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41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解析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综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12 小题,) 1.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说:“绝对空间就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 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对此观点进行修正的是(  ) A. 相对论力学 B. 地质力学理论 C. 量子论力学 D. 光电效应理论 A 相对论力学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 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 A 项正确; 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成因的学科,它以经典力学 为基础,故 B 项错误;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量子论力学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 子来实现的,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 C 项错误; 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 们统称为光电效应,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 D 项错误. 故选 A. 本题考查了相对论,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进行比较的能力.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相对论,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 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 2.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 世纪下 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 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 中占据主导地位。20 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 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 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B. 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C. 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 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C A、材料中强调的重心强调的是全球史观看待历史更加先进,该项的叙述不是最贴切的, 故排除; B、材料中并未涉及史学发展片面的知识点信息,故错误; C、材料强调的是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比独立分开看待历史更加先进,故正确; D、材料中未涉及研究世界历史的科学方法的观点,故错误; 故选 C. 本题以美国学者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相对论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 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了对相对论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问题时,应当首先排除 BD 两项,比较 AC 项,C 项在叙述上比 A 项更加准确. 3. 1904 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已经成 功地瞥见它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 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其观点可用于说明(  ) A. 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 B. 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 C. 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 D. “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 D 根据材料“1904 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 已经成功地瞥见它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 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科学家 彭加勒强调经典力学包含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相对论力学是经典力学的改造升级. A 项,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任然有作用,排除; B 项,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不符合材料主旨也不符事实,排除; C 项,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说法太绝对,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 D 项,“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 故选 D. 本题考查经典力学,具体考查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力学的关系. 本题考查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力学的关系,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经典力学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4. 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 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 定律放在眼中, 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 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 ) A. 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行星”可以获 得提示,备选项中只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故 D 项正确。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5. 16-17 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 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 这反映了() A. 科学取代宗教的时代要求 B. 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结合 C. 个人的价值得到高度崇拜 D. 启蒙思想在社会全面渗透 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A 项中“取代”、D 项中“全面渗透”的说法均过于夸大化;B 项中的“工业时代”开 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6——17 世纪”,故排除;题目中16——17 世纪,西欧国家将科学发明冠以“新”字的现象体现了该时期的西欧国家对科学方法和 精神及科学家成就的高度崇拜,故选 C。 6. 自 17 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 的。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 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 中的“它”是( )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论 D 本题主要考查量子理论,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 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 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 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 确的解释”可知是普朗克的量子论,解释了微观的理论。ABC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故 选 D。 7. “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 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 A.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神创论 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奠定了研制蒸汽机的理论基础 C 本题考查对普朗克量子论的掌握,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 述的是量子理论对微观世界的科学解释,所以量子论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答 案选 C。A 项是生物进化论所起的重要作用;B 项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贡献;D 项 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积极影响,均不符题意,故选 C。 8. “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 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 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 论是(  ) A. 经典力学 B. 生物进化论 C. 相对论 D. 量子假说 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绝对时空观,同时他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并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故 C 正确; 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 对时空观. 相对论要求物理定律要在坐标变换(洛伦兹变化)下保持不变.经典电磁理论可以不加 修改而纳入相对论框架,而牛顿力学只在伽利略变换中形式不变,在洛伦兹变换下原本 简洁的形式变得极为复杂.因此经典力学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力学体系在洛伦兹变换 下形式不变,称为相对论力学.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 力使它转向,便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能解释:为什么行星不以 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运行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地趋 于落向地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若无“外力”作用便作匀速直线运动 B. 行星不“飞离”曾经被教会解释为是上帝的原因 C. 行星不“飞离”的原因是发现三大定律的关键 D. 伽利略的发现影响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及人类社会 C A.选项的这句话明显在材料中可以看出来。 B.在伽利略和牛顿的科学发现之前,教会用宗教世界观来解释行星不飞离的现象。 C.材料反映的明显是伽利略的发现,而不是牛顿的科学成就。 D.伽利略的科学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文化领域,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 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伽利略的科学贡献核材料的内容来综合 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物理学发展的过程特征,其次,要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要求学 生有较强的整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0.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 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 A. 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B. 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 C. 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 D. 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A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知识与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 是指科学知识的进步,而“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 法去认识”是指科学方法利于启蒙思想的形成,故 A 正确;B 项所述中“源于科学知识 进步”表述错误,排除;CD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 A。 11. 下表为 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比较,通过比较反映了当时的东西方 中国 西方 1596 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 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 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 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 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 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87 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 A. 文化的交流加深 B. 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政体的本质差异 D. 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 本题考查 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 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A 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依然处在 封建社会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故 B 正确;当时中西方基本上都是封建政 体,故排除;D 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 B。 12. 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 在自然界地位不断的降低。这主要反应出 A. 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 B. 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 C. 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 D. 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 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带来的相关作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 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这一题的题干是“虽然……但是……”结构,题意强 调的是后者,即“但”后面的意思,所以强调的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而其“作用” 材料用了两方面的信息,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C 符合题意, 正确;A 本身错误,不符合题意,可以直接排除;B 表述绝对化,且在题干中没有直接 体现,排除;D 在题干中没有直接体现,排除。故选 C。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和改革选考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国的崛起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这些“硬”指标,而且表现为思想文化的“软” 因素。这时,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就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刚 刚过去的 500 年时间里,大国争霸,新老交替,人类世界的发展速度从“爬行”迅 速进入到“飞行”,其思想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没。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经济上贫穷,政治上分裂的国家都 不可能崛起,发展壮大。同样,任何一个充斥着文育,文化贫乏,落后的国家,也 不可能崛起。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从正反两个角度 任选其一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示例一:论题: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因素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正面:从英法美的崛起看。1500 年以来伴随资本主义工商业及和工业规模的开展;文 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产生、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 民主制度确立、发展完善。英法美等国正是在实现了科技革命、制度创新和思想意识的 现代化, 具备了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条件之后, 他们才较早地获得了通向崛起之 路的历史机遇。 反面:从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等崛起夭折的国家看。西班牙、葡萄牙虽然在占据了中 央集权的优势下开辟了新航路,但由于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思想文化的相对 落后和缺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支撑最终崛起失败;荷兰虽然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海外 贸易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工业发展和军事的优势导致崛起失败。 总结: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们要努力为自己 寻找到精神和价值的支撑, 建构继承传统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世界,才能真正促进中华 民族的崛起。 示例二:论题:文化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 正面:在英国成为大国中,英语通过殖民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其语言的影响力不可小 看,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无疑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而科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 则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则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 济秩序,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才使英国在世界舞台上驰骋近两个世纪。 反面:近代中国文化的落后,世界文化中心由东方转移到西方,中国备受侵略和宰割。 15 世纪时,葡萄牙、西班牙凭借自己的海洋大发现,率先进入大国行业,但很快就被 荷兰、英国取而代之。而当后发国家德国、日本想取代这些老牌大国以不义之举侵害他 国之时,无一例外遭遇失败,而且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葡萄牙、西班牙靠殖民掠夺, 建立起巨大财富,但它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它自身没有可以长久支撑的先进 文化,也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总结:文化实力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国家的基因 和崛起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外部力量的崛起,一定是它内部力量的外延,内部力量的 强大正是来源于它的文化力量,文化实力影响国家地位和崛起的进程。 重视发展文化软实力,重拾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使之发扬光大。 本题主要考查对大国崛起的原因认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 据材料信息“大国的崛起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这些‘硬’指标,而且表现为思想文化 的‘软’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等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 度提炼论题。例如:文化因素对大国崛起的影响;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地位重要;文 化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因素促进大国的崛起等。然后 再结合近代世界大国崛起再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相关史实对选择的论题进行论述。 论述过程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最后,综述论述过程。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 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 图 2 西方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 (注:纵轴表示科学技术成果积分对数值)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对比图 1、图 2,提取有效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定论题进行阐述。 论题:15 世纪中西方科技的异位。 中国科技的落后体现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思想的不思进取。明代:废除宰相, 封建专制制度强化;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强化、资本主义的 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理学的僵化、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产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西方在经济发展与思想发展上为科技发展提供助力。近代西方的崛起:资本主义的萌芽,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传播;封建地主阶级衰弱, 新兴工商业阶层兴起。 东西方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决定了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本题考查中西方科技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综合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本 题属开放性试题。解答这种题型要注意三个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 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 实;(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注意史论结合。对于这种新题型,学生只 要把握住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把握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得高分还是很容易的。解答本题首先根据材料图示的信息,拟定出具体的论题,如: 15 世纪中西方科技的异位;然后再结合 15 世纪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大背景的相关知识,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来进行说明即可,最后再进行总结升华即可。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两个及两个以上信息,并就信息 分别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炼信息,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 1:论题:近代人性解放的光芒日益灿烂。阐述:(1)14--17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高 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开启了人性解放的闸门;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未来国家组 织形态。人们将理性用以探索人类社会问题。(2)17 到 20 世纪杰出的自然科学成就 彰显了人类理性的探索和对理性、自由的开拓,克服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不自由状 态。(3)1687 年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开拓了人类观察、研究世界的全新视角。 (4)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子生物进化论,冲击 着基督教上帝造人说,进一步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帮助人类摆脱几千年来神学统治人类 精神世界的局面。宗教神权对人的奴役和封建王权对人的专制大为减轻,人类获得了相 较以往更大的自由。总之,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历史,就 是入类不断超超自身的局限性而获得更大自由的历史。 示例 2: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趋于成熟。阐述:19 世纪里,英国、俄国、美国、日本、 德意志、意大利、法国等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发生,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相 继爆发,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范 围内建立,原来王权下的“臣民”转变为公民,封建王权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人类 获得了相较以往更大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走向成熟。 示例 3:论题: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日臻完善。阐述:15 世纪末--16 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和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刺激了资本主义兴盛于发展;18 世纪中--19 世纪初,经过第一次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在生产技术上发生了根本变革,原来的工场手工业为机器大工业所 代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制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19 世纪中期起,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飞跃 式的发展阶段,取得了空前成就,到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完成。 本题考查近代世界资本主义思想、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准确解 读图片材料和史学论证的能力。这是一道论述题,首先提炼论题,然后运用所学史实论 证该论题。题图明显反映出近代资本主义道路曲折的发展之路,它是其思想、政治和经 济相协调齐步共进的历程。根据材料文字信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早期资产阶 级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革命与代议制确立”“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资本主义工业 化完成”等信息可以提炼出“近代人性解放的光芒日益灿烂”;或者“近代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趋于成熟”;或者“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日臻完善”等观点。然后在这些观点的主 导下,依据所学以历史史实加以论证。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西方 1385 年,明朝在南京鸡鸣山建立观象台,是 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天文台 1583 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 来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天球仪等,西 方天文学与科学仪器传入中国 1542 年,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 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每 年绕太阳运行一周 1543 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 1572 年,第谷发现仙后座超新星(银河系第二 1607 年,李之藻著《浑盖通宪图说》,将地 心说引入中国,西方托勒密地心说渗入东方 天文学 1629 年,开历局,以徐光启为监督,开始编 撰《崇祯历书》 1634 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监制“窥筒”, 是为中国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1634 年,《崇祯历书》历时五年成书,是一 部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 1645 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宪时 历》,即夏历,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颗新星) 1572 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 公历的前身 1584 年,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 出版,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1609—1619 年,开普勒根据第谷观测行星位 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1632 年,伽利略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 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 阳中心说” ——林言椒等著《中外文明同时空》 表为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欧天文学的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 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 结合) 示例:论题:16—17 世纪中西天文学发展的趋势迥异。 16—17 世纪,中国传统天文学发展渐趋停滞,西方天文学取得突破性发展。明清时期 的中国农耕文明发达,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受重道轻器等传统思想影响,科技成就多为 传统实用技术的总结,在天文学领域的研究已滞后于西方;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崇尚科学和理性,在天文学等科学领域逐渐打破了天主教 会的神学束缚,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奠定基础。总之,科技发展受社会和时代因素的 制约和影响,又转而影响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本题考查 16 世纪、17 世纪中西天文学发展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 信息,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这一类试题是开放性比较强的试题,回答这一类问 题,一般需要这样几步走。首先应该仔细的阅读材料,看看材料是关于什么的,然后认 真的分析材料的要求,看看是要自己提炼观点,还是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观点或者是论证 材料的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史论结合的分析说明。本题是需要提炼材 料中信息形成观点,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论述,可以提取 16—17 世纪中西天文学发展的 趋势迥异,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此时中国的天文学处于停滞状态,但是西方发展迅速。 导致二者发展趋势迥异的原因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不 管选择哪两个观点都要史论结合进行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