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7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学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7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2.罗斯福新政的时间和目的——(b)‎ ‎(1)时间:1933~1935~1939年。‎ ‎(2)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况,摆脱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9‎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b)‎ 措施 内容 作用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银行停业整顿;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管制证券业等 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避免了盲目竞争,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工业复苏 调整农业政策 补贴农民;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稳定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恢复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 ‎(1)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c)‎ ‎(1)经济(直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2)政治(间接影响):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社会影响: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 ‎(4)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它不仅成为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端,也对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 ‎1.经济大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他国家亦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普遍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范围,波及整个世界。‎ ‎2.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1)经济方面 ‎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形成。‎ ‎②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2)政治方面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应对危机:一种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一种是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制。‎ ‎②苏联: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高度个人独裁,一党专政的制度,虽缺乏民主监督机制,但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业化的快速实现。‎ ‎(3)国际关系:这十年可被称作“走向大战的十年”,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幌子疯狂侵略,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3.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2)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 19‎ ‎(3)以工代赈,开拓国内市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 ‎(4)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 ‎(2018·4月浙江选考,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抓题眼] “蓝鹰运动”是题眼,它是罗斯福恢复工业生产的措施,故B项正确。‎ ‎[找错点] 本题难度较低,仅考查对所学基础知识准确识记。‎ 答案 B ‎1.(2017·11月浙江选考)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下列选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  )‎ A.《农业调整法》 B.《紧急银行法》‎ C.《社会保险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 答案 D 解析 本题关键词为“美国工人运动”“胜利”“缓和劳资矛盾”,因此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中保护劳工权利的措施。《公平劳动标准法》内容包括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旨在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故答案为D。‎ ‎2.(2016·10月浙江选考)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他采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向国民解释新政,争取支持。这种形式是(  )‎ A.炉边谈话 B.国会演说 C.拟订法案 D.自由放任 答案 A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总统向国民解释新政的形式是炉边谈话。‎ 19‎ ‎3.(2018·湖州选考评估)“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力更生的意志和他们的勇气决心。”为此,罗斯福(  )‎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以工代赈 C.推进劳资谈判 D.调整农业生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意在维护失业者的自尊,推动其自力更生,A选项无关对失业者的救助,故A项错误;以工代赈是给工人提供工作机会以代替直接救济,可以达到材料中的意图,故B项正确;C选项不能推动失业者自力更生,故C项错误;D选项同样达不到材料中的意图,故D项错误。‎ 考点二 国家治理模式多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加试——(b)‎ ‎(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 ‎(1)原因 ‎①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②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赤字问题。‎ ‎③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 ‎④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2)特点 ‎①“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②“新”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19‎ ‎③“新”在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 ‎3.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 ‎(1)特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内容: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3)成就: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4.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 ‎(1)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2)内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3)成就: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远远超过其他工业国家,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加试——(b)‎ ‎(1)特征: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进程:①形成:1945~1979年运用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②发展:1979年~20世纪9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实行了货币主义政策;③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转变,出现了“多市场、少政府”的趋势。‎ ‎6.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加试——(b)‎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2)方针:1946年,确定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 ‎(3)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4)影响:①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②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特点与评价 ‎(1)特点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大力干预。‎ 19‎ ‎②社会改革:建立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③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形成“新经济”。‎ ‎④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比重不断提高。‎ ‎(2)评价 ‎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缓和。‎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2.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四种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实行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自由主义: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4)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调整了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1.(2016·4月浙江选考)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说,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20个月。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  )‎ A.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 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C.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 D.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答案 B 19‎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新经济”时代,通过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该政策是适当增税,A项错误;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C项错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赤字问题,D项错误。故选B项。‎ ‎2.(2015·10月浙江学考)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业成功的秘密。当时日本所采取的是(  )‎ A.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B.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 答案 C 解析 二战后初期,为了恢复和重建经济,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其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3.(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美国总统的竞选口号往往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有关,下列竞选口号能体现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特点,并出自20世纪50年代的是(  )‎ A.胡佛:每个锅里都有鸡,每个车库都有车 B.罗斯福:我建议搞一个新政 C.艾森豪威尔:和平和繁荣 D.尼克松:结束战争,赢得和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解答须注意有两个限定条件:体现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特点、20世纪50年代。A、B项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前后的口号,排除A、B项;艾森豪威尔为第34任美国总统,处于20世纪50年代,和平和繁荣与黄金时期的经济持续繁荣的特点相符,C项正确;D项可从时间上较快排除。‎ 19‎ 考向一 常考主干知识 ‎1.以下是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 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 000万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和失业人数方面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选D。‎ ‎2.(2018·杭州选考测评)“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为执行这一原则,罗斯福政府(  )‎ A.给予工人谈判的权利 B.采取以工代赈的政策 19‎ C.规定工人最低工资 D.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答案 B 解析 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以工代赈政策,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从而尽力使每个家庭可以实现自给和安居乐业,故B项正确;给予工人谈判权利、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属于恢复工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故A、C、D三项错误。‎ ‎3.(2018·浙江课改联盟学考评估)下图为某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 答案 D 解析 从“复苏”到“繁荣”所处的时间段是1990~2000年,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 ‎4.(2018·宁波十校学考评估)有一个国家在二战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它的奥秘用通俗的公式表示就是:“市场经济+总体调节+社会保障”。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答案 C 解析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市场经济+总体调节+社会保障”的模式,德国就是利用这个模式在二战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故C项正确。‎ 考向二 社会热点、学术前沿 ‎5.(国际视野——中国与世界的关联)‎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产品价格曾经暴跌,直接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村,无人愿意种地,也无人愿意买地做地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蓬勃发展 19‎ B.土地改革取得卓越成效 C.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经济危机限制进口,因而使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导致价格暴跌,故C项正确。‎ ‎6.[社会热点——社会保障]‎ ‎(2018·浙江课改联盟命题交流)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项社会政策。这项政策的目的是(  )‎ A.复兴工业生产 B.整顿金融秩序 C.建立社会保障 D.开展工赈救济 答案 C 解析 由图示可知这是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故选择C项。‎ ‎7.[社会热点——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台州学考评估)有人指出,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下列组合中,与此说法最匹配的一项是(  )‎ A.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欧美福利国家 C.戈尔巴乔夫改革——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 答案 B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欧美福利国家主要是通过普遍的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符合“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故B项正确。‎ 19‎ 考向三 必考与加试结合点 ‎8.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答案 A 解析 考查美苏在1929~1938年间经济发展的对比,要从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角度联系史实进行分析。美国1929年爆发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变化应该呈下降趋势,苏联则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上升,排除B、D两项;美国虽然受经济危机影响,但是世界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一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苏联1937年也仅仅是世界第二,在美国之后,因此排除C项,A项正确。‎ ‎9.(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①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迅速走向工业化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故①正确;当时美国生存艰难不是源于人口众多,而是经济危机,故②错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完成工业化,与当时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故吸引美国人向苏联移民,故③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波及美国本土,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19‎ ‎10.(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不包括(  )‎ A.承认商品货币关系 B.保持国家对经济的可控制性 C.维持自由竞争的经济机制 D.承认不同所有制的合法性 答案 C 解析 自由竞争的经济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不是维持自由竞争机制,故C项不是其相同点,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 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缩减了70%,失业人数达到1 700万。材料反映了这场经济危机(  )‎ A.爆发十分突然 B.影响极其深远 C.破坏性非常强 D.涉及地域广阔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信息“美国有5 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缩减了70%,失业人数达到1 700万”可知,经济危机的破坏性非常强,故C正确。‎ ‎2.(2018·浙江课改联盟学考评估)下图为某同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20世纪3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指数的折线图,此折线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在内)‎ A.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 B.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大量失业 C.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 D.世界各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19‎ 答案 C 解析 1929~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由100下降到63.8,反映了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性,故C项符合题意。‎ ‎3.(2018·浙江课改联盟命题交流)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三分之二,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这体现了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 A.涉及范围广 B.破坏性大 C.持续时间长 D.来势缓慢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可得出危机破坏性相当大的结论。‎ ‎4.(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罗斯福执政期间,反对者称其措施为“淡红色的社会主义”。这主要是因为(  )‎ A.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B.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 C.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答案 A 解析 本题解答关键是理解“淡红色的社会主义”的涵义。罗斯福上台执政的背景是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而红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上的表现是计划经济,其“淡”说明相比之前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不符合“主要”之要求,排除D项。‎ ‎5.(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 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答案 C 19‎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安定,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最准确的表述为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正确;计划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专利,故D项错误。‎ ‎6.罗斯福本人就很清楚地说过,他坚信“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新政”把这个制度“从深渊中拉出来”。材料主要表明“新政”(  )‎ A.并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 B.是罗斯福总统坚信凯恩斯主义的产物 C.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D.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答案 A 解析 材料“坚信‘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说明新政未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新政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新政拯救了危机中的美国经济而非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7.(2018·浙江课改联盟命题交流)有资料表明,罗斯福就任总统的头一年,失业率是25%。到1937年时,失业率已稳步下降到15%左右。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 A.以解决就业为主要目的 B.推动了经济的有效恢复 C.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 D.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 B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经济发展,不是解决就业,故A项错误;失业率的降低表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故B项正确;失业率的降低不能表明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D项错误。‎ ‎8.(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罗斯福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此评价针对的是(  )‎ A.《社会保险法》 B.《紧急银行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农业调整法》‎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中“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说明其与社会保险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银行系统、工业和农业,故B、C、D项错误。‎ 19‎ ‎9.(2018·舟山学考评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 A.实行国有化 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C.扩大政府开支 D.政府直接采购 答案 B 解析 二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指令性经济计划,而是指导性经济计划。‎ ‎10.(2018·宁波学考查缺补漏)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的经济理念是(  )‎ A.计划经济 B.自由放任 C.重商主义 D.国家干预 答案 D 解析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故D项正确。‎ ‎11.(2018·绍兴学考评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等信息分析,D项正确。‎ ‎12.(2018·浙江课改联盟学考评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所谓“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干预,全面调控 B.市场调节,保护竞争 C.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答案 D 解析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D项正确;A是罗斯福新政时的政策;C是里根上台后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B强调的是自由资本主义。‎ ‎13.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措施不包括(  )‎ A.适当增税 B.鼓励消费 C.实行赤字财政 D.裁减政府雇员 答案 C 19‎ 解析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C项错误。‎ ‎14.(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下列哪一主张属于该流派的思想(  )‎ A.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B.通过高福利来消除贫富差距 C.完全肯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 D.反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 A 解析 凯恩斯理论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结合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政策可知,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故A项正确。B项体现的是凯恩斯主义,C项不符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D项说法错误。‎ ‎15.(加试题)(2018·浙江课改联盟选考评估)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一览表 国家 经济发展模式 英国 混合市场经济 法国 计划指导型经济 联邦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日本 政府主导型经济 这些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自由放任主义 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 答案 B 解析 从题中所给出的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B。‎ 二、非选择题 ‎16.(2018·宁波学考评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原因。‎ 材料二 凯恩斯主义认为,社会总需求(即有效需求)是由总消费需求和总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根源,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必须通过变更利率、通货膨胀、公共投资和公共工程等手段来干预经济生活。凯恩斯的这一理论宣告了资产阶级经济思想上自由放任主义的统治地位的结束。——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1)内容:市场经济是“自然秩序”;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枷锁;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工业资本主义呈现新的发展规律;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逐渐在社会上流行。‎ ‎(2)变化:凯恩斯主义取代古典经济思想(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取代自由放任主义)。‎ ‎17.(加试题)(2018·温州十校命题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摘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 答案 (1)创新: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背景: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19‎ ‎(2)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自由贸易”和“政府干预的手段”两个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英美两国经济制度建立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总结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第(2)问,结合材料二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相关史实,可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两次变化是: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