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政治热点重点专题归纳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D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E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F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增加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12、简要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家庭年收人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人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然会自发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13、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
平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类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投资、就业等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城乡居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各地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部地区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劳动服务,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14、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才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②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③ 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5、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 全面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② 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③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
1、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和政府加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依据?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说明了党的先进性,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②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引导和支持,要求政府发挥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等职能,这是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实施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③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而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都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加大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的力度,这正是依法治国的体现和要求。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由于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贡献率所占比重过低,因而使许多产业和产品缺乏综合国力,也影响了综合力的提高。因此,要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从政治学角度,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②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深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④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⑤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③完善分配制度,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④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为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⑤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税收减免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⑥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附: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②
自主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粗放型经营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④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运用国际竞争的知识说明为何要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将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③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没有核心技术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我国的产业发展就不可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就不可能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④只有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5、从哲学上说明应怎样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
①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创新需要勇气,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创造条件,克服困难,走自主发展之路。 ②世界是物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推进企业刨新需要科学的态度,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创新需要行动,只有弘扬创新精神,立足群众实践,企业自主刨新爿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6、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必须实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
①要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要降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过高投入,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要避免在国外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必须做到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7、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和政府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①党应该加强政治领导,制定好大政方针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还应加强思想领导,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国家要依法治国,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履行文化职能,重视人才培养,尊重知识和人才,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政府要履行对交流职能,发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民主政治建设
1、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①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②依法执政不仅强调党要领导立法,还必须强调党要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实施依法治国。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还需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附: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党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②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③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④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与正义。
2、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
(1)观点认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的作用仅归结为这一点是片面的(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团结联合各党派各族群众,为党和政府广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3、辨题:“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确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实行“开门立法”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保证立法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②在我国,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认为“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的观点是错误的。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实行“开门立法”有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但“开门立法”并不意味着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4、人大立法中举行听证会,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请运用政治学知识谈谈你对人大举行立听证会的认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土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有权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体现,人民有权参与立法 ③
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使立法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④搞好立法工作,对于扩大公民的立泫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⑤有利于立法工作科学化,提高立法质量。
5、从政治常识角度运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说明公民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有的正确态度。
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公民也应该自觉履行义务,提高素质和职业技能,维护国家利益。因此,公民要积极主动学习,在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6、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公民应自觉节能、节水、节电。同时政府要求水、电、气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建立社会听证制度,在水价、电价的制定上,社会听证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在作出决策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①可以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和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③扩大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程度,促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7、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体现在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上。(辨析)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重要体现。(2)在我国,人民不仅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而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它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3)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由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通过其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只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8、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9、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 有利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3) 有利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4) 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0、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党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我们党怎样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①科学执政: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办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民主执政: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提高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③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党对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工作的领导,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坚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四、先进文化建设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就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的意义。
第一、正确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人们要重视精神力量。开展两个“八字”教育活动,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推动广东经济的发展。第二、不同的价值观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崇高的理想对社会人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开展两个“八字”教育活动,能有效地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并形成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第三、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开展的两个“八字”教育,是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发展。
2、“宁可毁人,不可毁誉”。树立正确荣辱观就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① “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强调了树立正确荣辱观的重要性。荣辱观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国家也应该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③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求,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国家利益。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应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①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面向市场生产适合人民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提高经济效益。②经营者要提高道德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反对非法牟利等行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③国家应搞好宏观调控,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保证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4、请谈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 较快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文化产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能带动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② 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 有利于扩大就业。
5、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出台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必要性。
①国家具有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政府的职责。②国家具有文化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国家的综合国力。③国家具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简化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清理文化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6、材料: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同时既要防止无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主张完全市场化的倾向,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完全排斥文化产业属性的倾向。从哲学角度谈谈怎样发展文化产业。
①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文化产业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
7、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各种文化都有其特殊价值。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十分必要。②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对外来文化要善于分析,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文化交流中要善于利用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
8、说明我国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决策的政治意义。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科技为国家的战略重点。②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总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必须加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我们浏览到的一个门脸、一座院落都可能流传着一段故事。如果经过创意.这些老北京的“故事”就可能在想象力的作用下,转变成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及审美意趣。直接创造出经济财富来。分析“想象力创造经济财富”的认识论依据。
①合理想象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创意本身就是一种蕴含着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的活动。②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想象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想象力的作用下,那些文化资源会转变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创造出经济财富来。
10、结合政治学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文化竞争力”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重视“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领导。(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方面答亦可)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的国家职能,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能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③ “文化竞争力”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1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
①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资文化产业。③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答出“加强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五、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材料]绿色GDP就是从传统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和有害的部分,如资源的耗减、环保的损失代价,从而再现科学的指标,反映真实的发展和进步。材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启示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建设不能以片面的高消耗、高排放追求经济发展的高总量和高速度,要重视经济的质量和社会效益。要善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对待经济建设,不能只看现象中的规模和速度,更要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开展能源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①我国的资源短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开展能源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供求矛盾。②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降低风险,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附:从经济角度分析如何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
①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从全球范围内引进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与资源,但要注意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推进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 ②通过推进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制定规范性的合作框架或协议,以利于我国的能源、资源进口。 ③发展循环经济,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 ④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低耗能、高产出的产业和技术,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附: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能源大量进口的现象。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②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国能源大量进口有其合理性;长期以来,资源的过度开发,已造成我国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储量不足,且需求结构与资源结构脱节,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扩大利用国外资源势在必行。 ③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略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不能放弃独立自主的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双重目标。
3、在煤炭生产中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a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遵循煤炭生产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又要充分预防煤矿开采的风险性。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安全开采。c利用规律还要努力改变和分行条件,变害为利,促进煤炭工业的良性发展。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走出一条新型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4、从依法治国角度,阐述如何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立法机关加强立法,健全能源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律体制。行政机关依法 行政,加强对能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监管。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使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制止。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节约意识。
5、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利用价值
垃圾类型 生物垃圾 塑料垃圾 废纸垃圾 纺织品 废金属 玻璃制品利用价值 可制成优质肥料 1吨塑料可炼汽油700公斤 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 布头可燃烧发电 100吨垃圾可回收有用金属3吨 玻璃瓶再生可节约成本90%以上
(1)结合上述图表说明,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带来了哪些经济意义?
第一,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第二,有利于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
(2)请你就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分别向该市居民和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对居民:城市居民要增强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装工作。对政府: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摆在突出位置,制定环保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加强法规监督,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
6、材料一:2005年8月底在美国南部登陆的飓风“卡特里娜”,以及随之引发的洪水,使美国南部受灾严重,新奥尔良成了一片泽国,人员失踪数万。据悉,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尽管早在两三年前,美国科学家就估算出防浪堤难以抵挡3级以上飓风,但政府并未重视。在飓风来临时,大部分市民抱着侥幸心理躲在家中,没有及时疏散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另一方面,新奥尔良市为了发展旅游业和商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把繁华商业区设在海边,并建设海边休闲观光区和住宅区,破坏了大量海边滩涂,使城市在海潮和洪水面前缺乏必要的缓冲。上述材料对我们发展经济有何哲学启示?
①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②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④要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⑤要树立科学价值观,发挥科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据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共需10万把临时塑料座椅,奥运会后,这10万把座椅就派不上用场了。如何处置这些座椅就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现在中国科学家已经找到一种生物塑料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生物塑料是一种从特定的细菌中提取出的有用成分合成的。用这种生物塑料加工成的用品,使用完后,只要把它扔到细菌足够多的地方,如臭水沟或垃圾场,其他的细菌就会将其吃掉。它们还可以和别的垃圾一起回收堆放,在堆放中会慢慢消失。请回答:奥运会座椅难题的成功解决蕴含哪些哲学道理?
答案要点:(1)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2)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要有创新精神,积极推进科技创新;(4)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5)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8、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说明怎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回答科学发展观)。②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完善市场机制,推进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④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环境保护法规,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
9、什么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①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我国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有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曰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在传统的政府管制下,我国石油、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构成很不合理,因为没有包括生产活动所引起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治理成本,价格普遍偏低。由于资源价格改革在客观上会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提价的同时国家可能启动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机制,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回答:
(1)对于那些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来说,资源价格改革会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
①资源价格整体水平提高,会促使这些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②这些企业还会在市场竞争中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发生兼并和破产。③有的企业可能会把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转移到资源消耗较低的部门,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重新定位。④会提高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国家在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中应该怎样做?
①国家机构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同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②国家要行使好经济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等,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兼顾居民生活。
六、区域经济互动 共同发展
1、分析说明我国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①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④局部对整体有很大的影响,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⑤联系具有普遍性,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着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2、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国家修建青藏铁路的依据。
①铁路进藏有利于完善西藏交通网络,加强西藏与全国各地的相互联系,既体现了民族平等,又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②铁路进藏,将会促进西藏及沿线各项事业的发展,体现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国家具有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发展经济,搞好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3、中部崛起
(1)中部崛起有什么经济意义?
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中部崛起有什么政治意义?
党和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是国家实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是为了更好地对人民负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3)怎样促进中部崛起?
①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②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③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资源,保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⑦国家进行政策扶持与领导,东部地区发挥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帮助中部地区的发展。
七、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1、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谈谈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a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关必须正确行使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加强市场监管,创设安全生产、生活的环境。b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c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要制定应对公共安全的法规、制度,建立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依法规范,以防为主。落实责任制,坚决查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消极、违规行为。
2、用国家职能知识简要说明怎样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在经济职能方面:①调整优化产业结梅,促进区域及城乡经济协调较快增长。②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和再就业。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④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更好地促进效率,体现公平。在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3、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分析说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必要性。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方,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阻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开拓和培育,影响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③统筹发展,构建各区域分工协作内在联系的产业结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途径。④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4、我们应怎样扩大就业?
①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足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要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喂第三产业 ④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⑧要切实解决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机会 ⑧实行劳务输出。
5、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视扩大就业有何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⑤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⑥努力扩大就业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 ⑦关系能否全面建设和实现和谐社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6、材料:近年来,我国同样面临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全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它是全国应急预案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预案》明确指出,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情况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政府要认真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所以国务院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情况者将依法追究责任④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运用分配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
第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更要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第二、运用财税和分配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8、(1)分析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面对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势在必行。②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有利于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预案的编制,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2)分析说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机制和法制。②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提高政府的应急能力。③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理由。
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②是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③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客观要求。
八、宏观调控
1、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居民存款储蓄的目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攒子女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据此你会得出哪些结论?
①居民计划消费的观念增强;②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③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④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刺激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
附:“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民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不断递增的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的。”结合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①国家通过实施政治职能,运用国家法律和税收政策,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让经济增长的分配更加倾向于富民。②国家有效调节行使经济职能,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有效供给,创造良好消费环境,以刺激消费增长。③国家通过实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
意义:①解决好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②解决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①个税的调整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的差距,缓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对于实现共同富有重要意义;②有利于刺激消费,扩人内需;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有利于实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银行资本的运作效率。③推行股份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④有利于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说明税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扩大内需。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国家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个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5、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落实中央部署过程中,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只盯着“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未能有效地与中央部署协调一致。2004年宏观调控虽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才能保证宏观调控 进一步取得成效。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它要求人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②要保证宏观调控进一步取得成效,就必须把中央统一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践相结合。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忽视与中央部署协调一致,或忽视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用一种模式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都不利于经济运行中矛盾的解决。
6、“十五”时期,全国财政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年均增长16.3%,占总支出的比重也提高到2005年的11%。其中,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从1998年的2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45亿元,累计达到2826亿元。2003年至2005年,中央财政在每年保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00亿元规模不变的基础上,3年共安排再就业资金239亿元。
运用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说明财政支出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①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是国家大政方针的直接体现。增加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是履行政府职能、建设公共财政的重要方面。同时,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利于推动公共财政体制建设。②提高劳动力素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后劲,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改善居民心理预期,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强化公共财政建设的经济基础。
九、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1、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说明中国努力促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基本理由。
a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中国努力促成朝核六方会谈、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通过外交努力,促成朝核的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中国努力促成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维护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体现了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赢得了国际声誉。有促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简要说明中国走温和而坚定的崛起之路的客观必然性。
A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的崛起,不仅能提高十三亿人口的民生水平,还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B 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侵犯别国的社会根源,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 要和平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的和平崛起正是顺应了国际社会的潮流,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D 当代国际竟争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的崛起,才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
3、“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实现与各国利益共赢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1)“和平的发展”体现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开放的发展”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基本国策(3)“合作的发展”体现了我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对外关系基本立足点(4)“和谐的发展和互利共嬴的发展”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队伍关系的基本准则。
4、背景材料: 日本的紫菜价格很高,是我国的3倍以上,但质量和我国的相差无几,日本的紫菜市场一旦对中国开放,其紫菜业将会受到冲击。所以日本政府多年来对紫菜实行进口配额限制,但却每年向韩国发出1亿多张紫菜配额。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一个成员给与其他成员的优惠待遇,同时应给与所有成员。日本的做法构成了对中国紫菜进入日本的贸易壁垒。2003年12月份,江苏省紫菜协会向商务部提交了《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书》。通过双方的谈判与沟通,2005年2月21日,日本国经济产业省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紫菜进口开禁,日本多年来一直对中国紫菜拒绝进口的歧视终于成为历史。2月28日,商务部决定终止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的贸易壁垒调查。这样,历时一年的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终于圆满划上句号。
(1)为什么中国在紫菜贸易战中能取得胜利?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划上圆满句号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1)①WTO的目标是各成员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②中国紫菜质量好、价格底,市场竞争力强。中国紫菜出口日本,对日本国内紫菜业构成较大的竞争压力。日本政府通过实行进口配额、进口许口证、原产地等规定,对中国紫菜出口日本设置贸易壁垒,实行歧视性待遇,违反了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③我国政府和企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运用法律武器,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了我国的权益,保护了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带动了国内紫菜价格的上涨,促进了紫菜相关产业的发展。
(2)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妥善处理两国紫菜贸易,正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进行的;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解决紫菜贸易纠纷,我国政府和企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根据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觉得自己的态度和政策;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面对紫菜贸易纠纷,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双赢。
5、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贸易争端。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利益,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和发展。②落实依法治国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范贸易秩序,打击倾销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外贸环境。③搞好对外交流与合作,减少贸易磨擦,降低贸易成本,提供信息引导和公共服务,引导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6、材料:欧盟已由原来的15个国家扩展为25个国家,这一变动,对中国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中国的商机进一步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后加入的10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与中国接近,因贸易摩擦而导致中国与一些欧盟国家的经贸关系紧张,是今后存在的隐忧。谋求双方磋商友好解决争端,将有利于中国与欧盟在对外贸易中实现双赢。近年中欧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①事物自身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欧盟扩大后对中欧贸易有利有弊,谋求双方磋商友好解决争端,将有利于中国与欧盟在对外贸易中实现双赢。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利大于弊,所以要坚定谋求发展的信心。
(2)中欧贸易发展的良好势头对我国经济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①有利于我国和欧盟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有利于我国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④有利于我国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促进国内企业的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7、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是什么?
我国是外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必须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外贸整体竞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是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矛盾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8、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要更加注重结构的调整和质量效益的提高,实现集约型增长;发挥好进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通过优化进口结构,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为调整出口结构打好基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9、从主权国家的角度,说明我国主张构建和谐世界的理由及意义。
理由: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平等、自卫、管辖等基本权利,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等国际义务。这样才能使世界和谐。②主权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实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③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意义:①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②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相互合作、求同存异;有利于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