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8.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20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时间:30分钟 分数:90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完成1-2题。‎ 时间/年 城市人口比重 时间/年 城市人口比重 ‎1978‎ ‎17.9%‎ ‎1996‎ ‎29.4%‎ ‎1984‎ ‎22%%‎ ‎2002‎ ‎39.1%‎ ‎1990‎ ‎26.4%‎ ‎2014‎ ‎54.8%‎ ‎1.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的(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  )‎ ‎①交通拥挤 ②住房紧张 ‎③出现逆城市化 ④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50%多,且增长速度较快,应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第2题,结合我国城市化率的变化可知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在该阶段,容易出现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016·江淮十校联考)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图甲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乙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读图,完成3-4题。‎ ‎3.1965-2005年,我国属于图乙中的(  )‎ 7‎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4.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说法正确的是(  )‎ A.1965-2005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从图甲可以分析,无论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标准值还是人均GDP标准值都为负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应属于图乙中的Ⅲ型。第4题,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在变化,但并非完全同步;1975-2005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因此我国城市化进程要快于世界平均水平;1985-1995年间和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是否快于经济发展要看图中线的倾斜程度。‎ ‎(2017·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规划图,图中环形为现在的环形道路,箭头为新规划事项,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新规划的事项最可能是城市的 A.过境干道 B.地铁网络 C.通风廊道 D.工业迁移方向 ‎6.该新规划事项的主要目的是(  )‎ ‎①绿化美化市区环境 ②缓解市区的雾霾问题 ‎③缓解市区交通拥堵问题 ④减轻市区的热岛效应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5.C 6.B 解析 第5题,图中新规划的事项穿过市区,延伸方向整体上是西北-东南方向,与季风对吹方向接近,最可能是城市的通风廊道,C项正确。过境干道不会穿过市区,A项错误。地铁网络主要在市中心区,不会通到郊外,B项错误。工业迁移方向不会经过市区中心,D项错误。第6题,该新规划事项的主要目的是使空气流通,缓解市区的雾霾问题,②对。对绿化美化市区环境作用不大 7‎ ‎,不是主要目的,①错。不能缓解市区交通拥堵问题,③错。空气流通,利于减轻市区的热岛效应,④对。‎ ‎(2016·海南)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8.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9.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7.C 8.B 9.A 解析 第7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在1.00附近最为平衡。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8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化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第9题,结合图可以得出,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 ‎(2017·襄阳模拟)为了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韩国首尔市打造水循环利用系统,欲将首尔市打造成“水循环城市”。下图为韩国首尔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据此完成10-11题。‎ 7‎ ‎10.下列做法对环节X有阻碍作用的是(  )‎ A.平整土地,疏松土质 B.降水强度增大,持续时间加长 C.加快城市化进程 D.植树种草,提高城市绿化率 ‎11.首尔为打造水循环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人工降雨,以增加城市地表水可用量 B.修建蓄水池,储存多余的地表径流 C.打破水泥路面,让雨水直接补给深层地下水 D.在市区内大面积植树造林,以增加蒸发量 答案 10.C 11.B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X环节为下渗,平整土地、疏松土质和植树种草有利于增加下渗量;降水持续时间加长也是利于增加下渗量;加快城市化进程会导致地面硬化增加,从而阻碍雨水下渗,故C项正确。第11题,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及其意义可知,人工降雨一般用来缓解旱情,对于增加城市地表水可用量意义不大,A项错;通过修建蓄水池把短期内的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后变成水资源再利用,可以完善城市水循环,同时也可以减少城市内涝,B项正确;图中显示雨水不能直接补给深层地下水,且打破水泥路面难度较大,C项错;在市区内大面积植树造林不符合实际情况,D项错。‎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6分)‎ ‎12.(2016·上海)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7‎ 材料一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业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 7‎ 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分)‎ ‎(2)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3分)‎ 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2分)‎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3分)‎ 原因: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2分);②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2分)‎ ‎(3)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2分);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2分);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2分),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2分)。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崇明城市化率远低于上海市,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因此滞留的劳动力较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第二产业产值较高,但从业人员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第(3)题,表中显示崇明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故能带动人员就业,也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十八大提出,今后我国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 7‎ 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加速发展阶段(2分)。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每要点2分,共6分)‎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每要点2分,共6分)‎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2分),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2分)。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2分)‎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2分);提高郊区绿化率。(2分)‎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