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4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训练一附答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标高考历史综合能力训练(一)‎ ‎9.辟雍(右图)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 ‎ 大学。史学家钱穆说:“西周镐京,辟雍所以行礼 ‎ 乐,宣教化,此乃政治上之莫大任务。“对其理解 ‎ 正确的是 ( )‎ ‎①其教育与政事密切相关 ‎②体出了思想自由、学术争鸣的文化特点 ‎③这有利于维护宗法分封制 ‎④这体现了当时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制 ‎ A.①②④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 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的的贫瘠和 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 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 ‎ A.井田制 ‎ B.均田制 ‎ C.地主土地私有制 ‎ ‎ D.农民土地私有制 ‎1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没有因袭 ‎ 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的上升。“此段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 ‎ A.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充分洗礼 ‎ B.殖民运动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 C.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 ‎ D.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 ‎12.旗袍源于满族女装。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近来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妻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此理解正确的 ( )‎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体现了笼统排外的思想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某历史档案馆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 )‎ ‎ A.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 C.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的实现 D.国民党坚持一党独 ‎14.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 粮食 ‎ 棉花 钢 煤 原油 ‎1952年 ‎163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 ‎1956年 ‎192亿吨 ‎1445万吨 ‎447万吨 ‎110亿吨 ‎116万吨 ‎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 )‎ ‎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15.“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 C.组建北约 D.成立经互会 ‎16.下列四幅图是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关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 ‎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 ‎③马英九的胜选表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 ‎ ‎④国际反华势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7.(25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8分)‎ 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 (2)“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7分)‎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3)据材料指出,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海伦.凯勒的理想对你有何启示?( 6分)‎ ‎(4)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4分)‎ ‎【选做部分】‎ ‎33.(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一: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华文明史》‎ ‎ 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梁启超 ‎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6分)‎ ‎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摘自梁启超《年谱长编》‎ ‎ 材料二: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瑚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4分)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2分)‎ ‎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影响。(4分)‎ ‎35.(10分)【历史——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一:右图漫画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 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 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 ‎ 材料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盟国的 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方式的侵略 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 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 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 ‎——尼克松演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二体现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6分)‎ 答案 ‎34.(10分)[历史一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1)“病”:奴隶性“药”:自由。(4分)核心:兴民权,救亡图存。(2分)‎ ‎ (2)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激发了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35.(10分)[历史——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1)古巴导弹危机;说明在这场较量中优势在美国。(4分)‎ ‎ (2)变化:在美苏争霸中,曲进攻转为防御。%分)‎ ‎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苏联的军事实力赶上并超过美国;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日本、欧共体挑战。(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历史综合能力训练(一)答案 ‎9-10DB 11—15CCAAB ‎‎16C ‎27.(25分)‎ ‎ (1)希措: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分)。‎ 孔子提出了“仁”“礼”。(4分)‎ 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分)‎ ‎ (2)原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3分)‎ 新气象: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4分)‎ ‎ (3)影响:展示科技与工业发展的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博会推动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人们的视野。(4分)‎ ‎ 启示: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人民从历史兴衰中感受生活。(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 (4)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交流越来越便利;两极格局解体,意识形态冲突程度减弱;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对话与交流。(4分,任答两点即可)‎ ‎【选做部分】 ‎ ‎33.(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4分)‎ ‎ (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兴办女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3分)‎ ‎ 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3分,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