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7.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用多元史观指导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
近年来,各地历史高考的命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多元史观指导下的试题命制。因而我们要更新史学观念,引入了多元史观。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近几年来,除了唯物史观外,还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五种新史观。
一、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也通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创立者是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他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强调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其后,英国学者汤因比在他的专业巨著《历史研究》中,通过对近6000年来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其创立的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文明史观下的重要视角:① 生产力视角:以生产力标准划分农业文明和工业 文明两大类。(工业文明的进程,又称之为“现代化”。)② 整体视角:尤其关注工业文明以来的各种文明的演进历程,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进行观察。③ 交往力视角:文明交往是一个双向的或多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附表1 文明史观下的世界史
历史时期
转折性事件
表现
文明特征
西方
东方
16世纪前
海洋文明
农业文明
文明的差异
16—18世纪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海洋文明
农业文明
文明的链接
19世纪以来
两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融合与创新
◆附表2 中国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交流
中华文明的形成
政治文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局面不断巩固
经济文明
自然经济,手工业、商业
文化文明
形成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的交流、碰撞
中国文明的外传
科学技术(造纸术、建筑技术、四大发明),生产技术(冶铸技术、制漆工艺等),思想文化(儒家学说等)
外国文明传入中国
农作物品种(甘薯、玉米)、生产技术(欧洲的水利技术)、科学技术、宗教(佛教)、“西学东渐”
◆附表3 16世纪前的东西方文明的不同
文明类型
经济特征
政治制度
主流思想
东方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
(小农经济)
中央集权
儒家思想
西方
海洋文明
商品经济
中央集权
人文主义
要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一般都会付出大小不一的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人类坚忍不拔地追求文明的步伐。
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没有优劣高低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附表4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与西方文明融合中的差异
态度
方式
结果
中国
被动学习
暴力冲突
缓慢而曲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日本
主动学习
和平交流
迅速而成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提出这种史观的是欧美学者,其中以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著者,最具代表性。在我国最早阐发这一史观的是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吴先生指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吴先生的观点表明,整体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和结果。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全球史观下的重要视角:
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这一趋势的明显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19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快速延续、发展着,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
其次,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全球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社会形态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的。
◆附表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知识结构
时间
表现
原因
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
早期殖民扩张积累原始资本;商业革命后市场扩大、商品种类与商业经营方式变化;世界联系加强。
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后
①世界贸易迅速发展;②人口资本大规模流通;③便捷的交通通讯方式;④军事武力扩张;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⑥亚非拉成为列强经济附庸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深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
市场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加强等。
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新交通通讯方式;两极格局结束;各国建立市场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发展
注意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附表2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阶段特征对比(以整体史观为视角)
阶 段
世 界
中 国
手工工场时代
16世纪---18世纪
准备阶段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发展。
明清时期
经济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
政治
英法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政治
封建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社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推行文化专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较弱。
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发展
科技
传统科技的总结阶段,未产生近代科学
国际形势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外交
由开放走向闭关,失去国外市场
蒸汽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经济
工业革命从英国产生向欧美扩展,近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产生机器大工业,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起步阶段
晚清社会
政治
资产阶革命和改革进一步展开。社会主义由理想到实践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
政治
沉沦:两次鸦片战争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思想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三股进步历史潮流,自由主义是主流。
思想
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抵抗派),并付诸于实践(洋务派),但局限于器物层次
科技
瓦特改良蒸汽机,达尔文进化论等
科技
国际形势
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活动加剧,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外交
被迫开放,部分主权丧失,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
电气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垄断阶段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及北洋军
阀)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并进入黄金时期,但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政治
列强之间勾结斗争矛盾激化并爆发一战,社会主义由理想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政治
沉沦: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逐步确立
反抗: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
列宁主义
思想
维新思想、旧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思想层次
科技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科技
国际形势
世界被资本主义瓜分完毕,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外交
再抵抗到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调整阶段
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
经济
美日等国经济恢复,;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新经济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经济
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政治
经过战争打击,不少国家调整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十月革命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政治
国共对峙十年,中共依据国情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国际形势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英国等国通过提高自治领地位等方法密切了与殖民地关系。
思想
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及成熟。
经济
美国等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初步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经济
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并日益萎缩;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土地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及二战期间(20世纪30---40年代)
政治
法西斯出现,民主进程受到严重挑战;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显示民主进程不可阻挡。
政治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斗争。
思想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极大加强各国联系
思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
信息时代
二战后(1945年---至今)
全球化阶段
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
1945
——
1949
解放战争
1949
——
1956
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政治
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目前是一超多强)
1956
——
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发展)
思想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
1966
——
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
科技
以网络技术为突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1978
——
至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三、现代化史观
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会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大约从16世纪起,人类社会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从本质上说,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为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和通俗化;社会方面表现为平等化、世俗化、
城市化、福利化和流动化;个人方面则表现为开放、参与、独立和平等的特点。
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德国例外)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现代化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叫做近代化,即中国社会有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近代化与现代化都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可以把中国近代化叫做“早期现代化”,或者叫做“近代中国的现代化”。
◆附表1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动力
能源
特点
发明者
结构
中心
时序
组织
工业布局
思想
第一次
蒸汽机
煤
生产经验总结
工人技师
轻工业为主
英国
从英国向外扩展
工厂制度
工厂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自由主义
第二
次
发电机
内燃机
电力
石油
科学与技术结合
科学家
重工业为主
欧美
多国
俄日等国两次交叉
垄断组织
工业城市群兴起
垄断主义
◆附表2 近现代民主政治的贡献
在人类民主政治中的贡献
近代英国
君主立宪、责任内阁、政党政治
近代美国
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分权制衡、政党政治
新中国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附表3 资本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6世纪
17—18世纪
中心
意大利
德意志
法国
批判
教会神学体系
罗马天主教会
封建神权、王权与特权
形式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
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核心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领域
文学、艺术、科学
宗教
宗哲政经文教美等
影响
文艺成就、思想解放、产生科学、促进宗教和资本主义
思想解放、新教派、民族宗教、促进资本主义
思想解放、革命动员、政治构想、促进科技、影响世界
◆用现代化史观来重组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进程:
①工业文明的冲击。古代中国在农业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这种以农业为核心的文明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1840年,英国政府为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和开拓市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开始遭受工业文明的冲击。因为在英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现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两次鸦片战争是对中国旧体制的破坏,但并不等同于新体制的产生,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派,中国才开始迈出近代工业的第一步。在洋务运动中,现代化的起步不仅仅在经济领域,还包含文化领域,洋务派在其兴办的新式学堂中开始开设近代科技课程,从而文化领域开始科学化起步。
③对现代化的反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是中国近化史上的两次农民运动,他们提出目标并不是在中国推进近代化,而是恰恰相反。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完全是反现代化的,是一种古代小农经济的回归;义和团砍电线、毁铁路更是直接对现代化的排斥和打击。虽然洪仁玕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但不足以说明太平天国如果能够维持就会将这份文献付诸实施。
④现代化的机遇与挫折——戊戌变法。1898年,康、梁的戊戌维新是继洋务自强破产后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比较系统而深入的尝试。变法者意欲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促使中国步入现代化富强之路。但是它只维持了短短百余日便被顽固势力扼杀于摇篮之中,中国因此失去了一次国家振兴的良好契机。
⑤现代化的发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开展了一场自救运动,即“新政”,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反映了现代化的趋势。其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则完全符合现代化的潮流,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民主化和法制化;民生主义和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工业化和机器化的趋势;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的变化则体现了社会世俗化的趋势。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呈现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其原因也在于顺应了现代化潮流。
⑥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民主义革命沿用了俄国的模式,即社会主义模式。现化化理论是建立在一元多线理论基础上的,即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可以存在多种社会形态。从社会制度来说,就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等。
◆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实行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⑤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⑥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⑦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
◆注意防止几种偏差:
①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③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四、社会史观
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去认识历史。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五、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
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1)纵向梳理:①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②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③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六、革命(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它形成的主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盛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注意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人类历史为主线构建历史知识脉络。必修教材从历史发展脉络讲总体上保留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演进序列,它以革命史观作为主线描述历史,突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突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注意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外历史三大转型期与一系列的革命与改革。在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动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非常需要从其代表的生产力和阶级属性入手。特别是在分析历史转型期与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时。
◆附表1 历史转型期情况
历史转型期
经济
政治
思想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的革新,井田制的瓦解,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分封制的瓦解,代表新生产力的地主阶级通过改革确立新的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
百家争鸣
最能代表生产力的是法家思想
世界近代
(14世纪到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突破中世纪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人文主义、理性精神的宣扬
中国近代
传统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新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及发展,外来经济的入侵等
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向西方学习
救亡图存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等
◆附表2 中外历史上的革命情况
背景(原因)
影响(结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的权力,通过立法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独立战争的胜利,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为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法国大革命
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共和政体,对封建势力形成了巨大打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定障碍。
中国辛亥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促使“短暂的春天”的出现。
俄国十月革命
一战中的俄国,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帝国主义战争,并血腥镇压无产阶级的示威游行。
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没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无产阶级并成为了革命的领导阶级。
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表3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情况
重大改革
背景
影响
商鞅变法
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孝公顺应时代潮流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需要;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社会生产力和封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奠定了统一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都开始了近代化,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美英殖民侵略民族,危机加剧
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封建专制统治阻碍其发展。
戊戌变法
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顽固势力较强大。
改良失败,但是对人们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导致了经济危机并演变为政治危机。
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之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美国罗斯福新政
美国的经济危机。
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并且发展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中国的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走了不少弯路,“文革”使经济建设中断并倒退。
经济得到恢复并快速增长,现已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向全面小康努力。
要处理好多元史观的关系
几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后两者是对前者的补充或某一个领域的深入。
因此,我们在运用新的史观时应注意针对性,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的体现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此外,还应把三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整合多种历史观
1. 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2)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4)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
(5)社会史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2. 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童工问题等)
(2)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3)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
(4)整体史观: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5)现代化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 用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 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
(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制度、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5. 用多元史观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三年高考真题展示】
1.(2009上海文综14)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2.(2009广东理科基础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3.(2010年浙江卷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 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4.(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3)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 ②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
③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 ④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1年浙江卷文综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6.(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9)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英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答: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答: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
答: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碑,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答: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答: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按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会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 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二) 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9分)
答案:(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实质变化:改变固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 城,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
答案:(1)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
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办吸食者。
(2)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虎门销烟;具有正义性;鸦片战争后具有妥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