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含答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含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复习】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定 义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 水分(海陆位置) ‎ 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变化 重要因素 水分 热量 ‎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 大致沿等高线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 从山麓到山顶 典型地区 ‎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 ‎ 典型案例 非洲沿2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从赤道向南北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大陆东西两岸从沿海向内陆分别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 简单图式 空间规模和尺度 尺度最大(全球性)的分异规律 尺度次于纬度地带性 尺度次于经度地带性 ‎1、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比记忆法 ‎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 形成原因 ‎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 温带草原(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雨林带 ‎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 热带稀树草原带 ‎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 ‎ 热带稀树草原带 ‎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 温带荒漠带 ‎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 判定南北半球 ‎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 判定热量带 ‎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 ‎ 判断纬度高低 ‎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 判断阴阳坡 ‎ 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 ‎ ‎4.雪线及其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 温度(热量或纬度) ‎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 降水因素 ‎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 地貌因素 ‎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 ‎ 季节因素 ‎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 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泛练习题 一、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如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B.地形坡度减小 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D.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2.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 A.风化作用减弱 B.搬运作用增强 C.侵蚀作用减弱 D.成岩作用增强 解析:1.D 2.C ‎ 第1题,植树造林后,树冠对降水有阻挡作用,落叶、根导致地表径流阻力增大,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滞后,故选D。‎ 第2题,读图可知植被覆盖率增加后,洪峰时间相对滞后,洪峰流量相对减少,说明地面径流减少、流速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故选C。‎ 二、(2019·湖北重点中学联考)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现象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1.A 2.C ‎ 第1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到黄,之后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 银杏树叶由绿到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 第2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两地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这反映出不同纬度之间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