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08文综高考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解析 读图l.完成1~2题 图1‎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5 km2 B ‎0.5km2 C.5 kim2 D‎.50km2‎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考查,直接运用的知识是分析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缩小范围B、D中选择,但此题中问到了平均坡度最大的地区,需要考虑起止点的高差,运用原理,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大。故1题选D选项。在图中找到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结合比例尺,估算出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最接近A选项 ‎[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等值线类型中最典型的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分析、判断、计算能力,在基础知识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能力又有所升华,起到了高考试题选拔人才的目的。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D A 图2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3~5题。‎ ‎3.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4.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5.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解析]第3题中的a与图中各个产业都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肯定是电厂,再在A与C中衡量,考虑到太阳能的加入是晒盐的主要因素,答案即得。结合第4题中的选项,去关注产业链中各个箭头的示意。图示中反映该地临海、化工发达,盐业也很突出,这一点尤其重要,还要注意到闽西并不临海。‎ ‎[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的相关知识点,更要注意的是,考生要在图示中找到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必然与因果关系),试题较为简单。‎ ‎[参考答案]C B C 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6~8题。‎ ‎6.若该圈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 A.66 5°N、66°N、40°N、40°S ‎ B.66 5°S、66°S、40°S、40°N ‎ C.66 5°N、66°N、0°、40°S ‎ D.66 5°S、66°S、0°、40°N ‎7.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8. 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 A.Ol ‎[解析]第6题关键点放到上半年(1—6月)a早于b, 分析图注意到①、②、③昼长变化趋势一致,逐渐变长,肯定在北半球,故得到A答案。④在南半球,在一定时间中分析四条曲线变化趋势,还要考虑到赤道终年昼夜等长。①地在b月明显比在a月昼长变化大,而且两个月的时间段是相同的,所以得出A选项 ‎ ‎[点评]此组题是属于地球和地图典型考查题型,考查了考生对地图的识别能力,具体到任意时间段不同纬度昼长变化情况;又兼有数学中线的变率分析,得出关系式,该题更全面的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属于比较有难度的试题。‎ ‎[参考答案]A D A ‎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ll题。‎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11.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解析]通过樱花初放等值线来分析,生物生长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气候地形、土壤等,根据设问选择主要的;日本多山的地形区特点及其沿海环境,都在试题中有所反映。‎ ‎[点评]此组题主要考查日本本州岛的地理环境,包括主要地形区及沿岸强大的日本暖流;问到了生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内素,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试题较为简单。‎ ‎[参考答案] B B A ‎12.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 A. 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地理方位知识的掌握情况,古人规定“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被,水之南为阴”因为我国先民认为太阳能够很充分的照耀山的南面,而山的北面因为山的遮挡不能受到太阳的直射;而与山比起来,河流的两岸正好相反。‎ ‎【点评】本题既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地理方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结合语文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体现了文史不分家的特点。‎ ‎【参考答案】A ‎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否定C项不符合题意,而D项本身不符合史实,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当时并没有实施。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没有真正实行过,因此A项不对。但是,却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点评】本题围绕当今热点各国的近现代化问题展开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答案】B ‎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 A.龚自珍 8.洪仁开 C.李鸿章 D.严复 ‎【解析】本题中冯桂芬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与洋务派的观点一致。‎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认识的改变: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发展自己。体现了当今各国需要相互学习才能发展的现状。‎ ‎【参考答案】C ‎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解析】革命派与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其分歧的根源在于:是通过革命手段还是改良途径在中国建立何种资产阶级政体,即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政治主张的掌握程度.试题难度系数较低.‎ ‎【参考答案】C ‎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解析】从题干可以判断A项不符合题意,由时间可以判断D项不对,因为列宁在这之前已经逝世.而五四运动是列强掠夺中国的结果正好与题意相反.辛亥革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欧洲列强所不允许的,正好导致了欧洲列强与落后实力的代表袁世凯的相互勾结.‎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事实证明只有赢得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B ‎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其中A、C、D三项措施只能使城市的规模扩大,而不能事城市数量增长,因此,只有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使许多乡镇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为一些中小城市。‎ ‎【点评】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考查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参考答案】B ‎18.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 ‎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 D.君主的统治必须高乎道德 ‎【解析】马基雅维利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学家,在《君主论》中阐述了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呼吁明智强悍的君主摆脱神学和道德的束缚,不择手段地使用权术,巩固自己的权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A ‎19.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 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 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解析】由题干含义可知,当时资产阶级政党热月党人掌握政权,并且考察的是政治现象,因此可否定B、C项;由“革命”改为“协和”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A ‎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l/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l/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解析】由时间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点评】本题围绕当今热点各国的近现代化问题展开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答案】D ‎21.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解析】由图中的国家名称“奥匈帝国”可以判断此战争发生在一战期间,又有地点“莫斯科”可以判断此战争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C ‎22.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 ‎ 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非常时期为发展经济可采取非常措施,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文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理解运用情况。‎ ‎【参考答案】D ‎2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解析】由“要告诉……仍旧相关的东西”可判断作者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研究历史来指导现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得出答案的能力。‎ ‎【参考答案】D ‎24、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 )‎ ‎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 ‎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 ‎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 ‎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更多的人类劳动,故D项符合题意。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但不决定商品价格。‎ ‎【点评】该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考查考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供求和使用价值只能影响价值。‎ ‎【参考答案】D ‎2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l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 元/月提高到2000/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 ‎ ‎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 元/月提高到2000/月,可以使中低收入居民缴纳税款负担减轻,从而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②④符合题意;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提高,在一般情况下会减少财政收入,排除③;①和题干没有关系排除。‎ ‎【点评】本题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税收、国家财政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为四选二型的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 ‎【参考答案】C ‎26、2007年某地香蕉产量大增,且受 “蕉癌”谣言影响,香蕉价格大幅“跳水”。应当地蕉农请求,政府对所谓“蕉癌”释疑解惑,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帮助联系加工企业,从而稳定了香蕉价格。这说明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 ‎ ‎ A.在于信息公开和控制香蕉产量 B.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 ‎ C.依赖于香蕉加工业的发展 D.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地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信息平台,也就是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因此,D项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政府不可以控制香蕉产量;B、C与题干无关。‎ ‎【点评】该题通过设置情境,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政府释疑解惑、发布供求信息等并与题肢对应起来。‎ ‎【参考答案】D ‎27、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人,到2007年6月底,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5309万人。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 ‎ 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 ③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 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体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是发展个体经济的作用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④讲的是个体经济的特点,不符合题干。‎ ‎【点评】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背景,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理解的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 ‎【参考答案】A ‎28、‎2007年 9 月1‎4日,中国政府通过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致函美方,就美对铜版纸反补贴暨反倾销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世贸组织中独立起诉他国的贸易政策。这表明( ) ‎ ‎ A.中国利用国际规则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  B.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 ‎ C.中国对美国进行贸易倾销 D.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 ‎【解析】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手段,就美对铜版纸反补贴暨反倾销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利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维护了国家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B、D项与题意不符。‎ ‎【点评】本题应为经济常识与政治常识的学科内综合题。通过考查对外贸易、世贸组织、国家利益等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应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参考答案】A ‎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 ‎ ‎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这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割断事物联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排除②选①;“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是说任何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缺憾,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的观点,③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理性认识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可排除。‎ ‎【点评】本题以名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名言的哲学认识,考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理性认识等知识点,试题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B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回答30~31题。 ‎ ‎ 30.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 ‎ ‎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解析】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但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并不是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①错误;②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定量”才能“取得显著成效”体现了“适度”方法论,③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以科学种田为背景,考查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属于中等难度题。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参考答案】B ‎ 31.“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 )‎ ‎ 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 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 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解析】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上升为理性,①正确;“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是在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认识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②正确,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传统经验”属于认识范畴,③错误。‎ ‎【点评】本题以如何促进农业发展为背景,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传统经验”属于认识范畴,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参考答案】A ‎ 32、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 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 ‎ 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 ‎ 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 ‎ 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 ‎ ‎【解析】教科书中的思想内容属于意识范畴,教科书只是这些思想的物质载体,物质决定意识,思想内容的存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A项表述错误;B、D项虽然正确,但不能成为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原因;C项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培养学生节约意识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教科书的内容属于意识范畴,教科书属于物质载体,另外,还要注意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 ‎【参考答案】C ‎33.恩格斯说:“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这句话的要义是( ) ‎ ‎ 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制在政体上没有本质区别 ‎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在阶级属性上没有区别 ‎ C.任何一种类型的国家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D.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国家的统治职能始终不会消亡 ‎【解析】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制和君主制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由其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的。国家的阶级性不同,其政体的阶级属性也会不同。在当代,民主共和制就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因此, A、B项表述错误;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D项错误,选C。‎ ‎【点评】本题以恩格斯的名言为背景,考查国家的阶级性、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的知识,关键在于知识掌握要准确,同时要读懂题干。‎ ‎【参考答案】C ‎34.面对我国粮油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现象,‎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粮油副食品价格。国家发改委随后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严查乱涨价案件,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这体现政府切实履行了( ) ‎ ‎ ①公共服务职能 ②经济调节职能 ③市场监管职能 ④政治监督职能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粮油副食品价格,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调节职能,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严查乱涨价案件,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体现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①④与题意不符。‎ ‎【点评】本题以国务院调控物价为背景,从政治常识角度,考查国家职能的知识,解题关键首先在于明确主体是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另外要把握关键词如“稳定价格”、“严查”等。‎ ‎【参考答案】B ‎35.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 )‎ ‎ ①己经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可以带动人民民主 ④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因此要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以便带动人民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故③④符合题意;当前党的工作中心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错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错误。‎ ‎【点评】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总体考查学生对我国的民主制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知识掌握准确,很容易得分。‎ ‎【参考答案】C 第II卷 ‎36.(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 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l2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8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12分)‎ ‎【解析】通过经纬线网可以判断该地在南美洲西海岸,分析D湖气温和降水特征(借用降水资料图),要从总体情况和时间或季节变化,两个主要方面分析,而原因既要考虑该地‎3800米的海拔,又要考虑南纬16度的低纬影响;威胁耕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暴雨、干旱、寒潮、台风等)圈定了范围,四分之三的分值要从图 b中获得,该地降水反映的特征,在季节上的不均匀。另一得分点还是在于考虑低纬高海拔的特点;最后把农业系统与灾害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水(水渠、运河、水塘)以及高台的作用 ‎【点评】整组试题思路连贯,环环相扣,较综合的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分析、表述问题的能力。以南美D湖为载体,重点考查与气候相关的主要内容。其实,与其相类似的知识,如: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我国南方地区影响农业的气象灾害,在平时学习中都遇到过,这说明还要反衬考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答案】(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4分)。‎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2分),集中于夏季(1—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2分)。‎ ‎(3)低温,冻害(2分).夜间(2分);洪涝灾害,夏季(雨季、I一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2分);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一ll月,簪春、秋季即可得分) (2分)。‎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4分);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井使水面与高台(台理)交错分布(3分)。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3分),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 物的损害(2分)。‎ ‎37.(32分)阅谤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夏尔尼使团前往中斟,井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圆圆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水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培英方的回信中说:‎ ‎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采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责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足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使准行。‎ ‎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而,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结台所学知识,说明马夏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坚持论从史出,按问作答。第⑴问主要是从材料一中概括提炼出中英双方观点的不同并结合教材知识总结其原因;第⑵问主要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即可;第⑶问把材料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做出合理的答案。‎ ‎【点评】本题以当今的国际关系这一热点为出题背景进行考查,体现了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 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 ‎(1)不同之处:‎ ‎ 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 ‎ 英方信函:增进邦交,扩大贸易(8分)。‎ ‎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 ‎ 呈的译文是出于这种心态(6分)。‎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分)。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 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 材料二 ‎ ‎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 ‎ 材料三 据统计,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年提高到了21.36%。‎ ‎ ‎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0分) ‎ ‎ (2)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14分) ‎ ‎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基本道理。(8分)‎ ‎ 【解析】‎ 在回答第(1)问时,首先要注意设问中要求的答题范围是“从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原理的角度”,这就告诉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哲学依据,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形成过程,以及这一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第(2)问是措施类试题,回答第(2)问时,首先要概括出材料二、三反映的经济问题是“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下降,利润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上升,表明在我国初次分配中存在利润比重过大的问题”。其次,再根据这些问题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即可,答案尽量要全面。回答第(3)问时,首先要审清设问的知识范围是政治常识,具体说是从党的角度分析道理。可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分析,涉及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等教材知识,并可利用时政术语来组织答案。‎ ‎【点评】‎ 本题以党的十七大和改革开放30周年为背景材料,从当前分配差距过大,不公平现象严重这一社会热点切入,从经济、哲学和政治三科角度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了“认识与实践关系”、“完善分配制度”、“党的性质和宗旨”等教材重点知识。总体来看,难度不大,但考查的能力全面。‎ ‎【参考答案】(32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 ‎ ‎ ‎(2)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下降,利润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上升。这表明在我国初次分配中存在利润比重过大的问题(4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分)。如,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随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增长。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保证企业为劳动者缴纳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金。在政府引导下,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在与企业谈判中的地位。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7分。答出3项及3项以上者可得7分;答出2项者得5分;答出1项者得3分。有其他合理答案者亦可酌情给分)‎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4分)。党和政府有责任妥善解决分配领域中的不合理现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改革的积极性(4分)。‎ ‎ ‎ ‎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完成下列备题。‎ ‎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特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14分)‎ ‎(2)分析驻峰航线的作用.(6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坚持论从史出,按问作答。‎ ‎【点评】本题以当今的国际关系这一热点为出题背景进行考查,说明了国与国之间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答案】‎ ‎(1)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4分)。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6分)。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4分)。‎ ‎(2)从物质上支援,中国抗战,鼓舞,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6分)。‎ ‎(3)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10分)‎ ‎(4)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7(10分)‎ ‎[解析]驼峰航线主要穿越了横断山区(着重强调穿越),其地形特征包括地势和具体特点;困难主要反映的是青藏地区的环境特征,该航线分布在低纬地区的天气特征。‎ ‎[点评]试题难度并不大,结合图了解该航线的大致位置,重在考查考生对其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把握,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对信息的阐述能力 ‎[参考答案]‎ ‎(3)平均海拔高(3分),山河相间(3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4分)。‎ ‎(4)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每答对1项得3分,本小题满分l0分)‎ ‎ ‎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緬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 ‎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10分)‎ ‎ ‎ ‎  ‎ ‎(6)“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回答:‎ ‎ ‎ 中关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6分 ‎【解析】‎ 第(5)小题从设问看其题型应为评析类试题,同时体现了政治与历史学科间的综合。作答是要注意答题的知识范围为“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明确该原理包括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分析;作为评析题要做到全面分析威廉·凯宁的观点,既要指出其合理之处,又要说明其不足之处,切忌单纯肯定或否定,同时阐明对错的原因。第(6)小题有两个小问,可以确定的是该题属于政治常识的试题。首先从材料中不难概括出“中美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关系,主要是由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这一观点,然后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点,提出处理中美关系的方法即可。‎ ‎【点评】‎ 本题以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为背景考查大国关系,并以中美关系等角度切入。该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设问中体现了政治和历史学科间的综合,设问新颖。综合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考查了“ 内外因辩证关系”、“国际关系”及“我国的外交政策”等主干知识。‎ ‎【参考答案】‎ ‎(5)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是战争朝胜利转化的内因,包括“驼峰航线”的开辟等在内的国际支持,是促使战局尽快实现转化的外因(2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威廉·凯宁强调战争物资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5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改善了中国抗日武装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促进中国战局的积极转化(3分)。‎ ‎ (6)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4分)。‎ ‎ 在中美关系中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6分)。‎ ‎ (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如考生只是简单答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条基本内容,可以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