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0 KB
  • 2021-05-13 发布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模拟卷一理综生物试题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理综 生物试题 ‎―、选择题 ‎1. 对某些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菌代谢旺盛,与其细胞体积较小有关 B. 草履虫体积相对较大,其通过增大细胞核的体积,满足细胞核对细胞质的控制 C. 卵细胞体积相对较大,储存了大量营养物质,减少了对外界物质的要求 D. 草履虫伸缩泡收集废物,连通胞外,提高了其排出废物的效率 ‎【答案】B ‎【解析】A.在一定范围内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代谢旺盛,A正确;‎ B.草履虫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有两个细胞核,是为了保证正常的核质比,满足细胞核对细胞质的控制,B错误;‎ C.卵黄中贮存了卵裂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减少了对外界物质的要求,C正确;‎ D.草履虫伸缩泡接受收集管注入的水分和含氮废物,并通过表膜将其排出体外,提高了其排出废物的效率,D正确;‎ 答案选B。‎ ‎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高倍镜下看不到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 B. 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不能观察到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 C. 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再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以看到紫色反应 D. 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滤液颜色较淡,可能是研磨时未加SiO2‎ ‎【答案】C ‎【解析】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但这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只有在电镜下才能看到,A正确;‎ B.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在解离时已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动态过程,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所以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看不到紫色反应,C错误;‎ D.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如果研磨时未加SiO2导致研磨不充分,得到的滤液颜色会较淡,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实验等知识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取的材料是否合理、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还要求考生能区分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3. 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在细胞中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当阿糖胞苷进入胃癌患者体内后,机体短期内可能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A.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B. 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C. 糖蛋白的合成增加,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变慢 D. 抑癌基因表达加速,胃部肿瘤生长变慢 ‎【答案】B ‎【解析】A.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表明其与DNA 的复制有关,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神经系统兴奋性与DNA复制无关,A错误;‎ B.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从而使DNA复制速度减慢,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速度变慢,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会下降,B正确;‎ C.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表明其与DNA 的复制有关,与糖蛋白的合成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D.抑癌基因表达与DNA复制无关,但阿糖胞苷能使DNA复制速度减慢,使胃部肿瘤生长变慢,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以科研成果为背景,考查DNA的复制和表达,癌细胞特点等相关知识点,属于材料信息题,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1. 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阿糖胞苷在细胞中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说明阿糖胞苷能抑制DNA的复制;2. 给合题文要求,分析选项所涉及知识点是否与DNA复制有关,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d过程中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a、b、d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 a、b、c过程均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a、b、d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均遵循中心法则 ‎【答案】C ‎【解析】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发生在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所以a、b、d过程中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a、d过程发生有丝分裂,b过程发生减数分裂,B正确;‎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D.中心法是指遗传信息传递规律,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表达等过程,a、b所代表的细胞分裂过程,d所代表的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均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 答案选C。‎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抗体、淋巴因子、血小板、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一定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功能异常有关 C. 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就是效应器 D. 胚胎期大脑中大量的神经细胞的凋亡与大脑功能的完善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A.血小板属于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抗体、淋巴因子、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但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调节能力则会引起内环境稳态的紊乱,B错误;‎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 D.‎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因此胚胎期大脑中大量的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完善,D正确;‎ 答案选D。‎ ‎6. 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 A. 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B. 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 C. 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并不增多 ‎【答案】C ‎【解析】A.甲处噬菌体是利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其蛋白质外壳中含35S,A正确;‎ B.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合成DNA,如果是子一代噬菌体都含有32P,如果是子二代噬菌体则不一定含有32P,故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B正确;‎ C.图1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图2实验只能证明DNA在亲、子代间有连续性,C错误;‎ D.由于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每个噬菌体复制n代,含32P的噬菌体占2/2n,即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D正确;‎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7. 下图甲表示生姜(阴生植物)和葡萄(阳生植物)在适宜的温度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吸收CO2量与放出CO2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葡萄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c—h指的是O2或CO2。请据图回答:‎ ‎(1)曲线A所表示的是__________(填“生姜”或“葡萄”)的CO2变化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2)甲图中,A、B两种植物处于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指出乙图对应的ch过程中能发生的是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限制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A植物光照强度有5千勒克斯迅速升高至8千勒克斯,短时间内C3和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和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若A植物继续处于8千勒克斯光照下,暗反应C3、C5的含量达到稳定时,C5的含量比C3的__________(填“低”或“高”)。‎ ‎(5)当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千勒克斯时,A、B两种植物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消耗的CO2量相同。当白天16h和黑夜8h时,在__________千勒克斯以上的光照强度下才能使A植物一天内吸收的CO2量超过放出的CO2量。‎ ‎【答案】 (1). 葡萄 (2). efgh (3). 光照强度 (4). CO2浓度 (5). 降低 (6). 升高 (7). 低 (8). 6 (9). 3‎ ‎【解析】本题借助图形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解题要点是识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分析C3、C5量的动态变化,针对图中曲线变化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葡萄是阳生植物,光饱和点高于阴生植物生姜,所以曲线A所表示的是葡萄的CO2变化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2)甲图中当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A、B植物的光合速率都大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来自线粒体和外界环境,产生的O2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细胞外,对应乙图中的e、f、g、h过程;‎ ‎(3)当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B植物已达光合作用最大值,此时对B的制约因子是CO2浓度,而A植物在光强为9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达最大值,所以光强为5千勒克斯时制约A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4)若将A植物光照强度有5千勒克斯迅速升高至8千勒克斯,由于CO2浓度未变,C3合成量不变,C5消耗量也不变,而光反应产物[H]和ATP增多,即C3还原量增多,生成C5量增多,故短时间内,C3量将减少,C5量将增多;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一个CO2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后形成两个C3,所以当光合作用达稳定状态时,C5的含量比C3的要低。‎ ‎(5)据图分析,植物A的呼吸速率为2,植物B的呼吸速率为1,所以当光照强度为6千勒克斯时,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总量相同,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消耗的CO2量相同,都为6mg/100cm2.h。A植物8小时黑暗下的呼吸量为2×8=16,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A植物16h的光合作用净量为16,所以当白天16h和黑夜8h时,只有大于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才能使A植物一天内吸收的CO2量(光合作用净量)超过放出的CO2量(呼吸量)。‎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曲线图的分析:图1分析曲线变化的规律,找出关键点的含义,如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析曲线不同阶段的制约因素;图2分析图中O2或CO2进出细胞与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间的关系。知识易错点是: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代表光合作用总量,而吸收的CO2量代表光合作用净量。‎ ‎8. 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部分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减数分裂时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最终导致了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__________。‎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假说②中,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 ‎【答案】 (1). 遵循 (2). 不遵循 (3). 非姐妹染色单体 (4). 4:1:1:4 (5).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6).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7). 40%‎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的应用,解题要点是对基因遗传定律内容的理解,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期。‎ ‎(1)分析F2的表现型,高秆:矮秆=(66+9):(9+16)=3:1,同理抗病:易感病=3:1,所以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及控制高秆和矮秆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不符合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 ‎(4)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A与B连锁,a与b连锁,如果F1减数分裂时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断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测交的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即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所得子代将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5)根据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B:Ab:aB:ab=4:1:1:4,其中Ab、aB属于交叉互换的重组型配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个配子,故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的百分比是40%;‎ ‎[点睛]:本题以基因遗传定律为基础,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给信息的分析: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为杂合子,F1自交,若F2每对相对性状均出现3:1的分离比,说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若F2出现总和为16的分离比,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说明两对等位基因是连锁的。‎ ‎9. 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1)该种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探测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____________(多选)。‎ A.TLR蛋白在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 ‎ B.TLR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C.TLR蛋白的合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 D.细菌细胞也有TLR基因 ‎(2)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合成某种免疫活性物质,以________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直接杀死入侵的多种病原体,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免疫。上述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填“抗体”“淋巴因子”或“溶菌酶”)。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又是____________免疫的启动者。‎ ‎(3)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数万种病原体,任意一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浆细胞均能产生特定的抗体以 对付不同的病原体,可能的机制为____________。‎ A.浆细胞中具有数万种抗体基因 B.不同的浆细胞在合成抗体时,对mRNA进行了不同的剪切和加工 C.B细胞在不同抗原刺激下发生了相应的基因突变,产生了不同的浆细胞 ‎(4)实验室用LCM病毒感染小鼠,几天后分离该小鼠的淋巴细胞进行如下所示的实验:‎ 离心测定实验组上清液中51Cr释放量,上清液中放射性高于对照组(提供淋巴细胞的小鼠未接受LCM病毒刺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去除提供淋巴细胞小鼠的APC细胞,推测上清液51Cr释放量将____________。‎ ‎【答案】 (1). ABC (2). 胞吐/外排 (3). 非特异性 (4). 溶菌酶 (5). 特异性 (6). B (7). 实验组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 (8). 下降 ‎【解析】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免疫调节、蛋白质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提高识图分析能力和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1)由题意可知,TLR蛋白的存在能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若TLR蛋白不存在,小鼠就不能探测到细菌的存在,所以TLR蛋白在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TLR蛋白是APC细胞中TLR基因表达产物,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高尔基体加工运输到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TLR基因。答案选ABC。‎ ‎(2)由题干知APC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合成某种免疫活性物质,该种物质最可能是溶菌酶(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由APC细胞合成后以胞吐形式分泌到细胞外,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 ‎(3)浆细胞能产生特定的抗体以对付不同的病原体,由于细胞中决定抗体合成的基因是有限的,不可能有成千上万,而基因突变率又很低,所以最可能是的原因是不同的浆细胞在合成抗体时,对mRNA进行了不同的剪切和加工,合成了特异性的抗体。‎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有:1.解读图示内容,找出与教材的衔接点:据图分析,该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它产生的物质应是溶菌酶,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2.分析题干中的信息,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联系教材的原理、概念,用规范的语言答题。‎ ‎10.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鱼的种群密度时,下列情况会导致调查结果高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_(多选)。‎ A.标志物脱落 ‎ B.标志物过于明显,易被乌鱼天敌发现 C.标志物导致乌鱼行动不便,更易被捕 ‎ D.标志到重捕的时间间隔过短 ‎(2)湖泊中某些小型鱼类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食性鱼类、乌鱼等生活在水体中层,青鱼等生活在水体下层,这体现了群落在__________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现象,其原因是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 ‎(3)草食性鱼类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________营养级。 ‎ ‎(4)图中各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该湖泊中肉食性鱼类数量较植食性鱼类数量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该湖泊目前已被生活污水污染,为找出理想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如图表示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多种指标的测定结果。请回答:‎ 生物 霉素含量u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除率 硅藻 ‎0.1‎ ‎52%‎ ‎0‎ 蓝藻 ‎0.554‎ ‎78%‎ ‎0‎ 红假单胞光合菌 ‎0‎ ‎87%‎ ‎92%‎ 注:红假单胞光合菌是一种光合细菌,菌体内有多种光合色素。其有光条件下可进行光能自养生长,无光条件下可分解有机物化能异养生长。‎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菌属于____________。治理该湖泊污染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B (2). 垂直 (3). 分层 (4). 食物和栖息空间 (5). 一 (6). 群落 (7). 肉食性鱼类较植食性鱼类营养级高,营养级越高,流动到该营养级的能量就越少 (8). 生产者和分解者 (9). 红假单胞光合菌 (10). 不产生霉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解析】(1)根据标志重捕法的估算公式:种群数量=(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数)×初次捕获标数记,如果标志物脱落或者标志物过于明显,易被乌鱼天敌发现,都会造成重捕中标记个数减少,从而使估算的种群数量偏大于真实数值。而标志物导致乌鱼行动不便,更易被捕或标志到重捕的时间间隔过短,使重捕中标记个数增大,会造成估算数值小于真实数值。‎ ‎(2)由于不同鱼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造成不同种的鱼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 ‎(3)被细菌和真菌分解的草食性鱼类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即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4)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由于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时,都有部分能量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时,营养级越高,流动到该营养级的能量就越少,肉食性鱼类较植食性鱼类营养级高,所以湖泊中能维持生存的肉食性鱼类数量较植食性鱼类数量少。‎ ‎(5)红假单胞光合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又能分解有机物异养生长属于分解者;据表格数据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菌,理由是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点睛]:a.本题知识易错点:关于能量流动特点的分析:1.消费者的同化量=消费者的摄入量-粪便量,粪便量是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2.每一营养级同化量=呼吸消耗量+分解者利用量+未被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所以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b.提取题干信息,解读表格数据,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用规范的语言解答问题。‎ ‎11. 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筛选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____。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由筛选作用。‎ 成分 MgSO4‎ 蛋白质 PVA溶液 水 X物质 用量 ‎5g ‎10g ‎1 000mL ‎7g ‎20g ‎(2)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挑选出的PVA分解菌,应当接种在__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长成菌落后,置于_______℃冰箱中做临时保藏。若要长期保藏,则需采用__________法。‎ ‎【答案】 (1). 琼脂 (2). 多于 (3). 1.6×109 (4). 偏小 (5). 碘 (6). 配置相同PVA浓度的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白色透明圈大小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7). 固体斜面 (8). 4 (9). 甘油管藏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计数的知识点,解题要点是识记微生物培养中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方法的计算。‎ ‎(1)分析题意可知,表格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应该是固体培养基,所以X物质最可能是琼脂;由于完全培养液中任何微生物都可以生长,因此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160÷0.1×104×100=1.6×109个;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聚集在一起只能产生一个菌落,因此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偏小。‎ ‎(3)根据题意可知,“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因此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可在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碘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白色透明斑的大小(或直径)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4)对于挑选出的PVA分解菌,应当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长成菌落后,置于4℃冰箱中做临时保藏。若要长期保藏,则需采用甘油管藏法。‎ ‎[点睛]:本题中的易混点有:1.‎ 本实验所用的是选择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2. 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保藏、计数及菌落特征的观察等常用固体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12. 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期时,可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ES细胞。还可以从胎儿的____________分离获得ES细胞。‎ ‎(3)ES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________、核仁_________,在功能上,属于________(填“单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或“全能干细胞”)。‎ ‎(4)ES细胞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_,就可以诱导ES细胞分化,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5)步骤③中,需要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根据Rag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____________技术扩增Rag2基因片段。用HindⅢ和PstⅠ限制酶分别在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____________的酶切位点。 ‎ ‎(6)为检测Rag2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的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用抗____________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 ‎【答案】 (1). 细胞核 (2). 内细胞团 (3). 原始性腺 (4). 大 (5). 明显 (6). 全能干细胞 (7). 分化诱导因子 (8). 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 (9). PCR (10). HindⅢ和PstⅠ限制酶 (11). Rag2蛋白 ‎【解析】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核移植的具体过程;识记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步骤①是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所以实验前要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原因是若不去掉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就会造成细胞里面有两个细胞核,使得遗传物质是不稳定的。‎ ‎(2)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或原始性腺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3)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 ‎(4),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若在培养液中添加分化诱导因子,就可以诱导ES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 ‎(5)步骤③是将目的基因(Rag2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若用HindIII和PstI限制酶分别在DNA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则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HindⅢ和PstⅠ酶的酶切位点。 ‎ ‎(6)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所以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即提取治疗后的小鼠骨髓细胞的蛋白质(抗原),用抗Rag2 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检测提取小鼠骨髓细胞中是否含有Rag2蛋白。‎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首先是对题图的分析:图示是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过程图解,其中①表示核移植过程,②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③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其次是提取题干信息,找出与教材知识的衔接点,用规范的语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