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古典诗歌鉴赏 ‎【全国卷】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参考答案】‎ ‎(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 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词自然浑成。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词人一生仕途不畅,浮沉州县,漂零不偶,无怪《清真词》中多羁旅、离别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齐天乐·秋思》)。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角”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提示读者,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这无影的雁声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词人善于以雁来表达思乡之亲,如“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风流子·秋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解蹀躞》)不管是哀雁、征雁、雁声、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这一意象,实是因情设景也。‎ 下片写深夜的羁愁。过片“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旅居时间的推移。地点已由庭院转入室内,然而人还是那凄冷孤寂之人。傍晚,一人伫立庭院,听寒声阵阵,雁鸣凄厉;夜深,只身独处室内,见孤灯熠熠,形影相吊。在这难耐的羁愁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未醒,又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 本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 ‎ ‎【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参考答案】‎ ‎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作者简介】‎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 ‎【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也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12.①(3分)B   ②(4分)‎ 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13.(10分)‎ 第一问:‎ 教育内容:‎ 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第二问:(略)‎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北宋诗人。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他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三人一同被时人誉为“苏门四学士”。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 张耒诗学理想倡导的“肆口而成”、“不待雕琢而丽”的自然美学思想,是道家哲学所倡导的“自然无为”观念在诗学中的体现。宋代的自然美学思想强调心灵的自然,主张思想感情的自由表达,在艺术创作上,“平淡自然”风格作为一种理想风格得到确立并形成了理论上的自觉。这影响着张耒诗学理想体现出淡泊平易、至诚纯心的“自然”特点。此观念分布和渗透在张耒诗学思想的各层面。张耒“自然”诗学理想对南宋的诗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张耒的诗歌创作成就卓著,汪藻称其诗“体制敷腴,音节疏亮,则后之学公者,皆莫能仿佛”(《柯山张文潜集书后》)。《宋史》本传也说他至晚年,诗风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乐府效张籍。诗歌取材广泛,在很多诗篇中反映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像《仓前村民输麦行》、《劳歌》、《和晁应之悯农》诸篇,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风格,都与唐代新乐府诗极为相近。‎ 张耒诗以平易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苏轼称赞他“气韵雄拔,疏通秀明”(《曲洧旧闻》卷五引),晁补之亦谓“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花自开”(《题文潜诗册后》)。他作诗喜欢学习唐人,在集中有很多模仿杜甫、李白、韦应物的篇章,开北宋诗人学习唐调风气之先。他注重炼句,吕本中《童蒙诗训》云:“文潜诗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树外天’,‘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浅山塞带水,旱日白吹风’,‘川坞半夜雨,卧冷五更秋’之类,迥出时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此类佳句可谓俯拾皆是。‎ 但是张耒的诗过分强调“满心而发,肆意而成”,因此部分作品显得粗率质直,朱熹曾批评说“张文潜诗有好底多,但颇率尔”,又云“张文潜诗只一笔写去,重意、重字皆不问,然好处亦是绝好”(《朱子语类》卷一四〇)。‎ ‎ ‎ ‎【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4.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古体 ‎15.(3分)A.‎ ‎16.(4分)“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补充注释】①罗床帏:罗帐。②寐:入睡。③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④旋归;回归,归家。旋,转。⑤引领: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⑥裳衣:一作“衣裳”。‎ ‎【赏析】‎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最后一篇。对于它的解说,文坛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说认为是思妇闺中思夫之辞;一说以为是游子他乡思归之作。而我们从全诗的情调与意蕴来看,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及形象观察,前者似乎更为妥切,当是一首思妇辞。‎ 首联“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罗床帏”,是用罗绮制作的床帐。这种罗绮质地轻薄,因而睡在床上能清楚地看到窗外的明月。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将它那银白色的辉光洒在思妇的床帐上。浩月高悬,千里同照。置身于宁静的月夜,眼望清冷的月光,最容易触动人的愁肠,更何况此时的思妇是一个人孤单单躺在床上。缕缕的柔情涌上心头,倍感孤独与寂寞,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越发不能抑制了。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望月怀人,望月思乡的诗作历代不少。象人们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月夜思乡。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憐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的是望月怀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并揭示了自然的月色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感应、触发关系。《陈风·月出》开我国望月思乡怀人诗的先河,可谓这类诗的鼻祖了。“日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写的是一个男子在月明星辉的夜晚,仰望着清澈明亮的月光,思念起他热烈爱恋的一位漂亮娇美的姑娘。由于诗人把所思的女子放在月色的背景下,少女美丽的姿容与明月的清辉两者交相辉映,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令人着迷神往的艺术效果。遂使男子的相思之情更为迫切,忧愁烦恼不已。可想而知,我们这首诗中的思妇,触景生情,心头该是怎么的凄楚。‎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那月光搅动着思妇的心扉,深切的思念之情折磨得她久久不能入睡。索性揽衣下床,徘徊在空房之中。“揽衣”是牵衣或提衣的意思。因古人的衣长,走路时须用手提着而行。接下来的“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思妇徘徊时的内心独白。“旋归”,犹言回归。她的丈夫远行在外,到底乐不乐?按理她是不清楚的,这里的“虽云乐”不过是思妇的猜想之辞,不然丈夫为什么迟迟不归呢?“早旋归”是她心底的渴望,她盼望着丈夫早早回来,结束这相思、孤寂的生活。辗转于空旷的房子里,她感到愁肠百结,忧思难遣。于是她来到了庭院:“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庭院并不比屋里好,恼人的月色照着她这个孤独的徘徊者,满腹的愁思又能向谁倾诉呢?这里的“彷徨”与“徘徊”同义,作者用“彷徨”,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诗的尾联“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引领”原本为伸长脖子,在这里为抬头抑望。哀哀无告的思妇,只好寄情于明月了,她呆呆地仰望着月轮,希冀得到一丝的安慰,可那缠绵的忧思却有增无减,“还入房”三字,把思妇孤苦无奈的心绪,淋漓地揭示出来。回到房中,心中的苦水终于忍不住,串串泪珠沾湿了衣裳。全诗就在思妇痛苦的啜泣声中结束了,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哀思。‎ 对于此诗,张玉穀在《古诗十九首赏析》中曾评到:“首四即夜景引起空闺之愁。中二申己之望归也,却从彼边揣度,‘客行虽乐,不如早归’,便觉笔曲意图。末四只就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收得尽而不尽。”较简洁地概括了本诗的艺术特点。这首诗艺术上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一开始便为思妇设下一个触人愁思的月夜环境,清冷的月光从床上、室内到庭院,始终伴随着她,这样情景相生,将思妇那孤苦无告的心理,“忧愁不能寐”的形象,渲染烘托得极为哀婉动人,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徐送迎)‎ ‎ ‎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雨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雨停而轻松的心情。(3)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作者简介】‎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南征录》。‎ ‎ ‎ ‎【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①,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②,南去青山冷笑人。‎ ‎  孤枕不胜乡国梦③,敞裘犹带帝京尘④。‎ 交游落落俱星散⑤,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2.(6分)‎ ‎(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作者简介】‎ 张弼(生卒不详),字舜元,莆田仙游人。曾授福州司户参军,充泉州教授,未赴任而卒。著有《葆光易解》十卷,已佚。‎ ‎【补充注释】(1)“扬子”句:扬子津,为古津渡名,在江苏江都县南,有扬子桥,自古为江滨津要处。几问津,几次求渡。逗“下风波”句。(2)“西飞”句:喻夕阳易逝,岁月催人。(3)“孤枕”句,指在旅途中。(4)“敝裘”句,化用陆机《为顾彦元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作缁”句意。(5)“交游”句:与第四句“南去青山冷笑人”‎ ‎【说明】李东阳《丽堂诗话》云:“张东海汝弼草书名一世,诗亦清健有风致。如,如下第诗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则此诗原为下第后作,故多感慨语。‎ ‎ ‎ ‎【江苏卷】‎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参考答案】‎ ‎(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赏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象庾信那样清新,象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杜诗镜铨》)这话说得很对。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象“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而清代黄生说:“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杜诗说》)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清代沈德潜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唐诗别裁》),明代王嗣奭《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都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自然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象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言“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令人读完全诗,心中犹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读杜心解》),确实道出这首诗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 ‎ ‎【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4.(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储光羲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统一,使此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殷璠《河岳英灵集》)。‎ ‎【作者简介】‎ 储光羲(706或707—760或763)唐代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公元751年(天宝十年)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 ‎ ‎ ‎【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参考答案】‎ ‎14.(8分)(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注释】(1)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2)冢:坟墓。(3)蛰:动物冬眠。(4)这句诗用的是《孟子》中的一个寓言,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5)这句诗用的是春秋时的一个典故。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6)是:对,正确。(7)蓬蒿:“茼蒿”的俗称。此指杂草。‎ ‎【赏析】‎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 ‎ ‎【四川卷】‎ ‎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 ;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补充注释】‎ ‎⑴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一位和尚。‎ ‎⑵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⑶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⑷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生: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⑸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参考答案】‎ ‎(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3分)‎ ‎(2)答案示例:‎ 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没有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5分)‎ ‎【鉴赏】‎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生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一联,就对仗来说,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列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对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对仗要求和谐工稳,是六朝以来的总体趋势;但至唐代发展到极致以后,一些有创造性的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又致力于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对仗方式,力图求新求变,突破这种工稳,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里,就更是有意识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稳,而着重于两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陈与义的这一联,上句写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淡泊,下联写一个清丽的境界,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两句之间在字面上是否的对,倒没有特别注意。从这个角度看,这联诗也反映了宋人对唐诗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文学家。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公元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任太学 博士、著作佐郎。后贬为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后,避乱在襄阳、汉阳和湖南一带。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召为兵部员外郎。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后任礼部侍郎。公元1134年任湖州知府,第二年召为给事中,因病告辞后,提举江州太平观,不久复任中书舍人。后来又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并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湖州知府,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 ‎ ‎ ‎【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A. 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B.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早春黄鹂刚刚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 ‎(2)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作者一种珍惜光阴和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时光的感慨!‎ ‎【补充:关于“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含义理解】‎ ‎“天街小雨润如酥”是韩愈《早春》中的诗句。其中“酥”字历来都作酥油解,但“酥”比喻什么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比喻泥土湿润松软,一说比喻春雨润泽柔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参考书》采用第一种说法,把“酥”看成“泥土”的喻体,将诗句译为:“初春的小雨滋润着京城大地,泥土像酥油一样湿润、松软。”我认为,诗中的“酥”应看成春雨的喻体。其理由有如下三点:‎ 一、这句诗写的是初春小雨的特点。从句法看,它是一个主谓句。主语部分由偏正短语“天街小雨”充当;谓语部分“润如酥”是述补短语,对“天街小雨”加以比喻形容。句子的主干为“小雨润”。补语“如酥”则对小雨“润”的情状作补充描摹。这种“定中型偏正短语+述补短语”的句法在古诗(句)中屡见不鲜。例如:‎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 ‎“天阶夜色凉如水”(杜牧《秋夕》)‎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酥”指的是酥油、乳酪之类,用它比喻春雨是“切至”的。《康熙字典》引《玉篇》把“酥”释为“酪也”。《辞源》则把“酥”释为“酪类”,并举“天街小雨润如酥”为例句。所谓酪,就是用牛羊乳汁制成的乳浆。古人既有“食肉而饮酪”和“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的说法,也有酥酪并用的例子。如杜牧《和裴秀才新樱桃》中的“忍用烹酥酪”。这里的“酥酪”泛指“用乳酪制成的饮料”。新《辞源》把“酥”释为“比喻滑腻”。再说酥油是蒙、藏等族人的食用油,有“使人肥泽”之效用。这些与“润物细无声”,促草木茁壮繁茂的春雨,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因此,以“酥”比喻春雨可谓形神兼备,新颖“切至”。‎ 三、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是沿袭韩愈的诗句来描写春天景色的。在这里,他用“酥”比喻初春的“微雨”。由此足以说明,韩愈《早春》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的“酥”比喻的不是“泥土”而是“春雨”。‎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天街小雨润如酥”应译为:早春京城长安的纷纷细雨,像酥油一样润泽柔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酥”不仅可以用来比喻春雨,还可用来状写“春风”。清代龚自珍的“风酥雨腻江南春”便是一例。‎ ‎ ‎ ‎【福建卷】‎ ‎6.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作者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厉鹗一生创作了许多以山水为题材的诗词。一部《樊榭山房集》,几乎可以说是“十诗九山水”。从题材分类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称他为山水诗人。张世进在《哭樊榭二首》诗中写道:“当代风骚手,平生山水心。”全祖望评价厉鹗的诗:“最长于游山之什,冥搜象物,流连光景,清妙轶群。”这些诗文准确地指出了厉鹗诗词创作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就。‎ ‎ ‎ ‎【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21.(3分)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2.(4分)‎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补充注释】‎ ‎①画角:古乐器名。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也有铜制的。因外加彩绘,故名。②“青冢黄昏路”,化用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诗句——“独留青冢向黄昏”。‎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若容,号楞伽山人。满清贵族公子,隶属满洲正黄旗。是康熙的御前侍卫,康熙出行,总令他随驾出征。纳兰词酷似李后主,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认为:“《饮水词》哀感玩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陈维崧甚至把李煜与李璟的成就加到纳兰性德身上。他的词凄婉哀怨,冷峭绝伦,而又清新隽秀,真率超逸。‎ 这首《出塞》词是纳兰性德到关外巡察时所写。‎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觉罗氏,彼时有可能是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倒现实,在眼前,他看到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往”,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并不一定能够使一个国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战场上的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分悲伤。从结构来看,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概括,而后两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慌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的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琢。‎ 词的下片,抒写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为从前幽怨何处诉。古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整。“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样“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她远离家乡,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发生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片写眼前之景,下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 ‎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参考答案】‎ ‎8.(4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9.(4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作品简析】‎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公元1045年(北宋庆历五年),欧阳修来到滁州,对琅琊山上的佳丽景点,非常欣赏并有品评,写下了组诗《琅琊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此诗开头两句描绘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结尾两句从溪水飘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以眼前所见(实写)推写未见之源头(虚写),虚实结合,有暗示美景更在山中幽深处之意。‎ ‎ ‎ ‎【湖南卷】‎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注释】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清阮元《江定甫梦游益都冯相国佳山堂作诗一首余曾游其地因和其韵》:“宰相荒园半菜畦,石屏风外是沙堤。” 洪深《劫后桃花》三:“园的那一头,大洋屋旁边,还有小小的一个菜畦。”‎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明代著名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或吴县人,祖籍开封,家居山阴。元末隐居吴淞江畔青丘,因自号青丘子,做过张士诚幕僚。明洪武元年(1368),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明高祖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入境爱为本,兼受释、道影响,厌倦朝政,淡漠功名利禄。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明高祖拟委以户部侍郎,他却以年少未习理财辞归,返青丘以教书治田自给。此前,高启《题宫女图》一诗,招惹谗臣挑唆诬以讥讽君王,致高祖耿耿于怀。后来,苏州知府魏观“复浚锦帆泾”,营建衙府,高启为其撰写《上梁文》,引来杀身之祸。因衙府旧基原为朱元璋曾经的敌手张士诚王宫旧邸,《上梁文》又有“龙盘虎踞”四字,谗臣吴帅蔡本趁机诬告其存以反心,御史张度亦在弹劾中称其为“兴亡王之基,开败国之河”,遂致高祖大怒。洪武七年(1374),魏观被诛以腰斩,高启受株连,处以腰斩八段,卒年仅39岁。‎ 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道:“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明诗纪事》中也有赞誉:“高启天才特绝,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五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诗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收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 ‎ ‎ ‎【湖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一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8分)‎ ‎(1)濛濛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刘诗用“雨映寒江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作者介绍】‎ 刘敞(1019—1068),字原父,号公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是刘攽之兄,1046年(庆历六年)中进士第二名。累迁知制诰,拜翰林学士。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曾奉命出使契丹。擅长研究《春秋》,不拘泥于前人评注。有《春秋权衡》、《春秋传》、《七经小传》、《公是集》等。‎ ‎【赏析】‎ ‎《登城》是一首登楼野望之作。首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至于在“空”前着一“寒”字,则是为了表现秋雨生寒的清冷之感,其中并不包含诗人的主观情绪。‎ 次句写“登城”。“重楼闲上”即“闲上重楼”。这个“闲”字既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登临此处——那样会心情迫切,不会着一“闲”字;又暗示他亦非劳人迁客——那样会侘傺无聊,不可能“闲上”。而主要的,还是点出诗人时有余暇,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 诗人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这景色是诗人从未发现过的,他显得更加兴致勃勃。元代刘因有一首《村居杂诗》:“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诗人对于“旧相识”的新感受比乍见之时更具魅力。虽然这景色诗人已经见过,但以往他不是在微雨中纵目野望,也没有如此恬适的情绪,他后来的赏玩之兴才特别高。总之,诗人留连忘返,已陷于凝想之中。‎ 他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正像“一片江南水墨图”。它空灵清逸,萧疏淡远,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意境。以前他从未欣赏到的美,此刻却悠然心会,于是感到十分惬意。所以这最后一句就不止是一个精致贴切的比喻,而是饱含了极度愉悦之情。  但“浅深山色高低树”和“一片江南水墨图”之间的比喻关系也很有意味。上句是实景,为了用水墨图比拟,诗人有意避开色彩,仅用“浅深”二字加以形容;下句则是虚拟的意象,虽是虚拟,却又极为细致,“水墨图”前着以“江南”二字,“山色”的清逸潇洒之致,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 ‎ ‎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5分)‎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 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赏析】‎ ‎《题郑防画夹》共有五首,是作者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诗,这是第一首。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大概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 这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得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说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晬语》)他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