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八单元 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题)
1.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它地区文明的首次接触与碰撞。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欧洲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下图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下列说法与新航路开辟无关的是( )
A.引起了价格革命 B.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衰落
C.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 D.标志着世界市场形成
3.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了探索新航路的旅程。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获取高额的商业利润 B.利用武力进行“圣战”
C.展现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D.掠夺海外殖民地和市场
4.说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开始发现“世界”,这个“世界”较恰当的含义应是 ( )
A. 地域辽阔的世界 B.连成一体的世界
C.丰富多彩的世界 D. 生机勃勃的世界
5.工业革命后,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侵略,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其含义是( )
A.东方国家日益贫困,无力对抗西方 B.东方国家完全沦为殖民地
C.东方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东方国家未取得民族独立
6.“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由此可见,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根本原因在于( )
A.黑人奴隶的起义和战争 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必然
7.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8.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10.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到大企业的演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11.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2.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修建的埃菲尔铁塔,主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其依据是:( )
A钢铁和电的使用B蒸汽和石油的使用C电和石油的使用D电和蒸汽的使用
13.下列日常生活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 坐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旅行 ②
从欧洲往美洲发电报 ③ 参与了轮船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运动,获得了成功 ④ 坐飞机从巴黎到纽约(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14.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1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6.“‘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兴,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等三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17.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D.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18.晚清时期,有人把“断发易服”提高到强国的高度,上书皇帝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该人最有可能属于(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9.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A. 自由的观念 B. 平等的观念 C. 博爱的观念 D. 互助的观念
20.“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并把新房装潢成欧美风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的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并经常观看胡蝶、阮玲玉等影星主演的国产影片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坐有轨电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京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二、非选择题(共4题)
21、新航路开辟后,人类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葡萄牙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东方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这一事件对人类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示意图:
(2)上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说明促成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方式。(6分)
材料四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三所反映的这种世界经济现象。(4分)
22、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火花图案,思考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是指什么时间?(1分)说明“黄金时代”
产生的原因。(4分)
(3)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1分)
(4)在你看来,那个时代中国民族经济要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为什么?(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报刊,如《申报》、《国闻报》、《时务报》等。
材料二 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20、30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
(图一) (图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四个在1900年的《申报》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近代城市变化的词组或新闻标题(4分)
(2)材料二照片中人物的服饰告诉你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6分)
(3)20世纪初中国城市生活正在发生着变化,为什么此时中国农村的变化却依然是微弱的呢?(2分)
2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33年,英国开采的每一块煤,在运往市场途中总有一部分路程要依靠火车。到1836年,已有总长超过724千米的铁路将英国各主要工业地区连成一体。火车和铁路已经真正成为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的一条“经济动脉”。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1)据材料一概括铁路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美国人乔治开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上海,将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
您的儿子:乔治 1918年12月23日
(2)材料二中涉及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至少写出3项)(3分)
材料三 以下是乔治到达上海之后看到的部分现象
领域
现象
服饰
长袍马褂、中山装、旗袍、西装
餐饮
中餐馆、西菜馆、西式茶室
住宅
庭院式平房、里弄住宅、花园洋房
(3)分析上述现象呈现出的特征及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迪亚士仅仅是到达了非洲的最南端,达·伽马到达的是印度,麦哲伦也到达了美洲,但比哥伦布要晚,哥伦布到达美洲是1492年,麦哲伦到达美洲是1520年左右。
2. D
【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3.A
【解析】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处于转口贸易,高额的利润使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开辟 抵达东方的新航路。故符合题意的是A。
4. B
【解析】新航路的发现、文艺复兴被称为“世界”和“人”的发现。所谓“世界的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前,人类各地处于相对彼此隔绝的状态,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步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5.C
【解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到处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把东方国家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所谓“西方”指资本主义国家,“东方”
指亚非拉落后国家,这是一个政治地理名词,不能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理解东西方的含义。
6.D
【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开展,生产规模扩大,资产阶级急需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7.C
【解析】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密切各地联系,促进世界市场形成。它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D容易排除。
8.A
【解析】 19世纪的欧洲,促使家庭职能即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应是工业革命. ④属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②容易理解。③要注意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工厂代替成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9.B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封建的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故符合题意的是B。
10.A
【解析】工业革命时期,生产资料和工人被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形成工厂制度。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
11.C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的市场遍布全球,A和B的说法不正确,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晚期之后,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限定“19世纪中期”。
12.A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同时也带动钢铁工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判断得出A。
13.C
【解析】 ①是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世纪。②④是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②是19世纪末,④是20世纪初。
14.B
【解析】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政府出资,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15.C
【解析】李鸿章的话体现了“民生→富→强”的逻辑关系,重点是“民生”,故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符合这一思想,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是民用工业。
16.C
【解析】材料表明“公和永”的技术、人才和市场都极为依赖外国,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17.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当时重庆是国民政府陪都,国民党官僚资本压榨民族企业,使刘鸿生由原先的大老板变成了伙计。
18. C
【解析】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曾上书《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主张“断发易服”。解读材料,可知选C。
19. B
【解析】民国政府公布关于称呼的法令,是体现了一种平等的观念。
20. D
【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移植到了中国。尤其在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A、B、C项的内容都会出现,但中国的电视事业比电影要晚得多,1958年才出现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21、(1)原因:为了获取亚洲的黄金,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夸大的宣传,刺激了欧洲人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2分)影响: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2分)(2)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野蛮扩张和殖民掠夺)等方式。(6分)(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日益连成一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是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是一种很不公正的现象。(本题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得分)(4分)
22.(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或实业救国思想。(2分)(2)时间:1914~1919年(或一战期间)。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5分)(3)直接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由暂时繁荣转入萧条困境。(1分)原因: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致,或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等。(1分)(4)出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原因:因为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民族经济的繁荣是维护民族独立的物资保证。(3分)
23. (1)观看电影、租界建花园洋房、西餐馆开业、铁路修建、阅读报刊、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乘坐轮船、革命党人(任选四个即可) (4分)(2) 历史信息: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褂子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人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中装。(3分) 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3分)(3) 原因:当时中国农村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处于封闭状态,流动性差,几乎没有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传统、保守观念根深蒂固。(2分)
24、(1)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4分)(2)汽车、电报、飞机、电力、石油等(3分)(写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得满分)(3)特征:中西文化并存、交汇。(2分)原因: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任答其中三点皆得满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