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现代史复习 20页

  • 164.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中国现代史复习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现代史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概述 ‎1、特征:处于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2、政治:‎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②“一边倒”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 ‎ ‎3、经济:‎ ‎①1949~1952年:没收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海关主权,建立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②1953~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4、社会生活:取缔丑恶现象,颁布《婚姻法》,社会风气根本改变。‎ ‎5、文化:‎ ‎①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理论。毛泽东在各时期的军事、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统战等方面均有创见。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②文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 ‎④科技:中国科学院成立,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线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1949—1956年:新中国外交(阶段一)‎ ‎1949—1956年: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之一 ‎1950—1953年:参与抗美援朝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1953—1957年:一五计划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1957年: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但中共领导人错误估计形势导致反右斗争扩大化 政治 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中共将成为执政党,新中国即将成立 ‎(2)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采用公元纪年 ‎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代会职权 ‎ 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定五星红旗为国旗;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定为国歌)‎ ‎(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二、新中国诞生(开国大典)‎ ‎(1)背景:第一届人民政协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筹备建立新中国。‎ ‎(2)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筹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4)成立标志:开国大典 ‎(5)特点: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6)意义: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 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 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 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温故知新)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 掀起国民革命运动——武装起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国共第二次合作,‎ 领导开展全民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反对统治。‎ 认识:‎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 ‎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各族儿女的支持。‎ ‎ C、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逐渐形成了团结合作的亲密关系。‎ 四、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 ‎(1)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 ①继续解放全国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大陆的全部解放,中国基本上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②进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 ‎ ③开展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羸得了和平环境。‎ ‎ ④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 ⑤合理调整工商业。发挥了私营工商业有得于国计民生的作用。‎ ‎ ⑥加强对农业和矿业的领导。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2)结果: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 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并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五、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体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特色:人民当家作主 ‎4、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 ①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 ‎5、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 ②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 ‎ ③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 ‎ 制定和执行。‎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历程:①1954年《宪法》确立 ‎ ②1957—1976年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文革遭破坏 ‎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完善,加强立法。‎ ‎2、基本特点:①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形式; 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3、确立意义:奠定了政治建设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关系; 昭示了权力属于人民 ‎4、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人民主权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②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提 ‎ ③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的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 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 ⑤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七、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 ‎⑴、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⑵、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⑴确立: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⑵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⑶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⑷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⑸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 ⑹发展历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此时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而是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具备参政议政、‎ ‎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 ‎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行使全国人大职能,1956年,共产党提出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文革”期间,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1982年,共产党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 中共提出了各党派,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九、民族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背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国情决定;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 ‎(3)法律依据:《共同纲领》——产生;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4)基本内容: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5)发展历程: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自治区]‎ ‎ 其后,相继成立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 ‎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最后一个自治区]‎ ‎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6)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 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民族平等;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 ‎ 整体利益协调起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经济 性质:新民主主义经济(1949---1956年)‎ 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 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1)背景: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搜刮,长期战乱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2)措施:首先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市场物价 ‎ 统一财政经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 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 ‎(3)成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2年底【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4)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制订时间:1953年 ‎2、内容: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二)“一五”计划(1953—1957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 背景:国内: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经济基本好转;政权得到巩固;工业体系落后与世界水平;国际苏联的帮助及经验 ‎(2)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总路线是一五计划的依据,一五计划是实现总路线的步骤。‎ ‎(3)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 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5) 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展开。‎ (6)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重工业的水平是一国工业发展的标志;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 ‎ 我国还未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力量薄弱;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包围中。‎ ‎(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设)‎ ‎(1)背景:我国还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落后的农业国 ‎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2)对农业的改造:1953年开始,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 ‎ 采用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 1955年底基本实现合作化。‎ ‎(3)对手工业的改造:采用与农业改造同样的步骤。‎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3年中央确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方针。‎ ‎ 1955年底通过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5)意义:到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同时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存在的问题: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②对一部分私营工商业者使用和处理不当。‎ 外交 一、新中国外交(阶段一)‎ 背景: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出现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政策:1﹑另起炉灶:表现: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 意义: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表现: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 意义: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 ‎3﹑一边倒:表现: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 成就:1949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 ‎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同:1﹑经历:曾受殖民主义侵略;2﹑任务: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二、中苏结盟 ‎(1)背景:在建国后第一年里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过程:1950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贷款给中国三亿美元。‎ ‎(3)意义: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背景:新中国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与内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四、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过程与内容:1954年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意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国际会议,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 万隆会议上中国化解了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对亚非国家经济援助,‎ ‎ 取得亚非国家的国际政治支持。‎ 思想 一、“双百”方针 ‎(1)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内容和意义:“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 ‎ 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 ‎ 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二、扫盲教育 1) 我国进行扫盲教育工作的原因:‎ ‎(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2)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 2) 扫盲教育的过程与成效:‎ ‎(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4)成效:新中国成立50年来, 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 三、义务教育 ‎1.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2.措施:①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②90年代以来,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 ‎3.成就:2001年1月1日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抛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四、高等教育 ‎1、曲折发展历程 ‎(1)建国初,中国的高校改造和调整参照苏联,忽视中国实际情况;‎ ‎(2)1958年起,实施“教育大革命”,初步建立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 ‎(3)1961年,根据八字方针,到1963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4)“文革”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5)1977年“文革”后,高考招生制度恢复,学校教育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 ‎(6)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2.我国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 ‎(2)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3、思考教育和科技、经济间的关系: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 ‎ 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 ‎ 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4、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①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其中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②‎ 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毛泽东思想 ‎1、形成与发展:‎ ‎①发端(国民革命时期):针对陈独秀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 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 ‎②初步形成(大革命失败后):相继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 ‎ 探索出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创举 ‎ 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标志; ‎ ‎③成熟(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1940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④继续发展 ‎1)背景:中国仍然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落后的农业国;中国人口多,经济文化落后 ‎3)主要思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在:政治上: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 经济上: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⑤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 ‎ 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矛盾;‎ ‎ 1957年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2、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③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1956年底—1966.5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概述 ‎1、特征:基本特征是“探索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由“左倾”思潮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总之,这一时期成绩与挫折并存。‎ ‎2、政治:①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②中共八大 ‎3、经济:①八大”的正确方针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③右派斗争扩大化 ‎4、思想文化:①1956年,《论十大关系》,“双百“方针促进文学艺术发展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③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线索 ‎ 建设时期:1956—1966‎ ‎1956—20世纪60年代末:新中国外交﹑阶段二 ‎1956年:中共八大;‎ 中国共产党提出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提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7—1966年: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之二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1958—1960年:大跃进 ‎1960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0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5年:成立最后一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是世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政治:‎ 一、1956年: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成为以后一切问题的根源。‎ ‎(2)内容:分析我国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确立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评价:反映了人民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是一次成功探索,但未能坚持。‎ ‎ 八大的探索是正确的,但其确定的路线并未贯彻。‎ 经济 一、1956年底—1957年 经济较快发展: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二、1958—1960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 ‎(1)背景: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毛泽东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建设总路线。‎ ‎(2)两者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农业;工业上制定了脱离实际的“超英赶美”农业上实行人民公社会运动 ‎(4)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进入高潮时中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5)错误根源:“大跃进”夸大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犯了严重“左”倾错误;‎ ‎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提高,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6)教训:经济建设要尊重经济客观规律,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危害:造成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环境破坏严重。‎ 三、1959—1961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和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1)背景:“大跃进”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结构失调;‎ ‎ 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2)过程: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 1960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 ‎ 1960年冬——1966年春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但思想上始终没有纠正“左”的错误 ‎ 1962年起经济得到恢复 ‎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 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1960年开建,1962年基本建成。‎ ‎(3)特点: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4)结果: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四、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经济建设的主要相似之处和存在的共同问题。‎ ‎(1)相似: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制订五年计划;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2)共同问题: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3)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①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 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③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 ‎ ⑤总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外交 ‎ 一、外交环境恶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敌视、封锁、包围中国;中苏断交,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二、新中国外交(阶段二)‎ ‎(1)背景:外交环境恶化:苏共召开二十大,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 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发展经济(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政策:“两个拳头回击”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3)成就:与大批亚非发展中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思想 一、1956—1966: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之二 ‎(1)背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教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2)文章:《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阶级矛盾、‎ ‎ 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意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表现在:观点的错判和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批判;‎ ‎②“文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双百”的窜改和歪曲,使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而且科学研究几乎停止 教训:①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据此制定方针政策。‎ ‎② 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④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⑤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⑥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 概述 ‎1、特征:由“左倾”思潮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基本特征是曲折中前进。‎ ‎2、政治经济:文革对民主法治的践踏,经济建设受到沉重打击,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凭票供应,需要进一步解决温饱问题。‎ ‎3、外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线索 文革时期:1966—1976‎ ‎ 1966—1976年:文革,高考废止;国民经济的劫难 ‎ 20世纪70年代—1978:新中国外交(阶段三):新局面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进入航天时代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 ‎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政治 ‎1966—1976年:文革 ‎(1)原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危险 ‎ 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 过程概略: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遭到人身迫害 ‎ 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 造反派非法夺取党政领导机关的领导权 ‎ 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 ‎(3)恶劣影响:①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年未召开,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 ‎ ②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经济生产衰退 (4) 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经济:‎ (5) 遭到巨大损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经济 国民经济的劫难 ‎(1)背景:文革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过程:1967—1968:经济下滑;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 1973:经济出现复苏局面:原因: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 1975:经济出现迅速回升:原因: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 系统纠正文革错误(全面整顿的实质),采取有 ‎ 效措施不久,形势再度混乱:原因: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3) 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外交 一、新中国外交(阶段三:新局面)‎ ‎(1)背景:苏联:勃列日涅夫片面发展重工业,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大国沙文主义威胁中国安全;‎ ‎ 美国:日本和欧共体实力上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 中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出现第二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2)政策:独立自主 ‎(3)原则: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 国家的关系。(“一条线”)‎ ‎(5)成就: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但由于美国抵制而无法取得联合国代表权;‎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发展中国家力量在联合国增强,美国地位衰落,中美关系缓和 ‎ (“乒乓外交”与基辛格秘密访华)。‎ ‎ 过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亚非23国的提案,‎ ‎ 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 意义:为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创造条件。‎ ‎ ②外交出现新局面: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建交、中日建交 ‎ 背景:中美长期敌对;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 以及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使得美国不得不考虑与中国改善 ‎ 关系;中国为应对来自苏联威胁而改善中美关系。‎ ‎ 过程:1971年4月东京第31届世乒赛,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和美国运动员科恩友好交流,“乒乓外交”展开;‎ ‎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和只有一个 ‎ 中国的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 意义:中美关系的改善促使中日于1972年,日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期间建立外交关系;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 ‎ ‎ 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思想 双百方针遭到挫折,文化思想专制。‎ ‎(1)教育 过程与内容: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空间技术的发展 过程与内容: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意义: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3)农业技术的发展 过程与内容: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 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 ‎(4)文化艺术发展的曲折年代 背景:政治运动扩大化,“文革”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做政治问题。‎ 过程与内容:江青等将改编后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龙江颂》《杜鹃山》作为“样板戏”推广到全国,出现“样板戏一统天下”局面。‎ ‎1978年—至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概述 ‎1、特征: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纠正“左”倾错误,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并发展、完善。‎ ‎2、政治:‎ ‎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拨乱反正);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P83。‎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进展。‎ ‎④不结盟、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千年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加入WTO)。 ‎ ‎3、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加入WTO);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4、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变化翻天覆地:吃讲营养、穿讲时尚,住讲舒适;铁路、公路密集,民航世界大国;2000年固话、移动电话世界第二;电视普及;1993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 ‎5、思想文化:‎ ‎①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②文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 ‎③教育:恢复高考;教师职称;“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立法。‎ ‎④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863计划”、“火炬计划”;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成就巨大。‎ 线索 重建时期:1976—1978年 ‎1976年,文革结束,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新时期:1978至今 ‎1978年: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经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1979 年:政治: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真正停火,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80年:经济:成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0世纪80年代:文化:邓小平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立了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1982年:政治:修订了宪法;‎ ‎ 确立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 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讨论香港主权问题 ‎1983年:文化: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Ⅰ号”‎ ‎1984年:政治: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5年以后:经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相继开放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1987年:政治: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8年:经济:成立经济特区:海南岛 ‎1990年:政治: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经济:浦东地区开始开发和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1年:政治: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秦山核电站投入运行 经济: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1992年:政治: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 经济: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谈话”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体制;‎ ‎ 我国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5年:政府启动安居工程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9年:政治:第九届人大将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 文化:“神舟”飞船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国 ‎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亚太经合组织第九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2002年:政治: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 经济: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03年10月15日:“神5”载人航天成功,是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会面,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 政治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1977年“两个凡是”严重禁锢人们思想;“文革”结束后1978年底,邓小平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 ‎ 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过程: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国上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 意义:冲破“两个凡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局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政治:1966—1976年,十年文革: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民主法制被践踏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年没有召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 经济:1966—1976年,十年文革,国民经济发展曲折 ‎ 文化:《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 邓小平提出反对“两个凡是”,提出要解放思想[重点],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内容:政治: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平反冤假错案 ‎ 作出战略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 拨乱反正,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 经济: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 文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2)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道路,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道路的起点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 三、改革开放:‎ ‎(1)含义:改革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分农村和城市;开放主要是对外开放。‎ ‎(2)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本质的区别: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1)发展趋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2)发展历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 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1999年:将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3)意义:‎ ‎ ①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 ②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 ③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和《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 ‎ 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 ④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 ‎ 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4)启示:民主与法制需要不断完善,要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我们身边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都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实践 ‎(1)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台湾可保留军队。‎ ‎(2)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3)确立: 1982年宪法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 ‎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4)香港回归: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讨论香港主权问题 ‎ 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 意义:洗刷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标志着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5)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6)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 背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开始。‎ ‎ 过程: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元旦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 8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增加 ‎ 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 ‎ 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 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 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文件 ‎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 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会面,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 ‎ 意义: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使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九二共识”‎ ‎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经济 一、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①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存在弊端,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 ②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2) 含义: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改革的本质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 ‎ 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目的: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5)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在农村,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只为主要形式,同时发展乡镇企 ‎ 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意义:经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早从1978年,安徽四川开始)‎ ‎(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后,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2)必要性:基本国情: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人民公社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3)内容: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内容:‎ ‎①废除人民公社制;‎ ‎②措施: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 1)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 A、性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 B、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 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C、作用: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 D、实行的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 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 ‎ 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 ‎ 2)管理体制: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 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3)购销体制: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 4)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 ‎ 了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 5)取消农业税,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5)作用: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 ‎ 形势和社会面貌 ‎ ②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③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 ‎ 企业和非农产业 (6) 为什么先在农村改革: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80%左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史证明农村不稳定,‎ ‎ 整个政治局势将不稳定;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生活贫困。‎ 三、建国后农村的四次调整 原 因 核心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 ‎1950-1952‎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存富农经济。‎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发展集体所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1958-1978‎ 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严重挫伤生产者积极性,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起)‎ 正确总结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教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 ‎(1)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 ‎(2)目标: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忽视经济发展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4)危害:企业缺乏自主权,吃“大锅饭”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 ‎(5)过程:第一阶段:1984—1992年(政策性调整阶段)‎ ‎ 第二阶段:1992年至今(转变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6)内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7)措施: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 2﹑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3﹑分配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结果: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9)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1)背景:必要性: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②1989年前后,改革面临复杂的国内外斗争 ‎ 可能性: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 重要决策:1992年12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辅之以国家宏观调控)‎ (3) 发展历程:‎ ‎ 冲破思想束缚:邓小平1992年发表的视察南方谈话 ‎ 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确立基本框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基本框架 ‎ 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指出“非 ‎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确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4)意义:①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 ②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 ‎ ③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人民生活总体 ‎ 上达到小康水平。‎ 六、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 ‎(1)第一次:建国到1956年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 ①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 ‎ 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上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 ‎ 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 ‎ 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瞻目。‎ ‎(3)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 ③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七、对外开放 ‎(1)目的:发展我国的经济 ‎(2)开放坚持的原则:‎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前提)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③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④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八、对外开放——初步形成格局 ‎(1)原因:①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③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含义:全方位: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 ‎ 多层次:沿海、沿江、沿边、内陆,梯次推进,多种种类、程度不同的开放区 ‎ 宽领域:不限于经济领域,还有文化、科技、教育 ‎(4)意义: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5)措施:‎ ‎ 1)经济特区 ‎ ①设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岛 ‎ ②选择这些地区为经济特区的原因:1﹑与港澳邻近2﹑交通便利3﹑华侨多,便于引进外资4﹑有经济腹地可以依托 ‎ ③概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 ‎ 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方面给予特殊政策[该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 ④作用: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它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 2)沿海经济开放区 ‎ ①设立: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 ‎ 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 ②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 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 ‎ 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 ‎ ①目的: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 ②成就: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 九、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的新的革命: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外交 一、新中国外交(阶段四)‎ ‎(1)时间:1978年12月以来 ‎(2)背景: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冷战格局逐渐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个主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在国际越来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①调整的依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②调整的内容:‎ ‎ a.改变了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 b.邓小平指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 ‎ 全球化,实现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即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 ‎ 展友好合作关系。‎ ‎(4)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①积极参与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性热点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如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 ‎ ②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 ‎ ③促进联合国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5)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 ①199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成为重要成员。‎ ‎ ②1997年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缓解东盟经济危机,并与东盟确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 ③发展与欧盟各国关系,1998年与欧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 ④2001年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全面发展了中国与俄罗斯 ‎ 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 ‎(6)新时期外交建树 ‎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 过程:1979年中美建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港澳回归;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 1989年,中苏恢复外交 ‎ 1991年,加入APEC ‎ 1992年,中韩建交 ‎ ‎ 2001年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2001年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意义: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①积极意义(机遇):给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际市场和外国企业,在竞争中谋求发展。‎ ‎ ②消极意义(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思想 一、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1)国际背景: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 2)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3)历史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邓小平理论 ‎ 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根据。‎ ‎ 4)现实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性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源泉。‎ ‎(2)形成与发展:‎ ‎ ①时代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肯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 ②80年代以来,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 ‎ 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邓小平理论;‎ ‎ ③1982年:提出“一国两制”;‎ ‎ ④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⑤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三 ‎ 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 ‎ ⑥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指出;‎ ‎ 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1997年十五大,正是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3)科学内涵:①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4)主要内容:①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②关于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 ‎ ③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理论,坚持中国工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 ④关于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⑤关于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⑥关于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 ⑦关于政治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⑧关于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步骤;‎ ‎ ⑨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 ①(提供思想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 ②(提供经验条件)它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国家成败的经验、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及发 ‎ 达国家的态度和矛盾,作出新的科学判断 ‎ ③(推动事业发展)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障、‎ ‎ 战略步骤、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推动了建设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6)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作用: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②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 ‎ ③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二次历史性飞跃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 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党内干部队伍新老交替 ‎2)内容: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②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实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形成过程:‎ ‎ (1)2000年江泽民第一次完整概括三个代表的思想;‎ ‎ (2)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5)对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 ‎①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②体现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根本原则,同时进一步回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的问题。‎ ‎③进一步指明了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 ‎6)地位: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7)对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指导意义:‎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 ‎ 设党的基本问题,使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 ‎②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③以最概括的形式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广泛的群众支持,才能确保正确方向并得以实现。‎ ‎8)历史意义 ‎(1)性质特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建党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作用:①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 ‎ ②是新世纪全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指针;‎ ‎ 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区别 解决的问题 思想精髓 重大作用 毛泽东思想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三个代表”‎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四、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 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 ‎ 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 ‎ 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过程与内容: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Ⅰ号”。‎ 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六、教育的发展 背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主抓教育,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 过程: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改革开放的同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正式提出;‎ ‎ 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意义:为经济建设提供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促进了经济发展。‎ 七、文学艺术的春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2)1979年10月,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 ‎ 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3)文学上: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各个领域争奇斗艳,流光异彩。‎ ‎ 学术和科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上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出现了许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 ‎ 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的见解。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日益繁荣 。‎ (4) 经验教训:要明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 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使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八、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改革开放前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由于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 ‎ 计划供应,衣着大力提倡艰苦朴素。‎ 过程: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的增加,供应紧张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政府取消了票证供应;‎ ‎ 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意义:互联网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人们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变化,被称为“第四媒介”‎ 外交 一、中美关系 ‎(1)中美关系的演变:‎ ‎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封锁的外交孤立政策。‎ ‎ ‚60年代,美国采取敌视、威胁中国的政策,使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 ƒ70年代,中美关系有敌对走向正常化。‎ ‎(2)原因:从美国方面看: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陷入越战的泥潭;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 从中国方面看: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 ‎ 的国际的位,打开外交新局面。‎ ‎(3)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 对中国: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 ‎ 联系,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会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便利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 ‎ 文化交流,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对世界: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 ‎ 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台湾问题 ‎(1)内涵: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 ‎(2)本质: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3)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有利条件:祖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统一是民心所向,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成功运用;两岸交 ‎ 流的不断加强;一个中国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 ‎ ‚不利条件:“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4)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重要性: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 ‎ 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 (6) 紧迫性: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还存在,破坏分子还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导致两岸关系紧张。‎ 三、(温故知新)近代以来的国共合作与分裂 第一次合作: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为标志;影响:使国民大革命蓬勃兴起,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第一次分裂:当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合作关系破裂,国共两党开始了尖锐的十年对峙。 影响:为日本30年代一步步扩大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第二次合作: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在中共倡导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影响: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取得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第二次分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公然挑起内战。影响:使中国人民重新陷入战火,并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四、当今的主动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 ‎(1)前景不同: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 ‎ ②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不同:①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 ②今天的开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不同:①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的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 ‎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先西方学习的思潮;‎ ‎ ②今天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 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①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 ②今天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加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做出的重大 ‎ 战略决策。‎ 五、新时期的理论变化 ‎ 政治经济上: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 教育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科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技走向世界;‎ ‎ 文学艺术领域:重新提出“双百方针”,迎来文艺的的又一个春天;‎ ‎ 外交上:推行不结盟政策;‎ ‎ 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提出“一国两制”政策;‎ ‎ 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