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0.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综合仿真测五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孝感)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答案】 C
【解析】 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2.(2015·长沙)《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 )
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
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宋代统治思想是理学,但是从题干信息“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可知遵守儒学的同时也强调利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故A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法家思想的具体化,故B项错误;道家思想是无为而治,材料中“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体现的不是无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加强君权的措施,故D项错误。
3.(2015·淄博)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长9.87米,高0.3米,画中各色人物超过2000个,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天平山、运河、古城墙等地标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江南的山青水绿之美。仇英这幅画作是( )
A.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B.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C.对西洋绘画技法的尝试
D.明末进步思潮流行的体现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整个画卷充满江南的山青水绿之美”可知该画作是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反映,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出现于宋朝,故A项错误。西洋绘画技法、明末进步思潮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C、D两项错误。
4.(2015·南通三调)“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答案】 D
【解析】 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判断该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选项,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民主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A项错误;封建帝制结束指的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C项错误。
5.(2015·武汉5月)右图是1985年拍摄于云南的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对这张照片合理的解读是( )
A.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人力缝纫机成为家庭最重要财产
C.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配额供应
D.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
【答案】 D
【解析】 结合时间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展开,集市上的缝纫摊正在运转,代表的是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D项正确。
6.(2015·南通三调)“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此次中美“会谈”( )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D.取得了中美两国建交的成果
【答案】 B
【解析】 依据“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可知属于《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标志着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B项正确。A、C两项是在1971年;D项是在1979年。
7.(2015·新疆联考)罗马于公元前242年增设了一名外事行政长官专门负责涉外案件的审理工作。因为外事案件案情复杂,涉及面广,而且其所遇事件又常常是公民法中所没有规定的,因此,行政长官在断案时只得斟酌实情,便宜行事。有时甚至干脆直接引用各地早已实行的法律惯例。这一做法( )
A.扩大了法律惯例的适用范围
B.克服了公民法主体狭小的弊端
C.强化了外事行政长官的自主权
D.保护了所有罗马人的法律权益
【答案】 B
【解析】 本题要注意正确分析和解读材料,根据材料,罗马为处理涉外事务,增设了外事行政长官,行政长官在处理案件时,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方式,或据实情,或引用各地自己的法律,这样就克服了公民法只适用于本邦的主体狭小的弊端,B项正确。A项扩大了,表述错误。C项未体现本材料核心内容。D项罗马法只适用于公民,不是所有罗马人,表述错误。
8.(2015·无锡)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依靠( )
A.对外殖民掠夺 B.古罗马的法制
C.文艺复兴 D.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答案】 D
【解析】 对外殖民掠夺是西方崛起的原因之一,从题干材料“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可知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古罗马的法制、文艺复兴分别是西方崛起的原因之一,并非全部原因的概括,故B、C两项错误;据材料“那显然忽视了……发展”和“也没有领会到……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可知西方崛起的原因是多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制度发展和古罗马的法制是易忽视的,综合起来就是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D项正确。
9.(2015·江淮十校)“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出现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模式确立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答案】 B
【解析】 材料认为,如果没有工业和农业的商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这说明苏俄政府认识到商品交换对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是主张进行商品交换的,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商品交换,A项错误。C、D两项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不符合题意。
10.(2015·广州)“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材料观点最有可能出自( )
A.生物进化论 B.《共产党宣言》
C.自由主义思想 D.福利国家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的信息,可以得出该观点主张政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福利国家思想,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1.(2015·郑州三模)据日本NHK电视台2014年9月报道,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后积极推进“俯瞰地球仪的外交”,其出访国家数量创日本历史新高。该现象实质反映出当下日本( )
A.着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致力提升国家政治话语权的影响
C.成功独霸世界政坛的强权理念
D.顺应鲜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地区发展
【答案】 B
【解析】 “俯瞰地球仪的外交”,安倍出访国家数量创日本历史新高,表明当前日本外交活动积极,以外交作为政治突破的手段,提升政治大国的地位,B项正确。A、D项不是根本目的;C项不符合实际。
12.(2015·济南)“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 )
A.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D.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答案】 D
【解析】 从“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可看出该理论是量子理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故A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B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故C项错误;量子理论引导人们深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探索微观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故D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52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8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25分)(2015·武汉)历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千秋,对此人们各有说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成立资源委员会,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资委会开始对汽油、煤炭等国防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材料二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材料三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7分)
【答案】 (1)目的:古代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奢侈生活的需求;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4分)
原因: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和改善人民生活;当时美国经济危机严重,而苏联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4分)
利:为战争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2分)
弊: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工人没有获得普遍的人身自由。(2分,任意两点即可)
(2)区别: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而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官僚资本主义,美国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6分)
(3)区别:斯大林把计划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绝对对立起来,排斥市场价值规律,否定市场经济,不利于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落后面貌;而邓小平则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4分)
贡献: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这个根本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3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古代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了满族贵族的奢侈需要,近代洋务运动则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第二小问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评价要从材料“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与当时时代背景加以回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是从三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的内容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以及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加以回答;第二问即回答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意义。
14.(12分)(2015·江西红色六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上实线部分,代表人类之历史,它不过是上自创世以来,下接未来世界当中之一部分……向外之长箭头代表人类之理想,经常有脱离现状的趋势,实际上这种向外扩充的力量仍被内向的和保守的力量牵制,图上以较短之箭头表示之。结果人类采取的路线不外这两种力量凑合而成的总和。
——黄仁宇《资本主义和21世纪》
请概括黄仁宇的史学观点,结合中外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多角度论证。
【答案】 观点:人类历史是外向激进力量和内向保守力量共同作用(合力)的结果。(2分)
论证:(选择东西方历史上激进与保守力量斗争、最终达成一定妥协的典型事例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古今、中外或者正反多角度论证,此环节满分8分)
西方史实:如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
中国史实: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
评价:作者尝试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深入;同时他的理论侧重既有历史的总结,无法预见历史的发展趋势;而且人类历史发展总是丰富多彩的,并非总是在某种模式的框架内发展。(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请考生在第15、16、17、18四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南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的财政制度,从顺治朝初立,到雍正朝完备,形成一套戒律森严,以解、协饷为核心的制度。清政府对财政收支有严密的规定,其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列有10项,这些税目都是统一的、固定的,不得随意改变。但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此种静态的固定化的财政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动的时局。太平军兴起后,解、协饷制度崩盘,无钱可拨的中央丧失了对地方财政的协调能力,……晚清财源的开辟,中央少有作为,基本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一系列财源相继确立,其中的大项有:厘金、关税、铸币、公债等。这与古代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有很大区别,也导致了地方财政收支日益膨胀和中央收支日益萎缩。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
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明确提出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主张,按照西方的财税理论,改革旧税制,着手新税制的建设……。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后,首先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确立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体制。为了防止中央与地方发生冲突,财政部于1928年11月间正式公布了划分国、地税收支标准案,基本上完成国、地税收系统的划分。
——摘编自张志超等《民国时期(1912~1937)
财税改革问题对话》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前后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积极影响。(7分)
【答案】 (1)变化:从静态的财政体系向动态的财政体系转变;从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或农业税)向商业税转变;从中央政府占主导向地方政府占主导转变。(6分)原因: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开销及战后的条约赔款;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削弱;洋务新政的支出(如办企业、教育、新军)。(任意一点,2分)
(2)措施:按照西方的财税理论,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划分国、地税收系统。(2分)
影响: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为统一全国财政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财政税收制度向现代化方向的转型。(5分)
【解析】 第(1)问一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可知从顺治到雍正,清朝的税目是固定的,统一的,联想到当时清朝的重农抑商,说明其财政收入以土地税为主;鸦片战争后的税收则与商业关系密切。二是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静态的固定化的财政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动的时局”说明鸦片战争后的财政税收则是动态的,原因显然与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等关系密切。三是鸦片战争后政府财源的开辟是地方政府主导,原因自然与清政府的中央权威下降有关。第(2)问的第一小问需要对材料二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二小问一要结合第一小问作答,显然有利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理顺,二要联系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中国税收改革的现代化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
1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15·湖南5月联考)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9分)
【答案】 (1)变化:由较少了解到明确提出立宪。(3分)原因:维新变法的需要。(3分)
(2)意义:君主立宪主张,为维新变法提供政治理论,促进思想解放。民国立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限制袁世凯专权,促进民主共和思想传播。(9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中“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的信息可以看出甲午战前人们对宪政的知识了解甚少;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变法维新的需要的角度分析回答。(2)结合近代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宪政活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影响来回答,可以从“为维新变法提供政治理论,促进思想解放以及限制袁世凯专权,促进民主共和思想传播”的角度思考。
1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5·湖北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出,“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材料二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日本“完全被摧毁”的因素。(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6分)
(2)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9分)
【答案】 (1)观点:战略轰炸;美国海军的优势;苏联红军的对日作战;多种因素的综合;日本经济上的弱点;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美国投放原子弹。(9分,答出任意一点给3分)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展最早、进行时间最长的;中国军民抗击了日本法西斯军队的绝大部分力量,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确保了盟军“先欧后亚”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至少从三个角度证明)。(6分,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信息“战略轰炸”“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红军参战”“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原子弹”等加以回答;第(2)问,从时间跨度、中国战场地位、中国抗日的影响等角度加以说明。
1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5·新疆模拟)
材料 1839年5月1日,当林则徐正在虎门收缴鸦片时,对形势的发展曾作出一个判断:“到省后察看夷情,外似桀骜,内实惟怯。向来恐开边衅,速致养痈之患日积旧深。岂知彼从六万里外远涉经商,主客之形,众寡之势,固不待智者而决。即其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技于内港。粤省重重门户,天险可凭,且其贸易多年,实为利市三倍。即除却鸦片一项,专做正经买卖,彼亦断不肯舍此马头。”在作了这些分析之后,林则徐得出结论:“虽其中不无波折,而大局均尚恭顺,非竞不可范围者。”也就是说,不必担心“边衅”。
1839年10月,英国内阁会议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前往中国。1840年4月,英国议会下院辩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国鸦片商人赔偿案。经过3天的辩论,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提议。1840年4月,美国领事禀林则徐,告以本国及英国报纸载,6月份英国将封锁广州港,要求尽早让美国船入口开舱。林则徐对此官方的正式消息,仍不以为然,称其为“谣言”。
1840年6中旬,英军抵达广东沿海的战舰已达4艘,而林则徐在奏折上却说:“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
——摘编自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概括1839年5月林则徐认为不必担心“边衅”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0年林则徐对形势的判断并分析其原因。(9分)
【答案】 (1)理由:英人外强中干;英国距中国路途遥远,中国优势明显;船坚炮利不适于内河作战;广东地势险要;中英正常贸易获利丰厚,不会因中国禁烟而发动战争。(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判断:认为战争不会爆发,英舰来华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3分)
原因: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对近代战争缺乏了解;缺乏对英国情报的收集和正确分析。(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1)问主要结合材料作答。由“到省后察看夷情,外似桀骜,内实惟怯”可以得出英人外强中干;由“岂知彼从六万里外远涉经商,主客之形,众寡之势,固不待智者而决”可以得出中英相距甚远,中国具有优势;由“即其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技于内港”可以得出船坚炮利不适合内河作战;由“粤省重重门户,天险可凭”可得出广东地势险要;由“即除却鸦片一项,专做正经买卖,彼亦断不肯舍此马头”可得出中英贸易频繁,不会因鸦片而战争。(2)问回答1840年林则徐对形势的判断,由材料林则徐对此官方的正式消息,仍不以为然,称其为“谣言”和“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可以看出林则徐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危机。回答原因时,要注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角度思考,由于闭关政策,整个清廷闭目塞听,对外部的世界了解甚少,结合社会背景即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