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四十18-2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分区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
A.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2.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D.河流较多,无需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解析】1选D,2选A。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比重最大,25°
- 8 - / 8
以上坡耕地比重也大,故A项错误。从图中无法提取有关灌溉设施的信息,所以B项无法判断。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的比重最高,而东部耕地占全国的比重最小,故C项无法确定。中部地区耕地占全国比重高于东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高于东部地区,故可推断其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因此D项正确。第2题,东北地区由于春季有积雪融水及冻土层部分融化使土壤墒情好。同时夏季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该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小,故A项正确。耕作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而灌溉设施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二者没有联系,故B项错误。东北地区属湿润、半湿润地区,因此C项错误。河流较多,不能说明该地的降水状况,不能反映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同时河流不等于灌溉设施,故D项也不正确。
(2016·石家庄模拟)读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完成3、4题。
3.造成南北坡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纬度 C.海拔 D.热量
4.对华北地区山地南、北坡的调查,符合实际的是( )
A.南北坡春播时间完全相同
B.人们多选择在北坡居住
C.南坡小麦品质较北坡高
D.南坡土壤较北坡厚(相同坡度比较)
【解析】3选A,4选C。第3题,华北平原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南坡为向阳坡,植被的分布高度应该较高,但是图中的南坡植被分布的高度较低,这应该是南坡的水分条件较差导致的结果。第4题,华北地区的南坡是向阳坡,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品质较高,人们多居住在向阳的南坡,图中统计数据表明南坡的植被生长条件比北坡差一点。
- 8 - / 8
下面为我国某地植被、土壤、基岩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区( )
A.冬季降水偏多
B.图示剖面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C.最冷月气温低于0℃
D.地表水短缺
6.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中M地适合种植( )
A.椰子 B.茶树 C.可可 D.咖啡
【解析】5选B,6选B。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山体基带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 mm,降水集中于夏季。根据平原地区为水田,可知地表水丰富。该地夏季风为东南风,图示剖面为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第6题,地表土为红壤的丘陵地区适合种植耐酸性的茶树。
【加固训练】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光热 D.土壤
(2)据监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主要原因是( )
A.水源补给减少 B.植物蒸腾减弱
C.林草面积扩大 D.风沙危害加剧
- 8 - / 8
【解析】(1)选B,(2)选A。第(1)题,从图中生态环境保护区地表环境以沙漠为主,并且图中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道越来越细小可知,该地是西北荒漠地带,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第(2)题,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往下游输送水量越来越少,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水源补给减少,面积缩小。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约特干古城遗址文化层深埋于地下的原因是( )
①板块断裂,地层下陷 ②河流泥沙沉积
③风沙沉积 ④冰碛物堆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
A.1 000年以来气候稳定不变
B.2 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6 000年以来湿润期长于干旱期
D.距今7 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解析】7选C,8选B。第7题,图中信息显示,该古城遗址上覆有沙、黏土等物质。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所以这里的沙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该古城遗址位于古绿洲。有水源的地方,才能有绿洲,说明这里曾经水源充足,所以沉积物中又见黏土层,该层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这里并非板块断裂带,所以①错;冰川作用下的堆积物杂乱无章,不可能成层分布,所以④错。第8题,全球气候在变暖,并非稳定不变,A错;距今2 000年来形成的沉积层的厚度约为5米,距今6
- 8 - / 8
000年到距今2 000年沉积厚度约3.5米,沉积速度加速,B对;图中显示距今2 000年左右沙层基本形成,沙层为干旱期的沉积物,故6 000年以来干旱期约为4 000年,干旱期长于湿润期,C错;距今7 000年时文化层已经形成,说明在此之前当地已经有人类活动,可能已出现绿洲,D错。
(2016·湘潭模拟)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9、10题。
9.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10.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水流湍急
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C.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D.该河为地上河
【解析】9选A,10选C。第9题,根据图中河流信息可知,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流水侵蚀、切割作用是三江并流形成的外力作用,板块挤压、地壳抬升是其形成的内力作用,它们不是地形特点。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系特征的成因,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江并流地区河流水系流域面积小主要是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11.(2015·重庆文综)“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 8 - / 8
【解析】选D。“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反映的生产活动是小麦种植和棉花收获。渭河平原种植冬小麦,10月份种植,正值棉花收摘季节。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硅化木又称“石树”。我国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燕山白河两岸,产于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火山盆地中,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产出、原地展示的硅化木群。
(1)阴山和燕山是中国北方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延伸山脉,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其都是南北的重要界线。阴山和燕山南北农业活动的差异和成因是什么?
(2)简述燕山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硅化木群景观的形成过程。
(3)在我国东部,和燕山主体走向最类似的是南岭,但南岭自然环境南北差异并不明显,试举例说明。
【解析】第(1)题,阴山和燕山是我国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分界线。阴山南部的农耕文化,除受山地影响,水热条件较优越外,引黄灌溉尤为重要;燕山南部为华北平原,发展种植业条件优越。第(2)题,化石形成和出露一般有“生物埋藏→生物石化→地壳上升→侵蚀搬运→化石出露”的过程。第(3)题,自然环境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进行对比。
- 8 - / 8
答案:(1)阴山和燕山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阴山阻挡了南下的寒流与北上的湿气,因此,阴山南麓的雨水较为充沛;黄河水灌溉之利,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燕山以南的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种植业。
(2)1.4亿年前,由于火山喷发和地层断裂活动,燕山高大乔木植物被埋于地下,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树木形成硅化木;又经过地层抬升等地壳运动,覆盖在这些硅化木上部的岩层被侵蚀搬运掉,这些木化石出露地面形成硅化木景观。
(3)南岭南北自然景观类似,南北差异较小: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都是平原、低山丘陵交错分布;自然植被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列出合理的3方面即可)
13.(能力挑战题)读××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描述××区交通运输线的主要特点。
把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10℃积温。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地区≥
10℃积温为1 600~3 400℃,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是××区最主要的农业区,粮食单产高,其≥10℃积温约2 000℃,年降水量300~600毫米。
(2)分析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3)说明××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解析】第(1)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地区等方面分析。第(2)题,文字材料中有气温和降水等信息,同时青藏高原具有光照强且日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对种植业的影响包括作物类型、熟制、产量及品质等。第(3)题,可持续发展措施包括如何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开发优势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
答案:(1)以公路线为主;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西北地区少;运输网以拉萨为中心。
- 8 - / 8
(2)年降水量300~600毫米,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10℃积温约2 000℃,适合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且农作物种类少(以麦类为主);光照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的产量高、品质好。
(3)位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丰富而有特色,发展旅游业。邻国多(陆疆长),发展边境贸易。能源资源丰富,合理开发能源资源。农畜产品较丰富,适宜发展相关加工工业。交通不够发达,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 8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