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4.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北京高三化学 高考氧化氧化还原专题复习(学案及强化训练)
知识点:
一: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高价金属阳离子:
(3)高价态或较高价态化合物:
(4)其他
2、常见还原剂:
(1)活泼和较活泼的金属:
(2)某些非金属单质:
(3)低价金属阳离子:
(4)非金属阴离子:
(5)较低价化合物:
3、常见的氧化剂对应的还原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KMnO4
Mn2+
H2O2
O2
K2Cr2O7
Cr3+
Fe2+
Fe3+
H2O2
H2O
SO2、SO32—、HSO3—
SO42—
Cl2
Cl—
H2C2O4
CO2
HNO3(浓)
NO2
S
SO2
HNO3(稀)
NO
NH3
NO
H2SO4(浓)
SO2
Cl—
Cl2
O2
O2— H2O
H2S
S
Fe3+
Fe2+
NaClO
Cl—
强化训练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月饼等富含油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
A.生石灰 B.还原铁粉 C.亚硫酸钠 D.维生素C
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油脂制肥皂 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
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3、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D.将乙醛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并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
4、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19.2gCu,反应中转移1.8mol电子
5、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 ,可将有害的Cr2O72-转化为Cr3+,然后再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而从废水中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随着反应的进行,该废水的pH会减小
C.若该反应转移0.6 mol e-,则会有0.2 mol Cr2O72- 被还原
D.除去废水中含铬元素离子的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6、镁锰干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式为:Mg+2MnO2+H2O = Mg(OH)2+Mn2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可以选择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
C.反应后正极和负极附近溶液的pH均升高
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MnO2+H2O+2e- Mn2O3 +2OH-
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Cl2
FeBr2
/
Cl-
②
KClO3
浓盐酸
/
Cl2
③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3H2O2 + 6H+=2Mn2+ + 4O2↑+ 6H2O
8、工业上常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CN-)废水,一定条件下,氯气和CN-反应生成无毒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该反应的产物之一是无毒的N2
C.当1 molCN-参与反应时,转移3 mol e-
D.处理含0.1 mol CN-的废水,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5.6L
9、用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河、湖的淡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新技术,下列对铁酸钠用于饮水处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Na2FeO4在溶液中显酸性,能杀菌消毒
D.在Na2FeO4中铁元素显+6价,具有强还原性,能杀菌消毒
C.Na2FeO4的还原产物为Fe3+,其易水解产生Fe(OH)3胶体,使水中悬浮物聚沉
D.Na2FeO4的还原产物Fe2+水解得Fe(OH)3胶体,使水中悬浮物聚沉
10、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11、某种可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Li1-xCoO2 +LixC6 = 6C + LiCoO2,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xC6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Li+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C. 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
12、以下的实验及说明,正确的是 ( )
A. CuCl2+H2S=CuS↓+2HCl (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B. 2NaCl(固)+H2SO4(浓) Na2SO4+2HCl↑(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C. H2S+Cl2=2HCl+S↓(氯的氧化性比硫强)
D. 3Na2S+2FeCl3=6NaCl+2FeS↓+S↓(氯的氧化性比硫弱)
13、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时溶液中含有I-和Br-
B. DE段表示n (Fe2+)的 变化情况
C. 原溶液中n (Fe2+) :n (I-) :n (Br-) = 3 :1 :2
D.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2Fe2+ + 2I- + 2Cl2 = 2Fe3+ + I2 + 4 Cl-
14、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右。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15、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
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16、次磷酸(H3PO2)是一元弱酸,工业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NaH2PO2制H3PO2。(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室有H2生成 B.阴极室溶液pH减小
C.原料室溶液pH保持不变 D.阳极室可能有H3PO4生成
1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粉撒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
B.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H2S气体.2Fe3+ + 3H2S = 2FeS↓ + S↓ + 6H+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 + 4Br- + 3Cl2 = 2Fe3+ + 6Cl- + 2Br2
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OH)3 + 3H+ = Fe3+ + 3H2O
19、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O4·7H2O。
Ⅱ.将FeSO4·7H2O配制成溶液。
Ⅲ.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
Ⅳ.将浊液过滤,用90℃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
Ⅴ.煅烧FeCO3,得到Fe2O3固体。
已知:NH4HCO3在热水中分解。
(1)Ⅰ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Ⅱ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Ⅲ中,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5)IV中,通过检验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SO42-的操作是
(6)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煅烧464.0 kg的FeCO3,得到316.8 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2O3的质量是 kg。(摩尔质量/g·mol-1:FeCO3 116 Fe2O3 160 FeO 72)
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中用饱和食盐水的原因:
(3)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
(4)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CCl4层略微变橙色。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5)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 > (SCN)2 。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 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
③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20、(1)4HCl(浓)+MnO2MnCl2+Cl2↑+2H2O
(2)Cl2+H2OH+ +Cl--+HClO,用饱和的食盐水可以减少氯气和水反应的量,有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杂质HCL气体。
(3)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②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4)Cl2 > Br2 > Fe3+
(5)①过量氯气和SCN –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Fe3+ +3SCN-Fe(SCN)3 平衡逆向移动而褪色。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推测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推测合理。(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② BrCl + H2O = HBrO + HCl反应只产生Cl-,不产生Br-。
③ BrCl+2KI=KCl+KBr+I2 写分步反应的方程式也可
21、某小组查文献得知:氧化性IO3¯>Fe3+>I2,3Br2+6FeCl2=2FeBr3+4FeCl3;
I2+2S2O32¯=S4O62¯+2 I―; CuI是一种白色沉淀(Ksp=1.3×10—12)。
Ⅰ.该小组为确定一份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
)的成分,设计定性实验加以猜想和验证。
(1)实验过程如下:
(2)该碘盐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达)。
(3)根据信息推断Fe3+、S4O62¯、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第③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Ⅱ.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
取0.40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淀粉作滴定指示剂,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1)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CuCl2溶液与K 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I.(1)Fe3+ ,CCl4(每个答案1分)
(2) KI
(3)Br2 >Fe3+ > I2 > S4O62¯
(4)2 Fe3+ +2I¯=== 2 Fe2+ + I2 ,IO3¯ +5 I¯+6H+ === 3I2+3H2O,
Ⅱ.(1)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恢复原色(或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该空1分)
(2)2CuCl2+4KI2CuI↓+I2+4KCl
(3)85.5%
22、工业上用某矿渣(含有Cu2O、Al2O3、Fe2O3、SiO2)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 Cu2O + 2H+ = Cu + Cu2+ + H2O
沉淀物
Cu(OH)2
Al(OH)3
Fe(OH)3
Fe(OH)2
开始沉淀pH
5.4
4.0
1.1
5.8
沉淀完全pH
6.7
5.2
3.2
8.8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混合物A中的成分是 。
(2)反应Ⅰ完成后,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填离子符号)
请写出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
(3)x、y对应的数值范围分别是 、 。
(4)电解法获取Cu时,阴极反应式为 ,阳极反应式为 。
(5)下列关于NaClO调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NaClO可使溶液的pH降低
b. NaClO能调节pH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生反应ClO-+ H+HClO, ClO-消耗H+,从而达到调节pH的目的
c .NaClO能调节pH的主要原因是由于NaClO水解ClO-+ H2OHClO+OH-,OH-消耗H+ ,从而达到调节pH的目的
(6)用NaClO调pH,生成沉淀B的同时生成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SiO2、Cu(各1分)
(1) Fe2+ (2分)
2Fe3+ + Cu = Cu2+ + 2Fe2+(2分)
(2) 3.2≤pH<4.0 5.2≤pH<5.4(各1分)
(1) Cu2+ +2e- = Cu 2Cl-- 2e- = Cl2↑(各1分)
(2) b (2分)
(3) 5ClO-+ 2Fe2+ + 5H2O = 2Fe(OH)3 + Cl-+ 4HClO(1分)
(或 2Fe2+ +7ClO-+ 2H++ 5H2O = 2Fe(OH)3 + Cl-+ 6HClO)
24、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优质漂白剂。一种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
NaClO2 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纯ClO2 易分解爆炸,空气中ClO2 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
②NaClO2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③含水NaClO2 受热易分解。
(1) 试剂A 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 SO2 b. 浓硝酸 c. KMnO4
(2)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 下列关于上述流程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应Ⅰ进行过程中应持续鼓入空气
b. 反应Ⅰ后得到的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
c. 反应Ⅱ中NaOH 应过量
(4) 已知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反应Ⅱ结束后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 中间产物二氧化氯(ClO2)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用ClO2 处理泄漏的氰化钠
(NaCN),得到无毒的NaCl、N2 和CO2。若处理含NaCN 4×10-5mol/L的废水 1000L,
至少需要ClO2 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a (2)2ClO2 + H2O2 + 2OH- === 2ClO2- + 2H2O + O2 (3)ac
(4)在较低温度蒸发浓缩,可防止温度过高NaClO2分解 (5)2.7
2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⑴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乙同学认为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
⑵实验验证:
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①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②取5mL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⑶得出结论:
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②实验②,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说明的问题是:
③实验③,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④实验③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⑷拓展探究:
①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外,还有 。
答案(12分)⑴2Fe3++SO32-+H2O=2Fe2++SO42-+2H+
⑵①BaCl2溶液、稀盐酸
⑶①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
②Fe(OH)3(胶体)+ 3SCN- = Fe(SCN)3 + 3OH-
⑷①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 3CO2↑
②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而CO32-没有还原性 (每空2分 共12分)
26: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
操作
现象
I
向2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的Na2SO3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
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2)分析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原因:
(3)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______ __。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 SO32- + == F e2+ + +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Fe2+与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
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4)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II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
出现“丁达尔效应”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__ _。
(5)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III
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
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IV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II中的红褐色溶液
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① 经检验步骤III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② 已知H2SO3是弱酸,请结合电离方程式说明步骤III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
(6)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答案(1)<(1分)
(2) ① Fe3++3H2OFe(OH)3+3H+,加入Na2SO3后,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
② 2Fe3+ + SO32- +H2O ==2Fe2+ +SO42-+2H+
(3)FeSO3和FeCl3的混合溶液也可能出现“丁达尔效应”
(4)① a
② H2SO3H++HSO3—; HSO3—H++SO32—,SO32—与被还原生成的Fe2+结合为FeSO3,与剩余的FeCl3溶液混合而呈现红褐色
27、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 ;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 。
(2)操作X的名称为 。
(3)氧化时,在三颈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0C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 ;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 。
(4)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
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答案(1)SO32-+I2+H2O=2I-+SO42-+2H+ 使四氯化碳当中的碘单质进入溶液
(2)分液
(3)防止碘升华或者被氧化,增大氯气的溶解度,氢氧化钠
(4)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氯化铁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碘离子,若溶液不变蓝,说明不含;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亚硫酸钠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碘酸根离子,若溶液不变蓝,说明不含碘酸根。
28、某同学清洗银镜实验后试管内壁上的银并探究其中的反应原理,进行下列实验。
(1)用稀硝酸可以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消除(1)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改为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 作
现 象
I
剧烈反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壁上的银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液体a。
(1) 该同学由现象推测H2O2将Ag氧化为Ag+,但通过实验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他的操作及现象是:取实验I所得液体于试管中, 。
(2) 经查阅资料,发现:实验I中银镜溶解后经一系列反应,最后产物为Ag,但是因为颗粒很小(直径在1~100 nm间)分散在液体中,肉眼无法识别。该同学设计实验,证实了a中存在直径在1~100 nm间的颗粒。他的操作及现象是: 。
(3) 写出实验I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ZXXK]
(3)进一步探究银的化合物在H2O2分解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来源:学&科&网]
操 作
现 象
II
加入1 mol·L-1
AgNO3溶液
振荡,溶液无明显现象。
III
3mL 10% H2O2
加入少量
黑色Ag2O固体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同时在试管底部仍有少量黑色固体。
(5) 实验II的目的是 。
根据实验Ⅲ的现象提出假设:
假设1:Ag2O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氧化剂;
假设2:Ag2O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
(6) 若假设1成立,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 结合所给试剂,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假设1,并将表格填写完整。
可选试剂:1 mol·L-1 盐酸、0.1 mol·L-1 氨水、1 mol·L-1 NaOH溶液
实验步骤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3 mL 10% H2O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Ag2O,充分反应后, 。
。
答案(1)3Ag + 4HNO3 === 3AgNO3 + NO↑+ 2H2O
(2)①加入稀盐酸(或NaCl溶液)后振荡,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加硝酸不给分)
②用一束光照射液体a,产生丁达尔现象
③2H2O2 === O2↑ + 2H2O(Ag为催化剂)
(2)①H2O2 + Ag2O === 2Ag + O2↑ + H2O
②证明Ag+对H2O2分解反应无作用
③步骤和操作:加入足量0.1 mol·L-1 氨水。
现象和结论:若固体仍有剩余,则假设1成立;若固体完全溶解,则假设1不成立。
29、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气体a
气体b
气体a
Ⅰ
Ⅱ
NaClO3
Na2SO3
A溶液
ClO2气体
NaOH
溶液
双氧水
NaClO2
Na2SO4溶液
Ⅲ
离子隔膜电解池
(1)工业上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Ⅰ、Ⅲ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 、 (填化学式)。
(3)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装置Ⅲ中,氢氧化钠在那个极产生:
A的化学式是 ,装置Ⅲ中A在 极区产生。
(6)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 2H2O。
①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② 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其原因是 。
(7)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从电子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