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9 MB
  • 2021-05-13 发布

2011高考必看2005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及答案精析精解

  • 8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高考必看:2005-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试题及答案精析精解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近年,世界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回答1~4题。‎ ‎1.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 ‎ “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 A.天然气、水、石油 ‎ B.水、石油、天然气 ‎ C.石油、天然气、水 ‎ ‎ D.天然气、石油、水 ‎2.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该工程主线的西部起点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鄂尔多斯高原 ‎4.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 ‎ A.运输成本增加 B.垄断的加强 C供需关系的改变 D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5~7题。 ‎ ‎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6.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3中,为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8~9题。‎ ‎8.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 ‎ B.Ml、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 ‎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 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 单位重量的M1、M2 ‎ ‎9.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 ‎ A.N B.P C.Q D.R ‎ ‎ 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0~12 题。‎ ‎10.图4中曲线依次代表 ‎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 ‎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11.从图4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 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 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 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 深度增加而升高 ‎12.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 D.太行群山一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推行了许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回答13~16题。‎ ‎13.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宜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 ‎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 ‎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 ‎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A.废除剥削制度 B.消灭阶级压迫 C.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 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往往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回答17~20题。‎ ‎17.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 ‎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 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盂浩然 C.杜甫    D.杜牧 ‎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 ‎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 ‎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20.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 ‎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 ‎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回答21~24题。‎ ‎2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 ‎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2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 ‎ A.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B.维持外蒙古现状 C.战后成立联合国 D.废除美英在华治外法权 ‎ ‎2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 ‎ 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 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24.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 ‎ 居民消费是不断变化的。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大件”的变化就是生动的事例。在20世纪50、60年代,“三大件”是指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以后“三大件”逐渐演变为彩色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电话、空调和计算机;轿车、房子和旅游。回答25~27题。‎ ‎25.从消费内容来看,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的消费属于 ‎ ‎ A.物质生活消费 B.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C.劳务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26.与彩色电视机相比,旅游商品属于 ‎ ‎ A.物质商品 B.耐用消费晶 C.服务商品 D.专用商品 ‎27.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财政收入状况 D.通货膨胀水平 图6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回答28~29题。‎ ‎28.在画面情境中,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 ‎ A.自相矛盾的关系 B.辩证法的矛盾关系 ‎ C.诡辩的关系    D.辩证否定的关系 ‎29.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 ‎ 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 ‎ 下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 A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 ‎ B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C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 D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回答30~31题。‎ ‎30.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A.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C. 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31.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 ‎ A.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 B.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 C.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 D.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之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地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回答32~33题。 ‎ ‎32.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 A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 B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C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 D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33.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 B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C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转化 ‎3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35.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两种主要政体,其区别是 A前者不设总统,后者设立总统 B前者政府对议会负责,后者的政府对总统负责 C前者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后者的国家元首拥有实权 D前者的议会拥有立法权,后者的立法权在总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本卷共4小题,共160分。‎ ‎36.(36分)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分)‎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1分)‎ ‎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 材料三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6分)‎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12分)‎ ‎(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4分)‎ ‎(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10分)‎ ‎38.(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 ‎(3)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人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10分)‎ ‎(4)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分)‎ ‎39.(6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8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__米。(3分)图中A城市名称是___,它是____ (国家)的首都。(4分)‎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6分) .‎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7分)‎ 图8中B城市为万隆。1955年,在这里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 4)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分)‎ ‎(5)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6)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4分) ‎ ‎(7)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4日印尼亚非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50年前的亚非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那次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请回答: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实质上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10分) ‎ ‎(8)近些年来,我国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第Ⅰ卷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 D、水稻、玉米、小麦 ‎2.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C、广东 D、甘肃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雪量的分布.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雪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5. 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答6-8题.‎ 国家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 ‎①‎ ‎13.2‎ ‎14.22‎ ‎69.6‎ ‎21.5‎ ‎2.2‎ ‎6.7‎ ‎②‎ ‎30.7‎ ‎3.73‎ ‎24.9‎ ‎39.7‎ ‎25.7‎ ‎9.7‎ ‎③‎ ‎7.1‎ ‎1.89‎ ‎17.7‎ ‎51.1‎ ‎12.5‎ ‎18.7‎ ‎④‎ ‎8.5‎ ‎30.7‎ ‎17.3‎ ‎20.6‎ ‎55.3‎ ‎6.8‎ ‎6.表1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7.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 D、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8. 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接近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9-11题.‎ 9. 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10、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 D、西8区的区时 ‎11、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 ‎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回答12至15题。‎ ‎12、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败过程 ‎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14、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1949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回答16至19题。‎ ‎1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7、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 A、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 B、推翻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 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 ‎18、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 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 ‎19.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 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进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的大国,法德关系对欧洲的和平平与安全影响极大。回答20~22题 ‎20.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4反映的战争是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2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行了货币联盟 ‎23.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到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的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回答24~25题。‎ ‎24.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商品流通 ②易货交易 ③货币支付 ④货币借贷 ⑤非现金结算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5.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 ‎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 ‎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 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 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 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 ‎27.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选项属于中央银行职能的是 A.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 B.经营外汇信贷业务 C.执行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 D.经理国库、发行货币 ‎28.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撤销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2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1)(3) B.(2)(4) C.(2)(3) D.(1)(4)‎ ‎3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思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1)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2)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3)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4)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换 A.(1)(2) B.(1)(3) C.(3)(4) D.(1)(4)‎ ‎31.据报道,著名歌手从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从飞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1)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2)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3)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 (4)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1)(2) B.(1)(3) C.(2)(3) D.(2)(4)‎ ‎32.西方的一些评论家在评论2004年美国大选时曾辛辣地指出,布什和克里的竞争,与其说是不同施政纲领的对决,不如说是金钱的对决,谁筹集的竞选资金多,谁就多一分胜算。对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应是 A、在美国民主具有超阶级性 B、在美国政党对政治失去意义 C、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D、在美国只要有钱就能当总统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凸显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内容。这是因为 ‎(1)政府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行政机关 ‎(2)能否实现“十一五”目标与政府职能有密切的关系。‎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化政府职能是基本趋势 ‎(4)转变政府职能是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的需要 A.(1)(2)(3) B.(2)(3)(4) C.(1)(3)(4) D.(1)(2)(4)‎ 表2是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简要过程。读表2,回答34至35题。表二 ‎2005年9月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5年9月27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国我在北京联合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 ‎2005年10月27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调整到1600元。‎ ‎2005年12月19日 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国务院制定《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的决定》。‎ ‎34、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中,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依法治国原则 ④司法公正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从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可以看出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 ②国务院行使了最高国家行政权 ‎③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第Ⅱ卷 ‎36.(36分)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的沙尘暴按月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1) 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4分)‎ (2) 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6分)‎ (1) 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7分)‎ (2) 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14分)‎ (3) 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次。(5分)‎ ‎37.(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据(礼记·王制)记叙,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语言不同,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亡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卤斋遗书》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唐汉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 ‎(3)根据材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所得到的启示。(4分) ‎ ‎38.(32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12分)(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 ‎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提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6分)‎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 ‎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4分)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能力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图9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3)比较图中9中A 、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6分)‎ ‎(4)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8分)‎ ‎(5)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它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6分)‎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10分)‎ ‎(7)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10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 是 ‎ A.甲 B.乙 ‎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A.城市人口数较少 ‎ ‎ B.城市人口增长率较低 ‎ ‎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读图2,回答3~5题。‎ ‎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 A.T B.Q ‎ ‎ C.R D.S ‎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 A.T B.Q ‎ ‎ C.R D.S ‎5.在图3所示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量情 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 C.③ D.④‎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为90º;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 A.5时 B.15时 ‎ ‎ C.9时 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A.55ºN B.65ºN ‎ ‎ C.75ºN D.85ºN ‎8.若Q地的经度为0º,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灾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9~10题。‎ ‎9.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10.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11.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最重要原因是 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13.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17世纪以来,中国的军队在组织、性质等方面几经转变。回答14-17题。‎ ‎14. 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 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 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 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 这种军队组织形式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 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 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1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A.仿效近代军制编练 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 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军官 ‎17.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 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 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18.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19.图5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路牌外文是“RUE 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20.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军事权力 A.中山舰事件 B. 整理党务案 ‎ C. 北伐战争 D. 迁都南京 ‎21.图六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 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22.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主要目的是 A.团结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美斗争 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与美、苏结盟 D. 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25.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现象也越来越多。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是股份制改造的最佳途径 ‎③是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④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2006年4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消费税税目调整细则》生效,该细则规定,新增高档手表(销售价格在10000元(含)以上)、木制一次性筷子税目,其税率分别为20%、5%;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国家对消费品有选择征税的目的是 ‎①抑制高速通货膨胀②合理调节消费行为③间接引导投资流向④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28.2007年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迅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故障的事例表明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该药物,而是要求在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回答29—30题。‎ ‎29.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④是一个饱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启示我们 A.应该在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B.应该客观地认识事物在联系中的性质和作用 C.应该摒弃那种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 D.应该摒弃那种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方法 ‎31.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32.K市市镇两级政府每年拿出两亿元资金,逐步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工程,为农民构建起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在这件事中,政府的角色是 ‎①经济建设的组织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调控者 ④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3.2007年2月7日,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 病毒的始作俑者李某等人落入法网。这表明 ‎①公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②公民自由总是在法律规范内的自由 ‎③公民是现实社会的权利主体,但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④公民有使用网络的权利,也有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这一过程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3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6.(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8分)‎ ‎37.(19分)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4分)‎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8分)‎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4分)‎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3分)‎ ‎38.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观点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会自动的帮助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禁运条款的制定不单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置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已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为。‎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用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9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主张的异同。(7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10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6分)‎ ‎39.(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1~2005年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口 出口 总额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杂项制品 总额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杂项制品 ‎2001‎ ‎1978‎ ‎321‎ ‎419‎ ‎151‎ ‎2398‎ ‎134‎ ‎438‎ ‎871‎ ‎2002‎ ‎2459‎ ‎390‎ ‎485‎ ‎198‎ ‎2971‎ ‎153‎ ‎530‎ ‎1012‎ ‎2003‎ ‎3400‎ ‎490‎ ‎639‎ ‎330‎ ‎4034‎ ‎196‎ ‎690‎ ‎1261‎ ‎2004‎ ‎4440‎ ‎655‎ ‎740‎ ‎501‎ ‎5528‎ ‎264‎ ‎1006‎ ‎1564‎ ‎2005‎ ‎5122‎ ‎777‎ ‎812‎ ‎609‎ ‎7129‎ ‎358‎ ‎1291‎ ‎194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注:表中数据均取整。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 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信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1)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从材料一、二所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分)‎ ‎(3)用政治常识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分)‎ ‎40. (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8‎ ‎ 材料一 材料二 ‎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读图9,回答(3)~(4)小题。‎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 分)‎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 分)‎ 结合材料回答(5)-(6)题 ‎(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2分)‎ ‎(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8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 1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张某承包了0.5化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4.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 B.45°~55 C.5°~15° D.60°~70°‎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C.6月、4时30分D.4月、5时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 A.姚莹 B.徐继畬 C.郑观应 D.严复 ‎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消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22.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 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2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力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26.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本地位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下列企业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 ‎①甲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②乙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进行有奖销售,最高奖励现金1万元 ‎③丙企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 ‎④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份额,联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达成价格协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为9.%;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1.8%;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这表明 A.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B.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C.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D.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回答29~31题。‎ ‎29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1.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2.经过近10年艰苦实验,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间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这说明 ‎①外因和内因一起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②在特定条件下外因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③外因使事物的变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④外因通过改变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但两者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从本质上说在于 ‎ A.所体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B.所体现的国家结构不同 ‎ C.所体现的权力授受关系不同D.所体现的国家政权运行方式不同 ‎34.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表明 ‎ ①W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 ‎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5.在经历了近5年的政治冷淡后,中日两国领导人通过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从“迎春之旅”到“暖春之旅”的访问,融化了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坚冰,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中日关系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 ‎①各自的国家制度决定的②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的④两国面临的国际格局决定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第Ⅱ卷 ‎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32.(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 (1) 在唐代明经、进士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2) 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3) 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 (4) 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 ‎39.(60分)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1629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 ‎1632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 ‎1644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 ‎1645年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 ‎1655年 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 ‎1657年 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 ‎1672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 ‎1696年 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 ‎1712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 ‎1714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1731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 ‎1756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 ‎1765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 ‎1770年 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 ‎1771年 ‎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乘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众记》两碑,以资纪念。‎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 ‎(2)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12分)‎ ‎(3)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 ‎(4)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8分)‎ ‎(5)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0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第I卷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A. 西宁 B.延安C.上海D. 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① B. ②C .D. ④‎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w.w.w.k.s.5.u.c.o.m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C. 西北风 D. 西南风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 6.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MB. 110MC. 170MD. 220M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9.在该水源地内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止水土流失w.w.w.k.s.5.u.c.o.m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 ‎11该水源地位于w.w.w.k.s.5.u.c.o.m 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 ‎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C.谥号D.行业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一下嘴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 飞天壁画 D.唐三彩 ‎15.表2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宋代 区域 ‎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B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收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咋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 ‎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25.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 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击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弄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没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30——31题。‎ ‎30.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2. 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市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时常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种,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3.2008年12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全国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 ‎②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③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 ‎④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4.2008年,民主党派成员有40多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①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②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④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5.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2025.5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这表明 ‎①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②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 ‎③东盟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④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I卷 ‎ 图5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① 阿特巴拉河 ▲ 4307山峰 ︿1500﹀等降水量线(mm|年) ~河流 ‎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 流域构成(%)‎ 时段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全年 ‎32‎ ‎60‎ ‎8‎ 洪水期 ‎10‎ ‎68‎ ‎22‎ 枯水期 ‎83‎ ‎17‎ ‎0‎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分)‎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 ‎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表4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50‎ ‎494.54‎ ‎43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 ‎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 ‎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 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39.(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12分)‎ ‎(3)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11分)‎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9分)‎ ‎(5)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8分)‎ ‎(6)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 ‎2005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答案 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 ‎1.D 2.B 3.A 4.B 5.C 6.D 7.C 8.D 9.B 10.C 11.B 12.D 13.C 14.B 15.D 16.B 17.A 18.C 19.B 20.C 21.D 22.A 23.C 24.C 25.A 26.C  27。B 28.A 29.B 30.C 31.D 32.D 33.D 34.B 35.B Ⅱ卷(共4题,共160分。)‎ ‎36.(36分)‎ ‎(1)AA1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1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CC1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3)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在剖面线BB1,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37、(32分)‎ ‎(1)法国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 ‎(2)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 ‎(3)独立、富强(或民主)。 ‎ ‎38、(32分)‎ ‎(1)在农民收人的构成中,工资性收人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2)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4) 2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 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 ‎39.(60分) ‎ ‎ (1)8263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 ‎ ‎ (2)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3)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4)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5)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 ‎(6)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7)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相威胁。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寻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和平与发展问 题的逐步解决,这充分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8)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申去”战略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 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有利于双方经济优势互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利于中国在地区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对我国农业、金融等领域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2006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C 2.B 3.A 4.B 5.A 6.B 7.B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C 15.B 16.D 17.D 18.C 19.A 20.B 21.B 22.C 23.B 24.A 25.B   26.A 27.D 28.B 29.A 30.C 31.B 32.C 33.D 34.A 35.B 第Ⅱ卷共4题,共160分。‎ ‎36.(36分)‎ ‎ (1)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 (2)准噶尔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 (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 (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 (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震荡、波动等) 12 。‎ ‎37.(32分)答案要点 ‎(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个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38.(32分)答案要点 ‎(1)①2002-2005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②从2002到2003年,能源消费的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2003-2004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都没有显著变化,但前者的数值远高于后者的数值。2004-2005年间能源消费增长率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2)①企业应该降低物耗、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三废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②为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3)①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39.(60分)答案要点 ‎(1)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2)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3)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4)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 ‎(5)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6)与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今天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开放,有利于我国的国家利益。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他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 ‎(7)①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对外开放要和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自力更生是更好利用外部条件的前提;中国的发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 2007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第1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D 2.C 3.C 4.B 5.A 6.B 7.C.8.A 9.A 10.C 11.C 12.B 13.C 14.D 15.C 16.A 17.A 18.D 19.C 20.B 21.B 22.D 23.A 24C 25D 26.B 27.D 28.B 29.C 30.A 31.C 32.A 33.C 34.B 35.B ‎36.(17分)答案要点:‎ ‎(1)合理。图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仅次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37.(19分)答案要点:‎ ‎(1)D ‎(2)南昌。夏季副热带气旋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木齐 距海远,水汽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38.(32分)答案要点:‎ ‎(1)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经常发生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 ‎(2)相同:认为取消禁运、接受订货均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国防;支持英国 不同:在武器等物资运输上,由废除禁动到采用租借的办法;支持英国的立场由暗晦到公开。‎ ‎(3)法西斯德国扩张威胁日益加剧;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法国沦陷,英国受到德国的进攻;美国认为德国是最大威胁。‎ ‎(4)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 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39(32分)答案要点:‎ ‎(1)要我国成品国际贸易中,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其中化学类产品是逆差;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等制品保持顺差,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顺差,存在不平衡现象。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2)政府要鼓励进口先进技术的国内短缺资源,积极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发展是当今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些措施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充分考虑了贸易伙伴国的利益。通过协商我谈判的途径来解决贸易磨擦的分歧,可以避免贸易磨擦的升级,实现双赢。‎ ‎40(60分)答案要点:‎ (1) 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 (3) 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4)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下基础。‎ (5) 地形:仅次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6)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5)以客观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政治条件作为是否迁都的决策依据,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倾向。‎ 以变化了的疆土面积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人微言轻是否迁都决策的根据,体现了随客观变化而变化的辩证发展的见识。‎ 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地理区际联系作为是否迁都的决策根据,体现了普遍联系实际的观点。‎ ‎6)在如何建都的问题上,有人以符合阴阳五行之说作为规划都城的理由,其理论依据是唯心主义的,“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是说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由统治者是否施行德政决定的,而不是由都城的布局是否符合阴阳五行说决定的。这体现了在考虑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重要的道理。‎ ‎2008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B C D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B C A D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D A B C C B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A A C 第II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36分)‎ ‎(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37、(32分)‎ ‎(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38、(32分)‎ ‎(1)稳定粮食需求。措施包括:杜绝粮食浪费;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从长远看,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措施包括: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耕地面积等。‎ ‎ (2)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我国政府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发挥了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起到了引导、保障、推动作用。举例(略)。‎ ‎(3)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9、(60分)‎ ‎(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切,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传统;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眷恋故土,对社会有认同感;沙皇俄国压迫和奴役土尔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特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夺。‎ ‎(3)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4)土尔扈特克服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6)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第1卷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C 2.A 3.A 4.C 5. D ‎6.B 7.D 8.B 9.A 10 .B ‎11.C 12 .A 13 .B 14.A 15.D ‎ ‎16.C 17.B 18 .B 19.C 20.A ‎21.D 22.B 23.C 24 .B 25.B ‎26.D 27.A 28.D 29 .B 30.B ‎31.A 32 .B 33.D 34 .B 35.A 第II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36分)‎ ‎(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醉倒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 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7(2分)‎ ‎(1)特点:两税法实施之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 ‎(2)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 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 ‎ 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 ‎(3)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 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至此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有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38(32分)‎ ‎(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地基本原则是对人们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关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39.(60分)‎ ‎(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 ‎ ‎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要求。‎ ‎(2)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3)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4)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 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 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5)现代贸易的对象一般是商品、技术和劳务。三角贸易中除了商品外,还把奴隶当作“商品“进行交易。‎ 现代贸易以等价交换为基础原则,贸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上互利合作。三角贸易中存在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行为,导致财富主要流向欧美。‎ ‎(6)马克思既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作用。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前提,让人民及时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体香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卷)‎ 文科综合 第Ⅰ卷 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答案】‎ ‎1.C ‎2.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题意,沿海滩涂是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具有耐盐碱性特征。‎ ‎2.本题主要考查对沿海盐碱滩涂改造改良的主要措施及可行性。淡水是改造沿海滩涂盐碱地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由题意,如果缩短滩涂改造的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淋洗土壤以降低盐度。‎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D.送货上门 ‎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答案】‎ ‎3.A ‎4.D ‎5.A ‎【解析】‎ ‎3.本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由题图,可知M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所以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其中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这一环节,选项A正确。‎ ‎4.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由图例可知:M公司内部,M公司与供应商、物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信息交流平台”,选项D正确。‎ ‎ 5.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网点的选择及布局。由题图,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之间的物流都要求有时间限制,而配送仓库与仓储中心、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较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选A。‎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答案】‎ ‎6.C ‎7.B ‎8.C ‎【解析】‎ ‎6.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C选项16℃正确。‎ ‎7.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题图,白天时,因是晴天,气温高;而夜晚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温度低,故白天晴天时,昼夜温差大。而白天是多云天气的,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温度低,而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差小,故选项B正确。‎ ‎8.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一天中最高温度的形成原因,也就是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赌徒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9日是晴天,一天中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时,而太阳辐射能量传递给地面,需要一个过程,故地面辐射最大值是13时,而地面辐射在把它所获得的热量逐层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及高层大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通过读图,很容易发现,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图示区域右侧的15时左右,选C。‎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答案】‎ ‎9.D ‎10.B ‎11.C ‎【解析】‎ ‎9.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及下左图所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那应该从纬线m所以的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看下去,故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下右图)。‎ ‎10.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由题图及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又因为n为昏线,N在昏线上,此时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N地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如图所示,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热少雨。火险等级高,选项B正确。由上题及图分析,显然S地的白昼比N地短,选项A错误。因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冬季的低温干燥季节,选项C错误。因此时北半球为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较大,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该处于一年中的最低值期。‎ ‎1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选C。‎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答案】12.A ‎【解析】土生金,木克土。通过禅让,魏与西晋应属于相生关系,故选A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13.D ‎【解析】活字印刷由北宋毕昇发明,还没普及,A不对;B题干未体现;C与题干无关。故选D ‎14‎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答案】14.D ‎【解析】中法战争后政府的关税权没有加强,故A错;BC与题干不符。‎ ‎15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15.C ‎【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16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答案】16.C ‎【解析】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故A错;国名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故B错;国名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故D错 ‎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答案】17.B ‎【解析】三个世界理论是毛泽东70年代提出的;美苏关系在60年代是紧张关系;D与题干不符 ‎1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答案】18.A ‎【解析】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故B错;CD与题干不符 ‎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答案】19.C ‎【解析】A本身说法错误;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故B错;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故D错 ‎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获得自由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答案】20.B ‎【解析】根据口号可看出这是美国内战时期人民的心声,据此判断应该是B ‎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答案】2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俾斯麦结束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故选B。其他与题干无关。‎ ‎2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答案】22.D ‎【解析】根据图片可看出是中途岛海战,故选D ‎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答案】23.B ‎【解析】世界经济发展并未趋于合理平衡;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存在;D与题干无关。‎ ‎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元 ‎【答案】24.A ‎【解析】2009年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贸易不畅,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据此回答25~26题。‎ ‎25.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 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③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出口 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在此背景下,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题的企业在短期内应 ‎①加大营销力度,加速资金回流 ②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机器设备 ‎③扩大生产规模,保证供应充分 ④控制生产成本,改善财务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25.C ‎26.B ‎【解析】‎ ‎25.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不属于政府行为,排除含①的选项,面对金融危机,各国的普遍做法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启动国内消费市场,而非增加财政收入,据此可以排除④,②③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故选C。‎ ‎26.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市场消费不旺,因此采取扩大生产规模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作为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机器设备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与题目要求的短期行为不符,故舍去②,①④是企业短期内可采取的对策。‎ ‎27、2007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254亿美元,2008年跃升至500亿美元,2009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仍达到460亿美元。中国海外并购活跃说明 A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效果显著 B 中国海外投资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C 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D 海外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27.A ‎【解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是传统的商品贸易,因此B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C观点错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应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材料没有体现D观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28.A ‎【解析】认识的进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因此③观点错误,排除B、D,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是对真理相对性的错误理解,真理的相对性是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事物一定层次的认识,而非指包含谬误成分。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9. 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 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 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B.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 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答案】29.C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干扰性非常强,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子“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这一句子中的“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预测,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过程的过程,因此本题应选C。仔细推敲A、D选项,这两个选项实际上是错误观点,尚未探测到的事物,有可能客观的存在着,有可能是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无论存在与否都将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性推测是否可靠最终都要接受实践检验,而非看这一推测是否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B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 ‎30.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30.C ‎【解析】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体现了观点①‎ ‎,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这一说法错误,违背了利用自然物要以尊重自然物的客观属性为前提这原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需要观念创新,但最终能否实现增值还要取决于人的消费需要,③观点片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31. 在2010年英国议会下院议员的选举中,保守党以36%的得票率获得近48%的议席,工党以29%的得票率获得近40%的议席,而得票率23%的自民党只获得不到9%的议席,三党都不能单独组阁。这次选举结果表明 A.选票未能真实反映选民意愿 B. 议席分配真实反应了选民意愿 C.英国现行选举已形成对两党制的冲击 D. 英国议会内阁制已经陷入困境 ‎【答案】31.C ‎【解析】A、B观点与材料意思不符合,材料中看不出选票是否真实反映了选民意愿,也看不出议席分配是否真实反映了选民意愿的问题,排除A、B,英国议会内阁制已经陷入困境与现实不符,英国是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这一选举结果,使英国政党制度受到冲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2.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人民的尊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③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 ④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2.D ‎【解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①观点错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③观点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目意思。‎ ‎3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内民主是 ‎①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举措 ④拓宽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3.B ‎【解析】推进党内民主是增强党内民主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是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举措,党内民主属于制度建设,而非思想建设,舍去②,党的执政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观点,本题选B。‎ ‎34.201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宗教和谐价值的推广是基于 ‎①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②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③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 ‎④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完全消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4.A ‎【解析】我国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各种宗教教义各不相同,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问题,故不选④,本题正确答案为A。‎ ‎35.我国从“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出发,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联合国改革,反对恐怖主义、参与地区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①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 ②体现了我国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 ‎③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可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战略盟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35.C ‎【解析】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这一原则和基本立场始终不可动摇,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是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④与我国外交政策不符合,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故本题应选C。‎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解析】‎ ‎(1)读图a可知,甲地在河流沿岸,附近等高线密集由此可知,地形为河谷。气候条件可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定位为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关键是答题时还要注意此地形和气候利于葡萄生长的地方。这点可从题文当中给出的提示光照和昼夜温差两方面说明。‎ ‎(2)根据图中的位置判断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可从地形和水流方面说明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出山口处由于流速的降低,水中携带的砾石就会首先沉积下来。‎ ‎(3)此题首先说明乙地的气候及其特点。通过经纬度确定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第二问是要从气候和鹅卵石两方面说明利于葡萄生长的影响。气候条件可仿照第一小题做简要描述,而鹅卵石的存在起到加强作用。因为鹅卵石增温快降温快,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午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答案】‎ ‎(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突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国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解析】‎ ‎(1)从“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天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潮州的锦、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这句可看出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并且远销日本,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得出对外贸易出超的结论 ‎(2)应结合明末政府的政策以及材料得出结论。明末政府的政策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3)主要考察学生对同一时期中国及世界历史的掌握情况,结合当时世界历史可得出此结论。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是此时的变化。‎ ‎38.(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只,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以及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家庭购买和使用节能灯的主要因素。如果企业要生产节能灯,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12分)‎ ‎(3)实施节能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牢固树立节能理念。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10分)‎ ‎【答案】‎ ‎(1)活动原则:保护环境,实施惠民工程,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制定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具体内容:制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制定并监督执行相应经济法规;部署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运用财政补贴等经济调节手段,汇集和传播有关经济信息。‎ ‎(2)家庭收入水平;节能灯价格;政府补贴的力度;家庭用电的价格;消费习惯与消费理念。‎ 市场需求或同行的竞争;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转产成本;政府的补贴。‎ ‎(3)节能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树立节能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人类长远利益。节能理念可以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存在节能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树立节能理念尤为紧迫。‎ ‎【解析】本题以节能减排为话题,分别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角度设置考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回答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属于比较容易的,对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如何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这一问题,要求考生对经济管理职能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知识要求要牢记,否则就失去答题的纲领;‎ ‎(2)虽然题目没有明确从经济常识角度回答问题,但只要从问题本身出发,就不难发现是考查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如果企业要生产节能灯,应主要考虑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企业的技术水平、成本、政府的鼓励和优惠政策等因素;‎ ‎(3)要求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相对容易。‎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6分)‎ ‎(2)读图6,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河、黄河、_______河。(4分)‎ ‎(3)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16分)‎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14分)‎ ‎(5)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8分)‎ ‎(6)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 ‎【答案】‎ ‎(1)隋唐政治上与北周一脉相承,关中为政治中心区域;关中地理优越,战略地位重要。‎ ‎(2)隋(大)运 渭 ‎(3)孟津以东河段属黄河下游,河道开阔,水流平稳,运粮船航行顺畅。但洪水期水流湍急,大旱时河道浅窄,大船难行,甚至停运。‎ 孟津以西至潼关河段属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多险滩,运粮船航行困难。‎ ‎(4)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大粮仓;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5)政策支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财政资金支持,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补贴等;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如规模化经营等。‎ ‎(6)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及地理位置可得出结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成为定都咸阳、长安的主要因素。‎ ‎(2)读图,根据图中图例的提示可推断是隋运河和渭河。‎ ‎(3)此题关键是考察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是航运方面。主要抓住河水流速大小,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再加上水量的变化,说明既可。‎ ‎(4)从材料和图中可以看出于,洛阳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加上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洛阳成为“二京”之一。‎ 本题以三农中的农业问题为载体设置试题,从经济常识和中学常识角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指向不是很明确,回答难度大。本题不仅仅局限于材料,但是知识点较明了,就是考察我国发展农业的措施,属经济常识第四课内容,这是复习时的一个重点。‎ ‎(6)指向非常明确,相对容易。本题设问简单明了,回答问题需要答出联系的主要知识点,然后结合材料加以论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