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1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选修实验
1.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4 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0.5 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中所示,则:
(1)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A=11.1 mm,xB=_______mm;相邻两条纹间距Δx=_________mm;
(2)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___(用Δx、L、d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m;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15.6 0.75 (2) 6×10–7 (3)变小
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某同学安装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调试好后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1)根据实验装置知,②、③、④依次是 、 、 。
(2)某次实验时,该同学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3)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纹的中心位置,再次从螺旋测微器上读数。若实验测得4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x1=0.960 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 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 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λ= mm。
【答案】(1)单缝、双缝、遮光筒 (2)1.680 (3)4.8×10–4
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 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精度为1 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
【答案】(1)BC (2)
4.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甲
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 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乙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 s,g= 。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乙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学@科网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丙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 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和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 (用l1、、、表示)。
丙
【答案】(1)AD (2) (3)2.01 9.77(9.76~9.77) (4)B (5)
5.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
(1)如图所示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 ⑤遮光筒、⑥光屏(选填选项前字母符号)
A.②单缝、③双缝、④滤光片
B.②滤光片、③双缝、④单缝
C.②双缝、③单缝、④滤光片
D.②滤光片、③单缝、④双缝
(2)如果把光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 (选填“增大”或“减小”),如果把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 (选填“增大”或“减小”)
(3)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其中某条亮条纹(并将其记为第一条)的中心,如图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答案】(1)D (2)增大 减小 (3)1.182
6.在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如图所示)
(1)小勇同学应该在A物体右侧首先放______(选填“单缝”或“双缝”)。
(2)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得到了亮度较好,但不够清晰的干涉图样,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干涉图样,应该如
何调整?______(选填“左右”或“上下”)拨动拨杆。
(3)他看到的干涉图样如图甲,他想把干涉图样及分划板调为竖直方向,你认为应该如何调整?答:________________。若他看到的干涉图样如图乙,你认为又应该如何调整?答: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缝 (2)左右 (3)测量头与遮光筒一起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遮光筒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测量头不动)
7.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线时(如图乙),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 m,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__mm。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1.6 16.6 减小误差 6.25×10-7
8.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的实验时,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2.0×10-4 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700 m。
(1)甲图所示读数为 mm,乙图所示读数为 mm;
(2)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 mm;
(3)计算波长的公式λ= ,求得的波长值是 m。
【答案】(1)2.320 13.870 (2)2.310 (3) 6.6×10-7
9.利用“插针法”也可以测量不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就是利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砖ABCD(玻璃砖的入射面AB和出射面CD不平行)折射率的实验光路图,请你分析与该实验相关的下列问题。
(1)出射光线O′Q与入射光线PO 。(填“平行”或“不平行”)
(2)对本题实验数据的处理可采用如下方法:以入射点O为圆心,取一合适的长度为半径作圆,该圆与入射光线PO交于M点,与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其垂足分别为N、E,现测得MN=1.68 cm;EF=1.12 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
【答案】(1)不平行 (2)1.5
10.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画一与圆形玻璃同半径的圆,圆心为O,将圆形玻璃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在玻璃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在另一侧再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从另一侧观察时,大头针P3、P4和P1、P2
的像恰在一直线上,移去圆形玻璃和大头针后,得到如图,根据如图可测出玻璃的折射率。
(1)结合作图写出此后的实验步骤;
(2)根据你图中的标注,写出计算玻璃折射率的公式。
【答案】(1)结合作图写出此后的实验步骤如下(解析中) (2)根据你图中的标注,写出计算玻璃折射率的公式n=
相关文档
- 2014年版高考语文二轮精选基础试题2021-05-132页
-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时直线与圆的2021-05-139页
- 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 2021-05-1315页
- 2020年浙江卷高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2021-05-138页
- 高考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2021-05-134页
- 高考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讲解2021-05-1315页
-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精品2021-05-1321页
- 2019高考语文提分必备:小题快得分第2021-05-134页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模拟试题汇编2021-05-1353页
- 2017年度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05(解2021-05-1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