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高考 历史热点解析全套
热点1 弘扬传统文化
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知识衔接】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的治国主张
①儒家认为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主张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来恢复西周礼乐秩序。②墨家认为社会秩序有问题,主张平等、兼爱的社会。③道家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序,主张顺从自然规律。④法家认为旧秩序已经被淘汰,主张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
(2)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
①儒墨之争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②儒道之争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③儒法之争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2.从发展角度归纳中国古代儒学的演变
(1)战国时期:荀子将儒学与法家思想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儒学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2)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以“大一统”和“天人感应”为主的新儒学,使儒学走向宗教化、社会化。
(3)宋明时期:儒学兼收佛、道思想,创立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促进了“三教合一”,使儒学走向哲学化和思辨化,并世俗化。
(4)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3 .“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
(1)形成:
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同时“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2)发展: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
(3)影响: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
4.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政治:作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规范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2)法律:法律儒家化,礼法结合,深刻影响了古代的法律建设。
(3)民族性格:重仁义、责任,促进民族性格的形成; “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的保守性、封闭性。
(4)经济:崇德保民,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繁荣。促进明清商帮以义取利、注重诚信经营风格的形成。
(5)思想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深刻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
(6)对世界: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以儒学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5.儒学的现代价值
①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②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个人修养:“正身自省”、“舍生取义”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④政治建设:“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中国传统科技成果
1.四大发明及其外传
2.数学、农学、医学等成果
3.古代科技的特点:重经验轻实验,重实用轻理论,重综合轻分析,主要服务于农业。
三、古代文学艺术
1.文学
(1)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反映了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
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特征
①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百家争鸣。出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经》和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
②汉赋以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③唐诗的繁荣反映了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
④宋元时期,宋词、元曲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⑤明清时期,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反封建小说增多,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
2.书画、戏剧艺术
(1)汉字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由繁到简。
(2)古代绘画风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①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②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③两宋: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④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等。
(3)戏剧:元杂剧与京剧
四、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2.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3.儒家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西方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宣传者,他和“百科全书派”把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成为德国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命题探究】考向一、古代思想1.(视角: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解析】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选C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不能理解为礼制成为诸侯治国的依据,故B项错误;材料与儒、法两家源流无关,故D项错误。
2.(视角:董仲舒的思想)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蛊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据此推断,该学者强调董仲舒的儒学
A.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 B.经糅合改造成为正统思想
C.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背离了先秦时的儒学思想
【解析】根据题干“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蛊方术”说明董仲舒的思想糅合先秦各家思想;根据题干“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故B项正确。 君权神授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 C项说明不符合事实,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应排除。董仲舒的思想糅合先秦各家思想,故D项错误。
4.(视角: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顾炎武在明亡后写《郡县论》,全面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他提到:“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无肯为民与一日之利者,民焉得而不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B.顾炎武主张恢复先秦的分封制
C.郡县制是明清之际弊端丛生的根源 D.顾炎武建议减少县级行政权力
【解析】材料“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说明是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解决,属经世致用的思想,故选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他主张适当扩大郡县的权力,而不是倒退到分封制中,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了郡县制造成民弱的原因,但无法判断是民弱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他主张扩大郡县的权力,故D项错误。
5.(视角:民本思想的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材料二 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键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解析】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为本题主要考查点。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以及老子和孔子的言论,从中概括归纳出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此时的“民本”思想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分析,为民做主;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可知,此时的“民本”是“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进而从中概括出变化为由受制、服务于君权到批判、否定君主专制。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传统思想不适应社会发展,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1)背景:农业社会的国情;民众力量的显现;阶级结构的变动;维护统治的需要;知识分子的作用。
(2)变化:由受制、服务于君权到批判、否定君主专制。
原因:传统民本思想与明清社会不符;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弊害的显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意识的初步觉醒。
【考查思想影响】1.(视角:思想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蠹”(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 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
【解析】根据“战国时期”这一时间坐标,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任务是兼并战争,而被称为“蠹”(蛀虫)的五种人均对取得胜利没有帮助,故选A项;中央集权是秦朝大一统之后才有的政策,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这种言论主要是适应地主阶级掌权的需要,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主要任务是赢得战争,求得生存是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故D项错误。
2.(视角:儒学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吏治废弛 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加强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据题干援引儒家经典《春秋》判决案件,说明儒家伦理渗透入司法,故选D项;某地方官犯罪并不能说明当时地方吏治废弛,故A项错误;援引《春秋》判决案件并非重建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君主与大臣的矛盾,而是听从了太尉的意见,故C项错误。
3.(视角:儒家孝道思想对门阀制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
A.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战乱的环境,君权相对较弱,这一时期士大夫思想追求的转变,体现的是为自己利益服务的目的,故选A。
4.(视角:宋明理学的影响)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列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B.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
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解析】明代王阳明发展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盛,“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故选B项;宋代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故C项错误;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代它只是理学主流学派程朱理学的特称,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故D项错误。
考向二、传统科技
1.(视角:唐代的雕版印刷术)《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解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在宋朝,A项错误;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是在东汉,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刻板印刷术已经传入西方,排除C项。由“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可知,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广为流传,推动了文化发展,D项正确。
2.(视角: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中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李约瑟也认为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明朝
A.传统科技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 B.与西方相比科技水平已经落后
C.实验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伯仲 D.西学东渐使中西科技密切交流
【解析】材料“李约瑟也认为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说明我国的传统科技在当时仍处于世界前列,故选A项;材料“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说明我国古代科技与西方水平相当,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强调实用技术,实验科技水平不及西方,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中西科技的密切交流,故D项错误。
考向三、古代文艺
1.(视角:通过古典文学考查史学研究方法)据东汉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下侧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如上述材料及下图同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 B.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 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题干材料内容为班固《西都赋》描绘了汉代长安城市分布状况,而当代学者根据考古发现绘制了汉代长安的城市分布图,两者在“十二通门”“三条广路”“东西市”
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体现了考古发现和文学作品的相互佐证,共同印证历史。A项内容只强调文学作品,对材料的解释不够全面,且其认为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的说法亦不准确。故A项错误,D项正确。B项只强调考古发现对于历史研究的作用,并没有体现文学作品的作用和两者的相互关系,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的相互印证,而非C项所叙述的单方向的证实,且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
2.(视角:唐代书法)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代书法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代书法“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解析】据题干材料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可以看出唐代“尚法”的审美追求,从“‘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可以看出唐代“尚情”的审美追求,故选C项。根据唐代楷书、草书共存的局面可以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可以排除;三教合一与楷书、草书共存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3.(视角:文学的世俗化倾向)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 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 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 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
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
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元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解析】据材料“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 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可知,元杂剧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故选A项。
考向四、中西文化比较与交流
1.(视角: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比较)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轴心时代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通之处是
A.探讨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 B.研究抽象意义的哲学理论
C.提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D.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解析】孔子提岀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二者都对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进行了探讨,都重视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孔子的学说多是入世之学,较少涉及抽象意义的哲学理论,排除B项;尽管二者都提出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但其主张迥异,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孔子的思想,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个性发展,排除。
2.(视角:中西启蒙思想比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们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義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抹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孟子·解获》)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
材料二 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剧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但因二者的现实环境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历史原因。
【答案】(1)不同: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和“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拾取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人性天就”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的虚伪。
基础: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②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
原因:欧洲:①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解放不断深入;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中国:①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工商市民阶层不够强大;③理学地位稳固,科技发展步履维艰。
热点2 抗日战争 核心素养与命题热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历史解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领导下,就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就是反映东北、华北、上海等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把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连接起来,完整地论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
一、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一)“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
历史解释:侵略东北,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环节。自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从中国东北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日本逐步将中国东北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并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在这一侵略方针的指导下,从侵略东北到全面侵华,再到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的对外侵略是逐步推进、一脉相承的,日本是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策源地。
(二)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通过《凇沪停战协定》,日军取得“可暂驻扎”权。
(三)华北事变
1935年日军威逼平津,制造了华北事变。又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日本不断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1931—1936年中国的局部抗战(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扩大侵华战争,导致中华民族的灾难日益加重。这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制约中国社会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压倒一切的中心问题,成为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在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忱的激励下,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必先安内”作掩护,继续推行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动日本帝国主义”,并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去组织抗日游击队。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年底在瓦窑堡会议上又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东北义勇军的抗战:
首先起来抗日的,是失去家园的东北同胞。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不愿意撤退的东北军,纷纷自发地组织抗日义勇军,同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义勇军的名称很多,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他们英勇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涌现了马占山这样的英雄人物。
2、东北抗日联军:
在东北义勇军相继被日伪军个个击破的时候,却有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由小变大逐步成长,这就是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国民政府不抵抗,丧权辱国,也引起了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举起抗日反蒋大旗,也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3、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成立:
1932年底,以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为首的民主人士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要求国民政府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的权利。该组织对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国民党反动派又是如何对待这一组织呢?
4、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1月,日本侵略者又开始了新的对华侵略。在此情况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同其老部下、共产党吉鸿昌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寇血战五昼夜,收复了多伦,将日伪军赶出了察哈尔省。这一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但蒋介石却污蔑同盟军“妨碍统一政令”,其实就是破坏了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遂派兵勾结日伪军夹击同盟军,结果同盟军弹尽援绝、宣告失败。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避入天津租界,后被国民党逮捕杀害。
5、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3月):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蒋光鼐、蔡廷锴指挥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在淞沪地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役。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一二八淞沪抗战失败后,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福建进攻红军,屡战屡败。该军将领逐步认识到“剿共”没有出路,士兵和下级军官的厌战和反蒋抗日情绪,推动了蔡廷锴等将领走上了抗日反蒋道路。1933年11月,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反蒋势力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建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也称“福建人民政府”),由李济深出任主席。他们与红军达成了《抗日停战协定》,调转枪口,向闽浙边界推进。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的停战,共同抗日救国,得到了国内舆论的支持和同情。但却遭到蒋介石的仇恨。1933年底,蒋介石亲率大兵15万,并联合日军,夹击十九路军,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坚持不到两个月,最后失败了。
7、一二九运动
背景: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意义:①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政策。②揭露了日本企图吞灭中国的阴谋。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国主张。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⑤知识分子走上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③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8、西安事变
(1)背景: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国民政府连连退让,引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不满,促进国民党内部分化。②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1935年底的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④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2)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主要原因:中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直接原因: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加剧蒋介石与张扬的矛盾。
(3)和平解决的必要性:
当时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威胁,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日本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以便趁机大规模侵华;国民党内部亲日派头子何应钦力主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于死地,以便取而代之;因此杀蒋会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抗日的发动。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看,英美担心亲日派掌权会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因而主张在维持蒋介石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希望和平解决;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为了营救蒋介石,也主张和平解决;中间阶层大多数人赞成抗日,担心事变扩大引发内战。因此和平解决有利于结束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和抗日大局出发,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不仅顺应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中共团结抗日的诚意,而且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从而宣告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破产,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以此为标志,基本完成了中国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
(4)意义: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顶点;促使国共两党调整政策,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全民族的抗战:1937—1945(全国性抗战)
(一)全国性抗战的阶段特征
1、全面抗战、持久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的抗战。(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史料实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①“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要求两党合作,加快了合作步伐。②“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中共武装开始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统一战线进入到实施阶段。③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史料实证:
例示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8分)
【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5分)(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8分)
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1)具有广泛的民族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此统一战线中不仅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蒋介石为首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2)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3)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中共领导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4)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它们之间的斗争贯穿于抗日战争始终。
2、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作战。两条抗战路线的区别是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导致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两个战场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和结果:
①不同的抗战路线是由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决定的。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群众对立,害怕群众,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来抗战。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利益,必然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②
不同的路线带来不同的结果:国民党片面抗战造成正面战场的溃败和半壁江山的失陷;共产党全面抗战使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敌后战场变成了抗日前线。
3、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4、三个战场(正面、敌后、国际)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国共军事合作的典范就是抗战初期的太原会战。我们中国军队不光本土作战,还开辟国外战场,更加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史料实证:
例示5:(2014年高考新课标文综Ⅱ卷47题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机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
【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6分)(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9分)
5、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6、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取得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完全胜利。
(二)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7、7—1938年10月)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对日军的疯狂进攻进行了较为有力的抵抗,先后组织了凇沪、太原、徐州等大的会战,正面战场成为当时抗日的主战场,歼灭了大量日军,粉碎了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客观上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条件;并且扩大了中国抗战在世界上的影响,争取到了国际社会舆论的同情和财力、物力的支持。但是,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片面抗战路线,结果导致了大片国土沦丧于日军的铁蹄下。
1、凇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抗战开始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4、南京会战
5、武汉会战
(三)相持阶段(1938年10—1945年8月)
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1、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1937):①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③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发动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2)百团大战(1940年)
(3)1941—1942年共产党坚持抗战
1941一1942年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而制定并采取的政策和措施:①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③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政策。(提高了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增强了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④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⑤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⑥根据地军民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开展积极的反“扫荡”斗争。
例示9:(2014年高考海南卷27题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自抗战展开以来……因中心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们的对比上,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
——摘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l938年)
材料二: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一)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
(二)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
(三)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种方面与各种问题上进行统一战线……
(四)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
——摘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194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6分)
【答案】(1)原因: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文艺能够激励民众抗战;日本奴化政策;文艺界抗战分散。(7分)(2)特点:广泛性;以抗战为共同目的;既统一又斗争;没有严密的统一组织。(6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史料实证:
例示10:(2014年高考新课标文综Ⅱ卷46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
【答案】(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8分)(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7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时空观念
(4)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唯物史观。
背景:抗战初期,国民党内的亲日派散布“亡国论”,片面强调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大叫“再战必亡”。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幻想依靠英美的力量,迅速战胜日本。
目的: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论持久战》引文:正是由于敌强我弱,所以我们不能“速胜”,但由于我们地大、人多、物多,加之得道多助,所以我们也不会“亡国”,那么该采取怎样的战略赢得最后的胜利?那就是依靠广大的民众,进行“持久战”,因为毛泽东说过“战争伟力之根源在于广大民众之中”,中日双方的特点决定了这场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5)“七大”(1945,延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之——时空观念
背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
内容:①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指出:a.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只有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才能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到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②大会提出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③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①这次大会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②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2、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相持阶段到来以后,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也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反共倾向日益增长,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中共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军事进攻,中共领导抗日军民坚决予以回击。
例示11:(2013年高考海南卷17)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答案】D。
皖南事变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对策:
①1941年初,新四军在安徽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袭击。除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波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②皖南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宣传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任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继续坚持抗日战争。
由于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正确方针,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国共第二次合作能够坚持到抗战结束。
(四)反攻阶段(1945、8—9月)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宜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摸的反政,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美国投放原子弹(8月6日和9日)
2、苏联出兵中国东北(8月8日)
3、毛泽东、朱德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8月9日)
4、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6、9月3日(2014年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7、9月9日,日本向中国投降仪式举行
(五)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爱国的光荣传统。
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这条统一战线贯穿于抗日战争的始终,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抗战。这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从日、中、国际三个角度分析)
日本:其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是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战败、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
国内: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华民族迎来一次新生。
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大国地位①废除不平等条约。通过伟大的抗日战争,废除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种种不平等条约的伟大历史成就。中国在法理上取得了欧美诸国平等的地位。②发起、参加国际会议。主要有《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波茨坦公告》等。中国为战时和战后国际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③ 实现了国家统一。抗日战争胜利,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④共同发起创建联合国。并列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命题热点分析
热点一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例1】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 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解析:据材料信息“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认为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故B项正确。 答案:B
【例2】很久以来,许多人都以国民党政府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没有实行抗日为由,把抗日战争的起点定为七七事变,这是值得商榷的。针对此观点,某同学组织论文予以批驳,他可以用到的史实是( )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联的局部抗战
②“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的率领下奋勇抵抗
③山海关抗战、长城抗战、多伦抗战 ④枣宜会战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均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前,④发生1940年5月。 答案:A
【例3】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师级以上将领共73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
A.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的次数、规模以及伤亡情况的数据,这足以说明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所以选C。
【例4】《沛县文史资料选辑》中有这样三段文字(注:沛县位于江苏徐州):(一)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沛,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二)1941年,国民党沛县游击队拔除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三)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沛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材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
A. 国民党主要在敌后抗战 B. 国民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
C. 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D. 国民党抗战主要采用阵地战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游击队与日伪军作战,不是与日军作战。日伪军在后方,故说明国民党也有敌后战场抗战,国民党抗战也有运动战、游击战。
热点三 把抗日战争放在二战的国际背景中考察
【例5】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有哪些( )
①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
②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
④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苏德战争爆发时间为1941年6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间为。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齐聚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
【例6】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病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强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D )
A. 中国远征军解救了英国盟军 B. 英军在缅甸得到了中国远征军的救助
C. 日军在缅甸遭到中英联军的重创 D. 世界反法斯西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热点四 强调中共在抗战的烽烟中发展壮大
【例7】“高喊抗日,绝不抗战;只有敌后,没有前方;一心扩张,专打友军;游而不击,保存实力”。这是国民党污蔑共产党不抗日的话,下列内容那次战争予以反驳(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枣宜会战 D. 百团大战
解析:B、C是国民党军队的抗战。D项是在敌后开展交通破袭战,不属于抗战前方。A项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答案:A
【例8】1927-1952年,中共基本的土地政策是夺地主田分给农民,长期开展“斗地主”活动。但抗日战争时期是例外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對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 )
A.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 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内部关系
C. 保障地主基本利益 D. 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相结合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A、C两项评价都是一个方面,不全面。B理解有误,这个文件只是合理调节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而抗日阶级内部还包括抗日的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D是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 答案:D
热点3 民族主义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既要保护主权又要让渡主权融入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两难选择,民族主义成为高考的长效热点是必然的。
【热点链接】
2017年,欧盟有两件大事相伴而来,却背道而驰。一是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在罗马举行特别峰会,隆重纪念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二是英国全民公决“脱欧”。罗马特别峰会的关键词是“团结”,而英国“脱欧”的关键词是“分手”。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出现了分水岭。
【命题视角】
1.分析中国古代华夷观念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
2.综合近代史上不同阶段、不同阶级民族意识观点的形成及其演变。
3.分析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形成演变的过程及其影响,以及民族主义与殖民侵略的关系。
4.分析二战后民族主义与美苏意识形态斗争的关系及其实质。
5.分析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及其影响。
【知识链接】
(一)民族主义在中国
一、中国传统民族主义
1、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1)“华夏中心观”
(2)“华尊夷卑观”
(3) “夷夏之辨观”: 种族之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文化之辨:“诸侯用夷礼则夷狄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只能“以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
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民族主义遇到了挑战。
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传入及其形成
1、梁启超最先引进“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这些概念,而且把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民族主义的完整框架。
2、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从民族革命到民族再造)
一战后,中国民族主义多元化、群众化。
中国的民族主义第三波浪潮是中国共产党自下而上的国家建设。(1949—1978)
5、新民族主义:现在正处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第四波中间。这一波民族主义和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家的真正崛起相关联。(1978至今)
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诉求
1.政治层面:维护中华民族国家统一与主权完整。
2.经济层面:维护经济利益以实现民族国家富强
第一,反对全面开放,主张适度开放。
第二,主张发展中国的战略产业。
第三,积极推进区域化,建立亚洲经济圈。
3.文化层面:抵制西方话语霸权以建构民族新文化
(二)民族主义在世界
一.从1500年到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形成时期——建立民族国家
1、民族主义的形成
(1)文艺复兴时期:相对于当时的神权政治提出强化世俗王权,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主张。
(2)宗教改革:教随国定,民族语言、民族国家等
(3)早期启蒙思想:思想界出现了以“民族国家”取代“王权国家”的思潮,意味着资产阶级要夺取传统贵族的政治权利,同时人民主权理论也应运而生。这种思想比纯粹反对教会的王权国家理论又进了一步。
(4)法国启蒙思想:卢梭和德国思想家赫尔德都被认为是“近代民族主义之父” 。
(5)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宗教神权——王朝王权——人民主权)
2、19、20世纪民族主义扩张时期——殖民扩张与反扩张
(1)殖民者侵略:民族主义成为列强对外扩张的工具。
(2)被殖民者的反抗: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20世纪30、40年代)
3冷战时期的民族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对抗
冷战时代,民族主义异化于意识形态的对抗,其地位的变化和嬗变的轨迹又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根据其性质和内容,民族主义地位的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力量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亚洲新兴的社会主义
力量之间,出现了广泛的对抗。民族主义话语被意识形态之争所掩盖。冷战政治还导出了“民族分裂”的一场国际大戏。
(2)第二阶段,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民族主义地位的转化时期, 表现为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两大阵营内出现对美苏的抗争,不结盟运动成为第三支国际重要力量;在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后者逐渐让位,前者开始向主流地位转化。
(3)第三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冷战末期。
民族交往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而以民族利益需要为准则,如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苏三重牵制关系。
4.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主题
(1)政治民族主义:促使主权国家分裂的民族分离主义;对世界安全构成威胁的宗教民族主义;具有扩张野心的“泛民族主义”。
(2)经济民族主义: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的联合与一体化;反对主权让渡;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增多, 强调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说明民族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兴起。
(3)文化民族主义:继续宣扬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人文精神高于优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及历史遗产,宣称本民族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和历史。
热点4 乡村振兴战略
【命题视角】
1.从宏观上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关系;或者从微观上考查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或者分析农业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关系。
2. 理解中国近代社会围绕“三农”问题的各阶级的主张和实践,尤其是中共的土地政策的发展变化。。
3.分析建国后中共在农业领域的政策,及其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联系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4. 比较中外古代思想家的重要主张(重农思想、民本思想、人文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借鉴。
5.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影响。
6.比较中国与苏联农业政策的异同点及其得出的经验教训。
【高考链接】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知识链接】
1. 古代中国促农发展的措施
(1) 生产力进步与耕作方式改进(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 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小农经济产生(私田到自耕农经济)。
(3) 政府重视促进与保护农业发展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唐太宗“存百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慎刑,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
(4) 古代思想家关注民生与和谐:孔子思想中的“仁”、“德”、“中庸”;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与民生关注
(1) 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张绝对平均主义,试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 辛亥革命:1905年,孙中山阐发“民生主义”,通过核定地价达到国民共享,家给人足;1924年新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3) 新民主主义革命:1931年,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革命等。
3. 现代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 农业合作社(1953~1956年):在自愿互利基础上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3)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强调生产资料“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扩大生产组织规模。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4. 世界各国对“三农”和民生关注
(1) 对“三农”的关注
① 英国圈地运动:使农民和土地分离,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② 俄国农奴制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同时获得一块份地。
③ 日本明治维新:废除禁止买卖土地禁令,确认土地私有。
④ 苏俄和苏联: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再到农业集体化再到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⑤罗斯福新政时期调整农业政策,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民的利益。
5.历史上农业领域社会保障的措施
(1)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者在防灾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措施
① 一是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国家急务。
②
二是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常平仓和义仓。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
③ 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灾措施。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
(2) 中国近现代史
① 《天朝田亩制度》的抗灾减灾措施(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资政新篇》中的抗灾救灾措施(兴办保险事业和慈善机构等)。
② 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与大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面临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 新中国抗灾减灾: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最终渡过难关。
④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其不足。
热点5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诞生的170周年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1818-1883)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全人类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俄国和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链接】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
2、两人的理论合作(合作撰写理论著作)
(1)合写《神圣家族》(1844年),批判黑格尔唯心论(首次合作);
(2)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3)合写《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
(4)合作《资本论》
主要内容: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③实质: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得出科学结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④发表意义: 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的教科书和工人运动的指南,出版后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3、合作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年);
②参加“正义者同盟”并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四、1、马克思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①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历史条件:
19世纪5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
马克思的积极筹备。
②第一国际成立时间:1864年
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或: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处境恶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A.英国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展活动B.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D.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建立
2.B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危机对于当时欧洲社会的一种影响,1825年经济危机之后爆发了三次非常著名的工人运动,许多的思想家也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出现了三位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欧文、傅里叶、圣西门,因此选择B选项。A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C选项是资产阶级为争取更多政治权利而取得的结果;D选项是在1933年之后才开始的。
3. 1852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
A. 《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
C. 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D.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3.B【解析】 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并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A;材料中对怎样打碎国家机器,马克思由深入的探讨,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无产阶级的首要人物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制,排除C;巴黎公社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还没有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之一,排除D。
4. 材料一 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自称为“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逝世后,作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的考茨基曾经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材料二 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情况的本本主义。”邓小平也曾经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亡党。”——《世界历史参考资料》
(1)材料一中,马克思对伟大人物是如何认识的?
(2)材料二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
4.(1)认识:伟大人物的出现是一定时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2)共同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或者国情)相结合。
实践: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5—1 1839年在柏林大学求学时的马克思
图5—2 1913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毛泽东
材料二 当马克思来到巴黎的时候,巴黎正在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他经常参加工人集会,深入到工人住宅区进行调查,与工人交谈,了解工人的疾苦,并且与许多国家的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与工人、工人组织,尤其是与“正义者同盟”的密切交往和联系过程中,马克思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力量。
他(毛泽东)在给好友蔡和森的信中表明了自己所经历的曲折的心路历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的一个煽动,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用。”11月,毛泽东收到陈独秀、李达来信,接受正式委托,创建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
材料三 图5—3 1864 年第一国际成立图 5—4 1921年中共一大旧址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马克思和毛泽东求学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出马克思和毛泽东的思想主张出现了怎样的相同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转变的各自原因。
(3)马克思和毛泽东在材料三所示两个会议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4)据材料四指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5.(1)马克思:背景:欧洲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工业革命不断冲击着落后的封建主义;思想主张:批判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毛泽东:背景:中国虽然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需要探索新的救国出路。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改良主义。
(2)相同转变: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原因:马克思: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参加工人运动,进行革命实践,深入思考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毛泽东: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的影响;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使他放弃改良思想。
(3)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在政治上、思想上发挥了真正的领导作用。毛泽东成为中共创建者之一。
(4)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开辟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诞生的170周年。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用失败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而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走向制度。随着俄国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接下来就让历史罗带各位考生走进《共产党宣言》。
一、发表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
二、内容
1.《共产党宣言》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解读: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用暴力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共产党的性质:中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共产党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党的纲领:俄国的二月提纲;中共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目的:实现共产主义。
2.《共产党宣言》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分析了产生这些思潮的社会阶级根源及其本质和客观作用;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在联合中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同时,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
解读: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布尔什维克党联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沙皇,取得二月革命的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则:国共第一次合作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和武装权,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俄国的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中国的过渡时期。
3.《共产党宣言》还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没有自己的政党,就不能达到解放的目的。
解读: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党,中国建立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共领导中国建立新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共产党宣言》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解读:建立共产国际。比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就是共产国际的帮助。
1.(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测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下图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幅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
A. 马克思领导着第一国际 B.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
C. 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 D.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2.(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试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步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这段材料
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 指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 D.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2017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一(一模)文综-历史试卷)1852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
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
A. 《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
C. 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D.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4.(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高三下联考文综历史卷)《共产党宣言》:“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本段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什么基本原理
A.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D.夺取政权,实现公有制
1.D【解析】根据题意此漫画的时间为19世纪末期,可以判断出A项错误。第一国际的领导人不是马克思,而且1864年第一国际就已经解体,马克思主义指引无产阶级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主流,故B项错误;从漫画内容并不能看出无产阶级要求暴力夺权,师以C项错误;根据“全世界的无产者站在岸边,在马克思的指引下,准备登上标志着他们的要求的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阶级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所以可以得出工人运动推动社会变革的结论,所以D项正确。
2.C【解析】由“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推动的结果,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特定为无产阶级;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3.B【解析】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并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A;材料中对怎样打碎国家机器,马克思由深入的探讨,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无产阶级的首要人物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制,排除C;巴黎公社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还没有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之一,排除D。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主要表达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A、B表述不全面,D中实现公有制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
热点6 “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1.“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一带一路”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非欧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道的古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秦汉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
(1)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非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
(2)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
(3)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4)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①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海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②“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
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海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1)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环境稳定,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2)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期。 自贞观以来,唐与位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关系。
(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4.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繁荣
(1)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
(2)元朝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5.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
(1)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
(2)清代,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3)清朝虽然开设“十三行”,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自我陶醉”,此时的中国与先进的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荡然无存。
6.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历史启迪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悠久,虽然发展历程复杂艰难,但是它在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得到开拓和发展的,这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发展中的丝绸之路,更好地分析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的相关问题。
7.“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1)“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①“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加快发展,统筹国际国内关系,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我国审时度势,有效统筹国内关系,调整国内不协调因素,促进我国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拓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平衡的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大局面。
(2)“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①“一带一路”是我国着眼全球而提出的一项涉及面极广的重大对外倡议。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世情、国情将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②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的重大对外政策,往往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涉及多个领域和多方利益的调整重构,既需要着眼长远,又需要考虑不同阶段的环境与目标,突出重点,务实推进。“一带一路”面临诸多挑战。
【对点训练】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 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
A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A项正确;区域集团与材料中“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改变了”与材料中“合作构想”不符,故C项错误;“摆脱了”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热点7 关注民生——聚焦“三农”问题,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知识衔接】一、聚焦“三农”问题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从生产力的角度而言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则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调整
(1)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3)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与私营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关注民生问题
1.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
(1)老子: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2)孔子:“仁”、德、教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赋。
(3)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2)理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东西,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体现了重视民生、福利民生、和谐社会的思想,在今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3.世界史上民生问题的落实及教训实例
(1)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社会主义苏联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
②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③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4.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
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
②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
【对点训练】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
【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中国并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A项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对老人的赋役优待,并未出现相应的数字比例说明唐朝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对老人的赋役优待,体现了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故D项正确。
热点8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抓源治本,彰显力度的新机制
【知识衔接】一、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新途径、新制度彰显力度
1.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2.制度反腐应常抓不懈
制度反腐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这也是中国反腐走向持续化的方向所在。
制度反腐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财产申报。财产申报制度的出台,为后续制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完善民主政治,推进反腐倡廉
民主政治是腐败的“天敌”,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我国民主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有力地推进了反腐倡廉。
二、关注历史上的监察途径,借鉴权力制衡机制
1.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1)概况: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在地方设按察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近代西方的权力制衡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
3.巴黎公社的廉政措施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4.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1)1949年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出了“两个务必”。
(2)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4)2001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把反腐倡廉摆到突出位置,严肃查处了一批又一批的大案要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材料二 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三 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17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18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由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
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方面: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
(2)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设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任答两点即可)
(3)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热点9 思想解放——中西文化交融碰撞,助推人类文明进步
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演绎着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西方启蒙思想家曾借鉴中国儒家思想,作为冲破教会思想禁锢的武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西方思想文化不断被引入,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中国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知识衔接】一、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
1.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大变动。
(2)重要原因:士阶层崛起。
2.主张
(1)儒家:“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这些概念出发,
儒家思想特别重视道德在社会重建中的作用,主张“以德治国”,实行“仁政”。
(2)道家: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具有辩证法的思维特点,从这些概念出发,道家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和逍遥的人生态度。
(3)法家:法家重实用主义,主张以法治国和君主专制,提倡变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备受各诸侯国的重视。
3.影响
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1.背景
(1)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是近代人文主义的历史基础。
(2)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的最深层原因。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
2.历程
(1)文艺复兴: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
(2)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内的发展,通过“信仰得救”理论的传播,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天主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3)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大旗,对封建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3.评价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1.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1)历史背景:西方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发展历程
①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但因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社会缺乏变革的基础与动力等因素,林、魏的主张未能实践。
②“中体西用”思想: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本,辅以西方先进科技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体现了国人对待西方事物态度由“夷”到“洋”的转变。
③维新变法运动: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兴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新文化运动:民国初期,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中国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3)历史影响: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中国政治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中国现代的思想解放
(1)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中国从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将人们从计划经济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十五大
【对点训练】1920年,陈独秀认为:“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这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B.近代社会发展要以彻底的思想改造为前提
C.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并未引起充分关注D.推翻资本主义专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
【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陈独秀认为,如果没有思想方面的解释与改造,政治要求便只能沦为经济的附庸,这里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而非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故A项错误;没有思想解放作为前提,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无从谈起,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在上海的关注度在材料中并没有相应的体现,陈独秀强调的仅是其重要性而已,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时间和陈独秀的发言内容我们不难得知,此时的陈独秀仍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而未能达到社会主义者的高度,故D项错误。]
热点10 国际风云——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大国关系面临挑战
近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美日介入我国南海、中日钓鱼岛之争、韩日竹岛(韩国称独岛)之争、日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之争、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一些国家或地区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地区局势动荡不安。美国“重返”亚太动作频频,美、日会谈,强调深化同盟关系,一时搅得亚太风起云涌,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知识衔接】一、风云变幻的当今国际局势
1.中国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
当今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是多元、复杂和严峻的,尽管美国方面多次正面公开表态,不对中国实施遏制政策,欢迎中国和平崛起,但美国说的和做的并不完全一致。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美国手中有足够的战略武器针对中国。目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美国不仅在遏制中国,也一样在遏制俄罗斯,中俄没有实力单独去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挑战,只有相互支持,共同抗衡美国。这样做实际上是建立一种制衡和制约机制,迫使美国收敛一下。
2.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并以此为目标,推行和谐外交。
(3)国际格局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二、和平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大国关系
1.中美“摩擦”接连不断,两国关系成国际焦点
(1)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对中美关系历来有种种说法,其基本定位是“非敌非友”关系,这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与一个崛起大国的特定关系,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是合作与防范并举,对中国“安全再平衡”力度加大,采取综合手段遏制中国,让盟国出钱、出力、出面牵制中国。与此同时,通过人道主义救援、军事交流、武器出售等方式加大了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推行,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介入态势更加明显,中美关系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历史表明,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不仅双方互有需要,而且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共同肩负的责任。
(2)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①历史上中美关系: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支持中国抗战、“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目前,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美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2.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历史上的中俄关系
①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直接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②现代史上: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之一,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友好合作和相互支援:“一五”计划时期以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国政府放弃对抗,积极化解消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且使中苏关系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亚太经合组织: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推动下,1989年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其成立和发展壮大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对点训练】下表是美国某机构1993—2012年就“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反映了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
1993(%)
2004(%)
2008(%)
2012(%)
非常敌对
3
2.2
17.8
6.3
中立态度
29
48
25.3
30.8
相当友好
55.5
17.8
3.7
23.3
很难回答
3
2.8
0.4
1.7
A.试图化解与美国的根本分歧B.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
C.认识到北约军事威胁的减弱D.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材料是“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的调查,与化解美俄根本分歧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对俄国态度持友好或中立观点,说明俄国精英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故B项正确;材料是”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的调查,与北约对俄军事威胁无关,故C项错误;分析材料数据可知,俄国精英对美国认识总体上趋于缓和,而不是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故D项错误。
热点11 社会转型——历史剧变精彩时刻,人类文明演进新起点
【知识衔接】一、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潮流。
5.从思想文化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
二、近代中国: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
1.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是转型的前夜
(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统治日渐腐朽。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
(3)对外交往:实行“海禁”政策,在闭关锁国中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思想领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思想,提倡个性、批判专制、抨击君主专制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5)文学领域:《红楼梦》等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2.鸦片战争前世界发展的潮流
(1)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向工业化方向迈进,英国、法国、美国等先后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2)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建立,民主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3)思想文化上,启蒙运动蓬勃发展,近代科学硕果累累,民主科学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
(4)国际关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处于殖民霸主的地位,中国作为传统大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3.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政治上: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喝咖啡、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化。
(3)思想上①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②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通过洋务运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4.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全面近代化的展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三、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
(1)国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冷战对峙,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奉行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形成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彻底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独立。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淡化了外交关系中的意识形态色彩。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特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制度基本形成。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政党制度: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后,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4)民主政治过渡性的表现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为社会主义社会。
②1949—1954年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立法、选举等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阶段结束。
3.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恢复后,1953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2)三大改造的完成: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与文艺方针
(1)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
(2)1956年春,“双百”方针提出,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5.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①特点: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
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2)交通运输:“一五”计划期间,内地的交通运输业获得较大发展,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四、近代欧美:从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1.西欧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14—16世纪)
(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2.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世界市场的拓展(17一18世纪)
(1)政治领域:英、美、法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3)思想领域: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
(4)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5)科技方面:科技取得巨大进步,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1)经济上:工业革命相继展开并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主要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同时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体在欧美大陆不断扩展、完善和巩固,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转型完成;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3)思想上: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兴起;基于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反思之上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风潮兴起。
五、现代世界: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社会主义制度开始确立的转型
1.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基本成熟;同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西方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政治上: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巩固。
(3)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受到垄断组织的影响;基于物理学发展之上的印象派艺术开始流行。
2.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被打破,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20世纪前期)
(1)政治上: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开始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化进程启动;同时经济大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受到严重挑战,出现重大波折。
(2)经济上:苏联逐步探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工业化新模式,逐步实现工业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大危机重创西方,美国首开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国家干预经济新时期。
(3)思想上:凯恩斯主义兴起;基于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现代派艺术兴起。
【对点训练】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盛衰》一文中作出如下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下列对于“衰机”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而丧失向工业文明过渡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把握时间信息“乾隆之世”。D项军机处建立于雍正年间,排除;A、B两项均错在“开始”。乾隆帝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这导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未能步入近代工业文明。
热点12 高考制度改革
【知识衔接】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3.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维新变法时期: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建立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教育近代化的重大课题已引起清廷朝野的广泛重视。京师大学堂统辖各省学堂,是去昂最高学府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师法日本。
3.民初时期: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全国教育秩序;颁布民国教育宗旨,培养共和国新国民;归国留学生成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核心力量。
三、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建立初期: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人民的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3.“文革”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4.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对点训练】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备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
依据材料“1977年12月10日前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A项错误。十年“文革”导致人才极为短缺,一次高考的举行,并不能完全保障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安排知识青年就业的信息,而是恢复高考,故C项错误。恢复高考有利于促进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D项正确。
热点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其结果则应当是“供给侧”与“消费侧”的相互联通和有效匹配。
【知识衔接】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1)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3)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该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改革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5)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6)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1)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对点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历程。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答案】(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农业扩展到国有企业。
(2)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热点14 周年热点
【命题视角】
周年大事的命题,有三个考查层次:一是知识性考查,仅表示对某一重大事件的纪念;二是要求分析周年大事产生的历史原因、作用,以充分说明其历史地位;三是通过对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周年大事的分析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或与现实问题作某种类比。
【高考链接】(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知识链接】
2017年周年热点事件
2018年周年热点事件
十周年
十周年
1517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1787 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
1877 台湾架设电报线,中国有线电报的开端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100周年
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汉口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日本田中奏折
1937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80周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1068年,王安石变法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668年,牛顿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1688年,光荣革命.
1818年,马克思出生.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欧洲革命。
1947年,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1957年,政治运动、整风运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967年,文革进入高潮、氢弹,欧共体成立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三步走、初级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香港回归。 亚洲金融风暴(20周年)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四国《天津条约》的签订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78年,詹天佑考入耶鲁。
1898年,戊戌变法。
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48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8年,三大战役开始。李四光地质力学。
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五周年
五周年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
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始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762年乾隆设伊犁将军,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
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李鸿章创立上海轮船招商局,推动中国水上交通近代化。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清朝覆灭;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42年,中国派遣远征军到缅甸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并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72年, 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1982年,中共十二大,颁布第四部《宪法》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 ,九二共识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3年,美独立战争终结..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83年,马克思去世。
1893年,毛泽东诞辰
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1913年列宁主义,二次革命。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年,罗斯福新政。
1933年 长城抗战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开始。三大改造开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朝战结束。
1973年,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1993年,欧盟成立.
2003年,上海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性磁悬浮列车线路。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热点15 党十九大渗透相关历史考点及命题方向
一、民本思想(从扶贫攻坚看农民问题)
教材相关对应:1.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之先秦诸子的民本理念及其明末清初思想家对民本思想的继承;
2.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之发展农业的措施,如土地制度、水利工程、耕作技术等;
3.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之新旧三民主义的认识与评价;
4.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之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的基础;
5.从通史角度看中国从古到今土地政策的演变。
二、城市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居民增多)
教材相关对应: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之社会变化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影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之改革开放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
3.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之比较中国古代,近现代城市化和西方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特征和影响等;
4.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之工业革命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5.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之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城镇经济发展的特征;
6.城市化进程中的全球人口流动。
三、对外贸易(结合“一带一路”)
教材相关对应:1、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之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中外物质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
2、走向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之新航路开辟与中国传统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中的贡献;
3、农耕文明的封闭性与海洋文明的开拓性探究;
4、中国古代商业之从传统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看影响中国崛起的背景、表现、启示及其精神特征;
5、当今经济全球化之历史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下的国际合作及其风险。
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及其明中后期的隆庆开关,白银内流和货币化,赋税制度变革的影响;
四、民主法治建设(结合法治社会完善角度)
教材相关对应:1、中国政治制度之古代司法、监察制度与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其联系性;
2、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之希腊公民政治、罗马法律理念对近现代中西方民主政治的价值探索;
3、中国社会转型之春秋战国时期专制制度形成、清末民初旧政治制度尝试性建设及其新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
五、核心价值观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
教材相关对应:1、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之儒家思想的现世价值,理学的积极作用,阳明心学的修身和道德重建及其经世致用的思想。
2、中外对比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之民族主义、自由主义观念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之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国家意识,科技文化发展及其社会转型的价值;
4、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之核心价值观念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认识。
六、生态文明(应对环境变化,降低能源消耗)
教材相关对应:1、运用生态史观解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表现及其反思;
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之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现象分析及其中国的大国意识;
3、中国古代农业之古代气候对草原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影响及其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开发的启示。
七、社会改革(全方位改革)
教材相关对应:1、中国古代政治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创新及其反思;
2、唯物史观解释中西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
3、以现代苏联改革、近代西方改革、近现代中国改革反思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及其成功性探索;
4、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之以强军建设为切点分析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的原因,强化清末新政与现代军事建制之间关系,抗日战争的价值思考;
5、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分立理论的认识;
6、中国古代政治之正确认识中国古代腐败的根源及其调节措施;结合苏联解体分析加强党政建设的意义;
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针对军队建制的几次重要会议;
8、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之政府与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认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近代西方发展的命运及其启示。
八、全方位外交
教材相关对应:1.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之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渊源,今天国际社会格局的影响,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对多极化视野下中国国际的影响;
2.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大国担当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及其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地位。
热点16 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2.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入选理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围绕这一命题,2017年学术研究主要聚焦如下方面: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集中探讨了逆全球化现象和西方自由民主政治危机,揭示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要性、迫切性。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概括提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主旨,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尝试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围绕构建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展开。
专家点评:2017年是全球治理的转折年,西方大国的角色转变是全球治理出现转折的关键。近年来,西方出现逆全球化和反全球治理的现象。如何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界研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场合,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当今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需要共同合作、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治理相结合,是人类政治思想的重大发展,必将推动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和重构。
热点3.民法总则的制度创新与理论阐释
入选理由: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