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7.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 题 二 古 代 中 国 的 经 济
7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 生产工具的改进
2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 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发展 土地 兼 并 是 地 主 扩 大 地 产 的 主 要 途 径 宋 初 实 行
7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商周时期
耒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春秋战国
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耕作方式
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
江东地区出现 曲辕犁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明清时期 土地买卖 现象普遍
后果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导致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7
2 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
西汉
赵过推行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 耕作制度
两汉 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 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 作 的 一 年 两 熟 制 有 些 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 灌溉技术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 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和 龙首渠等
灌溉工具 曹魏时期改制翻车 唐朝时创制 筒车 宋 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5 农耕方式的演变
商周时期 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的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以来 个体农耕
经营模式 拥有部分土地 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并与家
庭手工业相结合
评价 小农经济使农民生活比较稳定 有较高的生产积极 性 但长期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统治者压榨下易 破产
7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铁 犁 牛 耕 技 术 的 出 现 和 推 广 封 建 土 地 所 有
制的确立 特点
分散性 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稳定性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自给自足 封闭性 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
脆弱性 易受天灾 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落后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 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影响
小农经济是我 国 封 建 社 会 农 业 生 产 的 基 本 模 式 是 两 千 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 一) 手工业的基本形态
7
经营
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
通方式
劳动力
地位、历史作用
官营手 工业
政 府 直 接 经 营 工 官 制 度 大 作坊
官 府 专 用 和 皇 帝 私 用 不 在 市 场流通
无 偿 调 用 各 类 匠户
明朝中叶以 前 一 直 占 主 导 地 位 素 称 发 达 世 界 领 先 但阻碍了 商 品 经 济 的 发展 不 利 于 市 场 的 扩 大 和技术的交流
( 二) 土地制度
1 商周时期———井田制
出现
商周时期 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井田制出现
崩溃
春秋时期 大量 公 田 被 抛 荒 部 分 私 田 逐 渐 成 为 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诸侯国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废除
战国时期 秦国的 商鞅 变法正式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
7
经营
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
通方式
劳动力
地位、历史作用
民 间 手 工 业
私 营 手 工 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 的 产 品 在 市 场 流通
个体 工匠
在曲 折 中 艰 难 发 展 明 朝
中叶以后一 些 行 业 超 过 官 营手 工 业 占 据 全 社 会 手 工业生产的 主 导 地 位 并 孕 育了资本主义萌芽
家 庭 手 工 业
农户的 副业
主要 供 自 己消 费 和 交 纳 赋 税 剩 余 部分出售
农民 自身
有利于小农 经 济 的 稳 定 发 展 但 技 术 落 后 生 产 分 散 妨碍了市场的发展
田 庄 手 工 业
豪强地主 控制经营
为满足田 庄自身的 需要
田 庄 中 的 依 附 人口
田庄中的手 工 业 生 产 也 是 自 然 经 济 活 动 中 的 重 要 内容
续表 续表
项目
一
二
三
四
手工业
一个新因 素: 资 本 主义萌芽
两 张 “ 名 片 ” : 丝 绸、瓷器
三 种 经 营 形 态: 官营 手 工 业、私 营手 工 业、家 庭
( 田庄) 手工业
四 大 特 征: 规 模 大, 分 工 细 密;技 术 先 进, 工 艺 精 湛; 素 称 发 达, 世 界 领 先; 历 史 悠 久,影响深远
资本主 义萌芽
一 个 标 志: 雇 佣 关 系 的 出现
两个推动 力:农业、 手工业的 发展和商 品经济的 繁荣
三个 特 征:微 弱 稀疏,出 现 在 个 别 地 区 的 个 别 部 门, 发 展 水 平低
四 个 阻 碍: 自
然 经 济 的 抵 制、 官 府 的 剥 削、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的 压 制、 “ 海 禁 ” 政 策 的实施
7
冶 金 业
青铜铸造 商周时代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冶铁业 春秋时期发明了冶铁和炼钢的技术 南北朝时期出现 了
灌钢法 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制 瓷 业
东汉烧出成熟的 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至 唐朝 已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瓷窑遍 布 全国各地 出现五大名 窑 元 代 开 始 进 入 彩 瓷 生 产 时 期 明 清 时 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 彩瓷 珐琅彩争 奇 斗 艳 江 西 景德 镇 是著名的瓷都
纺 织 业
丝织业 中国素有 丝国 的誉称 汉代中国丝绸远销亚洲 欧洲
棉纺 织 业 宋 末 元 初 棉 纺 织 业 成 为 新 兴 的 手 工 业 部 门 元 代
黄道婆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推 动 了 棉 纺 织 业 的 发 展 松 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 麻 毛 成 为 广 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 二) 主要成就
( 三)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征
1 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2 官营 私营和家庭 田庄 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 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 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 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长期领先世界
5 生产规模扩大 在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6 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现相应的变化
项目
一
二
三
四
农业
一 个 模 式: 精 耕 细作的农 业 生 产 模式
两 大 阶 段: 刀 耕 火 种、 铁 犁牛耕
三 大 土 地 制 度:
原 始 社 会 氏 族 公社 公 有、奴 隶 社 会 土 地 国 有、 封 建 社 会 土 地 私有
四 大 特 点: 独 立 发 展、 精 耕 细 作、 自 给 自 足、封闭分散
归纳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
7
考点三 商业的发展
( 一) 市场的发展
1 秦至唐代 凡县治以上的城市 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 所 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2 秦代有管理 市 的法律 汉代有专门管理 市 的机构
3 南北朝时期 草市 出 现 并 由 政 府 管 理 唐 代 夜 市 繁荣
4 宋代的 市 突破 了 原 先 空 间 和 时 间 上 的 限 制 商 业 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庙会集市繁荣 草市 具有比较
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5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 二) 城市的发展
1 战国时期 有的城市已经出现商业集中的趋势
2 汉朝 的 长 安 洛 阳 邯 郸 临 淄 宛 成 都 等 都 发 展 成 为 著 名的商业中心
3 唐朝时除了 长安和洛阳 的商业最为繁荣以外 扬州也 曾经 雄富冠天下
4 宋代城市的经 济 功 能 大 大 增 强 呈 现 出 前 所 未 有 的 繁 荣 景象
5 明清城市中商 业 繁 华 以 经 济 功 能 为 主 的 中 小 工 商 业 市 镇兴起 以江南为盛
( 三) 商业发展的特点
1 建立在自给自 足 的 自 然 经 济 基 础 之 上 作 为 自 然 经 济 的 补充而存在
2 城市的发展随商贸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
3 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
4 商业与商人的命运总是与政府的商业政策紧密相连
7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7
7
考点四
资本 主 义 萌 芽 与 “ 重 农 抑 商” 和 “ 海 禁”
政策
从程度上看 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
行业部门 是十分微弱的
从地位上看 资本主义萌芽从明朝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 争以前 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 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7
( 一) 资本主义萌芽
发达的农业
明朝中后期 农作物产量提高 经济作物普 遍 种 植 为 手 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发达的 手工业
明中叶以来 纺织 制 瓷 矿 冶 等 行 业 规 模 大 水 平 高 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发达的商业
一批中小工商 业 市 镇 兴 起 农 产 品 手 工 业 品 广 泛 投 入 市场
充足的货币
大量的货币投 入 流 通 领 域 到 明 朝 后 期 白 银 成 为 普 遍 流通的货币
1 产生的条件
2 产生的途径
手工业者扩大生产规模 雇人进行商品生产 如在丝织 业中心苏州和杭州 机户开设机房 雇人进行生产 形成 机户出 资 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
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 直接雇人组织商品生产 如在 棉纺织业中心松江 出 现 暑 袜 店 的 店 主 购 进 原 料 分 给 当 地 居 民 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 店主与小生产者之间形成雇佣关系
3 特点
从区域和行业上看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 发达的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
4 发展缓慢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阻碍 重农抑商 政策的限制 闭关 锁 国 政 策 的 影 响 根 本 原 因 是 日 益 腐 朽 的 封 建制度的阻碍
( 二) 重农抑商政策
1 含义:强调发展农耕 限制商业的发展
2 目的:维护小农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
3 推行: 商鞅 变法时首倡 为历朝沿用 明清时期强化
4 主要表现:贬低商人地位 限制经营范围 征收重税等
5 影响
积极 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保障农业发展 和社会稳定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资本 主义萌芽的成长 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
( 三) “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政策
1 表现: 海 禁 指 禁 止 民 间 对 外 贸 易 只 准 官 方 对 外 贸 易 闭关锁国 指禁止国人私自赴海外经商 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
行贸易 乾隆时期仅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并特许 十三行
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2 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但也使中国 日渐脱离世界发展 大 势 失 去 了 利 用 国 际 贸 易 的 优 势 开 辟 海 外 市场 刺激资本扩张 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导致资本主义萌 芽 发 展缓慢 中国日益封闭落后
7
7
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背景
目的
原因
内容
影响
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 期开始采取的政策
维护封建统治
出 于 统 治 需 要 而 采 取 的 政策
压制商品经济
有过一定的 积 极 作 用 但 阻 碍 了 商 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同点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开 始 实 施 于 战 国 时 期 贯穿 整 个 封 建 社会 闭 关 锁 国 政 策 是 在 封 建 社 会 衰落时期实行的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压 制 商 人势力 以 维 护 封 建 统 治 基 础 发 展 小 农 经 济 闭关锁 国 政 策 防 范 和抵御外 来 殖 民 势 力 以维护封 建 统 治 巩 固 封建经济
封建统 治 阶 级 为 了 维 护 社 会稳 定 实 行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实 行 闭 关 锁 国 政 策 的 根本原因是维 护 自 然 经 济 其次是 清 政 府 害 怕 本 国 人 民与外 国 人 交 往 滋 扰 生 事 再 次 是 为 了 防 范 和 抵 御西方侵略者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对 国 内 市 场 进 行 了 严 格 的规定和 控 制 对 商 人 的 地 位 和 势 力 进 行压制 闭 关 锁 国 政 策 严 格 限 制 外 商 来 华贸易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对古代农业发 展有利 对 农 业 文 明 的 发 展 有 一 定 积极影响 但 在 封 建 社 会 后 期 阻 碍 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 闭关 锁 国 政 策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自卫作用 但 不 利 于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的成长 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 限制 了中国与西 方 的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中 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图
7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24
主题一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7
史料 1 凡市, 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 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摘自《 唐六典》 史料 2 ( 东京) 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 坊,余 皆 居 民 或 茶坊。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 易,买 卖 衣 物、图 画、花 环、领 抹之类, 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北山子茶坊……仕女
续表
处于 重农抑商 的大环境下 同时受政府商业政策的制约 中 国古代商业发展缓慢 两宋时期市突破时间 空间的 限 制 城
历史
市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 景 象
结论
但始终未突破农耕文 明 的 限 制 延 迟 了 向 近 代 工 业 文 明 转 变
的步伐
7
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史料应用
7
史料 3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 新安,江北则推 山 右。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 他 二 三 十 万 则 中贾耳。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 粟,其 富 甚 于 新 安。 新 安奢而山右俭也。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
史料 主旨
史料 唐代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史料 宋代城市的发展
史料 明朝出现地域性商帮
信息 解读
史料 唐代日中为市 按时开市 闭市 政府对商业活动 有 着 严格的管理 说明唐代市场交易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史料 宋代贸易场所打破了时间 空间的限制 城市经济职能 逐渐增强 反映了宋代东京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史料 明朝商业活动频繁 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商帮 实力 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商业发展使社会风气发生变 化 旧 徽州府籍商人称 新 安 商 人 俗 称 徽 商 中 国 古 代 坐 北朝南 此处山为太行山 坐于 太行山 则太行山右侧为山 西省 故 山右 代指晋商
读史指导
1 根据史料 及所学知识 分析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
答案 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 接管理市场交易。
2 根据史料 并结合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宋 代 的 市 与 唐 代 相 比 发 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 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3 根据史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概 述 明 清 时 期 商 业 发 展 的 新 特点
答案 新特点:出现了地域性商帮徽商、晋商等;江南地区以 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 根据以上史料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概 括 影 响 中 国 古 代 商 业 发 展 的因素
答案 国家政局;政府政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货币发展;
交通条件;等。
7
7
主题二 阻隔中外的一道堤墙———“ 海禁” 与闭关政策
7
史料 1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 则 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 明〕 王在晋《 海防纂要·卷七》 史料 2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 张士诚、方 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 “ 每诱 岛 倭 入 掠” 。 《 皇 明 祖 训》 记 朱元璋认为,日 本、安 南 ( 今 越 南 ) 、 暹 罗 ( 今 泰 国 ) 等 国, “ 限山隔水,僻在 一 隅, 得 其 地 不 足 以 供 给,得 其 民 不 足 以 使令” 。 朝 廷 “ 禁 濒 海 民 不 得 私 出 海 ” “ 禁 海 民 私 通 海 外 诸
国” 。
读史指导
7
史料 主旨
史料 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史料 明朝初年实行 海禁 政策的背景 史料 海禁 政策的影响
信息 解读
史料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
经济 其使 封 建 自 然 经 济 长 期 延 续 体 现 了 自 然 经 济 的 现状
史料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明朝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严格限制 外商来华贸易 说明朱元璋着眼于防范敌对势力 说 明 朱元璋轻视对外交往 贸易
史料 海禁 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 展 大 势 失 去 了 利 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 刺激资本扩张 推进工 业 化 的契机 说明 海禁 政策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历史 结论
自给自足 落后闭塞的 自 然 经 济 是 海 禁 与 闭 关 锁 国 政 策 推
行的根本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 卫 作 用 但它阻碍了中外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中 国 长 期 与 世 界 隔 绝 逐 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摘编自李金明《 明代海外贸易史》 史料 3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 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 ……故有 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 间 ……今 禁 南洋,有害而无利,但能 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
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 清〕 蓝鼎元《 论南洋事宜书》
7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9
7
史料应用
1 史料 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 出于何种考虑
答案 主张:闭关政策。 考虑: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 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
2 根据史料 并结合 所 学 知 识 概 括 指 出 明 初 实 行 海 禁 政 策 的背景
答案 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与明朝政权对抗;倭 寇侵扰,海盗与 沿 海 不 法 之 徒 勾 结;自 然 经 济 占 据 统 治 地 位;
统治者( 朱元璋) 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3 根据史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概 括 指 出 实 行 海 禁 政 策 的
后果
答案 “ 海禁” 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社会 动 荡不安,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4 根据上 述 史 料 我 们 该 如 何 看 待 明 清 时 期 的 海 禁 和 闭 关 政策
答案 “ 海禁”和闭关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产物。 其 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不利于资本主
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