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30天 01 社会转型的8个热点主题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主题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的大变革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引发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古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变革,以小农经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为特征的古代中国文明开始形成。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作为切入点,以通史的视角看待社会的剧烈变革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区域。‎ ‎1.总体特征 社会大变革,我国古代早期文明向古代文明转型。‎ ‎2.转型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直接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为增强本国实力,各诸侯国致力于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3.具体表现 ‎(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制、分封制崩溃;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重农抑商的政策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3)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阶级上:贵族阶层逐渐失去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士”阶层活跃;拥有大量土地的平民地主和自耕农的兴起。‎ ‎(5)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 ‎4.深远影响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强调“仁政”的儒家思想、主张辩证思维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哲学的基础。‎ ‎5.相关主题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式建立、小农经济、百家争鸣等。‎ ‎ 猜想一:透过历史现象探究政治转型的实质 ‎1.“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 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解析:选A 从材料中“霸”字的含义可知,春秋争霸是争夺首领地位,必然冲击当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能够促进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故A项正确;当时的社会秩序是周天子实行的分封制,争霸战争破坏了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诸侯争霸不服从周王的命令,故C项错误;诸侯战争争夺的是土地、财产和人口而不是爵位,故D项错误。‎ ‎2.春秋时期,部分大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如晋封曲沃就是典型的例子。此现象反映了(  )‎ A.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B.西周分封制遭破坏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井田制度开始瓦解 解析:选B 礼乐制度维护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从“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可知不是礼乐制度加强,而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天子没有形成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中央集权尚未确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领域的变化,故D项错误。‎ ‎ 猜想二:运用文明史观辨析诸子百家的主张 ‎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C.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考虑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 D.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考虑了专制主义央集权制 ‎ 解析:选C 墨子是站在农民利益的立场上的,孟子和商鞅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故A、B两项错误;在经济方面,三者都提出了各自主张,考虑了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于秦代及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4.(2015·达州模拟)秦一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君要有“术”、臣要遵“法”,依据所学知识,强调“法”“术”的是法家思想,故选D项。老子是道家开创者,主张无为,排除A项;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倡导“仁”,排除B、C两项。‎ ‎ 猜想三:创设情境材料分析经济转型的表现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图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 ‎ A.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 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 解析:选D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演变,①不可能是铁犁牛耕,故A项错误;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时期主要耕作方式,石器锄耕是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①不只是奴隶制经济,还有原始社会经济,故B项错误;②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演变,自然经济是经济形态,故C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①应是集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演变,②是铁犁牛耕,故D项正确。‎ ‎6.孔子弟子子贡鬻财于曹、卫之间,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致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这说明(  )‎ A.儒家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B.商业发展冲击等级制度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瓦解 D.儒家弟子受到诸侯重用 解析:选B 材料中并未反映儒家对待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子贡靠着经商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体现出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C项说法错误;子贡一人,不能体现儒家弟子受到诸侯重用,故D项错误。‎ ‎7.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民间势力逐渐兴起的时代,殷周宗法贵族社会的两大支柱——国野制与世卿制趋于瓦解,国人与野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日渐消失,礼乐制度下移,公子公孙对卿大夫的世袭被打破,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士和庶人可以晋升至大夫乃至卿相。孔子门下由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组成的儒家团体,正是新兴的“游士”阶层的最初代表。 ‎ 正是儒家与其他学术团体和流派之间的“百家争鸣”,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这种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使“君子”不再是一种身份限制,而成为一种政治抱负、一种人生典范,有心从政的人可以通过求学问礼,为迈入仕途创造条件。 ‎ ‎——陈子明《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 材料二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百家争鸣”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归纳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渐形成等,政治上,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争霸称雄,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等。第(2)问,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沿用,据此回答影响。‎ 答案:(1)作用:促进了民间势力兴起;冲击了商周宗法贵族社会秩序;促进了民间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形成华夏文化区域内跨国界的公共舆论;推动了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拓展了民间力量参与国家政治的空间(扩大了民间力量的政治参与度)。政治背景: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争霸称雄;宗法等级秩序瓦解;“游士”的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小生产者队伍壮大;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 经济背景: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渐形成;封建经济的逐渐形成;小农经济和民间手工业兴起和发展。 ‎ ‎(2)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 主题2 明清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明清时期,由于君主专制的强化以及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机遇擦肩而过,不得不直面西方对中国的挑战。 近年高考试题多以非选择题为主要命题形式,常以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作为命题角度,通过中西比较的方式,深刻理解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总体特征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2.转型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 ‎3.具体表现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3)思想文化上: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反映市民阶层文化需要的文学、绘画和书法作品涌现,具有一定的反传统、反封建色彩。‎ ‎(4)外交上: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深远影响 封闭的传统、文化形态、经济模式虽然可以造就出虚假繁荣的景象,但却无法克服自身固有的历史局限,无法应付充满竞争的世界浪潮,中国落后于西方世界已成定局。‎ ‎5.相关主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明清小说和文人画,中学西传,西学东渐等。‎ ‎ 猜想一:深度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但明中后期又出现了严嵩、张居正把持朝政的现象。这表明(  )‎ 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   B.皇权曾一度削弱 C.内阁权力失控 D.君主集权强化 解析:选D 根据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可知,A项错误;“明朝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都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故B项错误,D项正确;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来源于皇帝,故C项错误。‎ ‎2.乾隆年间,军机处始终未设专官,其职权范围虽广,但仅供“传述缮撰”。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乾隆个人能力突出 B.军机大臣进取不足 C.专制主义体制约束 D.封建制度日渐衰退 解析:选C 材料主要讲述军机处的职能,没有提及乾隆个人能力突出,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大臣进取不足,故B项错误;据材料“军机处始终未设专官”和“但仅供‘传述缮撰’”联系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受君主专制体制的约束,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封建制度日渐衰退,故D项错误。‎ ‎ 猜想二:引入史学观点审视明清的社会进程 ‎3.(2015·成都模拟)1793年跟随马嘎尔尼访华的斯当东发现,“中国人对于皇帝的崇拜真是五体投地,任何些微小事涉及皇帝都要引起大惊小怪”“广大臣民心中,除了皇帝而外,世界上所有其余都无足轻重”。他的发现反映了(  )‎ A.清朝高度的皇权专制 B.清代中国极高的世界声誉 C.乾隆皇帝非凡的个人魅力 D.皇帝是清朝臣民日常生活的中心 解析:选A 材料体现了清朝皇帝地位独尊、皇权专制,故A项正确;清朝百姓对皇帝的尊崇与国际声誉无关,故B项错误;乾隆皇帝非凡的个人魅力只是个人因素,中国皇帝独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皇帝是清朝臣民日常生活的中心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4.西方史学界将始于康熙平三藩的1681年,止于乾隆退位的1795年之间的历史称为“High Qing”。下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大一统国家进一步巩固 B.中小市镇向边疆拓展,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 C.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中外文化交流渐入佳境 D.学术文化全面繁荣,科技成就领先西方国家 解析:选A  “High Qing”体现了清朝前期经济、政治的高度发展,与之相一致的是农耕经济的繁荣和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故A项正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故B项错误;清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故C项错误;清初实行文化专制,科技成就落后,故D项错误。‎ ‎ 猜想三:多维视角认识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 ‎5.明朝时期,在文学作品“三言二拍”中,商人出现频率很高且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现,重视商业描写,商人多以拼搏形象示人。这主要反映出(  )‎ A.社会商品经济的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商人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解析:选C ‎ 材料主要涉及商人出现频率、出身和形象,不能说明社会商品经济的活跃,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商人的变化,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B项错误;据材料“商人出现频率很高且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现”“重视商业描写,商人多以拼搏形象示人”可知,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人阶层地位变动频繁,故D项错误。‎ ‎6.(2015·广州质检)1567年,明穆宗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式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理解能力。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当时商品贸易全球化中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世界其他国家都从中国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使中国成为贸易全球化的大市场,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不符。‎ ‎7.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 ,对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解析:第(1)问,由材料“远行村坊织成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概括出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由“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概括出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以便进入官僚行列”进行概括;第二小问由“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第(3)问,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具有开放性,要注意明确观点,联系所学,史论结合。‎ 答案:(1)表现: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商帮出现。 ‎ ‎(2)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下一代读书。因素:重农抑商。‎ ‎(3)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论据:农业方面,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商业方面,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 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论据:农业方面,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手工业方面,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方面,商业资本积累不足;海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主题3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痛苦转型 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是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高峰,工业化进程加快,民主政体确立,思想启蒙运动不断涌现,社会生活发生剧变。这些社会转型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高考的命题角度多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为视角,全方位考查中国社会转型的“痛苦”过程,深化中国向近代化转型的艰难历程。‎ ‎1.总体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2.转型原因 一个是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个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两大诉求,第一是民族独立,第二是民主富强。‎ ‎3.具体表现 ‎(1)政治上: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掀起救亡图存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维新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 ‎(2)经济上:列强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初步发展和“短暂的春天”,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继续发展。‎ ‎(3)思想文化上: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先后出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和“民主科学”思潮,向西方学习转向制度和思想层面。‎ ‎(4)社会生活上:大城市生活习俗转为简约文明;中华民国建立后,强制剪辫,禁止缠足,提倡平等;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变革。‎ ‎4.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已经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一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相关主题 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短暂的春天”、社会习俗的巨变等。‎ ‎ 猜想一:全面认识甲午战后中国的社会发展趋势 ‎ ‎1.《危机中的变革》书中说:“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面对“基本分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 A.突破了封建范畴,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B.中华民族开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始向西方学习 解析:选A 在甲午战争前的运动只是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甲午战争后的运动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因而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故A项正确;中华民族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始于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是在甲午战争后,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 ‎2.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是(  )‎ A.皇帝的随从顾问    B.国家的权力中心 C.朝廷的咨询机构 D.政府的执行机构 解析:选C 上下议院“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说明该机构不是皇帝的随从顾问,故A项错误;“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君主仍然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有事集群会议”,可见上下议院是咨询讨论政务的机构,故C项正确;上下议院是朝廷的咨询机构,而非政府的执行机构,故D项错误。‎ ‎ 猜想二:获取关键信息解读历史事件背后的发展动力 ‎3.(2015·石家庄模拟)导致下表中工厂和资本数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工厂数 资本(千元)‎ ‎1870~1894‎ ‎16‎ ‎4 829‎ ‎1894~1913‎ ‎136‎ ‎103 153‎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选D 中国通商口岸大幅增加是在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1912~1919年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是对1925年国民党政府的称呼,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世纪末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 ‎4.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懿旨”,革除“旧例不通婚姻”的禁令,“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应对革命排满风潮挽救统治危机 B.推进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 C.顺应婚姻关系民主平等的趋势 D.推动婚姻主婚权向当事人转移 解析:选A 《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政府实施婚姻改革,其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故A项正确;由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民族歧视政策以及推翻满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思潮发展,满汉之间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清政府是封建专制政府,不可能为顺应民主平等趋势改革婚姻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婚姻主婚权由传统婚姻中的父母向当事人转移,故D项错误。‎ ‎5.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自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渴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 B.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 C.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严重 D.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 解析:选D 题干中的信息说明人们对于官职的认定有一定民主性,从而说明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度大为提高,故本题选D。材料中没有体现“共和”的信息,A项错误;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争权夺利,C项错误。‎ ‎ 猜想三:以道路选择为视角分析中国近代化潮流 ‎6.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 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利用启蒙思想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解析:选D 北洋政府时期指1912~1927年间。“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属于“回归”,故A项错误;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属于“再选择”,故B项错误;1912~1927年间未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接受”指的是利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推动民主共和的实现,即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民主和科学,故D项正确。‎ ‎7.(2015·唐山模拟)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 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 ‎——张謇《对于救固储金之感言》‎ 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从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分析近代中国三种救国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它们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借鉴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指导了辛亥革命和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陈独秀提出“民主科学救国论”,推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三种救国论都无法从根本上拯救中国。‎ 答案:示例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孙中山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顺应了世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 示例二: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是民族资本家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救国思想在民族资本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示例三: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救国”的思想,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积极探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他们以此作为与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具有进步意义;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陈独秀所说的“民主”,照搬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主题4 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显示出与以往旧中国截然不同的崭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近年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集中在经济领域,多从工业化建设入手,联系中外历史上的工业化历程进行全面考查,注重考查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和突出成就。‎ ‎1.总体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转型原因 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3.具体表现 ‎(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逐步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2)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后,1953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3)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形成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维护了中国的民族独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淡化了外交关系中的意识形态色彩。‎ ‎(5)社会生活上:物质相对匮乏,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时代主题。‎ ‎4.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构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领域的成就,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与封锁。‎ ‎5.相关主题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等。‎ ‎ 猜想一:从民主化的角度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1.(2015·雅安调研)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进行了窑洞对话。黄炎培在谈到历史发展时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建立民主法制制度,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B.实行一五计划,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进行三大改造,努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抗美援朝,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 解析:选A 抓住关键信息“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应该是民主之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了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主法制制度,扩大了人民民主权利,故A项正确。‎ ‎2.1949年9月,周恩来说,“我们对它不得不更加谨慎。首先要扩大参加政协的成分、单位和名额”,“总之,决定全部代表人选是根据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原则……使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集中代表全国人民力量的大会”。该言论的主旨是(  )‎ A.扩展政协代表的广泛性 B.尽可能增加政协的名额 C.继续强化政协的革命性 D.呼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选A 材料中“扩大参加政协的成分、单位和名额”“使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集中代表全国人民力量的大会”强调要注意参加政协的代表的来源要尽可能代表不同的阶层、群体,故A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到扩大名额的问题,但不是重点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革命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故D项错误。‎ ‎ 猜想二:以情境材料为载体认识经济建设的成就 ‎3.下图直接说明中国(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全面展开“大跃进”运动 D.效仿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选B 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国初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A项错误;从图示中的“1954”和“万能工具胎”可以直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大跃进”运动的时间是1958年,与图示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效仿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从图示中不能直接体现,故D项排除。‎ ‎4.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种做法在本质上(  )‎ A.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C.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 D.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 解析:选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建立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年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从“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可知限制了市场的作用,导致农民和市场分离,故C项正确;D项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其本质,故D项排除。‎ ‎5.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其意在说明(  )‎ 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已不符合国情 B.“冷战”并不影响不同制度国家间的交往 C.外交工作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解析:选B 解读材料信息,“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说明A项错误;1953年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了封锁、孤立的外交政策,C、D两项表述错误。材料中“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说明“冷战”并不影响不同制度国家间的交往。故答案选B。‎ ‎6.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降低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解析:选B 学生比重降低不等于绝对数量降低,因此不能反映学科地位的大幅变化,故A项错误;这一阶段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教育为经济服务,受政治影响,故出现题干中所述变化是合理的,故B项正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于1957年提出,故C项错误;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于1965年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 ‎ 猜想三:关注社会热点弘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7.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子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 材料二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屈辱、抗争,让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更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 ‎ ‎——任忠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各派别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做出的反应,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道路选择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结合所学回答各自的政治主张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其内容由原来的提倡“民主与科学”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中国开始“以俄为师”,从“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的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三个方面列举史实。‎ 答案:(1)老子:无为而治。孟子:施行仁政。韩非子:变法图强。墨子:以贤治国。‎ ‎(2)反应:维新派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变化:由“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的路”。‎ ‎(3)民族: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 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颁布《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 主题5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转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建国以来又一次较为明显的社会转型。这次转型具有渐进性,从点滴开始,逐渐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避免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动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其深刻程度也是其他改革所无法比拟的。 近年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方面,通过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关系的变革的比较,强调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1.总体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2.转型原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具体表现 ‎(1)政治上: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 ‎(2)经济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 ‎(3)思想文化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指南;由轻视人才转向尊重人才、知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双百”方针重新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4)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活跃在地区性和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中。‎ ‎(5)科技上:以“载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 ‎(6)社会生活上:讲究卫生、注重环保、赈济灾区的文明生活方式。‎ ‎4.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内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开放,中国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同时改革开放也影响到人们的政治生活、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在现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5.相关主题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重建与完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结盟政策,祖国统一大业的实施。‎ ‎ 猜想一:通过选举制度理解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1953年“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通过举手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1979年“人大选举法”进行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预 C.表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说明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进程 解析:选A 材料中“举手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到“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说明宪法规范了公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故A项正确;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仍受到限制的,故B项错误;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民主政治进步,不是曲折发展,故D项错误。‎ ‎2.“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 解析:选B 由材料中选举使村委会主任重视投票人的利益可知,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故选B。‎ ‎ 猜想二:以图片为载体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股票(如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C.计划经济的盛行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解析:选B 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股票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表现,故二者的并存体现了当时上海济经管理体制的多样化,故选B项。A、C、D三项均无法全面体现材料内容。‎ ‎4.(2015·新昌一模)下图是1985年拍摄于云南的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对这张照片解读合理的是(  )‎ A.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人力缝纫机成为家庭最重要财产 C.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配额供应 D.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 解析:选D 《集市上的缝纫摊》并没有提到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集市上的缝纫摊》不能说明缝纫机成为家庭的重要财产,故B项错误;1985年中国已经开始市场经济的改革,不再实行配额供给制,故C项错误;《集市上的缝纫摊》体现出人们可以在集市上销售自己生产的服装产品,说明了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故D项正确。‎ ‎5.据下面建国后米价变化数据图分析,造成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科技兴农成效显著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从图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米价格波动较大,这与我国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关。故答案选C。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科技兴农出现于1989年,A、B、D三项都与题干时间不符合。‎ ‎ 猜想三:把握教材主干考查新时期的祖国统一大业 ‎6.1997年7月1日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作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讲话。他说:“香港回归祖国,是香港发展的一个契机。”对香港回归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香港回归,标志着香港和大陆实行同一社会制度的开始 C.香港回归,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D.香港回归,开创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解析:选B 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也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香港回归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 猜想四:从体制转型的角度审视建国以来的经济模式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也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 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胜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奉行的乌托邦主义,中国的毛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摘编自[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进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的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历程。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一“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国民经济紧运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我国从1978年起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改变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观点即可;第二小问总结该观点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即可。第(4)问,总结三则材料内容,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1)表现: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任答2点即可)‎ ‎(2)表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科技教育政策的调整。‎ ‎(3)表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影响: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国情,顺应潮流,及时改革与调整;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任答2点即可)‎ 主题6 殖民扩张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4~18世纪)‎ ‎14~18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速西方封建制度衰落,促进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各国专制王权强化但渐趋衰落,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逐步确立民主政体,为世界确立了民主范本。 本主题涉及的模块内容较多,其中政治、经济、思想领域转型的表现均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且综合性题目也有可能出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总体特征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世界各地由相对隔绝到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2.转型原因: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具体表现 ‎(1)经济上 ‎①14~15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③16~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2)政治上 ‎①在荷、英、法、美等国,新的阶级力量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当权发展资本主义,这些国家先后爆发革命或战争,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还未对封建自然经济形成优势,反映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上,就是革命过程的曲折与反复,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较少。但总体上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了确立。‎ ‎(3)思想上 ‎①人文主义精神兴起和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矛头指向封建社会,挣脱了精神枷锁,形成了思想解放。‎ ‎②17、18世纪,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出现了启蒙思想,在反对教权主义的同时,批判专制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一整套的政治设想。‎ ‎(4)科技上: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并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 ‎(5)外交上 ‎①新航路的开辟和随之而来的西欧殖民者的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开拓了市场。‎ ‎②17世纪初开始,英、法、荷等欧洲国家加紧了殖民扩张,并开始了殖民争霸战争,英国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至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了拓展。‎ ‎4.深远影响 ‎14~18世纪欧美社会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既有政治领域明显的质变,也有经济领域缓慢的量变。这些转型在本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要求,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与进一步发展,而且依据国情的不同建立了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政治规划了框架,影响了今后几百年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5.相关主题 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西欧崛起、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与拓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等。‎ ‎ 猜想一: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 C.工业革命兴起 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解析:选B 由关键信息“疆界”“奇迹”可知,材料强调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即新航路开辟之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不是单单讲美洲的发现,故B项正确,A项错误;工业革命和“蒸汽时代”都侧重于经济,C、D项错误。‎ ‎2.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 国家(代称)‎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甲 ‎705‎ ‎371‎ ‎196‎ 乙 ‎65‎ ‎1 770‎ ‎2 950‎ 丙 ‎-‎ ‎811‎ ‎1 865‎ 丁 ‎-‎ ‎155‎ ‎1 300‎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解析:选C 从表格信息看,17~18世纪时,乙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与“海上马车夫”荷兰相符。故选C项。‎ ‎ 猜想二: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认识英、美代议制度的特点 ‎3.(2015·开封模拟)“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某国”应该是指(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渐进式的过程,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结合材料中“靠一点一点的改革”“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可以判断A项正确。‎ ‎4.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经过激烈讨论,最终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早期实践,加强行政、司法权力,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这一变化说明美国(  )‎ A.政权建设注重制度创新 B.三权分立学说深得民心 C.两党之间斗争异常激烈 D.深受英国政治体制影响 解析:选A 材料中“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实行三权分立”说明美国比较注重制度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论述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并没有说明民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两党斗争的信息,故C项错误;“放弃立法权为最高权力”说明摒弃传统政治体制,故D项错误。‎ ‎ 猜想三:运用联系观点理解思想与政治、经济的内在关系 ‎5.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经典力学。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英国由专制走向民主,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故D项正确。‎ ‎6.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近代化的进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D.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发展。注意四个历史事件的共性,可用排除法。A项错在“彻底摧毁”;C项只有启蒙运动时期才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项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并非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B项是三者的共同作用,故选B项。‎ ‎7.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 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 ‎1621年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萨维里天文学 ‎1663年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 ‎1704年 剑桥大学 天文学 材料二 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表格中16世纪“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到18世纪的“化学、天文学”可以概括出变化趋势;第二小问从16~17世纪西欧思想解放、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然科学产生以及代议制确立等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属于评述观点题,解答此类题首先依据材料提炼观点,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对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观点从材料二中的关键语句“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提取,论证从“思想推动科学”和“科学推动思想”两个视角去分析作答,最后对马克垚的观点进行判断。‎ 答案:(1)趋势:从以人文科学为主到自然科学为主。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影响;远洋航行、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提炼观点:马克垚认为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是“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阐明理由:包括思想推动科学与科学推动思想两方面,史实全面准确,至少三个史实。思想推动科学: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科学的进步。(言之成理均可)科学推动思想:印刷术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从而促进启蒙运动兴起发展;生物进化论冲击了教会的神创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言之成理即可)‎ 结论:马克垚的观点符合西方人文主义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史实,因此是正确的。‎ 主题7 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 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实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关系、思想领域、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主题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主题,多要求认识工业革命的复杂影响,客观地看待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 ‎1.总体特征 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2.转型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3.具体表现 ‎(1)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发展到工厂,进而出现了垄断组织,重商主义被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取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政治上: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通过了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思想上: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4)社会关系上:土地贵族的经济优势被两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摧毁,日趋衰落;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各国的统治力量;工人阶级日益贫困,他们掀起了社会主义运动,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 ‎(5)国际格局上:欧美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迅速崛起,真正成为世界的“中心”;除日本外,大部分亚洲国家成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 ‎4.深远影响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国家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人类社会不仅迈入了工业化的大门,而且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扩展,科学技术在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尖锐等不利影响。‎ ‎5.相关主题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议会改革、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 ‎ 猜想一:从政治的角度理解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1.“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公社”成员的这些主张(  )‎ A.说明当时法国是联邦制国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C.折射了“公社”失败的必然 D.认可了“一票共和”的宪政 解析:选C 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当时法国的政体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但“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这些主张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权的主张,故B项错误;题干这些主张反映了巴黎公社政治上不成熟,蕴含着其失败的必然性,故C项正确;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而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故D项错误。‎ ‎ 猜想二:运用多种史料关注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2.(2015·资阳质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 (  )‎ A.《权利法案》颁布实施 B.责任内阁制的完善和议会改革 C.工农阶级的武装斗争 D.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 解析:选B 《权利法案》主张限制君主权力,扩大议会权力,与对官员财产的申报进行立法无关,故A项错误;据材料“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得益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善和议会改革,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涉及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与工农阶级的武装斗争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 ‎3.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  )‎ 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B.实行联邦制 C.设立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 解析:选D ‎ 德意志的权力中心是皇帝,因此皇帝权力受到制约的说法不够准确,故A项错误;联邦制是美国首创,德国的联邦制应该是得益于美国,故B项错误;德国并未确立责任内阁制,故C项错误;英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德国议会也拥有立法权,因此可以说是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故D项正确。‎ ‎ 猜想三:运用社会史观解读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迁 ‎4.“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心理层面的时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作为整个精神文化核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民族精神层面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影响和变革。”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宗教改革主张“教随国定” B.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 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之光 D.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 解析:选A 题干中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对社会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影响,宗教改革不属于科学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建立在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等科学理论之上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也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现代主义文学也是与科学的发展有关,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2015·常山模拟)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是谁(  )‎ A.法拉第       B.瓦特 C.阿克莱特 D.哈格里夫斯 解析:选B 法拉第的主要贡献是电磁感应,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知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故B项正确;阿克莱特发明了的是水利纺纱机,利用的是水利,故C项错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是手摇纺纱机,故D项错误。‎ ‎6.19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这反映了(  )‎ A.大机器时代工人的生育观念得以修正 B.工人主观上更愿意少生孩子尽快脱贫 C.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 D.智能型职员群体成为工业化的主力军 解析:选C 材料说明了工人的生育观念出现变化,这只是表象,故A项错误;材料与尽快脱贫无关,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竞争激烈,人们减少生育,故C项正确;智能型员工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7.群众性休闲文化的兴起是西方工业化对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影响,由此也带来新的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集体体育项目恰好表现出了群众性休闲文化的复杂性。美式足球和垒球在业余和专业的范围都成了新的兴趣中心。这些运动虽然是以传统游戏为基础,但却是靠规则和仲裁组织起来。他们教导合作与纪律的美德,有为将来的工作和军队生涯做出准备的意义。这也是很好的商业领域,大批以橡胶材料球类为基础的体育器械、专业运动队以及运动场馆,很快成了主要的事业项目。但是运动也是冲动和暴力的表现方式,他们表达非理性忠诚,在1896年开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后,甚至成了民族主义情感的一种方式。 新的闲暇兴趣反映着西方社会中普通民众的一种复杂态度。他们显示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世俗主义倾向,宗教行为的重要性下降了。 ‎ ‎——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群众性休闲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说明普及美式足球和垒球运动的社会影响。‎ ‎(3)材料论述了美式足球和垒球运动的“复杂性”,展示了一种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谈谈你对这一方法的理解。‎ 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团队意识增强、相关产业发展、世俗生活影响、暴力事件发生及民族主义宣泄等方面。第(3)问,材料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的方法)论述美式足球和垒球运动的“复杂性”‎ ‎,既看到了历史现象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和不利影响。‎ 答案:(1)背景: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启蒙运动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传播自由民主意识,有利于人们变革消费观念;19世纪末主要西方国家民主政治日益完善,社会相对稳定。‎ ‎(2)影响:培养了人们的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更好的适应工作和军事的需要;建立了体育相关产业,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俗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减少宗教的影响;容易产生冲动,导致暴力性群体事件发生;在大型国际比赛中,宣泄民族情感,酿成民族主义。‎ ‎(3)理解:材料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的方法),是分析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19世纪末大型体育比赛在表现群众性休闲文化繁荣的同时,也隐藏着冲动、暴力、民族主义的危险,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正是使用了辩证分析法。历史现象大多具有复杂性,应当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历史现象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和不利影响。‎ 主题8 20世纪人类现代化的新趋势 ‎20世纪,人类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发展;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相互竞争、相互借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近年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上,多综合考查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相互影响,认识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理解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1.总体特征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和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借鉴。‎ ‎2.转型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更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探索,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等。‎ ‎3.具体表现 ‎(1)政治上: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同竞争、共同发展。‎ ‎(2)经济上 ‎①列宁先后在苏俄(联)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间接过渡;斯大林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探索出适合当时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美国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冲击,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先后进行了三次改革,成效不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福利国家,保证了其经济的正常运行。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成就斐然。‎ ‎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为主要内容的货币贸易体系,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3)国家格局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西欧和日本经济继续速发展,中国日益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都冲击着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深远影响 ‎(1)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竞争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调整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2)20世纪的变革是对生产相对过剩、社会不公、战乱不断等问题的回应和解决。‎ ‎(3)从20世纪上半期的混乱到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再到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体现了国际社会共同进步的时代要求。‎ ‎5.相关主题 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等。‎ ‎ 猜想一:以经济政策的调整为视角把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 解析:选B “二月革命”中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是“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中作者强调战争促使革命从资产阶级革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即继续参加一战激发了国内的各种矛盾,B项符合题意;C项是“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表现;D项发生在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无关。‎ ‎2.“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可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以自由支配,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 猜想二:从体制创新的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 ‎3.(2015·衡水调研)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  )‎ A.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 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 ‎ D.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选D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得到“城市工人、移民、农民”的支持,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的支持,故答案选D。罗斯福新政期间,并未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故A项错误;B项未能体现“农民”的利益,故排除;罗斯福新政下的经济仍属于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 ‎ 猜想三:运用全球史观全面认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动 ‎4.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解析:选C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及其盟友的经济援助计划,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A项不符史实,排除;B、D两项说法均错误。‎ ‎5.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到:“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 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法德和解的原因,而消除法德两国仇怨是作用,故A项错误;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是法德结盟的目的,故B项错误;法德和解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由于美苏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故D项正确。‎ ‎6.读下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图中最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B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俄仍是制约美国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材料信息“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结合“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可知,B项符合题意。‎ ‎7.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当今国际形势 材料二 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化。因此,美国能够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三 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的关系”为主题,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解析:本题以“冷战”为切入点,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第(1)问,先根据材料一说明趋势,再结合当时国际格局的变化说明原因。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要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1)演变趋势:从两极格局形成到多极化趋势加强。主要原因: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2)观点: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论证: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确立了两极格局。然而,‎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西欧复苏、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关系破裂和美国相对削弱,国际格局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但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