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精品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考古资料表明,古代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都有青铜器和铁器出土。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器和铁器的地区,根据现在的地理概念应该是( )
A东北非地区 B 西亚地区 C 东亚地区 D 南亚地区
(B 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器和铁器的地方是西亚的两河流域)
2、陶鬲、陶鬹、彩陶人面鱼纹盆、旋纹彩陶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它表明我们的祖先在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有( )
(1) 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2)从四处游荡生活到定居建村落
(3) 饮食方式由单纯烧烤到“煮和蒸” (4)制陶业是最古老的家庭手工业
A、(1、2) B、(2、3) C、(3、4) D、(1、4)
(B 以上四图都是盛食物的器皿,我们根据图片看不出是食物的生产者,排除(1);而新石器时代尚处于氏族公社时期,没有家庭,排除(4))
3、“昔宇宙初开之时,止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与其妹上昆仑,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妇,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头悉合,其妹来就。”——[唐]李冗《独异志》这种婚姻形态属于( )
A群婚 B族内婚 C对偶婚 D一夫一妻制
(B 根据材料和婚姻常识,宇宙初开,只有兄妹二人,排除A、C、D)
4、中国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右图为甲骨文“丝”字,这表明( )
(1) 我国至少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丝织品
(2) 商代的普通百姓都以丝绸做服装面料
(3) 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特别发达
(4) 纺织业是中国古老的家庭手工业之一
A(1、2) B (1、3) C(1、4) D(2、4)
(C 商朝始有甲骨文,说明(1),商朝已经出现丝,说明(4),而从材料我们无法得出(2)、(3)的结论)
5、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调解人际关系。孔子希望建立和谐社会的言论是( )
(1)仁者爱人(2)敬鬼神而远之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有教无类
A(1、2、3) B(1、3) C (1、4) D (1、2、4)
(B 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有利于调节与和谐社会关系)
6、据统计分析,《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多达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解决黄河泛滥的根本之道在于( )
A 减少战争,各国集中力量治理黄河 B 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理黄河
C 实现统一,中央集中力量治理黄河 D 各国各自为政,各自治理黄河
(C 从所学可知孟子是战国时人,而战国时期历史发展总的趋势是走向大一统)
7、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选项体现世家大族特权的是(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C 世家大族特权是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典型特色,而确保世家大族特权的选官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
8、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的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以礼入法 B动机是否善恶 C君命不可违抗 D严刑峻罚
(A 从材料可知两个信息:违抗君命必罚(“法”)、胸怀母爱之情可嘉(“礼”))
9、公元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进行了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的蒙古帝国。蒙古人的西征也是农业文明时代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征服活动。下列对蒙古人征服战争评价较为客观的一项是( )
A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破城掠寨,涂炭生灵,充分暴露了游牧民族的野蛮与残忍
B 战争总是残酷的,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常有的事,蒙古人的征服战争也不例外
C 蒙古人征服战争虽给农耕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但却打通了东西方交通的通道
D 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为了生存他们才不得已而掠夺定居的农耕民族
(C 评价历史事件应该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具体到本题中就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判蒙古西征)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等土特产品大量出口,这表明( )
A中国茶叶和丝绸的质量获得世界认可 B中国的贸易逆差开始出现扭转
C中国海关关税的收入可大大增加 D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了世界市场
(D 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经济侵略特权,大规模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题干部分描述的正是这一历史现象)
11、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得到了体现,其代表文献是( )
A《资政新篇》 B《定国是诏》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决定了答案是C,A、B是辛亥革命前,而《中华民国约法》则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独裁宪法)
12、奥斯曼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苏丹是( )
(1)国家首脑 (2)宗教领袖 (3)军事统帅 (4)大法官
A(1、2、3) (B)(1、2、4) C(1、3、4) D(2、3、4)
(A “政教合一”决定了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国家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又是宗教领袖)
13、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国家发展,王权要求突破教会控制 B新教势力的发展壮大
C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掠夺人民财富 D罗马教皇权威的削弱
(C 记忆即可)
14、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
A封建统治与民主要求矛盾 B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 D殖民压迫激起民族意识和民族反抗
(B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由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美国独立战争则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
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曾实行过共和政体,其时间是在( )
A1640—1649年 B1649—1653年 C1653—1660年 D1660—1688年
(B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后英国成立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废除共和国体,就任护国主)
16、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家们所追求的一种权利,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向封建专制王权宣战的一种思想武器。下列选项中最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就是( )
(1)《the Bill of Rights》 (2)《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
(3)《the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4)《United Nations Charter》
A(1、2) B(1、3) C(2、3) D(3、4)
(C (2)是指《独立宣言》、(3)是指《人权宣言》,两大文献共同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原则)
17、“1787年宪法”成为美国政局长期稳定的法律基础,其主要是由于( )
A确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统治 B规定了公民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C承认南方和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并存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 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它成为美国长期稳定的法律基础)
18、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技术改造与革新,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英国工业革命有了雷霆万钧之力和排山倒海之势。下列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伟大契机
B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运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创造了巨大社会生产力
D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并彻底摆脱自然束缚
(D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束缚)
19、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时代。”造成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C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D争夺霸权斗争的加强
(C 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而工业革命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一次飞跃)
20、《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代表作品之一。主人公高利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2个女儿,让他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陪嫁把他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2个女儿挥金如土,象吸血鬼似的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穷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都不参加。《高老头》揭露批判了当时法国( )
(1)上流社会挥金如土、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
(2)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近半个世纪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
(4)建立在金钱基础山峰的“父爱”和“亲情”
A(1、2、3) B(1、3、4) C(1、2、4) D(2、3、4)
(C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解析材料,“珠光宝气”、“ 挥金如土”表明了(1),整个材料表明了(2)和(4))
21、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是(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 空想社会主义 D 德国古典哲学
(C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大部分之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22、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区别于彼得一世的改革的根本特点是( )
A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B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提供了对外扩张的条件
(A 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相反强化了农奴制,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功转型)
23、19世纪中,迫使日本开户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
A英国 B 法国 C美国 D 俄国
(C 1853年美舰叩关,第一个强迫日本签订开埠通商的不平等条约)
24、19世纪末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街头出现了这样几幕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贝尔电话公司的工人正在举行和平示威
B 波音航空公司售票代理处门前排起长队
C 某共和党候选人为拉选票正在竞选演说
D 一批衣裳褴褛的欧洲移民正在入境美国
(B 飞机的发明是在20世纪初)
25、俾斯麦曾经说过:“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两个大国是指( )
A俄、奥 B 英、法 C 法、俄 D 英、德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后来居上,赶超英国,开始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夺殖民地和商业霸权的斗争)
26、以下关于19世纪后期垄断组织出现在政治上的影响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A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国际关系的紧张局面
B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政治格局
C破坏了资本主义国家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D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C 不是破坏而是发展)
27、20世纪初,德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实力仅仅次于美国的帝国主义强国。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
(1)普法战争后,德国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2)获得了巨额战争赔款和矿产资源 (3)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4)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大量采用新技术
A (1、2、3) B (2、3、4) C (1、3、4) D (1、2、4)
(D (3)与史实不符)
28、二战结束以后,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美国、俄国 D英国
(A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29、自近代以来,德国经历了由分裂走向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进程,其中“再分裂”是发生在( )
A1871—1914年 B1918—1939年
C1945—1949年 D1949—1990年
(D “再分裂”是指二战后由于分区占领、美苏激烈争夺冷战前沿阵地而分别扶植成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导致“再分裂”)
30、1991年苏联解体后建立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用“休克疗法”进行激烈的经济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1)政府放弃对经济的管理(2)实行国民经济自由化(3)政府积极干预社会经济(4)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A(1、2) B(2、3) C(2、4) D(1、4)
(C 叶利钦“休克疗法”的核心就是“自由化”和“私有化”)
二、简释题(共25分)
31、下图为一组以中国各地民居为主题的邮票,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A蒙古包B窑洞 C云南杆栏房D土楼E四合院F石库门
1)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居住形式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反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ABC这三种迥然不同的居住形式?(2分)
(解析:这是一道史地结合的题目,必须从地理的角度来理解原因)
2)居室的建造和使用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国古代居室格局往往和家族制度联系在一起。D、E这两种建筑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样的家族制度? 这种家族制度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基础上的?(2分)
(解析:我们理解了宗法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和古代婚姻基本常识即可得出答案)
3)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文化往往会通过居室的空间布局和外观形式等表现出来。F这种建筑被认为是既继承了以E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又融入了当时欧洲的一些流行的建筑元素。请简述F这种建筑形式形成时期的世界历史大背景。(2分)
(解析:从中西交融的建筑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世界大背景应该是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全球扩张,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2、1510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在他24岁时受教皇之托在梵蒂冈皇宫中创作了这幅举世闻名的壁画《雅典学园》。
(1)、这幅画中几乎囊括了古希腊不同时代的所有著名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除了柏拉图,请你写出另外两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的名字。(2分)
(解析:根据所学答出另两个哲学家名字即可)
(2)、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成为学园式古典教育的开端。请简述学园式古典教育的特点及其对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2分)
(解析:根据所学我们可知特点,而这一优良传统得以传承至今对西方高等教育影响巨大)
(3)、请写出柏拉图的代表作并简述他的基本哲学思想。(2分)
(解析:记忆即可,《理想国》核心是理念论)
33、1901年考古学家在伊朗西南部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的石碑,上面刻着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右图是石碑顶部的浮雕。回答下列问题。
1)《汉谟拉比法典》是由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颁定,这部法典是用哪种文字刻写的?古巴比伦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哪里?(2分)
(解析:两河流域的早期文字是楔形文字,而古巴比伦的统治中心就在两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某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某人打落了贵族的牙齿,还落其牙齿。但如果是贵族伤了某人的眼或牙齿,则只要用财务作出赔偿即可。有人评价这种规定“既公平又不公平”。请问此人所谓的“公平”和“不公平”分别指什么?(2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材料和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从字面上看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相对公平的;但我们从贵族伤人可以赔偿了事就应该看到法律的阶级性)
3)在上图所示的精致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玛什,端坐在宝座上,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他面前,沙玛什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穆拉比。这块浮雕反映了何种原始宗教信仰?汉穆拉比为什么要刻下这块浮雕?(3分)
(解析:从材料即可知道汉谟拉比的真实目的是想宣扬君权神授,最终为统治服务。须知统治者一切政策措施的终极目的是其统治服务的)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力量——[法]孟德斯鸠
1)这段话体现了孟德斯鸠何种政治思想?其代表作是什么?(2分)
(解析:从材料可知这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
2)请简单概述孟德斯鸠的这一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3分)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宏阔地理解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以及随之兴起的启蒙运动的历史潮流,要善于逻辑推理和多角度思考)
3)美国是如何实践孟德斯鸠这一思想的?(1分)
(解析: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将“三权分立”的思想用宪法的方式固定下来)
三、问答题(共25分)
35、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在2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总体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和强化(本题共10分)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什么?(1分)这种经济基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哪些方面的保障?(2分)
(解析:该制度与自然经济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了解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思想是什么?(1分)这种思想何时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1分)
(解析:维系中国专制统治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登堂入室,关键在于董仲舒在西汉武帝时的发展)
3)请你从积极作用(3分)和消极作用(2分)两个方面评价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前后两期来评价,并且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早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将“圈地运动”比喻为“羊吃人”。15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期,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屡次颁布法令禁止圈占土地。都铎王朝甚至还颁布了“血腥法案”,用监禁的手段来禁止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浪。然而,禁止圈地的法令却收效甚微,形同虚设。圈地运动在英国禁而不止。
问题:(1)托马斯莫尔为什么将圈地运动比喻为“羊吃人”?(1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圈地运动对农民的残酷性)
(2)英国封建王朝为什么禁止圈地运动?(2分)
(解析:要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来理解分析解答)
(3)圈地运动为什么在英国禁而不止?(2分)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1760—1844年,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多达3000多件,圈占土地700万英亩以上。
(4)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2分)
(解析:圈地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自由劳动力、资本和原料三个方面)
材料三: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832年的英国进行了第一次的改革,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名额,取消了56个“衰败市镇”的选区,减少了土地贵族代表的名额;增加了新兴城市的24个选区,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中的名额,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也有所降低。
(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动力是什么?(2分)出现“衰败市镇”选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导致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导致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等等)
材料四:19世纪下半期,以英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分)近代中国是如何卷入世界市场的?(1分)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野蛮性和血腥性,掌握中英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即可答题)
(7)工业革命使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近代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有什么不同?(3分)
(解析:其实我们应该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将本题问题理解为工业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论证题(共40分)
37、人口迁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常态,是社会变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认真阅读材料,完成第一部分的问答题,再根据要求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大量地迁往美洲。17世纪末殖民地人口不过25万人,到美国独立的前夕已经增加到250万人。
---------引自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高级中学课本《历史》(上)第57页
材料三:欧洲人到美洲后,就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根据美国学者杜波依斯的估计,16世纪运入美洲的黑人为90万,17世纪为275万,18世纪为700万,19世纪为400万,共计1500万,加上在掳掠和海上运输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奴隶贸易使非洲总共损失了大约5000-6000万人口。-----引自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材料四: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贸易的发展,吸引大批华人奔赴南洋。万历年间在菲律宾的华侨仅福建一省就有数万。明末清初,为逃避清兵,又有大批人漂洋过海,移居国外,康熙年间实行海禁,移民遂暂时中断。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对外实行门户开放,加上国内战争、饥荒、又使沿海各省的贫苦民众以空前规模大量到海外谋生。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109年间,中国移居海外的人数多达1000多万,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资料来源:王恩永《人地文化》
材料五:开埠之初,包括租界在内的整个上海县的人口不足25万,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只有26名,但到1942年上海市的人口已经高达392万,外国侨民更达到15万。至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人口又增加到554万,外国侨民也还有28000人。其中非本地籍人口有471万,占总人口的85%,即使排除临时难民的因素,迁入上海的移民及其后裔也肯定超过400万。------引自葛剑雄“创造人和—新旧上海移民的比较”,载《上海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谁?(1分)属于什么人种?(1分)
(解析:美洲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
(2)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复杂的,请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说4种人口迁移的原因?(4分)并按照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这些原因进行归类?(2分)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不仅要能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而且要能够结合所学理解人类大规模迁移相关的历史背景)
(3)归纳出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2分)
(解析: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地图结、合所学从宏观上理解和归纳出人口迁移的特点,箭头所示表明了迁移的几个方向和特点)
(4)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国内人口的迁移呈现什么发展趋势?(4分)其主要原因何在?(2分)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概括出中国近代以来人口迁移的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归纳出迁移原因,要注意以时间为线、抓住阶段历史特征来归纳趋势和原因)
第二部分:以人口迁移与人类文明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共24分,题目2分、观点8分、史实10分、文字表述4分,不少于800字)
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求面面俱到,不要泛泛而谈
(2)结合所给材料,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解析:写好此类历史小论文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概括出相应的观点,并且能依据材料和相关所学史实论证阐发改观点,行文应该符合历史崇尚朴实的学科特色,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九校联考历史考试(乙)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60分)
1—30:BBBCBCCACDCACBBCDDCCCACBDCDADC
二、 简解释题(共25分)
31、(1)气候、地形、地势、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2分)
(2)大家庭、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2分)
(3)到19世纪下半期,欧洲资本主义扩张到世界各地,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或答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步沦为西方国际的殖民地,上海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心(2分)
32(1)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2分)
(2)注重营造充满人文气息氛围和培养自由探讨学术的创新精神(1分)这种教育传统在西方一直得到延续,并影响到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整个发展过程(1分)
(3)《理想国》(1分)核心思想:提出理念论,认为善是一切理念的源泉(1分)
33、(1)楔形文字、两河流域(2分)
(2)公平: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1分);不公平:早期成文法由统治阶层颁布,实行严格的等级制,为统治阶层服务(或答古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1分)
(3)自然崇拜(1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古代统治阶级往往利用人们对神灵的敬畏,鼓吹自己是某神之子或使者,并以神的名义颁布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2分)
34、(1)三权分立《论法的精神》(2分)
(2)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自然科学的进步(1分)启蒙运动的发展(1分)
(3)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1分)
三、 问答题(共25分)
35、共10分
(1)小农经济(1分)兵源和税源(2分)
(2)儒家思想(1分):西汉中期(或西汉)(1分)
(3)积极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有利于大型公共建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等(任意答3点可以给分,
消极作用:思想文化的控制,皇帝专制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或明朝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中央集权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可以给1分;若学生列举史实,如焚书坑儒、奸臣宦官当政政治腐败、明朝厂卫制度导致社会黑暗等,也可给分)
36、(共15分)
(1) 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农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1分)
(2) 因为圈地运动直接影响到封建王朝的兵源、财政,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同时带来社会治安问题(2分)
(3) 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分)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1分)
(4) 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资本(1分)和大量的自由劳动力(1分),若学生答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多给1分
(5) 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形成和壮大(1分)他们积极争取选举权,要求社会改革,进入国家权力中心,参与国家管理(1分)“衰败市镇”基本上都是些传统的农业选区,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一些传统的选区衰落了(1分)
(6) 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1分)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等5口通商(1分)(或答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也可给1分)
(7) 生产方式:出现了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1分)
生活方式:城市化、城市生活居主导地位(1分)
思想观念: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开放进取等(1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7、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 印第安人(1分)黄种人(蒙古人种)(1分)
(2) 原因:战争、自然灾害、人口压力、生态环境恶化、殖民活动、征服移民、宗教迫害等(回答4点就可以给4分)
社会环境因素:战争、人口压力、征服移民、宗教迫害、殖民扩张(1分)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1分)
(3)从旧大陆迁移到新大陆(1分)从已经开发的国家迁移到未开发的地区(1分)(或答群体性迁移也可以给1分)
(4)趋势:内地向沿海迁移、农村向城市迁移、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西部向东部迁移等(4分)原因:19世纪中期,东南沿海地区被迫对外开放,中国近代化促进了我国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东南沿海城市的开发开放(任意2点可以给2分)
第二部分:历史小论文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求面面俱到,不要泛泛而谈
2、结合所给材料,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