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50 KB
  • 2021-05-13 发布

湖北省黄冈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近日,多地展出的数字复制壁画,这些作品色彩表现力较之传统手工临摹作品毫不逊色,在线条造型等方面更为精准。这不仅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②过去,古代壁画临摹常常出于研究保护之目的,为历史而摹。在这临摹过程中,通过对壁画形式语言结构的深入分析,也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壁画研究人才。另外,临摹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也为还原文化遗产面貌提供了有益借鉴。还有一批画家、学者是为艺术而摹。出于对古代壁画艺术的崇敬向往,他们在临摹中更强调梳理壁画创作媒介、图象及方法。如敦煌研究院,在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时,探索出了一套从起稿、线稿、上色、画面整体调整到完稿的临摹技法体系。类似这样的“整理临摹”“复原临摹”等研究性临摹实践,在“客观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理解感悟。其研究成果对传统壁画价值的承扬具有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③然而,这些实践成果的应用却面临着传播困境。传统临摹作品虽具备较高的学术性,但因数量少、临摹耗时长等因素,大多用于研究、保护、教学工作,很少以展览、研究成果的形式走出洞窟,走向大众。此时,数字技术的合理介入是满足公众诉求的必由之路,也是让静默千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必然要求。数字复制、VR技术、3D动画复原演示、线上展览、配套互动游戏等高科技,为盘活传统壁画这个超级IP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壁画保护提供了新思路。数字复制不仅可以分众引流,扩大传播范围,降低欣赏门槛,也可以更清晰地再现艺术真实面貌。‎ ‎④“复制”与“临摹”虽在形式上都是储存历史副本,但不能等同于一个概念,前者机械高效,后者凝聚匠心。临摹较之复制,更能反映出当代艺术创作者对古代壁画的思考,在线条色彩中感神魄、促创作。然而复制技术之于当下的文物研究更具催化剂作用,其客观性使如服饰、建筑、历史等学科研究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资料。在许多高校壁画专业课中,对着高清数字图象资料进行研究性临摹已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训练手段。可见,手工临摹与机器复制并非对立关系。复制的蓝本源于古人绘就的壁画,而复制品又为今人临摹古代艺术提供了便捷途径。因此,从不同目的出发,复制与临摹二者各具价值。‎ ‎⑤‎ 壁画,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无论使用哪种手段,最终是为了向古人的艺术世界靠拢,也是为了使当代艺术创作能够充分继承传统精神。如今的传统壁画临摹工作,依然面临临摹标准不统一、教学体系不成熟等现实问题。而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中,也存在着泛娱乐化、简单形式化等倾向。因此,数字时代的壁画保护研究,不是单行道,而应多轨并行,兼取优长,不断完善自身价值评判体系。在确保文物“内容为王”的整体原则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提升壁画的临摹与数字化水平,让千年壁画重现华光。‎ ‎(摘编自马苏薇《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数字复制壁画色彩表现力可以和传统手工临摹作品媲美,且线条造型更加精准。‎ B.过去,对古代壁画的临摹大多是出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学习其艺术的目的。‎ C.机器“复制”壁画机械高效,手工“临摹”壁画凝聚匠心,相对而言,后者价值更高。‎ D.引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壁画,要努力避免出现泛娱乐化、简单形式化等倾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立足于壁画艺术,主要从技术“复制”和艺术“临摹”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 B.文章第②段中敦煌研究院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的例子,证明了临摹壁画体现了艺术追求。‎ C.文章第④段对比分析详细地阐述了手工临摹壁画与机器复制笔画的各自概念、特点、作用等。‎ D.文章围绕壁画的复制和临摹这个论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临摹壁画者要么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要么梳理其创作媒介、图象及方法。‎ B.尽管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是他们都是客观临摹壁画的。‎ C.古代临摹壁画固其专业性强,学术性高,所以数量少,临摹耗时长,势必无法走向大众。‎ D.从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的角度来看,机器复制,还是手工临摹均不可或缺。‎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行车 周波 ‎ ‎ ‎ 东沙决定去买自行车。老婆如晶嚷开了:公家的小车不坐,买什么自行车嘛,真是浪费。东沙说:来乡镇工作第一天就有过买车的冲动,只是忙得脱不开身。东沙还说:我是县里的自行车环岛赛冠军,不练岂不废了好身骨。东沙又说:干吗非要乘公家小车子呢?那才是浪费。老婆如晶说:你现在是镇长呢。镇长怎么了?镇长就不能骑自行车?东沙说。‎ ‎ 来乡镇前东沙是县局的副局长,副局长都有专车接送。像很多领导一样,东沙去办公事时得钻小车子。其实,东沙最喜欢骑自行车,小车子是风光了些,可没有自行车来得轻松自在。在县城上班时,东沙习惯早练。到了乡镇,他经常晚间有应酬,早上闹钟响时还处在迷糊中。现在东沙很少有早练的时间了。‎ ‎ 东沙曾经有过好几款自行车,读中学的时候,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即使后来参加工作了,也一直骑。东沙不骑自行车是当了副局长之后的事,照他的说法,自己是被迫去钻小车子的。之前,东沙一直不想扔掉那辆骑惯了的自行车,他天天把它擦得锃亮。现在,那辆自行车不知丢哪儿去了。‎ ‎ 东沙骑着新自行车去上班了。头几天,没见什么动静。时间一久,人们就议论开了:镇长怎么骑自行车呀?稀奇!东沙笑着说:骑自行车既锻练身体,又给单位省车油费。因为东沙是镇长,人们不敢当面多开玩笑。‎ ‎ 不久,惹事了。因为大家发现,东沙除了上下班骑自行车,连下乡工作去也骑着那辆自行车。有人曾偷偷地把自行车藏了起来,可是,一次次被东沙找了出来了。为这事,他专门在机关大会上批评了下属,东沙说:镇里是不是治安不好呀,连一辆自行车都管不住。办公室主任显然受了委屈,找机会解释说:不是……治安的问题。东沙不开心了,问:那是什么问题呀?有一回,在班子学习会上,东沙特意叫人播放干部先进事迹电视片,东沙指着电视里的画面说:他们也骑自行车。‎ ‎ 那天,东沙又骑着自行车准备去下乡检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支支吾吾地想说啥,却始终讲不清楚。东沙显然对这位主任不满意,吼道:怎么变得像娘们似的。主任说:镇长,乘小车去吧。东沙说:又怎么了?难道我骑自行车会出交通事故吗?主任终于鼓足勇气说:驾驶员咋办?正在气头上的东沙眼一瞪说:最好让他们都下岗回家。‎ ‎ 下乡去的东沙后来果真遇到了些事,当然还是有关自行车的。东沙听见有人说他是个喜欢玩虚的镇长。东沙心里一惊,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我呢?东沙还看见有人跺着脚叹息:怎么可以骑自行车呢?再穷也不能穷了咱镇长,他可是咱们的脸面呢!当然,东沙也听到了表扬话,有位老农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焦裕禄又回来了!东沙想:那位老农实在是太抬举自己了,我只想骑骑自行车健身嘛。‎ ‎ ‎ ‎ 接到县领导电话是后来的事。东沙吃惊地发现,县领导开口就和他说自行车的事。以前,县领导可不是这样的。领导说:听说你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东沙猜不透领导的话,直截了当地说:是的。领导说:你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回来了!明儿我们也骑自行车去。东沙听着觉得不是滋味,他感觉领导好像话里有话。‎ ‎ 东沙无精打采地回到家。如晶问:咋了?东沙不语。如晶又问:不会是自行车惹事了吧。东沙瞧着老婆,像瞧西洋镜似地看,她怎么还在关心自行车的事呢?‎ ‎ 东沙后来把那辆新买的自行车搁到了自家的车库里,他不想骑自行车了,当然,这是后话。‎ ‎ 如晶有一天笑着说:我早就说你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说:你赢了!‎ 其实,东沙有自己的体会,他发现,只要骑着自行车去单位,工作就没有一天安稳过,他面对的眼神都充满着异样,这让他有点惶恐不安。他把原来乘的那辆专车卖了,换成了新轿车。‎ ‎ 他对驾驶员说,原来小车的空间实在太小,每次钻进去,腿脚伸展不开来,一点也不自由。‎ ‎ 东沙不骑自行车了,单位里重归风平浪静。那天,东沙最后一次听到有关自行车的话题。有人说:这年头,谁会真的去骑自行车。瞧,我们的镇长果真换好车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8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喜欢骑自行车锻炼身体的目的,当镇长的东沙放弃乘坐公家的小轿车,买了自行车并骑行上班,不料这个行为使他每天面对异样的眼神。‎ B.如晶预见东沙“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最后不骑自行车上班:由此可见,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更有水平。‎ C.小说中众人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白行车上班,只有“老农”表扬东沙这种行为,称“焦裕禄又回来了!”可谓是众多浊流中的一股清流。‎ D.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以镇长东沙买自行车骑行上班这件小事及大家对此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 ‎(2)小说中众人为什么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行白行车上班?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 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创作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他指出,我国影视产业还处在发展期,电影发展机会多,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对此,马中骏也表示赞同,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工作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有专业性,你做得足够好,市场自然认可。”‎ ‎ (选自“央广网”2018年6月19日)‎ ‎ 材料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一些人打着“重写历史”“范式转换”“还原真相”等旗号,鼓吹“告别革命”,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意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言论通过网络不断地发酵和扩散,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因此,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选自“光明网”2018年4月23日)‎ ‎ 材料三: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作品,还有一个案例是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它不仅在亚洲其他国家好评如潮,还发行了美国版。‎ ‎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5年的《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这两部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数十个国家展映,各国观众或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或为身患绝症的坚强所感动。‎ ‎ 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比如,我们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的合作让中国经典默片《神女》配乐放映,在各大电影节绽放异彩;与英国电影学会(BFI)的合作,则让中国享誉世界的影史名作《小城之春》修复版成为在英格兰地区发行的第一部修复版中国经典影片……‎ ‎(选自孙向辉《“融通中外”,如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 材料四: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之作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中的发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缺少新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2017年生产故事影片708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396部,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看来,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实现电影强国的梦想。‎ B.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是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的唯一手段。《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在海外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C.《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等大获成功是因为它们做到了“融通中外”:内容上融汇了中国文化,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表达。‎ D.当前,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盛行导致中国电影弱化精品意识和原创力,致使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的平庸之作呼应而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分析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在世界获得强势地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B.材料二对表现为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坚定了人们认同历史、尊重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C.从材料三可知,讲好具有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特征的和容易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的电影,容易在国内外获得成功。‎ D.由材料四可知,2017年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其重要原因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等平庸之作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3)在新的时代,中国电影如何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延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 ‎ 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咬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咬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咬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B.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C.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D.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突厥,历史上活跃于东北平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论者遗憾他家庭不够富裕,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咬施以廷杖;他对裴仙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 ‎②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B.因为“短棹”划船无力,不能使船行进得很快,无可奈何地让轻舟缓慢地飘荡在湖面上。‎ C.“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D.“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景,“隐隐”和“处处”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2)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边地天气变化急剧。‎ ‎(2)《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3)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一些富于灵气的作家,笔下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一些学养深厚、阅历丰富的作家,为文则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因此,阅读散文似乎 ,往往难以按图索骥。然而,虽说散文宽泛的无边无际,灵活的如 ,但写作和阅读并非完全没有规律。作为同一种文体的作品,散文也存在某些共性,如果掌握了这些共性,也能寻得阅读散文的 。‎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形”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它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读者能够 。对于散文而言,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大到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它选择内容。散文的“神”指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等,它好比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等,读者需要仔细琢磨才能感受到。“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主题更为隐晦,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 B.散文阅读较之小说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 C.散文阅读较之小说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 D.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宽泛,写法更为灵活,主题更为隐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 B.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没有了它 C.它没有了,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 D.一篇散文没有了它,就会散了架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章可循 天马行空 蛛丝马迹 一览无余 B.无章可循 羚羊挂角 蛛丝马迹 一目了然 C.杂乱无章 羚羊挂角 千丝万缕 一目了然 D.杂乱无章 天马行空 千丝万缕 一览无余 ‎8.(5分)下面一则请假条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教务主任:我是高三(1)班的学生,我想当一名民航飞行员,家父家母也十分支持。我现在要参加蓝天航空公司组织的“招飞”体检,由于路途较远,需请假五天(从3月20日﹣3月24日),请务必批准!‎ ‎2017年3月16日 陈小强 ‎9.(6分)下面是宁波中学“品学共融、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示意图,请把下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了凡四训》>‎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周易》)‎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就其中的一句或两句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近日,多地展出的数字复制壁画,这些作品色彩表现力较之传统手工临摹作品毫不逊色,在线条造型等方面更为精准。这不仅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②过去,古代壁画临摹常常出于研究保护之目的,为历史而摹。在这临摹过程中,通过对壁画形式语言结构的深入分析,也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壁画研究人才。另外,临摹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也为还原文化遗产面貌提供了有益借鉴。还有一批画家、学者是为艺术而摹。出于对古代壁画艺术的崇敬向往,他们在临摹中更强调梳理壁画创作媒介、图象及方法。如敦煌研究院,在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时,探索出了一套从起稿、线稿、上色、画面整体调整到完稿的临摹技法体系。类似这样的“整理临摹”“复原临摹”等研究性临摹实践,在“客观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理解感悟。其研究成果对传统壁画价值的承扬具有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③然而,这些实践成果的应用却面临着传播困境。传统临摹作品虽具备较高的学术性,但因数量少、临摹耗时长等因素,大多用于研究、保护、教学工作,很少以展览、研究成果的形式走出洞窟,走向大众。此时,数字技术的合理介入是满足公众诉求的必由之路,也是让静默千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必然要求。数字复制、VR技术、3D动画复原演示、线上展览、配套互动游戏等高科技,为盘活传统壁画这个超级IP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壁画保护提供了新思路。数字复制不仅可以分众引流,扩大传播范围,降低欣赏门槛,也可以更清晰地再现艺术真实面貌。‎ ‎④“复制”与“临摹”‎ 虽在形式上都是储存历史副本,但不能等同于一个概念,前者机械高效,后者凝聚匠心。临摹较之复制,更能反映出当代艺术创作者对古代壁画的思考,在线条色彩中感神魄、促创作。然而复制技术之于当下的文物研究更具催化剂作用,其客观性使如服饰、建筑、历史等学科研究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资料。在许多高校壁画专业课中,对着高清数字图象资料进行研究性临摹已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训练手段。可见,手工临摹与机器复制并非对立关系。复制的蓝本源于古人绘就的壁画,而复制品又为今人临摹古代艺术提供了便捷途径。因此,从不同目的出发,复制与临摹二者各具价值。‎ ‎⑤壁画,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无论使用哪种手段,最终是为了向古人的艺术世界靠拢,也是为了使当代艺术创作能够充分继承传统精神。如今的传统壁画临摹工作,依然面临临摹标准不统一、教学体系不成熟等现实问题。而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中,也存在着泛娱乐化、简单形式化等倾向。因此,数字时代的壁画保护研究,不是单行道,而应多轨并行,兼取优长,不断完善自身价值评判体系。在确保文物“内容为王”的整体原则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提升壁画的临摹与数字化水平,让千年壁画重现华光。‎ ‎(摘编自马苏薇《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一些数字复制壁画色彩表现力可以和传统手工临摹作品媲美,且线条造型更加精准。‎ B.过去,对古代壁画的临摹大多是出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学习其艺术的目的。‎ C.机器“复制”壁画机械高效,手工“临摹”壁画凝聚匠心,相对而言,后者价值更高。‎ D.引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壁画,要努力避免出现泛娱乐化、简单形式化等倾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立足于壁画艺术,主要从技术“复制”和艺术“临摹”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 B.文章第②段中敦煌研究院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的例子,证明了临摹壁画体现了艺术追求。‎ C.文章第④段对比分析详细地阐述了手工临摹壁画与机器复制笔画的各自概念、特点、作用等。‎ D.文章围绕壁画的复制和临摹这个论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临摹壁画者要么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要么梳理其创作媒介、图象及方法。‎ B.尽管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是他们都是客观临摹壁画的。‎ C.古代临摹壁画固其专业性强,学术性高,所以数量少,临摹耗时长,势必无法走向大众。‎ D.从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的角度来看,机器复制,还是手工临摹均不可或缺。‎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C.“后者价值更高”不当,从原文第四段“从不同目的出发,复制与临摹二者各具价值”可知。‎ ‎(2)C.“对比分析阐述”不当,是“比较分析阐述”。‎ ‎(3)A.从原文来看“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梳理其创作媒介、图象及方法”都只是临摹壁画过程的一些做法,不是全部做法。原文第二段为“还有一批画家、学者是为艺术而摹。出于对古代壁画艺术的崇敬向往,他们在临摹中更强调梳理壁画创作媒介、图象及方法。”B.“客观临摹”不当,从第②段“在“客观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理解感悟”可知。C.“无法走向大众”,过于绝对。‎ 答案:‎ ‎(1)C ‎(2)C ‎(3)D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行车 周波 ‎ 东沙决定去买自行车。老婆如晶嚷开了:公家的小车不坐,买什么自行车嘛,真是浪费。东沙说:来乡镇工作第一天就有过买车的冲动,只是忙得脱不开身。东沙还说:我是县里的自行车环岛赛冠军,不练岂不废了好身骨。东沙又说:干吗非要乘公家小车子呢?那才是浪费。老婆如晶说:你现在是镇长呢。镇长怎么了?镇长就不能骑自行车?东沙说。‎ ‎ ‎ ‎ 来乡镇前东沙是县局的副局长,副局长都有专车接送。像很多领导一样,东沙去办公事时得钻小车子。其实,东沙最喜欢骑自行车,小车子是风光了些,可没有自行车来得轻松自在。在县城上班时,东沙习惯早练。到了乡镇,他经常晚间有应酬,早上闹钟响时还处在迷糊中。现在东沙很少有早练的时间了。‎ ‎ 东沙曾经有过好几款自行车,读中学的时候,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即使后来参加工作了,也一直骑。东沙不骑自行车是当了副局长之后的事,照他的说法,自己是被迫去钻小车子的。之前,东沙一直不想扔掉那辆骑惯了的自行车,他天天把它擦得锃亮。现在,那辆自行车不知丢哪儿去了。‎ ‎ 东沙骑着新自行车去上班了。头几天,没见什么动静。时间一久,人们就议论开了:镇长怎么骑自行车呀?稀奇!东沙笑着说:骑自行车既锻练身体,又给单位省车油费。因为东沙是镇长,人们不敢当面多开玩笑。‎ ‎ 不久,惹事了。因为大家发现,东沙除了上下班骑自行车,连下乡工作去也骑着那辆自行车。有人曾偷偷地把自行车藏了起来,可是,一次次被东沙找了出来了。为这事,他专门在机关大会上批评了下属,东沙说:镇里是不是治安不好呀,连一辆自行车都管不住。办公室主任显然受了委屈,找机会解释说:不是……治安的问题。东沙不开心了,问:那是什么问题呀?有一回,在班子学习会上,东沙特意叫人播放干部先进事迹电视片,东沙指着电视里的画面说:他们也骑自行车。‎ ‎ 那天,东沙又骑着自行车准备去下乡检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支支吾吾地想说啥,却始终讲不清楚。东沙显然对这位主任不满意,吼道:怎么变得像娘们似的。主任说:镇长,乘小车去吧。东沙说:又怎么了?难道我骑自行车会出交通事故吗?主任终于鼓足勇气说:驾驶员咋办?正在气头上的东沙眼一瞪说:最好让他们都下岗回家。‎ ‎ 下乡去的东沙后来果真遇到了些事,当然还是有关自行车的。东沙听见有人说他是个喜欢玩虚的镇长。东沙心里一惊,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我呢?东沙还看见有人跺着脚叹息:怎么可以骑自行车呢?再穷也不能穷了咱镇长,他可是咱们的脸面呢!当然,东沙也听到了表扬话,有位老农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焦裕禄又回来了!东沙想:那位老农实在是太抬举自己了,我只想骑骑自行车健身嘛。‎ ‎ 接到县领导电话是后来的事。东沙吃惊地发现,县领导开口就和他说自行车的事。以前,县领导可不是这样的。领导说:听说你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东沙猜不透领导的话,直截了当地说:是的。领导说:你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回来了!明儿我们也骑自行车去。东沙听着觉得不是滋味,他感觉领导好像话里有话。‎ ‎ 东沙无精打采地回到家。如晶问:咋了?东沙不语。如晶又问:不会是自行车惹事了吧。东沙瞧着老婆,像瞧西洋镜似地看,她怎么还在关心自行车的事呢?‎ ‎ ‎ ‎ 东沙后来把那辆新买的自行车搁到了自家的车库里,他不想骑自行车了,当然,这是后话。‎ ‎ 如晶有一天笑着说:我早就说你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说:你赢了!‎ 其实,东沙有自己的体会,他发现,只要骑着自行车去单位,工作就没有一天安稳过,他面对的眼神都充满着异样,这让他有点惶恐不安。他把原来乘的那辆专车卖了,换成了新轿车。‎ ‎ 他对驾驶员说,原来小车的空间实在太小,每次钻进去,腿脚伸展不开来,一点也不自由。‎ ‎ 东沙不骑自行车了,单位里重归风平浪静。那天,东沙最后一次听到有关自行车的话题。有人说:这年头,谁会真的去骑自行车。瞧,我们的镇长果真换好车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8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因为喜欢骑自行车锻炼身体的目的,当镇长的东沙放弃乘坐公家的小轿车,买了自行车并骑行上班,不料这个行为使他每天面对异样的眼神。‎ B.如晶预见东沙“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最后不骑自行车上班:由此可见,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更有水平。‎ C.小说中众人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白行车上班,只有“老农”表扬东沙这种行为,称“焦裕禄又回来了!”可谓是众多浊流中的一股清流。‎ D.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以镇长东沙买自行车骑行上班这件小事及大家对此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 ‎(2)小说中众人为什么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行白行车上班?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要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作品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或者特指的物象;作品内涵指作品主旨、中心思想,也是也指作家的创作意图;艺术魅力指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 ‎(3)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标题的能力。题目也即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标题往往会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而线索往往可以是一个凝练精辟的句子,也可以是文章中人物的一个富有个性或意义特殊的行为、或动作,甚至可以是一个事物(如:一个小物品、一种植物、一个小动物等)。有的标题可以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明确而扼要。有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有的标题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因此考虑一个标题的好处,应从多方面去考虑,即要考虑浅层含义,又要考虑深层含义 ‎【解答】(1)B.“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更有水平”不当,小说对东沙骑行自行车的行为是肯定的。‎ ‎(2)“老婆如晶嚷开了:公家的小车不坐,买什么自行车嘛,真是浪费”,老婆认为是浪费;“那天,东沙又骑着自行车准备去下乡检查工作……主任终于鼓足勇气说:驾驶员咋办?正在气头上的东沙眼一瞪说:最好让他们都下岗回家”,办公室主任认为镇长骑自行车会让司机无事做;“东沙听见有人说他是个喜欢玩虚的镇长”,有人认为这是作秀;“。领导说:听说你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你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回来了……东沙听着觉得不是滋味,他感觉领导好像话里有话”,领导不赞成东沙骑自行车上下班。‎ ‎(3)本文围绕着“东沙买自行车”“骑自行车上下班及下乡”“骑自行车议论风波”“换乘轿车”等情节展开,自行车显然是全文的线索;文中人物围绕”镇长骑自行车”心态不一,反映了当今众生百态,同时也刻画了其不同的性格特征。‎ 答案:‎ ‎(1)B。‎ ‎(2)①如晶认为不坐公家的小车,自己买自行车是浪费自己的钱;②镇上的人认为镇长不坐公家的小车,骑自行车上班会导致镇公车驾驶员没事做,会下岗回家;③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会让人感觉到东沙穷得让镇长坐不上小车,丢了镇的脸面;④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暂时是在作秀;⑤打来电话的县领导,认为东沙这种艰苦奋斗的行为会让他们难堪。‎ ‎(3)①从情节上来看,自行车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结构紧凑;②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众人对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一事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其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③从表现主题来看,小说借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事件反映众生百态,揭示社会弊病,寄寓褒贬情感。‎ ‎【点评】文章标题的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具有象征意义。‎ ‎5、语带双关。‎ ‎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7、吸引读者兴趣。‎ ‎3.(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 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创作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他指出,我国影视产业还处在发展期,电影发展机会多,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对此,马中骏也表示赞同,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工作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有专业性,你做得足够好,市场自然认可。”‎ ‎ (选自“央广网”2018年6月19日)‎ ‎ 材料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一些人打着“重写历史”“范式转换”“还原真相”等旗号,鼓吹“告别革命”,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意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言论通过网络不断地发酵和扩散,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因此,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选自“光明网”2018年4月23日)‎ ‎ 材料三: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 的价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作品,还有一个案例是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它不仅在亚洲其他国家好评如潮,还发行了美国版。‎ ‎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5年的《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这两部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数十个国家展映,各国观众或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或为身患绝症的坚强所感动。‎ ‎ 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比如,我们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的合作让中国经典默片《神女》配乐放映,在各大电影节绽放异彩;与英国电影学会(BFI)的合作,则让中国享誉世界的影史名作《小城之春》修复版成为在英格兰地区发行的第一部修复版中国经典影片……‎ ‎(选自孙向辉《“融通中外”,如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 材料四: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之作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中的发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缺少新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2017年生产故事影片708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396部,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在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看来,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实现电影强国的梦想。‎ B.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是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的唯一手段。《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在海外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C.《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等大获成功是因为它们做到了“融通中外”:内容上融汇了中国文化,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表达。‎ D.当前,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盛行导致中国电影弱化精品意识和原创力,致使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的平庸之作呼应而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材料一分析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在世界获得强势地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B.材料二对表现为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坚定了人们认同历史、尊重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C.从材料三可知,讲好具有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特征的和容易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的电影,容易在国内外获得成功。‎ D.由材料四可知,2017年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其重要原因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等平庸之作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3)在新的时代,中国电影如何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B.“唯一”不当,应该是“有效”。‎ ‎(2)D.因果关系不当。从材料四“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可知。‎ ‎(3)结合“‎ 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 答案:‎ ‎(1)B ‎(2)D ‎(3)①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②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③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④强化原创力,强化精品意识,坚决拒绝平庸之作。‎ ‎【点评】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 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延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 ‎ 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咬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咬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咬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B.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C.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D.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突厥,历史上活跃于东北平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论者遗憾他家庭不够富裕,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咬施以廷杖;他对裴仙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 ‎②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或告其反”为主谓宾结构,前后断开,排除CD;“在边”意思是“在边境”,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A.译文为: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 ‎(2)C.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 ‎(3)C.“论者遗憾他家庭不够富裕”错误,原文为“论者恨其不裕”,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 ‎(4)①‎ 条析理分,分析有条有理;洗然,透彻;未及,没有想到。译文为: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 ‎②广,扩充;不肖,没有才能;是,这样。译文为: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才能的子孙花天酒地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答案:‎ ‎(1)A ‎(2)C ‎(3)C ‎(4)①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 ‎②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才能的子孙花天酒地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参考译文:‎ ‎ 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巡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有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中书舍人。他还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况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 ‎ 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 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果断地(把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在中书令的官位上满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秘书监姜晈获罪,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请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晈不久死掉。恰逢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晈的案子,(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话说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职,担任定州刺史,被封为河东侯。等到(他)出发的时候,皇帝写了一首诗,下诏朝廷百官在上东门(为他送行)。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性格简单粗疏,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有人规劝他,他回答说:“我曾担任相国,不到死亡,哪里会有饥寒这种忧虑?如果因皇帝斥责去职,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产,也不能拥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着意扩充田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出息的子孙放纵不检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点评】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B.因为“短棹”划船无力,不能使船行进得很快,无可奈何地让轻舟缓慢地飘荡在湖面上。‎ C.“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D.“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景,“隐隐”和“处处”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2)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解答】(1)B.“无可奈何地让轻舟缓慢地飘荡在湖面上”错误,“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2)下阕主要写“绿水逶迤”。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此为“静”景。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此为“动”景。动静结合,西湖之美毕现,作者悠然自得之情可知。‎ 答案:‎ ‎(1)B.“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2)动静结合。一二两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镜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移动缓慢,衬托了“静”。三是两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拂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表现了诗人流连山水愉快的心境。‎ 译文:‎ ‎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 ‎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的强吸引力。‎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边地天气变化急剧。‎ ‎(2)《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桑之未落 , 其叶沃若 ”。‎ ‎(3)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重点字:梨)‎ ‎(2)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重点字:桑)‎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重点字:誉)‎ ‎【点评】《逍遥游》中的名句辑录:‎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一些富于灵气的作家,笔下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一些学养深厚、阅历丰富的作家,为文则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因此,阅读散文似乎 ,往往难以按图索骥。然而,虽说散文宽泛的无边无际,灵活的如 ,但写作和阅读并非完全没有规律。作为同一种文体的作品,散文也存在某些共性,如果掌握了这些共性,也能寻得阅读散文的 。‎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形”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它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读者能够 。对于散文而言,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大到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它选择内容。散文的“神”指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等,它好比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等,读者需要仔细琢磨才能感受到。“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主题更为隐晦,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 B.散文阅读较之小说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 C.散文阅读较之小说阅读,对读者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主题更为隐晦。‎ D.较之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更难。因为散文的选材更为宽泛,写法更为灵活,主题更为隐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 B.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没有了它 C.它没有了,一篇散文就会散了架 D.一篇散文没有了它,就会散了架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A.无章可循 天马行空 蛛丝马迹 一览无余 B.无章可循 羚羊挂角 蛛丝马迹 一目了然 C.杂乱无章 羚羊挂角 千丝万缕 一目了然 D.杂乱无章 天马行空 千丝万缕 一览无余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3)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解答】(1)“散文阅读较之小说阅读,对读者来说似乎更难”主客体颠倒,改为“散文阅读对读者来说”,排除BC;“选材更为灵活,写法更为宽泛”搭配不当,改为“选材更为宽泛,写法更为灵活”,排除A。‎ ‎(2)根据叙述对象和前一句保持一致的原则,前一句的主语是“神”,这一句用“它”,排除ABD。‎ ‎(3)无章可循:没有现成的规律可以遵循。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此处指阅读散文似乎没有规律可循,故:无章可循,排除CD。‎ 天马行空: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不着痕迹。‎ 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千丝万缕: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此处指读者能够一眼看清楚,故:一目了然,排除A。‎ 答案:(1)D。‎ ‎(2)C。‎ ‎(3)B。‎ ‎【点评】分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 ‎8.(5分)下面一则请假条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教务主任:我是高三(1)班的学生,我想当一名民航飞行员,家父家母也十分支持。我现在要参加蓝天航空公司组织的“招飞”体检,由于路途较远,需请假五天(从3月20日﹣3月24日),请务必批准!‎ ‎2017年3月16日 陈小强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需要考生多关注谦辞、敬辞,注意说话主体的身份和受话人的情况。‎ ‎【解答】首先是缺少“请假条”这个标题,应该放在第一行居中;“家福家母”的表达不直白,应该直接写成“父母”,这样就自然流畅;“从3月20日﹣3月24日”‎ 是一个病句,有赘余之嫌,应将“从”删除,或者将中间的破折号改成“到”;“请务必”是一种命令的语气,应改成“恳请”;落款处的小强应该放置在日期的上面。‎ 答案:‎ ‎①缺标题,补上”请假条”三字;‎ ‎②“家父家母”改为“父母”;‎ ‎③“从3月20日﹣3月24日”,删掉“从”或将连接号改为“到”。‎ ‎④“请务必”改为“请”或“恳请”;‎ ‎⑤落款处的时间和署名,上下行颠倒,把署名改在上行,把时间改在下行。‎ ‎【点评】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它是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入的反映,又是表达形式不断周密、完善的手段。修改文章也是一种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叫做“改定功夫”。有了修改能力,写作能力才算完备。应用文更要重视成文的修改工作,因为应用文是一种特定的文体,具有特定的功能。应用文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以及程式化和规格化的体制,都要求我们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应用文的修改。一、审定主旨:主旨就是写作的主体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贯穿全文的意向。它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理解、认识的集中体现,具有控制全篇、决定文章成败的重要作用。有人把它喻为文章的灵魂。写作主体只有重视主旨的作用,才有可能写出较好的文章。应用写作的主旨就是作者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现实工作的需要,通过公文这一书面形式表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9.(6分)下面是宁波中学“品学共融、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示意图,请把下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考查图文转换。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解答】根据题干可知,该图的主题是:“品学共融、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示意图。该图的中心是“品学共融,个性发展”。然后分为三个部分:志趣专长领域课程、意志品行领域课程、智能基础领域课程。三个部分之间使学术素养进行转化和融合。‎ 答案:‎ 宁波中学课程体系设置以“品学共融、个性发展”为中心,分智能基础、意志品行和志趣专长三大领域,并使之与学生的学术素养进行转化和融合。‎ ‎【点评】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了凡四训》>‎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周易》)‎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就其中的一句或两句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意思是说,德为财之本。“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位”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财富、地位、待遇等;“德”,可以理解为德行、修养、学问、贡献等。这句话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要骄纵和狂妄,都不要为所欲为和无所顾忌,以免德不配位后,招引灾殃和招致灾祸。可选择一句话的意思来立意,也可以综合两句话的意思来立意。‎ 参考立意:‎ ‎1、德行为先,人生之本;‎ ‎2、立德是为人之根本;‎ ‎3、坦荡为人,真诚处世。‎ ‎【解答】‎ 行善是一种需要 ‎  是云,悠悠的或起或落的云;是河,日夜不停奔流的河;是花蕾,是太阳,是重阳登高的老人那沧桑的脸;是绿色,是青年人在草地上无忧无虑的奔跑……实现生命的价值,需要我们挥洒汗水,尽善尽美,活在当代善待生命。‎ ‎﹣﹣题记 ‎  小时候经常看到一些乞丐来讨饭,每当这时妈妈总是要拿出几个馒头给他们,有时还会是钱或者一些其他的东西,就在这时他们总是要不住地说声:也许就是由于这两个馒头给了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与机会吧,大街上,一些无名之士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他们为了人们的健康,城市的美化,社会的和谐进步不住地帮着搞好环境卫生,不怕劳苦与艰幸生活中,朋友遇难时的尽力相处,在他人伤心时的一句句安慰温馨的话语……这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一个字“善”。‎ ‎  美丽的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是五彩缤纷的,这一切都源于人类。如果没有人类的保护与装点,那它们将变得暗淡无光,那时的山是灰色的,树木是矮小的,河水是污染的﹣﹣万物失去了生机,一个苍白的世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如今正是人类让万物有了生机与光彩。‎ ‎  如果没有善 就不会有如今和谐 的社会;如果没有善 就没有繁华似锦的世界;如果没有善就没有朝阳的蓬勃光辉;如果没有善,就没有人间的真情;如果没有善……‎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行善 不但利人,也在利己,行善 犹如在坎坷的道路中为自己铺上平坦的砖石,因为自己付出了,所以才会得到丰硕的果实。‎ ‎  行善,看似微妙的小事,可他有时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绚丽多彩,善良不但是一种美德,它像是阳光人的心灵离不开它的照耀。‎ ‎  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那首歌:“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些无私的奉献就好比一滴大大的水珠,可以折射出整个宇宙的光芒,整个世界的和谐。‎ ‎  生活告诉我行善是种需要,需要人们的关怀与付出。‎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8 7:14:53;用户:qgjyuser10041;邮箱:qgjyuser10041.21957750;学号:2198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