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Ⅱ)
1.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结构解读
行业结构:农业、工业(手工、机器)、商业等
土地制度:公有(公社、全民与集体)、私有(君主、地主与自耕农)
经营方式:官营、私营(手工工场)、家庭(自给自足)
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经济区域:乡村经济、城市经济
经济成份:传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
(1) 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主要农具)
原始农业:木制农具耒耜;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并将其逐渐推广
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西汉)、耧车(播种工具·西汉)、
一牛挽犁(东汉)
隋唐以来:曲辕犁标志古代耕作技术基本完成
历史评价:农耕技术的改进推动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汉以后中国古代农耕技术革新迟缓(铁犁牛耕技术长期沿用)
耒耜 青铜农具 铁制农具 耦犁 耧车 曲辕犁
土地制度的演变
①氏族公社所有制:
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共同劳作
②国家土地所有制: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北魏到唐前期的均田制
井田制名为国有实为王有;均田制是国有私有并存
③地主土地所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确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④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地主进行土地兼并的主要对象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
A.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含义: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高度分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①生产单位:家庭(小农户)
②生产形式:男耕女织
③经营方式:个体经营
④产品用途:自给自足
⑤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⑥历史地位:立国之本
⑦制度基础:土地私有
B.生产工具:耕作工具、灌溉工具与水利工程
耕作工具:见上面“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考点解读
灌溉工具:商周时期:戽斗(戽桶或吊桶•利用杠杆原理)
汉魏时期:翻车(龙骨水车•人力踩踏或畜力牵转)
唐朝时期:筒车(水力•低水高灌)、立井水车(木桶相连 汲于井中)
宋朝时期:高转筒车(水转翻车•低水高灌•翻车与筒车原理合一)
明清时期:风力水车(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灌溉或排水)
戽斗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在成都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秦国委派水工郑国在关中平原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汉朝时期: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创造“井渠”施工方法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
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历史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相对于手工业、商业),为古代中国农业文明和
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2)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A.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商周以来政府设置工官,组织和管理手工业生产)
官营特点:官府垄断生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等;
政府财政支出;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较大
官营利弊:①利:推动了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②弊:服务范围小;技术推广难;劳动者长期受到束缚(匠籍制度);
缺乏市场竞争;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等。
B.民间手工业
①农民家庭手工业(个体经营·耕织结合)
②地主、商人等私营手工工场(手工作坊)
手工纺织业方面的主要成就
原始社会:纺织业起源 (麻、葛、丝;骨梭、骨针等)
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地位重要 (“妇功”)
汉朝时期: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唐朝时期:官营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织业吸收了波斯的织法
宋朝时期:棉纺织业开始发展;丝织品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元朝时期: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纺织业中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
(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
手工冶金业方面的主要成就
A.冶铜业:
原始社会:早期铜器多是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品,还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如后母戊鼎)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世界领先
B.冶铁业:
西周时期:中国使用陨铁器具
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
战国时期:①块炼铁(经过锻打才能使用:锻铁)——生铁(铸铁)
②炼钢、淬火技术(将金属加热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
介质如水、油中快速冷却,以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
两汉时期:①西汉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并出现高炉炼铁技术
②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不是灌溉工具)
南北朝时:灌钢法(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成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成为“宿铁”)
北宋时期:广泛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手工制瓷业方面的主要成就
制陶与制瓷业:
①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
②商代到东汉:彩陶→釉陶→青瓷的过渡
③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唐朝陶瓷成就:
①唐三彩 (美术陶制品,不是真正的瓷器)
②两大制瓷体系: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③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宋朝著名瓷窑: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泉、耀州窑
清朝制瓷工艺: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康熙首创、雍正顶峰)
唐宋明清时期: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经济基础: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并存
发展成就:在许多方面成就辉煌,享誉世界
进步趋势: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关系)
(3) 商业
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很早就懂得经商
商周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西周时期官府控制商业,交易日益频繁,货币需求增加(骨贝、金属贝)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秦汉时期: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经商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商业还是得到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大运河的开通,水陆商运发达,在都市商业之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邸店和飞钱(便换)生意兴隆
宋元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空前繁荣,商品种类增加,贸易范围扩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都会增多,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会馆和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货币尤其是白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A.古代中国“市”的变迁
先秦: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易场所--市
秦朝:政府对“市”的管理和控制非常严格(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汉朝:“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门墙楼亭的设置表明“市”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南朝:城郊和乡村“草市”(民间集市)形成,但也要受政府管理(草市尉)
唐朝:城市中“市”与“坊”界限分明;“草市”作用提升,“夜市”比较繁荣
宋朝:“市”彻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融合,夜市早市相连;
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瓦肆)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商业名镇较多
B.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古代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唐朝以前北方商业城市发展较为明显,唐朝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兴起与繁荣,有的成为当时的大都会
战国:城中开始出现商业集中的现象(市井)
西汉:长安(西安) 洛阳 邯郸 成都(商业中心)
唐代:长安 洛阳 扬州 益州(成都)(大都会)
宋代:北宋汴京(开封) 南宋临安(杭州)
明清:北京 苏州 汉口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并作为它的补充存在
②在古代王朝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之下缓慢发展
③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壮大
④农业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起始阶段:①商周时期国家比较重视和鼓励工商业发展
②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原则
基本含义:国家鼓励发展农桑、重视耕织,并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实质目的:①维护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确保农民赋役的征派
②维护王朝的统治,巩固君主专制
重农表现:①承认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②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等
抑商表现:①在政治和法律上予以歧视
②官府对重要工商业垄断经营
③对私商严格管制,重征商税,掠夺其利
④明清时期限禁海外贸易,闭关守国
政策根源: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历史地位: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大多继承和固守的基本经济政策
历史影响:利:一定历史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弊: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明清时期严重阻碍
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延缓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海禁”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属于闭关锁国,但闭关锁国不等于海禁)
时代背景:国内:中国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商品经济也在日益发展
国外:世界贸易日趋活跃,世界经济向工业化发展;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基本含义:禁止中国官民私自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
政策根源: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起止时间:明朝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
具体表现:明朝:以官方朝贡贸易体制垄断对外贸易;以通藩禁令禁阻民间出海贸易
清朝:清初颁布海禁令、迁海令;广州一口贸易,官方垄断,限禁严格
历史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
②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阻碍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主题解读
◎一条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发展及其转型(1866-1956)
两个主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个时期:晚清时期(1840-1912)民国时期(1912-1949)新中国初期(1949-1956)
四个对象: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七个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发展及其转型(1866-1956)的阶段与特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894年:开始兴起
1895-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初步发展
1912-1920年中华民国初期:短暂春天
1927-1936年国民政府前十年:较快发展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遭遇劫难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
1949-1956年新中国过渡时期:发展转型
◎几个视角:
近代中国工业化路径: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曲折发展;
现代化尝试与突破:从工业化起步到制度、文化的重建;
中国的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变动;
中国与世界:封贡体系下的中国与中国被纳入世界体系。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原因:战后外国资本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晚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地主的沉重剥削
表现: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解体)
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农民贫困化)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给成分减少
影响: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市场、原料和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有依附外国资本的半殖民地色彩
※解读:鸦片战争后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
经济形态方面表现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仍然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加快发展;
土地制度方面表现地主土地私有制依旧是主体;
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传统农业占主体,但近代机器工业开始产生和发展;
经济成分方面表现为传统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市场体系方面表现为从封闭式的国内市场到被纳入开放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
时间跨度:19世纪60-90年代
历史背景:面对内忧(统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清朝统治者内部出现洋务派
根本目的:利用西方技术自强求富,以抵御侵略、镇压反抗,维护清朝统治秩序
基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为根本,
以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为手段
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发展历程: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局 福州船政局)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轮船××局 汉阳铁厂等)
同时还开办新式学堂以培养人才、创建新式陆海军以加强国防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失败原因:只引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君主专制制度,没有作更大和更远的政治和社会的改造(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政治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历史影响:①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始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外国经济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③客观上对本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
④引进了西方国家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转型(1866-1956)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开始兴起
时间跨度: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1894年)前
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国经济侵略客观上带动劳动力和商品市场的发展
②国内企业的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的诱导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和民族危机的刺激
兴起途径:①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②原有手工工场转化为近代企业(引进机器、雇用工人)
著名企业:1866年 方举赞 孙英德 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3年 陈启源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 朱其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阶段特点:①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②行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规模:资本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兴起意义:①新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新经济因素
②新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新阶级因素
③新救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和革命是近代中国新救亡图存
(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
时间跨度:1895年(甲午战争后)--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
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大
②实业家的爱国热情:实业救国 挽救危机
③清政府的政策调整: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著名企业:张謇 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 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 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 冯济川 山西保晋矿务公司
阶段特点:①地区:企业分布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②规模: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增加、规模扩大
③比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依旧很小
历史意义: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促进维新思潮、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运动)
(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即短暂而又迅速的发展)
时间跨度:1912年--1920年(民国初期、一战前后)
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②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群众的提倡国货、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发展概况:①实业团体、企业数量、资本总额、速度和规模的变化
②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
③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阶段特点:①与自身相比: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 行业(主要是轻工业)
体系(不独立不完整) 时间(短暂·昙花一现)
②与外国资本相比:经济控制力很弱
③与本国传统经济形式相比:经济比重很低
④总体特征:虽有一定发展,但没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⑤历史根源:上述特点的根源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历史意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变(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工人阶级迅速成长并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较快发展
时间跨度:1927年--1936年(国民政府前十年)
历史背景:①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②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特点概况:①1935-1936年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
②但在官僚资本主义的控制下发展依旧艰难
历史意义:为中国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遭遇劫难
时间跨度: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主要);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控制(次要)
特点概况:民族资本主义遭到空前的打击和破坏,日益萎缩;民族工业迁移西南
历史意义:民族资本主义为改善工业布局、维系国脉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陷入困境
时间跨度:1946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历史背景:①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恶性通货膨胀、国家资本压迫、繁重捐税)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③国民党发动的内战造成的极大破坏
特点概况:陷入困境 破产倒闭
历史意义:中间阶层的社会力量态度转变,国民党政权日益孤立,统治动摇
(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转型
时间跨度: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历史背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阶段概况:1949—195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恢复与发展;
1953-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
历史意义:推动了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生产资料由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作出了贡献
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始兴起与初步发展
A.阶段特征: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开始兴起【见上之(一)】
时间跨度: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1894年)前
B.阶段特征: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见上之(二)】
时间跨度:1895年(甲午战争后)--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
(2)民国时期(1912-1949)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A.阶段特征: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见上之(三)】
时间跨度:1912年--1920年(民国初期、一战前后)
B.阶段特征: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较快发展【见上之(四)】
时间跨度:1927年--1936年(国民政府前十年)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A.阶段特征: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遭遇劫难【见上之(五)】
时间跨度: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B.阶段特征: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陷入困境【见上之(六)】
时间跨度:1946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3)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身因素: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外部环境: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处境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限制、利用其优势地位的竞争及侵略战争阻碍其正常发展
③清政府滞后的经济政策严重束缚了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
④国民政府错误政策如滥发纸币及内战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⑤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吞噬令其发展举步维艰
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A.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始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外国经济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③客观上对本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
④引进了西方国家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地位: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
历史作用:经济上: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
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如辛亥革命等
思想上:为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革命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力量之一
妥协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官僚 资本主义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民族资产阶级 的斗争具有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
历史认识: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合理的自由竞争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主题解读
◎一条线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两个主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个转变: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根本性转变
四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
初步探索时期(1956-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历史背景:① 1949-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巩固
②建国后国营企业的建立及其较快发展(取得经济主导地位)
③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计划时间:1953年-1957年
基本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
建设成就:鞍山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确立
历史意义: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以单一的公有制为特征的经济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时间:1953年-1956年底
概况: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政策
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以单一的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评价: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后期存在一些缺点,遗留了一些问题。
中共八大
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探索前提和基础)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时间: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内容: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前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意义: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正确的探索,
但由于党内的错误,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坚持、贯彻下去
“大跃进”
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时间:1958年中共发动“大跃进”运动
表现:片面追求高速度,不断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
出现农业“放卫星”、工业全民大炼钢的现象,浮夸风盛行
影响: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困难,
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失误原因:中共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左”倾错误
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
背景: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等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
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时间:1958年中共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现:大规模合并原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人民公社;
将许多农民个人财产收归公有,提高公有化程度;
政社合一的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
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
影响: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失误原因:中共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左”倾错误
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缺乏实事求是,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的调整
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生产力极大破坏和严重经济困难
时间:1960年冬中共中央调整政策
表现: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影响: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对“左”倾错误的根源缺乏认识和清算,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国民经济再次遭遇劫难,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2)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再次复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思想解放;
中国需要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时间跨度:1978年12月18日-22日
主要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①实现中国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
②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③拉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序幕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解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
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根本性转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
(人民公社体制弊端:片面强调规模和公有化程度;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
开始:1978年安徽省、四川省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推广:在中央肯定和推动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推广
理解:家庭是生产单位;联产是发挥集体优势;承包是指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承包经营;
责任是指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制是经营体制,不是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
影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以及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标志: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措施: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中心环节),实行政企分开;发展商品经济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之后,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影响: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强,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解读
注意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制度变革之间的区别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历史背景: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但需要突破和创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步伐放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是其历史原因)
时间地点: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
谈话主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个有利于标准(实践检验真理)
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解放思想、走出误区)
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力和公平正义标准)
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影响科学发展观)
历史意义: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历史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是其历史原因)
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但需要突破和创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思想先导: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发展观
明确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主要决定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基本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内涵、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深化:2019年中共十五大主要决定
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国有经济控制力,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历史意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历史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发展过程:1980年创办经济特区(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对外开放第一步和突破口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 连云港)
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等)
1988年开发开放海南经济特区(目前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90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进一步深入标志
开放特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历史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格局;引进来与走出去(1991年加入APEC、2019年加入WTO)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关注民生)
※主题解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A.社会变革:①经济发展→经济的现代化
②政治变革→政治的民主化
③文化传承→文化的变革与传承
④思想解放→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⑤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直接推动
B.西俗东渐:伴随着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和中西文明的交往,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礼仪传到中国
单调→新颖
变迁表现:1.物质生活:①衣: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及其改良→苏式服装
相互影响
②食:中式: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西式:西餐 西点 西式调料
中西合璧
③住:中式:北方四合院 中式家具陈设
西式:洋楼 公寓 西式家具陈设
新旧并行
④行:旧式:轿子(人力)马车(畜力)
新式:洋车三轮车自行车(人力)
轮船电车汽车飞机(机械)
2.习俗礼仪:①习俗:婚姻习俗:封建礼教→删繁就简 婚姻自主
其他风俗:殡葬风俗 剪辫易服 废止缠足
②礼仪:社交礼仪:跪拜作揖→点头鞠躬 握手致意
妇女解放:批判旧礼教→妇女教育妇女解放
3.通信传媒:①通信:传统手段:驿站(官方) 民信局(民间)
现代方式:邮政 电报 电话 互联网
②传媒:报纸刊物:了解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刊物
广播影视:了解广播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互联网络: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 信息时代
变迁特点:①新旧并存:旧式与新式、传统与现代并存
②中西共融:中式与西式、中俗与西俗共融
导致上述变迁特点的历史根源是:社会性质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历史评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体现,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在学习、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保持了本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注意主题解读中提到的因素)
A.近代“废止缠足”
①戊戌变法时:维新派开始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但收效不大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会风俗变化很大
B.近代婚姻习俗
①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和新思潮影响下,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③清末民初:婚姻仪式、礼俗也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城市出现西式婚礼
④新中国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更加普遍
C.近代以来的服饰变迁
①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服饰,也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才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成为受欢迎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④改良旗袍(由宽松肥大到塑身合体)是在吸收欧美服饰优点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服饰
⑤20世纪50-70年代,由于政治控制和经济困难,普通百姓衣着朴素,颜色款式单调
⑥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普通百姓着装的自由空间扩大,颜色、款式多样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
①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发展较快
③2019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
④2019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A.交通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①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传统交通工具如轿子(人力)、马车(畜力)、帆船依旧存在
但逐渐被人力车(俗称“洋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②1872年,洋务派创办上海轮船××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打破了外商的垄断局面
③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开通,中国民航事业拉开序幕
④2019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
B.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1882年,外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电话传入中国
③2019年,中国电话用户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①1872年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开先例)
③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
④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报》等报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影视事业的发展
①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电影诞生
②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③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无声京剧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④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⑤1935年中国人摄制的《渔光曲》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奖的影片
⑥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⑦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互联网的兴起
①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②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简便,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信任度和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等负面影响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1488-1522)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历史背景: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直接原因: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
必要条件:中国指南针的传入和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精神动力:文艺复兴和传播基督教激发的精神动力
基本过程: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
历史影响:①世界市场形成之路:商业革命 国际贸易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②资本主义发展之路:价格革命 社会分化 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③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打破孤立 相互交融 逐渐走向整体世界
④早期殖民掠夺之路:西欧崛起 殖民扩张 亚非拉美贫苦落后
⑤西欧思想解放之路:思想冲击 关注现实 自然科学成果涌现
※知识巧记
迪→非 达→亚 葡(葡萄牙) 哥→美 麦→全 西(西班牙)
(2)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1500-1763·英国工业革命之前)
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历史原因:①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②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③抢占殖民地和市场
基本概况:A.荷兰:背景: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地理条件优越)
②商业资本和造船业发达
③摆脱了西班牙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措施: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②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世界航运业
③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抢占殖民地
结果: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海上马车夫)和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B.法国: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法国在葡萄牙、西班牙之后也对外殖民扩张
概况:17世纪初法国插足印度,并在美洲和非洲殖民扩张,
在北美洲建立法属殖民地新法兰西
结果:18世纪中期被英国打败,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和
新法兰西,并确立了英国在印度的优势地位
C.英国:背景:①抓住新航路开辟后的历史机遇(地理条件优越)
②推行重商政策,参与贸易竞争和殖民掠夺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兴盛,代议制较早确立
过程:英西: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
英荷:17世纪中后期打败荷兰·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英法:18世纪中后期打败法国·1763年签订《巴黎和约》
结果:18世纪中后期成为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历史影响:对欧洲:加快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解读
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
历史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而需要在全球范围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在亚非拉地区争夺原料产地、抢占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市场
阶段特征:①工业革命前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以暴力掠夺货币财富为主,
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后雏形初现的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以掠夺廉价原料、抢夺商品市场为主,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以瓜分世界、争夺资本输出场所为主,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建立
历史影响: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建立
②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的社会变革和近代化进程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条件:
①社会稳定: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②资本雄厚: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等积累的雄厚资本
③人力丰富:圈地运动造就的大量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成熟:手工工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⑤市场广阔: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带来的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主要成就
①行业部门:机械化从棉纺织业开始到生产动力部门再到交通运输部门
1765年珍妮纺纱机•1769年瓦特蒸汽机•1807年汽船1814年蒸汽火车
②生产组织:机械化大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
③地域扩展:由英国本土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法德)和美洲(美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历史影响
对英国:①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工业国、城市化、民主化)
②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成为殖民帝国和世界工厂)
③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对世界:①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②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也带来环境污染、发展失衡等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发生的主要条件:
①社会稳定: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②市场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③资本充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科技创新: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的直接推动
⑤美德优势:人才激励机制和对国民教育的重视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主要成就
①四大新兴产业兴起:电力、汽车、化工、通讯产业
1866年西门子发电机•1893年本茨四轮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飞机
1859年美国石油油井•1876年贝尔有线电话•1896年马可尼无线电报
②推动传统产业发展:钢铁工业(重工业) 农业现代化(机械化)
③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由中小型工厂转变成19世纪晚期的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历史影响
对欧美:①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对世界: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资本输出)
②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也带来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殖民扩张亚非拉国家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激励其向全世界拓展
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联系更为便捷
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更紧,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殖民扩张)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
影响:①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变革和近代化进程,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6.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其他原因:①经济政策→自由放任主义盛行,市场监管缺失
②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弊端,盲目生产,无序竞争
③供求失衡→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相对贫困日益严重
④股市投机→资本市场投机盛行,破坏经济正常运行
⑤虚假繁荣→信贷消费过度,造成经济高度繁荣假象
⑥胡佛放任→胡佛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危机措施失效
危机特点:来势迅猛、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危机影响:①经济困难: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社会资源大量浪费,欧美经济大幅度衰退
②社会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动荡加剧
③
深远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德、意、日成为法西斯国家;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历史启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2)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
新政背景: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继续恶化
②胡佛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失效
③主张新政的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④国内多方面的支持(智力支撑 国会授权 民众支持)
新政内容:①整顿银行业→《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
②恢复工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稳定价格,规范竞争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联邦紧急救济法》,直接救济,推动就业
④保护劳工权利→《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法》,推行福利政策
新政特点:国家大规模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运行体制新模式)
新政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新政作用:对美国:①摆脱了经济危机,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开创了美国经济社会运行体制的新模式
(对新的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③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威胁
④逐步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
对世界: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
※解读
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经济体制:传统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弊端
②罗斯福新政中首先整顿银行业的原因
物的因素:金融秩序的恢复有利于资金流和经济的恢复
人的因素:整顿银行有利于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的恢复
③罗斯福新政整顿干预的手段及其主要表现
法律手段:国会通过立法授权政府依法整顿和干预市场
经济手段:货币政策(适度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政府补贴)
行政手段:政府直接下令银行停业整顿、调节农业生产等
④蓝鹰运动的实质和在当时的作用
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在当时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⑤罗斯福政府保护劳工权利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直接目的:缓和劳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根本目的:稳定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⑥罗斯福新政“新”的主要表现
经济运行体制新模式:国家大规模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资本主义制度新阶段:逐步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期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历史背景:①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②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滞涨”现象,各国相继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适当减轻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
发展模式:①英国:混合市场经济模式
②法国: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③西德: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④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共同特点: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历史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解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新阶段,其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和控制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出现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过程中残酷剥削被统治者的做法已经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
本身,贫富差距拉大和贫困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必须进行政策调整
概念内涵: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构成按较为普遍的看法,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具体表现:①1935年罗斯福新政中颁布《社会保障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②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或“福利国家”)制度
历史影响: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
社会保障的过度发展会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可能导致政府债务危机
美国的“新经济”
历史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概念内涵: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兴起时间: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积极倡导
主要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一高两低(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保持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
历史影响:美国迎来新一轮的经济扩张;
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夏-1921年春)
历史背景: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
内忧:国内战争爆发,粮食等物资短缺
外患: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和武装干涉
政策目的:保障军事上的胜利;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主要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人征粮队下乡强制征粮)
②工业:企业大规模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不等于计划经济体制)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平均配给制
④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历史评价:积极性: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保障了苏俄政权在军事斗争上的胜利
局限性:损害了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导致内部经济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1925年底】
历史背景:经济困难:战争、自然灾害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经济遭到破坏
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的利益,遭到工农兵反对
正确领导:面对政治经济危机,列宁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政治策略
政策目的:利用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并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要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历史作用:实践角度:促进苏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实现了苏俄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理论角度:列宁的有益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模式”
基本含义:苏联在20世纪30至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权力高度集中的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确立背景:政治: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
经济:苏联经济落后,遭到资本主义国家敌视
确立过程: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确立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主要表现:①经济制度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②经济体制方面: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③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高速度
④政治体制方面:缺乏民主和监督,权力高度集中
本质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历史评价:成就:短期内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为苏联赢得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使企业丧失了活力,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且缺乏监督,
人民生活长期到不到改善,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
历史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政治:缺乏民主,权力过分集中(症结)
经济:经济发展失调,农业长期徘徊不前
改革对象: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或苏联模式)
主要内容:①农业:改制扩权(扩大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的权力而非家庭农户)、
减税提价、开荒种植玉米(改革重点)
②工业:改制扩权(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而非国营企业)、
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注意改制扩权的区别)
③政治: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历史评价:积极性: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局限性:缺乏科学性,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过程中
存在一些严重失误(改革失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历史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严重;苏联出现衰败趋势
主要内容:①经济:用经济手段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实质: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但不等于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②政治:用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做法:实行多党制,推行所谓的政治多元化等
实质: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结果:经济改革失效,政治改革失误,苏联最终解体
历史启示: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②既要坚持改革也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③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
④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影响
历史背景:①二战后美国综合实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英法德日依附美国
②美国企图凭借其绝对优势地位建立由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
③二战后初期国际金融、贸易秩序混乱,不利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④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涌现,平等交往与互利合作成为主要途径
体系概况: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形成标志:1944年美、苏、中等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具体内容:双挂钩一固定;双组织一加权(世界银行W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固定比价是35美元︰1盎司黄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汇率也固定)
双组织一加权: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且认缴的股金份额与其投票权(直接关系到规则的制定谁主导、维护谁的利益)的大小成正比
实质影响:美元等同于黄金,确立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的形成
形成标志:1947年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WTO前身)
具体内容:削减关税 消除壁垒 取消歧视 自由贸易
实质影响: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总体特征:①美国在这一体系中占据主导和控制地位
②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相互合作)而非殖民扩张来建立
③两极格局下有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一面
历史评价:①这个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主导世界的需要,
为美国确立其世界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
②这个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推动了世界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解读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英语:World Bank)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进行重建与发展。今天它的任务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资助发展中国家以克服穷困,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关贸总协定(GATT)简介
关贸总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GATT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GATT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
◎美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等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的根本原因和主要表现:
根本原因:美国是战后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上述两大体系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的
主要表现:①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②美国主导着战后国际金融和贸易规则的制定
③美国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世界领先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
历史背景:①二战后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②促进共同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是内在动因
③近代以来的欧洲战乱给欧洲各国带来灾难
④二战后法德和解为欧洲国家联合奠定基础
⑤欧洲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相近,文化传统相似
发展进程:①1967年欧共体建立(经济一体化)
②1993年“马约”(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盟成立
③2019年欧元问世(欧元区经济实力增强、国际货币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主要特点: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一体化程度世界领先
历史影响:①促进了欧盟成员国内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
③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北美自由贸易区
历史背景:①西欧、日本经济实力提升对美国、加拿大带来挑战
②美、加、墨三国经贸关系紧密,经济互补性较强
发展进程:①1985年美国、加拿大正式提出
②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
③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主要特点: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历史影响:①促进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推动整个美洲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③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历史背景: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地区经济地位提升
②亚太国家希望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自身和共同发展
③亚太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
发展进程:①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②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2019年中国举办了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主要特点:灵活多样、自主自愿,主要通过经济论坛和政府间承诺来合作,
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APEC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
历史影响:①适应了亚太地区各国的实情和发展要求
②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
③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解读
◎当代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比较
类别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成员国特点
政治经济文化相近
发达国家 地域相连
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联合 地域相连
各方面差异较大
地域广阔但不相连
集团性质
政治经济联盟
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合作组织
合作程度
合作程度很高,形成了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合作程度较高
未形成超国家机构
合作程度较低,属松散性政府间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影响:
主要原因:①经济全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加速生产要素(如人力、商品、资本、技术、服务等)在国家间流动,推动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
②各国竞争加剧,为增强本国实力,促进本国发展,需要加强区域合作
主要影响:积极:①促进集团内部贸易增长和各国的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消极:①各区域组织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商品、资本、技术在不同区域经济集团间的流通
②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而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外部动因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主题解读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指1945年二战结束后)
基本含义:生产要素(人员 商品 技术 资本 服务)通过各国交往与合作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广泛流动和配置,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一体化)
主要原因:①世界各国生产力恢复发展,经济联系加强
②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涌现,交往合作加强
发展进程:(1)二战以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1500-1945)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更紧,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殖民扩张)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
④20世纪三四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贸易保护主义 战争)
(2)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1945年以来)
①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②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③2019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性进展
④2019年中国加入WTO表明经济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深入扩展
主要特点:平等合作取代殖民扩张,国际贸易成为主要体现
发展趋势:①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全球化、国际化程度加强)
②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
③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展(全球化经济运行的体制)
④国家间经济互相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成为主流
⑤经济全球化的弊端进一步显现,全人类共同应对逐渐成为共识
作用影响:利:①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弊:①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②带来全球环境的恶化等全球性的问题
应对措施:①倡导建立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②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全人类共同行动、携手应对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历史背景:①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程度深入发展
②关贸总协定(WTO前身与由来)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需要
建立标志:2019年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起世界贸易组织(WTO)
宗旨原则:市场开放、非歧视、公平贸易→世界贸易自由化
历史影响:①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有序、规范和自由化
③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解读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2019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并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关贸总协定(GATT)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主要联系: ①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历史联系)
②两者都体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精神,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主要区别:①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世界
贸易组织则是常设组织,可以更好的调整和规范日趋复杂、日益频繁的国
际贸易争端
②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涵盖商品货物贸
易,还涵盖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而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国际贸易进一步走向有序、规范和自由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代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1.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2.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②1986年积极进行复关谈判
③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201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①对中国: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对世界: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中国的加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面临的机遇:有利于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加强国际合作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面临的挑战:中国的一些产业和企业将面对更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
应对的措施:①总的原则:积极参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②政府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企业发展提高良好服务
③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国民要支持本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历史原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成就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
利:①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弊:①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②带来全球环境的恶化等全球性的问题
应对措施:①倡导建立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②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全人类共同行动、携手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