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0 KB
  • 2021-05-13 发布

汇编2018全国百佳名校高考模拟语文作文题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汇编]2017年全国百佳名校高考模拟语文作文题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2017届高三周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然,猎狗咬伤了好几只羊羔。‎ 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7江苏省兴化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这是一件巧夺天工的红玛瑙雕件。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那朵荷花,枝干不是雕的,天然的一道黑筋。雕刻师合理利用,巧雕俏色,荷花蕊的颜色,也是自然的白,利用之合理,不得不佩服。   ‎ 而这件雕件的经历其实颇为坎坷,曾几经辗转以极低的价格,转手到一位雕刻家手中。雕刻家拿到料子,连续看了三天,最终,想出一个创意设计——那条无法回避的黑筋,浑然天成一根亭亭玉立的枝干。   ‎ 最后,作品以高价卖出…… ‎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2017年浙江温州市五校高三第一联考]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五十九》中写道:“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而台湾著名歌手Tank在一首歌中也唱到:“没有力量心情很慌,连问题都无法阻挡。我在想找方向希望的曙光,而你是我的翅膀,带我飞翔抚我伤;你是我的力量,赐我勇敢与刚强,我还在想哪个方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届吉林省新六所重点中学友谊联盟高三二模]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借好纸逼迫自已写好字。他开始在宣纸上练字,写字的水平果然提高很快。‎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近日,作家李辉在“东方历史讲堂”重温八十年代时透露,1983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写信给曹禺:“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都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身为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非但不生气,还郑重地把信夹入大相册,在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来访时念给他听。当时的青年作家张辛欣在《收获》上发文批判曹禺,惹了麻烦,毕业分配没着落,巴金介绍她到北京人艺当导演,曹禺也没拒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七校联考(一)语文]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省高考文科状元放弃72万元奖学金,从香港大学退学,回乡复读。她说,而当初报志愿时,大家建议她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多考虑就业一类的现实问题,她选择了港大。但她一直认为当今时代缺失了很多东西,自己是一个古代人,所以决定明年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圆纯粹的国学梦。‎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内部调研]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柏拉图说过,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不该坚持的。所以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如何去“选择性忽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贵州节节高集团高三预测试题]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儿子不以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父亲说:“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有大的利益诱惑,他会怎样?”‎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金太阳高考模拟试卷]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以矣。” ‎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倡导孝悌,崇尚礼乐,却更注重人们在孝悌、礼乐实践过程中的内在情感。其实,不仅是孝悌、礼乐,生活中很多事都需要考虑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你对此有何见解?请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川省资阳市2016-2017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汪国真的诗歌《山高路远》里有两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②《古兰经》里有个经典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央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民谚)‎ 我之所以选择了错过,正是为了更多的不可错过。(某博客)‎ 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这一个,你才会遇到下一个。(某作家)‎ 请以“错过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7江西樟树中学周练高三语文试题]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学仕优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1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各个电视台不断推出“梦想”节目,“梦想搭档”“中国梦想秀”“梦想成真”“中国好声音”“我是大明星”等等,不少的平凡人通过这些节目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连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都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只读过三年书的他,想重新修订先祖古籍。事实上,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旁听生数以千计,从二十岁出头到年过花甲;他们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京过着窘困的生活,未来的出路更是渺茫……‎ 有人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有人认为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梦想;有人认为这是体验读书的感觉,获得读书的乐趣。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7江西新余市七校联考(二)高三语文]1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下来,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要因人而异。 ‎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每一个行走中的人都一定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寻找故事的人也一定是在路上行走的人,或者追随故事而去一个地方,或者去一个地方后渴望遇见一段故事。而实际上,每一次行走都是心灵的放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8.这是著名绘本作家慕容引刀的一幅漫画,请仔细品读,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并以“推开门,往事蝴蝶般,扑面而来,我在美好的心酸里,手忙脚乱。(刀刀)”为题记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来表达你从漫画中读出的感悟。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或抄袭。‎ ‎[2017新疆省五个一联合高三语文内部试题]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物理学家何作庥坚持认为:“人不必敬畏自然”;生化学家方舟子坚持认为:自然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近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西部缺乏开发条件的地区,“不发展”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之一;沙特前国王费萨尔曾说:“在过去一代人的时间内,我们的坐骑由骆驼换成凯迪拉克,我担心下一代人又不得不卖掉凯边拉克重新骑上骆驼。”‎ 根据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自命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或剧本。‎ ‎⑵不少于800字。‎ ‎[2018届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20.阅读材料,按要求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为什么要读书 甘肃某地父子二人正在饮茶,儿问:“为什么要我读书?”‎ 父亲顿了顿,答道:“我这么跟你说吧!你读了书,喝这茶时就会说:‘此茶汤色澄红透亮,气味幽香如兰,口感饱满纯正,圆润如诗,回味甘醇,齿颊留芳,韵味十足,顿觉如梦似幻,仿佛天上人间,真乃茶中极品!”‎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生活实际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高三期中]阅读材料,按要求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格兰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巨石阵,大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树着的石柱上的。在生产技术极其落后的当时,人们是怎样把巨石运到石柱顶端的呢?据考古发现,当时人们可能是在石柱一侧垒土,形成一个斜坡,然后再把巨石慢慢推上去,这种方法叫“垒土法”。‎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体会?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 ‎[2018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二第一次联考]22.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 ‎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寓意及生活实际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届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二模]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材料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   材料三: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长远的凑合。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围绕材料,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数答案 ‎1. 【解析】‎ 试题分析:为自身考虑,维护自身的权益,近乎本能,不容回避,无可厚非,要做到为他人着想却不易。这两者看似矛盾,但材料中的那位法官却把它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在社会生活中,你、我、他之间本来就密不可分。若心中只有自己而不顾及他人,也许最终反而会使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关心他人,保护他人,最终得益的还是自己,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并不鲜见,挖掘出来,可以作为观点例证,也可作为叙述主体。 ‎ 不仅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存在共同点,凡是矛盾的双方都存在同一性,都可以运用那位法官的思路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外交上的“求同存异”、军事中的“和谈”、商海中的“互惠互利”、谈判中的“双赢”遵循的都是既“自利”又“利他”的思路。 ‎ 个人主义、大公无私曾经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语,两者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其实人性的微妙并不是单一的思维所能解释,生活的复杂也并不是通过贬褒抑扬就能使之改变,用法官的思路来考察和处理今天这个转型社会的诸多矛盾,会使人有豁然开朗和柳暗花明之感。‎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题可采用“主旨领悟法”来审题立意。一件红玛瑙材料最初以低价转让,是因为它存在黑筋,也就是存在瑕疵,而后来这件材料被雕成了艺术品,却得以高价出售,原因仍然是它存在那个瑕疵。同样是瑕疵,为什么使同一块材料前后身价差别如此之大呢?就是因为未雕刻之前人们只看到了瑕疵,认为它破坏了材料整体的美;而雕刻之后,雕刻家合理利用了瑕疵,将瑕疵转化为雕件中的最出色的地方。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得到本题的立意:合理利用瑕疵,缺点也可转化为优点(或劣势也可转化为优势)。‎ 文体上看,本题除诗歌外没有其他限制,所以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训练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选材真实,以情感人;议论文要论点准确、鲜明,论据典型新颖,论证严谨,逻辑性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 ‎ 参考例文:‎ ‎ 希望的力量 鲁迅曾经说过:“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是啊,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否则会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随波浮沉。若有了希望,便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奋勇拼搏的力量。希望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荣誉,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它使濒临死亡的人看到了生存;使屡遭挫折的人看到了成功;使身处绝境的人看到了力挽狂澜的可能。总之,人活着绝对不可以没有希望。 ‎ 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小时候便立志从军,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帝国的皇帝。周围的人都嘲笑他,说他在空想,可拿破仑却不以为然。在他心中,那颗建功立业的希望之星,不分日夜地闪烁着,给他以无穷的力量,鞭策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从此,拿破仑刻苦研读军事,不断充实自己,遇到困难也毫不气馁,而后抓住机会,施展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终于建立了强大的法兰西帝国。拿破仑的成功,最终源于他心中的希望。假如当年的拿破仑没有这份希望,他也就不会去研究军事,历史上也就少了一位传奇人物。 ‎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可却在发表前意外地被佣人付之一炬。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这意味着他若想继续,一切就必须得从零开始。他的确是绝望极了,但是向子孙后代讲述法国大革命史的希望渐渐驱散了绝望之云。他又重新搜集重理素材,开始了又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又第二次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卡莱尔虽然厄运当头,却没有失去心中的希望。正是这希望,使他走出阴影,振作精神,重新以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写作中去。 ‎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历数古今,无数成功人士的成功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成功的希望总能给他们以巨大的力量。相反,有许多曾经胸怀大志的人却最终一事无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困难面前他们失去了希望。西班牙思想家松苏内吉曾说过:“我唯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希望。”当拥有了希望,无论怎样的黑暗之中也会看到光明,无论怎样的痛苦也会感到快乐。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拥有希望就是像无边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 文章开头由富有哲理的句子引出全文内容,之后列举“拿破仑的故事”、“卡莱尔的故事”等引发议论,文章结尾,敲定主旨,文章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本文应该是从以下方面加以立意:心中有希望,目标才会得以实现,追求才会付诸行动,生命才会精彩灿烂。心中的希望,如此魅力无限,令人义无返顾。心中有希望,就必定能成功,只因为着这心无旁骛的眷恋,成就于千百般的奋斗之中。据此,可以作答。‎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 他先楞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 ‎ ‎"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 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一个人不被逼,又怎么可能成功?‎ 我就是一个会逼学生的老师。‎ 学生找我学画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买最好的工具,因为我发现当他花了一大笔令他心疼的钱之后,他们就不会轻易放 弃。‎ 然后,他们愈画愈好了,得到我的夸奖,盼下次还能受到赞美,于是加倍努力。除了我逼,他们也自己逼自己,一步步 走向成功。‎ 我班上许多在美展入选和得奖的学生,都是这样在"内外交逼"的情况下成功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为了让学生每个礼拜都能见道老师的新作品,为了以身作则,我不 得不画,而有了更多的成绩。"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 写文章也是如此。不信,你去问问,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他被两种人逼,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 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如果你问金庸:‎ ‎"你这些武侠巨著是怎么写成的啊?" ‎ 他很可能答:"报社连载逼出来的。" ‎ 你再问:"如果没有报社逼,你写得出来吗?" ‎ 他很可能答:"写得出,但写不了这么多。" ‎ 你或许要想,一个人没有灵魂,逼也没用。这么说,你就又错了。 ‎ 你看过传统的"击鼓催诗"吗?一群诗人聚会,有人出题:几言诗,声么韵,咏什么题材。 ‎ 题目才喊出来,就开始击鼓,起初慢慢地一声一声击,愈击愈快,心愈急,愈写不出,鼓声愈连成一气。只见一个个平 常潇风流的诗人,急得抓耳挠腮、满脸通红,一个月也写不出来,鼓声中居然写出了,这不是逼的吗? ‎ 好,或许你没见过击鼓催诗,但你总读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 一群文人在兰亭"流觞曲水",那是一条弯弯的水流,大家沿着水边坐下,从上游送下一盏盏盛着酒的小杯子,流到谁前 面,谁就得饮酒做诗。你说,那不是一种逼吗? ‎ ‎《兰亭集序》就是在这种"逼"之下诞生的。 ‎ 想想《兰亭集序》是多么有名的文学作品,那书法作品又被后代多么推崇。 ‎ 再想想,王勃的《腾王阁序》是怎么写成的? ‎ 当时骚客群集,各呈文才,王勃写一句,仆人通报给主人一句。换是你,你紧张不紧张? ‎ 问题是,《腾王阁序》在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 王勃那天若是不去,去了若是没有人逼他写,你今天能知道谁是王勃吗? ‎ 让我作一个"文字新解"吗-- ‎ ‎"逼",是长了脚的一口田。 ‎ ‎"一口田"旁边有神的保佑,是"福"。 ‎ ‎"一口田"上面加个屋顶,表示有房有田,是"富"。 ‎ 上班的人,星期一早上不想去,还得去,因为生活逼。 ‎ 念书的学生,每天放学不想做功课,还得做,因为师长逼。 ‎ 一个从来不入厨房的人,留学在外,居然烧得一手好菜,因环境逼。 ‎ 一个登山者,跳过一条他平时绝不敢跳的深沟,因为有只野兽逼。 ‎ 所幸世界上有"逼"这件事,我们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于是,你该了解《孟子》那段话的道理了--"故 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必,增益其所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动宾式话题作文,富含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意在引导学生深思现象与本质,关注无数成功辉煌的背后真实,揭示成功的定律,以指导学生面对人生。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在什么情况的逼迫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 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有动物在物竞天择后适者生存;在家庭压力的逼迫下,有人全力以赴不负重望;在就业艰难的逼迫下,有人重新开始重新学习开创新人生;在激烈竞争的逼迫下,有企业穷则思变创新发展;在政治压力的逼迫下,有黑人打破种族歧视,夺得政权;在经济压力的逼迫下,有穷人改写的贫穷的命运创造了财富;在民族危亡的逼迫下,国家发愤图强成功崛起……‎ ‎2.为什么逼能创造成功?‎ 别人逼迫自己或自己逼迫自己,不给自己留退路,全力寻求出路。负重前进,自我加压,去除懈怠。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被逼,心态就会改变,目标就会明确。被逼,就会分清轻重缓急,抓紧时间,就会马上行动。寻求突破,大胆创新,一定要跨过这道坎,从而激发巨大的潜能,迸发无穷的力量。‎ ‎3.如何在被逼的境遇中创造成功?‎ 有人在逼迫中失落,有人在逼迫中崛起。要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呢?唯有冷静分析,坚强面对,积极寻找对策,百炼成钢,迎难而上。‎ ‎4.如果没有逼的环境,身处优裕闲逸的环境,就难有成功。‎ 关注现实,有一些人在毫无压力中懈怠了自我,在安逸中放纵了自我,在轻松中麻醉了自我。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迷失了前进的目标,找不到生活的寄托,开始滑坡,开始堕落,开始变质,走向推向的深渊。‎ 在困难面前,在危机面前,有人束手无策,听天由命;有人则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找寻解决困难的办法,于是成功也就跟着被“逼”出来了。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你的企业会有大进步,你的国家会有大发展。虔诚地感谢“逼”,因为你能“逼出成功”。‎ 参考立意角度:①要逼迫自己进步 ②要珍惜人生的付出成本 ③高投入才可能有高回报 ④懂得珍惜利于进步 ‎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 腹有雅量气自华 面对他人的指摘,你是恼羞成怒还是坦然接受?作为一名剧作家,曹禺,他坦然接受。当黄永玉来信批评他时,他不生气;当张辛欣发文批评他时,他不拒绝。试问,如果我们每人都有这样一种宽容大度之胸怀,和不能站在成功的山巅,灿然淡然?‎ 他人给以批判,我回以宽容大度,这正如绽放在高原冰川上的雪莲,因为宽容,所以灼灼其华,更加绚丽灿烂。‎ 宽容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度,腹有雅量气自华。‎ 大唐盛世,金銮殿中,群臣惶惶,战战兢兢,而她在读完骆宾王的《缴武檄书》不仅未盛怒,反而埋怨宰相没有挖掘出这样的人才,她笑,笑出了“‎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辉煌;她留,流下了无字碑,她深知,无字之碑,方有千言万字,未有一言,胜似千言万语。‎ 好一个武后,托起了日月当空的绚烂。‎ 宽容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腹有雅量上晴天。‎ 梅兰芳,那个舞台上风姿绰约的女子,那个舞台下虚怀若谷的男子。在一次排练中,四周喧哗不多,连连叫好,唯有一老人连连摇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周围 之人皆对他怒目而视,而只有梅兰芳谦逊而恭敬地说:“敢问阁下有何高见?”遂得一指点,更上一层楼。若无梅兰芳先生的虚心求教,宽容他人之批判,哪得如此 之功底?‎ 好一个梅兰芳,创造出这划时代的戏剧。‎ 宽容是俯瞰众生的胸怀,若你失去了这种气度,终将跌入谷底。‎ 众人皆知,赵本山是一颗巨星,划过那天边留下绚烂的美名,可终究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拍完《乡村爱情》之后,有人批判他太低俗,不合调。而赵本山却批 判说,这是作为农民对乡村的感知,不需要这些生存在都市中人的无谓的批驳。面对批驳,它不仅仅不虚心接受,反而上法院打官司,真令人寒心。‎ 腹无雅量的人终将跌入谷底。‎ 喜欢汉高祖刘邦的虚怀若谷,香气如空谷幽兰,我没有张良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没有韩信那种战必胜攻必取的气魄……但我近日却能战胜项羽这无往不胜的神话。这些全是因为他能宽容待人;喜欢铁凝、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淡然与诚恳,接受指摘的气度;喜欢曹禺的宽容大度……‎ ‎    是的,腹有雅量气自华。‎ ‎【解析】‎ 试题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含义是:从曹禺的角度: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虚心纳言,大度处事;善纳逆耳忠言;宽容;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正视批评,成就谦谦君子之风。腹有雅量气自华。闻吾过,心窃喜。人言可敬。闻过则喜;谦虚的姿态。‎ 从黄永玉张欣幸的角度:敢于批评,勇于批评。敢于挑战权威。‎ 以上立意从材料的总体上把握,均为一类立意。‎ 二类立意只抓住材料的局部,如不为势位所误,心无杂念,批判力量大等。‎ 三类立意为尊敬,谦虚等。‎ 参考标题:‎ ‎《腹有雅量气自华》《闻过则喜,宽容面对》《宽容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度》《包容为帆助远航》《倾听逆耳忠言》《胸怀宽容,接纳忠言》《大度为人,谦虚为学》《闻过则喜,难能可贵》《以德报怨,宽以待人》《你若宽容,便是晴天》《有心胸者,方能成事》《博大胸襟筑辉煌》《闻过则喜真名士》《笑纳批评,昂首人生》《博大胸襟方纳百川》《以宽博之心勇对批评责难》‎ 经典素材:‎ ‎1.梅兰芳虚心求教,宽容一位老者之批判。‎ ‎2.铁凝、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淡然与诚恳,接受指摘的气度。‎ ‎3.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明其得失,从善如流,闻过则喜。‎ ‎4.面对质疑,三峡工程总指挥潘家铮说其实三峡建设中最应该感谢的人是那些反对的人们。‎ ‎5.伟大的黑人领袖曼德拉在自己的总统就职典礼上,邀请了曾经虐待自己的狱卒。他的宽容与善良征服了狱卒,更征服了全世界。‎ ‎6.胡适一生名满天下,他有一句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从不以激烈的言辞攻击自己的反对者,而是正视别人的批评。‎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6.个体生命自由选择的意味 ‎  在国学热异乎寻常地传播之际,也许很多人会将女孩的选择看成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归与守望;然而,我以为这却遮蔽了她用自由精神真诚思考之后进行选择的深刻意味。‎ ‎  女孩的选择坚守的不仅是文化,更多对生命自由的坚持;女孩对便利就业的初衷的反叛深刻照见了我们这个时代“尚用”传统的恣横;为了自己梦想必须要付出复读的代价,更让我们反思当下教育制度的问题。‎ ‎  我之所以于女孩对国学传统的选择并不在意,而更关切自由选择这一动机本身,乃是因为当今找到一个虔诚的国学爱好者并不困难,而找到一个真正遵从 自我内心和个体判断的现代人不易。当微博微信构造出的信息社会将每个人都变得原子化与碎片化之时,我们的喜怒哀乐似乎都与时时刻刻发生着的动态新闻密切相 关,我们关注明星的离婚与再婚、关注名人的醉驾与忏悔,但惟独不愿关注真实的自我,在新闻铺天盖地的袭来之时,我们的很多判断都是被这些信息左右的,独 立、自由的选择如斯可贵,以致我要对女孩因兴趣而作出的遵从内心的选择叫好。‎ ‎  她深刻反思自己就读大学的初衷是为了好的就业,这在很多人看来无可厚非。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上大学早已不再仅是追求知识与梦想,更多成为为 日后赚钱积累筹码的机会。曾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因为理科有用,所以那成为热门;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后英语有成为留学的筹码,同样因为它的“有 用”而备受瞩目。‎ ‎  当年,蔡元培先生忍痛将商学院与法学院从北大中剥离,以为纯粹的大学是不能如此功利地只看重就业、技术而忽略大学的真精神;同样,在德国,只有 40%的人进入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并非是瞧不上职业教育,只是在那里,大学精神和职业技术彼此分开,但互相尊重。当很多人一味要求大学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 向,大学精神必须以专业设置的实用性作为依据的时候,女孩的选择充满了一种对“尚用”传统的不屑,大学的真精神就熏陶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精神自由的 现代公民,有了这样的素养,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这个人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否则,就算短时间就业赚钱,也只能成为没有公民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匠人。‎ ‎  最后,我要说,女孩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必须选择复读同样让我心痛。为什么我们的考试制度不能够再人性化一点,考试证明的是人的能力,女孩仅是 专业上希望重新选择不代表她的考试能力就在短短几月间消失了,为什么不能够在制度层面上允许人的再一次选择,而必须以一刀切的方式来用一年的时间浪费她的 生命。我欣喜地获知,北京之后很可能会实行的一年两次高考任选制度以及高考报名的平行志愿制度,我想,制度总会在一次次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自身。‎ ‎  是的,尊重真正的兴趣才会有真正的选择;区分职业教育的有用与大学教育无用中的大用才会真正懂得教育的目的;真正从顶层制度上设立更为人性化的考试制度,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现代公民被选拔出来,投入到为国家的建设之中。‎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材料中如果考生将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纳为“当代社会人心浮躁”之类的话,就是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入解读的例子,因为它不具体,不深刻,是大路货,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抱怨的习惯用语,人们动辄即声言“社会浮躁”、“人心浮躁”,对此问题的深刻解读才是重要的。‎ ‎  这个学生“从香港大学退学,回乡复读”,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不想念了就得再考一年,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入手思考问题, 为什么教育制度在设计的时候不人性化一些?能够考到状元说明该考生已经具备读优质大学的素质,她现在只是想换一个新的环境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什么制度设计 这样的学生必须要再次回到高三浪费一年的时候重新备考才能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她只是志愿没有报好或者在学校选择上出现了问题,并非是考试出现了问题。大学中考英语四六级或留学考试中的托福、GRE等考试成绩都会保留一定时间,就是因为在某个比较固定的时间内(比如三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次考核之后是不可能短期内出现大的波动的,应该对这个考试成绩给予承认,而不是让学生再次复出代价再次回到高三浪费青春。‎ 当然,这个分析未免偏颇,但作文宁可说难免有些瑕疵的有价值的话也不能重复一些无价值的正确的废话(比如一个人必须克服了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司马迁、苏东坡之类)。抓住女孩最初去港大的动机,“多考虑就业一类的 现实问题”,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高中语文辅导名师国家玮老师提醒大家可以就此点深入思考今天人们对大学教育的误解,大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多重素质的现代公民的,可是就是有很多人把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混为一谈,以为到大学所学的专业就必须是对口的,那为什么不让学生去学习蛋糕裱花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烹饪技术 专业,一方面国人看不起那些真正有手艺的技术工人,认为他们没有文化素养,只会技术;另一方面,又屡屡谴责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培养学生一门技术,说大学生出 来还不如中专生,这样矛盾的说法背后可以见出国人心中的“尚用”传统何以可怕:当年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因为数理化有用,语文没用;今天大学教育的失 败在很多人看来是所谓专业和就业不对口,总之,一切围绕的就是所谓“有用”和“没用”,在很多人心目中,所谓“有用”也者,无非是以后能找个稳定的工作赚上一笔钱,但现实却相反,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适得其反。‎ ‎  另外,在大部分学生探讨所谓北大中文系的国学问题时,考生可以抓住这名学子放弃港大的真正原因“他一直认为当今时代缺失了很多东西”,着眼的不一定是她对传统的爱,而是她遵从内心的自主选择,坚持自己的独立价值判断,这在今天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素养,今天的人们受到碎片化信息(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 的影响)已经深受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影响,难以有自我的“定见”,而她却能够遵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这才是她带给我们最大的反思。总之,抓住能够翻 出超越成见的有效信息才是解决如何突破作文瓶颈的根本方法。‎ ‎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7.‎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才获得鸣叫蓝天的自由,壁虎挣脱掉受伤的尾巴,才得以在危急时刻保全自己的性命。算盘如果变得坐无虚席,也就丧失了运算的能力。学会舍弃,是一种财富。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舍弃了官位,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并赢得千古美誉;李白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放弃了世俗的利禄,才获得了“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由而成为伟大的诗人。‎ 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一生勤劳到苦,他受欧洲“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影响,追随著名物理学 家泰勒博士研究物理,他一直想写一篇实验论文,但最终没有好的发现,人们一度曾讥笑他。杨振宁也意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后来,在泰勒博士的引导下,杨振宁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实验室,转向物理理论领域的研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丁俊晖之所以能在国际斯诺克界取得如此的成绩,都是缘于他在初中时做出的一次选择,当时他十分喜爱台球,并显示了一定的天赋。然而传统观念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他不知如何选择。在与父亲商量之后,他毅然放弃升学,专攻“斯诺克”,终于取得多次公开赛冠军和世界冠军,被称为“东方之星”。这些都源于他善于舍弃,放下顾虑,勇敢抉择,最终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马达加斯加群岛有一群顽皮的猴子,经常偷吃人们丰收的花生糯米,这里的人们想了个办法,将花生糖果放到了一个颈口瓶中,当猴子们看到瓶口的美味时,将手伸进去,抓一把花生糖果后才发现这时手已经出不来了,直到人们抓住它时,它依旧不想放弃糖果,不会适时的舍弃,使聪明的猴子落入人们的手中。‎ 正如你穿着衣服和鞋袜挑着担子进入溜滑的田埂上时,就会心跳加快双腿发抖,担子没有加重,也不是你没有能力挑担子,而是你担心摔倒,弄脏衣服,顾虑太多。当你脱去衣服和鞋袜,你会很快地走出田埂,适时的舍弃使你获得成功。‎ 鸣蝉的舍弃使它获得自由,壁虎的舍弃使它重获生命,算盘的舍弃使它拥有价值,正确的舍弃才会使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当然,不是所有舍弃都会使你成功,错误的舍弃只会让你距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正确舍弃如罗盘,指引你航行的方向,如何正确舍弃,还真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呀!‎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观点”的哲理性材料。对于这种类型的材料,首先要把握好观点,然后找到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明确材料提出的观点即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选择性忽视”。在确定材料的三个关键词“遗憾”“选择”和“忽视”后,来思考三者之间的联系。其次,进一步思考人生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人生的遗憾;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对象会导致失败,抑或忽视什么样的内容能走向成功。最后,抓住“轻易地放弃不该放弃的”和“固执地坚持不该坚持的”这两组留下遗憾的方式进行内容扩充,论证“选择性忽视”‎ 的特质。用别人的智慧充实自己,不用别人的智慧贬低自己;用别人的成功激励自己,不用别人的成功折磨自己;用别人的错误提醒自己,不用别人的错误娱乐自己。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信息造成了有限注意力的分散,也产生了在过多信息源中合理有效地分配有限注意力的需要。因此学会选择性忽视,成功就在你身边。学会选择性忽视,美好总是杂陈在斑驳万象中。‎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8.‎ 小细节 真人品 日本学者有岛武郎说过,释迦、基督和苏格拉底这三位圣人,生前都没有著书立说,他们留给后世的所谓说教,似乎不过对自己邻近所发生的事件呀,或者与人的质问等,说些随时随地的意见罢了。日常茶饭和谈话,即是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大说教。这个现象十分使人反省。‎ ‎  孔子好像也大体如此。这些圣人留下来的传世经典,都是其弟子们记录整理他们的语录。人类的伟大精神,中外的哲学精髓,似乎并不单是那些一大厚本、一大厚本的理论,更深刻的哲学思维大多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材料中父亲给儿子说的那句话:“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不正是体现了从小细节中见真人品吗?‎ ‎  并非远古如此,近代也有类似的伟人。本杰明·富兰林克,是美国人骄傲不已的名字,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领袖、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记者、作家……还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驱、《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他给自己制定了十三条戒律严格的“道德格言”,竟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几乎都是吃喝穿戴、待人接物等“生活琐事”。如“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贪杯。”如“缄默。说话必须对人对己有益,避免无谓的闲聊。”如“秩序。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应当做什么事情。”如“俭朴。花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切忌浪费。”如“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干净。”……一共十三条,是他自定的戒律,也是他的美德修养。‎ ‎  读了富兰林克的十三条终生戒律,我真正感觉到这位伟人“伟大得平凡”,平凡得也与众不同,平凡到每个生活细节之中,每个细节又凸显出他的认真态度。富兰林克的戒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伟大,一点也不可逃避平凡生活的约束。伟大是从爱人、爱己、爱生活开始的,单纯的豪言壮语代替不了日常的平凡生活。这一点,富兰林克与爱因斯坦是一致的。爱氏说:“雄心壮志和单纯的责任感不会产生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人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特殊行动上,尤其表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凡出类拔萃人物大体如此。‎ ‎  富兰林克那些“节制”、“缄默”、“秩序”、“俭朴”、“健康”等等戒律。并非无足轻重的小事,只有坚守这些普通道德的人,才可能根植扎实的品行,用点点滴滴的行为构筑做人的基础;日积月累,升华成一种境界;以小见大,折射出一个人的本性和本质,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造就时代伟人。一个人的德性往往不彰显在大事业大成功中,它喜欢隐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它也往往不一定让人们经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获得,它与你内心的良知同在。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说:“德性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难道非要那么多的痛苦与工夫才能认识你吗?你的原则不是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吗?为了认识你的法则,只要返求自我,并且在感情宁静的时候谛听自己良知的声音不就够了吗?这就是真正的哲学,让我们学会安心于此吧!”‎ ‎  做人切不可忽略细节,如果说一个人的大事业大成功是他的框架和骨骼的话,那么若干“细节”就是他的血肉,是来自生活母体的活性细胞。一个人往往因为好多优秀的“细节”,终于筑就了良好的人品与德性。谁如果能从富兰林克遵循十三条戒律的细节与过程中,用心思考,静静地品评,即使表面看来多是平凡无奇的举止,也会从中得到深刻的修养。许多人的德性败坏是从不拘小节开始的。德性就像一架时钟的发条,为了一个辉煌的目标,一分一秒不能松劲,不放弃使命,不放弃责任,不放弃尊严……这些原则都不在豪言壮语之中,而是在生命和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人品与德性的大厦不可能“拔地而起”,只能在一个个的生活“细节”中长高。‎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事件是一次宴请中,父亲认定儿子的朋友是一个极为自利的人,并告诫儿子不能与之深交。其推理的逻辑是:小细节见其自利本性,其在大的利益诱惑中,必然私利至上。而儿子有自己的看法。‎ 审题立意(1)核心事件揭示的是“识人”之智,并揭示了如何“识人”之法。立论:要有识人之智;从小细节中见真人品。(2)“朋友”品性之劣,从小细节中显露无遗,遇到大利,更会不堪。立论:小处修身,以成大德;治病救人,应防微杜渐;祛除大病,也要从小处入手。(3)从儿子的角度,小细节(生活习惯)未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立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从大处,用人用专长。不因细节而否定全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9.‎ 外表与内在 面对茫茫宇宙,你看到的是一片黑色背景上,繁星点点,很美。可是当你看到这眼前的一切,称赞繁星的美丽、月亮的传说时,你能了解到它的真实内含吗?眼前的繁星如此之小,你会想到小星星的体积大于月亮甚至大于地球吗?当你了解到这些后,当你再次观看星空时,你一定会为宇宙的玄妙而赞不绝口,那时你的评价不会再局限于某种外表了!‎ 当然,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外表入手的,但表并不代表本质。有人外表美丽,内心却很污浊;有人肢体残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演员出身的江青,她外表的美丽可以说倾国倾城,但在这美丽的外表掩盖下的却是一颗毒辣的心肠,一颗篡权夺位、祸国殃民的心肝。与其相反,高截位瘫痪的张海迪,凭借着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毅力,在病床和轮椅上依然抒写着自己璀璨的人生,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我想任何事物的内含都需要去分析,像茶一样去品味,品出其中的志趣、风格和精神,品出其内在的生机、兴旺和顽强,由此感染你,让你拥有更多的激情去投入生活。‎ 品味人生,认识世界,要善于透过表面看内在。一朵美丽的花,必定有健康的内部结构;一个人的思想、意志,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次行动表现在外;一个自信的人,表面一定是面带微笑、昂首挺胸,一个团结强大的民族中,一定凝聚着无数善良、友爱、勤劳的子民。所以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无需过分去在意他精致的五官,或高挑的身材,请你去观察他的眼神、表情、行为动作以及精神面貌吧!这样有利于你认清眼前到底是高致值得欣赏的真美;还是只限于外表却败絮其中的空壳了。‎ ‎“入乎其内。出平其外”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最好方法。“入平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认识事物,必先入其内,这样才能接触到活生生的事物,才能获得第一手的素材。试想没有见过马的人,怎知骏马奔驰如风?没有吃过葡萄的人又怎知葡萄的酸味?只有深入鲜活的大千世界之中,才有对万事万物的感性认识。当我们有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后,还应 ‎“出乎其外”。置身子万物之外,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看到事物之间、生活之中的差别和规律,才能体味出对事物的情趣、对生活的热爱。这样才真正了解了生活的真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心去品味属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给材料作文,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发现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点在“形式与实质”上,那么作文时要注意:什么是形式和实质?它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要更注重形式还是更注重实质?故学生可以就这几个问题立意作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0.‎ 变通的魔力 有个鲁国人举着根长竹竿进城门,竖着拿横着拿都因太长而进不去。请教一位老者,老者说你把竿截短不就行了。照做之后果然进去了。故事告诉我们,二人拘泥于固有思维,缺少“变通”,把易事变难了。可见,方法的变通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会变通。‎ ‎ 为什么要学会变通?因为人生中有许多需要变通之处。宋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哲学家说:“矛盾时无处不在的”。如果我们不会变通就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就会感到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果学会变通了,就会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变通具有无穷魔力。‎ ‎ 鲧不知变通,总是以“堵”的方法治水,因此使本来没水的地方也治出了水来。结果被舜帝杀掉。而大禹则进行了变通,采用“导”的方法,疏浚河道,顺其自然走向,导流入海,终于平定水患,奠定九州。‎ 子路不知变通,死守“君子死,冠不免”的训条,与敌人交战时帽子带开了,他为了保持形象,马上系帽带,就在此时,被敌人砍成了肉酱。据说他的老师孔子听到噩耗,马上倒掉了厨房的肉酱云。‎ 司马光僵化保守,不知变通,彻底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一切“照过去方针办”,从而使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情形更加严重,只过了几十年,北宋王朝就寿终正寝。‎ 建国后,中国死守苏联的经济模式搞建设,不知变通,终于使经济陷入了死胡同。加之其他原因,使国民经济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 可以说,不会变通,就会失败;反之,就会成功。‎ ‎ 斯巴达克懂得变通:被围于维苏威火山上,罗马帝国的三千精兵把山团团围住,74名起义奴隶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斯巴达克看到山上有许多结实的野葡萄藤,灵机一动,用其结成绳梯,夜间顺藤而下,杀入敌阵,大获全胜,起义军转危为安。‎ 赵武灵王敢于变通,抛弃了不利于战斗的宽袍大袖的服装和笨重的战车,改用“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度成为三晋地区的霸主。‎ 秦孝公敢于变通,任用商鞅变法,革除封建领主特权,奖励耕战,使人人尽力,国力大增,从而使本来偏僻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最后一统、天下。‎ 邓小平坚持变通,大胆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用了二十几年时间,中国的综合国力就达到世界前列。最近,联合国因中国经济状况好转已取消了对中国的粮食援助。‎ 可见,难办的事情一变通,就会峰回路转,别开生面。但是,变通并非乱变、胡变,是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这样才能“通”,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建国后的许多做法如“反右”、“文革”等等都使我们受到了惩罚,无端的耗费了许多,丧失了二战后的难得的发展时机。而赵武灵王、秦孝公、邓小平都遵循了当时社会发展规律,所以他们获得了成功。‎ 总之,变通具有无穷的魔力。他既是一种做事的方法,又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我们掌握了它,时常运用它,就会使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国家民族的发展进程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坦途。‎ 啊,“变通”——歪蕤雇的!‎ ‎【解析】‎ 试题分析: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挫折,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在头撞南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另一面看到成功或教训。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我们不能选择命运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写“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这个话题时,应当注意,事情的“难”与“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做事的方法而言的。方向对、方法巧妙,则事情容易;反之,则事情难。因此,关注的重心应当是“方法的变通”,不要只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难易展开。可以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社会、国家,从正反多个角度立意,如:方法对,事情易;方法错,事情难;做事应当灵活;切不可墨守成规;应尊重规律。不一而足。‎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1.‎ 错过与收获 梅花错过了与春天的温馨约会后,毅然选择在凛冽的寒风中开放,于是就有了在冰天雪地里一株灿然开放的梅花的孤高身影。导航灯错过了与白天的相聚时光,依然选择在黑夜中释放它的光芒,于是就有了在狂风暴雨的黑夜里蓦然出现的一方光亮。不必为错过而忧心忡忡,也许你会获得另一种收获。‎ 错过了清晨的朝霞,收获了正午的骄阳;错过了夕阳中的绚烂,收获了暮色中的朦胧,也许还会收获迷人的月色。错过了春日的烂漫,收获了夏季的奔放;错过了秋天的丰硕,收获了冬日的清冽,也许还会收获春夏秋冬转换的空隙。错过了童年的幼稚,收获了少年的懵懂;错过了青春的激扬,收获了中年的凝重,也许还会收获老年的安详。错过了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收获了卿卿我我的初恋情怀;错过了海誓山盟的相亲相爱,收获了耳鬓厮摩的相依相偎,也许还会收获超脱于现实之外、凌驾于精神之上的相遇相知。‎ 人生中总会有那么多的错过,这种错过有时会让云流泪,让风止步,让春夏秋冬停滞,让生命轮回有情。承受过错过之痛的人都明白:一时的错过,也许就会成就一世的落寞。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人不能让自己生活在感慨里。一位作家说的好,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这一个,你才会遇到下一个。‎ 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况味人生点滴,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使他在错过仕途生活后成为文坛上一座奇峰叠起的高山。因为错过,他有了后人无法企及的收获。‎ 我们可以错过星星和月亮,但我们决不可以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们可以错过沿途的美丽风景,但我们决不可以放弃心中的信念,错过沿途的美景固然可惜,但一个伟大的灵魂在能在错过后重拾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追求另一个目标时,他的世界就一定是多彩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带有浓厚哲理色彩的命题作文。中心意思比较明显,就是要积极地看待“错过”,分析“错过”与“收获”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结合现实来思考,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错过——错过一个动人的眼神,也许会错过一场缠绵的爱情。一次误会,也许就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错过不会再来的机遇。这一次次的错过,造成了人生一次次的缺憾,但如果能够从“错过”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总结,那么“错过”也就磨练了人生,成就了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他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他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添光彩,于是得到了一种收获。其实,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有另外的收获,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构思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写小说、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都可。当然,写作时应紧扣题目,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2.‎ 我有我的滋味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那是坚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那是奉献,不需比较,二者的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没有优劣,更没有是非。‎ 不用作比较,万物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轨迹,只要能绽出独特的光彩,哪一条路是该偏废的呢?‎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有梅花的风韵;“出游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有莲花的魅力。绚出自我就好。‎ 我喜欢苏轼的大气与豁达,驾一叶扁舟,与鱼虾交友;饮一杯美酒,千里共婵娟。他的生命充满失意,无辜被卷入官场斗争,浮浮沉沉,身不由己,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子忘却了多少愁苦与辛酸,谁人知晓?然而苏轼之所以是苏轼,就是因为他的豁达。一段苏堤悠悠绵长,一碗东坡肉满口余香,一双木屐也有他个性的标识,一个苏轼举手投足都张扬着他的个性,留下他的芬芳。‎ 你喜欢易安居士的舒缓与柔情,东篱把酒,暗香盈袖。你说那是你向往的生活,有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醒来便问海棠,感叹绿肥红瘦,那是一颗细腻的心,一种难言的情怀。李清照那一生,太多坎坷,太多孤寂,而你说你能感受她的伤痛,她的凄哀。‎ 我和你不一样。我说我不喜欢那个整天戚戚哀哀感叹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她的愁绪太多,阴暗了她整个人生。你说你不喜欢苏轼的处事,锋芒毕露,终究惹祸上身。‎ 我不再言语。我们有着同样爱好诗词的情结,而我们选择不同样的人生。没有对,没有错,只有发自心灵的文学的共鸣与那同样珍贵的用心感受的过程。‎ 我不用说服你去欣赏苏轼,你也不必强求我去认同李清照。让我们保留自己的独特。燕瘦环肥,有谁说她们不美?‎ 我们都不一样,正如卢梭所言,“上帝用模子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我们不必有统一的理想,统一的见解,只要我们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拥有自己的天地,就让我们保留那些个性,那些独特吧!‎ 百花齐放的春天,每朵花都是独特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每一家都是不同的。我希望,我有我的滋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内容是关于如何正确看待本色、个性与雕饰、圆通之美的。如果说“棱角分明”的石头是一种本色之美、个性之美,代表了人类社会中的那些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的人,那么“圆润光滑”的卵石则是一种雕饰、圆通之美,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温和、成熟、稳重之人。因此,本题的立意角度是多向的。‎ ‎(一)从“石头”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保持本色之美 ‎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 ‎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有等等。‎ ‎(二)从“卵石”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 ‎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等。‎ ‎(三)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 ‎②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 ‎ ‎③世界需要多元,水中的石就服务水,山上的石就装点上。‎ ‎④人有各异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只要不甘平庸,有所追求,就一定会使他们成就不同的辉煌。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3.‎ 参考例文 题目:行为与位置,相互影响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都在阅读,而在普通舱侯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这种现象不免引起人们的思考,人的行为与位置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首先,说位置影响了行为。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就连翻书声都很轻,大家都在阅读,图书馆里鸦雀无声。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下刚刚进入图书馆的人也会闭上嘴巴,轻声慢步的走进来找他想看的书。在这种比较好的环境下,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成为异类与他人不同。所以,哪怕不习惯也会让自己融入进去眼前的环境,这说明位置影响人们的行为。‎ 后说,行为也会影响位置。社会分为不同阶层,而这阶层的划分正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决定的。爱学习肯吃苦的人考上了好大学,以后就有了一份好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有了高收入。他所处的阶层肯定与高考落榜没有工作的人不一样。当初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有的人有毅力肯学习,有的人贪玩游戏人生。因此,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行为便影响了人的不同位置,也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统而言之,行为与位置是互相影响的。不同行为的人有不同的位置,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行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八个字便直白的说明了这种关系。‎ 再说,位置行为互相转化。行为与位置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毛泽东年轻时有意在闹市中读书,他并没有因外界的喧嚣而改变自己专注的行为,所以当我们所处这种不良位置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行为,不要为其所变,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相反,国外有一知名大学的一位教授,其人学识渊博,在学术上取得较好的成就,但他经常辱骂学生,上课时常迟到或者接听电话。最终也被该校辞退。这说明在良好位置上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拥有好的行为。我们不要因为位置的优越而忘了自己的身份,因而得意忘形。‎ 所以,我们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不甘沉沦,心中有信念有信仰,并为实现目标努力拼搏,增加正能量,积极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朋友,如果你现在身处一个好的位置,请你更加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你变得更加优秀吧。即使有缺点和毛病,也不可怕,从现在就开始改变自己,为自己提升到一个优秀的位置,那里有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用正能量感染着你,带你一同进步。‎ ‎【点评】‎ ‎1.题目“行为与位置,相互影响”,能够深入地挖掘材料,准确地立意,拟题精准。‎ ‎2.本文分三个小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抓住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事例,正反对比,深刻地阐述了行为与位置的辩证关系。特别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给那些具有缺点的人改正错误,带来希望,给那些正在优秀位置的人以极大的鼓舞鞭策。‎ ‎3.论述过程中有特点。每段论述,正反对比之后,都有一段专门的论述。“统而言之”、“ 所以”使上文的论述更加深刻,结构更加严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材料从飞机及机场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问题具有思辨性。‎ ‎  “行为”词典解释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写作时,“行为”可以引申,可以具体化,如“勤奋苦读”是行为,“踏实苦干”是行为,“执着追求”是行为,“在困难面前毫不屈服”是行为,;反之,“懈怠懒散”是行为,“萎靡不振”“自暴自弃”亦是行为,“位置”词典解释为:“(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2)地位。”从材料中看,正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他们分别处于“头等舱”“经济舱”,由此,写作时,“位置”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地位、人的生命价值以及社会评价等。‎ ‎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  (一)行为影响了位置 ‎  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  (二)位置影响了行为 ‎  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动,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三)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  所选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4.‎ 为梦想出发 ‎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都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只读过三年书的他,想重新修订先祖古籍。或许不少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另类而疯狂”,然而我却认为,为自身的梦想出发,偶尔的疯狂又未尝不可。‎ 纵观社会,梦想并不是一件罕有的事物。或许人人都有梦想,但有的人却选择将梦想的种子埋没在心底,从来不敢为之行动,而另一种人则像范国梁等人那样敢作敢为,可以为自己所向往的事情付诸行动,最后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为生活蒙上亮丽而鲜明的色调。‎ 杨丽萍便是这样的人,她是龙年春晚明丽绽放的一朵茉莉,她绰约多姿,舞蹈宛如仙子下凡,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然而舞台下,她为梦想付出的行动和胆量,却是不可小觑的。她可以为了保持原生态的舞姿,谢绝所有功利性的演出和改造,她可以为了舞蹈于世人眼前,将半生耗在事业上。她日夜练习,不计演出酬劳,只为了将原生态的舞蹈传播。有人认为这样做太疯狂,然而杨丽萍只是为梦想出发。为梦想出发何尝不可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勇气,我们才能欣赏到这样一只脱俗的“金孔雀”,她才能让梦想成真,传播她的舞蹈。是的,为梦想出发,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 为梦想疯狂的人又何止杨丽萍一人呢?奥巴马自然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成功连任,他为梦想出发的胆量功不可没。在未当选总统时,身为黑人的他敢想敢做,誓往更高的山峰上攀爬,为此他可以克服黑人身份带给他的障碍,可以为筹得竞选经费抵押公寓,终于在竞选中一战成名,实现了他的梦想。若换做一般人,恐怕一想到种族身份的障碍与经费的不足这些困难,便早早放弃总统之梦了吧?又何谈为梦想疯狂的胆量!然而奥巴马做到了,他可以鼓起勇气超越常人的想法,为梦想出发。由此可见,为梦想出发,并非“另类”、“偏激”,这是一种正当的“疯狂”。为梦想出发,才能让生活充满阳光,收获不一样的风光。‎ 在这个贪图安逸稳固的社会,为梦想出发吧!让梦想带领你游历人生,开辟新的道路,让梦想增添人生的色彩,捕捉更美的风景吧。‎ ‎【解析】‎ 试题分析:梦想,是前进步伐的加速器,是奋起飞腾的双翼,是创造明日辉煌的“魔棒”!青年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激扬文字,浪遏飞舟,对未来充满憧憬,对人生溢满期盼。因此,“梦想”这个话题,对高一学生而言还是有话可说、有文可写的。‎ ‎  思想要向上。“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这一要求一直是历年高考语文考纲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在写作此话题时必须注意的层面,这一点也是对文章立意的要求。因为“思想”是文章的基石,也是文章的“命脉”,直接决定着文章的优劣成败,所以对文章“思想”层面的要求应成为我们写文章时首先考虑的一个因素。同时还要注意“梦想”和“空想”的区别,不要把“梦想”写成“空想”。‎ 文体有严格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时可从坚守梦想角度:追求梦想//(倔强地)坚守梦想//梦想引导人生//人因梦想而伟大//有梦就有希望//心怀梦想,更要付诸行动。‎ ‎  梦想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选择怎样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是相对于无梦的人生。那些旁听者的行为之所以可贵,首先就在于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丧失了人生的努力方向,丧失了梦想和追求,随波逐流,蝇营狗苟。‎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5.【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 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本题立意角度参考示例:‎ ‎1、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老人的 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2、善良与宽容:当游客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老人,他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时,老人则说:“不 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 ‎3、尽职与原则:老人进屋后,首先询问游客:“玻璃杯碎片呢?”当得知游客已把碎片和别的垃圾一起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拒绝把房屋租给游客。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这个细节、这个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担荷意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 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伟大的爱国 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 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们在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 人们都说,人生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样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应有的丰富多彩。‎ 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价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反应了一碗米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一碗米”因不同的经历与环境,有着不同的价值;可从多个角度构思,一碗米的价值,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自我价值;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价值,可以理解为经历与环境;故可得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人生经历和环境有关。由此还可以联想到,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价值,故可得出,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还可从人的价值实现,因环境而不同,所以,要敢于追求、尝试、充满信心。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要勇于追求自我价值 ‎2.要正确认识自我,做适合自己的事 ‎3.要善于找寻良好的环境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7.‎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电视明星孙红雷给湖北枝江酒做广告时说的广告词!这是一句能让人想起往事的话,也是中国白酒广告营销的典范!大明星孙红雷确实是个有故事的人,《征服》、《人间正道是沧桑》、《落地请开手机》、《潜伏》等大片,他都是故事的主角,都充满着传奇故事。‎ 笔者欣赏有创意有深意的广告,尤其喜欢白酒的广告。小刀酒的“男人的人生要像一把刀,要有所斩获。喝小刀成大器”;洋河蓝色经典的“男人的情怀”;今世缘的“今世有缘,相伴永远”等等都不错。但“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我们都是重感情的人;有朋友,人生比戏更精彩。知心知己枝江酒!”来来往往,喝杯枝江,这是中国白酒广告中最登峰造极的话!就凭这个富有创意的广告让无数人记住了枝江酒。喝酒是男人的乐事,所以那些酒的广告都饱含男人的情感。‎ 不管是熟悉的铁哥们或是刚认识的几个男人,在一起吃饭,必然喝酒。男人在一起当然都会讲自己的故事,如有酒助兴,故事会讲得越多越生动越精彩。在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会情感投入地喝酒,喝酒之后更会投入地追忆往事!对于笔者来说,就冲着这句“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就算不喝酒不抽烟也会想起无限往事而惆怅落泪!‎ 前不久,电视里播放了一段时间孙红雷做的广告,是湖北枝江大曲的酒广告,广告中一句台词说行很好:“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人生如戏,还好有你,枝江大曲,仔细一想,这话用在酒上还真是那么一回事,有了这个广告语的印象,后来注意到该酒的平面广告中的一句广告词也很好:“人生比戏更精彩,知心知已枝江酒”。是呵!不是知心知已的人怎么会在一起喝酒呢?在一起喝酒的人一定都是有故事的人,特别是喝了好酒,喝到一定程度之后,每个饮酒的人都会讲自己的故事,故事越是讲得起劲,酒就越喝得多;酒喝得越多,故事就越讲得精彩。如果酒喝得没有故事可讲,或没有故事的人在一起喝酒,那一定是喝的闷酒,看来这酒是给有品味的人喝的,是给有故事的人喝的。 ‎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伟人有伟人的故事,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故事;有的人故事很精彩、很传奇,但不论是轰烈的、平淡的、曲折的、伤感的,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人心底。我们的确都是有故事的人,在每一个故事中,我们都能寻找到真实的自己,在生活的每一时刻里,我们都在写自己的故事,并且始终是故事里的主角,只是不同的人生写出了不同的故事而已。 ‎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很多故事的,都是在用自己的一生来不断地写故事,讲故事,有些故事刻骨铭心,有些故事随风飘散,有些故事让人兴奋,有些故事让人泪流满面,故事有不同,但所有的故事只有一首主题歌——人生。 ‎ 人生是不容易的,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就更不容易,如果我们的故事是单纯地回味过去,那故事就缺少了思想,就平淡无味,所以我们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用理性去发现,用语言去表达,认真对待我们的生命和生活,通过观察、思索把自己人生的故事写好,让我们不仅有故事,而且故事深刻而又有内涵。‎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人生要经的起大风大浪。人 要活的有尊严,人活着要有志气,有骨气,有霸气,但是不能有傲气,成败得失还得靠点运气。‎ ‎【解析】‎ 试题分析: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正确地审清题意。在本则材料中,其关键词语是“行走”。“行走”既可指空间上的行走,也可指思想上的行走,还可以指人与人之间心灵、情感方面的沟通,你走进我的心里,我走进你的心里。然而,我们在写作时如果单纯地围绕“行走”行文,就会有跑题之嫌3因为在材料中,对“行走’’有个终结结论——“每一次行走都是心灵的放飞”,故应该围绕“心灵的放飞”进行写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构思:‎ ‎ (1)分析行走的目的:如果行走没有目的,不服从心灵的指挥,那是盲目行走,盲目行走会迷失自己人生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其实材料中“或者追随故事而去一个地方,或者去一个地方后渴望遇见一段故事”这样的句子暗示了行走要有目的性。‎ ‎ (2)分析“行走”的原因。从行走的第一个层面(字面义)看,我们可以想到“因为梦想所以行走”,比如“为天堂鸟行走”“美景引导行走人”这样的论题都是从原因角度考虑的:从行走的第二个层面(引申义)看,现代社会,人们为名缰利锁羁绊着,行色匆匆,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交往,即使是熟人相见也是极端冷漠,可以说人们已经没有了故事,特别是没有了心灵的故事,或者说只有单调的追名逐利的故事,如果再不进行心灵的沟通(“行走’’),我们的社会将不可救药。当然,我们还可以思考“行走”的意义、“行走”的方式,比如“行走是一种尊重”“行走是一种教育”这样的论题就是从“行走”的意义角度考虑的,而“重复的行走就是成功”这样的论题则是从“行走”方式的角度考虑的。‎ ‎ (3)写记叙文,可以写一段行走经历,也就是一段行走故事,通过叙写一段故事,告诉读者一些哲理,比如“经历就是财富…‘梦想是行走的动力”等。‎ ‎ (4)让心灵获得充分的自由,当心灵获得充分的自由的时候,我们行走起来才不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从而走向自己的个性之路、成功之路。‎ ‎ (5)可以反弹琵琶。行走是心灵的放飞,但是行走必须在道德、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如果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最终会失去自由,乃至锒铛入狱,再无自由之时。‎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 参考例文:‎ 这边风景正好 推开门,往事蝴蝶般,扑面而来,我在美好的心酸里,手忙脚乱。——刀刀 从一片狼藉的书卷中抬起头,窗外天色阴阴的,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我轻轻发出一声叹息。‎ 入高中三个月了,仍是不适应。繁重的课业压得人抬不起头来,双休日也被各个补习班占领,撒丫子离开了我的怀抱。更重要的是,我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压抑感,使得我无法挤出快乐的笑容,无法享受身边的风景。‎ 一转头,看到桌上鲜艳的初中毕业照,还有一年前我挂着奖牌的照片。照片上的我和身边亲密的伙伴们笑得那样灿烂,恍若隔世,深深刺痛了我的眼。‎ 不禁怀想起初中时纯粹到极致的快乐。每日有挚友的陪伴与关怀,有同学们无心或刻意制造的笑料,有学习之余斑斓的活动。甚至旧时校园里饱含深情的一草一木,都美得动人心魄。‎ 而今,照片上的人们啊,已散落在这偌大杭城的每个角落,再聚首一次也难。脑海中闪过我们徜徉在校园里的场景,为了一点小事哄堂大笑的场景,联欢时使出浑身解数的场景。它们如蝴蝶般扑面而来,带给我片刻的回想后又翩然飞去,留我独自淹没在心酸里。‎ 谁也不知道,那样美丽的风景里,我曾有过至真至纯的快乐。而今,在陌生与压抑的新环境里,我再也看不到美好。‎ 突然,电话铃响了。接起,是刚步入大学殿堂的姐姐。她问我近况,我便将方才酝酿着的一肚子苦水一股脑儿倒给了她。‎ 她沉默地听着。待我说完,她才淡淡说了一句:“上了大学我才发现,高中的时光是多么的快乐。带着心酸,又沉浸在往日的美好里。”‎ 我被这话猝然绊住了。这话我仿佛也经历了无数遍:如今我这样想着,迈入初中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 看着窗外绿草岸旁静静流淌的河水,突然发现它那么美,我之前怎么没注意到?原来是刚搬入新居怀着对旧居的念想、满腹怨气的我,不曾欣赏过身边的美景。‎ 眼前浮现起高中生活的一幕幕:校园里幽静的甬道,苍翠的树;每天早晨同桌放在我课桌上温暖的早饭,想起寝室里,教室里的欢声笑语……‎ 我终于明白,原来我的压抑与不适全来自于对过去的执念。其实身边的风景又何尝不绚丽?只是我还未去欣赏罢了。‎ 往事如美好的蝴蝶翩然飞去,但留下的我们不应沉浸在心酸里,而应欣然接受新的美景,莫待现今成了往事,才痛悔自己当初的无情。‎ 放下电话,我对自己说:珍惜现在。‎ 珍惜现在,这里风景正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式的材料作文题。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再结合文字解说,不难理解画面表述的中心内容:无论发生过的事情,还是以后可能经历的事情,都很难用一句话界定。很多事会带给我们“心酸又开心、期待又害怕”这样复杂的情绪。人生也是这样,往往就是这些让你有复杂情绪的事情。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就能写出好的作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9.‎ 人,真的很聪明吗?‎ 人类从亘古的荒原走来。一直走到高楼林立的都市:人类从愚昧落后的部落走来,一直走到文明和开化的现代社会。这一路高歌猛进,无不说明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不愧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近几百年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蒸汽机、电、核能……这一切的一切,不断显示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然而。仅凭这些。就能断言人类是最聪明的吗?就能判定现在的世界优于过去,并预测未来的世界一定更美好吗?‎ 我的回答是:不能!‎ 仰望天空。候鸟凄厉的叫声,带来远方战火依然的消息:驰骋高原,再难见到藏羚羊奔跑的矫健身姿……这一切,又是谁造下的孽?‎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有许多人只受到功利的影响。而没有接受智慧的启蒙。近代的战争多数已不单纯为了正义,的是为了物欲和私利。这充分暴露出人性中贪婪、自私和暴戾的一面。有些国家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使用贫铀弹等杀人武器,丝毫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受难地区的无奉百姓患癌症等疾病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这不仅仅是愚蠢,更是道德的沦丧,是彻头彻尾的犯罪。还有,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索取,致使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种类大幅度减少。300亿年前地球上大约有25亿个物种,现在仅存1亿个左右。在已灭绝的约24亿个物种中,有60%是20世纪灭绝的。从17世纪起,动物的灭绝进入了加速时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现在仅存的约1亿个物种中,鸟类每两年灭绝1种,兽类每一年就灭绝1种。今后的趋势是:植物可能以每小时1种的速度灭绝,动物可能每天减少1种。我不禁想问,仅有的这些物种在地球上还能支撑多久?大海雀、渡渡鸟、旅鸽、卡罗莱纳鹦鹉、高加索野牛……这些早已被人类灭绝的动物,如果能够复活的话,我们从它们眼中看到的将是平和、善意,还是愤怒与敌意?事实上,现在连看一看敌意的目光也成了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 人类只是地球生命之网上的一段绳索,人类施之于这“网”的,也是人类施之于自己的。人类的文明已经让这张“网”变得千疮百孔。人类用科技来防止小行星将地球“咬”出一个缺口,是聪明的,但自己将这张生命之“网”撕扯得破败不堪。那就不能不说是糊涂之极了。也许有时残缺是一种美,但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来说,残缺决不是美!我们需要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地球。造物主给了人类一个美丽的星球,人类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与地球和谐相处。‎ ‎21世纪的钟声早已敲响。可我们是否应该将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人类的所作所为放在一架一头是聪明另一头是愚蠢的天平上称一下,看看哪一头会更重?或许,对于未来世界而言,这样做能使我们免生许多遗憾。‎ ‎【解析】‎ 试题分析:对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0.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我们要摒弃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传统思想,他们,俨然成为了我们情感和灵魂的寄托于归宿。参考立意:一言一行总关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1.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面对高远的目标不能立马实现时,我们不如给目标一个缓冲的坡度和时间,这样可能更容易达成。从此角度立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善于把大目标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垒土法”立意:坚持创新与科技。‎ ‎22. 参考立意:不要鼠目寸光、眼睛朝上、好高鹜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23.【解 题】解析:综合三则材料,本次作文的主旨应该围绕 “梦想的遥远与憧憬”“生活的艰辛与骨感”展开,在肯定生活的艰辛、美好,梦想的渴望与追求的原则基础上,畅谈自己对“生活和梦想”的各种认识。   【参考立意】一、生活中总有一些苟且,是你自己也是他人,让人无奈却又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其实人总是希望有美好的,故而有了那么多的联想,佛家的极乐之地,道家的无为之境,儒家的大同世界,西方的天堂。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多一些美好,少一些苟且。   二、随着生活压力的骤然上升,“诗和远方”成为许多人的慰藉和希冀。寻一方好天地,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工作的烦恼,慰劳疲乏的身心;寻一处好风景,出游踏青舒缓神经。   三、即使现在的生活让你不如意,眼前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一些琐碎事让你痛苦不堪,但是你还有希望,还有明天,还有温暖的太阳,温柔的风,你还有心里的美好生活。就是眼前生活乱糟糟,也不要失去生活信仰,你还有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