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步步高】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考纲要求]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大众传媒的发展。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2.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3.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及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
(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减少;③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2)表现:①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②“耕”与“织”的分离。
(3)影响: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 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考点二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 含义: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办近代企业。
2.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4. 性质:(1)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2)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5. 内容
类别
旗号
活动
军事工业
“自强”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求富”
兴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人才
兴办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翻译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6. 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考点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核心词: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业救国
1. 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
(1)原因: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
2. 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 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及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投身实业。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4~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4. 较快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表现: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5. 日益萎缩(1937~1945年)
(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
(2)表现: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6. 陷入绝境(1945~1949年)
(1)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
(2)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考点四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
(2)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
(3)住: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
(4)习俗:从蓄发缠足、繁琐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简约文明。
2.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衣:由衣着朴素到多彩多样。
(2)食:由食物简单到解决温饱,注重吃好。
(3)住: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
(4)习俗: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树立新风和休闲方式多样化。
3. 交通的进步
(1)轮船: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的局面。开始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铁路:19世纪80年代,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到“九五”期末,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3)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
(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我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4. 通讯的进步
(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电讯网络。
(2)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
(3)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家电话局。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5. 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业:①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②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③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的《新青年》。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等。
(2)影视业:①《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②《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③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3)“第四媒介”:互联网,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 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是指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 )
2. 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 √ )
3. 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也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
( √ )
4.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 )
点拨 洋务经济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官僚经济,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5. 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包含经济的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 √ )
6.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 × )
点拨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要是外来侵略势力影响下的产物。
7.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取消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
点拨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8.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但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
9.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
10.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 ( √ )
11.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沿海的外商企业中。 ( √ )
12.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文明的影响。 ( × )
点拨 中国近代习俗变迁的根本因素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13.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 √ )
14.中山装和改良旗袍都体现了中国近代服饰中西合璧的特点,改良旗袍不同于清朝满族女子的旗袍。 ( √ )
15.淞沪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 × )
点拨 1881年唐胥铁路才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16.从动力上看,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更新发展的过程是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动力。( √ )
17.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是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则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 √ )
18.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趋势是由闭关自守转变为面向世界,由固守传统转变为向近代化迈进。 ( √ )
考向一 社会史观与社会生活变迁
典例1 (2013·浙江高考)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 000份,一年后达到1 3000份,最多时销达1 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知识定位 近现代传媒——报纸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辨析选项 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排除B项。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主要是开启民智、传播维新思想,故C项正确。《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排除A项。D项没有准确解释出《时务报》发行量由少到多的原因。
答案 C
典例2 (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知识定位 近现代传媒影响
辨析选项 《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当时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
答案 C
深度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四个时间关键: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2. 变迁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3. 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 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 运用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考向二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典例3 (2013·重庆高考)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知识定位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材料解读 本题要从近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方面解答。由图表信息可知,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一度增加,但是1848~1852年又有一定的下降,说明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的自然经济曾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产生了抵抗作用。答案为B项。
答案 B
多视角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知识角度
(1)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地过程,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2)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近代企业: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 史观角度
(1)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
(2)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
(3)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考向三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成因
典例4 (2013·江苏高考)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 352
290 791
117
213 482
1930
2 792
415 447
138
247 969
1932
3 456
577 257
178
342 211
1935
3 895
675 173
208
461 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知识定位 国民政府前期——工业发展状况、成因
关键点 紧扣时间信息1928~1935年,宏观了解数字变化的变化趋势。
辨析选项 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于1946年,由此排除A、D两项。B项描述的现象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本题时间信息不符,排除。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表格类试题的“三看、两注意、一相联”
1. “三看”:一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信息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
2. “两注意”:一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二要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表格数据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
3. “一相联”: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典例5 (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知识定位 一战期间——短暂春天——影响因素
辨析选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1912~1915年。材料内容显示1912~1915年列强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列强在华的投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国货运动)使列强在华创办企业产品销路不畅;辛亥革命的推动等。A项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开始”,D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时间段。
答案 C
从五个角度深度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 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 三个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3. 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 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
5. 四个阶段:“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考向四 关注区域经济史在命题中的价值
典例6 (2013·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知识定位 省域经济——浙江区域经济结构特征与变迁
思路引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第(1)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从农业经济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而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入手分析二者的关系;对于“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需要准确、合理地解读材料内容以概括其变化的表现。第(2)问要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如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等,阐述长江三角洲村镇经济的变化。第(3)问要从19世纪外国入侵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 (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解答材料型非选择题的三个关键点
1. 阅读理解材料。首先,粗读材料,大致了解一下材料的意思,感知一下应属于教材中哪一方面的知识。其次,依据材料认真分析所设的问题,这是关键之处。第三,在完成前两步基础上带着问题再仔细研读材料,应根据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2. 体会命题意图。我们应尽力去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具体回答问题时,有的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此时就要根据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作答,而不要想当然,用书本上的内容来组织答案。
3. 根据要求组织答案。作答时要注意按问作答,简明扼要,还要做到史论结合。
押题1 (立意: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诠释)
2013年7月20日新闻网《中国梦的历史地位》:“张謇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践行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是励精图治的实业家。”下列说法不能做为以上论点论据的是 ( )
A.宣扬“实业救国”思潮
B.践行“设厂自救”观念
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D.与各种反动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
答案 D
解析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也具有典型的革命性、妥协性的双重特点,故D项说法有误。
押题2 (立意:主干知识——经济结构变化)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进入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中国农村商品很早就开始进入到城市市场,故②不符合题意。①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③④也是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押题3 (立意:史观——从近代化视角看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人类文明演进”,在19世纪中叶人类文明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文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不仅带来了侵略和奴役,还带来了近代的工业文明,即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押题4 (立意:现实中的历史——现代传媒发展与人民生活变迁)
2013年6月牵动亿万国人关注的焦点大事是中国“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中美元首“习奥庄园会晤”。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传媒同步了解全过程,这表明 ( )
A.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电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答案 B
解析 材料说明的是人们了解社会信息的途径多样、时效及时的特点,从这一点思考,B项正确。
押题5 (立意:从网络热词看现代传媒的作用)
2013年受媒体关注较高的热词是:“网络反腐”、“房妹”、“官二代火箭升迁”、“最牛中国城管”、“职务犯罪”等,这突出反映的是 ( )
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答案 D
解析 媒体“热词”皆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人们搜索、关注、报道反映的是传媒的监督作用加强,故选D。
押题6 (立意:数据背后的历史——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2012年6月21日《数字中国》:“1820年、1890年、1912年中国GDP总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2.4%、13.2%、9.6%,但前时国人皆感屈辱,今日世人皆曰中国崛起。”可见大国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结合中国近现代国情,影响中国崛起的因素可能不包括 ( )
A.政、经、军等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
B.保卫自己主权和独立的军事能力
C.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D.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近代中国的国门大开,可谓与各大国均保持“友好”关系,但中国仍惨遭欺辱,故D项不是大国崛起的条件。
一、选择题
题点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养生文化根基,这是国外保健品与我们民族保健品无法抗衡的!我们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外来的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更新,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对产品品质的最佳保障、产品功效的最大发挥。”安庆广润董事长陈勇博士如是说。早在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一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 ( )
A.学习西方政治体制,镇压国内农民起义
B.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C.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破除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开实业救国之先河
答案 C
解析 A项“学习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史实;B项有误,洪仁玕才是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人;D项也不正确,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才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正确答案是C,洋务派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 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答案 B
解析 注意时间1847年,可知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理解“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说明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B。A、C项反映的是表象,不是本质,可排除;D项表述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3.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迁移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内容可推断,选A。
题点2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 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年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该茶庄出现衰败的原因有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英茶叶贸易 ②买房置地导致资本匮乏 ③旧中国交通闭 塞 ④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1912~1919年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此后列强又卷土重来。
5.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 )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制造业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外国商品输入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经济的附庸,日益边缘化,故C项正确;A、B项不符合事实;D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实现。
6.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答案 C
解析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先进的中国人力图通过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7.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答案 C
解析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封建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故A项错误。B、D两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故排除。所以只有C项是“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
8. “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答案 D
解析 民国初年工人阶级人数的增长,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国政府推进实业所取得的成效。A项时间不对;B、C项非工人阶级人数增多的原因。故选D。
题点3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9. 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蓝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 )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商行的广告,可判断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迁,选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化;B项题干未反映;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
10.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A.《新青年》在北大创刊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宣统帝退位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答案 B
解析 A项发生于1915年。C项发生于1912年。D项发生于1918年。B项是1912年辛亥革命后,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故B项的情景有可能出现。
11.布拉基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对此评论不妥的是 ( )
A.当时的服装没有美化功能
B.服装亦可表达政治倾向
C.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
D.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国际阵营较为稳定
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以及“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可以判断当时中苏关系友好、社会主义国际阵营较为稳定;同时服装也表达了一定的政治倾向,A项与史实不相符合。
12.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本质上表明 ( )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论述的情景与辛亥革命后剪辫子行动相违背,体现出旧势力思想观念的顽固与保守。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有关社会风俗的改革措施,对移风易俗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影响深远,虽有不少“士绅”掀起复古会,但并不是恢复旧有统治秩序,而是体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曲折性。
二、非选择题
13.农村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村落形态和民居的变化反映各个时代社会文明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徽州村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较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徽州村落的形成期。徽州人的生活空间由最初的山越原始定居型村落向徽州村落转变,这个转变历经东晋、唐、宋漫长的岁月。正是中原地区社会动荡,导致了中原士族向徽州移民。……徽州村落的基本特征开始显现,如村落选址与布局上易守难攻与聚族而居相结合的特征。
徽州村落的稳定发展期。宋、元、明朝初年的300年,是徽州社会、经济、文化稳步发展时期,也是徽州村落稳定发展时期。……这些生活内容最终形成了徽州地域特色的耕读文化。耕读文化成为徽州村落的主流文化之后,在村落的景观文化建设上发生较大影响,…… ——《徽州文化十二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材料二
安徽宏村 安徽西递村
材料三
安徽肥西县严店乡农民新居 安徽宣城市水东镇
新农村建设示范
材料四
美国现代农村规划示范(实景)(公共设施齐全,有运动场、公园等设施,民
居是独栋别墅,绿化率高,道路通向每家车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徽州村落为什么会形成布局上易守难攻与聚族而居相结合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耕读文化成为徽州村落的主流文化的原因。
(3)材料二和材料四相比,是两个时代两种文明的代表,从人类发展的历程来看,这两种文明各有何特征?
(4)材料三和材料四相比,反映了中国和美国农村村落的不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有哪些因素影响现代中国和美国农村村落形成不同的特点?
答案 (1)社会动荡;士族从中原带来的宗族制度和家族观念。
(2)以农耕为主业的小农经济的影响(或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或中国农耕文化传统影响);科举制的诱导,徽州人把科举入仕作为保持和发扬家族地位,赚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3)农业文明特征:稳定性,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封闭性,生产和生活体现出自给自足的特征;脆弱性,极易受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的影响;低效性,依赖土地,依靠人力,依靠天气,效能低下;分散性,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等。
工业文明特征:生产的机器化和规模化;生产分工的精细化和高效化;物质资料的流动性加大,人员流动加大,生活的自由度提高;知识创新速度加快。
(4)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紧缺,而美国地广人稀;中国人均收入较美国低,农村的差距更大;中国工业化程度远低于美国,美国农村现代化程度高,农村人口只占少数。
14.大历史观主张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审视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目的是勾画一个历史大纲,着重东西的汇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中西农耕文明
下表反映的是公元10~14世纪中西的农业状况
类别
中国
欧洲
主要作物
谷物、稻类、麦类
麦类
农业结构
种植经济为主
农牧兼营,以牧为主
地租
实物地租占主导
货币地租占主导
劳动力需求
需要充足的劳动力
人口从土地中游离出来,成为城市无产者
耕作状况
12亿亩,养活了比欧洲更多的人口
约96亿亩
主题二 工业文明崛起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地扩大到全球……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主题三 文明多元一体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陇文化、荆楚文化、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但后来才合成一个大体统一的华夏文化。印度佛教文化是以和平的方式传入中国的,外来的印度佛教与本土的儒、道两家从来没有因文化的原因发生过战争……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在中国,儒、道、释三种文化是同时并存的。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1)据表格内容比较分析古代的中西农耕文明。
(2)据主题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
(3)概述主题三材料中作者关于不同文化发展的观点。请结合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来说明此观点。
答案 (1)相同点:都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不同点: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把人口和土地牢固地结合起来,农耕经济长期比较稳定,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古代欧洲:欧洲的农业状况更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2)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代议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观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外来文化的主动学习和借鉴,促进了不同文化多元共存、和平共处。史实: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的有关史实,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家,如康德、伏尔泰借鉴了儒家的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