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0 KB
  • 2021-05-13 发布

徐州市高考历史考前攻略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6 年徐州市高考历史考前攻略               ●徐州教育局教研室 陈伟国 行走在高考的路上,越逼近终点,大家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就越迫切。那么,哪些问题 可称为热点问题呢?我认为热点问题应包含下列内容:一是历史学科的主干核心内容,它 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必备的知识,也是养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知识。如教材所涉及的重 要的时间、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概念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等。二是与现实生活联系 密切的内容。著名史学家卡尔说过,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 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 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人士在发言中说:今年考试明确要求考生关 注国家政策方向和重大事件,学会用历史知识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后一阶段的历 史复习中,历史教师应着力挖掘教材中与现实有联系的历史知识,鉴往知来,学以致用。 对于热点问题的教学,教师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 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如教师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命题者可能使用的背景材料、可 能设计的问题角度,拟定答案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学生应如何规范作答等,切忌泛泛而 谈、空洞无物。教师还要注意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 生进行训练。          我每天乘车去教研室上班,望着窗外花飞花落,时常胡思乱想,有一次就冒出这样一 个念头:很多学校领导和老师为了打探所谓的高考信息,走南闯北,不惜巨资,他们花的 钱比我多,打听的信息比我准,我现在给他们搞一份考前攻略是不是多余?假如 6 月高考 题在此攻略中了无踪影,我将何以面对徐州学子、诸位领导和教师?此文撰就,已近午夜, 心中没有丁点兴奋的感觉,只有惶恐和不安。即将离开电脑,不得不再打上一句忠告:本 文是个人研究成果,仅供参考。                    ——陈伟国友情提示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由五大板块构成,即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学生最后阶段复习要对这五大板 块逐一梳理出主线。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准有可能命题的角度。 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主线是中央集权(新教材前面不再加专制主义这四个字了,很耐人寻味哟!)制度的形成,可以这么 说政治史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如中央官僚机构、地方行政制度、官员选拔制度、监察制度、国家统一的维 护、统治思想的选择等。 在这一主线下学生有必要关注下列一些问题: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两大趋势:中央,削夺相权,强化皇权;地方,分权制约,集大权与中央。 (2)中央机构设置力图形成一种权力制衡机制。(明确制衡的含义,即互相牵制,有利于皇权加强)如秦朝三公,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管理军事。三者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皇帝。唐朝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 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政令。明代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 负责。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皇权。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和效 率;防止大臣专权,稳定政局。 示例:汉承秦制,唐承隋制,但各有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西汉、唐朝主要继承了前朝哪些制度? ②西汉、唐朝在统治制度上的主要创新是什么? ③西汉、唐朝在统治制度上的继承和创新产生了什么相似的历史影响? 【答案】①西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租庸调制。②西汉察举制、 编户齐民制度、中外朝制度。唐朝:明确划分三省职责,科举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创立武举殿式,庸不再有年龄限 制,两税法等。③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局面。这些制度被后世沿用,完善,影响深 远。 (3)中央集权下中央管理地方开创的两大制度:郡县制和行省制。学生要特别明确中国的郡县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其 主要特征是什么?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简述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答案】(1)形成过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建 立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特征:是地方行政制度,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2)原因:元朝疆域空前广阔, 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管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影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促进了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明清及以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影响深远。 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在分封制下,受封各国共尊周天子为“共主”,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周天子并不对各封 国进行实质性的统治。而在郡县制下,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 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秦朝通过郡县制,可以使皇权和 中央的统治力通过郡县乡里和什伍组织落实到每一个编户齐民身上。太了不起了啊!中华民族政治智慧。) 关键提示: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行省管辖东北,江苏在元朝属江浙行省,台湾当时称琉球,在元朝的行省制度中有两个单 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包括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4)注意宋代是对地方控制最严的朝代,其背景是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对国家危害太大,对中央集权威胁太大。 北宋对地方的控制是全方位的,政治上,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 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经济上,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送交中央。这 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司法上,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核准。司法权收回中央,扭转 了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这样做有何益处?有何弊端?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启示?) (5)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世官制”将官职限定 在贵族范围之内,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商周的分封制下就是如此。这一制度受到冲击是在春秋战国。如商鞅变 法按军功授爵就是对此的挑战。察举制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注意两汉这一内容的复 习)。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科举制教材叙述的内容较多,命题可操作性强,与现在高考改革、考试制度改革有一定的 联系,属于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示例1: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 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 下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1)汉、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这两朝在选官程序上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2)汉至唐在选官标准上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选官标准变化的原因。 【答案】(1)汉代察举制(举孝廉)和皇帝征召制度;唐代科举制。汉代主要由地方推选人才为官;唐代主要由 中央用考试的方法选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2)标准变化:西汉至东汉前期以才能和品德(声望)为标准;东 汉后期注重出身门第;唐代以才能(主要是考试成绩)为标准。(3)变化原西: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选官逐渐 被官僚家族支配。隋唐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国家统一,也要求 把选官权力从地方豪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示例 2.中国古代封建盛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吏治清明有着必然的联系。请以西汉初年和唐前期的史实为例来说 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是通过制定什么样的制度对官吏进行规范,以维持吏治的清明的。 【答案】①首先通过确立选官制度来保证官吏的素质。西汉确立察举制,授予德、才兼优者官职,这是汉武帝时 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唐初完善科举制,通过考试,让有真才实学者为官,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因而 出现唐前期的繁盛。②其次通过监察制度或机构改革,规范官吏的行为,保持吏治清明。西汉设立刺史制,刺史代表 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唐初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官吏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互相监督和牵制,提高了行政 效率,维护了吏治的清明。 示例3 见徐州市最后四套密卷。 (6)统治思想问题,中国古代自汉武帝以后一直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这里要注意战国、秦、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 治国思想的重大选择时期。要给予关注。 示例: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思想界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原理? 【答案】总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社会根源: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引起百家争鸣。秦:为巩固统一,加强 中央集权而尊崇法家,压制其他学派思想。西汉:为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理: 政治经济状况决定思想变化,思想变化也对政治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二 改革是中国古代政治史又一重要内容,商鞅变法广东高考考了两次大题,1999 年考题为: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 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请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2004 年的考题是: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从这些考题来看,对学生记忆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 响考前一定要记准,同时还要考虑出材料解析题的可能。准备材料解析题要求对商鞅变法的内容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如商 鞅变法按军功授爵,其意义在于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按军功授爵也就废除 了世卿世禄制度,打击了贵族的特权。“为田开阡陌”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一法令正式废除 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 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等。 王安石变法是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去年广东高考刚出过大题,迎战江苏高考不可忽视。复习时要掌握王安石变法前 北宋社会危机的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三冗现象严重;辽和西夏威胁。可谓内忧外患兼而有之。学生要明确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富国强兵(结合背景知道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贫要富,弱要强)。富国就是要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 王安石变法之初就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王安石理财的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 在这些措施中学生要记住: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明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变法的预期目标是一致的。 王安石理财措施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青苗法和募役法。募役法遭到反对是因为此法规定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即政 府按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能不遭到反对吗。)青苗法是一个学生难理解的问 题,下面我们通过一道试题来帮助理解。 示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认为,青苗法可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在,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材料二 苏辙认为,这是王安石“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韩琦认为,“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人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贯,令纳一贯三 百文,则是官放息钱也。” 回答: (1)据材料一 王安石认为通过青苗法的实施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2)材料二苏辙对青苗法提出了怎样的批评,其代表了谁的利益,目的何在? (3)在材料三韩琦认为青苗法是“官放息钱也”,这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1)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平抑物价,打击高利贷盘剥。(2)认为青苗法夺富民之利。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反对变法。(3)不矛盾,因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的。 这里学生一定要清楚王安石的理财措施是很有成效的,农田水利法颁行后,原来废弃的一些水利工程得以修复,还新建 了不少水利工程,许多荒地辟成良田。青苗法和市易法都以政府借贷的方式收取一定利息,免役法使民户以钱代役,这都增 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王安石在军事上的改革措施可以略记,不是重点。在教育上的改革措施有不少具有现实意义要理解记忆。 思考题: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今天学术界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 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 入。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关键提示:还有注意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见陈伟国关键 100 题中) 三   谈到中国古代政治史,不可回避统一问题。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和分裂的演进趋势独具特色,而统一始终 是其主流,并表现出统一时间越来越长,统一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程度越来越坚实,统一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等鲜明特点。 而且,中国历史的分合发展特点及其趋势表明,任何时候,分裂的代价是沉重的,而统一的意义则十分重大。因此,在新的 历史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要实现统一,其途径也必须从战争方式走向和平统一。复习时应注意掌 握秦、隋、元三次大统一的原因、经过和意义,秦、元两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突出从制度层面去分析思考)。 中国历史上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夏、商时的统一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西周则扩展至长江以南。秦的疆域“东临大海, 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 南及南海。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明、清两代,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规模,尤其是清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稳固更是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疆域西跨 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注意中国疆域变化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哪一方位?) 中国早期王朝夏、商、周的统一主要表现在形式上,而非王朝的直接统治上。以西周为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行的是 王权领导下的封国自治制。只要各封国共尊周天子为“共主”,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周天子并不对各封国进行实质性的统治。 秦统一后,总结春秋战国以来探索和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初步经验,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统一 的“郡县制度”,使皇权和中央的统治力通过郡县乡里和什伍组织落实到每一个编户齐民身上。又修驰道、凿灵渠、统一文 字、货币、车轨、度量衡,通过各方面的制度把全国各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历代又在这一基础上对如何巩固统一做 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上多所发展和创造。如汉代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对王国实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隋唐开凿运河;元代创立行省制度。另外,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的管理力 度也在不断加强,并趋于多元化。例如两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唐朝在这一地区同时设立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在许多边 疆地区还设立了都督府和羁縻州县。元朝开始对边疆地区进行直接统治,在北部和东北设立行省。并在中央机构内专门设立 处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到了明清两代,逐渐形成了完备的、适合各民族特点的制度体系,对边疆地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 密、有效统治。如明代在实行完备的土司制度的同时,适时进行“改土归流”;清代一方面继承明代“改土归流”政策,另 一方面,又根据各边疆地区的特点,在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伊犁、乌里雅苏台等处设立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 在西宁设办事大臣,管辖该地区的事务:在中央则设立理 藩院,专门管理蒙、藏和回部事务。清末又适时设立了新疆、台 湾等省。这种“因俗而治”、多种制度并立的措施,更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统一的意义。①统一局面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历史上。盛世局面往往出现在统一 时期,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等。②统一有利 于中华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有利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融,有利于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③统一时期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边疆开发活动。比如在中国历史上修筑的万里长城、 开凿的大运河以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许多文化遗迹。而且,统一时期可以组织人力开发边疆,如秦朝时,北方人不断南迁, 江南、岭南得到开发;元明清三代,大量人口迁往边疆地区。西南、西北、东南诸地得到了开发。④统一国家利于文化建设 的繁荣。如大型图书的编纂,唐修“八史”,宋有“四大类书”,明有编写《永乐大典》,清编写《四库全书》等等。再如 文学方面,中国文学的华美乐章也往往出现在统一王朝,形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高峰,如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等。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文化建设和繁荣局面多集中在统一王朝。 同时,统一国家能为赈济灾荒、 抵御外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等等。   示例:1.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较大发展。用史实说明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主要表现:民族融合出现高潮,具体表现为汉族与边疆各族普遍杂居,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被 视为“汉人”;回族形成。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具体表现为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 对琉球管辖。原因:元朝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有效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局面;历史上各民族 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外交往加强。 2.明清时期国家统一所遭受到的威胁,中央政府的努力与斗争:(1)威胁:分裂分子的叛乱(民族分裂势力);欧洲国家 的侵略。努力与斗争:加强对各地的管辖,中央政府行使有效管辖。如清设台湾府。平定分裂叛乱,如平定噶尔丹叛乱,三 藩之乱,回部贵族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清军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划定边界:中俄尼布楚条约。 3.历代帝王对多民族国家的贡献:(1) 秦皇、汉武的开疆拓土:★秦始皇六国、成统一;统一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 地区统治,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形成中国历史上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文字、贷币,统一车轨、修驰道, 巩固统一。(注意:秦始皇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统一,以及形成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汉武帝派兵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西 南夷地区设郡,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使我国疆域进一步扩大。(2)唐宗灵活的民族政策:战争:打败东突厥,征服高昌; 管辖:管辖东突厥地区;设安息都护府辖高昌故地;友好往来:唐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 交流。(3)元世祖管理空前疆域的智慧:元朝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中国的疆 域之内;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4)康乾维护之功:★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民族分裂势力、册封班禅、 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等。★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欢迎和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四 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的重点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在这一主线下收拢的知识包括重农抑商政策、农本(民本)经济思 想、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与完善(精耕细作、改革农具、水利兴修)、赋税政策等。当然也要注意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下商业 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只能考小题)。学生考前复习需要关注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富民”措施:(1)“民本”思想: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民本”思想的倡 导者孔子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行“德政”;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唐太宗提出“存百姓”的思想等。(2)“富民”措施:这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 制度与轻徭薄赋,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等。最突出的事例如隋唐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王安石变法中的一 些措施(如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有意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改革导致农民人身 依附关系的松弛等。 对中国古代农业开发的重新审视:(1)在隋唐的江南地区流行“圩田”(指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 土地)、“火田”(即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等土地开发方式。复习时应注意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造成以上这种情况的原因,正确认识和评价当时“圩田”“火田”的发展。原因:隋唐的统一,人口增长;安史 之乱后,北民南迁;土地兼并剧烈,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评价:一方面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 展,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生产方式落后,围湖造田影响河道的治理和疏通,向山要田易致土壤流 失等,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据统计,宋代耕地面积为 5.6 亿亩,明代增加到 8.5 亿亩,清代又 增至 11—12 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 土地”。要明确中国古代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利: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缓解了人口增 长的压力,有利于稳定社会政局。弊:破坏了生态平衡,给后人带来严重影响;降低了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并没有根本解 决人口增长的压力。 赋税问题:这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复习要重视细节,强调落实。如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要明确 作用和影响在于:征收土地税的开始,承认土地私有,推动了土地所有制的转化;编户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役制度 正式形成;租庸调制注意庸的实行的意义,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收税 时间由不定时改为定时(人头税并没有废除!要明确)。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保证了农民生产时 间。标志着代役由实物转向货币。一条鞭法:赋役、差役合并,征收货币,名目化繁为简,实物税转化为货币税,适应了商 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注意总结:如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庸调制;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的赋税制 度――相地而衰征、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 丁入亩;有利于减轻农民徭役负担的赋税制度――更赋、庸制、募役法、两税法、一条鞭法;有利于放松对农民人身控制的 赋税制度――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的赋税制度――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1.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初税亩 B.编户制度  C.租庸调制 D.一条鞭法 2.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唐中期改变征税标准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吏治腐败      D.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难以推行 4.下列赋税制度体现了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的是 A.初税亩 B.编户制度  C.租庸调制 D.一条鞭法 5.汉代税收中较重的是 A.田赋和更赋 B.人口税和更赋  C.人口税和附加税 D.人口税和田租 6.北宋王安石变法规定农民缴纳赋税的标准是 A.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B.财产的多少 C.成年男丁数    D.按户收取 7.试比较“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主要不同点,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它们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面?这些进步说明了什么? 【答案】不同点:一条鞭法征收役银,按人口、田亩多寡来承担;而“摊丁入亩”则是把丁税平摊在田亩中, 废除了人头税。 进步性: (1)过去是以实物地租为主,现在则以货币地租为主,这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增长;(2)纳银代役和地丁银的规定,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过去要松 弛多了。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而赋役征银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人头税的废除。一方面产 生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明清统治者调整了生产关系,农民已没有再 隐瞒人口的必要了。 8.自 1982 以来,党中央曾先后出台了七个与农业问题有关的“一号文件”。2005 年 1 月 30 日,中央下发的第七个 “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扶持农业的政策。 (1)材料中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在中国古代也有体现。请以唐朝实行的土地和赋税制度(政策)为例 加以说明。 (2)农业生产商品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请你聚焦明清时期的历史,概括这一时期(鸦片战争前) 有利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当时人身关系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冲击。 【答案】(1)唐朝实行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些土地;唐初轻徭薄赋,唐中期的两税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唐 初赋税制度中“庸”的规定有利于保证农时。(2)因素:赋税纳银(一条鞭法、地丁银),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 大;国内市场的扩大,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兴起等。冲击:农民对 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人们的价值观念从重农抑商向农工商皆本转变。(或人们以经商致富为荣,拜金主 义、金钱至上这些观念出现)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学生要能够概括说明先秦、秦汉至隋唐、宋元至明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的突出特点。以 唐朝为例,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增长方式的主要方法及其影响。明清时期农业增长方式有何新的突出特点?意义如何?思路为: 突出特点:先秦: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原始农业开始向比较成熟的农耕文明发展。秦汉至隋唐: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取得重大进步,影响深远,直到现代,如耧车、二牛抬杠式牛耕法、翻车、曲辕犁、筒车;宋元至明清: 农具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农业科技发展转向精耕细作,从国外引进高产粮食作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如玉米、甘薯 等)。唐朝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并发土地资源,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增加了粮食产量;对自然生态平衡有一定有破坏作 用。重视水利事业发展和改进农具,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明清时期:引进外国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等,利于种植于贫嵴 土地,提高粮食产量。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商品化。(注意六朝时期江南的开发!) 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还有关注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如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开始出现封建城市;交换的商 品主要是四方的特产;商业活动集中于城市,农村处于原始交换状态。唐朝时期,商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严格限制商业时 间和地点;城市商业出现柜坊、夜市、草市;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城市;商业城市向南发展,扬州经济 地位超过长安。明清商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品种增多;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较快;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 展。 示例:唐朝前期的长安、后期的扬州及明代的苏州各自具有怎样的城市特色?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怎样趋势?这 种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长安: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城内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扬州:工商业城市,江南 物产都在此集散,以铜镜制作、造船、织锦著称,夜市繁华。苏州:丝织业中心,出现手工工场,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有关 系萌芽。发展趋势: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由政治中心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转变;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南方出现较大的 商贸城市。 五 中国古代的文化,主要包括先秦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宋元文化、明清文化。复习时一定要 搞清楚每一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表现及影响。抓特点最重要,重细节有收获。如先秦文化复习重点是百家争鸣;秦汉文化 复习的重点是秦汉文化的特点(举例说明)和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魏晋南北朝文化复习的重点是突出民族融合的文化内容; 隋唐文化要抓住能够体现其文化开放、兼容的丰富内容;宋元文化复习的重点是四大发明(最重要,东学西传)和商品经济 发展带动文学的创新(如宋词、元典、话本);明清文化复习的重点是转型时期文化的特色(科学总结性著作,反封建民主 思想的产生,西学东渐等。) 我们认为古代文化史的复习有两个重点:一是儒家思想;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复习儒家思想要细致,对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要记住、记准;明确儒家思想在西汉取提独尊地位的原因:中 央集权和维护统一需要思想统一;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适应了这种需要。儒家思想中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很多。 如政治上: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经济方面:民本思想有利 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八荣八耻);道德修养: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 养现代公民意识;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四大发明要掌握其发明、传播的经过,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示例: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的政治思想和主张。指出两家在治国治民主张方面最主要的不同。分析说明儒、法 两家的政治主张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 主张:儒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逐步改良。 战国时,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士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法 家: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以法治国。无论臣民一律要受法的约束。不同 点: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治民,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治民。现实意义: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德治”和“法治”在治理国家上可以兼而用之,实施德治和法治,有得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得于促进民主政治建 设。。 六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史去年刚考过大题,今年不必准备大题,可从小题着手准备。对外关系史有两个复习重点是中国古代 的对外政策,具体内容包括丝绸之路、闭关锁国政策等。 丝绸之路无疑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教材上讲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划时代的事件。这里要明确西汉丝绸之路得以开辟的条 件: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汉代丝织的发达这些都是重要的条件。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技术传播之路、 文明交流之路。明确汉代陆路和海陆丝绸之路都可以到达的地方:印度半岛南端。陆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隋唐。汉唐设置 的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陆上丝绸之路得以畅通的保障。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武帝后,学生应明确汉、唐、明三朝“海上丝绸之路”所到达的最远地区:汉:印度半岛南端; 唐:西达波斯湾,东至日本;明:非洲东海岸。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以开拓的相关条件:国家统一、 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领先,航海技术先进,统治者实行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拓展有何意义?加强了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和西学东渐的相关内容请参考徐州市所出的四套密卷。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有九大重点:(1)七大人物思想成果:魏源、洪仁玕、康有为、梁启超、孙 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主张及其思想实践。(据说今年的命题人以研究近现代人物和思想为主)(2)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地位,长不大的原因,呈现 的时代特征(见教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工业化建设的规划、成就、存在的问题;建国以后,中 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命题人十分关注这一问题)(3)国共两党的关系及其对民族 国家兴衰的影响。(热点中的热点)(4)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对中日关系发展的认识。(5)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建设及其取得的成就。(6)江苏区域历史:突出南京(太平天国、辛亥革命)。(7)中 国近现代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成就)。(8)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9)中美关系。下面我择其要者述说如下:    一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思想界的激荡:近代中国思想界经历了急剧的变化。从林则徐以新的目光开眼看世界,到魏 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洋务派力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早期维新派主张“商战”和君民共主;从戊戌变法时 期严复宣传进化论,康、梁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到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鼓吹天赋人权、民主共和;从五四 运动时期的科学民主,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的思想文化无一不对当时的历史变革起了摧毁廓清,敷陈新义的作用。从模 仿西方的坚船利炮,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为谋求独立自强之路而学习西方是近代思想发展的主流。复习时应注意概括中 国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特点和影响:①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 相联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为主流。③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 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 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④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 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每一步探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 文化的碰撞与交融。⑤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 植根于中国土地,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先进人物的思想成果及其实践(需要特别关注):(1)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图图 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思想在当 时影响有限,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2)洪仁玕《资政新篇》:注意其中的部分内容,如奖励技术发明,兴办新式学 校,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 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实行。(3)康梁维新思想: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们发 动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百日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纲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总体上未获得成功。后来,孙中山把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 世纪三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 20 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三大重要思 想理论成果。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 建立中华民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具 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第二次 巨变。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思想理论相辅相成,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贯彻了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命题猜想:去年已考查了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 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去年考的是问答题,今年是否可能考材料解析题,注意江苏考试说明专列洋务派与顽固派这一考点, 完全可以大做文章,考深分析的试题。新文化运动特别需要关注,我们认为有可能在此处出题。学生务必 要记清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提倡新道 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字改革等内容都有考查的价值。前期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 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 思想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思想解放潮 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注意新文化运动中也存在一些偏 向,如对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否定等。 20 世纪三大理论成果是必须关注的一个命题点。其中三民主义要特别注意。理论创新与革命和建设事 业的发展即 20 世纪三大理论创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要把具体实践和理 论结合。如黄埔军校、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战争、武汉国民政府 等, 都是符合新三民主义的。 二   躲不开的近代化。要特别关注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外环境。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主要是工业化)的探 索成就及存在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日益萎缩        新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后    一战期间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建国后 (提示:据上图掌握时间、发展概况、原因和影响)。 特点:先天不足: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弱,对外资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后天崎形:主要分 布在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小。受双重压迫,无法独立发展。 地位:(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注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环境:封建主义的压迫;外部环境:列强的侵略。所以造成其 发展十分艰难。政权对民族企业的政策:放宽还是限制对其发展影响甚大。) 示例: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曾说过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 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记卢作孚。 结合史实分析说明张之洞和张謇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并综合分析两者所处的时代工业化进程 的特点。 【答案】(1)张之洞在湖北汉阳设立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迈出了中国民族工业近代化,特别是 重工业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张謇倡导发展实业,投资新式工业,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使民族资本主义 取得较大发展。(2)洋务运动属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洋务派是担负工业化任务的主角,经历了由重工 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的发展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业化的整体发展阶段担负中坚角色。两个阶 段均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最终走向破产或萧条。 建国后的经济史最为复杂,学生经常处于不清不楚状态。最后阶段的复习教师应帮助其破掉这一难点。 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 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态度:建国初,合理调整工商业,结果是有利 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注意目的:是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 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逐渐改变,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大量出现。(原因:改 革开放。结果,城市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力) 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的几个阶段及其影响。 1949-1956           1957-1978           1978 年以来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单一公有制格局的形成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领导下多种所有制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济并存                               平等竞争 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是一个重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分布如下: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逐步实 现工业化)—→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一五计划建设(注 意成就一定要记住,成果集中在东北;特点:工业和交通运输成就大;结果: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 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共八大(提出建立先进工业国)—→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探索十年取得的成就(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几个油田建设,1965年依靠洋油时代结束、交通成 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 1949-1956 年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决策或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工业上作出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答案】(1)决策: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实施一 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6 年八大强调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 业国。(2)探索: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 理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国后农村经济进行了四次调整,一些经验教训值得记取。(1)土地改革:①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 力发展。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③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 道路。(2)农业合作化: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 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①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 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挫 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 多种所有制经济:国 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 经济、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影响:对国民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国家财政经济 的根本好转以及生产资料 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经济成分:国营 经济和集体经济,且 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影响:脱离中国 国情,束缚生产力发 展,高度集中和统一 的计划管理供给制违 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使我国与西方 的差距越来越大。 主要经济成分:国营经济、集体经 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 外商独资。   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快,成 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们 在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 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③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启示: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 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示例 1: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70 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有两次重大变化。指出这两次变化的主要内容 并概括其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应是什么? 【答案】(1)变化内容:由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由人民公社化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 非农产业。(2)原因:要回事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 展。人民公社化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生产和生活困难。(3)着眼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 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2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经济建设领域里出现的新局面,及其原因。 【答案】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形成。原因:政治思想: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现转移;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平 反冤假错案。 示例3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回答下列 问题: (1)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的开始之际做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 (2)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生产关系进行了成功的调整和改革,简述其主要内容和作用。 (3)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中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4)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答案】(1)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定了为建 设一个伟大的 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任务,提出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内容: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作用: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民经济 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提高。(3)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从单一的社会主 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示例4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 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建国以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 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回答: (1)这个帝国为什么会“人为地隔绝于世”?(4分) (2)建国以后,“我们还是闭关自守”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我国为什么要敞开门来搞建设?(2分)为此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4分) 【答案】(1)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占主导地位;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统治者盲目自大, 闭目塞听。(4分)(2)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国际环境的制约;“左”倾思想的干扰。(4分)(3) 原因:闭关锁国带来落后,对外开放才能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经济全球化趋势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大潮。(2分) 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外开放的方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等国际贸易组织。(4分) 三 国共合作是当前议论的热点,对于两次国共合作要掌握下列内容:(特别重要!) 1.第一次国共合作:(1)合作时间:1924 年 1 月~1927 年 7 月。(2)形成原因:①一战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打倒 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主义的崛起。②必要性:中共从二 七惨案的教训。③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有威信,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④ 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3)形成过程:①1923 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合作。②1924 年国民党一大,标志正式建立。③1927 年四一二政变,初步破裂;七一五政变,完全破裂。(4)合作方式:党内合作。(5)重大事件:①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 展。如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京政变等。②推动工农运动的高涨。如五卅运动,广东、湖南农民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等。③促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如两次东征,国民革命政府成立等。④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如: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上海解放等。(6)参加阶层: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7)破裂原因:① 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中共对军事工作缺乏重视。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 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④两党政治理念上的根本不同。(8)合作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 的武装,支持武装斗争。③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9)合作功绩: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扩大了中共的 影响。③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为新的革命高潮准备了条件。 2.第二次国共合作:(1)合作时间:1937 年 9 月~1947 年春。(2)形成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民族 主义再次被激发。②中共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促成了合作。③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和 西安事变的推动。④英美在华利益及国民党统治受到日本的威胁。(3)形成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通电全国。②中共 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③《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中共提出合作方针。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促成合作初 步形成。④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1937 年 9 月合作正式形成。(4)合作形式:党外合作。(5)重大事件:①太原会战 中的两党合作。②中共开辟敌后革命根据地,从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论持久战》提出持久抗战方针。③国民党由防御 阶段的积极抗战到相持阶段的消极抗战。三次反共高潮,及中共维护统一战线的斗争。④1944 年夏的局部反攻。1945 年 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 年 9 月签署无条件投降书。⑤1945 年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合作表面维持。⑥1947 年春,国民党 关闭和谈大门,合作完全破裂。(6)参加阶层:全中华民族中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官 僚资产阶级等(极少数的汉奸卖国贼除外)。(7)破裂教训:①蒋介石奉行专制、独裁、反共的政治立场。②根本原因是两 党政治理念的根本不同。③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双方丧失了合作的共同基础。④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推行全球战 略和“扶蒋反共”政策,其势力介入中国内政,是导致国共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8)合作教训:①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 奋战,是抗战最终胜利的最主要经验。群众运动必须有革命武装的支持和中共的领导。②民族矛盾的尖锐以及中共成熟领导、 革命的坚定性、策略的灵活性是合作长期维持的重要原因。③统治利益是国民政府参加抗战和与发动内战的根本原因。④美 国出于自身利益支持中国抗战,是国共合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外部原因,也是合作破裂的外部重要原因。(9)合作功绩:①是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 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③中国的国际 地位得到提高。 在此还有掌握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1)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1949 年 10 月~1978 年底。(2)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①1979 年元旦,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 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建议首先实现“三通”,并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 岛屿的炮击。②1979 年 1 月,邓小平明确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 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③1981 年 1 月,叶剑英提出九条对台方针。主张举行两党对等的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 明了中共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态度,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热烈欢迎。④1982 年 1 月,邓 小平把“九条方针”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⑤1984 年,六届人大二次 会议通过这一伟大构想,它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⑥1997 年 7 月 1 日,我国运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标志 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 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999 年 12 月 20 日,我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问题的解 决,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先例。⑦2005 年“连宋登陆”,两党政治交流获得突破。 海峡两岸的对峙与交流:(1)1949~1978 年底,海峡两岸处于长期隔绝对峙状态。(2)1979 年以后,在中共“一国 两制”政策和措施和国际形势的缓和影响下,两岸逐渐和缓,交流得到加强。1980 年以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回 祖国大陆定居、探新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但岛内分裂 势力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活动,严重阻碍着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3)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05 年 4 月底 5 月初,“连宋登陆”,两岸政治交流获得突破。 随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促成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共同愿望,必将实现。 对国共关系曲折发展成因规律的认识:(1)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激发是促成国共两次合作的重要原因,分裂的根本 原因是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的不同。因此,为维护不同阶级利益,两党合作后都走向了对峙。(2)两党关系的变化发展,也 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如第一次国共合作受到列强共同支配中国,侵略加剧,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第二次国共合作受到法西 斯势力不断膨胀和对外扩张的影响;海峡两岸从对峙到打破坚冰,也是受到美国全球战略和世界局势走向缓和的影响。 对国共关系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认识:(1)从 1924~1949 年,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大革命时期的“合作”、土地革命时 期的“分裂”、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分裂”四个阶段。(2)规律性认识:①“分则两伤”。②“合则 两利”。③基本经验:过去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因此,今天积极推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和海峡两岸的统一,对国 共两党和整个中华民族都是有利的。国共两党应该“求大同,存小异”。正确处理大同与小异的关系,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 祖国的前途。中共提出的“一国两制”就是“求同存异”的经验在当今条件下的体现。 示例 1:国共两党在 20 世纪 20—40 年代进行了两次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两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两党两次合作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两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对中国革命进程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试就两次国共合作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标志:1924 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任务:打倒列强,除 军阀,统一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利益。(2)第一次合作:成果: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 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影响: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 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合作:成果:打败了日 本法西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影响: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3)两党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示例 2 孙中山的伟大贡献,见徐州四套密卷。 示例3 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两岸“和平之旅”。他首站抵达南京,并 于4月27日拜谒南京中山陵。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连战先生的首站南京和第一项活动安排的原因。 【答案】(1)南京是国民党政府原来的统治中心;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民党的创始人。 连战先生在拜谒感言中说到:“……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 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 (2)请说明孙中山“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   【答案】“民主、自由”即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思想,用革命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建立民主共和 国,人民享有国家的主权,国民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4分) “均富”即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 有其田”,以此来解决土地和贫富不均问题。  (3)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欢迎连战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一行时表示:“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 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地继承和发扬。”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为我们留下哪些精神遗产?   【答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爱国思想;“天下为公”、“博爱”的高尚人格;“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 类的高远志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牺牲奉献,死而后已,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 (4)舆论认为,连战先生的大陆之行启动了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步伐。简要回答国共第一、第二次合作的基础及其 成果。 【答案】第一次:基础——新三民主义(打倒列强除军阀、或反帝反封建)。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二次:基础——抗日救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成果——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维护国家独立。 四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剧,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始 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除障碍, 提供必要的前提。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重大斗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国 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等。这里要特别关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历史内容。 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要着重掌握:(1)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内涵:“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 解决的夺权与建权的问题。“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是一个飞跃。 这里要特别注意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明确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 把早期提出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发展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2)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 建设的主要贡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 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05 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胜利 60 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近年来围绕教科书事件和日本 首相参赞靖国神社问题,中日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中国抗战史,内容集中,复习时应注意立足课本,加强与世界史的联 系。同时还要做到知识的上拓下连:如台湾的失与得的国内、国际背景。日本两次侵华的背景,一个腐败的政府、内乱的国 家给外来侵略提供了机会。日本的认罪态度,德国的态度,我们应有的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等。 下面是一些应引起大家注意的复习细节:(1)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原因: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30 年代世 界经济危机,日本迫切需要通过对外侵略战争,转嫁危机;蒋全力打内战,围剿红军,提供机会;日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 化。(2)日本的大陆政策:结合世界史内容总结日本实现其“大陆政策”的主要经过:明治维新、侵略朝鲜、甲午中日战争、 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全面侵华战争。(3)抗战防御阶段日本对中国侵略的特点,中国抗战的特点,分析原 因:★日本侵略特点:分路进攻、全面侵华。速战速决,重点进攻华北、华东。★原因:日本国小、人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华北、东北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占领这个两个地区,就能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从而达到侵略的目的。★中国抗战特点:国 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抵抗连遭失败;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民族 抗战。★原因: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战进入全民族抗战。(4) 抗日战争对中共民主革命 的影响:政治(七大)、经济(大生产运动)、思想(整风运动)、军队、群众等方面。(5)中国的反法西斯斗争的两个阶段及 其特点: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师注意向学生交待清楚)。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真正融为一体的时间和标志。(1942 年 1 月,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列举中国参与签署的重大国际反法西斯文件。(《联合国 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是所有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 晚的战争,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贡献最大、作出牺牲最大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作出重大贡献)注意联想苏联:苏联是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苏联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重大牺牲。(6)30 年 代初到 40 年代中期,中国各主要政治势力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九一八事变后,蒋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共要求抗日,张、 杨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联共抗日;在中共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共坚持全面抗战,开辟敌后战场;国民党担负正面战场的抗战任务;国民党汪精卫公开投敌。(7)抗 日战争胜利对战后初期亚太地区的局势产生的影响:联合国常任事事国之一,台湾由中国收回;日本战败,被美国单独占领; 朝鲜分裂为南北两个部分;亚太地区大国的对抗争夺由美日转为美苏。(8)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略)。“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 重演。” 援引胡锦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内容,说明党和国家对于中日关系的基本认识。 在今天,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精神教育又被多次提出。在历史教学中提到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2006 年还是长征胜利 70 周年),还有抗日战争体现的民族团结,共赴国难的精神都是要注意复习的。 五   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近代前期维新派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资产阶级革命 派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 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逐步确立起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 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取得丰硕成就,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人了制度化、规范化和 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20 世纪中国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成果:(1)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约法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为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宪法保障。(2)1949 年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 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性质和内外基本政策,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对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影响。(3)从 1953 年起国家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了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它为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承和发展《共同 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十年“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 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 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 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以法治国思想的确立: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 碑。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 统一起来。 示例 1: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 (1)欧洲启蒙运动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哪些立法原则?18 世纪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如何体现这些原则? (2)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前夕,孙中山、宋教仁为维护民主与法制原则进行了哪些斗争?(各举 1 例) (3)新中国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从 1949—1956 年,新中国制定了哪些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分别说出它们在中国 法制史上的地位。 【答案】(1)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保护私有财产等。美国《独立宣言》体现天赋人权、主 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等原则。(美国制定了 1787 年宪法,根据三权分立学说确立了美国的国家制度。) (2)孙中山颁布《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或答: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和护国运 动。)宋教仁用议会选举来限制袁世凯专制活动。 (3)1949 年《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为新中国的建立作了法律准 备。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 示例 2 经过 50 多年的努力,新中国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试述这些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答案 政治:①1949 年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此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制度;②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从此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经济:①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立即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3 年—1956 年,进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确立。②1978 年后,对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法律:建国初,《共同纲领》成为我国临时宪法,1954 年,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1 分) 至今,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 六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新中国外交已走过了50余 年风雨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国之初, 中国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另起炉灶”,同 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 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后再与它建立外交关系。为此,中国首先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 积极争取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参加了著名的亚非会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提出并确立了处理 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70年代:这是一个国际风云多变的时期。美国迫于改变同 苏联争霸中陷入的困境,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利用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 的战略思想,走出60年代的外交思维定式,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因此70年代 也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改善,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国对 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3)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在坚持奉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主题,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作出了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判断,积极推动对外关系取得新突破。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着愈 来愈重要的作用,与中俄、中美分别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首脑外交、 多边外交活跃,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更加多样化。 1.结合史实说明建国初期中国是如何打破孤立和封锁、开拓外交新局面的?70 年代中国外交有哪些重大突破和转机? 80 年代以后中国外交政策作了哪些重要调整? 【答案】(1)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冲破美国封锁,同苏联等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 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亚非国际会议。(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发表 上海联合公报;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常任理事国席位;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毛泽东针对国际形势,提出 了 “三个世界”的估计。(3)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重视和 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抗日战争胜利以来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日三国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如何?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三国之间关系 有何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后,中国与美国、日本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中国取得独立和民族主权后,美日联合孤立封锁新中国;美国通过二战打败并单独占领日本,日本追随美国。 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并建立了外交关系;日本随着实力的增强,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与美国在经济领域展开争夺。冷战结后,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 的提高;台湾问题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因此世界史的复习应围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完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获得资本、劳动力、市场的方式和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如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再到垄断组 织、跨国公司等;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经济政策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进步去思考。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考前复习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明确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的特点:第一,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美国是反殖民压迫),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 本主义是革命的首要任务。革命所能做到的是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再用政权这个杠杆以法律为武器,去摧毁封建制度,奠 定资本主义的基本治国原则。第二,由于资产阶级与广大农民、手工业者有共同的反封建要求,因此革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 性。资产阶级是领导,人民群众则是革命的主力军。第三,由于资产阶级的弱小,封建势力的强大,其进程曲折复杂。 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高考有哪些可考的角度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考题,近距离参研,或许能悟出一些考向来。04 年北京文综卷考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确认“天赋人权”原则的历史背景。【答案】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展;政治:殖民统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04年天津文综卷考查如下内容:(1)举 例说明西方主要国家是怎样以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2)概述西方列强在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不同阶段 对外侵略扩张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革命道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改革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统一道路:德意统一。(2)自由资本主义:为推销商品、强占原料产地和商 品市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04年江苏卷考查选择题: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比较;材料题 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张。04年广西卷考查法国大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法令颁布的时期(选择题)。04年全国文综卷 考查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问答题)。05年江苏卷考查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选择);16世纪以来的英 国和19世纪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作用。【答案】英国通过圈地运动、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资本;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大力改革,如征收统一的地税,以及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为发展工 业积累资本。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政府则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05年广东卷考法美两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性(选择);通过谷物法考查英国的经济政策由重商主义发展到自由主义(材料解析)。05文综卷一 考查瓦尔密战役的性质(材料):【答案】法国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05文综卷二考查美国选举权的变化(材料 题)。05文综卷三考查美国内战解放黑奴宣言(材料解析)。 命题走向猜想: 通过对04-05年考题的浏览,可见这部分内容高考必考。复习首先应关注几个法律性文件《权利法案》、《人权宣 言》、《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了解其内容、思想来源、影响。(注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确立了资 本主义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自由与平等。在此后发生的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风雨中,自由与平等 这对双生子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美国《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写着:“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 的。”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 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其次要关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确立的政体、资产阶级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所面临的内外矛盾的谋略或做法。尤其 要注意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对土地问题解决的彻底程度及对以后的影响。传统认为英国采取的拍卖王室土地和圈地运动 合法化政策,使土地大多落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而不利于农民;而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把土地分成小块 卖给农民的政策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因而更为彻底。对此,有的学者则认为:其实这是按劳动人民的感情标准 去评判。关于政体形式。传统认为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国王,因而保守;而法国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 建立了共和国,因而彻底。对此,有观点认为: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形式,二者没有保守与彻底 之分。总之,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只能以反封建的标准去衡量,以生产力和实践的标准去评价其纲领、立法和所创建 的制度,而不能以当时劳动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为标准。 示例 1: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 1787 年宪法和法国 1791 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有(A) ①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体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了全体 公民以基本权利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示例 2 下列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 ①是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  ②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斗争 ③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④ 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开始确立 A. 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示例 3:法国的对外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这一结论主要来自于哪一阶段的史实(D) A.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拿破仑统治时期 示例 4 都铎王朝推动英国发展的措施不包括( A ) A.厉行清教法规   B.保护工商业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摧毁西班牙海上霸权 示例 5 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 14 世纪到 18 世纪欧洲出现了哪两次思想文化运动? ⑵两者产生的共同经济原因是什么? ⑶从性质上看,两者有什么共同点?⑷从核心内容上看,两者的侧重点有什么差别? ⑸概括说明,两者在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⑴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⑵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⑶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⑷前者 侧重于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后者侧重于崇尚理性,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⑸ 文艺复兴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 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欧美和其它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 19世纪的历史实际上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这两大革命的影响,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极大地 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由于这种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后果,使有关国家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示:认真阅读这段话,做到字斟句酌,并用史实来诠释这段话。)资产阶级 力量的加强,推动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自由主义日趋强大;工业革命造成新的阶级――无产阶级,从诞生后不久 便开始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应运而生;工业革命促使商品输出成为资本主义的生命线,资产阶 级掀起殖民扩张的狂潮,引发了民族运动的高涨。于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三股交错存在的历史潮流, 其中自由主义潮流是主流。 复习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要重视下列内容:(1)工业革命:突出其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的产生、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的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新的阶级结构的造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的确立、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另外还要考虑到命题人可能考 虑到的新角度,如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人们就业观念、生活习惯、家庭结构、生活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2)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的确立。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当时美、俄、日、德、意等国面临哪些任务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法国 历史学家索布尔曾经说过:“在历史上,没有模式,只有道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有关史实,分 析说明俄、美、日、德、意等国政府是如何结合本国国情探索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答案】俄国:针对农奴制危机,由农 奴主实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美国:针对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通过内战废除了南方的 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德国:针对分裂局面和普鲁士国力的强大,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 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针对社会落后和政府腐败卖国,通过倒幕战争和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3) 资 本 主义世界市场的问题。这一问题可参考下面一组试题:▲英、美、德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程中,是如何解决国内市场问题 的?法、日、俄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市场状况如何?【答案】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北美独立战争前,初步 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独立后,通过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国 家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法国由于大量小农经济的存在,农民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国内市场狭小。日本经济基 础薄弱,明治维新后,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十分狭小。俄国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国内市场狭小。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答案】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非拉贸易范围扩大,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资产阶级革 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封闭的经济 格局。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国际上,围绕“市场 问题”斗争激烈,试举三例加以说明。【答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市场斗争激烈的重要表 现。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 地位动摇。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凭借金融与科技优势,继续剥削 发展中国家。▲分析新旧中国的市场状况有何不同?【答案】旧中国,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列强所 打破,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市场不发达。改革开放后,国内市场开始活跃,逐步建立起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问题:明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道路或途径。【答案】原 因:19 世纪前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扩展到法、美、德等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为增强。途径:资本主义力量增强, 促成德、意、日、俄等一系列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国加强殖民扩张,在掠夺的同时也冲击了当地传统的社 会经济结构,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5)各国工业化的特别(大兴的兴衰):注意总结市场、资金、技术、 劳动力、资源、生产关系变革等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各国解决的主要手段及影响。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完善,生命力。大 国兴衰,法国、德国两个国家要注意。就它们两个国家近来考得少。法国:影响、制约国家发展的因素。制度、土地,政 局动荡不利于发展,资本输出,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德国发展的有利因素。 普法战争对法德两国及整个世界格局的影 响。 示例 1:资本、劳动力和市场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必须的条件,说明英、美、德、俄等国获取这些条件的方式。 【答案】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和大量的劳动力。美国:建立起统一国家后, 通过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通过内战巩固了统一,拓宽了资本主义发展空间;欧洲剩余资本的涌入;欧亚  民提供了劳动力。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结束了分裂局面,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通过普法战争从法国获得赔款。俄国:通 过 1861 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资本积累和劳动力。以上各国各自通过战争、改革、扩张等不同方式, 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前提条件。 示例 2 发生在 17—19 世纪初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所不同。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分别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 ⑵这两者的革命任务上有什么不同? ⑶这两者在结果和影响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答案】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处在工业资本主 义时期。 ⑵革命任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资产阶级革 命和改革除了反封建的任务外,主要是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⑶结果和影响: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诞 生了英、法、美等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使俄、日、德、意等国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 形成。 三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开始进入到电气时代。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开始在政治、经济上走向成熟。如这一时 期从经济上表现出来的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垄断为组织和经营的手段,不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吗?以代议制民主 的体制体现政治生活中的竞争机制,同时实行政党政治,公民参与,自由竞选,胜者执政,不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 吗? 这一段历史的复习应关注下列几个方面:(1)比较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注意从人才、发明创造、开展的国家及 产业部门等方面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优势,优势产生的原因。【思路】优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主要是工匠, 第二次工业革命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属经验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多是科研的产物,属科研型,量多质高。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先只限于英国,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开始就 在几个国家齐头并进,形成多元局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也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 重工业和电力工业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作用。 原因: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运用于工业,科 学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彼此促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竞争加剧;世界经济联系空前加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对垄断组织的认识:务必掌握其产生的原因(生产与资本的集中,竞争中规模较大的企业 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主要形式(略)、出现的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新兴 工业,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领域?因为这些企业要求大规模的集中生产)、意义(企业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利于企 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消极作用有哪些?)(3)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德经济 迅速发展、英法经济发展缓慢、俄日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注意这种不平衡性对国际关系局势的影响。 示例 19 世纪 70 年代到一战前是资本主义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1)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3)在政治、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经济的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性加大;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2)亚洲出现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民族民主运动。俄国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列宁主义诞生。(3)政治上瓜分世界,经济上资本输出。(4)资本主义国家围 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形成了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酿成 一战的爆发。 四   世界现代史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是20世纪的世界史,也是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和现 代社会主义体系发展和相互关系为中心内容的现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发展史。   下册第一章复习的重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特点及教训。今明两年是中俄文化交流年, 对于苏联史应引起关注,复习应突出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支持等。 示例 简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到1936年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中、俄如何 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农业所有制变化过程中有何不同?两国对农业的政策有何共同弊端?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农村土地所有制变化过程:从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最后发展为土地公有制。俄国: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到1936年国家工业化实现和农业集体化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绝对支配地位。中国:从1953年起,国家 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改造,这样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所走的道路不同,苏联走的是集体农庄道路。 中国走的是农业合作社道路。共同弊端: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农业 生产的发展。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下册第二章有三大重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解体。这绝对是国际关系史命题的重点,出大题小题都 很容易,而且容易出难题。去年广东卷在此处出了一道问答题:一战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是英法俄德日美 六国之争,战后演变为英日美三强争霸。请说出这种格局演变的原因。《九国公约》是如何调解三国关系的?你有何看法? 建议对这一内容的复习要全面、深入、细致,最好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要记准记牢,分析凡-华体系下的矛盾和 这一体系必然走向解体的原因和解体的经过。(还要注意国联) 示例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重要特征之一。 (1)列举巴黎和会上列强推行强权外交的主要表现。 (2)华盛顿会议上,强权政治主要针对哪个国家?强加给该国的文件是什么? 【答案】(1)强加给战败国不平等条约;“委任统治”,任意宰割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强行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转让给日本;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2)中国。《九国公约》。 示例 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 界和平。 【答案】①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而互相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 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英 法日比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土耳其在中东的领地,在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②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尖 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2)罗斯福新政:(重点)(3)30 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主要事件:1935―1936 年埃塞俄比亚的抗意卫国战争;1931 年开始的中国抗日战争;1936 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突出特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由局 部战争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西班牙的局部战争是由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 的民族革命战争。▲这些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原因:实力对比悬殊,法西斯侵略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超过了被侵略国。被法 西斯侵略国家缺乏彼此有力有相互支援、配合,未能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彼此联合,配合行动,组成三国轴 心。当时世界上具有实力的主要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未能联合行动,有效遏制法西斯侵略势头。   下册第三章叙述的是二战史,其主要内容去年我们的考前材料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从略。也可以重温去年的材料。二战 史肯定要出题,如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作用;美、苏、中等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反法西斯国家经济上互相援 助、政治上互相协商和军事上互相配合的事例:(1)经济上互相援助: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对英苏等国进行经济军事援助。 (2)政治上相互协商:四次会议。(3)军事上相互配合:美英军队实施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1945 年 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二战中的几次会议等。 五   二战后的世界历史有几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一、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操纵国联宰割战败国。二战后雅尔塔体 系和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第三次苏东剧变后形成的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呈现多格化趋势。影响因素:科 技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这里学生要注意几个概念: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这几个概念是怎样的关系呢?雅尔塔体系的演变是和美苏两极格 局以及美苏冷战分不开的。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两极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多 极结构。双方的冲突不仅是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而且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冷战, 在亚、非、拉美等地区,则有各自支持的国家间的局部战争。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是: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形成,欧洲共 产党中央情报局的建立与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经互会的成立;军事上: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雅尔塔体制从 20 世纪40年代中到90年代初,经历了冷战、冷战与缓和的交错,美攻苏守,美苏对 峙,美苏互有攻守的演变过程。雅尔塔体制的演变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 协调为中心,冷战共处贯串始终,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美苏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从未爆发面对面的热战。雅尔塔体系 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 对比力量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两个超级大国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也不断减弱。首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 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给美苏两极体系以有力冲击。如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其次,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 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转变为美、日、西欧三个经济中心。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极格局的基础终于 动摇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德国重新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尤其是1 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它标志着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 系最终瓦解,世界政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示例 .20 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当每次变动发 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答案】(1)20 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20 世纪 4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雅尔塔体系建立;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2)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 “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 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 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考生回答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 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可酌情加分。)(4)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示例 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1)请按上述方式,扼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2)纵观这近 200 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英、法操纵国联宰割战败国(如答美、日在亚 太地区矛盾尖锐也可给分)。第三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和以冷战为特征的美苏对峙格局。第四次: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世界呈多极化趋势。 (2)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化、军事 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如答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二、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自己阅读) 三、大国关系问题(法德关系、美日关系、欧美关系) 示例 长期以来,欧洲是人类近代文明的中心,同时欧洲各国也不可避免地相互厮杀,战争使欧洲的“中心”地位逐 渐打破。当代欧洲人从中充分认识到和平与联合的必要,共同促进着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根据以上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欧洲大陆,法国和德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积怨甚深,成为宿敌。19世纪,法德之间发生过怎样的冲突?简 要概括原因。 (2)19世纪末,欧洲是列强矛盾错综复杂交织的地区。其中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试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英德矛盾出现的原因和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3)长期以来,美国以两大洋为屏障,不卷入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实力。但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这一政策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国际关系格局造成了一定威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对欧洲推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威胁”的表现。 (4)欧共体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欧共体的建立对欧洲政治、经济的和谐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19世纪初普鲁士等国组成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的封建秩序,普奥等干涉法国革 命。②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为确保欧洲大陆霸权,阻挠德国的统一。(2)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经济迅速 发展,实力超过英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扩张威胁英国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两国矛盾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 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3)政策:参与欧洲事务,谋求世界政治霸权。表现:巴黎和会提出创 建国联建议,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打破英日结盟的局面。签订《五国海军条约轨与英国 取得同等的制海权。(4)加强了西欧各国之间的合作,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示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日本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为一个亚洲强国,并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二战 以后,日本由一个战败国,到 60 年代末迅速发展成为居第二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1)分析影响日本两次经济发展的外部力量分别有哪些? (2)日本经济的两次飞速发展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外部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侵略朝鲜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影响。(2)影响:第一次: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道路,制定了大陆政策,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并在一战期间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改变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对比, 日俄之间、日美之间展开了激烈争夺(如日俄战争、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等)。第二次:对美国霸主地位形成冲击,加上西 欧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的一枝独秀变为三足鼎立;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示例 从 19 世纪末的工业强国,到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连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 历史角度,概括并举例说明促进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 答案 ①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巩固:美国建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共和政体;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巩 固了民主共和制度。②西部的开发:西进运动的推进以及《宅地法》的颁行,后来,罗斯福新政在西部建设基础设施。③ 制度的创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普遍产生了垄断组织;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 式。④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美国迅速采用工业革命,特别是率先推广第二、三次科技革命成果。⑤坚持对外开放;既利 用国际市场资源,销售美国商品,又吸引欧亚移民。(以上各主观题答案仅供参考,不必拘泥于答案表述。) 四、亚洲经济的发展问题(重点)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唐朝以来,华侨在东南亚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海上贸易以及物产交流频繁; 郑和下西洋使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密切。 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在近代以来的相同遭遇:历史上都遭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二战中都曾遭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二战以来,为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作了哪些努力? 万隆会议上,接受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使会议圆满成功,形成了团结反帝,维护民族独立的新局面;亚太 经合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60-9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走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各地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很不平衡;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模式。有利条件:第三次 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有利于亚洲各国吸纳新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亚洲各国可以利用劳动力优势 发展经济,积累资金。不利条件:美苏争霸,亚洲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经济交流与发展;亚洲长期受西方侵略,经济基础 薄弱,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制约因素:国内外环境;科技教育;国家经济政策、人口。 注意: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日本、新加坡国土狭小,市场问题;西亚产油国:单一经济问题;泰国:国家经济安全 (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印度:人口问题。普遍存在:环境污染、科技教育、国家经济政策、人口等问题。  重要试题参考江苏省密卷 附部分新题 【题 1】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分别简要指出中国在前两次科技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滞后状态的原因。 文革结束后,我国又是如何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答案】(1)原因:第一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统治时期,受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政策的影响,对西方文化不愿意了 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第三次科技革 命前期,二战刚结束,中国又处于内战中。新中国成立后,缺乏与西方的科技交流。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六七十年代,党 的主要领导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科学技术发展失去良机。(2)应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 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题 2】19 世纪末至一战前,东西方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请结合西欧(以英法德为例)和亚洲两个地区的有关史实回答。 (1)这一时期西欧和亚洲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各是什么? (2)概括说明造成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同的主要原因。 【答案】(1)经济:欧洲: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经济较快发展;②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德国 较快,英法相对缓慢。亚洲:①完全卷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的场所;② 主要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但受阻碍;只有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完成工业革命,并向帝国主 义过渡。 (2)原因:欧洲:①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普遍建立;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与影响。亚洲:①亚洲封建制度的落 后和阻碍;②西方国家的侵略与掠夺。 【题 3】丝绸之路是汉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简述要道开辟的历史背景及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并以史实说明这 条要道对当时中外经济交流的积极作用。 【答案】背景:西汉国力强盛;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人物:汉武帝、张骞。作用:丝绸之路开辟后, 我国的瓷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法、造纸术等先后西传,促进了中国与西亚、欧洲的经济交流。 【题 4】改革开放初,我国农业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取得什么成效? 【答案】问题:(1)农村经济体制的问题。(2)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3)一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措施: (1)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2)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4)确定农村改革的 目标是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成效: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 【题 5】试述 19 世纪末德国工业迅速发展的概况及主要原因,并指出当时德国政治地位发生的重要变化和影响。 【答案】发展概况:(1)19 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开业革命,纺织、冶金、铁路运输等部门有一定程度的发 展;(2)19 世纪最后 30 年,德国重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主要原因:(1)利用了两次工业革 命的成果;(2)结束分裂状态,完成国家的统一;(3)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变化和影响: (1)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2)德国成为英国的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题 6】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的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请举 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几次大会战,并从态度、地位、作用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 场的抗战作简要的评价。 【答案】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评价:(1)态度: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2)地位: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最主要战场。。(3)作用:粉碎了日军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 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答到三点就可。 【题 7】中国与法国交住由来已久。近代以来,两国的发展道路明显不同,但法国对中国有相当大的影响。据此回答: (1)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中国与法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潮和对外政策方面有哪些主要差别? (2)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法中交往中,法国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1)差别:政治上: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落后的封建专制大国;法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大国。经济 上: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思潮方面中国封建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法国资产阶级自 由、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对外政策上: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法国对外积极推行殖民主义,争夺霸权。 (2)影响:A 、法国与其他列强一道以多种形式侵略中国(如参加八国联军),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法国资 产阶级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人权宣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知识界传播;《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一批批中国青年赴法留学;等等。(举出其他事例亦可得分) 【题 8】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请结合史实简要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答案】(1)说明:统一性:秦朝统一文字(“书同文”),重法抑儒;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中外文化共融,佛、道、儒、法并存。原因:秦汉是大一统的、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封建 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接纳吸取了外来文化的长处。说明: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参考答案的意思,即可得分。 【题 9】民主政治是近代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理想,请指出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理解,并简要分析 其形成原因。 【答案】不同理解:民主对康有为而言就是君主立宪;孙中山认为民主就是民主共和;毛泽东认为民主就是人民民主专 政。形成原因:康有为接受俄国、日本的君主立宪思想;孙中山接受美国的民主共和思想;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说 明:学生若答出救亡图存、西方民主思想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内容都可以酌情给分,教师评卷应灵 活把握。 【题 10】美国南北矛盾从立国之初就存在,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才得到根本解决。试分析美国南北矛盾在立国之初和 19 世纪 60 年代的不同表现及其解决的主要途径。 【答案】不同表现及解决途径:立国之初:表现为北方和南方政治集团在国会和政府中的权力分配上的矛盾。说明: 学生可以答南北之间的经济矛盾,但最多能给 2 分。解决途径主要是通过立法(制定宪法)来协调南北的权力分配。19 世 纪 60 年代:表现为工业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经济形式(或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废奴问题。说明:必须突出由于工 业化而矛盾加剧和废奴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战争手段打败南方,实现南北统一,废除奴隶制度。 【题 11】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为此,中共作了哪些努力?结局如何? 【答案】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全国人民渴望实行民主政治;有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国 际力量的推动努力:中共七大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抗日战争胜利后,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与国民 党进行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促使会议达成了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的决议。结局:由于国 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民主政治末能实现。                                  2006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