应排除;B项是在 1956 年,故应排除; 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 D项。 18.(2007 年高考广东单科 13 题)1961 年 5、6 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 在三年时间内减少 2000 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答案】D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时应与时代背 景相联系。1959-1961年是我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而此时国家采取相关措施的目的都 是为了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此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和历史分析、阐述能力。1961年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 义的积极性,造成粮食紧张,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的背信弃义,国民经济自 1959年至 1961 年严重困难,为此,从 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在这背景下出现了题中所述的“决定减少 2000万城镇人口”。此题 有一定的难度,所问角度新,考生不一定想到减少 2000万城镇人口是针对三年经济困难所 采取的措施之一。 19.(2009 年高考广东文基 26 题)1960 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 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答案】D 【点拨】1960 年 9 月 30 日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20.(2010 年上海高考历史 25 题)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 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答案】C 【点拨】此题考察第6分册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容。题干的材料在课文小字中 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体现为一五计划。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 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一化三改造”。分析:题干材料的主旨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的经济状态 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那么为改变“这种状态”中国政府的举措是制定和实施优先发展 重工业、简称为“一化三改”的“一五计划”。 21.(2008 年上海高考 A14 题)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答案】D 【点拨】从常识我们可以知道不可能玉米亩产 10261 斤,是一种浮夸风,这在当时叫做“放 卫星”,放映了当时左倾错误泛滥。从图中的文字和数字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 1958年大跃 进的有关内容,而“大跃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它犯的主要 是速度问题上的错误,因此 D项正确反映了图片的信息,是正确答案。 22.(2009 年广东高考 14 题)1959 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1953 1 954 1 955 1 956 1 957 1 958 增长率(%) 30.2 1 6.2 5 .6 2 8.2 1 1.4 6 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 12 倍 【答案】A 【点拨】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我国工业基础比 较薄弱,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时至今日我们也未能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1958 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使浮夸风盛行, 66%的增长率是虚假的,因此 1958 年增长率也不能说是增长率最低的 1955 年的 12 倍。表中 没有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一五计划期间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率是可信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我 国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23.(2008 年高考宁夏文综 33 题)1960 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答案】B 【点拨】之所以要纠左,就是因为左的错误造成了巨大是损失。A 项没有涉及大跃进,C项 是纠左的具体方针,D 项中反“右倾”斗争主要在政治领域,所以此题选 B。 24.(2011 年高考北京文综 19 题)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 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全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制变化的掌握情况和学生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 力。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 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间应是过渡 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始经济恢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到 1952 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从而出现了表格“开始年”的情况;又通过三大改造,到 1956 为止,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出现了表格中“结 束年”的情况。从图表信息可以看出,从开始年到结束年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迅速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故选 B。 25.(2009 年高考四川文综 18 题)1979 年 3 月 15 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 城——星辰表”。这反映出 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A 【点拨】B、C、D 三项都是 1978 年改革开放后的情况,应排除。 26.(2010 年海南高考历史 22 题)与 1952 年相比,1957 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 210%, 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 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35.5%提高到 45%。 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A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题,生产资料增长 210%,消费资料生 产增长 83%,生产资料增速高于消费资料增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改变了建 国初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形势,工业结构得到改善。 27.(2008 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 17 题)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 年我国城 市数量为 193 个,1997 年为 668 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答案】B 【点拨】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考查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本题可用排 除法解答,其中A、C、D三项措施只能使城市的规模扩大,而不能事城市数量增长,因此, 只有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使许多乡镇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为一些中小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 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 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 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就是 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根据定义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28.(2009 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 15 题)表 1 1978、199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 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 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表 1 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答案】D 【点拨】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 1978 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 1997 年转变为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29.(2007 年高考山东文综 13 题)1964 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15 年 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 50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答案】D 【点拨】50 年代末经济建设的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造成了经济建设一味求快,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因此 50 年代末,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0.(2011 年高考上海单科 28 题)“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 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农民取得经 营和生产自主权的改革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是在 1961 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 针之后出现的农村基本核算单位。八字方针以“调整”为主,将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下 放到相当于原来初级社规模的生产队。由此排除 A、B。打破大锅饭,鼓励多劳多得,这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排除 C,D 符合题意。 31.(2011 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 17 题)图 5所示为 1960—1965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十年探索中经济建设。1960 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适当控制重工业 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到 1964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根据所 学,1960----1965 年是我国国民经济从开始纠正大跃进错误到经济逐渐恢复发展的一个时 期,到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工业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题中 1960 年工业总产值达 1650 亿元是由大跃进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的,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0 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据此出现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的变化,选 A项。 32.(2009 年上海高考 23 题)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D 【点拨】图片明显看出是“北京市公私合营企业”以及“1956 年”字样,反映的是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只能选 D。 33.(2010 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 19 题)据统计,到 1950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 比 1949 年 12 月增加了 12 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答案】A 【点拨】注意选项中的用词,“根本”、“调整了”,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恢复经 济中,到 1952 年,我国经济状况才取得根本好转,故 B 不正确;同样,到 1952 年才合理调 整了工商业,C也不正确;而人民收入迅速增加,也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我国刚刚建国, 在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为了实现、物价和经济的稳定为主,人民收入水平还处 于非常低的水平,故 D 错误。正确答案为 A。 34.(2007 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25 题)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 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答案】C 【点拨】A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 “大跃进”期间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D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 35.(2010 年上海高考历史 28 题)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 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答案】B 【点拨】此题考察第 6 分册第 22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 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巨大影响。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考试内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开拓/伟大的历史转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了“讨论”的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奠定了基础。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对“十年文革”的全面的拨乱反正。故排除三个失 之片面的 ACD 三项。 36.(2009 年高考广东文基 27 题)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 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 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点拨】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 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 37.(2011 年高考福建文综 19 题)1949 年 3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 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 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 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 史实 1949 年 3 月,在战略决战之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针对中国国内的经济成分做出的规划 应该是排除了外国资本主义故应排除 A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当时应该是单一的公有制 故应该排除 C 项;而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应该是组成之一不应该是指整体也应排除 D项。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从材料时间 1949 年 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 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 B。 A 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 1840 年----1919 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C 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 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D 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经济,可以 排除。 38.(2009 年高考广东理基 65 题)“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 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A 【点拨】从“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 39.(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28题)到 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C 【点拨】根据时间“1986”排除 A、C、D。 40.(2009 年高考山东文综 13 题)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 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 年 B.1953~1955 年 C.1958~1960 年 D.1979~1981 年 【答案】D 【点拨】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一是 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种情况综合比较各项,最可能出 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表反映出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在 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因为那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一穷二白,重工业根本无从发展;也不可 能出现在 B和 C项两个时间段,因为在 B 段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的比重一直较高;C 段 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运动,“以钢为纲”的全面跃进,重工业更是畸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获得发展, 轻工业也得到发展,才可能出现上述局面。 41.(2008 年江苏高考 9 题)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 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答案】A 【点拨】注意图片下方的时间 1953 年 4 月,这个时期正在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选 A。 B项中的公私合营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实行的措施,不选。C项中的人民公社是在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期间实行的,具体是在 1958 年开始实行的。D 项包产到组 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2009 年江苏高考 10 题)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 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或建设)道路的探索。这首 山歌反映的是农村发展合作社搞人民公社的做法,人民公社化强调一大二公(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58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违背了农民的意愿,损害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43.(2007 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27 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 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偏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答案】C 【点拨】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4.(2011 年海南高考 24 题)1958 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 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答案】A 【点拨】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 A 符合 题意,选 A。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 B。由于实行统一的分配体制, 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排除 C。由于该体制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得不到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也得不到增强。排除 D。 45.(2008 年广东高考 15 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答案】A 【点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实行“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仅改变 了原来人民公社化的管理模式,也改变了生产分配方式,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因而打破了过去的平均主义。故选 A 符合题意。 46.(2011 年海南高考 23 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 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答案】C 【点拨】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在 东北和西部为主,全国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的较发达的上海、天津 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所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选 C。A 项明显错误,B 项重工 业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 项与题意无关。故选 C。 47.(2011 年高考上海单科 29 题)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 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答案】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上海的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崛起,民主革命的政治中心,对外开放的标志。反映的 共同主题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为从头到尾都跟上海有 关故应否定 A项;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广东故应该否定 B项;红色摇篮是江西瑞金故应否定 D; 应该理解为从洋务运动的发昌机器厂到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意味着上海在中国工业现代化 中的地位,而中共二大会址说明上海在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随着浦东的开放说明上海 在对外现代化的热潮中的地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48.(2010 年高考四川文综 18 题)图 8 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 1979 年 6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 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②选项,前半部分正确,属于其积极意义,但是后半部分与当时阶段特征不符 合,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可能做到与外企合作生产。②项只是图 8 所述的“现象”, 而并非“积极作用”。 49.(2009 年上海高考 30 题)20 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 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 1919、1949、1979 和 2009 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 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答案】C 【点拨】1919 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体现了中国人民真正地民族觉醒;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体现的是中华民 族的民族独立;从 1979 年至今,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 30 个春秋,人民生活 富足,中华民族已经走上振兴之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 50.(2009 年高考宁夏文综 40 题)(3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 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 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 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 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 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 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 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 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 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 年 9 月 23 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 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 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 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 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 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 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 年 5 月 19 日) 材料三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 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 1982 年,全国农副产品中 油料产量超过 11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659.9 万吨;肉类产量超过 13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494.5 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 41184 个。1983 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 20 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 年 1 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 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 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 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 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 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4 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15 分) 【答案】 (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 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 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 不断发展。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 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 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 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点拨】本题考查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和改革开发的相 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理 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 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需要注意材料一中所给的 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概括历史背景。第(2)问特点的概括要紧密结合材料,原因 分析需结合所学知识。第(3)问要全面分析材料,注意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51.(2009 年高考安徽文综 36 题)(3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 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 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 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 19 世纪 40 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 1843 年的 1300 多万斤增加到 1855 年的 8400 万斤;丝的出口从 1843 年的 1000 多包增加到 1855 年的 56000 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 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 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10 分) (3)分析材料三(图 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 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 分) 【答案】 (1)南宋:市舶司 清朝:十三行。 作用: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 直接后果: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原因: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 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 影响: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 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 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 有被动性。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商业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 的加入等内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对外贸易情况以及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考查历史知识的纵向比较能力。(1)问中南宋和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可从材料中找出, 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也不难答出。(2)问考查鸦片战争 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以及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只要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较熟,也 不难答出。(3)问较难一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52.(2011 年高考广东文综 39 题)(27 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 某同学发现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 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 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 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 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 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 20 世纪 30 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 响。(10 分) (3)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西 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 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 (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 分)底子薄。(2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 展。(2分) (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 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标。(2分) (4)本问总分 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点拨】本题以研究性学习引入,以“经济政策(制度)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综合考查中 外经济建设,考查了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切合时政热点——改革与 经济转型,立足教材同时超越教材。主要考查点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发展、工农武装 割据、斯大林模式、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现代中国经济建设(计 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本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能力有:考查了考生对现代 世界的“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现代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 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等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提取历史信息、理解历史事实、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 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看法的能力;引 导考生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 (1)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特别注意材料来源的时间提示,从第一段材料看出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对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肯定,第二段材料“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 态”指的是外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内受工农武装割据的威胁(中共面临国民政府的 经济封锁与“围剿”)。第(2)问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要从国内面临任务和国际环境分析, 其影响要注意从积极与消极、现实与长远角度分析。第(3)问实际上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 与梳理结合课本内容即可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题目,实际上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总 结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53.(2010 年上海高考历史 31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 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13 分) 【答案】 展板一 图片素材(2分) 答案 1: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2分) •煤气灯的图片;电车的图片 •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 其他答案。(0 分) 选材说明(4分) 答案 1: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4 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 •建立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答案 2;与示例表述不同,但基本符合题意的说明。(2 分) •夜生活成为可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方便了人们出行;出现了具有海派特色弄堂文化 其他答案: 同义反复或未作原因说明(0 分) •街灯经历了从煤气灯到电灯的转变 原因分析(3 分) 答案 1: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归纳,举出相关史实。(3 分)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总工程局”的成立 答案 2:进行了归纳但无史实的例证。(2 分)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案 3:仅举出有关史实。(1分) •工部局的出现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0 分) 展板二(2分) 答案 1:从政治、经济层面归纳并举出相关史实。(2分) •改革开放,浦东开发 •中国经济发展,上海抓住机遇 答案 2:仅列出相关史实或仅作归纳。(1 分) •浦东开发开放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0 分) •城市进一步发展 展板三(2分) 答案 1:从历史回顾中引发的思考。(2分)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克服工业化带来的弊端,保护生态环境。 •要克服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涌入带来的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答案 2:缺乏历史感的思考。(1 分) •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其他答案。(0 分) 【点拨】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 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历史阐释/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组织 与交流/运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考试内容:上海历史的变迁/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晚清华界的市政: 清政府颁布的自治章程及其意义;上海历史的变迁/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经济的 发展:贸易导向性经济的形成;民族工业的创建、城市建设的推进:近代都市取代老城厢的 诸种表现;上海历史的变迁/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引领风气的市民生活:石库门。 分析:此题是沪版教材的拓展型课程内容,彰显了地方特色。从《考试手册》来看,仍 属于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学科思维基本规范的考查。参考答案细致的评分规定值得其它省市的 同行玩味。 54.(2008 年广东高考 28 题)(12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 年 5 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 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 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 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4 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4 分) 【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 (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拨】 (1)可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式革命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设成就, 可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思考,指的是建国初期的成就 (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2)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后来者居上”超越苏联,联系课本,1958 年的具体史实,党 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说明党领导人的思想出现偏差,不尊重客 观规律,不切合实际,“左”倾错误的表现。 (3)历史意义: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思考,从马克 思主义理论发展等方面归纳。 55.(2009 年高考天津文综 12 题)(40 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 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 分) 材料三 1924 年 8 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 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 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 分) 材料四 英国于 1946 年 8 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 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 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 年颁布国民援 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 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2 分)这种制度有何 作用?(3 分) 材料五 1950 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 差,农业发展缓慢,到 1953 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 1913 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 食总产量的 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 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3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4分) 材料六 1980 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 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 年又 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5)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2 分)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 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8 分) (6)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4分) 【答案】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3)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 定,促进经济发展。 (4)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 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5)“文化大革命”。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 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 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 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点拨】(1)民本思想是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治国的基本思想,要注意把材料一、二结合 归纳得出,唐太宗的民生思想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即可。(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经过了从旧三 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比较内容的差异即可,变化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大的历 史背景还是国共合作。(3)立法的手段在材料四中体现比较明显,作用可以结合现实以及 福利制度实施的目的来考虑。(4)材料中反映的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注意从部门比 例和人民生活两个方面概括。(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但也 存在重大失误,当然最大失误还是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发展”很多,但关乎 国计民生的还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民生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比古今,特 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得失,不难得出。 56.(2009 年高考北京文综 40 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 1949 年、1972 年和 1992 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 15)。 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 分) 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 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二:20 世纪 60、70 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 交关系。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总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3)见图 16,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8 分) 【答案】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 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二:20 世纪 60、70 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 交关系。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总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3)从东南沿海四几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渐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 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点拨】第 2问是选答题,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次回答,回答是要从国内外的因素作答。 第(3)问结合书本知识或从图 16 中可以得出。 57.(2009 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 37 题)(32 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 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 780 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 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 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 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 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 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 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 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 2600 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重大变革。 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 年 3 月 5 日)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 的原因。(l4 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50--1965 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 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l0 分) ⑶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 分) 【答案】 (1)特点: 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 两税法实 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 (2)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 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 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 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 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 (3)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 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 2600 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 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 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点拨】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材料处理的能力,特点主要从材料中归 纳概括即可,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2)变化趋势注意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归纳,归纳要全面,主要原因注意结合当时的主要的 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8.(2010 高考广东文综 38 题)(28 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 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 分)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 世纪初兴 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 分)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 1978 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 分) 【答案】 (1)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 本等。(6 分)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推动,留学 日本较为便利。(8 分)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 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 的领导地位;工业化。(9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5 分) 【点拨】 59.(2007 年高考海南单科 27 题)(12 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1985 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 年 4.5 1958~1962 年 4.3 1963~1965 年 11.1 1966~1970 年 3.9 1971~1975 年 4.0 1976~1980 年 5.1 1981~1985 年 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53-1985 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 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12 分) 【答案】 (1)1963~196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政变了大跃 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4 分) 1981~198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 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 分) (2) 1963-1965 年是计划经济体制.(2 分)1981-1981 年是经济体制改革。(2 分) 【点拨】 可从表格数据中直接读出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第一次是因为 60 年代,尤其是经历三 年经济困难后,国家注意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二次是因为 80 年代,正值是改革开放的初 期,国家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60.(2007 年高考江苏单科 26 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 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 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 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 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 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3分 ) ②“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4 分 ) ③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指出 20 世纪 50 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4 分 ) ④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 的关系。(2 分 ) 【答案】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 的探索。 ③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 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 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 ④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点拨】 ①设问已经给出了概括的依据,即材料一和材料二,注意从前提和经验教训两个方面归纳。 ②调动、运用掌握的教材基础知识即可回答。 ③注意“20 世纪 50 年代”和“经济工作”两个限定词。④思考切入的关键是从理论角度认 识邓小平理论和八大路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