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试题评析及质量分析报告
荆州市教科院 文综研究组
一、试题分析
(一)地理
1、总体评析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文综I卷)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考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具有浓郁的学科特色,突出考查了考生地理思维能力。与2006年高考试题相比,今年试题的题型、分值没变,题量略有增加(学科内综合题由1题增加到2题)。试题整体难度与2006年基本相当,难度适中。试题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考查比重约为43:57,区域相关知识比重有所下降,注重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
2、试题特点
(1)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创设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宏观认知。
文科综合能力考查,强调考生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地理部分,继承了前几年试题的特点: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创设试题,突出主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如将中国城市化、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征、地球运动意义、温室农业、黄河生态环境、城市工业布局、中国降水量时空分布、城市区位与区际联系等学科基础核心知识作为”中心问题”来设计相关试题。
(2)以双基为本,突出知识的活学活用和基本技能熟练把握
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自然地理中的地球运动意义、气候分布和气候特征、洋流分布规律等,人文地理中的中国城市化特征、温室农业原理、工业布局原理、城市自然区位等主干核心基础知识成了地理试题考核的重要落脚点。同时,时间计算、统计图表的数据处理等地理技能在试题中也有较好的体现。对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在分析解答试题时,对试题呈现的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与大脑储存的信息相融合,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如第1-2题需要调动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来分析问题。本组题以十分简洁的四条“年份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坐标图中的有用信息,调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这一重要地理基础知识来具体分析中国和美国城市化的相关问题。第1题:首先抓住题干中“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获取有用信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回归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这一地理特点。再与坐标图中的有用信息结合即可选出正确答案D,第2题:首先抓住题干中的“美国”
,并获取有用信息:美国是发达国家,回归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再与我国(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选项c。如3~5题: 澳大利亚的气候问题以一幅简洁的澳大利亚大陆轮廓图为主要背景,考查考生对与澳大利亚大陆密切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判断等。第3题:抓住题中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在获取图中T、Q、H、S四点的位置信息,回归到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这—基础知识上来,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D(东澳大利亚暖流)。第4题:首先抓住题干中“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中的有用信息,确定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再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第5题:本题以一幅“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图”为素材,图形新颖、简洁,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中有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首先根据P点在图中的位置信息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确定P点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次,根据图中的气温信息,排除②线,再根据图中的年降水量信息排除③④线,并最终确定正确选项A。如36题:城市工业区的合理布局问题,本题以简短的文字叙述和一幅简洁的工业区分布图为载体,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运用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相关原理,综合分析、解决城市丁业区布局中的相关实际问题,试题素材来源于生活,体现学生“活化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的地理学习理念。第(1)问:首先由设问中的“东部工业区”,寻找做题的线索:工业区的具体位置(城市东南的郊外,城市河流的下游,铁路和公路沿线等)、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再结合文字信息“该地盛行南风”和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的污染类型及其相应的布局原则;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经济区位条件等地理基础知识,即可判断东部工业区选址是合理的。在说明理由时应注意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交通运输等角度全面地,有层次性地加以描述。第(2),抓住设问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信息(城市不断扩展)、工业部门信息(焦化厂、水泥厂为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以及地理事实信息(焦化厂、水泥厂的搬迁呼声越来越大)。再结合图中西部工业区的位置信息(位于城区内),比较容易得出其搬迁的原因。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西部工业区在城市扩展以前的布局是合理的,只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变得不合理了。在如第40题:燕京的选址及其位置的重要性。本题是一道文科综合试题,其中的第(3)问、第(4)问为地理题。试题以一幅燕京的位置及周围的环境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题中信息,利用所学的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区为条件这一基本地理原理,综合分析燕京城市选址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3)问:本设问较常规,突出考查考生阐释城市选址的自然条件的能力。为此,首先要全面阐释,如分别从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基础几方面加以阐释。其次,要结合燕京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阐释.体现燕京的地理特征,不能用原理代替答案,如在阐释地形对选址的影响时要说出“燕京位于山前冲积扇上,地形平坦”,而不是直接说出“地形平坦”这样的“套话”。第三,注意用地理学科语言加以描述,如冲积扇等。第四,需要注意阐释语言的逻辑性、简洁性等。第(4)问:首先抓住“燕京”是“城市”这一关键点,从城市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来组织答案。其次,抓住图中“燕京”的位置信息,并用恰当的语言加以描述。
(3)重视情境材料的创设,突出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应用
试题情境创设体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大部分地理图表相对比较传统,考生在平时复习中时有所见,但部分试题的图像注重创新。如第5题的“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统计图”、第6—8题的“经纬网简图”、第40题的“燕京城历史地图”等。全卷地理试题共有6图1表,突出了地理图表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考查。“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
解决问题”成为地理试题解答的思维主线,一些关键信息的获取与运用对
解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第5题图示中4地的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数值,第6-8题题干文字限制信息和图中曲线的分布特征,第36题文字材料中的风向和图中河流、交通线的分布,第37题表格中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和季节分配比例的数据,第40题图中地形、河流和古代大道分布等。
(4)强调考生的思维过程与质量,突出材料信息与问题设计的关联性
大部分地理试题创设比较注重对考生“抽象概括、推理判断、分析综合”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尤其是第6-8题显得更为突出,本题组的解答,首先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将简洁的局部经纬网图通过空间想象恢复成完整的经纬网图。其次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运用分析、推理、判断等地理逻辑思维,建立起如下的思维链:第6题:南极附近极昼→图中晨昏线b以下为白昼部分→通过M点的经线为正午12时→P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5时。第7题:夏至日(6月22日)晨昏线与北极圈(66.5°N)相切→7月份晨昏线与北极圈内的某条纬线相切→选项A、B错误,可能是C、D选项→秋分日(9月23日)晨昏线经过北极点(90°N) →7月份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M的纬度可能为75°N。第8题:Q地经度为0°→P地经度为90°E→北京位于P地以东→北京日出→M点以东的曲线为晨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北半球处于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森林火险等级最高。本组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许多考生在解题时会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但如能突破思维障碍,则会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说本题组是今年文综地理部分的高低分的一道“分水岭”。
(5)强化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突出地理问题的论证与探讨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色,2007年的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也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学科特色。如第37题,虽然试题没有提供区域地图,但解题时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建立起中国的心里地图,并对表中所涉及地点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把握,否则就难以对降水量多少进行正确的成因分析。第(1)问:本问突出考查考生分析表中信息,归纳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特征的相关能力。做本题需要注意:回答问题的依据是表中的资料。如:选项A,如果按我们平时所学的大致描述“我国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少”来判断就错了。因为表中的广州春季降水量占到了30.8%,仅次于夏季的44.3%,乌鲁木齐也如此,而B选项的叙述太绝对化了。第(2)问:可直接从表中读出(南昌),这是回答下一问的基础,不能出错,同时提取“南昌”的位置信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整合“夏季降水量比重低”中的相关信息,较容易找到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为伏旱天气,降水偏少。第(3),要回答“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一空,需要一定的思维技巧:不是看年降水量少的城市,而是看夏季降水量比重较低的城市。这样较容易填出正确的城市——乌鲁木齐。再结合其它位置信息分析其降水少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少。第(4)问:注意“五台山”与“郑州”位置信息的获取:郑州位于华北平原上,而五台山是山峰,有地形雨。
综合题部分大多采用开放式设问,旨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36题的第(1)问要求考生根据图中的方向标、河流、交通、城区分布等信息,判断并分析说明东部工业区选址的合理性:第(2)问则要求考生运用发展的眼光对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论证与探讨。第40题第(3)问要求考生通过对图中地形、河流和区域气候等信息的分析,归纳出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第(4)问要求考生通过对图中交通线信息的分析处理,作出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论述,采用开放式问答,既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又能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值得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和考生的关注。
(二)历史
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北卷试题(全国卷I)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体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稳中有变”的特点。遵循《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考生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的题型、题量、分值都保持相对稳定,试题难度适中并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中学教学将产生较大的导向作用。
历史试题部分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可能是最难的、考生深感无奈的题目,它再次承担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增强区分度的功能。历史部分试题的主要特点有:
1.从试题立意的角度分析,试题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主要指主观题),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国家、关注世界,注重了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国家意志。今年是南昌起义80周年,第14~17题以军队发展为主题,考查了不同性质军队的特点,讴歌了新型人民军队的特点及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一曲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颂歌。第38题考查了二战初期美国通过修改中立法打击法西斯的历史史实,试题昭示了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时代主题;同时,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舞台中考查,揭示了民族复兴的主题,是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第40题考查了金迁都北京(燕京)的史实,该题有三大现实意义;考查北京城发展的历史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联系;通过金迁都的历史影响印证了民族融合的价值;以金迁都后的发展揭示了生产力作为第一社会进步要素的基础性意义。
2.从板块的分布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大块分值分布较为均衡,从表一、表二中可以看出,与06年相比,07年中国古代史减少2分、中国近代现代史减少4分、世界近代现代史增加6分。高中五本教材的内容分布较为合理。但是,在较为平衡中存在着不平衡的遗憾,这就是选择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内容所占比例太重,共8小题,占比接近70%,这主要是因为非选择题中中近代现代史内容所占比例太少同时命题者对中国近代现代史内容比较重视两大原因所造成的。
3.从考查的内容角度分析,以政治史(社会史)为主。从表三中可以看出,政治史以90分的绝对优势显示了其地位的重要性,经济史作为点缀仅占10分(自进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来,对经济史的考查有所淡化,经济表格材料很少见到),不仅如此,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增强试题人文气息的文化史内容完全没有,导致整个试题结构单一、卷面呆板,却是今年历史试题的又一大遗憾。(如06年通过选择题第23题《水浒传》与《唐吉柯德》的比较;第37题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丰富中华文化;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开辟的影响较好地达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平衡)。
4.从能力要求的角度分析,整个历史部分能力要求较高,主要考查了考生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前提,综合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表述能力。选择题中材料情景题超过一半,非选择题材料阅读量大、对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高,而试题与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依托并不是很强,故能力要求高(具体见表四)。从选择题来看,有提示型材料题(第12小题)、文字型材料题(15、23小题等)、图片材料题(19小题)和经济数据表格材料题(第21小题),材料的呈现方式比较丰富,涵盖了历史学科主要的材料题型,学科特色明显。非选择题有与我们语言习惯大相径庭的外文翻译材料和距离时代较为遥远的古汉语阅读材料,材料具有一定的阅读障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5.从答案的角度分析,将参考答案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从笔者获得的湖北省高考阅卷参考答案看出,主观题答案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原则性主要表现在:要求使用具有概括性的学科语言(如第38题第(4)问只要表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即可;第40题第(2)问要求突出上京地处偏僻);重在理解能力(如第40题第(2)问要求说明迁都对北京的影响)。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答案也具有了一些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于某些历史史实的概括具有开放性,不必拘泥于答案的文字表述。应该说,这样的处理,既体现了试题的命题意图,也保护了考生多样性的创新思维能力。
当然,今年的历史试题也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表现有二:从反猜题的目的出发,试题考查了一些非主干的“边缘”历史知识,有阅读内容、楷体字内容、注释内容,而人们认为的主干知识、热点问题却没有考;能力要求太高。选择题中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非选择题第38题材料过长、阅读量大加之翻译的思维障碍,都给考生设置了一些拦路虎。
表一07年历史部分考点内容和分值比例表
选择题
材料问答题
小计
中国古代史
3题;12分
1题;20分
32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8题;32分
1题;世界史中2分
34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
1题;4分
1题:30分
34分
小计
12题;48分
2题;52分
100分
表二06年历史部分考点内容和分值比例表
选择题
材料问答题
小计
中国古代史
0.5题;2分
1题;32分
34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4.5题;18分
1题;20分
38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
7题;28分
28分
小计
12题;48分
2题;52分
100分
表三07年历史试题考点内容板块分值统计表
选择题
材料问答题
小计
政治文明史
10题;40分
2题;50分
90分
经济文明史
2题;8分
38题部分:2分
10分
小计
12题;48分
2题;52分
100分
表四 07年历史试题能力要求统计表
题号
内 容
情景呈现方式
能 力 要 求
分 值
12
帝王的謚号
謚号的解释
再认再现与理解
4分
13
武则天的社会革命
“武周革命”的文字材料
理解与迁移
4分
14
八旗制度的特点
直接命题
归纳与比较
4分
15
近代湘军的特点
湘军组织形式文字材料
阅读与理解
4分
16
清朝新军的特点
直接设问
比较与概括
4分
17
国民革命军的特点
直接设问
比较与概括
4分
18
中国近代教案与民族矛盾
历史文字材料
理解与迁移
4分
19
赫德路牌设立的时间
历史图片材料
理解与迁移
4分
20
蒋介石夺取最高权力的时间
直接设问
再认再现
4分
21
十年建设期间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材料
提取信息与知识迁移
4分
22
“三个世界”提出的目的
直接设问
再认再现
4分
23
18世纪中期欧洲的社会变化
历史文字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与理解
4分
38(1)
罗斯福建议修改中立法
历史文字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与归纳
9分
38(2)
罗斯福再次建议修改中立法
历史文字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与比较、归纳
7分
38(3)
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国际背景
历史文字材料
综合与迁移
10分
38(4)
美国对华援助的特点与原因
历史数据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与归纳、迁移
6分
40(1)
宋金议和的分界线
历史地图
再认再现与空间迁移
4分
40(2)
金迁都的原因及其影响
历史文字材料
提取信息与综合归纳、知识迁移
16分
(三)政治
1、近年来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迎着热点上是政治学科命题的突出特点。近几年,全国文综卷政治试题囊括了诸如我国应对加入WTO的挑战、举办奥运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三农”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海洋产业及气象经济的发展、打破电信垄断、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文明间的冲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修宪”、政府职能转变、国务院机构改革、世界多极化趋势、依法治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我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领域几乎所有重大热点问题。通过试题,我们可以把握时代的脉动,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指向。或者说,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真正弄清了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及其来龙去脉,并且能够结合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逻辑严谨的分析和解答,也就把握了高考试题的命题动向。
(2)坚持能力立意,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尽管试题材料都是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但无一例外,都以“问题”
为中心进行设计,要求学生调动和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来描述、阐释事物,分析、论证这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如2006年全国文综(Ⅰ)第38题,要求学生针对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和高污染现象,提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企业应采取的措施。进而要求学生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应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又如2007年湖北等省使用的全国文综卷(乙)第38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描述我国进出口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考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进而要求分析论证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什么能既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又能避免贸易摩擦的升级。这些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方式,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文综政治试题不仅突出考查了政治学科的能力与方法,还适度考查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即整体把握事物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5年全国文综(Ⅲ)卷第39题(6)问,“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济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如2005年全国文综(Ⅰ)卷39题第(7)问:为什么说我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实质上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是一致的。通过这些试题的考查,都能很好地区分出不同考生的思维能力水平。
(3)重视学科价值,彰显主流价值体系
政治学科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观念,获得正确的认识方法。其具体表现为,通过政治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该获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应该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应该基本认同一些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平等、宽容、双赢的价值观等。如学生在学习哲学时,对哲学中的成对概念印象深刻。但如果在复习中,没有建立起多层次的哲学概念和原理系统,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就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2007年全国文综卷第31题,就很好地引导考生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既不是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不是解决我国社会当前的“次要矛盾”,而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这就帮助考生提高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进行多层次思维的能力。又如,今年全国文综第39题第(3)问,“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这是基于当代国际关系中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在国际经济领域里,主要通过协商和谈判的途径来化解贸易摩擦和分歧,以避免贸易摩擦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赢,才能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显然,这一试题对学生形成现代社会通行的“双赢”法则是大有帮助的。再如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中引用了著名歌手丛飞的事迹,虽然许多学生都知道丛飞事迹,但在考卷上看到这道题,大家仍被感动。近年高考政治试题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通过这些试题,引导学生认同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如科学的发展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由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彰显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
此外,从技术层面看,近年的文综试题在难度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上保持了基本稳定。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文综整卷难度2002年为0.603,2003为0.541,2005年为0.546,2006年湖北抽样结果为0.524。在政、史、地三科中,政治学科的历年均分及得分率(平均得分/满分)较史、地两科稍高一点。在政治学科中,选择题的通过率相对较高,而非选择题得分率则低得多。如2006年湖北省抽样结果表明,选择题的平均得分率(通过率)为0.74,而非选择题平均得分率仅为0.46。近年政治试题在主干知识的分布上,经济类选择题以第2、8课最多,第1、7课次之,经济类非选择题上册多,下册相对较少,上册中又尤以第四课布点频率最高,第八课在下册中出现次数较多。 哲学类选择题也呈现出上册分布频率较高,下册出现频率较低的特点,非选择题更是如此,频率最高的是在辩证法部分(第2、第3课)。下册中,以第五课分布的次数相对较多。政治常识类选择和非选题主要分布在第一、二课和第五课。
2、近年来全国文综政治试题的变化
(1)政、经、哲三科赋分比重逐年有所调整。
2006年全国文综(Ⅰ)、(Ⅱ)卷政治学科试题,政、经、哲三科的赋分比重分别为24∶40∶36,26∶36∶38。2007年这一赋分比重调整为30∶34∶36,政治常识的内容达到了30分,是近几年来赋分最多的一次。由此可见,全国文综政治试题每年在政治、经济、哲学常识三科上的分配是在不断变化的。
(2)知识分布由过份集中向适度均衡转变。
任何考试都是对已学知识的“抽样”检测。实行文综考试后,单科容量变小,选点更少。在最初几年,这种选点还存在“扎堆”现象。一是选择题设计为连环题导致“扎堆”。如2005年湖北使用的全国文综卷中,竟有三道连环选择题“扎堆”在经济常识第七课中。二是非选择题的设计过多考虑服从于整个试题的立意和价值取向,而较少考虑学科知识在试卷中的均衡分布。虽然考试中心命题者认为文综试题最理想的设计是: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但事实上呈现出的试题基本上是以肢解学科主干知识为代价而命制的。近两年来,这种情况有了解改变:一是减少了选择题的连环题量,二是在连环题的知识布点上也力求分散;三是非选择题尽量在主干知识上布点,且在答案的设计上力求照顾主干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试题设计由“不拘泥于教材”向依托教材基础知识回归。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尤其是跨学科综合题上。最初,命题机构在命题时“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设计原则,其实现形态大多是“不拘泥于教材”。如2000年全国文综卷第37题,要求考生根据经纬网和海岸线形状等要素,判明图示地理区域(中东)的主要资源、气候特点以及在这一区域发生的重大历史、政治事件,其后的第(3)问,要求考生回答“美国为什么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这类问题难就难在,解答问题所需的知识点分散在政、史、地教材的各章节中,设问虽然不是完全脱离了教材,但从现有教材中又不可能直接找到现成答案。这一弊端在2003年第39题第(2)问、2004年全国卷(Ⅳ)第39题第(3)问等试题均有体现。近两三年来,试题向依托教材基础知识回归的趋势明显,这表现在:一是直接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此类事例在近三年的试题中尤其是选择题中比比皆是。即使是在跨学科综合题上,如2005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9题第(7)问,要求回答“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在教材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此类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大多在识记或理解层面,只要考生基础知识扎实,复习不留“死角”,都是能够得分的。另一类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如在经济常识类试题的设问上,一般不指明所运用的原理,但要求调动和运用经济常识的多个基础知识分析表格或图式,从正反两方面指出经济现象的“成绩”和“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再就是运用哲学知识(一般指明原理)分析或阐释有关现象。这类题目虽然能力要求较高,但都是对基础知识的演绎和提升,特别是在参考答案设计上,更多地“照顾”教材的原始表述。学生即便是重组知识,也有话可说,不会出现前几年回答时即使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窘迫和无奈。
(4)跨科综合由“糅面式”综合为主向“拼盘式”综合为主过渡。
与上一变化趋势相联系,试题的设计样式上,近几年的试题由能力要求过高的内在综合向拼盘式综合过渡。前几年的跨科综合题以“内在综合”为主,这种内在综合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糅面式”综合,即政、史、地三科知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回答时要想说清楚十分不容易。而且这种跨学科的“糅面式”的内在综合有时在同一份试卷中出现两处。如2003年旧课程卷第40题(2)问,“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的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地、史综合)该卷第41题(1)问Ⅲ小问:“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这就使得整卷难度大大提高。又如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第39题(6)问:“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理与哲学综合)和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湖北使用)第39题第(8)问,“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其中后一问“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看似属于政治学科的设问,实则需要调动史、地知识。(地理:东南亚各国的农业状况;世界近现代史中有关东南亚经济现状的内容)。而从2006年,跨科综合上的“糅面式”综合开始向“拼盘式”综合转变,试题虽然也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但“角度”一旦由设问限定,每一角度就只需调动一个学科内的知识来解决。
(5)试题难点由跨学科综合向学科内综合转移。
如前所述,如果跨学科综合题较多地设计为“糅面式”综合题,其弊端不只在于难度过大,给考生审题及解答带来障碍,更重要的在于其答案文字可能五花八门,给评判带来麻烦,直接导致区分度过低。近两年来,试题难点向学科内综合转移的趋势明显。2006年两套全国文综卷的政治学科内综合题以及跨学科综合题的后两问是如此,2007年湖北使用的全国文综卷(乙)第39题、40题(5)、(6)问将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以今年的第40题第(5)问为例: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支持迁都(指1153年金迁都燕京)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值得注意的有两处:一是在试题设问前的导语中明示“结合上述材料回答(5)—(6)小题”,以此将政治学科的设问与此前的历史、地理学科的设问明确界定;二是在参考答案的设计上,体现了对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较高要求:“①以客观的地理和经济政治条件作为是否迁都决策的根据,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倾向。②以变化了的……实际作为是否迁都的根据,体现了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的辩证发展的见识。③从……区际联系作为是否迁都的根据,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这种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内在综合的答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是1997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第38题(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的答案的再现。这种内在综合式答案构思之巧、难度之大,在十年前是超历史的。今年的文综跨科题因袭了十年前单科命题的套路,足以见得难点向学科内综合转移的趋势。
二、高考成绩(见表1-4)
略
三、教学建议
(一)地理
从今年的高考试题特点看,高考强调的是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能力,其导向是“用”知识,而不是”背”知识。为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而工作。
1、 狠抓双基落实,立足于学科能力的提升。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学科试题主要选取能反映学科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内容为素材,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为此,应重点抓好主干知识和原理的教学,重视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如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分析应用;日照图的分析与季节问题判断;天气系统的分析;气候分布规律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地质构造及其实践应用;人类在自然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聚落、文通点线、商业、旅游业等)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合理规划;区域国土资源的开发与整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 构建思维模型,重视地理思维能力的操练。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而地理思维“建模”是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适当建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区域地理学习模式、气候问题分析模式、日照图的分析模式、等值线图分析模式等。经常性地把一些貌似不相关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
3、 创设问题情境,重视提取和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
设置新情境,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评判能力是目前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主旋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师生应有意识地收集有关地理信息材料(特别是图像信息),加强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评判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地理信息的分析方法。
4、 以区域为载体,强化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地理能力要求的主导方向、高考区域地理试题—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教与学应以区域为中心,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有机整合,重视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特征的归纳,空间联系的探究。而对区域问题的分析,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内自然各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各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能经常性地思考某一地理事物形成或地理现象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能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论证和探讨重要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
5、实施开放性教学,强化探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地理高考的主要方向之一,要求考生能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事物成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中学地理教学需要加强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探究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主动探究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历史
1、单元复习:从历史内容到历史能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1)“点透、线通、面全”是保障。从九月份开始到明年三月中旬是第一轮复习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是学生学科提升的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握“点透、线通、面全”六字诀。所谓“点透”,就是以历史概念理解为入口,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主张目的、方法措施(活动内容)、阶级属性、历史影响、历史局限和现实意义等细节作全面的了解,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谓“线通”,就是体现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打破教材章节的隔离和孤立状态,在整体上认识历史规律,对历史发展的线索全面了解,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如以近代化的视角整体认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所谓“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宏观把握,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在把握历史线索、凸显主干知识的同时,对于“边缘”历史知识(阅读内容、楷体字内容、注释)也要了解(尤其是具有解释作用的楷体字内容),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隐形结论,做到突出主干知识与全面落实并行不悖。
(2)能力立意最关键。近年历史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导向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以典型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分析为载体,在第一轮复习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品质。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列出了明确的能力要求,我们把它细化为下面七大能力要求,并在教学中落实。
主要有:①.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如改土归流、协定关税、圈地运动等).
②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即在宏观上横向地把握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有机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教材章节的局限和孤立状态,用联系的方法建立起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现象诸历史要素之间的联系。
③.阅读历史材料、提前有效信息的能力.(文字材料题、历史图片题、经济数据表格题)。材料是历史的重要载体,材料 (多种形式)问答题在文综能力测试中的价值日益显现,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对材料的概括能力,由个别到一般;二是对材料的推理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对多种形式历史材料的适应性训练。如历史图片题、历史经济数据表格题的训练。
④.运用知识的迁移和归纳能力。在历史材料、试题设问与历史知识之间建立起必然的内在联系(如今年第38题美国对华援助增加的原因分析)。
⑤.比较能力。纵向比较、中外比较和古今比较。历史史实的价值在于比较,离开了比较,历史进程的意义无从谈起。从今年文综试题来看,其比较型的试题份量很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进行比较,找出联系,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历史的价值。从今年高考试题来看,非常注重中外比较题(如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的关系),而这恰恰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外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培养综合能力。如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比较。
⑥.跨学科的渗透和迁移能力.今年跨学科的渗透和迁移做到自然贴切,充分挖掘出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出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因素。主要的学科渗透有:(一)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迁移。如历史发展与地理空间位置;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与气候;历史发展与“人地和谐”的自然观。(二)历史学科与哲学的迁移。如辩证法思想;认识论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关系。(三)历史学科与经济学的迁移。如
历史与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运用资本、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等因素分析经济现象。(四)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的迁移。如运用国体、政体知识分析历史;运用国家的职能知识分析历史;运用民族学知识分析历史;整合有关国际组织的知识。
⑦科学的审题解题能力。从阅卷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由于审题错误,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具有代表性。我们要运用典型试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审题解题方法和能力。如找关键词、注意限定项等。
总之,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具有的层次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循序渐进、稳打稳扎,计划每一个具体时段学科能力培养的目标、方法和途径;围绕材料题培养能力;局部解决概念、认识问题;整体解决整合、综合问题。
(3)历史认识方法是武器。高考历史试题的能力立意不仅表现在对初步历史学习方法的考查,更主要的表现在对历史思维品质的考查,即考生运用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6年全国卷(I)第39题对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开辟双重影响的分析,就是引入了现代化的理念。2007年全国卷(Ⅱ)第40题玉米传播的影响分析,就是引入了生产力标准和全球史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典型史实,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科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主要方法有:①生产力标准。马克思说:“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②实事求是的原则,所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③历史阶段论,即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具体的背景下去评判。如今年全国卷(I)第38题对美国修改中立法的评价就是典型的阶段论。④一分为二的方法。如2006年全国卷(I)第39题对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开辟双重影响的分析。今年全国卷(Ⅱ)第40题对苏联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评价。⑤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不是不要,而是不要滥用此法,不能一切事件和人物都套用此法。⑥微观研究与宏观认识相结合。正如前面所言,既要做到“点透”,微观深入;又要做到“线通”,宏观把握。
(4)地图教学是特色。比利时历史学家皮朗说:“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空间是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征显现。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非常注重历史地图的考查(如去年通商口岸地图、今年宋金议和地图),历史地图是历史综合信息的载体,是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切入点,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现实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历史地图的教学,如中国古代史中的主要封建王朝疆域图、民族关系图、对外交通路线图、经济发展图;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通商口岸开辟图、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政治形势图(变法维新图、辛亥革命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形势图);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各个时期殖民扩张图、各个时期世界政治形势演变图等,要将历史教材中的地图进行综合归类,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地图的直观信息(如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线的分布等),同时,进一步挖掘历史地图的隐含信息,将历史地图与历史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地图为线索建立起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让历史地图发挥出历史综合问题探究题眼的价值( 如通过分析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图了解一五建设的特点和旧中国经济建设的不合理现象)。
2、专题教学:创新专题认识,关注现实问题。
新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不仅要以今年的试题作参考,还要综合最近几年的命题特点,得出最基本、最主要的复习教学策略,避免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以问题为核心、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是综合能力测试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仍然要加强历史专题的教学,加强的主要环节是要优化专题教学,切实提高专题教学的有效性,达到通过专题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1)在专题的选择上,我们要结合现有教材、参考新课标教材,按照政治文明史、经
济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三大块整合主要专题,切实抓大放小,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依据笔者对历史教材的梳理,下列专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政治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教材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各个时期的发展是这样表述的: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朝通过各种措施,达到了“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和于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隋唐时期,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指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到明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政治专题二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突出了英国、美国和法国,其结论性的表述有:英国,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人治到法治)、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两党制、工业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改革运动(选举改革)。
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两党制和文官考试制度。
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近代西方国家在国内逐步实行民主制,对外却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政治三 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其主要的视角有:从魏源、早期维新派、康梁到孙中山的政治主张;1911~1923年近代中国的立法。
政治专题四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其主要的视角有:三大改造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7年,随着经济上和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 新中国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
政治专题五 世界多极化趋势
其主要的视角有: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与不结盟运动。
经济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其主要的视角有: 农业生产工具(春秋战国和唐代)、水利工程(关中水利、都江堰和治黄)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土地制度的变迁(废井田、开阡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意义:商品经济);区域经济和衷心的南移;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经济专题二 世界工业文明的崛起
其主要的视角有: 新航路与西欧的商业革命(商业组织在欧洲成立,产生了期货贸易,出现了证券交易所)。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发展;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一次时期铁路运输出现的意义:经济和政治意义;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变化;世界市场的形成)
经济专题三 中国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其主要的视角有: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变化。
经济专题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其主要的视角有:苏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赫氏和戈氏的改革);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新政的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各国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和制定经济计划;“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股票分散化、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经营企业;福利国家的出现)。
经济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其主要的视角有: 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历程;区域交通的变化 。
文化专题一 儒家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
文化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包括水利工程)。
文化专题三 从诗书画中发现时代文化特征。
文化专题四 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科技革命潮流。
文化专题五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新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除了以上笔者所列的主要专题外,还有两大问题在专题复习中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重大历史周年问题。考查重大历史周年问题,也是历史命题的特点之一(如05年亚非会议50周年就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今年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80周年就考查了军队史专题)。我们对07、08和09年三年中逢十的重大历史问题要引起重视。
如2007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八七会议80周年、卢沟桥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70周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60周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整风运动以及反右派斗争进行50周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40周年、高考恢复招生30周年、邓小平逝世和香港回归10周年、中共十三大召开20周年、中共十五大召开10周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开始150周年、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120周年、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60周年、印巴分治60周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50周年、欧洲共同体建立40周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0周年。
2008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台儿庄战役70周年、三大战役60周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周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及七届二中全会召开60周年、反“右倾”斗争50周年、法国大革命爆发220周年、二战全面爆发70周年、中美建交30周年等。对于这些重大历史周年问题要引起关注。
二是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价值功能的体现,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则更加意味深长地说:“一切历史都市当代史。”历史给人以智慧、历史启迪未来。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者在历史内容的考查和能力要求的设问上注重体现历史历史学科的价值功能,隐形折射社会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在历史学习中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民族统一和国家复兴、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和平发展和合作、科教兴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在历史试题中具有隐形的反映(如今年第38题美国的外交政策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彰显了和平的主题;第40题金迁都与民族融合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主题)。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历史主干知识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创新历史专题的认识。
(2)社会生活史专题要重视。社会史(社会生活史)是历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综合性特色的表现。今年的历史试题对社会史知识进行了考查(如第13题武周革命、第23题欧洲的社会变化;全国卷Ⅱ第38题玉米的传播等),透出了社会史教学的重要性,这也是新课标教材看重的内容,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中国古代饮食、服饰、文化消费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讯方式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出现、称谓服饰的演变等都属于社会生活史的内容。
(3)创新专题教学的认识。历史是已经消失了的客观存在,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读方法是不同的、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以往的历史研究中,阶级分析法、五种生产方式说统领一切,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研究也解放了思想;今年,文明史观、现代化理论、全球史观成为较新的史学研究理论;生产力标准、实践原则、一分为二的方法、阶段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成为主要的历史研究方法。从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传统的大专题教学已不适应高考的需要,代之而起的是小切口、深分析的小专题,专题的视角、立意都比较新(如去年从文明整合的角度考查民族关系史、从通商口岸开辟的角度比较新旧中国的开放;今年以玉米为载体考查世界文明史),在整体上注重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不否定人类文明演进付出的代价,更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我们在专题复习中要创新专题认识的视角,切实做到以问题为核心、以史论结合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提高专题复习的质量。我们中学历史教师要了解史学研究的动态、利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创新专题教学的认识。我们要以文明史的视角统领专题复习,按照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对专题进行归类,挖掘历史事件的文明史价值。以政治制度史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史;以物质文明史审视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史;以精神文明史的视角看待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力求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舞台中去考查(如今年第38题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以近代化的视角审视中国近现代史。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全球史观”认识世界历史;破除“欧洲中心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史观。
3、反馈训练:优化试题,规范答题,落实能力。
优化试题的质量,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我们在训练中要切实注意的两个问
题,以往学生做的题目并不少,而能力提升不明显,做了不少的无用功,其原因无外乎试题质量不高、总结认识不及时。要下狠心,不做则以、以做必有收获。
(1)以精编精选试题,提高训练的质量为突破口。各学校要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提高训练试题的质量。①要杜绝答案似是而非的题、教材知识点中没有的陈题;②要控制试题的难度,以中档题为主;③要注意试题内容和命题情景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如文字材料题、历史图片题、经济表格题;主观题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涉及;三大文明史要兼顾)。④要控制试题的容量。要压缩大规模考试的次数、减少大容量的套题,提倡一节一练、小步快走的微型试卷。
(2)要注意讲练结合。有的学生看书不做题、做题不看书,要避免讲练两张皮的现象
出现。要引导学生进行答题反思,把练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把做题和看书结合起来;把巩固基础和提升能力结合起来。
(3)注意训练中的归纳和总结。教师要通过典型试题引导学生总结出带规律性的审题、答题技巧,学会用学科语言科学组织答案。选择题答题时一要注意在题干与选项之间建立起有机地联系,即把问和答结合起来;二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项,包括时间、背景、角度等;三是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如排除法、比较法、以点带面法等。对于主观题的答题要注意导语提示(导语隐藏命题意图、主题)、认真阅读材料、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科学组织答案。在答题时,主要观点要先声夺人、答案要具有层次性、拿不准的问题要模糊化等。
4、集体备课:同伴互助,整体提升。
集体备课、同伴互助是我们整体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进入专题复习阶段,不仅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加强,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教师更要搞好联动,在大文科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进行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等课型的研究。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必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教学研究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如何上好单元复习课和专题复习课、怎样搞好试卷评讲,我们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发挥集体优势,大打整体战。
(2)在专题的确定、专题的内容上要发挥集体的优势。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教师要围
绕专题开展研究,进行专题分工,由专人写出专题复习教学案,做到资源共享。
(3)组织专人精编精选试题,严把试题质量关,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三)政治
1、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以平均在9月底结束新课开始第一轮复习计算,到11月19日第一次质检约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时间,(今年的第一次质检内容包括政治常识全一册,经济常识由原来的上册1-2课扩展至上册的全部内容。)到明年2月底第二次质检则有近五个月时间,平均每个月系统复习完一本书(高中思想政治共5本书),时间应该是相当充裕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复习。
在传统的三轮复习中,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复习,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查漏补缺;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模拟训练,回顾教材。那么在高考命题不断改革的今天,第一轮复习应把培养能力作为必须盯牢的目标,在原有的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增加构建网络的任务,还要注意引导考生在深化理解上下功夫,在把握各知识点间的有机联系上下功夫。这样才不致于把5个月的时间完全用来“炒现饭”。
第一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系统”。所谓“全面”,就是指导学生无一遗漏地掌握高考大纲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等。所谓“系统”,主要是指导学生把握这“三基”之间最主要最常见的内在联系。以经济常识第一课为例: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间的关系,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最基本的内在联系都要指导学生掌握。特别是教材上没有表述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引导学生发现,如个别劳动时间是否与商品价值“完全无关”等等,引导学生不断把思考引向深入。当然,这种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引导发现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对其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联系,一定要在系统复习阶段中使学生掌握,否则,到第二轮复习就来不及了。
2、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回溯教材。这一环节可由学生快速浏览教材,或由教师以精炼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表述复习内容的梗概来完成,目的是使学生把握本节的主干知识,形成对一节知识的总体轮廓。这一环节时间不能太长。
第二,现场检测。两年前学过的知识,学生记忆中还残存多少,通过大规模的考试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任何考试都是抽样检测,如年底考试的考试规模太大,知识抽样的点就越少),这就需要在每一堂用二至三个典型题目通过现场检测了解学生的真实而具体的情况,而且,既使教师不批改,也至少可以达到促使学生警觉的效果,以提高下一环节复习的效率。(任务驱动法)
第三,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复习内容和学生实际,讲清、讲透重点难点,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加强比较,在比较中理解、消化。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切忌照本宣科,教材上一望便知的东西,教师仅作提示,学生完全可以自己通过看书解决。教师要讲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但高考试题中曾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知识点之间的主要内在联系(“基本联系”),使学生感觉有“拨云见日”之效。
有条件的学校,对教学法研究较深的教师,在这一环节可较多运用“对话法”,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推动学生学生思维不断深入,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构建网络。知识网络是以目、节为单位进行建构,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
第五,巩固训练。这是我市提了多年的讲练结合的经验,在此不赘。但必须强调指出的是,题目不要贪大,要小;材料要新,题目要活,忌死、忌旧。同时不能一昧做选择题,要使学生做了几题选择题后,以此为基础,完成一道真正有思维价值的辨析或简答题。
巩固检测要评、改。评卷可以学生相互评卷完成,但订正、反馈,必须由教师操作,否则,一堂课下来教师对学情自己心中仍然无底,这是其一;其二,有了反馈,教师的教学和个别辅导更有针对性。
3、第一轮复习中教师的示范演练
抓好教师的示范演练,使学生思路清晰地在摹仿中逐步学会审题,学会提取和解读信息,学会调动和运用知识,学会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问题。在平时的视导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对试题没有审读,没有内化,试题一呈现,答案就出来了,一点弯路都不走。教师不展示思考过程,就会导致在平时训练乃至高考时学生思考过程缺失,只会凭对复习资料死记硬背的残留印象照搬照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也就不可能提高。常言道“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政治试题实战训练中,显得特别具有价值。教师一定要认真审题,把一些质量低劣如材料组织无序、问题设计不当的试题删除,以历年高考经典试题为例,认真研究试题材料,设问和参考答案,一步一步地向学生展示全面审题、提炼有效信息、将教材知识、原理按设问要求与试题形式和内容建立联系、给出初步的答案要点、再进行修正、定稿的解答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要在示范演练和学生自主训练中特别强调:审题要慢一些,看仔细一点。理科的许多教师强调解题时“慢审快做”是有道理的。要切记,审题过了关,解题就至少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