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提问方式及解题方法
一、猜题思路分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阅读题,阅读选材广泛,各种文体各占一定的比例,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语言能够体现当代英语的特点,语篇逻辑经得起推敲,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吻合。阅读理解设计题目的结构难度基本稳定,方式大致相同。但词汇总量加大,阅读速度提高,且非考纲词汇有所增加,长难句有所增加。时文报道类、科普知识类、应用广告类、史地文化、短篇故事、说理小品、幽默小品是高考热门文章。
二、2008年高考英语考纲对阅读理解题的要求
2008年英语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题要求为:考生能读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三、200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原则
200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1.共5篇文章,阅读量不少于2000个单词。文章的长度可能比以前略有增加,词汇量也可能稍有增大。2.题材多样化,贴近生活,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新闻报道、人物故事、科技信息、海外风情等多方面题材。3.体裁分布均匀,所选语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四、2008年高考阅读理解题命题特点
1.强调语篇选材的真实性,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材料多选于英美国家近期报刊杂志上原汁原味的文章,反映外国生活,语言规范、地道、真实,且难度合理,符合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实践。2.较大的阅读量和信息量。篇目稳定在5篇,词汇量稳定在2000-2700之间,所选语篇负有高含量的信息。从语言的表层看,各段文字并不是很难理解,但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有所难度。3.题型多样。所设题型有: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词义猜测题,但大多数为细节理解题。4.加大了阅读材料的文字难度。文章的生词率不超过3%,但根据构词法知识能判断出词性和词义的单词不算生词。另外,阅读材料保持了原文的风格,语言地道,文化含量高,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5.语篇结构较为复杂。源于真实语料的作品运用了较高级的组篇手段。
五、阅读理解题解题方法
一).主旨大意题。 1.题干提问方式:
1)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3)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ory is to tell us .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5) What is the writer trying to tell us?
6)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
7) The main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is .
8)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
2.方法:找主题句:
做这类题,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找出文章的主题句,也就明确了文章要讲什么,再通过速读全文,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主题句位置一般位于段首(文章结构为总分),于段尾(文章结构为分总),于段首+段尾(文章结构为总分总),于段中(文章结构为引题,点题,分述)。对于没有主题句的文章,考生可以概括各段意义,进行全面分析推理,,然后归纳概括主题句。但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在概括时过于宽泛,要恰如其分。
二)推理判断题 1.题干提问方式
1) It can be concluded/inferred that .
2) The writer suggests/implies that .
3) What’s the author’s purpose/attitude toward ?
4) The passage proves that .
5)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
6) The writer probably feels that .
2. 方法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事实细节推断、因果推断、人物性格/态度/观点推断、预测想象推理、作者写作意图推测。考生要把握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注意描写环境气氛的语言,结合文章提供的事实信息去推理,挖掘文章中没有明说的意思。
注意:
1)要以文章中的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断,无中生有;
2)推理判断要合理,不能夸大事实;
3)不能以事实代替推理,文章中明说的事实和观点不是推理题的正确答案。
三)事实细节题
1.题干提问方式
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o/what/which/when/where/why/how many/how much /how long/how soon/how often ?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NOT true?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NOT mentioned?
4)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 .
2.常见的事实细节题有如下:
1)排序题。
方法:“首尾定位法”(找出第一个动作和最后的一个动作,缩小选择范围)
2)图形辨认题
方法:“按文索图法”(找出描绘图形的句段,进行文图对照)
3)数字换算题
方法:“列表推算法”(找出与题干相关的数据列表或推算)
4)表格理解题
方法:“文表分析法”(把题干、选项与表格对照分析)
5)应用广告类事实信息题
方法:“题干定位法”(直接阅读题干,在文中找答案,不必阅读全文)
四)词义猜测题
1.题干提问方式
1) The word“ ”refers to /probably means/could be best replaced by .
2) The word“…”is most likely to mean .
3) What do you think the expression“…”stands for?
4) By saying “…”we means .
5)“…”as used in the passage, can best be defined as .
2.方法:
1)释义法。阅读文章中某些生词在上下文中得到解释或说明。这些解释以下定义、定语从句、标点符号(逗号/破折号/括号)、解释词(or/that is /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表语形式出现。
2)举例法。在一些文章中,下文所举的例子(如 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namely)给考生猜测词义提供线索。
3)构词法。考生依据构词法方面的知识对生词进行猜测。特别要掌握常见的前缀和后缀。
※前缀:super-(超);inter-(在…之间),mini-(极少的/微型的), micro-(极微小的),re-(再/反复), sub-(分支的/底下), co-(共同), post-(后), pre-(前), trans-(超越/转换), under-(在…之下,低于/不足), un-/in-/im-/dis-/non-(不,非), anti-(反;防);sino-(中国), mis-(误)
※后缀:-proof(防…的,…不能穿透的),-some(易于…的),-less(不,无),-ish(如…的,有点儿…的),-hood(状态,性质,时期),-wards(向)
4)对比法。根据词语之音的对等(and ,or )或相反(but ,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 though)关系猜测词义。
5)上下文法。根据上下文找复现或同现信息。
6)常识法。考生利用生活常识、英语语言常识、英语国家文化常识进行猜测词义。
如何应对阅读理解题
新课标下如何应对阅读理解题
关键词:高考英语复习寻求突破 有的放矢重点练习阅读
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是当前新的高考所要求的。而目前中学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较以往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离新课标的要求还远远不够。新课标(高考要求达到8-9级)要求阅读30万词以上。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在材料选择上,要使 所选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 日益丰富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一)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析及应考策略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三年级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
八级要求:
①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②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③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⑤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九级要求:
①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获取主要信息;②阅读一般英文原着,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③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的资料;④能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⑤
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⑥有广泛的阅读
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⑦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
2、考试说明中规定阅读理解主要考查的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①理解主旨大意;②寻读具体信息;③识别不同文体特征;④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推测生词词义。⑤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⑥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⑦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⑧理解文段的文化信息。
3、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的主要特征
①强调语篇选材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②语篇题材、体裁的多样化(体材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多种体裁,题材涉及到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故事、历史、新闻、广告、科普等,贴近现代生活,有很强的时代感。)
③较大的阅读量和信息量 篇目一般是5篇,词量(含题干)在2000-2500字之间,答题时间为35分钟。所选篇目都是简约的语言负载高含量的信息。从语言的表层看,各段文字并不构成很大的理解困难,但是,隐藏在表层结构下面的则是相当复杂的信息。
④篇目结构较为复杂 阅读篇目或在时间顺序上,或在空间顺序上,或在逻辑推理上,运用了较高级的组篇手段,这种来源于真实语料的作品和考生平时在课本上所接受的"清楚明白"的语篇是不大一样的。
4、阅读理解的主要题型
对05和06全国各地阅读理解试题的题型分析,下面四种题型是必考、常考的流行题型。
(1)主旨大意
①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
A: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passage?
B:The novel /article "…" mainly describes ______.
C:The best title/headlin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____.
D:The passage (or the first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
E:What is the main idea/topic/purpose/subject o f the passage?
F:Which of the following titles best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G: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deals with ________.
H: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tates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I:What topic is treated in the passage?
J:The passage makes clear that ________.
②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段落大意即是段落的中心思想。它体现了作者对文章段落的写作意图,是该段落所有句意的集中体现。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有:A:寻找主题句,有些段落大意在主题句上。主题句有的在句首,有的在段中,有的在段尾。B:寻找关键词,有些段落大意就散落在关键词上。C:用读者自己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思想即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掌握文章中心思想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概括中心思想主要有三条要求:A:了解所阅读文章的文体是说明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等。B:抓住文章的段落大意。各段落大意的整体归纳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C: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将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例如:06高考福建卷D篇,文章开头说到:There are two main forms of teaching …。然后作者开始介绍两种形式的教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目的是介绍两种主要教学形式。还有06高考湖北卷的E篇文章开始就表明了文章的话题(人类最害怕的是silence)。
③怎样捕捉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段落中心思想的简练的表达形式。它的特点是:短小精练,多为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要求能覆盖全文,其确定的范围要恰当,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精确性强,不能随便改变语言表意的程度和色彩。那么如何迅速地捕捉标题呢?首先要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仔细考虑这句话或者短语与文章主题是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要看它对文章的概括性或者覆盖面如何;然后还要看标题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2)细节事实(考查最多,约占阅读的50%)
细节性问题:细节题题在高考中越来越多,因此十分重要。注意,这类问题与推理性问题截然相反,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只不过为了迷惑考生,常常将原文进行改写,换一种说法。所以,照抄原文,一字不改的不一定就是答案,而与原文意思相同的,才是正确的。
①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
A: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probably the name of …?
B:Sb. believes/ think that….
C: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D: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statements) is NOT true?
E: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but _____.
F: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given in the passage.
G: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ps/diagrams gives the right position of…?
H:Which of the drawings below gives an idea of what …is like?
②怎样找到细节事实
直接辨认-就是直接从文章中获取信息,难度不大,但是要十分仔细。
…she argues, but free markets need the correcting force of politics to keep them in check .[06全国IIE篇]
间接辨认-就是不仅要求考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而且要将获取的信息用同义或者近的形式复述出来。
(3)猜测词义题
这类题常问考生一些不认识、从未见过的一些生词或词组的意思是什么。解题技巧为参考上、下文,尤其是下文。因为下文常常是对该词的解释、说明、举例等等。
①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
A:The word "…"in the passage means______.
B:The word "…" could be best replaced by ______.
C: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
D:The word "…" probably refers to _______.
E: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word "…" is known as ______.
F:From the context, we can infer that the word "…" means ______.
G:The phrase "…" is closest to _______.
H:By saying "…" the author means _______.
I:The passage uses the word "…" to refer to ______.
②猜测词义的方法
利用上下文,通过对应结构或者平行结构中的同义词或者反义词判断。
利用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
根据关联词,如:but, however, yet, unlike, like, not only…but also. at the same time 等。
利用构词法(包括转化词,合成词和派生词)。
③考题例证
A:通过上下文猜测(此类题考查最多)
Saunders was hired as an instructor at Ridgway's school of Adventure in Scotland, where he learned about the older man's cold-water exploits(成就).Intrigued, Saunders read
all he could about Arctic explorers and North Pole expeditions, then decided that this would be his future. (06山东卷A篇)
B:通过描述和例证猜测
The underlined word "hit" (paragraph 1 ) roughly means .[06浙江C篇65题]
The word "talion" in introducing the book Eye for an Eye is probably a concept of ______.[06上海73题]
C:定义猜测
The underlined word "exploits" (paragraph 3)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 [06浙江42题]
D:通过原因与结果关系猜测
A dog ran into the road, causing the cyclist to swerve.
People need time to grieve after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
E:反义词猜测
Unlike his brother, who is truly handsome man, John is quite homely.
(4)推理判断和归纳题 [流行题型,逐渐增多]
切记,此类题原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是你自己推想出来的,但不能凭空瞎想,必须以原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词语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①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
A: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conclude that _______.
B: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C:We can infer from the (first/last) passage that ______.
D: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________.
E: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_________.
F: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inferred that _______.
G: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H: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______.
②怎样做出推理判断
此题型是阅读理解中较难的题型,多属于深层次理解题。在试卷中数量不断增多。它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做这类题时要注意:① 不要脱离原文只凭自己的想象胡乱推理或只凭常识推理;答案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到依据或理由,分析材料所提供的全部事实。② 特别重视文章的主旨,所选答案的内容一定不能脱离主题大意。
注意:判断,推理和结论的区别。判断是对已知的事实做出合理的决定,而并非唯一的决定。推理是从已知推理出未知(合理的猜测)。而结论是以已知的事实为前提,得出的唯一合理的决定。在做题时,注意题目中含有know, what do you think/suppose…?的一般是判断。含有imply, suggest, infer, seem, appear, probably, most likely等的一般是推理。有conclude, draw the conclusion 的一般是结论。例如:2006年山东卷57-60、62、63和74题都属于推理猜测题;61、64、71和75属于归纳题。
(5)作者意图(态度)
常问作者对某事是什么态度:主观(subjective)还是客观(objecfive);肯定(positive)还是否定(negative);赞成(approval)还是反对(oppsition)等等。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若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注意:作者态度常常在转折词后表明出来。所以,but一词至关重要(还有类似的yet,however,although,nevertheless等)。
①
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
A:What do we know about _______?
B:The author seems to be in favor of / against ______.
C: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_______.
D:The author may probably agree with/ support _______.
E: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_______?
F:How does the author feel about ________?
G:The author implies that _______.
H:The author gives the impression that ________.
I:In the author's opinion, ________.
J:The tone of the author m ay be _______.
K: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the attitude towards ______?
②怎样揣摩作者的意图或态度
所谓作者的意图,就是作者试图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是其写作目的。作者的意图往往不是摆在读者面前的,它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文章之外,有的文章还有作者设置的种种假象。要吃透文章,就要搜索文章的关键字眼和关键句子,要熟悉各种文体,尤其要把握作者的语气,是严肃或轻松,幽默或讽刺,平和或激动,乐观或悲观等等。此外,还要注意文章中一些细节性的用词,如however, even though, but 等连接词往往和作者的态度有关。在做题时,要时刻注意读者不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下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应符合原文作者的意图。
5、常见的阅读方法(参考)
①顺序法:既先看文章,然后看试题,再回到文章查找有关信息。该方法适用于解题时间充足,文章篇幅较长,需要获得信息较多或需要对全篇进行整体理解等的场合。阅读一般采取快速阅读法,注意关键词句和段落,找准主线,掌握大意,并能记住主要细节的分布点。
②逆向法:即先看试题,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该方法有较大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适用于时间较紧,文章篇幅不长,需要获取信息不多,试题与文章联系密切,不太需要做深层次理解的场合。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采用该法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即许多文章难以理解的词,句,段等往往在试题中有明了的阐述。
③标注法:即在通读短文和试题后,标注中心句并把与试题有关的词,句,段标注相应的题号。该方法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稳妥性,便于对照分析和复查验证。
④摘录法:即在阅读的同时把一些重要信息,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按一定的答题要求摘录到一张空白纸上。其优点是剔除大部分无关内容,使原先杂乱无章、
扑朔迷离的信息或数据简洁化、明朗化,从而易于看出其内在的联系。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解决推理性,智力性较强或数据比较复杂的文章。
(二)阅读理解备考建议
1、每日坚持课外阅读3-5篇文章,激发阅读兴趣。
要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坚决克服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不能独立阅读的困难。
2、高三一年应读够1000篇左右,不达到这个量,难过高考关。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足够的量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3、跨越生词和语言知识的障碍
大家都知道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是学生没有掌握的生词。而短文中出现的一些超出大纲和考纲的生词,不再加中文注释,这说明,阅读材料中已经不再避讳出现某些生词,对学生
阅读理解能力中"猜词"能力的考查,不仅体现在题目中,而且已经融入到阅读理解的过程之中了。词义考查提示的方式一般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位语、定语从句,相似或相反的结构等。
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生词时会突感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做下一步了。若把阅读过程比作一条山路,那么生词便是顽石、荆棘了;过去了便豁然开朗,过不去便会一叶障目[引用]。
懂得进行阅读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不一定能够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下去,阅读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首先就是生词这个拦路虎。那么,如何克服这一障碍呢?
首先应该明白,在阅读活动中遇到生词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一见到生词就害怕,不敢读下去;再就是要对生词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先解决单词的问题再阅读呢,还是与此相反?
要时刻牢记阅读活动的目的是理解作者通过文章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如果你对此非常明确,而且能够落实到行动的话,那你就不会为了一个生词而停下正在阅读的一篇文章,到词典里去查它的意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我们读母语-中文报刊、杂志、小说时,是不是一遇到生字就中断阅读去查字典呢?肯定不会,因为我们的思想早已被故事内容吸引住了(尤其是在读小说时)。这就给我们阅读英语短文一个很好的借鉴:根据上下文猜测一下词义,或者干脆跳过去读下面的内容,让自己的思路跟着文章的脉络、人物的情感、情节的发展走,把自己放进去,让自己暂时忘记那些字符本身的意义,而着眼于其承载的文章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关心的是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某个词的词典含义已经成为次要的了,也就不会为了某个生词去查词典了;况且,在高考中是不允许查词典的。如果平时没有养成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良好习惯,高考中遇到了生词该怎么办呢?所以,阅读过程中一定不要停下来去查词典。假如你不查词典就读不懂那篇文章的话,只能说明那篇文章不适合你,另选一篇就行了。不必对放到一边的那篇文章总是耿耿于怀,要知道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只要坚持阅读,也许过不了多久,随着阅读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原来读不懂的那篇文章就能读懂了。要学会灵活,不要钻牛角尖。
对文章中语言知识的学习,最好作为阅读活动的副产品,通过广泛的阅读,语言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对某些同义词、近义词、相似结构的认识会逐步深化。当然,这并不排除通过阅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对阅读中出现的、以往学过的基础语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在读懂文章之后,可以顺便学习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子、词组等语言知识(主要指语法、词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是不可把读懂文章和学习语言知识的顺序颠倒,那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阅读活动的初衷,效果不但不会理想,而且往往会导致阅读活动半途而废。
4、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眼幅,不要点读,减少回读,默读时不出声音,不要有伴随动作。在阅读英语材料时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人感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实在是跟不上需要,有些朋友就认为是自己的英语基础不行,然后就拼命的背单词,其实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话,即使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可以在阅读速度方面取得显着的提高,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是英语基础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练习快速阅读的四种方法。
(1)快速泛读(fast extensive reading)有的文章可泛读,即只读懂意思,不查单词,甚至于只读文章,不做试题。泛读对增强语感,练习略读和扫读好处极大。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读3-5篇,一个学期下来就可以读到400篇左右,再加上平时的考试和老师布置的阅读,这样下来每学期基本能达到500篇左右。另外生词太多的文章不要看,文章内容离现实太远的也不要看。
■快速泛读(阅读)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纵览全文,心中有数
解答快速阅读题的首要步骤是浏览全文,熟悉文章主题和结构安排,做到有的放矢。快速阅读的文章与一般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往往有标题(Title),甚至还可能含有附标题(Subtitle)或段落小标题(Heading)。而标题、附标题和段落小标题是整篇文章主题内容的概要,所以考生应首先浏览文章,看看有没有这些线索,从而借助这些线索提前把握文章主旨要义。以样卷为例,文章有标题Landfills和7个段落小标题How Much Trash Is Generated?, How Is Trash Disposed of?, What Is a Landfill?, Proposing the Landfill, Building the Landfill, What Happens to Trash in a Landfill?, How Is a Landfill
Operated?。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文章的主题是landfills(垃圾填埋),并且文章围绕此主题讨论了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处理垃圾、何谓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注意事项、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情况和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等问题展开。
除了标题、附标题和段落小标题之外,考生还应注意文章中的Typographical Aids,并加以充分利用。所谓的Typographical Aids是指文章的印刷排版格式,如字体、颜色、斜体、下划线、粗体等等。而样卷的文章里就含有这些辅助手段,如段落小标题就是粗体字,这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此外,文章还用了一些项目符号,如实心黑圆点和空心圆点,这些符号都可以明显告诉我们,圆点出为细节的罗列,这对我们迅速定位答案是很有帮助的。
②不求甚解,只求大意
快速阅读的本质要求就是要考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读完全文,把握文章要义。所以,考生应牢记"不求甚解"的原则,以浏览中文报纸的方式进行阅读,每读一句话或是一段话,只求读懂大意即可。这当中,关键是要把握文中的指称词(如we, they, it等)和连接词(如therefore, in addition, however等),因为这些往往是表明前后句和上下文关系的重要关节。
(2)计时(限时)阅读 (timed reading) 提高阅读速度。力争35分钟完成5篇文章。高考考试时间是有限制的,要在35分钟之内读完5篇文章,并对所设题目进行选择,这也是对考生的一个挑战。要想既快又准确地做好题目,课下基本功是关键。所以课余要养成计时(限时)阅读的好习惯。计时(限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starting time),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finishing time),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A、略读有下列四个特点:
(1)带着问题以极快的速度阅读大量材料,寻找字面上或事实上与所设试题有关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阐述信息。
(2)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
(3)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达到的目的,不断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
B、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细节,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以一般阅读速度(200~250wpm),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求得略读速度。
(4)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转折词如however, moreover, in addition,but,meanwhile,besides等;序列词firstly, secondly,on the first hand等。
(5)若无需要,不必阅读细节。
(4)寻读 (Scanning)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熟练的读者善于运用寻读获得具体信息,以提高阅读效率。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在车站寻找某次列车或汽车的运行时刻,在机场寻找某次班机的飞行时刻,在图书馆查找书刊的目录,在文 献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数字或号码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例如我们可以从06高考上海卷C篇中领会到寻读的益处。作为快速阅读,一般都建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类文章特长或是一则广告。
作为一种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寻读的准确性。具体地说,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脑,不必字字句句过目。视线在印刷材料上掠过时,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要稍作停留,将它记住或摘下,既保证寻读的速度,又做到准确无误,所以寻读技巧也很有实用价值。
寻读与略读不同。略读时,读者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而寻读则是读者对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就象我们查词典一样,知道知道要查的词,还知道词典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这样,在查某个单词时,就可以利用书页上方的标识词,再按该词的字母顺序很快就查到。
为了有效地进行寻读,我们应运用下列技巧。
①利用材料的编排形式。资料多半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如词典、索引、邮政编码簿、电话号码簿以及其它参考资料簿等。当然并非所有资料都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例如,电视节目是按日期和时间排列的。历史资料是按年代排列的,报纸上的体育版面是按比赛类别(足球、排球、网球)排列等等。不管资料来源怎样,它都是按照某种逻辑方法排列的。例如,要知道某事是何时发生的,要查日期;某事是谁做的,要查人名等。
②利用章节标题和说明。寻读之后,首先看看文章标题或章节标题,确定文章是否包含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哪一部分包含哪些材料,这样可以直接翻到那个部分,进行寻找。
③抓提示词。读者找到包含所需信息的章节,准备寻读。这时,要留心与那个具体信息有关的提示词。例如,在报纸体育运动版上寻找某田径运动员的某项运动成绩,他的国名是提示词。在百科全书上寻找纽约市的人名,翻到New York City那一章后,population, census, inhabitants 等词就是提示词,找到提示词,就可以采用一般阅读速度,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三种练习快速的方法介绍,其实这些方法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曾用到过,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而一旦把它们作为方法单独挑选出来,然后按照其要求坚持练习,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途径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关键还要看你怎样去挖掘这些方法了。
5、加强对英语句式的研究,特别是长句分析,分清主谓宾,这是一个阅读基本功。
要想高效且快速的阅读需要把握好文章的"两点一线"。"两点"分别是指文章的主题句和信号词。一旦抓住段落的主题句和信号词,便能把握住作者的整体思路,而其余部分只需一扫而过。值得一提的是,快速阅读并非意味着完全忽略细节,而是要有所侧重和技巧性地对其进行把握,这里提到的"一线"则是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抓住的是句子的主、谓、宾这条长线。在阅读长句时只要将这三者融会贯通便可形成句子的全貌,而对于学生来说这往往是个难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避轻就重",对学生分析长句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其次,还要抓住"意群"这条短线。一些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单词上,于是只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学生一定要矫正这一不良的阅读习惯,养成以意义和句法结构较为密切的一组词或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要达到这一要求,平时就要注意句式的学习和研究(并列句、符合句、倒装句、强调句、双重否定句等)。
6、阅读篇目题材要广泛
哲理性、原版文章、科技性、应用性文章现在已成为高考选材主流,比重加大,这也符合之前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阅读理解向应用性方面发展的要求。
(1) 科技环保类--这类文章在高考中出现的的频率最高,难度最大,长难句太多, 它们一般是说明文,但有时也夹杂着叙述和议论,并经常出现一些较新的科技名词或术语。考生如果经常阅读英语报纸报刊,具备比较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一定量的新词汇,对解这类文章会大有帮助。如06广东卷A篇。
(2)人物故事类
一般为记叙文,有时也穿插说明和议论。这类文章一般难度不大。但是为了提高难度,命题者往往使用倒叙,插叙或补叙等手段故意打乱故事的陈述次序,使行文的跳跃性增大,故事情节复杂化。注意这类文章往往出现较多的人名或地名,会使没有阅读经验的考生大大降低阅读理解的速度。如06高考湖南卷E篇就是一篇人物介绍,评介了当今着名美国学者Susan Sontag 的人格魅力和她独到的文化批评视点。
(3)新闻报道类--这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文体,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这类文章语言简约,含义丰富,句子多用省略,常用倒叙和插叙,并经常插入人物访谈或评论,思维的跳跃性也很大,较多人名或地名。读这种文章时,一定要在第一句话即新闻的导语上多下功夫。因为导语是文章的总体概括。以下的正文部分往往是对导语展开叙述,相对容易理解。如:06高考重庆卷福建卷D篇。
(4) 广告信息类--在每年高考中几乎都会出现。这类文章应用性很强,文字简约,多省略句,多用图表,生词术语多,冗余信息多。但是设题相对简单,多为细节考查。可以采用跳读。
06高考山东卷和福建卷-阅读C篇06高考湖北卷A篇、06高考四川卷阅读B篇、上海C篇重庆卷B篇、江西卷E篇、06高考浙江卷阅读C篇、广东卷E篇等。
(5)历史地理类--一般为说明文,偶尔也出现记叙文。这类文章也会出现较多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对于这类词,只要知道他们是指人或地方就行了,不必深究。注意历史题材文章会出现一些时间表达法,地理文章会出现一些方位表达法,这些都要了解。
(6)教育心理类--这类文章一般篇幅较长,多采用说明加议论的写法,句子结构复杂,内容抽象难懂,设题相对较多,难度较高。属于"高档题"。所以,做好这类题对取得高分有决定性的意义。这类文章经常考查对文章主旨大意的归纳和推断作者的观点。所以,一定要抓住文章的主题。看每一段都说明了什么问题,哪一句是文章的中心议题,以及哪些是作者用以说明这一议题的事实,材料等。还要注意区分哪些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哪些是作者引述别人的观点等等。
(7) 国外风情类--国外风情类的阅读理解文章所涉及到过风俗人情的方法面面内容比较广泛,这类文章一般使用说明加记叙的写法,趣味性较强,语言形象生动。考生若有类似的知识积累,了解国外尤其是英美国家的一些文化习俗,对于理解这类文章非常有用。
7、阅读材料的体裁要多样
了解阅读方法是进入阅读领域的钥匙。了解不同的文体,掌握具体的阅读方法:例如记叙文要掌握"六要素";议论文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说明文要弄清说明的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等要点;小说要弄清人物、环境、情节等要素等等。高考阅读常用体裁有:(1)记叙文:事件的叙述连贯并符合逻辑,通常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事件之间通常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来连接。文中细节逐渐引向事件发生、发展的高潮部分。如:06高考北京卷、山东卷、陕西卷、江西卷A、B篇和福建卷的完形填空、阅读A篇、陕西卷的完形填空、上海卷A篇、重庆卷A篇、安徽卷阅读B、E篇、06高考浙江卷A篇。(2)夹叙夹议类,如:06高考浙江卷完形填空和阅读(DE篇)、06高考湖北卷B篇、重庆卷C篇。(3)说明文:说明文阐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后果。说明文的行文中常出现下列规律:举例说明,分析过程,比较和对比,分类以及因果分析等。说明文的基本模块是:引言部分,文章主体,结束段。结束段的行文多以下列方式展现:用立意新颖的句式重述主题,或总结文章的要点,或者重述加总结。如:06高考山东卷-阅读 BDE篇、重庆卷E篇、安徽卷阅读A篇、安徽卷阅读C、D篇。(4)议论文:议论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说服听众或读者接受某个观点。议论文要用逻辑和论据来影响别人的看法或行动,而不是仅仅依靠动之以情,据理力争。其行文规则为:提出论点,充分和恰当地提出论据并论证论点,得出结论。如:06高考湖北卷D篇、安徽卷完形填空。
总之、坚持阅读不仅能大大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还会直接提高阅读理解这项高考重头考项的成绩,还能增强完形填空上下文和前后逻辑呼应的理解。另外,对单项选择准确率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积累了短语以及不同表达方法,书面表达也必定会有一定进步。
8.注重生活阅读和情感阅读
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06高考湖北卷的阅读B篇(通过叙述学生
日常生活的事情:互送礼物,进而引发的思考),等等,再如:山东卷的阅读D篇(介绍了一种社会现象: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到医院找医生看病,而是轻信网上的医学医疗信息。文章重点说明了这种做法的危害。),这使学生联想到目前的网络世界。还有06高考北京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感人至深,具有较好教育意义的精品小文。整篇文章又一个标题"Learning to accept"(学会接纳或宽容)】,这非常有利于考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作者以倒叙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作者认为:有失必有得,要学会放弃,包括个人的青春、美丽和朋友在内的一切;如果失去,必然有相应的事物来代替。而作者年老多病的父亲却交给了他这样一个道理:他放弃了一切却一无所获,得到的只是家人的爱-不要斤斤计较,要以爱心来对待一切,面对生活,使自己的内心平和。还有江苏卷的完形填空题(通过一个小故事以小喻大,蕴涵了一定的人生哲理。文章叙述的是主人公在竞赛前无意中看到了题目,从而在竞赛中获了奖,但是心中却充满了愧疚感。文章传达了作者的观点,认为通过非正常途径取得的成绩反而会成为思想上的负担。文章内容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很接近,文意通顺,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选择项之间也没有过多的干扰。这样的文章是考生们所熟悉的,也是同学们可以比较轻松完成的。)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近,所写的内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能产生共鸣。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互相成的,互为促进的。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去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06高考湖北卷阅读C篇(叙述作者和一位小孩三次交往给作者带来的思考的真情故事,文章情节丰满,思想性强,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一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的场景中。又如06高考山东卷的完形填空(讲述一个男孩到商店里赊账,因为他父母的诚信而受到店主和另外一名顾客的尊重,由此感觉到诚信的重要性。),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的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9.做阅读题,要避免以下几点:
一是不忠于原文,主观选择答案。尤其对比较熟悉的题材或有个人习惯看法的问题往往容易以
自己的主观看法代替作者的观点。阅读理解的各选项间干扰性很大,许多答案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不是最确切的答案。所以我们必须仔细推敲,将原文的真正含义理解透彻,用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对照四个选项,选出最切合原文句意的答案。如果对原文中心思想把握的不到位,跟着感觉走,想当然的选择答案,就会被错误选项蒙蔽。对某一题材的熟悉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但也会出现误导答案的选择。
二是问题简单化,粗心以及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研究生的阅读题比六级要难一些,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隐含,不会放在每段的第一句,答案不会在文章中直接给出。所以我们通过阅读,除了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外,更要对一些没有被文字表达出来的信息,通过作者的观点,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做题时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理解作者的态度和选择答案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关键词包括一些重要信息的转折词,如but,yet,although,however等,这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作者要转换话题或否定已述内容。表示举例的有such as,for instanse。表示目的的有to this end ,for this purpose,with this object。另一些词如as a result,finally,in conclusion则表示作者对自己所述的事情要做一概括并准备结束所谈及的问题。一些同学
做题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还有做阅读题读出声,一字一字读,碰到不懂的单词查词典的习惯,这是很不好的。考研时间是非常紧的,要在有限时间内做完所有题就需要平时多锻炼。平时做题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时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通过构词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或该词的同位语推测,不要经常查词典,做阅读题是培养语感,巩固词汇的过程,不是积累词汇的过程。做题查词典一是浪费时间,不利提高阅读能力,二这也不是背单词的好办法。由于阅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广泛阅读,尽可能地接触各种文章,不要受自己兴趣爱好影响,对那些自己平时不感兴趣或觉得较难的文章更应该多训练,为考试做准备。考研有很多句子偏长,修饰语多,分隔现象严重,词义隐晦令人费解。分隔现象增多破坏句子连贯性,修饰成分多则造成理解困难,降低阅读速度。这种长句平时也要多多锻炼的。可以先弄清句子的基本成分,再弄清句子中的各修饰成分在句中作用以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考试时是没有时间这样一二三去分析的,平时这样锻炼可培养习惯思维,考试时速度自然而然就快了
三是做完题缺少检查。对感觉把握不大或较难的试题,尤其是概括归纳题,作者意图题等在做完后要根据全文和问题的答案,看是否有矛盾,是否符合逻辑。一些细节题,推测题,判断题要在文章相关段落中找到根据,以做到确保无误。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发现缺点及时纠正并在下次做题中避免发生类似错误。 足够数量的词汇和娴熟的语法知识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增强阅读速度的基础,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答案正确率及答题速度。这段时间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大量词汇,熟悉一些语法知识,培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