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
主讲:胡向飞
2009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与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命题热点:
1. 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等,理论与方法。
2. 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 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的应用。
4. 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 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生物实验中常见的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选择原则 原则有两个,一是符合原理;二是便于操作或观察。
实验
材料
原理或操作
还原糖鉴定实验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操作:选择与砖红色沉淀反差较大的白色,便于观察。
观察细胞质流动
新鲜的黑藻
操作:含叶绿体的大液泡细胞,质流动更易于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分裂活跃期的洋葱根尖,分裂期相对较长。
原理:根尖分生区细胞正在有丝分裂。分裂期相对较长的材料位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肝脏研磨液
原理:保证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菠菜叶片
原理:含较多叶绿素,
操作:并易于研磨。
质壁分离与复原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操作:便于观察。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鸡血细胞液
原理:含细胞核。
二.物质鉴定的颜色反应
物质
试剂
颜色
备注
淀粉
碘
蓝色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沸水浴1-2分钟
班氏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III
橘黄色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变性蛋白质也可以鉴定
DNA
二苯胺
蓝色
沸水浴1-2分钟
甲基绿
绿色
染色质
龙胆紫
紫色
染体细胞可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
醋酸洋红
红色
CO2
溴麝香草酚蓝
蓝→绿→黄
酒精
重鉻酸钾
灰绿色
检测是否饮酒
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色
大肠杆菌菌落
伊红----美兰
紫色金属光泽
RNA
吡罗红
红色
三、常用的实验控制方法:
控制项目
控制方法
除去容器中的CO2
NaOH溶液
水中提供CO2(或是恒定CO2)
NaHCO3溶液
除去叶中原有的淀粉
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置于黑暗环境
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酒精隔水加热脱色
观察微观过程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增加水中氧气
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减少水中氧气
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得到单色光
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线粒体提取
细胞匀浆离心
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酒精消毒、干热灭菌等。
四、常用的实验检测指标
被测定对象
测定指标
酶促反应
反应完成时间、单位时间内的产物产生量或反应物残留量等
种子萌发
发芽率、胚根的伸长长度、有机物量的改变
光合速率
O2释放量、CO2吸收量、淀粉产生量
呼吸速率
CO2释放量、O2吸收量
甲状腺激素
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生长激素
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身长变化)
胰岛素
血糖浓度变化(或是否发生糖尿)
水体污染状况
单位体积水体中细菌量、水蚤心跳次数、水蚤死亡率等
五、对照实验
对于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单一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单一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并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有单一变量不同,而其他的因素都是相同,如果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就是单一变量引起的,从而得出结论。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常用的对照类型有以下几种:
1、空白对照:对照实验是不加单一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如“DNA的鉴定”实验中,取两支试管,其中一支加入单一变量DNA,而另一试管不加入DNA作为空白对照组。
2、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是一个典型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前的对象为对照组,实验处理之后的对象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筛理。如“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设置了三组,甲组是饲喂时添加甲状腺激素的蝌蚪(实验组);乙组是饲喂时添加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的蝌蚪(条件对照组);丙组是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
4、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速度相互对照。在“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实验中,胚根不同朝向的玉米或小麦种子相互对照。
高考试题赏析
(2006年全国卷Ⅰ30题)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水面。
(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 (4)
分析预测结果:
参考答案:(3)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照光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蒸馏水中的叶片在试管底部。
(4)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结果: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分析预测的结果:
(1)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多于消耗的氧气,叶肉细胞间隙的氧气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缺乏二氧化碳和氧气,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2)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溶于NaHCO3
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缺乏氧气,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9、(22分)
回答下列I、II小题:
I.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 。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
条件下。
II.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 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 。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 。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 。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 。
习题巩固:
1.使用苏丹III染色,能显示细胞中脂肪的存在,这是因为该染色剂
A、易于进入细胞 B、亲水而疏脂 C、颜色特别鲜艳 D、亲脂而疏水
2.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A、分别加入样液中 B、混匀后再加入样液 C、加热后再加入样液 D、同时加入样液中
3.将马铃薯块茎与浸软的花生种子分别徒手切片,在载波片中央滴少许染液,再把这两种材料的切片分别浸在碘液里制成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上被碘染色的淀粉粒。结果应该是
A、马铃薯切片中有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B、花生切片中显示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C、两种材料的切片中均术见蓝黑色颗粒 D、难以分辨出两种切片碘染色后的差别
4.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
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有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消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苏丹III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兰溶液、苏丹III溶液 D、碘液、斐林试剂
6.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是:
A、气孔保卫细胞 B、幼嫩黄瓜果肉细胞 C、幼嫩茎皮层细胞 D、根毛细胞
7、适时剪取的根尖,若不立即使用,应及时地浸泡在酒精与醋酸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溶液中,主要目的是:
A、杀死根尖细胞 B、固定原生质的细微结构
C、水解胞间质离散细胞 D、为染色创造条件
8.制作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根尖材料放入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中浸泡3~5分钟,其目的是:
A、杀死根尖细胞 B、固定根尖细胞原生质的细微结构
C、软化根尖材料,使分生细胞离散 D、为染色创造适宜的反应条件
9、经盐酸处理的根尖必须有清水洗除盐酸残液,其目的是:
A、避免细胞结构被盐酸腐蚀 B、软化细胞结构以利于染色
C、利于染色体被酸性染料染色 D、利于染色体被碱性染料染色 染色体形态的示意图
10.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能看到的结构是:
A、中心体 B、叶绿体 C、染色体 D、高尔基体
1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解离的目的是将组织细胞杀死,以利于固定细胞的形态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③用龙胆紫染色是为了将细胞核染成紫色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互相重叠⑤高倍镜下视野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⑥当看到一前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到它如何进入到中期、后期、末期的过程,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发生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
12、下列关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作用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B、淀粉能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性糖
C、蔗糖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还原性糖葡萄糖和果糖
D、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是通过有无还原性糖特定的颜色反应证明的。
13.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是因为
A、只有外表皮细胞可以渗透吸水或失水 B、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紫色素,便于观察
C、外表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有紫色素,便于观察 D、外表皮比内表皮容易撕取
第二部分 课外实验(实验设计题)
l 什么是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就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原理,选择实验的材料和用具,并用文字的形式制定的合理的实验方案
l 怎样进行实验设计呢?
1.一个设计实验包括的项目有:
题目、原理、假设、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或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2.实验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依据的原理必须科学,设计思路要符合逻辑性,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它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平行重复原则: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往往多次或是多数操作,避免偶然误差。本题是取50粒为一组,就是避免种子的个别因素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可操作性原则: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描述必须具体明确,利于操作。打个比喻说:有人拿你的设计步骤可以去完成实验并能得到你预想的实验目的。
单一变量原则: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既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二组之间的唯一差异是单一变量,而其它的因素应该一致。
等量对照原则:所谓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设立对照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利。
随机性原则:实验设计中的随机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使显著性测验有意义;二是平衡各种条件,避免实验结果中的偏差。
3.设置对照组的4种方法:(见前)
(1)空白对照 (2)条件对照 (3)自身对照 (4)相互对照
例如:请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实验方案可设计为:
甲组动物:饲喂甲状腺激素和饲料
乙组动物:只饲喂等量的饲料
丙组动物:饲喂甲状腺抑制剂和等量的饲料
(丙组为条件对照)
l 例题 以2005年广东高考39题为例: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O Lu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方法和步骤: (2)结果预测和分析:
解析:1、明确实验目的
生物学科是实验科学,许多的知识,理论源于对实验的发现和验证。完成一个实验必定达到一个实验目的。从一个明确的实验目的当中可以获取很多的有关信息。实验的单一变量,实验的操作对象,以及实验最终的检测指标等。例:2005年广东39题,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可以从中得知:单一变量是不同浓度重金属,实验的操作对象是水稻种子,实验最终的检测指标是种子萌发率和植株的平均高度。因为是探究实验,对实验结果分析应考虑所有可能的结果,本题有三种可能:促进、抑制、无影响。
由此可见在处理实验题时把握住实验目的,可以说你就成功了一半。
2、理解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一个实验原理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表述该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的生物学原理或理论
第二表述该实验结果检测鉴定要用的原理、实验能够观察到的指标或现象
实验原理是支持完成一个实验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理论。这也是高考通过实验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的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005年全国理综试卷就实验原理进行明确的命题。
(2)本题的原理是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盐溶液来处理正在萌发或是生长的水稻种子,并以蒸馏水处理的水稻种子作正常对照,培养观察对比稻种的生长的萌发情况。
注:如果对实验原理没有明确的理论支持,可以对实验步骤过程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即可视为原理,或者说实验方案很大程度上可理解为原理。
(3)实验原理的来源(怎样比较准确的写出实验原理)
其一:来自题干(照写、仿写)
其二:来自实验步骤(整合、选写)
其三: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熟记、默写)
3、分析实验材料和器材
高考试题中的实验材料和器材是非常严谨科学的,从中能获取更多的具体的实验操作的信息,例如2006年全国理科综合30题中的真空泵。
本题提供了以下:水稻种子——实验对象;试管——盛装反应液;培养皿、纱布——培养稻种;尺子(100mm)——测量生长高度;蒸馏水——对照;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照强度为2000Lux)。——提供恒定温度、光照。
4、科学的设计实验步骤
设计顺序:模式为四步:
首先,分组编号:即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实验的组数。单一变量是不同浓度重金属,若有四个不同浓度,需取五组实验并编号,便于实验记录和分析。(其中一组为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
其次,需考虑在每组实验中单一变量的设置。即以四个不同浓度重金属溶液和蒸馏水来处理种子。形成相互对照和空白对照。
再次,需考虑在每组实验中加入等同的等量因素。要根据各实验的原理来确定主要的变量,本题是水稻种子萌发或生长,所以等量因素有:稻种,培养皿,纱布,重金属溶液和蒸馏水的体积量,光,温度以及处理的时间等。
最后,明确指出本实验的检测手段和方法。本题中是统计发芽率,或是用尺子(100mm)测量株高求得平均值。(此步在学生答题中最容易遗忘,值得提醒。)
(有时注意实验材料的处理。例如:观察染色体,提供的是种子,应萌发生根取根尖生长点。测量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的是干种子应消毒后浸泡。)
5、完整严谨的结果分析
(1)首先区分结果、结论。结果是实验观察的现象或记录的数据,本题中是统计的各组实验发芽充率或是水稻苗的平均株高。结论是由结果得出的生物学观点,本题中是不同浓度重金属促进或抑制或无影响。
在此项中,做题时可以由结论来倒推结果,此做法虽不合常理,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所预期的结果有所遗漏。在书写过程中勿必结果与结论分步对应,更显条理。
(2)要注意的一项是:探究和验证性实验的预期不一样:探究应全面预计,而验证只需预计目的中的一项即最可能的、科学的可能。结果不一样:验证性实验结果唯一;验证性实验结果唯一。举例:
实验目的:探究C4植物叶片中淀粉粒的存在位置。
实验目的:验证C4植物叶片中淀粉粒的存在位置是维管束鞘细胞。
(3)实验结果的表达方式:
(1)表格 (2)曲线图 (3)文字简述 (4)遗传图解 (5)柱状图
l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实验设计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实验的目的不同分类
1.验证性实验
这类实验的特点是:题目给出实验目的、实验试剂和用品,要求学生据此设计实验步骤加以证实。它一般是已有明确的结论,用实验来验证结论。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属于这种类型。例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在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中也有不少属于此类型的。
例1: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第31题: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
(二)实验步骤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答案:(二)(1)确定1只小白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集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组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的颜色变化。
(四)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组尿液中无葡萄糖。
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例2:2001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上海卷)第39题: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淀粉可用 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
① 鉴定还原性糖: ② 鉴定淀粉:
(5)实验现象: (6)结果分析:
(7)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
答案:(2)班氏糖定性试剂,革兰氏碘液(4)①将该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班氏试剂,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的变化。②将该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革兰氏碘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5)(6)可以有几种不同答法,但一定要求观察到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相一致(如:观察到有砖红色,说明有还原性糖的存在;如果没有砖红色出现,说明没有还原性糖的存在;如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7)载玻片放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2.探究性实验
这类实验的特点是: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而得出的。它的一般过程是,先进行实验假设,并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将实验结果和预期对比得出实验结论。这类实验在教材中较少,但不少科学发现过程却正是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如:生长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和产物的发现过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等都是一个探究性的过程。近几年高考,探究性实验题逐渐加强,主要是通过探究性实验的考查可以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原理、生理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但高考试卷中涉及的主要是其中的“设计实验步骤和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和解释”。
例3:2004年高考生物卷(江苏卷)第42题的第(2)根据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的实验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答案:(2) ② 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或相同)。 ③ 用上述实验装置和试剂,采用两种pH<5.6的“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对照;
在三个花盆中播种同样数量(例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相同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7天)后,分别统计3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率。 ④ a.如果三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那么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b.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抑制作用增大。C.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高,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促进作用增大。
二、根据对实验过程的要求不同分类
1.完善实验步骤类
该题型的特点是:题目已对实验结论或假设作出部分实验步骤,还有部分实验步骤需要学生根据已知的步骤推测完善。
例4: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江苏卷)第25题。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部)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如:生长素只能从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
(一)制备琼脂块
(二)取一段胚芽中间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三)取步骤(二)下面琼脂块(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三、结论:以上实验证明了““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部)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一)、(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
答案: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一):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倒放。上面放含IAA的琼脂块
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二):取补充步骤(一)下面琼脂块(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
2.纠错改正类
该题型的特点是:题目已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写出有关实验步骤,但写出的实验步骤有不正确或不严密的地方,要求指出并加以改正,写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例5:为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须的原料”,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 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闭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色中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色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答案:(1)实验步骤②中暗室内用红色安全灯是错误的,应该为绿色安全灯(2)实验步骤⑤中的“葡萄糖”是错误的,应改为淀粉(3)未设对照实验,对照的做法是:a装置同题干中的①步骤,但玻璃罩内用同一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一株植物代替装置中的植物,用一杯清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b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c重复题干中步骤③、④;d 重复修改后题干中的步骤⑤。
三、根据对实验设计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
1.生理过程类
目前大多的实验设计属于此类,这是就生物体的有关生理过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究,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外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外界条件对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等。
例6.2003年全国高考生物卷(江苏卷)第42题。
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左右
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
步骤3:
结果预测和结论:① ② ③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 。原因是 。
答案: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5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结果预测和结论:
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的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②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
③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
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因为小鼠是恒温动物,在10℃比25℃下维持体温所消耗的能量多。
2.实践应用类
该题型的实验设计是考查学生能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
例7.2003年高考生物卷上海卷第42题。
在普通饲料中加入添加剂可以加速家禽和家畜的生长和增重。某饲料公司新近开发出两种新颖饲料添加剂1号和2号,委托某生物学小组试验这两种饲料的效果。请你为该小组设计一试验方案,方案中应包括:(1)试验具体步骤;(2)用直角坐标图直观地表示和比较试验结果;(3)试验要求在5周内结束。实验室有一批体重15g左右的小白鼠,可按需选作为试验动物。
答案:(1)具体步骤①选取体重大致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
②A组饲料为普通饲料加添加剂1号,B组饲料为普通饲料加添加剂2号,C组为普通饲料不加添加剂,作为对照组
③试验开始时称重,以后每周称重1次,记录每组的平均体重
④三组小白鼠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每天给予充足水分和饲料
(2)参考上图给分。要求学生在坐标图上画出三组试验结果,
在纵轴和横轴上正确标出平均体重(g)和试验时间(周)
3.课题研究类
例8.2002年高考生物卷上海卷第43题。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
(1)采用何种测定指标来确定香烟浸出液对水蚤有无影响?(只要一种指标)
(2)做该实验时必备的实验器材是:
(3)写出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4)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
答案:(1)要求考生写出明确的测定指标(单位时间内的可具度的指标,如每分钟心跳次数,单位时间内的死亡率或相同数量的水蚤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时间等)。
(2)根据(1)写出所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如配置浓度所需要的量度器材、实验用具、计时工具等。
(3)根据(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4)表中要反映出不同浓度梯度、对照组、实验重复次数、单位时间,平均值等。
具体举一例如下:
(1)水蚤每分钟心脏跳动次数
(2)显微镜、秒表(计时工具)、量筒、烧坏、载玻片、盖玻片等
(3)①用蒸馏水稀释烟草浸出液原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②用吸管吸取水蚤,放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调节光线,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
③用引流法引流,观察和记录一定时间内水蚤在蒸馏水(对照)及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中心跳次数,重复三次;
④整理实验资料,算出每分钟心跳的平均次数,做出评价。
(4) 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每分钟心跳次数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平均值
巩固训练:你能行吗?试一试
1.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来“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功能”。请继续完成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 ②烧杯 ③玻璃铅笔 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⑤清水 ⑥量筒
(2)方法步骤:
第一步: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用玻璃铅笔标上A和B。
第二步:
第三步:
结果及原因分析:
2.现有一植物的种子,已知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期其萌发是否与光有关。为了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过毒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① ②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① ② ③
3.某同学为验证“菜豆幼苗生长最佳的日温和夜温的组合”,日温以23℃、30℃夜温以17℃、23℃为代表,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菜豆幼苗若干,若干大小相同的装有等量完全营养液的玻璃瓶,可控制温度透明的玻璃箱(可满足幼苗生长),量尺(或天平)等。
实验步骤: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若干等量分成两组,分别移栽到装有等量完全营养液的玻璃瓶中,并编号
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置于日温30℃、夜温17℃和日温23℃、夜温23℃的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其他培养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组菜豆的生长情况,对各组菜豆幼苗称重或量高。
实验结果:日温30℃、夜温17℃条件下菜豆幼苗生长最快。
结论:日温30℃、夜温17℃是菜豆幼苗生长最佳的日温和夜温的组合。
(1)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为什么?
(2)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
(3)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实验结论?请说明原因。
4.苔藓对空气污染十分敏感。若某地空气中主要污染源是化工厂废气,请设计一个实验,用葫芦藓报告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污染情况。
材料用具:栽有葫芦藓的生长状况相同的花盆4个,透明塑料袋,50ml注射器,双面胶纸。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一大号塑料袋排尽空气,收集化工厂废气若干;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预期:经过24小时,可以得到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情况下的葫芦藓生存数,并以此作为指标预报污染情况。
巩固训练答案:
第1题:第二步: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清水,加入A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加入到B烧杯中。第三步:将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分成两等份,一份放入A烧杯中,另一份放入B烧杯中,观察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结果及原因分析: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而A烧杯中的溶液不变色。因为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或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中的红色色素进入外界溶液中,使溶液变红。
第2题: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无菌水,将表面消过毒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培养皿置于有光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使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①有光组种子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有光组种子发芽率和无光组的差不多),该种子的萌发不受光影响;
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有光组种子的发芽率远远高于无光组),光是该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远远高于有光组),光抑制该种子的萌发。
第3题:(1)不科学。所提供的温度组合不足以证明日温30℃、夜温17℃是菜豆幼苗生长最佳的日温和夜温的组合。
(2)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若干,等量分成4份,分别移栽到有等量完全营养液的玻璃瓶中,并编号;②将4组幼苗分别置于日温23℃、夜温17℃;日温23℃、夜温23℃;日温30℃、夜温17℃;日温30℃、夜温23℃的条件下分别培养,并对溶液通气,其它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对各组幼苗称重或量高,鲜重和株高最大的一组温度组合为菜豆生长最佳温度组合。
(3)同意。日温高,有利于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幼苗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低,使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积累有机物,幼苗生长快。
(4)第二步:取4盆生长状况相同的葫芦藓,套上相同大小的透明塑料袋,抽尽其中的空气,并标上1、2、3、4号;
第三步:往1号花盆中注入200ml空气,2号花盆中注入150ml空气和50ml化工厂废气,3号花盆中注入空气和化工厂废气各100ml,4号花盆中注入50ml空气和150ml化工厂废气,密封4个花盆;
第四步:将四个花盆放在有光照的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培养24小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l 还有哪些实验可以进行实验设计训练?
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2.鉴别一试管大肠杆菌的质粒是否有抗四环素的基因
3.探究引起癌细胞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是位于细胞质上还是细胞核上
4.(2006高考上海卷)某生物小组同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迥”,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迥”浸出液浓度约为100mL水中含有3~7g茎叶(干重)。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浸出液的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迥”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略)
思路:
①称取“博落廻”茎叶30g、40g、50g、60g、70g,分别放入不同烧杯中,各加水500ml,浸泡两天,用纱布过滤,得到不同浓度的浸出液。
②取培养皿6只, 分别编号,在培养皿内铺垫吸水纸。每一培养皿中的吸水纸上,平铺50粒水稻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
③按编号倒入相应浓度的浸出液,对照倒入蒸馏水,使吸水纸吸足水分;
④每天观察,使吸水纸保持湿润,三天后,检查并记录每一培养皿中发芽和不发芽的种子数。
5.假定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分离获得了不能合成某种维生素的营养缺陷型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以鉴定这种维生素的类型。
实验器材:变异菌株、培养皿、细菌的各种营养、各种维生素等
(1) 设计实验步骤:
(2) 实验结果、结论
答案:(1)第一步:将变异菌株接种到完全 培养基上扩大培养;
第二步:配制系列培养基,每种培养基为只添加某一种维生素的“完全培养基”;将扩大培养的变异菌种分别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分析:细菌能正常生长的培养基中所添加的维生素,就是该变异菌株不能合成的维生素。
6.ABO血型的分类是根据红细胞上的一种与血型决定有关的蛋白质(凝集原)有关,而在每个人的血清里又含有相应的蛋白质(凝集素),但每个人的血清中没有与自身红细胞相对抗的凝集素,各种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血型
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凝集原
抗B凝集素
B型
B凝集原
抗A凝集素
AB型
A凝集原、B凝集原
无凝集素
O型
无凝集原
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红细胞表面的A凝集原只与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红细胞凝集成团;而B凝集原只与抗B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凝集原和凝集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要对某一个人的血型进行鉴定,现有某人的血液两滴,
请(1)设计实验步骤
(2)合理预测。
答案:(1)第一步:在一块载玻片的左边的a处滴一滴A型标准血清(相当于A型血人的血清),在载玻片的右边b处滴一滴B型标准血清(相当于B型血人的血清);
第二步:在a、b处各滴一滴该人的血
第三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结果预测:①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AB型;
②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O型;
③如果a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b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B型;
④如果b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a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A型;
7.(20分)请开展“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IB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课题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提示:对生长素类似物(IBA)浸泡的时间和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材料用具:IBA溶液,萝卜种子,试管,移液管,培养皿,滤纸。
实验分析:(1)要测定生长素类似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可以采用的测定
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该课题作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配置浓度分别为1 000 mg·L-1,10 mg·L-1,0.1 mg·L-1,1 mg·L-1,0.01 mg·L-1的IBA溶液。取6支试管,编号待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周后进行观察,测量,统计。
答案(1)萝卜种子的发芽率(2分); 幼苗生长的高度(2分)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IB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影响(4分)
(或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IB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影响)
(3)②把萝卜种子分成6等份,分别放入已编号的6支试管中(4分)
③用移液管分别将等量的上述5种IBA溶液加入1~5号试管,6号试管加入等量的清水(4分)
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对应编号的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4分)
8.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请设计一个实验对此加以证明。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一定浓度蛋白酶溶液 、质量分数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唾液、斐林试剂、试管、 大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温度计、蒸馏水、滴管
二、实验步骤
(1)取两个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然后各注入2ml唾液
(2)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蛋白酶溶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蒸馏水作对照,振荡,37℃恒温水浴中保温一定时间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振荡。放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一定时间
(4)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斐林试剂,振荡。用酒精灯加热沸水浴1分钟
(5)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并记录。
结果结论:1号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注意事项:
①题目中提供的实验材料、器皿,一般情况下都有用、都要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用?
②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表述,往往需要分段进行,并加以编号如“⑴、⑵、⑶……”
③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④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 “适宜的条件”等。
⑤两种溶液混合,注意要振荡混合均匀。涉及到一些相关实验处理时,要有相应的处理条件、时间的描述。
⑥用规范的科学术语表述,语言要精炼。
9.遗传实验设计及方法
(1)实验题目 判断小麦矮秆的显隐性
自交法或杂交法
思路:将这株矮秆小麦自交,如果子一代有高秆出现,说明矮为显性;如果F1全为矮秆,说明矮秆为纯种。再让F1矮秆与高秆杂交,如果F2有高秆出现,则矮为隐性;F2全为矮秆,则矮为显性。
(2)实验题目 (2006江苏卷) 探究某种花卉的花色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正交和反交法
答案:
(3)实验题目 判断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雌隐雄显法
(4)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法或自交法
例题 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黑身残翅和灰身长翅的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现用上述两种果蝇研究黑身和灰身性状的遗传特点。
问题1:研究果蝇灰身和黑身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问题2:如果灰身和黑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那么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写出设计方案的遗传图解:
相关文档
- 常见四字成语及释义——高考复习必2021-05-1338页
- 高考冲刺6加1英语真题情态动词汇编2021-05-1312页
-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函数的奇偶性习2021-05-1310页
- 2015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2021-05-1320页
- 2013高考总复习数学(文)配套课时巩固2021-05-135页
- 2010年高考福建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2021-05-1325页
- 上海高考经济学第一轮复习第五课2021-05-1316页
- 2015高考数学一轮方法测评练必考附2021-05-135页
- 2016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主观题综合训2021-05-1313页
- 山东省高考理综化学冲刺预测试卷2021-05-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