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专题 功、功率、动能定理习题 鲁科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功、功率、动能定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 1、讨论力F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功的多少[  ]‎ ‎  (1)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是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 ‎  (2)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为‎2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前进了s.‎ ‎  (3)斜面倾角为θ,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推进了s.‎ ‎  A. (3)做功最多   B. (2)做功最多 ‎  C. 做功相等      D. 不能确定 ‎ 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  B.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  C.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  D. 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 3、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  ]‎ ‎  A. 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 力F做的功为Fscosθ ‎  C. 力F做的功为Fssinθ   D. 重力做的功为mgs ‎ 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2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  B. 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  C. 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 ‎  D. 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 ‎ 5、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的加速度是α,上升的高度是h,则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  ]‎ ‎   A. mgh       B. mαh ‎   C. m(g+α)h   D. m(g-α)h ‎6. 如图3所示,在高为H的平台上以初速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离抛出点的竖直距离为h的B点时,小球的动能增量为[  ]‎ 图3‎ 4‎ ‎  ‎ ‎ 7、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总质量为M的小车,车板侧面固定一根弹簧,水平车板光滑.另有质量为m的小球把弹簧压缩后,再用细线拴住弹簧,烧断细线后小球被弹出,离开车时相对车的速度为v,则小车获得的动能是[  ]‎ ‎  ‎ ‎ 8、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而获得速度 v,若水平面不光滑,物体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F/n(n是大于1的常数),仍要使物体由静止出发通过位移s而获得速度v,则水平力为[  ]‎ ‎  ‎ ‎ 9、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位移为s时撤去F,物体继续前进3s后停止运动,若路面情况相同,则物体的摩擦力和最大动能是[  ]‎ ‎  ‎ ‎10、如图4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 v=‎4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到皮带A处,物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之间距离s=‎6m。求物块从 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多少功?(g=‎10m/s2)‎ 图4‎ ‎ 11、如图5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m、H已知,求:‎ 图5‎ ‎  (1)物体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 ‎ 12、质量为m的滑块,由仰角θ=30°的斜面底端A点沿斜面上滑,如图5所示,已知滑块在斜面底端m时初速度v0=‎4m/s,滑块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且斜面足够长,求滑块最后静止时的位置。‎ ‎ 13、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一细绳穿过其光滑小孔并牵引其在光 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拉力为值时,匀速转动,半径为,当细绳拉力为值时,小球仍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为,求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 4‎ 图5 图6‎ ‎ 14、如图7所示,M=‎2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面上AB段是长L=‎1m的粗糙平面,BC部分是半径R=‎0.4m的光滑1/4圆弧轨道,今有一质量m=‎1kg的金属块静止在车面的A端.金属块与AB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若给A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为I=5N·s的瞬间冲量,求小车能获得的最大速度(g取‎10m/s2)‎ 图7‎ 4‎ ‎【试题答案】‎ ‎1、C ‎2、B ‎ ‎3、C ‎4、A ‎5、C ‎6、D ‎7、D ‎8、A ‎9、D ‎10、8J ‎11、 ‎ ‎12、SAC=‎‎1.21m ‎13、(F2R2-F1R1)/2‎ ‎14、‎3m/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