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训练 7 磁场中常考的 3 个问题
基础巩固
1.如图 7-16 所示,直导线处于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与磁感
线的夹角 θ=30°,导线中通有强度为 I 的电流.为了使导
线所受的磁场力加倍,可采取下列四种办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使电流 I 变为原来的 2 倍 图 7-16
B.使直导线的长度变为原来的 2 倍
C.使导线在纸面内顺时针转 30°
D.使导线在纸面内逆时针转 60°
2.(2012·大纲全国,18)如图 7-17 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
直导线过纸面上的 M、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 在 M、N 的连线上,
O 为 MN 的中点,c、d 位于 MN 的中垂线上,且 a、b、c、
d 到 O 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3.如图 7-18 所示,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
置的平行金属导轨 CD、EF.导轨上放有质量为 m 的金属棒 MN,棒与
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现从 t=0 时刻起,给棒中通以图示方
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I=kt,其中 k 为恒
量.若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则下列关于金属棒的运动情况正
确的是
( ).
A.金属棒先做加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
B.金属棒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
C.金属棒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2012·北京理综,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
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
图 7-17
图 7-18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5.如图 7-19 所示,在虚线所包围的圆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
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从磁场边缘的 A 点沿半径方向射入
一束速率不同的质子,这些质子在磁场里运动的过程中,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期相同,但运动时间不同,速率大的运动时间
长
B.运动半径越大的质子运动时间越短,偏转角越小
C.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均相等
D.运动半径不同,运动半径越大的质子向心加速度越大
6.(2012·石家庄教学检测)劳伦斯和利文斯顿设计出回旋
加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7-20 所示.置于高真空
中的 D 形金属盒半径为 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
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与
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 f,加速电压为 U.若 A
处粒子源产生的质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q,在加速
器中被加速,且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
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 2πRf
B.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 U 成正比
C.质子第 2 次和第 1 次经过两 D 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为 2∶1
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和交流电频率 f, 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 α 粒子加速
7.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电荷量分别为 q1 和 q2 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
动.已知两粒子的动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 q1=q2,则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B.若 m1=m2,则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C.若 q1≠q2,则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一定相等
D.若 m1≠m2,则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8.(2012·安徽安庆模拟,19)如图 7-21 所示,空间存在垂直
于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场内有一绝缘
的足够长的直杆,它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θ,一带电量为-
q 质量为 m 的带负电小球套在直杆上,从 A 点由静止沿杆
下滑,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在小球以后的运动过程
图 7-19
图 7-20
图 7-21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下滑的最大速度为 vm=
mgsin θ
μqB
B.小球下滑的最大加速度为 am=gsin θ
C.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D.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9.核聚变反应需要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为把高温条件下高速运动
的离子约束在小范围内(否则不可能发生核反应),通常采用磁约
束的方法(托卡马克装置).如图 7-22 所示,环状匀强磁场围成
中空区域,中空区域中的带电粒子只要速度不是很大,都不会穿
出磁场的外边缘而被约束在该区域内.设环状磁场的内半径为 R1
=0.5 m,外半径 R2=1.0 m,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0 T,若被束
缚带电粒子的荷质比为
q
m=4×107 C/kg,中空区域内带电粒子具有各个方向的速度.求:
(1)粒子沿环状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速度;
(2)所有粒子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速度.
能力提升
10.如图 7-23 所示,边长为 a 的等边三角形 ABC 区域中存在垂
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电荷量为 q 的粒子以速度
v0 沿 AB 边射入匀强磁场中,欲使带电粒子能从 AC 边射出,匀
强 磁 场 的 磁 感 应 强 度 B 的 取 值 应 为
( ).
图 7-23
A.B=
2mv0
aq B.B≥
3mv0
aq
C.B=
mv0
aq D.B≥
mv0
aq
11.(2012·郑州预测)如图 7-24 所示,光滑的金属轨道分水平段和圆弧段两部分,O 点为
圆弧的圆心.两金属轨道之间的宽度为 0.5m,匀强磁场
方向如图,大小为 0.5 T.质量为 0.05 kg、长为 0.5 m
的金属细杆置于金属轨道上的 M 点.当在金属细杆内
通以电流强度为 2 A 的恒定电流时,金属细杆可以沿杆
向 右 由 静 止 开 始 运 动 . 已 知 MN = OP = 1 m , 则
( ). 图 7-24
A.金属细杆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5 m/s2
B.金属细杆运动到 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5 m/s
图 7-22
C.金属细杆运动到 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
D.金属细杆运动到 P 点时对每一条轨道的作用力大小均为 0.75 N
12.在某一真空空间内建立 xOy 坐标系,从原点 O 处向第一象限发射一比荷
q
m=1×104 C/kg
的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速度大小 v0=103 m/s、方向与 x 轴正方向成 30°角.
图 7-25
(1)若在坐标系 y 轴右侧加有匀强磁场区域,在第Ⅰ象限,磁场方向垂直 xOy 平面向外;
在第Ⅳ象限、磁场方向垂直 xOy 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均为 B=1T,如图 7-25(a)所示,
求粒子从 O 点射出后,第 2 次经过 x 轴时的坐标 x1.
(2)若将上述磁场改为如图 7-25(b)所示的匀强磁场.在 t=0 到 t=
2π
3 ×10-4 s 时间
内,磁场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向外;在 t=
2π
3 ×10-4 s 到 t=
4π
3 ×10-4 s 时间内,磁
场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向外,此后该空间不存在磁场.在 t=0 时刻,粒子仍从 O 点以
与原来相同的速率 v0 射入,求粒子从 O 点射出后第 2 次经过 x 轴时的坐标 x2.
参考答案
训练 7 磁场中常考的 3 个问题(选择题
或计算题)
1.ABD [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F=BILsin θ,使电流加倍或使直导线的长度加倍都可以
使磁场力加倍,A、B 项正确;使导线在纸面内顺时针转 30°,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磁
场力变为零,C 项错;使导线在纸面内逆时针转 60°,磁场力从 BILsin 30°变为 BILsin
90°,磁场力加倍,D 项正确.]
2.C [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再结合矢量的合成知识求解.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两
直线电流在 O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均垂直于 MN 向下,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故 A 选项
错误;a、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 B 选项错误;根据对称性,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 C 选项正确;a、c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相同,故 D 选项错误.]
3.C [设导轨间距离为 L,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 FB=BIL=BktL、垂直紧压导轨平面.金属
棒在竖直方向受摩擦力 Ff=μBkLt,方向竖直向上,重力 mg 竖直向下,开始一段时间
内,金属棒向下加速的加速度 a=g-
μBkLt
m 逐渐减小,当 a 减为零时,速度最大,然后
金属棒做减速运动,加速度 a′=
μBkLt
m -g,方向向上,逐渐变大,速度减小为零时,
金属棒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所以金属棒静止.故 C 项正确.]
4.D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T=
2πm
qB ,该粒子运动等效的环形电
流 I=
q
T=
q2B
2πm,由此可知,I∝q2,故选项 A 错误;I 与速率无关,选项 B 错误;I∝
1
m,
即 I 与 m 成反比,故选项 C 错误;I∝B,选项 D 正确.]
5.BD [因为 Bqv=m
v2
r ,所以 r=
mv
Bq,v 大,则 r 大.周期 T=
2πr
v =
2πm
Bq ,则周期与运动
速度大小无关.运动时间 t=
θ
2πT=
2arctan
R
r
2π T,所以 v 大,则 r 大、θ 小、t 小,选
项 A、C 错、B 对.向心加速度 a=
Bqv
m ,r 大,则 v 大,a 也大,选项 D 对.]
6.AC [粒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受到 D 形盒半径 R 的制约,因 v=
2πR
T =2πRf,A 正确;
粒子离开回旋加速器的最大动能 Ekm=
1
2mv2=
1
2m×4π2R2f2=2mπ2R2f2,与加速电压 U 无
关,B 错误;根据 R=
mv
Bq,Uq=
1
2mv21,2Uq=
1
2mv22,得质子第 2 次和第 1 次经过两 D 形盒
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为 2∶1,C 正确;因回旋加速器的最大动能 Ekm=2mπ2R2f2 与
m、R、f 均有关,D 错误.]
7.C [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 qvB=m
v2
r 得 r=
mv
qB=
2mEk
qB ,同一匀强磁场,即 B 相等,又因为两粒子的动能相等,所以有 r∝
m
q ,故 A、B
选项错误;由周期公式 T=
2πm
qB ,由于 B 相等,2π 为常数,所以 T∝
m
q,故 C 对、D 选项
错误.]
8.B [小球开始下滑时有 mgsin θ-μ(mgcos θ-qvB)=ma,随 v 增大,a 增大,当 v=
mgcos θ
qB 时,a 达最大值 gsin θ,此后下滑过程中有:mgsin θ-μ(qvB-mgcos θ)=
ma,随 v 增大,a 减小,当 vm=
mgsin θ+μcos θ
μqB 时,a=0.所以整个过程中,
v 先一直增大后不变;a 先增大后减小,所以 B 对.]
9.解析 (1)要使粒子沿环状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不能穿越磁场,
则粒子的临界轨迹必须要与外圆相切,轨迹如右图所示.
由图中知 r21+R21=(R2-r1)2,解得 r1=0.375 m,
由 Bqv1=m
v21
r1得 v1=
Bqr1
m =1.5×107 m/s,
所以粒子沿环状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速度为 v1=1.5×107 m/s.
(2)当粒子以 v2 的速度沿与内圆相切方向射入磁场且轨道与外
圆相切时,则以 v2 速度沿各方向射入磁场区的粒子都不能穿出
磁场边界,如右图所示.
由图中知 r2=
R2-R1
2 =0.25 m,
由 Bqv2=m
v22
r2得 v2=
Bqr2
m =1.0×107 m/s,
所以所有粒子不能穿越磁场的最大速度 v2=1.0×107 m/s.
答案 (1)1.5×107 m/s (2)1.0×107 m/s
10.B [粒子以速度v0 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v0B=m
v20
r ,得轨迹半径 r=
mv0
qB ,若粒子恰从 AC 边上的 C 点射出,轨迹示意图如
图所示,则 r=
a
2sin 60°,解得 B=
3mv0
aq .欲使
粒子能从 AC 边射出,则 B≥
3mv0
aq ,B 项正确.]
11.D [金属细杆在水平方向受到安培力作用,安培力大小 FA=BIL=0.5×2×0.5 N=
0.5 N,金属细杆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a=FA/m=10 m/s2,选项 A 错误;对金属细杆从 M
点到 P 点的运动过程,安培力做功 WA=FA·(MN+OP)=1 J,重力做功 WG=-mg·ON=-
0.5 J,由动能定理得 WA+WG=
1
2mv2,解得金属细杆运动到
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20m/s,选项 B 错误;金属细杆
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向心加速度
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a′
=
v2
r =20 m/s2,选项 C 错误;在 P 点金属细杆受到轨道水平向左的作用力 F,水平向右
的安培力 F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A=mv2/r, 解得 F=1.5 N,每一条轨道对金属细杆
的作用力大小均为 0.75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金属细杆运动到 P 点时对每一条轨道的
作用力大小均为 0.75 N,选项 D 正确.]
12.解析 (1)轨迹如图(a)所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qv0B=m
v20
R ,解得 R=0.1 m,
由几何关系得 OA=R,
解得,x1=2OA=0.2 m, (a)
(2)轨迹半径 R=
mv
qB=0.1 m,
周期 T=
2πm
qB =2π×10-4s,
磁场变化的半周期为 Δt=
2π
3 ×10-4s=
T
3,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b)所示,由几何关系知,
(b)
OE=2(R+Rsin 30°),
DE=2Rsin 60°,
EP=DEtan 60°,
解得 x2=OE+EP=0.6 m.
答案 (1)0.2 m (2)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