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图示时期内 A.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C.三大产业表现出衰退下降 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 ‎【答案】‎ ‎1.C ‎ ‎2.D ‎ ‎【解析】1.我国处在工业化过程中,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逐渐接近于第二产业,几次判断答案选C项。‎ ‎2.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最高,而不是生产总值最高,A错;第一产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所占份额在逐渐减少,但不一定产值持续下降,B错;国内上产总值的增长率下降,不能说明三大产业就衰退,C错;我国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的增长率最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大,D对。‎ 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国家总的森林面积会逐渐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态势出现减缓直至停止,并开始转变为扩张,这个国家森林面积从减少转变为扩张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被称成为“国家森林转型”。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出现“国家森林转型”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在“国家森林转型”阶段,面积逐渐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4.我国“国家森林转型”现象较明显的地区最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 ‎【答案】‎ ‎3.B ‎4.D ‎【解析】3.在“国家森林转型”‎ 不同阶段,早期建设用地扩张、后期林地、草地扩张,唯有耕地没有说扩张。那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的扩张应该是以耕地减少为代价的,B正确。‎ ‎4.我国“国家森林转型”现象明显地区应该是城市化比较快的地区,内蒙古高原经济发展较慢,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未达到转型阶段,C错。相对于东南丘陵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最可能转型的应该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东南丘陵地区,D正确。‎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了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与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题意完成小题。‎ ‎5.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 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 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 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 ‎6.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 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 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 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 ‎【答案】‎ ‎5.A ‎ ‎6.A ‎【解析】5.从图中很容易看出,随着横坐标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大,集聚力、离心力都减小,所以说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故A项正确。 ‎ ‎6.M区域离心力大于集聚力,产业向区域外扩散,N区域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产业向区域内积聚,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离心力大于集聚力,所以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故A项正确。‎ 下图中甲图示意我国某省主要物产分布,乙图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 D.玉米、水稻 ‎8.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9.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D.该省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高 ‎【答案】‎ ‎7.A ‎8.C ‎9.B ‎【解析】7.读图,结合省区轮廓和经纬度判断,图示省区是江苏省。图中图例甲所代表的作物分布在江苏北部,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小麦。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布在江苏南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水稻。A对。玉米、谷子是温带作物,玉米主产区 在中温带,B、C、D错。‎ ‎8.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 术主要是RS ,主要具有监测功能,C对。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GIS 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数字地球是将信息数字化,没有监测功能,A、B、D错。‎ ‎9.该省是江苏,位于我国沿海地区,季风性气候显著,A错。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对。第一产业的产值上升,产值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错。该省城市化水平增长较快,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低,D错。‎ 成都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下图为2009年到2019年,成都市不同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比重增加较大的产业是 ‎①交通工具类产业 ②机械设备产业 ③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产业 ④电气电子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成都市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有 ‎①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②交通较便利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④‎ 高等教育较发达,人才集中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10.B ‎11.C ‎【解析】10.由图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9年,成都市增加较大的产业是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产业、机械设备产业。选B正确。‎ ‎11.成都市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以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产业、机械设备产业为主,这些产品研发需要知识和人才,成都高等教育较发达,人才集中;这此产品出口量大,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主要是成都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成都深居内陆,没有出海通道,国际贸易的交通不占优;出口商品不是矿产和能源。选C正确。‎ 读“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产业结构(%)‎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1990年 ‎ 34.9‎ ‎ 35.5‎ ‎ 29.6‎ ‎ 2019年 ‎ 15.7‎ ‎ 55.0‎ ‎ 29.3‎ ‎12.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数据,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减少 B.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 C.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 D.目前河南省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3.河南省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B.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三次产业构成合理 ‎14.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产业) ④巩固和发展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12.B ‎13.C ‎14.B ‎【解析】13.1990年和2019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但经济总量增加,其产值不一定下降,A错。河南在这段时间内第二产业比重大幅上升,经济总量也在增加,产值肯定增加,B正确。第三产业基本稳定,其在经济中的地位没有下降,C错。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一般占比70%以上,与之相比河南第三产业比重还很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说明河南没有达到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错。‎ ‎14.河南第一产业占比15.7%,比重不大,A错。第二产业占比55.0%,比重偏高,B错。第三产业17年间比重变化很小,仍然偏低,说明发展缓慢,C正确。合理的三次产业应该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然后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显然河南产业结构仍不合理,D错。‎ ‎15.“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发展方向,中部地区并不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如西部那么脆弱和问题严重,因此,这些问题在中部地区不是最突出的,不是主要方向。中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所以要“④巩固和发展农业”;与东部相比,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发展瓶颈,第三产业不发达是主要问题,这才是今后发展方向。因此,B为正确答案。‎ ‎16.下面一些观点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是 ‎①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增长,应优先加快经济数量增长 ‎②在保护全球环境过程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③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转嫁污染 ‎④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也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其中公平性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人类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中的“代际公平”。 在保护全球环境过程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符合阶段性原则;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 内,符合持续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019年中国APEC峰会于‎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其间习近平主席和墨西哥总统佩尼亚就中墨合作举行了会谈。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7.下列关于中墨合作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向墨西哥出口石油与天然气 B.中国从墨西哥进口矿产资源 C.墨西哥向中国大量进口高端产品 D.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热带农产品 ‎18.墨西哥发展现代石油加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①石油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及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③国内、国际市场广阔 ④发达的科技为冶炼页提供了技术保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1950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为42.6%,到了2019年底其城市化率已达80%,有关墨西哥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起步早,速度快 B.城市体系合理,中小城市众多 C.城市化进程超出了工业化速度 D.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城市化 ‎【答案】‎ ‎17.B ‎18.A ‎19.C ‎【解析】17.中国虽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其它矿产资源,仍而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众多,需要进口,墨西哥矿产资源丰富,中墨合作,中国可从墨西哥进口矿产资源;中国科技水平仍不太高,中国热带范围较小,因此墨西哥不会从中国大量进口高端产品和热带农产品。‎ ‎18.墨西哥东临墨西哥湾,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该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临近经济发达国家,因此有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石油加工业和有色金属资源是否丰富无关;墨西哥科技不发达。‎ ‎19.墨西哥城市化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超出了工业化的速度,城市体系不合理,以少数大城市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1.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2.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答案】‎ ‎20.C ‎21.A ‎22.B ‎【解析】试题分析:‎ ‎20.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故当时的主导产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90年代后期,该地区实施了产业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而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故选C。‎ ‎21.阶段Ⅰ由于当地的产业基础薄弱,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A对。外商的投资规模较小,B错。工业附加值较小,C错。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90年代后,Ⅱ阶段的产业发展特点,D错。故选A。‎ ‎2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优势是加工工业发达,随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地价、劳动力价格上升,改革开放地区扩大,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珠三角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而该地区能源矿产缺乏。故选B。‎ ‎2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答案】B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A正确。 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B不正确,C正确,选B。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D正确。‎ ‎24.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 ‎ ‎(2)基于上述事实,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答案】‎ ‎ (1)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铁路运输 ‎(2)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就业矛盾突出;经济体制落后。‎ ‎(3)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改进技术工艺,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利用沿边和邻近韩国、日本的地理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治理环境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解析】(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由图可知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而且有当时最为密集的铁路运输网络,所以该区域发展初期的优势条件是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铁路运输。‎ ‎(2)基于上述事实,结合东北地区工业的特点可知:该区域经济发展由于过度依赖资源煤炭、铁矿等资源,造成部分资源面临衰竭;由于发展的工业以煤炭、钢铁等重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发展历史较早,所以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的竞争力不高;就业矛盾突出;经济体制落后。‎ ‎(3)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窜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是该工业基地的出路。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针对技术工艺滞后,改进技术工艺,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充分利用沿边和邻近韩国。日本让你的地理优势,扩大对外开发,积极投身国际市场;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改造传统重工业、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争取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25.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 ‎(3)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毗邻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劳动力丰富等。‎ ‎(2)有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不利: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3)传统工业(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等)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原因:产业转移(产品升级换代)。‎ ‎【解析】(1)皖江区地处长江下游,毗邻长三角地区,地缘近;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当地政策扶持;相比长三角当地地价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可降低生产成本。 ‎ ‎(2)重庆接收产业转移有利:促进重庆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重庆人口众多,产业转移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但接收产业转移也可能接收污染产业,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 ‎(3)图示苏南地区产值构成中:传统工业(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等)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当地传统工业外迁,产品升级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小题。 ‎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陆上丝绸之路自欧洲到中国新疆地区的自然带依次为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该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2)北半球夏季,ABCD四个海域中海浪最大的是 ,理由是 。‎ ‎(3)根据图文信息,在两大经济走廊中,能同时联系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是 。“中巴经济走廊”以 气候为主。‎ ‎(4)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上丝稠之路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由沿海向内陆(经度、干湿度)‎ ‎(2)C 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 ‎(3)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热带沙漠 ‎(4)优点:到达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的经历的路程和时间较短,货物运输效率更高;陆上运输更安全;方便与更多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缺点:交通线路修建造价高;货物运输量相对海上运输要小;交通线路修建受地形、地质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 ‎【解析】(1)欧洲到新疆自西向东,距海洋越来越远,受西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气候由温带海洋性气候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植被呈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A地位于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B位于红海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信风带控制,但由于海洋面积较小,受陆地影响大,风力较小;D地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小;C地位于印度洋,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风力较大。‎ ‎(3)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能同时联系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巴经济走廊”位于印度的西北部,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位于西南季风气流路线的末端 ‎(强弩之末),受影响微弱;途经阿拉伯海的夏季风缺乏水汽,历史上对植被的破坏,形成了热带沙漠。‎ ‎(4)该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陆上丝绸之路运输距离更短,运输速度更快,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小,而海洋运输受天气影响更大,且连续性较差,路上运输连续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