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试题单元汇编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年高考试题单元汇编(二)‎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01.【C】(2011年高考·江苏政治·08题)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关系。只要结合题干的有效信息即可做出正确选择。难度适中。题中数字表明国有资产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具有优势,因此,从这点不能说明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因此,AB两项都不能入选。社会主义经济就是指公有制经济,因此D项错误。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和民间经济的投资比重说明它们都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C项入选。‎ ‎02.【C】(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14题)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解析】本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对食品月饼的消费为背景,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消费可以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这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起来,特别是出现了多样化的月饼消费。这种多样化的月饼消费,必然促进月饼生产的多样化,故C项正确。A项说法本身错误,月饼消费应该取决于的生产;B项月饼消费升级材料没有体现;D项表述不准确,月饼消费的多样化不一定带来月饼质量的提高。‎ ‎03.【B】(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0题)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 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生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向导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理解经济现象的能力。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人运营使部分乘坐飞机出行的人选择了动车,这体现了生产对消费方式的决定作用;选择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减少促使部分航班取消,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故②④正确。材料中出行方式的改变以及高速动车组的运营、部分航班的取消不能直接体现消费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故排除①③。‎ ‎04.【C】(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24题)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A.6% B.10% C.12% D.15%‎ ‎【解析】第一步先计算出去年的利润率是:(2÷20)%=10%;第二步计算今年的资金总额:20+10=30万;第三步计算计算今年的利润额:因为今年利润率与去年持平,故也是10%。30×10%=3万,再减去今年借得资金10万元的利率,即3-(10×6%)=2.4万;第四步计算今年的利润率: ×100%=12%。‎ ‎05.【A】(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26题)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的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的关键词是“企业”。首先排除④,因为企业招工难,越提高对员工的要求,招工越是难上加难;①提高员工的薪水是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缓解招工难的措施,故选;②是企业解决招工难的另类手段,符合题意,故选(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的);③本身正确,是解决招工难的具体措施之一,但这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不符合题干的关键词——企业,故排除。‎ ‎06.【A】(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26题)J省《高速公路条例》规定,为了保障车辆正常通行,高速公路收费道口的待交费车辆排队超过200米得,应当免费放行。这一条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经营者和消费者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有 ‎①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信誉 ‎②增加单位时间车辆通行数量,提高经济收益 ‎③加快消费者车辆的通行速度,提高出行效率 ‎④保持消费者车辆的通行畅通,节省过路费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知识,主要从“怎么办”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为避免免费情况的出现,高速公路经营者会通过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服务质量,增加单位时间车辆通行数量,加快消费者车辆的通行速度等措施,保持车辆的通行畅通;这也使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服务,有利于消费者节约出行时间等,①②③符合题意;保持消费者车辆的通行畅通,对于高速公路经营来和消费者来说,一方要收费,一方要交费,④不选。‎ ‎07.【A】(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25题)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理性做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难度中等。既然“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即未来物价会上涨,那就会“增加现期消费”,即将未来要购买的商品提前购买,故选A项;“增加储蓄”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影响。只有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增加储蓄”才是理性的应对措施,故不能选D项。(通胀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因此在通胀压力加剧情况下,不需要急于还钱。同时,此时持有债券和储蓄的实际收益会减少,所以,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将手上的钞票换成实物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选择。)‎ ‎08.【D】(2011年高考·江苏政治·09题)某家庭共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1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 ‎ ‎ ‎①采用了多种理财方式,资产组合理 ‎②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 ‎③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④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投资的知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难度较小。该家庭的投资有股票、国债、定期储蓄、保险,而且股票投资占80%,定期储蓄只占10%,国债占5%,保险占5%,说明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定期储蓄和国债投资所占比重偏低,这种理财方式不合理,风险规避意识也不强,排除①③,所以②④入选。‎ ‎09.【C】(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25题)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全为流通股,共5000万股,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的总市值为100000万元。如果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该股票的价格约为 A.18.46元 B.21.33元 C.23.08元 D.24.75元 ‎【解析】本题考查股票价格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价格= 100000万元÷5000万=20元;股票的预期股息=20×3%=0.6。②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则银行利率=3%+0.25%=3.25%,股票预期股息=0.6(1+25%)=0.75。③则该股票价格=0.75÷3.25=23.08元。‎ ‎ ‎ ‎10.(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38题)(30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表2 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指标 ‎2010年预计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长(%)‎ 财政民生支出(亿元)‎ ‎1096‎ ‎2403‎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788‎ 力争31576‎ ‎>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285‎ 力争10570‎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151.5‎ ‎9500‎ ‎18‎ ‎(1)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 ‎★观点评说 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2)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 ‎★感悟反思 ‎(3)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解析】本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了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财政的作用、扩大内需、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等知识点;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了基层民主管理的意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考查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社会发展规律、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点。从能力上看,本题综合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之中。‎ 第(1)问要求回答表中经济目标的经济学依据。从总体目标来看,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财政民生支出,体现了财政对改善民生的作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可以联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可以联系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知识点。第(2)问要求很明确,运用民主管理的意义评说乙同学观点的合理性,主要是结合教材基层民主自治发展的意义分析基层民主自治的必要性。第(3)问要求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要求我们找到教材理论与探究内容的结合点。重视保障民生和推进基层民主要联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等知识;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的启示要联系社会发展规律,改革上层建筑;学生关注安徽发展,要联系人生价值的实现。‎ ‎【参考答案】(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考生若从统筹城乡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 ‎(2)基层民主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3)重视保障民生和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同学们关注安徽发展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 ‎1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8题)(25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施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材料二:图9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 材料三: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6分)‎ ‎(3)材料二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1分)‎ ‎【解析】本题以山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具体措施为题干,分别选取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考点,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本题结合“十二五”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具体措施,从不同角度综合考查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第(1)问,围绕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探究这样做的原因。抓住主体“省委”思考,明确是考查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可以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执政方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角度分析;同时,听取群众意见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第(2)问题干的规定性明确,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答题时先摆出原理,然后结合材料说明即可。第(3)问,先分析图表,回答反映的经济信息,然后围绕题干中的“措施”分析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听取民主党派的建议;③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施调研获得了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展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3)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 ‎ ‎12.(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38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注:投资率是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为内需,出口为外需)。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投资率约23%,消费率约75%。‎ 材料二:近年来,国家对“促销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材料三: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安明确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某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积极培育家庭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本市最低工费标准;加大教肓、医疗、社会保障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提高消费率有何重要意义?(5分)‎ ‎(2)联系材科一和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10分)‎ ‎(3)结台材料三,说明城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12分)‎ ‎【解析】本题从经济常识角度考查了我国投资与消费的现状以及扩大消费需求的意义;从哲学常识角度集中考查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从政治常识角度考查了国家机构党组织和活动原则。考核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较小。‎ 第(1)问实质上有三小问。第一小问要求回答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这类题目在回答时要全面、简洁。我们可分三步:第一,看图中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第二,看注信息,结合小注与全球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第三,揭示本质,结合上述信息得出,我国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第二小问要求回答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材料一的信息我们已经得出,材料二的信息则是国家采取促进消费的措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实质上是因果关系,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消费的目的是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第三小问要求回答提高消费率的意义,要求我们运用发散思维,‎ 充分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以从扩大消费、改善民生、拉动企业和行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多个角度回答。第(2)问要求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这一类的题目有固定的思路,回答时首先要侧重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其次要侧重次要矛盾的解决方法,最后要点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3)问要求说明材料中政府的行为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材料的信息,并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一一对应。该地政府贯彻国务院的要求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关注就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答案】(1)①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率呈上升趋势,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反映出我国投资与消费不协调、不平衡。②国家采取促进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是针对我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不平衡的状况,目的是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③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民生;有利于拉动与消费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经济结构。‎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现状,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②主次矛盾相互依存,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扩大消费的同时,不忽视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体现了这要求。③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①该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促进居民消费的系列措施,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②该市政府采取的要求干部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原则。③该市政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坚持了依法治国原则。‎ ‎ ‎ ‎13.(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39题)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太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 材料六: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道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6)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10分)‎ ‎(7)联系材料六,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10分)‎ ‎【解析】本题第(6)(7)两问综合考查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考核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 第(6)问,要求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题目发散性强,但答题要点要紧紧结合材料信息来组织,‎ 材料中提到的信息我们可以归纳为发电效率、生产条件、节能减排、电力成本、市场需求五个方面,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分析其比较优势。第(7)问,要求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题目设问要求从认识论角度回答,发展核电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其次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用正确的认识来指导实践。‎ ‎【答案】(6)①在发电效率上,核电单位燃料的能量巨大,比火电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在生产条件上,核电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风能、太阳能具有优势。③在节能减排上,核电不排放有毒气体和烟尘,二氧化碳排放率低,具有清洁能源的优势。④在电力成本上,核电价格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有市场竞争力。⑤在市场需求上,我国社会用电量增速快,核电目前的比重低,市场前景广阔。‎ ‎(7)①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发展核电过程中,人类应该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从安全标准、安全措施、技术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核电安全。②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推动核电发展和应对核事故过程中,人类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和发展对核电安全的认识;运用对核电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核电建设,使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 ‎ ‎14.(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37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话题二: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并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解析】本题以中国国家形象片的热播为载体,考查了文化的作用、企业发展的措施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考核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较小。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材料。范围确定是文化的作用,要把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与材料一一对接。从材料看,中国春节带来了新的商机,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反作用;中国春节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以及孔子学院的发展、袁隆平的科技成就等,说明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第(2)问有两个小问,一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打造知名品牌的措施,需要我们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从面向市场、自主创新、科学管理、诚信经营、对外开放等多个角度回答,题目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但上述措施是最主要的,补课遗漏。二是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很明显,本设问侧重于强调部分的重要作用,要分析出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 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 ‎ ‎15.(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36题)(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 材料三:“十二五”时期是我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11分)‎ ‎【解析】本题从经济、政治角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经济生活角度主要考查了劳动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从政治生活角度则主要考查了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第(1)问是一道材料型简答题,“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提出。它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供求的变化、质量的提升、工资水平、企业用工成本、结构的优化等方面。第(2)问是一道建议措施型探究题,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注意答题要与材料相衔接、与理论相对应。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低附加值、竞争优势弱化,针对这些现状要想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就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从总体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创立企业自主品牌,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3)问是一道分析评论型简答题,要求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答题的思路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有利形势,二是不利形势。从有利的方面看,国际组织特别是WTO在促进各国经贸合作、维护成员权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为经济发展创造力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的和平与发展。从不利方面看,国际组织被某些大国操纵,做出一些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事情;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竞争日益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等等。‎ ‎【答案】(1)劳动力转向卖方市场,工资水平上升;(3分)企业用工成本加大,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3分)‎ ‎(2)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升高员工素质等提升企业竞争力;(4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分)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分)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3)有利形势: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 不利形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分)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和不合理,竞争日益加剧,保护主义抬头(3分)‎ ‎【评分说明】第(1)问,考生答出“劳动力供不应求,工资金上涨”给3分;只答出“用工成本增加”给2分;其他答案若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该小问得分最高不能超过6分。第(2)问,若考生答出“完善劳动力市场”、“扩大内需”、“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每点给一分;其他答案若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该小问得分最高不能超过10分。‎ ‎ ‎ ‎16.(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第38题)(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年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2010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材料二:我国某汽车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完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三大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制造技术,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截至2009年9月,该企业累计申请专利4003件。获得授权专利2414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该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ISO/TS1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该企业销售达50万辆,连续9年蝉联中国企业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冠军,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分乘用车出口企业。10多年来,该企业已经让100多万消费者实现了拼车梦。‎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4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政治生活着重考查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的职权,并引申出其作用;‎ 经济生活则侧重自主创新意义和措施的考查。从能力上看,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答题的思路是要分两个主体去探讨行使的职权及发挥的作用。一是全国人大代表,根据材料可知,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行使了提案权。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所以行使还提案权有利于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二是全国人大,根据材料可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行使了立法权,这样做的作用是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行使的是监督权,这样做有利于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第(2)问有两小问,一是依据材料二分析自主创新的作用,从材料可以看出,该企业掌握了三大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从而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说明科技创新能够打造自主品牌;该企业技术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销量蝉联桂冠,都说明科技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销量;另外,还要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出科技创新对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作用。二是回答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本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激励创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等方面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①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4分)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4分)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4分)‎ ‎(2)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①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2分)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量;(2分)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企业经营者应该采取这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①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②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③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④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⑤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⑥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答出1项得2分,答出任意4项可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 ‎ ‎17.(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41题)(32分)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表4 不同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 ‎ ‎ ‎2008年 ‎2009年 增幅 东部地区 ‎1352元 ‎1422元 ‎5.2%‎ 中部地区 ‎1275元 ‎1350元 ‎5.9%‎ 西部地区 ‎1273元 ‎1378元 ‎8.2%‎ ‎ 材料三: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指出表4、图14中的经济信息。(6分)‎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伴同学的观点。(14分)‎ ‎(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12分)‎ ‎【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综合考查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月一职能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考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语言表达能力,难度中等。第(1)问,分析说明时,既要做到纵向比较,又要看到横向的差异,同时还要点明关键的年份及其变化,力求全面。第(2)问是判断说明题,运用设问中给定的理论知识,从正反两方面逐一分析,要做到全面、辩证,切忌“一边倒”。第(3)问考查政府的职能,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政府不同职能的具体表现,并指出政府行使职能要做到依法行政。‎ ‎【答案】(1)表4显示,东部地区民工工资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增幅小于中西部地区。图14表明,东部地区吸纳了全国外出农民工的绝大部分,但2009年的比例下滑。相对于2008年,2009年农民工在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的比例下降,在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上升,省内就业比例上升,省外就业比例下降。‎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企业招不到工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小张的观点有道理。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工人工资;何况,企业要招到工人,还应为工人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小王的观点不全面。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象,市场机制对于“用工荒”的解决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有局限性,要更好更快第解决“用工荒”,还须政府的宏观调控。小周的观点是片面的。‎ ‎(3)政府要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履行组织社会主文化建设的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