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 MB
  • 2021-05-13 发布

2010高考热点探究时事地理专题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0高考时事地理专题 一.我国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背景材料】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授时精度1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考点联系】——地理信息技术 ‎【习题】: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目前震后海地平民的具体伤亡情况有待考证。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据此回答1~3题:21世纪教育 ‎1.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救援的主要技术是A. RS和GIS B.雷达和网络技术C.GPS和RS D.GPS和GIS ‎2.地方救灾办公室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 D.卫星通信技术 ‎3.在营救地震被困人员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现代地理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二.西南旱灾 ‎   【背景材料】: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土壤含水情况)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对人的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考点联系】——自然灾害 ‎【习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10年西南地区的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是                                               。 (2)此次旱灾严重,试分析此次旱灾的成因?‎ ‎ ‎ ‎ ‎ ‎ (3)旱灾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 ‎ ‎ (4)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 ‎ ‎ ‎ ‎ 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有24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展。预计吸引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文明进步形象、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刺激上海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规划布局将更注重以人为本,城市的产业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倾斜,大大促进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上海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长江三角洲,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读上述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1)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试简要分析上海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 ‎ ‎ ‎ ‎ ‎ ‎(2)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从1978年12月投资建厂,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那么,布局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3)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的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湖港约30千米的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简要分析洋山新港对上海发展的意义。‎ ‎ (4)试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优势条件,并说明浦东新区的发展可以为老城区解决哪些问题。‎ ‎ ‎ ‎ ‎ 为迎接世博会,让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近年来上海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此完成(5)~(6)题。 (5)为了发挥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经济优势,我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又正在建设江苏连云港大亚湾电站和西电东送工程,将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上海,“十五”计划期间,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这些措施对改善上海城市环境和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 ‎ ‎ ‎ (6)为把上海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上海近年来不断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建设,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 ‎ ‎ ‎ (7)请分析世博园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 ‎ 四“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 ‎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A             、B              等三个省(市)。(2分) (2)图中成都、重庆两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不同,请分析导致两城市地域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 ‎ ‎ ‎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三角经济圈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5分)‎ ‎ ‎ ‎ (4)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           、              。(3分)‎ 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 ‎【背景材料】2010年1月4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若干意见共二十八条,明确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并对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热带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各方面建设提出意见,最后提出政策保障措施。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 海南岛的开发优势 ‎1、地理区位优势    ‎ ‎2、热带资源优势    地理位置20°N以南的热带海洋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气候区,占全国热带42.5%。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可一年三熟,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热带作物非常丰富,是全国主要的热带地区。‎ ‎3、海洋资源优势    海南省不仅是一个岛屿省,也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巨大的海洋水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主要有: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和空间资源等。 4.旅游资源 ‎(1).海岸沙滩、海滨浴场、红树林景观 ‎(2). 热带原始森林、五指山等山岳等景观 ‎(3). 民族风情 ‎【习题】: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12月31日发布了《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结合海南简图,回答1-5题. ‎ ‎1.对于海南岛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 B.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南亚 C.连接亚洲和北美洲、太平洋和印度洋 D.隔台湾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 ‎2.海南岛生产“反季节”蔬菜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水份 B.交通、市场 C.热量、水份 D.热量、市场 ‎3.海南岛制糖和制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原料 C.劳动力 D.技术 ‎4.与长芦盐场比较,海南岛海岸盐市场的不利条件是A海水盐度低B有淡水注入C蒸发量小D.雨季偏长 ‎5.我国即将在海南文昌建立新的卫星发射中心,其优势条件是哪些?‎ ‎6.简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7分) ‎ 六.地理热点:澳门十年试题设计 ‎【背景材料】澳门十年:1999年12月20日零时,随着葡萄牙国旗的降落与五星红旗及五星莲花绿旗的升起,澳门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转眼间,回归已历时十年。‎ 珠三角:珠三角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金融和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之一,其经济辐射力超出广东、华南,成为全国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区。‎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一个集路、桥、岛、隧为一体的工程,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策略意义。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投资超700亿元,约需6年建成。港珠澳大桥‎12月15日上午正式开建,珠澳口岸人工岛将率先动工。大桥主体工程是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全长约29.6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以公路桥的形式串起“香港、珠海、澳门”三个城市圈,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以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 ‎【习题】:‎ 阅读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位于 省(简称)中部,属 气候,当地传统的 业,因地制宜进行循环生产,形成了一种形式新颖的 (农业地域类型)。‎ ‎(2)① ,② ,③ (铁路)‎ ‎(3)试分析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主要区位因素。‎ ‎(4)简述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5)阅读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 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广东工业结构的变化,并概述受其影响该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有哪些?‎ 七.青海地震 ‎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  ‎ 时事地理专题 答案 一.我国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 ‎1C‎ ‎2A 3D 二.西南旱灾 ‎ ‎(1)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 ‎ ‎(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西南地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为石灰岩分布区,容易渗水,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储藏条件差。 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人们习惯靠天吃水,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3)农业受灾面积广,农作物歉收、减产、绝收严重;春耕困难;电力紧张;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人畜饮水困难。‎ ‎(4)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 解析   该题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背景,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设计题目,主要考查获取和调运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题,城市的区位条件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等自然条件与政治、经济、历史和军事等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分析。第(2)题,宝山钢铁的发展主要依赖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及国内外广阔市场。第(3)题,考查港口建设的意义。第(4)题,浦东新区开发依赖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优势,对老区发展意义重大。第(5)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对改善上海市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第(6)题,主要考查植树造林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考核内容基本,结合所学知识易于回答。 ‎ 答案  (1)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长江、黄浦江,河网众多;以上自然条件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上海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缺乏,但交通发达便利,海陆空等运输种类齐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是我国的最大城市、直辖市;国家政策的支持等。 (2)接近钢材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3)促进上海形成以航运功能为支撑的贸易中心;增强上海的集聚辐射能力,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4)优势条件:水陆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农业基础好,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市场广阔;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意义:可以缓解老城区的道路狭窄、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小、用地紧张等问题。‎ ‎(5)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燃烧煤炭、石油导致的大气污染,保证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供给,更好地发挥经济优势。‎ ‎(6)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消减噪声、阻滞粉尘、美化环境等。‎ ‎(7)自然环境优美(水景);位于城区,有便利的交通;城市的基础设施较完备;(6分) ‎ 四“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1)四川(或川、蜀)  陕西(或陕、秦)(2分)‎ ‎(2)成都地处平原地区,有利于城市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为团块状(1分);重庆地处两江交汇的丘陵地区,地形和河流的分割使城市的发展失去了完整性,为组团状(1分)   ‎ ‎(3)天然气、煤、铁、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铁路、水运等交通便利;人口占西部地区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城镇化率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GDP占西部地区GDP总量比重大;万元GDP能耗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每点1分,答对其中五点得5分) (4)水土流失;荒漠化;酸雨(3分) ‎ 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 ‎1A‎ 2D 3B 4D 5.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动力燃料,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可以避开地面人口稠密地区,安全性好。‎ ‎6.区位优势。临近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外邻东南亚,既靠近国内发达地区客源地,又毗邻欧亚大陆主要客源地;海运和航空运输便捷,靠近东亚与东南亚之间的国际深水航道,是国际海运的必经通道。(2分)  资源优势。海南旅游资源突出特点表现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全年无冬,热带海岛冬季阳光旅游;(1分)滨海风景区面积大,所辖海域宽,海岛多,海上运动、潜水、热带滨海、海岛等海洋旅游潜力巨大;(1分)中西部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热带原始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1分)还有温泉资源、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和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1分)总之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游览价值高,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1分) ‎ 六.地理热点:澳门十年试题设计 ‎(1)粤 亚热带季风气候 基塘农业 混合农业(2)深圳 珠海 京九 ‎ ‎(3)答:①缩短港洙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②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③加强内部联系,扩大交流;④大桥跨越珠江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⑤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 ‎(4)答:区位优势:位置优越,临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和航空等,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劳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强,人才丰富;侨乡、开放前沿,便于吸引外资,资金充足;国家给予政策优惠。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5)答:工业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值比重持续增长;传统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续减少;潜力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呈增长趋势。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不仅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对交通网络的完善和运力要求增大;要求科技水平提高;通信网络完善。 ‎ 八、北方地区沙尘暴与荒漠化 ‎1、‎2010年3月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我国北方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此次沙尘过程影响范围很大,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很大影响,还给部分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13分)‎ 材料一: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材料二:‎ ‎(1)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广,其中受到影响的三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和 盆地。‎ ‎(2)下列图示中能反映此次沙尘天气的是 ( )‎ ‎(3)此次沙尘暴发生地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是 ‎ ‎ 。‎ ‎(4)沙尘暴的形成除了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外,人类活动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 ‎ 。‎ ‎(5)沙尘暴主要集中出现在春季的自然原因是 ‎ 答案:‎ ‎(1)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 (2)D (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3分) (4)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工矿交通建设破坏地表(3分)‎ (5) 风力大;降水少;地表干旱疏松,抗风蚀能力弱 ‎2、读下列“北纬42度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其所属植被连线:‎ A          森林草原带 B          草原带 C          半荒漠、荒漠地带 D          荒漠、裸露荒漠地带 ‎(2)图中自西向东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大 ‎(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气候的演变       B.人类活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距太平洋的远近不同,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发生相应变化、载畜量也相应降低的规律。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可见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1)A──荒漠、裸露荒漠地带      B──半荒漠、荒漠地带     C──草原带     D──森林草原带   (2)B   (3)B 九、生态环境 ‎1、下面的剖面图XY切过A、B、C三条大河的河源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河源区径流(Ry)与全流域径流(Rq)的比值表 河名 Ry/Rq F ‎0.10‎ G ‎0.25‎ H ‎0.49‎ ‎(1)A: 江      B: 江     C: 江 ‎(2)我国在这里建立了“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依据表中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3条河流河源地区的径流量之和约占全国的 A.1/5     B.1/10     C.1/15      D.1/20‎ ‎(4)该保护区草场退化严重,退化的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滥砍滥伐 解析:P点是怒江源,Q点在P点的东北方向,QP大部分在青海省境内,是澜沧江、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因为过度放牧,河源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为此,国家在此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回答第三题,需要了解全国总径流量和三条河的径流量,在讲初中地理《长江》一节时,了解到长江年径流量为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可知我国总径流量约为30000亿立方米。黄河的径流量约为500亿立方米,澜沧江径流量约为600亿立方米。10000亿×0.25+600亿×0.10+500亿×0.49=2800亿立方米,约为全国总径流量的1/10。‎ 答案:(1)澜沧江  长江  黄河    (2)三江源    (3)B    (4)A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中ABCDE为浙江某地的5个小村庄,其中D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村。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养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 ‎ 材料二:某小村庄D所在区域的局部图 ‎(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2)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哪几个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3分)‎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简述D村是省生态文明村的条件?(3分)‎ ‎(4)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至少说出三点,3分) ‎ ‎(5)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 ‎ 解析:本题通过等值线地形图,引出一系列的地形地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着重考察考生的读图,等值线的判定,实际生活的分析能力。‎ 答案:(1)700~800米。  该区域南部高北部低,以山地丘陵为主。‎ ‎(2)③④‎ ‎(3)D村地处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气候条件优越,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4)该地属于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且有丘陵、滨海平原和水库,适宜发展的农业如亚热带水果、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基于该区域的某些特色农产品可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图示北部海域有海岛和沙滩,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业。‎ ‎(5)C居民点; 地处滨海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中心地),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居民点的联系;原有的规模较大。‎ ‎3、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比较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 ‎(3)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 ,理由 。‎ 答案:‎ ‎(1)土壤侵蚀(2分) ‎ ‎(2)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2分) 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 ‎(3)丙(1分)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每点1分,共3分)‎ 十、洪水灾害 ‎1、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 ‎(1) 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 ‎(2) 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 ‎(3) 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  ‎ ‎(4) 如何防御洪涝灾害 ?  ‎ ‎【解题思路】(1) 从风暴潮的箭头所指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说明它是受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中心移到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侵袭造成的。  ‎ ‎(2) 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洪水灾害有多种原因,但题目只要求从气象原因来分析,分析思路可以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与从蒙古吹来的偏北风,两种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势均力敌 ,长期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大面积降雨。  ‎ ‎(3) 松嫩平原的洪水灾害主要原因是每年7、8月份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带来暖湿气流进入松嫩平原,同时,正是西伯利亚融冰季节,融冰大量吸热,爆发冷空气南下,冷空气急剧南下与北上进入松嫩平原的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强烈上升,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四川盆地洪水量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盆地,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暖湿气流强烈上升,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 ‎ ‎【答案】(1) 台风侵袭 (2) 准静止锋 (3) 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 ‎2、材料一:意大利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拉奎拉市(图中A点附近)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3千米,属浅源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无家可归,至少150人死亡,1500人受伤;灾区大约10000至15000多座建筑物倒塌或损坏,包括教堂、历史性建筑、公共设施和民房。拉奎拉市的电力、燃气供应和通信等设施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二:2009年11月9~10日,浙江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大范围、强对流的雷暴天气,短时风力达到10级,一些山区3个小时降雨量就超过‎50毫米,杭州市区1小时就下了‎20毫米,由此引发了城市道路大面积积水,交通严重堵塞等事故,许多人行道树木被连根拔起。‎ ‎ (1)依据材料一,请分析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5分)‎ ‎ (2)暴雨洪水是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试列举形成暴雨的气象条件。(3分)‎ ‎ (3)洪水灾害中的救助与地震灾害中的救助有何区别?(2分)‎ ‎【答案】‎ ‎(1)地震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2分)灾情严重的原因:震源较浅;地质条件复杂;古老建筑多,抗震能力弱;地震发生在凌晨,很多居民尚在睡梦之中(任答3点即可,共3分)‎ ‎ (2)快行冷锋、强对流天气、台风(3分) ‎ ‎(3)地震灾害中的救助主要发生在震后;洪水中的救助主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其中互救为重(2分)‎ 十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北部湾地区介于东亚与东南亚之间,包括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的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和越南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正在形成一个跨省区、跨国界的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图6)。将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材料二 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发布了《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了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材料三 中南半岛等高线地形图(图6)、中南半岛地形剖面图(部分)(图7)、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图(图8)、海南岛等高线地形图及三地气候图(图9)。‎ ‎(1)图7剖面图是沿图6中KL、MN、OP、QR四条线中的____________线绘制?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对水陆交通有哪些不利影响?(6分)‎ ‎(2)甲、乙、丙分别是图9中a、b、c三处的气候资料,反映c 处的是____________ ;分析气候资料说明海南省发展热带农业的有利条件,应大力发展哪些特色农业?(6分)‎ ‎(3)分析图中①②两个城市共同的区位条件。(4分) ‎ ‎(4)简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7分)‎ ‎(5)‎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应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具体在哪些内容上向东盟在交通、能源开发、加工制造业、高科技领域投资或建厂?(7分)‎ ‎ 【答案】‎ ‎(1)MN(2分)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崎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分) 增加了交通建设的工程难度,不利于发展东西方向的交通。(2分)‎ ‎(2)丙(2分) 终年高温,长夏无冬,年均温高,热量丰富,降水丰沛;(2分)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瓜菜、畜产品、水产品、花卉等现代特色农业。(2分)‎ ‎(3)地处低纬,属热带,距海近,位于河流汇合处,地势地平,水陆交通便利。(4分)‎ ‎(4)区位优势。临近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外邻东南亚,既靠近国 内发达地区客源地,又毗邻欧亚大陆主要客源地;海运和航空运输便捷,靠近东亚与东南亚之间的国际深水航道,是国际海运的必经通道。(2分)‎ 资源优势。海南旅游资源突出特点表现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全年无冬,热带海岛冬 季阳光旅游;(1分)滨海风景区面积大,所辖海域宽,海岛多,海上运动、潜水、热带滨海、海岛等海洋旅游潜力巨大;(1分)中西部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热带原始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1分)还有温泉资源、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和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1分)总之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游览价值高,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1分)‎ ‎(5)交通:泛亚大铁路修建、湄公河运输;‎ 能源:石油开发、水电站建设;‎ 加工制造:家电、电子通讯、纺织、机械、家具等投资办厂或境外加工;‎ 高科技领域:主要是电子技术的合作(7分)‎ 十二、里约热内卢等城市争夺第31届奥运会举办权 ‎2009年10月3日凌晨,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在201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票选里,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三轮投票击败西班牙马德里,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下图为9月初国际奥委会公布的四个候选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常以“二三月如冰九月如烘”来形容马德里的气候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据图分析在四个城市中里约热内卢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6分)‎ ‎(3)第一个图所示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简析其成因.并评价其航运价值的大小。(18分)‎ ‎(4)结合图形及所学知识分析二,三两图中国家农业生产规模的特点及其机械化发展方向。(8分)‎ 答案:‎ ‎(1):马德里地形闭塞;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大。(每点2分,共4分)‎ ‎(2):位于南半球,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临大西洋(每点2分,共6分)‎ ‎(3):原因:流域内西部为山地,北部和南部均为高原,流域面积大;东部地势相对低缓,东南信风易深入内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沿岸有暧流流经,增湿作用明显。 流经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价值小。(每点3分,共18分)‎ ‎(4):日本受山地影响农业规模小;而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阔,农业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日本的农业机械向小型化发展;而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向大型,联合方向发展,甚至飞机作业(每点2分,共8分)‎ 十三、世界粮食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至今,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粮食短缺问题,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疯涨的粮价在海地、菲律宾和埃及等几十个国家引发了抗议和骚乱。‎ 材料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以全世界7%的土地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温饱问题,十几亿人这样一个大国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具体来看,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1949年只有1.13亿吨,1978年是3亿吨,1984年改革开放以后,达到4亿吨,人均‎400公斤,比解放初期翻了一倍。1998年粮食超过了5亿吨。2009年我国连续六年实现粮食增产,粮食产量达5.3亿吨,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 材料三:我国四种主要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图。‎ ‎(1)目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 (2)我国连续六年实现粮食增产对世界粮食安全有何意义?(6分)‎ ‎ (3)材料三中,④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气候条件?④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8分)‎ 答案:‎ ‎ (1)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气候变化、能源价格上涨以及生物燃料生产扩大等。(6分)‎ ‎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需求巨大;(2分)连续五年实现粮食增产,可以基本实现粮食自给;(2分)有利于稳定国际粮价,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2分)‎ ‎ (3)高温多雨(2分) 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6分)‎ 十四、西部大开发十周年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陕西省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十年。读陕西省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2008年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4852.05万亩,粮食总产1150.9万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与1999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近20%的情况下,产量增长6.4%,2000-2008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3.2%。‎ 材料二:陕西省三大产业结构图 材料三:陕西省略图 ‎1.1999年以来,陕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 。‎ ‎2.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 ‎ ,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 。‎ ‎3.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是 ;渭河和汉江比较,含沙量较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有 、 等。 ‎ ‎4.渭河谷地和汉江谷地分属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两地发展农业不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 ‎ ‎ ‎ ‎ 。‎ ‎5.近年来,陕西省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案:‎ 1. 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分)‎ 2. 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渭河平原(或主要依托大城市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等) ①以大城市为依托,科技力量雄厚;②现代化交通发达;③国家政策扶持等;④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分,答对3点即可)‎ ‎3.秦岭 渭河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分) 淤塞河流和水库(或湖泊);引发水旱灾害;降低河流通航能力(2分,答对2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旱地农业 水田农业 渭河谷地: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等(1分) 汉河谷地:水热条件好(亚热带湿润区)‎ ‎5.农业科学水平提高,粮食单产不断提高 十五、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 材料一: ‎ ‎ ‎ 材料二: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 ‎1.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特点是 ‎ ‎ ‎ ‎ 。‎ ‎2.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风能属于 ,此类能源还包括 ‎ ‎ (至少写3种)。 ‎ ‎3.我国将上海、福建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 。‎ 我国将内蒙古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 。‎ 答案:‎ ‎1.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均持续增长(1分),但能源生产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量(1分),而且能源缺口(生产和消费的差值)逐年扩大。(1分)‎ ‎2.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两种得1分,三种得2分)‎ 上海、福建等地: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风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答对2点,2分) 内蒙古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植被稀疏)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距离京津唐地区近,靠近消费市场(答对2点,2分)‎ 十六、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大陆游客与港澳台游客对海南省旅游需求的季节差异有何不同?为什么?‎ ‎ ‎ ‎ ‎ ‎ ‎ ‎2.为什么五指山市的旅游人数1月份较7月份少?‎ ‎ ‎ ‎ ‎ ‎3.从海南岛自然环境和所属文化区的特点评价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 ‎ ‎ ‎ ‎ ‎ ‎ 。‎ 答案:‎ ‎1.大陆游客冬季大于夏季,港澳台游客季节夏季大于冬季(2分) 由于冬季大陆与海南岛温差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避寒旅游需求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对海南旅游的需求较小。而港澳台地区纬度低,全年气温差异较小,无冬季避寒需求,旅游者避开旅游旺季,求得更低廉的价格和优质服务(2分)‎ ‎2.五指山海拔近‎2000米,气温较海南沿海地区低,夏季避暑优势明显(1分)‎ ‎3.地处我国南部的热带地区,有独特的热带风光;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地质地貌、水文(海洋)、生物(热带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海南省属于华南妈祖文化区,海洋文化特点鲜明,具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5分)‎ 十七、智利大地震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在智利发生了8.8级的地震,震中位于35.8°S,72.7°W。(10分)‎ ‎1.智利地震发生在美洲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该处板块作 运动。‎ ‎2.地震发生地属于 气候,当月的气候特点是 ,该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 ‎3.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这种自然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4.造成上述两地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5.在图中线段上画出箭头表示沿岸洋流的方向。‎ 答案:‎ ‎1、1.南极洲 碰撞 ‎ ‎2.地中海 炎热干燥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4.受到山脉阻挡,冬季来自太平洋上西北风不能到达大陆东岸,所以西岸湿润而东岸干旱;而夏季来自大西洋的东北风不能到达西岸,所以东岸湿润而西岸干旱 ‎5.↙‎ 十八、西南干旱 材料一: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 材料二:监测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西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纪录;2009年7月至12月,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2%;‎2009年9月1日至今年‎2月23日,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4%,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 材料三:据调查,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种植面积大.‎ ‎(1)图示阴影区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____________(2分)‎ ‎(2)影响西南地区冬半年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2分)‎ ‎(3)试分析西南地区发生干旱的原因.(10分)‎ ‎(4)全国八成鲜花来自云南,试分析云南省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彩色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 ‎(5)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并简述喀斯特地貌地下水的分布特征.(8)‎ 答案:(1)西双版纳 (2)昆明准静止锋 (3)自然原因: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人为原因:森林被大量的砍伐, 涵水能力很差。(4)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鲜花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地域扩展。(5)有色金属冶炼工业。(6)自然条件:可溶性岩层(石灰岩)分布,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特征: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埋藏深。‎ 十九、建国六十周年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 ‎(1)甲地所在地区省级区划的全称是 ,该区域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简要回答我国的人口政策。‎ ‎(2)据图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3)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和区位优势。‎ ‎(4)图乙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试简要说明该区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条件。‎ 材料三 广州与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图 材料四 甲地所在省份2008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 ‎ ‎(6)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该题以我国东、西部两大重要区域特征为背景,考查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成就和社会变迁。第(1)题,结合甲图区域轮廓及其他相关信息知该区域为新疆。本小题多考查识记内容,相对较为简单。第(2)、(3)题,结合图示知两区域中城市和甲区域棉花分布特点。新疆地处内陆,光照充足,山麓地带水源充足,为棉花种植提供了优越条件。第(4)题,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主要是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侨乡条件决定。第(5)题,结合材料三知阿克苏和广州全年水分盈亏特点,这是由两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所决定的。第(6)题,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开发新能源等方面思考。‎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甲地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3)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区位优势:地处暖温带,热量充足;地处内陆,光照充足;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种植区位于盆地边缘,‎ 地势较平坦;政府政策的支持等。(4)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地价较低;是我国著名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5)广州夏秋盈余,冬季亏损;夏秋季受夏季风、台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冬季降水少,纬度低蒸发量大,出现水分不足。阿克苏全年水分不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稀少。(6)能源消费以污染重的化石燃料为主,应发展以水电和风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耗能大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应大力发展耗能少的第三产业;耗能污染大的重工业比重大,应大力发展耗能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工业。‎ 二十、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在我国形成了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的巨大最佳观测带。‎ 材料二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最佳日(月)食观测点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在日全食发生的中心带上;二是日全食的时间在3分钟以上;三是天气状况良好。下图为日食形成原理图。‎ 材料三 ‎2009年7月22日9时天气形势图 ‎(1)由材料二可知,日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图示中有 级天体系统;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 千米。‎ ‎(2)日全食最壮观的景象如下图所示,图中可见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影响南方地区的降水 B.影响北方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 C.长江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多发 ‎(3)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请你结合材料给予恰当的解释说明。‎ ‎(4)结合材料三说明此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可能出现旱灾的原因是什么?‎ ‎(5)B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说明该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解析: 该题以日食材料为背景,考查日食的产生和观察。第(1)题,结合材料二知日食的产生原因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形成的;图示中有太阳系、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第(2)题,图中可见的太阳大气层为色球层,色球层中的太阳活动现象主要是耀斑,耀斑增多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第(3)题,结合材料二、三可知,‎7月22日能否在上海看到日全食,关键是天气状况如何。第(4)题,夏季,长江中下游受到副高控制,容易形成伏旱。第(5)题,B岛是海南岛,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运条件和政策因素,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答案: ‎ ‎(1)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 2 1.5亿 ‎(2)C ‎(3)此时上海在冷峰控制下,有阴雨天气,不利于观察。‎ ‎(4)此季节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形成伏旱。(5)①经济地理位置优越: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②海运交通位置重要:靠近国际深水航道,位于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上;③国家政策的支持(海南省的成立及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十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 材料二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等的措施。‎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 ‎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________。 ‎ ‎ 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高度 ‎ (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 ‎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答案:‎ ‎(1)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 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 ‎(2)B (3)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石油资源的短缺 (4)①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 二十二、武广高速铁路通车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武广高速铁路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于‎2005年6月23日在长沙首先开始动工。全长约‎1068.8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元。‎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将于26日正式运营。列车最高时速可到‎394公里。‎ 青藏铁路线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公里,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 青藏铁路示意图(下图左)‎ ‎ ‎ 材料三 武广高速铁路示意图(上图右)‎ ‎(1)修建青藏铁路与武广高速铁路的主导因素是 。‎ ‎(2)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平直的原因。‎ ‎① ‎ ‎② 。‎ ‎(3)下列有关两条铁路沿线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夏季受春旱影响大 C.青藏铁路经过省区都属于西部经济地带 D.武广高速铁路经过省区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E.青藏铁路沿线新能源丰富 F.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常规能源资源丰富 ‎(4)我国南北向已有多条交通干线,请简要分析修建武广高速铁路的意义。‎ ‎ ‎ ‎ ‎ 答案:‎ ‎(1)社会经济条件 ‎(2)沿线地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小 ‎(3)CE ‎(4)缩短运距和时间,提高效率;提高运力;缓解原有交通线路的压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加强长江中游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