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生物总复习基本概念一览表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生物总复习基本概念一览表 知识点 名词 解    释 细胞的化学组成 原生质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 结合水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 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缩合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 肽键 连接二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多肽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 肽链 多肽的链状结构(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多肽)。‎ DNA 脱氧核糖核酸: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的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NA 核糖核酸:五碳糖为核糖的核酸。‎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细胞膜 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结构。‎ 细胞质 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质是透明的胶状物,细胞质主要包括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细胞器 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自由扩散 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高浓度的一边到低浓度一边的过膜方式。‎ 协助扩散 被选择吸收的物质,通过载体的协助,从高浓度的一边到低浓度一边的过膜方式。‎ 主动运输 被选择吸收的物质,通过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一般从低浓度的一边到高浓度一边的过膜方式。‎ 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分裂期 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染色质 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在细胞分裂间期呈细丝并交织成网状的物质(是染色体的不同时期的存在形态),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有丝分裂 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和染色体发生规律性变化 无丝分裂 细胞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变化的增殖方式。‎ 赤道板 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位置的平面。‎ 减数分裂 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生物体的功能 新陈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同化作用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 生物体把自身一部分物质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酶 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ATP 三磷酸腺苷,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水分代谢 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渗透吸水 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 原生质层 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矿质元素 一般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如N、P、K等。‎ 矿质代谢 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有氧呼吸 生物体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 生物体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用于微生物则习惯称为发酵。‎ 食物的消化 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营养物质的吸收 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能量代谢 包括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变化。‎ 自养型 生物体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代谢类型。‎ 异养型 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现成有机物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代谢类型。‎ 有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相似、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双方的成对染色体。‎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相配成对。‎ 四分体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受精作用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合子的过程。‎ 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激素 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特殊物质。‎ 激素调节 单指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生命活动的现象。‎ 神经调节 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生命活动的现象。‎ 应激性 生物体对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 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现象 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 变异现象 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 性状 生物体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是基因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DNA 的复制 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基因 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遗传信息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或碱基对序列。‎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 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 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等位基因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表现型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 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 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测交 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基因的分离规律 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性别决定 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决定与性别无关的其它性状的染色体。‎ 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即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基因重组 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基因突变 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自然突变 是自然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人工诱变 是在人为条件下产生的突变。是指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二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单倍体 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生物与环境 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 种群 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 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年龄组成 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性别比例 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出生率 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 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生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生物群落的结构 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简称生态系。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分解者 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碳的循环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自然因素 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者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人为因素 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