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 M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品试题(共二十七个专题)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③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右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整套制度以分封制为核心
3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周王妻妾
称谓
妻(原配)
①二哥(22岁)②三哥(18岁)
妾一
③大哥(25岁)
妾二
④四哥(15岁)
A.①二哥 B.②三哥 C.③大哥 D.④四哥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对西周分封制的一种描述。这里“封建”的含义是( )
A.封建思想的产生 B.奴隶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度
C.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D.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
5.《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6.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利日益增大的趋势
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8.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9.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10.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下列哪一说法符合贾谊这一主张( )
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B.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汉武帝设立中朝
11.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12.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4.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5.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纵观其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①极力提高皇权②竭力削弱相权③首先集中军权④削减地方权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6.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
17.“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1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来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设军机处帮助处理军国大事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9.我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20.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
A B C D
21.以下关于内阁及“票拟”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②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 ③ 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④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2.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
23.宋朝以前,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他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时,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
24.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2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9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之。”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3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
⑸你认为上述政治机构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现实意义?(2分)
27.(9分)古迹、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为下列三幅图片附上解说词。解说词要求包含图片所反映的时间、主要史实和意义,每则解说词的字数在50个左右。
图1: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2:秦诏版
图3:内阁大堂旧址
(1) 分封示意图:(3分)
(2)秦诏版:
(3)内阁大堂旧址: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立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⑴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5分)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⑶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5分)
⑷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2分)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西周分封等级制度
;
材料二 图二 秦朝政府的组织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⑴依据图一,我国早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体现出什么基本特点?(2分)
⑵与图一相比,图二反映出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分)
⑶秦朝中央政府是如何组成的?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何影响?(4分)
⑷自秦以来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长期延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对此,宋太祖曾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请你替赵普作出合理解答,并指出宋太祖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举措。(2分)
⑸元朝地方制度有何变化?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4分)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中,发现多处粟的遗存和碳化的菜子,并出土了一批幼体猪骨。在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有大量的碳化稻粒和家畜遗骸。这些不能说明:( )
A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就已经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并不断扩展,相互交融。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C历史遗址、遗存和出土文物等是研究历史最可靠的资料和最有力的证据。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
2.下列生产工具出现于唐朝时期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3.自宋代开始,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机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枯(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这段话反映了( )
A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清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D市场上的实物交换5。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田,夕贸市廛。”浙江秀水佃农居然“上未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这说明:( )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性扩大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07年华南师大测试)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应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水排鼓风冶铁
7.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电视或电影中出现的画面不违背历史事实的是( )
A《封神榜》中的士兵用的是铁制兵器 B《西游记》中唐僧化缘得到一个甘薯
C《英雄》中李连杰用的可能是柄钢剑 D《水浒》中武松喝酒用的是白地蓝花的青花大碗
9.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10.某人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唐朝的都城长安:①长安城里的大街小巷店铺林立;②店铺里出售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③到了晚上,一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声不绝于耳。这些描写:( )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②③都正确 C②正确①③不正确 D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11.(2007年山东淄博一摸)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2.西汉和古罗马是当时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大中心,随着两者的对接,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明得以相互影响和借鉴。对东西方两个文明中心的成功对接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的事件有: ( )
①长安城商品经济的繁荣 ②张骞出使西域并交好西域 ③丝绸之路的开通 ④陶瓷之路的开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3.下图中的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4.(2007年山东潍坊模拟)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6.据张瀚《松窗梦话》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由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受到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17.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的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18.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 )
19.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21.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的商品货币化 ②力量远不足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④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的性质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2.“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80章)。描绘的是( )
A小农经济下的民生状态
B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
C在奴隶主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
D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
23.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个体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4.苏轼诗曰:“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江东贾客木棉裘,云散金山月满楼。”这两句诗表明北宋时:( )
①南方丝织业和棉织业都有所发展 ②棉布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③占城稻的种植在北宋已经较为普遍 ④政府重视对外来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以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7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细仆制》
材料二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货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爝《救活荒民书》
材料三民有不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封建国家对小农阶层的政策特点及由此对封建统治带来的影响。(3分)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分)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结果和原因。(3分)
(4)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因素。(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江苏连云港一月)
材料一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下面两图均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三 郡城之东,借习织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记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
材料四 清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光绪续纂江宁府志》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唐代商业有什么特点?(4分)
⑵据材料二中的图及所学知识,回答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表现?(4分)
⑶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1分)
⑷材料四所述的情况有何影响?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3分)
28.(11分)(2007山东潍坊模拟)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面图画材料:
材料一 图一 石耒、石镰 图二 战国铁制农具
图三 废井田,开阡陌
请完成:
⑴简要分析商周时期我国农耕方式的特点及原因。(2分)
⑵春秋战国以来农业耕作方式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3分)
材料二 图一 二牛一人犁耕图 图二 曲辕犁
请完成:
⑶图二与图一相比,最大的功能变化是什么?它的出现对中国古代农具的革新和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3分)
材料三 我国近年沙尘暴图
请回答:
⑷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你得到什么认识? (3分)
29.(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志愿放弃本业(农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玉之利(商业)百倍”……周围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围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政权。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禁百家置邸货鬻。
——《新唐书·德宗记》
材料四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的反应了北宋时期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中册》
材料五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苏州居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到清代,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各级官员“留心劝导”,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并且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⑴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3分)
⑵材料二中汉高祖对商人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4分)
⑶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繁荣有什么影响?(2分)
⑷材料四说:“北宋时期大城市商业繁荣 ”,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⑸据材料五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阻碍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们记住:“
苛政猛于虎也!”这说明孔子提倡:(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 为政以德 D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有一次,韩昭侯酒后睡着了,管帽子的人给他盖了件衣服,韩昭侯醒后下令将管衣服的人拿来问罪,把管帽子的人杀了。韩非子赞同韩昭侯的行为,因为这符合法家主张的:( )
A法律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 B权术是君主控制群臣的工具
C权威是君主必须制造的威势 D 法、术、势相结合才能实现君主专制
3. 我们现在认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下列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包括:( )
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刚健有为 ③天人协调 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⑤和谐与中庸 ⑥崇德利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4.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包括:( )
①形成了诸多学科领域的思想理论 ②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提供了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 ①②③
5.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兼相爱,交相利”、“无为而无不为”、“明主峭其法而严刑、成势之町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个聚会( )
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董仲舒说:“天地之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至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又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关于上述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董仲舒要求君主实行仁政,要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②董仲舒以大一统思想,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主张“君权神授”。④董仲舒借用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重新解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 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8.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
B 从理论上阐述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
C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D 为了维护宗法制之下大宗和小宗的等级关系,恢复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9.李贽称赞汉代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程朱理学等道学家的虚伪 B赞同当时社会上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雕版印刷技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技术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
11.关于下图(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儒生聚集在稷下学宫著书立说,研究儒学,使儒学成为当时学术的主流。
B在官府的大力支持下,稷下学宫逐渐成为当时各国学术文化的一个交流中心。
C 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为了政治需要,纷纷延揽人才优待士人。
D各诸侯国为“士”人提供经济赞助和政治待遇,使“士”阶层兴起,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2.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
A造纸技术 B 雕版印刷技术 C活字印刷技术 D 制墨技术
13.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以绘写的纸
C纸最早是用以绘制地图的 D纸最早是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发明的
14.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主要是指:( )
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 B传统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科技、文学、教育、艺术等在古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15.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学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16.假如穿过时空隧道,让你回到元朝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你着重应该复习以下哪本教材:( )
A.《四书》 B.《春秋繁露》 C.《五经正义》 D.《四书章句集注》
17.明清时期小说成就斐然,其中《水浒》流传甚广,但《水浒》在成书后却长期被列为禁书,主要是由于该书:( )
A揭露了文字狱的残酷 B批判了害人的封建礼教
C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D反映了人民对权贵的蔑视
18.按照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顺序,下面正确的排列是:( )
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19古汉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能够反映商周政治状况的是:( )
20.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其中“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应属于下列哪位诗人的风格:(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
21.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过端午节的方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屈原:( )
①热爱祖国和人民 ②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对理想执着追求 ③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 ④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江苏南通模拟)下列科技著作按其成书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23.(海南海口3月模拟)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 )
A B C D
24.书法艺术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
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②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③西方书法艺术传播到中国起了推动作用 ④东方审美情趣喜欢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为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2007年山东青岛)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 )
A产生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 B融合并吸收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广大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其他剧种的衰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1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咸通《金刚经》; 图二 三教图
材料二 图三 朱熹讲学图 图四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请回答:
(l)据材料一说明在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说明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说明其原因。 (3分)
(3)图四与图一相比印刷技术有何进步?意义如何?(2分)
(4)宋代儒学的变化对当时的艺术界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3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2006年9月,广受海内外热切关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孔子教育奖”在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颁奖,这是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
材料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时,在大成殿前龙柱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题名为《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
材料三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内容。(8分)
历史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朱熹
⑵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题名的用意的理解和感悟。(2分)
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呼吁?(3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学
戏曲
书法
绘画
先秦
中国成熟诗歌形成
专业艺人优伶出现
古拙而浪漫,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秦汉
“赋”最为盛行
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
门类丰富
魏晋
文人诗歌创作活跃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①
隋唐
古典诗歌的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②
中国绘画一大高峰,展现雍容华贵的盛世景象
宋元
③
南戏兴起,杂剧兴盛
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成为亮点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
④
风格多样,流派齐备,文人画成就突出
材料二 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分和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称为四大行当。
——《京剧行当》
材料三 “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俱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
请回答:
⑴材料一的表格中①②③④处分别应填什么?(4分)
⑵唐诗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人物?(2分)
⑶元杂剧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繁荣起来的?(2分)
⑷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京剧表演与明清小说有什么关系?(5分)
⑸据材料三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前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3分)
29.(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旨)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⑴“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是什么?(3分)
⑵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他们的不同境遇并分析其原因。(4分)
⑶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2分)
专题四 中国古代时空整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说法,在“圣人”的故里—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世界教科文组织也把三孔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人推崇。②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巨大。③三孔古建筑群规模宏大,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④三孔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其对策语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关于这段话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成为其新儒学的理论基础。
B董仲舒借鉴阴阳家的观点,体现了其限制君主权力的目的。
C董仲舒认为君主应该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D董仲舒以大一统思想,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3. 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的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的增加影响极大,这两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5.古人将写有公文和信件的竹简或木牍用绳索捆扎起来,在绳索结束处用胶泥包裹并在封泥上打上印章。下图就是打上“齐宫司函”字样的封泥。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一封泥有利于公文信件内容的保密,这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
B这种印章与封泥的并用,是我国古代印刷术发明的前奏。
C 从其用途、内容和字样来看,很有可能是汉代的文物。
D汉代不可能有“齐宫”,这肯定是战国时期的文物。
6.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包括:( )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③宋朝风俗画的形成和发展 ④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了300多次,稷字出现了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可能做出的判断是:( )
A《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8.从下列插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明清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出现了平民化趋势②刻书坊为了吸引读者,利用木刻版画为小说配了许多插图③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的现象④说明了当时社会蕴藏着深沉的危机,各种社会矛盾加深。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秦朝统一全国后,皇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随着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文化成为当时政治权力的附庸
B法家思想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被秦朝统治者所采纳
D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消极、保守的,所以秦朝时的文化氛围比较死气沉沉
10.从下列图片中(《论语》《孟子》《墨子》《庄子》)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这些书是研究先秦诸子思想主张的主要依据②这些书是孔子、孟子、墨子、庄子等人当时宣传主张,进行讲学时所写的书③书中所承载的思想主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④ 这些书都是其弟子所记,最早印刷于秦朝。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
A.礼仪礼节 B.政治制度 C.风俗习惯 D.国家政权
12.(2007 广东珠海)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卞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
A历史学家的分析与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13.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皇帝平均每天要处理411件政事。为减轻负担,明太祖( )
A.废除丞相 B.设置内阁 C.设殿阁大学士 D.设军机处
14.在徐光启生活的时代,文化领域里体现了下列哪些特点 ( )
①市民文学兴起,诗词成为文学主流 ②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③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④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应运而生 ⑤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期,充分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气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⑤
15.明朝思想家李贽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其观点产生的根源是( )
A自身的地主阶级立场 B唐太宗善于纳谏
C大多数帝王不善于纳谏 D君主专制制度
16.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爵位世袭制 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④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18.乾隆年间《南江县志·棉布谣》云:“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不包括:( )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产生
C早期包买商已经打入生产领域 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1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由此形成了:(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20.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
B根本阻断了中外正当贸易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C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在对外关系上的反映
D使统治者更加闭目塞听、保守自大。
21.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22.《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点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古代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⑤反映了汉代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3.西周时期有一位周王,生前积累了大量家产,在他去世之后,那位后人有权继承其丰厚的家产及其王位( )
A周王正妻所生的大儿子,但此人长相极其难看
B周王最喜欢的妃子所生的儿子
C周王最喜欢的小儿子,但不是正妻所生
D周王哥哥的嫡长子,此人勤奋好学,深受群众的爱戴
24.《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部门增多,互相削弱
C相互牵制,互为监督 D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25.下图为明代一部著名科学著作的插图(挖煤图),旁边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镬拾取者……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通过图文材料,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此书有可能是《天工开物》②当时采煤业已经出现明显分工 ③表明此时采煤业中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此时采煤业中已经充分注意到安全生产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⑴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1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变数,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⑵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他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⑶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3分)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辞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⑷你是否同意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27.(12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尚书·盘庚中》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货币
材料三
唐代以来,川蜀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商业交易极为繁盛。…
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户,经政府许可,共同印造“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流通。交子一出现,就受到广泛欢迎。但私人发行容易引起争讼,出现信用危机,从1023年起改由政府发行。因官府准备金充足,信用较好,交子备受欢迎。
材料四 《马克·波罗游记》中记述:凡州郡国土及君主所辖之地莫不通行……
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且泛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元史》记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
材料五 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1436年解除银禁,白银的流通便公开化,且更普遍,朝野上下都使用白银,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了正式通货。到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政府又规定了白银同钱的比价,还规定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遂取得法定通货的地位。
请回答:
⑴材料一的货币出现于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3分)
⑵结合材料三简析宋代纸币出现的原因及发行、使用情况。(4分)
⑶据材料四、五概述元、明清时期货币流通的发展情况。(2分)
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货币发展的趋势。(3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商代甲骨文
材料二 图一 《兰亭序》 图二 《多宝塔碑》 图三 张旭的草书
材料三 汉代官印 汉代私印 秦代封泥 文彭:七十二峰深处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3分)
⑵材料二中图片一是谁的作品?属于哪种书法?此作者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地位如何?(3分)
⑶材料二中图片二、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结合图片分析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⑷材料三反映了一种什么艺术?这种艺术何时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是谁?(3分)
29.(16分)以下所提供的材料有三组不同角度的问题,第一组为必答题,第二三组你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组作答。
材料一 “丞相之印章”封泥 周亚夫图
材料二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和匈奴降王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中元三年被免除丞相职务。后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司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 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第一组:⑴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分)
⑵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分)
⑶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廷尉又是什么官职?(2分)
⑷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2分)
⑸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2分)
第二组:⑹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1分)
⑺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3分)
第三组:⑻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1分)
⑼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丛根本上说是否矛盾?(3分)
专题二十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3)
本试卷共8个小题,每题10分,满分80分。时间90分钟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类最可尊敬的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概括毛奇的主要观点。他的意图是什么?(4分)
材料二 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
(2)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创伤?(6分)
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直至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敌人消灭为止……任何为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援。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在过去的25年里,没有人比我更加始终一致地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绝不收回。
——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年6月)
材料二我希望看到德军葬身于坟墓之中,而且希望看到俄国躺在手术台上。
——《丘吉尔的广播讲话》(1941年6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丘吉尔的什么立场?丘吉尔为什么宣称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5分)
(2)据材料二,丘吉尔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5分)
3.(10分)探究性学习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龙飞同学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现以下两组图片:
(1)图一是美国历史上的两位人物,他们对世界和平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4分)
(2)图二中的两位人物是德国的最高统治者...........和..........。(2分)它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2)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2分)
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联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国联是人们为组织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步骤。在这个秩序中,人们可以超越国家传统,种族差异和地理上的阻隔看到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它所努力促进的理想,它所引起的希望,它所制定的方法,以及它所建立的机构,都已成为文明世界政治思想活动的重要部分。 ——摘自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材料二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国联成立的积极影响。(3分)并简要说明材料二体现了联合国哪一宗旨?(2分)
(2)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战争和消除战争的方法。二战后,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因素有哪些?(5分)
5.(10分)
材料一观察两幅图片
材料二“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1973年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缓和”战略的阐述
(1)图片反映了美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欧洲的安全与和平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缓和战略”的实质,结合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苏联为什么必须打出“缓和”的大旗?(5分)
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曾这样写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条约,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它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带着这样的理念,他死后将所有财产的五分之一“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1896年临终遗嘱)。
材料二当得知美国在日本投放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时,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什么武器,但我能确认,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诺贝尔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2分)他的“理念”是否落实了?为什么?(2分)
(2)分析爱因斯坦作出这番“预言”的原因,(3分)表达了他的什么理想?(3分)
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观察上面的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哪些新特点?(6分)
材料二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认为越南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4分)
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是为了占据石油资源才要攻打伊朗”,这种论调在中国人中颇有市场。因为在尔虞我诈中习惯了不讲诚信的人们,难以理解和相信世界上真的还有无私和道德的存在。他们不相信人为了自由竟然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他们用种种理由去猜测英雄的道德,于是就有了“占据石油资源”说,他们实在难以相信,美国要武力解决伊朗现政权居然是为了人类的尊严和世界的永久和平。他们忽视了美国从立国开始就坚持的道德理念:把自由传播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使命感,做每一个受压迫者的庇护所。
材料二美国并没有找到萨达姆支持恐怖活动的有力证据,也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国家安全并不受威胁(指不受伊的威胁)的情况下,布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而且不顾国内种种反对声音,以及国际上的反对和外交压力,毅然对伊拉克开战,并且得到了国会(尤其是财政部)的支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⑴你同意材料一的说法吗?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6分)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如果攻打伊朗,真正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4分)
专题五 世界古代政治文明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 )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
2.希腊文明受益于很多客观条件,下列内容符合的是①浩瀚的海域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古希腊扼欧、亚、非三洲要冲,靠近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 ③地中海是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希腊人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上的”。得出这种结论的理由包括①只有男性公民享受政治权利②妇女无政治权利③奴隶和外邦人无政治权利④工商业活动者享有公民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两幅关于雅典的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第4题图
第4题图
①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② 当时的雅典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③ 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民主④ 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有工资和津贴保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5.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6.伯利克里在著名的《 葬礼演说》 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政权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的。”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A.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7.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许多民主政治的形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主要受到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公民大会制度 B.陪审法庭制度
C.首席将军制度 D.五百人会议制度
8.“辉煌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究和思考 B.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C.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提高 D.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9.《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10.辩论是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大会只是辩论场所,不作出决策
B.辩论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力的重要方式
C.公民大会辩论客观上促进文化发展
D.辩论的氛围益于苏格拉底等大师的成长
1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A.地域决定政治 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12.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 雅典是城邦小国 B. 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 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D. 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13.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 )
A.公民大会向全国居民开放 B.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 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
14.“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 )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治 C.君主专制 D.代议制
15.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6.在诗中自豪地写道,他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因此受到了广大平民的爱戴的改革家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了“解负令”,解除债务和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B.实行了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并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的制度
C.建立一个新的议事会——四百人会议
D.创立陶片放逐法
17.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18.《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19.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①是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②把贵族压迫的隐蔽特权变成了受法律约束③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④体现出法律的均衡和约束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D.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20.《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1.有人要研究不同法学家对罗马法的各种学说和解释应当查阅
A.《查士丁尼法典》 B.《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C.《查士丁尼学说汇篡》 D.《查士丁尼新赦》
22.下列选项中有关《十二铜表法》实质的内容有
①倡导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④提出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古罗马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法律遗产。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C.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 D.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24.“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是指罗马法的深远影响。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是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②不列颠法系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③《法国民法典》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④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以罗马法中的理论为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5.能够说明罗马法为欧美各国立法提供依据的是
①《人权宣言》②《美国独立宣言》③《拿破仑法典》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1分,29题13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史书记载,雅典实行陶片放逐的程序如下:
第一,由五百人议会向公民大会提出议案,公民大会对此举手表决,若大多数人表示赞成,即定下开会日期。
第二,开会时以木板围住会场,留出十个出口(与雅典的十个部落相对应),同一部落的公民从同一入口进场。
第三,投票时投票者在选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然后将写好的选票正面朝下,放入本部落的投票箱,整个投票过程由专人监督。
第四,投票完毕,执政官清点票数。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六千,这次投票宣告无效,放逐亦不能实行;如果超过六千,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就是当年放逐的人选。
材料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孙中山回到上海,着手写《会议通则》一书,后改名为《民权初步》,其中论及会议程序的有关内容如下:
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集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
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以动议及表决而处事,重要之步调有六,其秩序如下:一、会员起立而称呼主座。二、主座起立而承认会员。三、会员发动议而坐。四、主座接述其动议。五、主座畀机会以讨论。六、呈动议以表决,并宣布表决之结果。
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请回答:
⑴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论述的会议规则有什么相同点? (不得摘抄原文)说明了什么?(7分)
⑵你在上述材料中看出了哪些民主的内涵?(7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材料二
通往公民大会
9%
91%
公民
其余居民
图一 “通途” 图二 雅典居民比例第27题图
第27题图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⑴ 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结合必修模块学所内容,找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深刻影响着古希腊人生活的事例(至少2个)(2分)
(2)请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1分),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这句话:“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2分)
(3)依据材料三,苏格拉底所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对今天的民主制度有何启示?(4分)
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及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3)你如何看待以上材料所涉及的两部法律的历史地位?(3分)
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他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 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巴法。
——引自《历史 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5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2分)
(3)为什么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试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6分)
专题六 世界古代思想文化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诞生。这一学派诞生的基本条件是()
A.古代希腊城邦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和民主制的发展
B.古希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受亚非先进文明的影响
D.城邦战争促进了各城邦间思想文化的交流
2.实行民主开放政策的雅典,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种理论是 (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4.我们把智者学派的出现看作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醒觉,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B.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C.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的狡辩的语言和方法
D.提出“美德即是知识”的观点
5.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开始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开创了逻辑学的研究方法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6.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是因为( )。
A.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D.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7.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其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其学生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与其类似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8.希腊智者学派注重知识的实际功效和强调知识为社会需要服务。而和智者学派同时代的一位哲人则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强调以知识去塑造自己的灵魂!他将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自己心灵的深处,关注人类的终极价值。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A.普罗塔哥拉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9.“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这是一位古希腊哲人强调知识对人道德作用的话。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10.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人们不应该强求一律。这是智者学派的观点,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有()
① 强调了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倾向
② 把感觉看成真理的标准
③ 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过分强调个人的感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11.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
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
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泰斯勒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2.普罗塔哥拉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句名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确立了检验真理的正确标准
B.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C.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人生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D.为人们认识社会与自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13.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 B.人文主义的本质
C.封建主义的本质 D.启蒙运动的本质
14.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和使哲学成为一种研究“人”的学问的哲学家分别是
A.泰勒斯 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C.柏拉图 苏格拉底 D.泰勒斯 亚里士多德
15.下列思想或观点反映了人文精神的是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认识你自己③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A.①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4分,共计55分。
16. (14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衡量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塔哥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 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五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
知识即美德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4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五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3分)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3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4分)
17.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使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8分)
(2)智者学派的思想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应从智者学派的思想中吸取哪些精神养分?(6分)
1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希腊是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同为世界文明古国,特别是涌现出了许多思想的先哲,如中国的空子、老子等,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真是群星璀璨,为后人所景仰。
(1)2007年是中国和希腊文化年,为弘扬各自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以下资料,请你在表格空白部分填上适当内容。
国籍
人物
主要成就
中国
政治上的“仁”和“礼”,教育上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希腊
智者学派
希腊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我们知道,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古代希腊哲学思想中都有一定的人本主义思想,但是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
(2)某中学希望中国和希腊的学者就两国先哲表现出来的人本精神进行探讨,请你拟定一个发言稿,来分析一下他们:
①人本思想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②试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
29. (14分)雅典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开始建雅典卫城,在这儿诞生了一些欧洲著名的哲学巨人。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
①②③④
第19题图
请回答:
(1)请注明图片所示人物及其主要的主张。(8分)
(2)从智者学派,到②,再到④所代表的人物,西方的人文精神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6分)
专题七 世界古代时空整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是 ( )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位置 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C.古希腊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D.城邦的出现及其激烈的争夺
3.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4.“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 )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监用或误用
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7.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8.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
C.罗马法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的实施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9.德国法学家耶林说: “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0.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11.《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这条法令
A.保护债务奴隶制 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
C.保护私有财产权 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12.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发展中的最大贡献是 ( )
A.民主的制度 B.自由的传统 C.法律的建设 D.国家的统一
13.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
14.在古代中国与雅典文明的类型比较中,下列词汇分组正确的一组是
A.大河文明/集权政治/重农抑商/社会规范/相对封闭
B.海洋文明/民主政治/发展工商/社会规范/相对封闭
c大河文明/民主政治/重农抑商/个人发展/对外开放
D.海洋文明/集权政治/发展工商/个人发展/对外开放
15.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影响是( )
第15题图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16.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全盛时期,你可以看到①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②公民大会就某项议案展开唇枪舌战的辩论,并由五百人议事会监督官员落实辩论的决议③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④民众法庭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C.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18.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恩格斯这样评价罗马法的主要依据是
A.近代欧洲大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 B.各国法律的制定都参考罗马法
C.罗马法是全世界通用法律 D.罗马法是法律的起源
19.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20.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智者运动是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重点是
A、 现实和宗教 B、“人”本身 C、政治和文化 D、城邦民主制度
21.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希腊成为哲学故乡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希腊奴隶制城邦文明发展的结果
B.希腊人对宗教神话关于世界和人生解释的怀疑
C.希腊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 希腊人要求摆脱神的控制和束缚的要求
第22题图
22.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英文历史资料时。发现一个古代哲学家提出了“Knowledge is virtue”的哲学命题。该哲学家极有可能是23. 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这突出反映了
A.古代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C.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
D.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
24.称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出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D.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25.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 B.人文主义的本质
C.封建主义的本质 D.启蒙运动的本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10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5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大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材料二 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帮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第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000人而已。
材料三 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伯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应如何评价材料一津津乐道的内容。(6分)
(2)材料三的现象与材料一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4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岁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2分)
(3)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3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尽可展示其才华,担任一些公职。对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法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这样评价雅典的民主:“古代人的目标是在有相同祖国的公民中间分享社会权力:这就是他们所称谓的自由。而现代人的目标则是享受有保障的私人快乐;他们把对这些私人快乐的制度保障称作自由。”
材料四:(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五:亚里士多德批评雅典和斯巴达的政府:“一个往往指使它所领导的各邦组织平民政体,另一个则就其势力所及而树立寡头政体,两邦都只顾本邦的利益而忽视各属邦的公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伯里克利阐述的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理解“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4分)
(2)材料三对雅典民主的评价是否恰当,为什么?(4分)
(3)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2分)
(4)依据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2分)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法律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民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安提丰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材料四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五 美德即知识。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4分)
(2)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一些?请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影响。(6分)
(3)材料四、五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其在古希腊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3分)
(4)在当时思想家的眼中,优秀的个人具备的必要素质有哪些?
专题八 世界近代西方各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中说,“彼意大利之中兴,且以文学复古为之前导,汉学亦然,其于种族,同有益无损已。”这里的文学复古指的是
A.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人权主义思潮
2.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学说,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因信称义与否在于是否信仰上帝B.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D.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3.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4.“在看不到光明的夜里想念着光明,在危机四伏的时刻憧憬着生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艺术家提香在自己的一幅作品《微笑的普罗米修斯》上的题词。题词所描述的神话人物与下列哪个文明有关 ( )
A.大河文明 B.海洋文明 C.草原文明 D.绿洲文明
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6.北京大学马克尧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原则结为—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靖神
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C. 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D.儒学可以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武器
7.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否定教皇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
8.《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9.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但他却说:“我之所以站的更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据你所知,“巨人”是下列人物中的①哥白尼②伽利略③达尔文④爱因斯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0.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电报
B.1905年,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11.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期,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原因是( )
A.纽可门蒸汽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得到推广
C.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D.能源消费的日趋单一
12.“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13.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由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努力,牛顿才有可能在已经准备好了的材料上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发表
B.《物种起源》发表
C.《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14.下列科技成就,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是 ( )
①哥白尼的日心说 ②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
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④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6.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该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7.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的印象派绘画艺术曾影响欧洲画坛,后影响到20世纪亚洲的中、日等国。下列叙述最接近印象派艺术特色的是
A. 描绘自然,捕捉光与色的变化 B.夸张抽象,着重于内心的主观感受
C.赞美劳动,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关注体积,通过变形图案组合表现
18.右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腊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这种新美术画派是
A.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
19.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0.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据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了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21.被罗曼·罗兰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巨著是( )
A.《唐璜》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22.巴尔扎克创作的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悲惨世界》
23.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宣布我的思想已经死了吗?”不断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B. 它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 它提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D. 它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4.“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什么作品也没有听说过”
,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是 ( )
A.德彪西 B.李斯特 C.莫扎特 D.贝多芬
25.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伦敦周围80千米以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影响增大 B.电视的娱乐功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电视逐渐普及,观众增长速度惊人 D.电视随着奥运会的举行而产生、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10分,27题13分,28题17分,29题10分,共50分。
2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最后的晚餐》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第26题图
图一是中世纪的绘画作品;
图二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图三是15世纪末荷兰画家的作品,描绘了修女和修士在郊外宴会中纵情声色的情景。
图四是印有孟德斯鸠头像的钱币.
请回答:
(1)图二与图一在绘画技法上有何差别?(2分)
(2)图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在欧洲引发了什么?(1分)结果如何?(2分)
(3)图四中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分)
(4)据图一到图四概括出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思想的演变历程。(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7.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清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3分)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1分)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成就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哪些研究领域的成果(3分)?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以上三段材料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什么规律?(2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徽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盂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2)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4分)
(3)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29.(11分)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下列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10分)
图1《清明上河图》 图2《蒙娜丽莎》
图3《格尔尼卡》
第29题图
专题九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及经济化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所示人物为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他应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玛 D.麦哲伦
第1题图
2.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融合、统一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4.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
A.将西方的天主教传播到东方 B.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C.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东方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 )
A.美洲的发现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6.“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大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
20070312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7.l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己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8.新航路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其扩张手段不包括 ( )
A.建立沿海据点 B.组建商业公司 C.掠夺黑人奴隶 D.输出工业产品
9.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10.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
A.发现了美洲
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
C 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
D.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第10题图
11.有一本书在14、15世纪的西欧广泛流传,书中记载了:“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这本书最有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A.直接促成新航路开辟
B.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必要条件
C.为麦哲伦船队的全球航行提供天文理论
D.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的“寻金热”
12.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右图是这次世博会的会徽。根据会徽传递的信息,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应该是
A.船舶与海洋 B.启蒙与民主
第12题图
C.科技与进步 D.民族与世界
13.《 共产党宣言 》 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 ;“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使乡村从属于城市”; “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 )
① 资本原始积累 ② 资产阶级革命 ③ 海外扩张 ④ 工业革命
A . ①②③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4.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伦敦海德公园建成了一座长达1851英尺(约564米)、宽408英尺(约124.4米)、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的高大建筑,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英国政府建造“水晶宫”的主要目的是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新材料的发明与利用
C.展现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 D.表明英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15.右图中英国的国际贸易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取得垄断性国际地位。导致
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
①较早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
②积极进行殖民活动
③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硕果累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15题图
16.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什么: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③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
国家
总人口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万人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万人
75%
25%
美国(1850年)
约2300万人
87%
13%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7.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间。那么其中工厂对人身体的规训应该最早起源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8.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第18题图
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19.观察右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第19题图
20.阅读右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科技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20题图
2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象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便。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扰拥有土地的绅士经营工业或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2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科学与工业生产的结合程度 B.发生的范围和领域不同
C.新技术、新设备的优劣不同 D.统治者重视的程度不同
23.科技进步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受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图)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有()
第23题图
① 煤炭的广泛应用 ② 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③ 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 石油的广泛运用 ⑤ 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⑥ 炼铁技术的进步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24.20世纪初,如果你想去美国的亲戚家玩,你不能够
A.乘飞机去 B.先发个E—mail告诉他
C.拍个电报告诉他要去的时间 D.计划到美国后坐电车玩一下
25.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
B
C
D
第25题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分析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
图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第26题图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3分)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5分)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
材料二 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材料三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
材料四 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以上材料皆引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注意概括提炼,不要简单列举史实)(8分)
(2)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3)17世纪后半期,荷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个国家?指出其丧失大国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8.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每年生产200万码棉布,……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在工业革命中)虽然按人口平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早期年代境况不错,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
材料四 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五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状况。请从中概括提炼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关信息(不得摘抄原文)(8分)
(2)依据从材料中概括提炼出的信息,谈一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4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1870年 1913年
——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材料二1870-1910年世界船舶数(单位:百万吨)
材料三世界贸易总额变化(1870-1910年) 单位:10亿法郎
材料四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一些。不过19世纪90年代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直至1896年工业品的价格才开始出现回升的趋势,但比70年代还要低的多。且进入70年代以后在1873、1882、1890、1900和1907年共发生了五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同70年代以前相比,危机的破坏性加强了。
——材料二、三、四均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请回答:
(1)依据这四则材料,概括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专题十 世界近代西方的政治近代化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位代表声称:“我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理应对他们负责。”这位代表可能是( )
①英国下议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德国联邦议会议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3.1746午,乔治二世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议,于是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请内阁复职。这说明( )
①内阁掌握英国的实权 ②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
③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④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
4.仔细观察右图(20世纪初的中国某一历史教材),
该教材所持的观点是:
A.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经济发达
B.赞赏法国的议会民主制和社会公平
C.赞赏美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公平
D.赞赏德国的选举民主和社会发展
第4题图
5.美国建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关于邦联制的缺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邦联难以维系独立与各州主权
B.邦联无法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C.邦联不利于地方的自主规划与发展
D.邦联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护国家利益
6.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这句话典型反映了美国政体的( )
A.自由平等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共和原则 D.联邦制原则
7.2003年8月23日,数千美国民众在华盛顿纪念碑前手举标语,纪念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右图)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40周年。当时,马丁路德·金指出:“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不过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而已。”这主要是指( )
A.美国允许奴隶制度存在
B.美国允许奴隶贸易
C.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D.黑人无选举权
8.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
A.参议院 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
9美国1787年经过补充完善,至今共有27条修正案,宪法修正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黑人等人民大众斗争B.南北战争和二战的影响
C.麦迪逊等政治家的努力 D.美国逐渐背离资本主义
10.19世纪中期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一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这位政治家是( )
A.Ottovon·Bismarck B.Napoleon·Bonaparte
C.Abraham·Lincon D.Goerge·Washington
11.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的原因是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 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12. 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确立
B.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民主共和政体在美国确立
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走上代议制道路
D.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代议制政体在法国开始确立
13.下列关于英美政体运行中的表现,来源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有
①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选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②2006年美国人民投票选举国会议员
③英国下院就是否从伊拉克撤军举手表决
④2007年1月,数万民众在华盛顿参加反战游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有关近代法制建设不正确的叙述是
A.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B.法国《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C.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5.“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16.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 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人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 C .议会制度 D.社会契约
17.“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削弱统治者的势力B.从法律上阻止保皇派复辟
C.保障公民的合法民主权利D.彻底清除封建王朝的影响
18.法美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国,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最大区别是( )
A.总统是国家元首 B.总统统率军队
C 总统任免政府官员 D.总统对议会负责
19.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的国家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 ( )
A.美国、法国、德国 B.美国、英国
C.德国、美国 D.法国、德国
20.19世纪晚期,德国社会公民主党领袖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德国建立在军国主义基础之上 B.德国建立在封建主义基础之上
C.德国社会缺乏隐固的基础 D.德国民主化程度较低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22.某部电影有这么一组镜头: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你猜想这一事件的结果可能是( )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
23.与英美相比,德意志的政治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性,主要是因为( )
A.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
B.德意志有军国主义传统
C.德意志是通过王朝统一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地主拥有巨大的权力
24.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25.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14分,27题10分,28题10分,29题16分,共50分。
26.(14分)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开始萌生,中间经历了 一个长达千余年的历史时期,它包括了西欧历史上的整个中世纪和早期现代阶段。在这段历史时期里,西欧静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意义深远的事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英国民众的爱戴。但她们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却不一样,拥有权力也不相同……现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其中,议会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内阁从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
第26题图
第26题图
材料二 英国女王会见温家宝总理,沮家宝转达了胡锦涛主席对女王的问候。他说,女王陛下曾于1986年作为首位英国国家元首访华,对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赞赏女王陛下和英国王室为促进双边关系所做的努力。
材料三 目前多数英国人仍能接受君主的存在,君主立宪制还可以继续运行下去。但是,拥有世袭权力和巨大财富且丑闻不断的英国王室,遇到了许多麻烦和挑战,也引发了社会对君主立宪制的争论。为此,有人说,英国保留了君主制,所以英国在政治制度上较美国保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2分)
(3)材料三中“有人说,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在政治制度上较美国保守”,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4分)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性。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6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及其突出特点。(4分)
(2)美国1787年宪法是否完全贯彻了“人人生而平等”这一原则的?列举史实说明。(2分)
(3)试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4分)
28.(10分)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试结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述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4分)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29.(16分)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1分)
③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2分)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2分)
(3)19世纪70年代,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共和制。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内容。(6分)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与议会关系
德国
法国
专题十一 世界近代时空整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2.《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 ( )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3.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许多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最早起步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伏尔泰在《以英国人口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
5.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6.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学说(Washington’s Farewell Address)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民主原则
7.华盛顿去世前,在遗嘱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上,奴隶制度是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的”。下列哪一事件之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最终废除了奴隶制度
A.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冷战”结束
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9.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10.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的共和制确立经历了80多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 )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温和
B.法国社会缺乏民主共和的思想基础
C.法国缺乏民主共和的群众基础
D.由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使法国君主制的传统深厚
11.“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描述的是近代哪国的政体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2.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A .限制国王的权力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了两党制度 D.确立责任内阁制
13.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紫禁城自建成以来第一次遭到外来人侵。刚刚统一不久的德国也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且德国人瓦德西是这次侵略联军的统帅。这主要反映出德国政治体制的哪一传统特征?
A.专制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主义 D.军国主义
14.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1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6.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1851 年为1/4,1861 年为1/3,1871 年为3/5。这组数据主要说明
A.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
17.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18.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19.罗素(BertrandRussell)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20.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作品色彩强烈,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是“扑向太阳的画家”。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老人与海》
C.《向日葵》D.《清明上河图》
2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疾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22.“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发现的。这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人们开始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做出这一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第22题图
23.《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24.1804年春,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并题写了“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献词;当得知拿破仑称帝时,他将总谱写有献词的封面撕下,并在后来出版时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一事实主要反映了贝多芬 ( )
A.注重不断提高音乐创作水平
B.敢于正视并修正自己的错误
C.反对盲目崇拜当权的统治者
D.具有反封建与争民主的精神
25.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
活。”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
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作了最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良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
材料三 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材料四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和人民掀起了一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9世纪后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8分)
(3)综合上述分析,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27.(12分)近代社会,实行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开始萌生,中间经过了一个长达千余年的历史时期,它包括了西欧历史上的整个中世纪和早期现代阶段。在这段历史时期里,西欧静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意义深远的事变。
请结合17、18世纪西欧社会的状况,分析代议制政体在西欧确立的有利条件。(6分)
(2)《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文献对其各自国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从上述文献中任选二个,阐述其重要意义。(4分)
28.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片分别是欧洲人15世纪和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
第28题图
第28题图
图一 图二
(1)由图一到图二说明了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示意图
第28题图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说明促成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方式。(5分)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这种世界经济现象。(3分)
29.(10分)胜利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
第29题图
(1) 如果你是解说员,请为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写一段解说词。(包括绘画形式、内容、艺术价值,不超过100字)(4分)
仔细观察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墨竹》,指出其绘画特点。(2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4分)
书名
项目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
内容特点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
地位
将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的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2、读下图,中国军民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包括(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
B.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手段
C.太平天国运动担负的任务
D.太平天国动动斗争的目标
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5、 “(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恩格斯所说“革命化”是指 ( )
A.中国出现资本阶性质的改革
B.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C.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革命
D.列强输出资本把中国进一步拉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五卅运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它与五四运动的共同点是 ( )
①首先由青年学生发起
②工人阶级是运动主力
③中国共产党是运动的领导力量
④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7、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休现在 ( )
A.新文化运动 B.抵制日货运动
C.五卅运动 D.五四动动
8、中国近代史上曾多次出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会其中第三次是在 ( )
A.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 B.二十世纪初期
C.二十世纪二年代 D.抗战后初期
9、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航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指 ( )
A.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0.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有关中共不断走向成熟的史实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③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摆脱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束缚
A.①④③②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1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 )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进行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13.号称“六朝古都”的南京在加国近现代史上没有成为下列哪股政治力量活的中心 ( )
A.帝国主义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14、1943年11月,英美等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③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制定了对日作战方针,部署“国军一部集中华持久抵抗,……。”为此,中国军队在华地区展开的重大战役有 ( )
①太原会战 ②枣宜会战 ③淞沪会战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16.下图中的照片拍摄时,中国面临的形势是 ( )
A.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B.国共两党就合作问题达成协议
C.抗战结束而内战乌云笼罩
D.国共党就国内和平达成共识
17.下图这张漫画反映的是 ( )
A.美国对蒋介石不抵政策不满
B.抗战期间美国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不满
C.1945年美国企图在中国搞两党轮流执政
D.三大战役失败后美国企图在中国扶持新的代理人
18.解放战争时期,全国战局发生决定性的变化始于 ( )
A.刘邓大军突进中原
B.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D.辽沈战役胜利,东北全境的解放
19.抗战胜利后,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尝试成为泡影,主要是因为
A.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C.人民军队没有取得合法地位
D.民主党派政治力量相对弱小
20.下图是一张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的合影,这张图照片最有可能摄于 ( )
A.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时期
B.抗日战争反政时期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
D.解放军发动推海战役时期
21.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定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 )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
22、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园
C.武昌起义 D.五四爱国动动
23、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其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 ( )
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
B.1900年,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几年之后
C.1905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几年之后
D.1910年,日俄战争几年之后
24、1941年旧历除夕,自诩是孙中山信徒的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对联:“立民族权民主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气愤的人们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民之大业。”某君指的是 ( )
A.张学良 B.溥仪 C.汪精卫 D.蒋介石
25、一位游客参观了延安、西柏坡等红色旅游胜地后,整理所记有关西柏坡的评论,其中不准确的是 ( )
A.“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B.“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C.留下了“两个务必”、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D.土窑洞里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思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元里前有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分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没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材料二
台湾军民痛击日本侵略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事件?这些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8分)
(2)材料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礼义官)传呼各官进,唯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信如伪天候,亦不得望见颜色。
——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洪秀全又是一个独立独行的人,取外来宗教,杂糅本土文化,创不拜上帝会,装神显灵,不西不中;断辫蓄发,非儒删经,圣库均田,男女别营,广封王侯……种种想法与作为,大笔挥洒,出人意表。在太平天国……有君有民,有神有妖,有昏君有忠臣有奸佞,有英雄有美人,有正义有邪恶,有阴谋、内奸、逼宫、内讧……高潮迭起,曲折多姿,往往事在意料之外,也有情理之外,但在现实之中,这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阅读的奇特文本。
——熊月达谈太平天国
材料三士不能颂孔子之经,而之又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
请回答:
(1)对材料一中“伪”、“逆”、“贼”的表达,你是怎样看的?(3分)
(2)据材料二,从两个完全相反的角度用一两句话对太平天国进行评说。(3分)
(3)材料三反映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4分)
(4)综合所给材料,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5分)
28、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欢呼”的表现主要有哪些?为吸取“失败”
的教训,在20世经20年代,孙中山先生又作了怎样的努力?你如何看待孙中山先生的努力?(11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1月1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势力举行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彻底验证”的集会,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1)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是什么?(4分)
(2)日本右翼势力这种篡改历史的丑恶行径用意何在? (4分)
(3)请你设计一个活动计划,用历史事实回击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的丑恶行径。(4分)
专题十三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世界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 (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中国民主革命开始 D、中国思想领域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 )
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②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的出现 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曾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只比欧洲大陆上某些小王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那不勒斯稍微多一点点,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导致“奇怪的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C、中国的小农经济大量存在 D、中国市场没有开发
4、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实质上反映了中国 ( )
A、工业化不断发展 B、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C、赋税比较沉重 D、民族工业兴起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
A、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建立汉族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6、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其在分布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主要是轻纺工业 B、主要分布在沿海
C、主要分布在沿海 D、主要分布在沿海或靠近通商口岸地区
7、 “凡通商口岸,省内腹地,其应修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淮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变。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这段话代表下列哪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 )
A、洋务派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 D、小资产阶级
8、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技术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与否由技术好坏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9、右图是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分析其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 )
①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②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④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今大皇帝准其嗣后不必仍照向例,凡有英商等赴各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导致的后果不包括 ( )
A.进一步巩固了清政府对商业的垄断特权
B.打破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C.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工业品流向中国市场
D.英商可有中国人进行贸易往来
1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枢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D.甲午中日战争的惨摆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2.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聘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1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资产阶级,其决定性因素是 ( )
A.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4.我国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对民族工业的刺激]
B.沿海地区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优越
C.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D.请政府对沿海地区实行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
15.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兴办近代民族企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想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16.中国人民在1915年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其直接原因是 ( )
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
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
C.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市场的竞争力
17.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
C.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强烈
D.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前提保障
18.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的是 ( )
A.夺取中国的资财
B.向沦陷区输出资本
C.控制沦陷区的企业
D.建立“东亚新秩序”
19.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到了较快发展的原因是 ( )
①“改订新约运动”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幕 ③“法币“政策的实施 ④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A.①② B. 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的‘夷务’,到70、80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B.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C.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缓和
21导致近代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的原因是
A大量赔款导致清政府缺乏必要的资本
B清政府不能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技术
C列强大搞资本输出,取得采矿权,掠夺矿藏
D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占优势地位
22、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
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政策自由
C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民族工业找靠山
23、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举办工业的高潮,其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族设厂的限制
B外国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
C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刺激
2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
25、1937年上半年,中国、交通两银行及其附属机构直接控制的纺织厂已有15家之多,拥有纱锭 35万枚,占华资纱厂纱锭总额的13%。这种现象表明①当时官僚资本攫取民族工业②官僚资本已经膨胀起来③民族工业日益萎缩④民族工业寻找官僚资本做靠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 5万吨增至17.248 5万吨,增加了59位以上。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到5 825台,增长了188.9%。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和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份减少至40%。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
请回答:
(1)以上两组材料的数字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归纳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出现“短暂春天”的共同原因。(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分)
(2)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
(3)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抗战前,一些工业部门中华资和外资企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项 目
年份
煤炭
棉纱
棉布
华资
外资
华资
外资
华资
外资
1928
22.0
78.0
62
38
44
56
1933
16.7
83.3
71
29
39
61
1936
34.3
65.7
71
29
36
64
材料二抗战前和抗战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比较表
年份
资本数
(千元)
官僚资本
(千元)
占总额
(千元)
民族资本
(千元)
占总额
(%)
1935
250 844
30 198
12.00
220 646
88.00
1936
1 376 000
206 000
15.00
1 170 000
85.00
1941
1 600 000
800 000
50.00
800 000
50.00
1942
1 939 025
1 349 251
69.58
589 774
30.42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说明各种经济成分在抗战前到抗战期间的发展趋势及相互关系。(6分)
(2)官僚资本打击排挤民族资本的手段有哪些?(4分)
(3)简要说明民族资本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下列三幅图代表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注:小树代表民族资本主义)
材料二马克思在谈到英国对印度过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请回答:
(1)依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在材料一所示的三个阶段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根据材料评价19世纪西方殖民地侵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影响,谈谈你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动力的认识。(4分)
专题十四 中国近代思想理论成果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下列两部著作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抵御外来侵略
C、与外国正常交往 D、发展资本主义
2、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学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A、学习西方文化 B、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
C、摆脱民族危机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4、近代以来最早将西方法律制度介绍到中国的著作是
5、新文化运动将斗争予头指向孔孟之道,是因为 ( )
A、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B、孔孟之道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孔孟之道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孔孟之道与民主科学严重冲突
6、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 B、反封建思想的形势
C、缺乏对东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7、我们之所以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做出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 ( )
A、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
B、主张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C、对封建礼教攻击最猛烈
D、首先提倡白话文
8、(2005 山东莱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是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后 B、俄国十月革命后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D、国民大革命
9、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下列各项代表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最高水平的是( )
10、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主科学思潮
C、共产党的诞生 D、国民革命运动
1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
A.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
B.奠定了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基础
C.推动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D.传播了以法治国的思想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 )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强烈
D.维护清朝统治
13.近代前期,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大体上是 ( )
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
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
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D.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14.梁启超阐述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同议》发表在 ( )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循环日报》
15右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 ( )
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C.封建顽固思想
D.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16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7.下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成为主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民主共和 ②师夷制夷 ③民主科学 ④维新变法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18.下面四副图片中,把封建思想作为其直接斗争目标,反映了20世纪初思想解放运动的是 ( )
A B C D
19.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时作过多选择,其中首先主张"走俄国人的路"的是 (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20.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B.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D.工人阶级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和主力军
2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时,双方论战的焦点是()
A.是否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B.是否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C.是否推翻中国的封建君主政体D.是否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22.陈独秀指出:“对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了()
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④全盘否定了儒家文化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
23.导致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D.“问题”与“主义”之争
2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指()
A.主张民主、科学 B.坚持反封建
C.倡导学习西方 D.反对尊孔复古
25.民权主义之所以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因为()
A.它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B.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C.它提出了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D.它主张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左图所示之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两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上面右图人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尢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分)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分)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2分)
27、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变换。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
材料二各地创办的刊物
回答:
(1)材料一的四位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应排在首位?为什么?(6分)
(2)材料二这些刊物的创办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4分)
(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特点如何?(2分)
28、观察下列图片,获取有效信息:
图1 图2
请回答:
(1)据图1结合所学,说明总理衙门是推行什么运动的中央机构?该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2)图1所示论战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5分)
(3)图2是什么组织的纲领?后来孙中山对此作了怎样的概括?其核心是什么/(3分)
29、江泽民指出:“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的形成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上居于怎样的地位?(6分)
(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6分)
专题十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近代中国服饰风格演变的特点是:
①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变革
②政府倡导推动又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下层
③“易服”与“断发”并行,是社会变革的缩影
④洋服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面的情况,反映了民国时期服装特点的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
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
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
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
3.关于近代中国的剪辫子潮流,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剪辫子的潮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剪辫子问题生动的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剪辫子 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4.下列对中国近代居民的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式建筑最出现在租界地区
B.近代居民最普遍和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和里弄住宅
C.近代史上中国各地普遍出现了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宅
D.在大城市也存在居民居住的棚户区、贫民区
5.近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餐逐渐成为一些人的时尚
②西餐逐渐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
③日常西式食品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④酒、烟、茶等日常食品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6.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时代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7.下列交通形式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是:
A.铁路运输 B.轮船水运 C.航空运输 D.高速公路
8.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是:
A.万能蒸汽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原子能的产生 D.因特网的出现
9.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主要表现在:
①思想观念的变化 ②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生活时尚的变化 ④流行语言的变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姓穿洋衣洋袜
B.社交礼仪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
C.模特举办时尚表演
D.广大农村风俗习惯依旧是传统的
11.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化的发展改变可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加稳定
C.当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
D.人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样
12.下列哪一史实说明列强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
A.拆毁“开平至各庄的铁路
B.拆毁“紫光阁铁路“
C.拆毁“京张铁路“
D.拆毁“杭江铁路“
13.近代电影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是“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B.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制拍摄影片《定军山》
C.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难夫难妻》
D.目的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的影片《歌女红牡丹》
14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汗装,管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服饰改革较为流行②不缠足运动兴起③社会变革推动可社会的变④旗袍被取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1903年,一军人从满洲里至哈尔滨探亲,他可能:
A.没有直达的火车、
B.先做沪宁铁路一线的火车到南京旅行在转到哈尔滨
C.乘做东省航线飞机
D.乘坐东省铁路一线的火车
16“无数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装主,举行公宴庆祝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狭义的民族主义观念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③欢呼辛亥革命与否的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有关广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电视普及的以前,收听广播是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
B.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老牌节目拥有比较固定的听众
C. 对一些不方便看电视的人们来说,收音机是最方便获取信息的工具
D. 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无人收听广播了
18下列不是维新派主张的是:
A.断发易服 B.安居工程 C.废止缠足 D.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19元旦,这一节日可能出现在:
A. 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前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前
20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迁的原因的是()
A.西方列强的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B.租界里西方人把其生活的方式移植过来
C.洋务派的倡导
D.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
22.近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餐逐渐成为一些人的时尚②西餐逐渐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
③日常西式食品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④酒、茶、烟等日常食品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③
2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B.航运
C.航空D.电报通讯
24.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和结束帝制,而且是一场社会革命,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习俗的变革起到的作用有
()
①辛亥革命后,政府颁行男女礼服制,新服饰走向社会中下层
②辛亥革命后,政府颁行《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③提倡“自由、平等”文明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④辛亥革命后,政府颁行《不缠足会草例》,促进不缠足运动的开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25.从目前的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来衡量,我国正处于()
A.温饱型社会
B.初步小康型社会
C.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
D.向全面小康型转变的社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9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备受青睐
图2 20世纪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
图3 20世纪90年代的时装、现代休闲装
回答
(1) 服饰的变化反映人们穿戴有什么变化?
(1)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二 目前,铁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大动脉,铁路负担着中国货运、客运的绝大部分运输任务,每年的春运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近代为什么不断兴修铁路?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今天铁路建设的认识。
28、阅读下列材料: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你能说出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4分)
(2)假如董永穿越时间隧道,进入民国时期,作为一个国民,他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4分)为什么?(4分)
(3)董永生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海近代报纸,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来中国的西方教会和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教会报纸。这些办给中国人看的教会报纸,主要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19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外商报纸的兴办和发展,逐步取代教会报纸,在上海独占市场。
材料二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过程中,随着西学东渐和本篇已经阐述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促使下,中国近代印刷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及其资本的投入。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申报》馆了。前已述及,英商美查来中国经商,始作洋布和茶叶生意,因经营不善而无利可图,遂欲改弦 更张,另谋它业。当时见报业兴隆,便同他的朋友伍毕特(C·Wood Word)、普莱亚((W·B· Pryer)、麦基洛(J·Mackllap)集资白银1600两,购买了铅字及印刷设备、办起了声名显赫的《申报》馆。美查创办的《申报》馆,除《申报》外,还印刷了《申报馆聚珍版 丛书》。丛书分正、续、余三集,收书多达二百种。
材料三下图为《申报》馆外景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50年代出现外国人办报热主要有哪些人?办报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办报人的身份有什么变化?1872年《申报》载文说“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起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由此推断《申报》的内容应该有是没特色?
(3)根据材料三分析《申报》馆的建筑特点,并分析出现该建筑风格的原因。
专题十六 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尘土的缘故。”“地底尘土”指的是 ( )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能干。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 )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底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3、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有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阿!”这场战争是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7、、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间,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辨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9、、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10、《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1、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
① 沙俄 ② 苏俄 ③苏联 ④ 独联体 ⑤ 俄罗斯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③④
1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3、下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
A1943年
B1945年
C1997年
D1999年
1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定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④
15、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时间。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16、“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
A梁启超 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
17、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18、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19、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 张謇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平均地权”、“耕这有其田”的主张有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
A同情农民疾苦 B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 制订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21、〈〈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订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2、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 ( )
A打土豪分田地 B 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
23、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领导人( )
A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C主持了中共”一大”
D出席了中共八七会议
24、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 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5、下列人物,开创仿造西方战舰先河的人物是:
A、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26题14分27题13分28题10分29题13分共50分)
26、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1956年瑞蚨祥向毛泽东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泽东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子号,老子号焕发新生机;济南布点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2分)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以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扼要指出其成因。(6分)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2)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里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27、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分)
(2) 上述基本观点有何不同?(6分)
(3)产生上述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4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38年8月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正建设的法规。
材料二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并指出:“中国的革命内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三 1951年冬,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了对大贪污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的审判材料。1952年2月10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这两个特大贪污的鲜血洒落在他们曾在为之奋斗最后却又被他们玷污了的共和国的土地上,成为开国反腐“第一刀”。
材料四《河北日报》2002年12月12日报道,胡锦涛等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说:“我们来西柏坡是向同志们学习的。毛泽东同志当年离开西柏坡去北京时,曾形象地称为进京‘赶考’。我们这一次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西柏坡,可以说是开‘上学’的,是来学习西柏坡精神和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
请回答:
⑴什么是“西柏坡”精神?这种精神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4分)
⑵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毛泽东怎样的一种思想?(2分)
⑶根据材料四评述胡锦涛一席话的现实意义。(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少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指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4分)
⑵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6分)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
新民主主义革命
⑶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专题二十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80分)
本卷共8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自古驱民在信城,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摘自王安石《商鞅》
(1)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4分)
(2)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帝)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
——《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云传附澄传》
材料二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是洛阳为荒土,此中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请回答:
(1)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你认为孝文帝为迁都洛阳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严格说迁都洛阳并非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们一直把它当成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商 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请回答:
(1)诗中的商鞅有什么历史功绩?王安石和商鞅有什么共同点?(2分)
(2)王安石为何对“商鞅能令政必行”如此看重?(2分)
(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人一般都认为是“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 国。近代梁启超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合理?为什么?(3分)也请你说出对另一种观点的理解。(1分)
4. (10分)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大都包含着有关土地问题的内容。这些措施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商鞅变化、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历史
作用。(6分)
(2)简要分析上述三次改革把土地制度变革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4分)
5.“三农”问题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又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有关法令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后,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今中外历代为什么重视解决“三农”问题?(2分)
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材料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2分)“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4分)
(2)材料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4分)
7.(10分) 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志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对此有论者指出: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想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新的生产力的冲击无可抵挡,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生存。这样,在被征服地区,在那些有过高度文明的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就开始了。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越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
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在多数情况下,现代化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三国改革的史实回答:
(1)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你如何理解三国改革“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而且“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
第8题图
19世纪末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形势图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分析并指出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康有为、梁启超是如何解决材料一的问题的?分析并评判材料二对康有为的评价。
参考答案
年山东高考历史零距离突破 专项训练测试卷
(答案)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2D 3A 4D 5C6C 7B 8A 9B 10C 11B 12C 13B 14B 15D 16C 17D 18A 19D 20A21A22A 23B 24C2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9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1)答: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门下省掌国家政令的审批。(2分)
(2)答: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3分)
(3)答: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统治。(3分)
(4)答: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
⑸答: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2分)
27.(1)分封示意图: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让王族、功臣和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3分)
(2)秦诏版: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以“朕”“制”“诏”等特定称呼显示皇帝与众不同,增强其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神圣感,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3分)
(3)内阁大堂旧址: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多。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建立。
(3分)
28.⑴ 答: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分割和削弱,皇权加强。(5分)
⑵答: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自专权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⑶答:没有实质意义。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5分)
⑷答: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2分)
29.⑴答:分封制度。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结合,家国统一。(2分)
⑵答: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基本特征:实行中央集权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实行“家天下”。(3分)
⑶答: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影响: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
⑷答: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中央权威缺失。举措:“杯酒释兵权”,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2分)
⑸答: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辖 奠定了清代以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4分)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2C 3B 4A 5B 6D 7D 8C 9B 10C 11D 12B 13C 14D 15A 16C 17B 18B 19B 20A 21C 22A 23D 24C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7分,共50分。)
26.(1)答:既积极扶植,又残酷剥削压迫小农。前者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后者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引发农民起义,进而危及封建统治。(3分)
(2)答: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自耕农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2分)
(3)答:针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土地问题,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西晋实行限田。但是由于土地私有,买卖土地频繁,所以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3分)
(4) 答:有利因素:封建王朝往往用奖励垦荒和扶植自耕农政策。
不利因素:封建政府加重自耕农的负担;自然灾害;土地兼并(2分)
27.⑴答: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城市商业活动由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每点1分,共4分)
⑵答: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已经打破“坊”和“市”的界限;商业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增强;大城市出现了“通宵不绝”的夜市;对外贸易空前扩大,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外贸港口;在货币流通方面,出现了纸币“交子”。(每点1分,共4分)
⑶答: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分)
⑷答: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1分)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分)
28.⑴答:特点: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原因: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农具原始,人们必须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农业生产过程。(2分)
⑵答: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自耕农,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产生。
原因:春秋以来,随着铁器及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一家一户进行生产成为可能;同时,随着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3分)
⑶答:功能变化:能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提高耕作速度。
影响:是我国古代农具改革的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推动了中国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分)
⑷答:现象:说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认识:过渡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多、人对自然的认识等;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环境问题严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注意保护环境。(3分)
29.⑴答:现象: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商人的地位提高,力量增强,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国家政治。
原因:由于诸侯割据,劳动者人身较为自由,统治者无法加以控制;工商业利润丰厚,影响到了资本的流向。(3分)
⑵答:汉高祖对商人实行压制、歧视政策(或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凋敝,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害怕商人势力强大,操纵政治、经济,危害国家统治。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4分)
⑶答:愿因:为防止贵族、官僚与民争利。影响:百姓能够安心经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2分)
⑷答:表现:“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在城市中出现了“夜市”和娱乐场所“瓦肆”;北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说明:宋代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唐代。(4分)
⑸答:经济现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存关系的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而微弱。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没落,严重阻碍了新生产因素的成长;政府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手工工场的扩展;地主、商人把资金用于置田买地,加之农民的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都影响了手工工场的扩大再生产。(4分)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D 3.C 4.A 5.D 6.B 7.C 8.A 9.C 10.C 11.A 12.A 13.B 14.D 15.C 16.D 17.C 18.B 19.D 20.B 21.D 22.C 23.D 24.B 25.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1分,共50分。)
26.(l)答:佛教、道教在唐代得到广泛传播,出现了三教合一的现象。佛、道思想的广泛传播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冲击,使儒学产生危机。(2分)
(2)答: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到了理学阶段。
原因: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风气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思想在和佛、道思想辩驳的过程中吸取其合理成分,不断自我完善,一些儒学大师为重兴儒学,提出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3分)
(3)答:图一《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的印刷品,图四是活字印刷的印刷品。
意义: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随着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2分)
(4)答: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随着理学的兴起,使当时的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对宋代书法和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宋代书法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宋代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3分)
27.(1)答: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影响: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后来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被尊为“圣人”。
孟子:主张:提出“仁政学说”;“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人性本善。影响:继承发展了儒家学说,成为儒学思想体系得奠基人,被尊为“亚圣”。
董仲舒:主张: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影响:以儒学为基础,糅合了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使如许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朱熹: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应“格物致知”以求理;“存天理,灭人欲”。 影响:吸收佛、道思想,确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把儒学推进到理学阶段。(8分)
⑵答: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交往的愿望。(2分)
⑶ 答:提示:联系孔子的人文关怀思想,结合文明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等。(3分)
28.⑴答:①文人画兴起,“以行写神”等绘画理论提出。②书法艺术进入高峰期,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又有注重法度、规范的楷书。③宋代“词”的创作进入鼎盛阶段,“话本”出现;元代“散曲”创作进入高潮期。④明代“昆曲”盛行;清朝时京剧形成并走向成熟。(4分)
⑵答: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隐(2分)
⑶ 答:元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元朝初期科举制度废除,汉族知识分子没有出路,地位低下,一腔才情投入戏曲创作。(2分)
⑷答:明清小说数量繁多,题材多样,如: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神魔小说《西游记》、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从思想方面看,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如:《红楼梦》《水浒》《聊斋志异》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把商人作为歌颂对象的小说,如:“三言”“二拍”。
京剧形成后,京剧的人物造型、故事情节有很多都取材与明清小说。(5分)
⑸答:京剧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京剧艺术的大众化是京剧长盛不衰的原因。(3分)
29.⑴答:原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人推崇;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统治者都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等。意义:“三孔”是历史文化教育的阵地,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3分)
⑵答:孔子主张“仁”,提出以得治民,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董仲舒
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大国争霸和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所以在当时并不被统治者重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分)
⑶答: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用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2分)
⑷答: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后来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2分)
专题四 中国古代时空整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D 3A 4D 5D 6C7C8A 9B 10C 11B 12D 13C 14B 15D 16C 17D 18D 19A 20B 21D 22A23A24C 25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1分,共50分。)
26.⑴答:提出“仁”学,提倡“为政以德”。(1分)
⑵答: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分)
⑶答: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他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3分)
⑷答:同意。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维护封建专制。“打倒孔家店”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需要。不同意。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不能一概否定。(任选一种作答)(3分)
27.⑴答:用贝作为货币出现于商朝时期。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货币形制不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政策。影响:巩固了统一,客观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3分)
⑵答:原因:唐朝以来川蜀地区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铁钱不能满足货币流通的需要,纸币应运而生。发行、使用情况:先由民间富户联合发行,但私人发行出现信用危机,南宋时改为由官府发行,信用好,倍受欢迎。(4分)
⑶答:元朝时纸币曾经普遍流通,但后来出现滥印纸币引起通货膨胀的现象。明朝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形成银钱并用的局面。(2分)
⑷答:有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有杂乱形状向规范形态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虽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分)
28.⑴答:中国文字的起源。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发展。(3分)
⑵答:王羲之。行书。书圣。(3分)
⑶答:盛唐时期。特点:风格多样,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又有讲究法度、规范的楷书。原因:盛唐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对外开放,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知识文人队伍发展壮大。(4分)
⑷答:篆刻艺术。 明代中叶。文彭。(3分)
29.第一组:⑴答: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1分)
⑵答: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
根本原因是: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3分)
⑶答:太尉是主管军事的官职。廷尉是主管司法的官职。(2分)
⑷答:被封为条侯是因为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2分)
⑸答: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分)
第二组:⑹答:天下事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1分)
⑺答:唐太宗认为应由宰相协助管理全国事务,这样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3分)
第三组:⑻答: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1分)
⑼答:没有矛盾。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唐太宗用相,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根本的意图是为统治长久;明太祖罢相,是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了江山稳固。(3分)
专题五 世界古代政治文明
一、选择题:
1.C2.D 3.A 4.D 5.B 6.B7.D8.C 9.B 10.A 11.B 12.A13.A 14.A
15.A16.A 17.D18.B 19.A 20.C 21.C22.C 23.A 24.A25.D
二、非选择题:
26.⑴①通过表决形成决议;②参加会议或进行表决的人数必须达到规定人数;③表决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若能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皆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说明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民主制度影响甚大。(或民主政治的延续性)。(2分)
⑵①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③人民主权;④公共意志;⑤自由平等。(任答出其中4点,即可满分)。
27.(1)特征:①(抽签)选举制②人民主权(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利)
③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④法律至上⑤轮流执政(3分,其中3项即可)
事例:(答中其中2个即可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①人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催生探究人类政治生活并且教授辩论技巧为生的智者学派
②鼓励自主发展,热爱生命,追求健美——奥运会的起源地
③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虽然受到不公正的死刑判决仍不肯违犯国家的法律而求生
④伯利克里的名言:“一个对政治毫不关心的男人……被视作废人”
⑤雅典民主政治繁荣铸就希腊人渴求知识、探究精神,哲学、戏剧、雕塑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2)交通禁行标志含义——奴隶、外邦人、妇女、未及年龄的男子,这些人都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2分)
狭隘——是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少部分的公民,仅占总人口的9%左右)
最充实——是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2分)
(3)直接民主形式;(1分)
批判态度(1分)
理由: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
启示:极端民主或直接民主不等于最优民主,这种民主形式只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范围内,并不具有普遍性,近现代不断斗争中完善的代议制民主更符合大多数实际。(2分)
28.(1)《十二铜表法》(2分)
(2)因为查士丁尼颁布制定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后世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3分)
(3)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使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3分)
29.(1)缺陷:“同态复仇“,妇女被剥夺政治权利,严格限制奴隶和隶农;维护罗巴奴隶主特权;只是男性公民、自由民拥有政治权力;(5分)
(2)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职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源于罗马法。(2分)
(3)罗马法的缺陷是历史局限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声的体现,其必然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由于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总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必以现在的眼光去衡量它。由于罗马法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出保护私有财产,倡导的如陪审团制度的法治机制等,这些规定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受到欧洲许多近代国家的借鉴则成为自然。(6分)
专题六 世界古代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
1.A 2.D 3.C4.A 5.D 6.C 7.B 8.D 9.C10.C 11.B 12.C13.B
14.B15.D
二、非选择题:
16.(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4分)
(2)崇尚知识(3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3分)
(4)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4分)
17.(1)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的认识是判断一切事物的价值标准;教养来自于学习和实践;知识来自于自我感知,而非神灵的赐予。(8分)
(2)意义:其思想标志着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智者学派的思想具有奴隶制时代的思想启蒙作用,使人对自然、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认识趋于合理化;同时也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发展。(4分)
精神:强调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否定传统的精神;崇尚智慧与道德的精神。(2分)
18.答案(1)
国籍
人物
主要成就
孔子(1分)
认识社会和人自身,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分)
最大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且在众多科学领域有杰出贡献,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分)
2、①孔子的仁学侧重于社会,古希腊哲学侧重于人本身。(4分)
②二者所处的国情不同。孔子处于中国春秋末期,当时社会动乱、社会动机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古希腊哲学家处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以工商业为主。(4分)
19.(1)①是泰勒斯: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2分)②是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2分)③是柏拉图:唯心主义理念论;(2分)④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创立逻辑学。(2分)
(2)①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唤醒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分)②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邪恶的首要根源,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分)③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这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2分)
专题七 世界古代时空整合
一、选择题:
1.A 2.B 3.A4.C 5.A 6.D 7.B 8.B9.A10.A 11.C12.A 13. D
14. A 15.D16. D17.A18.A 19.A 20.B 21.A 22.B 23.B 24.C 25.B
二、非选择题:
26.(1)雅典的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铸就了古希腊文化的辉煌成就。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但是这种体制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是奴隶主的民主。(6分)
(2)希腊哲学的繁荣是在民主制度的保障之下出现的。希腊民主制度特别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鼓励公民参政议政,保证了较高程度的自由和广阔的思想空间。这些都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4分)
27.(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2分)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疆域的不断扩大;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2分)
(2)表现: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4分)
原因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体系科学、完整。(2分)
(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3分)
28.(1)①主要特征: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轮番而治、政治为本、城邦至上。(2分,必须有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②雅典名义是实行民主政治,但对参政的公民也有一些性别、年龄上的限制,再加上经济的不平等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真正参政的只是少数人。所以他的话言过其实,是溢美之词。(2分)
(2)恰当。(1分)因为雅典的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享有民主权利的仅仅是合法公民,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性公民,即使在伯利克里时期,广大的奴隶、妇女与外来移民都没有公民权。(3分)
(3)水平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于国家管理。(2分)
(4)①民主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民主,男权民主。②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③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状态及事实上的不平等。(2分)
29.(1)智者学派。背景: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随着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的地位得以提高。(4分)
(2)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对于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尤其是他们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其难能可贵。(6分)
(3)苏格拉底。主要思想:提倡善良的道德,其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地位: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3分)
(4)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2分)
专题八 世界近代西方各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一、选择题:
1.C 2.B 3.B 4.B 5.B6.C7.B 8.C 9.D 10.A11.B 12.C
13. D 14.B15.D 16. D 17.A 18.D 19. D20.C 21.C 22.B 23.A 24.D 25.D
二、非选择题:
26.(1)图二突破“圣像画”的画法,采用写实的手法揭示人性的善恶。(2分)
(2)以马丁·路德为代表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1分)
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罗马神权统治。(2分)
(3)三权分立学说。(2分)
(4)从神性到人性再到理性。(2分)(或:从神权统治到人文主义再到理性主义)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分)
27. (1)背景:①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加快。②人文精神不断发展。③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④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和自由。⑤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美建立。(3分)
(2)①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分)②原因:经典力学出现危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
(3)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或现代科技革命);(1分)②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2分)③影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2分)
(4)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发展,生产实践促进科学理论发展。(2分)
28.(1)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6分)
(2)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4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2分)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29. 图1:北宋画家张择端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风俗画(3分)
图2: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勃兴 作品重表现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思想感情,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4分)
图3: 西班牙画家 毕加索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迅速变化, 一批画家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着重于表现自我感受
毕加索是现代派画家,绘画常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4分)
( 注意格式,连接成文,1分)
专题九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及经济化
一、选择题:
1.B 2.A3.B 5.D 6.A 7.B8.D 9.D 10. B 11.D12.A13. D14.C 15.C16.B 17.A 18.D 19.D 20.B 21.C 22.A 23.C24.B25.D
二、非选择题:
26.(1)欧洲开辟了新航路,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3分)。
(2)商品交换: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开展三角贸易。欧洲用制造品换取非洲的奴隶,再用奴隶换取美洲的金银、棉花、烟草、毛皮、鱼。(2分)欧洲与中国:欧洲用赚取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1分)
贸易性质:欧洲与非洲、美洲的贸易主要是掠夺性的殖民贸易;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是正当贸易。(2分)
((3)对欧洲: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1分)
对非洲:非洲丧失大量青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困(1分)
对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1分)
对中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国力)。(1分)
27.(1)重视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重视商业信誉,信守合同;重视商业机制创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重视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 国家独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保护贸易自由等。(上述答案每点2分,只要答出四点即可得8分。)
(2)结合相关史实谈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3)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1分)外部原因:三次英荷战争,沉重打击了荷兰,逐渐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2分)内部原因:缺乏坚实的工业基础。(1分)
28.(1)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或:成为世界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或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大气、环境污染;贫富悬殊扩大,工人的生存境遇恶化;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8分。答出4点即可)
(2)工业革命不仅史一次技术革命,还是一次社会关系的革命;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以某种代价为补偿的。(4分。答出2点即可
29.(1)汽船数量迅速增加,水上运输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分) 英国工业垄断地位被打破,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2分) 世界贸易额整体迅速增长,初级产品生产国和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均衡增长。(2分)世界市场形成,世界性经济危机更加频繁、深刻。(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世界市场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4分)
专题十 世界近代西方的政治近代化
一、选择题:
1.A2.D 3.C4.C5.C6.B7.C 8.B 9.D10.C11.B 12.D13.B
14.B 15.B 6.A17.B18.D19.D 20. A 21.C 23.C24.A 25.C
二、非选择题:
26.(1)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权利法案》。
(2)在君主立宪政体下,英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是国家的人格化。
(3)不同意。因为英国的君主制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主制,而是受议会和法律约束的资产阶级立宪君主制。英国与美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国家,不存在保守性,英国之所以选择了君主立宪制,这是由它本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4)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还不成熟;长期君主专制的影响;“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认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总要经历反复和曲折,确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须从国情和民情出发。
27. (1)总统制共和制。(2分) 特点: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衡。(2分)
(2) 否;黑人奴隶制仍然存在。(2分) (3)对“日出”的理解:a.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c.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4分)
28.(1)①创立民主政体(制度):公民大会(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司法、监察机构)、五百人会议(常务执行机构)等。②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公民中选举司法人员;陶片放逐法等。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发放工资与津贴。(每一个方面1分,答案只要合理便可适当给分。该问得分不超过4分)(2)不同形式:美国是总统共和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2分)。
原因:英国君主专制的历史比较悠久;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是通过资产阶级与王权、贵族的妥协而实现的(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英国建立代议制民主所依据的思想是早期启蒙思想,这种思想大多主张君主制。(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该问得分不超过2分)
美国没有君主制、贵族制的历史传统(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建国初期面临了州权主义对中央政府的威胁;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思想。(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该问得分不超过2分)
29.(1)①公民大会。(1分)
理由: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国家大事。(2分)
②议会。(1分)
理由:议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1分)
③皇帝。(1分)
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元首是皇帝,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但皇帝有权任命首相。(1分)
(2)特征: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及政府不向国会负责;政府只对总统负责,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等。(2分)
表现: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最高行政首长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领导者,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分)
(3)(每空1分,共6分)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与议会关系
德国
皇帝
世袭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或皇帝操纵议会)
法国
总统
议会选举
互相制约与平衡,总统向议会负责
专题十一 世界近代时空整合
一、选择题:
1.C2.A 3.A 4.D 5. C 6. C 7. A 8.D 9.B10.D 11.A 12.B 13.D
14.B 15.B 16.D 17.A 18.B 19. A20.C21.C23.A24.D 25.B
二、非选择题:
26.(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分)
原因:议会在英国有较长历史,且掌握一定的权力;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选择了“不流血”的政变“光荣革命”并取得成功;与英国人长期的设想和全民族统一的价值取向相符合。(3分)
(2)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4分)
作用: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树立了榜样;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
(3)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才有活力。(2分)
27.(1)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为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强烈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的政治体制,为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启蒙思想家构建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6分)
(2)《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为美国联邦制共和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有利于法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在德国的建立(或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政体在德国的确立),促进了德国的进一步发展。(6分。)
28.(1)由局限于欧洲到扩大到世界范围。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3分)
(2)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野蛮扩张和殖民掠夺)等方式。(5分)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日益连成一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是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是一种很不公正的现象。(本题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分)
29. (1)形式;人物画,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宗教题材,直接取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内容:主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艺术价值: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意义。(4分)
(2)郑板桥的《墨竹》,注重写意,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2分)
(3)(4分)
书名
项目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2分)
内容特点
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歌颂现实生活,提倡生而平等。(1分)
地位
享有“人曲”的美称,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成就的高峰。(1分)
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D 7.D 8.C 9.A 10.B 11.C 12.B 13.A
14.A 15.D 16.C 17.D 18.A 19.A 20.D 21.B 22.A 23.B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前者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占广州,后者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②显示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27、(1)是作者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对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的一种蔑视。(2)太平天国是借助宗教形式,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的泯灭传统文化,内部争权夺利,不论不类的宗教运动。(3)保存传统儒家文化。维护满清统治。(4)受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制约,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又否定传统文化;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夺权夺利.贪图享乐。
28、⑴欢呼”的表现①结束封建专制,建立中华民国,②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实行内阁制。⑵努力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三大政策。②改组国民政府,建立黄埔军校,③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⒀看法: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出发体现与时俱进和求同存异精神。
29、⑴二战结束以后,对日本法西斯的审判不够彻底。⑵为战犯开脱罪责,煽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复活军国主义情绪,⑶围绕展示法西斯屠杀中国人民,、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史事组织活动。
专题十三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
一.选择题: 1.B 2.A 3.C 4.A 5.B 6.D 7.B 8.D 9.B 10.A 11.C 12.B 13.D
14.A 15.C 16.C 17.B 18.A 19.C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二.非选择题:
26.(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战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这说明帝国侵略是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外国资本注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产倡导商战和实业救国;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的推动;政府对兴办实业政策的变化。
27.(1)销量迅速增长。(2)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3)外国侵略势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民族资本家具有发帝爱国运动的积极性。
28.(1)抗战前,民族资本发展显著并在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仍然受到外国资本的压制,带有半殖民半封建的特征,而官僚资本尚未形成垄断地位;抗战期间,民族资本发展呈出衰落状态并退居次要地位,官僚资本在工业中的地位大大增强并局于垄断地位。外国资本.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2)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垄断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不但发展曲折,而且难以独立发展。
2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部分条件。外商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但受外国资本主义的钳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帝国主义列强争先向中国输出资本,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但资本输出也恶化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欧洲列强忙于战火,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强扶植军阀,控制着主要工业部门,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2)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加强了对中国的掠夺,是中国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但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双层作用中以阻碍为主,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人民首要的革命任务。(3)经济发展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主要动力,殖民主义是帝国充当“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客观推动,三者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
专题十四 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选择题: 1.D 2.D 3.D 4.A 5.C 6.B 7.A 8.B 9.D 10.A 11.C 12.D 13.D 14.A 15.B 16.C 17.C 18.B 19.A 20.C 21.B 22.A 23.A 24.B 25.B
二.非选择题:
26.(1)①人物:林则徐;②贡献:虎门硝烟。(2)①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材料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③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制;④材料四:变法图存(3)①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族政治。②进步:由单纯的学习西方的先进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4)①意思:实施君主立宪制。②相同:“君民共主”。
27(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和领导者,积极宣传民族科学,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积极参与五四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以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民主.科学.新道德及新文学;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20年春与陈独秀动等人组织工人阶级政党。
(2)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通过创办通俗的刊物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特点:中国思想界的主流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28(1)①洋务运动;②主要内容: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2)①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体制制度等;②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3)①同盟会的纲领;②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核心是民权主义。
29.(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具体体现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2)新中国成立后的有益探索:①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③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④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专题十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A 6.D 7.D 8.D 9.C 10.C 11.B 12.B 13.C 14.C 15 .D 16.C 17.D 18.B 19.A 20.C 21.C 22.A 23.D 24.B 25.D
二、非选择题
26、①反映人们日益讲究穿戴,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
②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济腾飞,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质量都发生巨大变化。
27、(1)说明清朝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中国铁路起步晚,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便于列强侵夺中国铁路路权。
(2)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外国扩展侵略势力的需要、外国投资的需要等。
(3)以铁路为主的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民的视野,加快了生活的节奏,因而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28、(1)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脆弱性;落后性(答出两点即可)
(2)变化:在服饰上坑能穿长袍马褂或西装;剪掉长发;住在中西合璧的里弄里;出行做火车或轮船;社会礼仪方面:见面握手、鞠躬,相互称呼采用先生或同志;饮食方面食用糖果、点心、罐头等西式食品;可以读报刊、看电影。(任意答出四点即可)(4分)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政府的改革;新式工商业城市的兴起。
(3)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是历史的进步(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也可得满分)(2分)
29、(1)教会和教士创办为主。目的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2)以外国商人为主。以新闻为主,讲求报道的真实性。
(3)中西合璧的特色,俗称两层小洋房。原因是1840年以后,外国人来华居住,带来了全新的居住文化,西式建筑逐步增多。
专题十六 中国近代史时空整合检测题
一. 选择题
1.D2.C3.A4.C5.C 6.B7.D8.C9.B10.D 11.C12.A
13.B14.D15.C 16.C17.B18.B19.C20.D 21.D22.D23.B24.A25.A
二、非选择题:
26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洋务企业产生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⑵1912--1925年:上升;1925--1949年:下降
上升的原因:一战期间,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下降:日本侵华(日本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制;长期的战乱,缺乏有利环境。
⑶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80年代改革开放。
⑷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27、(1)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康有为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君主立宪,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反对专制,主张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未涉及制度;康有为等提出用君主立宪代替君主专制民主主义者主张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3)明轻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戊戌变法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文化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大量传播。
28.⑴就是“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逊、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情况下提出。
⑵从严治党
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保持“两个务必”这个党的优良作风,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9.⑴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
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等等)
⑵第一行:革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第二行: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行:历史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⑶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专题二十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参考答案:
1.(1)梭伦改革:具有以中庸原则为指导的折中色彩,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2分)商鞅变法:取信于民;雷厉风行。(2分)
(2)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3分)商鞅变法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或有利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分)
2.(1)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崇尚武力,难以文治;平城保守势力强,改革阻力大;洛阳曾是多个王朝建都之地。
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
3.(1)功绩:取信于民;雷厉风行;
共特点: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希望学习商鞅变法,贯彻法令的推行。
(3)梁启超的说法有道理。王安石变法从经济、政治、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希望通过变革富国强兵,变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认为是“祸国殃民”:新法在实施过程中给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增加了新的负担。
4.(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发展。(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加了赋税
收人。(2分)
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赋税收入。(2分)
(2)原因:国情:中国是农耕为主的国家,自然经济占主体;目的: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是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4分)
5.(1)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3分)
(2)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一般公民权,就业权,并在名义上获得份地。(3分)
影响: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2分)
(3)“三农”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6.(1)文明: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2分)
表现: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4分)
(2)1860年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分)
7.(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的加剧;三国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
(2)模仿西方的技术:埃及——建立军事工厂;日本——殖产兴业;中国——洋务运动。
道路和速度:埃及——阿里改革失败,沦为殖民地;日本——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中国——洋务运动,终未成功。
8.(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掀起戊戌变法运动;材料二的评价是正确的。日本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而发展资本主义的变革;而康有为等人则是依靠无权的皇帝对现政权进行的一次改良。
专题二十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3)
本试卷共8个小题,每题10分,满分80分。时间90分钟
1.(10分)(1)答:战争可以培养人的高贵品格和美德。意图:挑动民众支持战争。(4分)
(2)答:讽刺了统治阶级所鼓吹的“光荣”是对人们的欺骗,带来的是死亡和灾难。创伤: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6分)
2.(10分)(1)答:立场:既反对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原因: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5分)
(2)答:结局:希望看到法西斯德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两败俱伤。原因:因为丘吉尔既痛恨侵略自己的法西斯德国,又坚持反对共产主义的立场。(5分)
3.(10分)(1)答: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倡议建立国际联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罗斯福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领导美国人民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参加开罗、德黑兰、雅尔塔等国际会议,推动了二战胜利进程。(4分)
(2)答:威廉二和世希特勒(2分)
态度:积极发动侵略战争,谋取世界霸权。(2分)
认识: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我们要避免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之间矛盾的手段;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平是世界发展的趋势。(2分)
4.(10分)(1)答: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或有利于人类和平解决各种国际争端,避免冲突和战争),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5分)
(2)答:联合国在维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高涨;美苏冷战和争霸的相互牵制;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新科技革命遏止世界大战发生等。(5分)
5.(10分)(1)答:由对抗走向缓和。影响:欧安会召开;东西欧之间的“冷战”对峙得到了一定的缓解。(5分)
(2)答:实质:麻痹西方,争夺霸权。原因:“冷战”、对抗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历史潮流。(5分)
6.(10分)(1)答:方法:一战后,美国倡议签订《国联盟约》,成立国际联盟;二战后,美苏主导签订《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没有。原因:因为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存在(4分)
(2)答:原因:核武器拥有足以毁灭世界的杀伤力和破坏力。理想:表达了爱因斯坦爱好和平,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6分)
7.(10分)(1)答:在内容上,反战和平运动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反战和平运动参与阶层广泛,具有真正的全球性;在组织上,反战和平运动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运动。(6分)
(2)答:反战和平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制止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的政策制订。(4分)
8.(10分)⑴不同意。虽然美国在历史上(如在二战中)确曾为正义而战,但二战以来,建立世界霸权一直是美国追求的目标。(2分)就像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一样,美国要攻打伊朗也不是为了所谓的自由和平。(2分)其真实目的是力图控制中东能源增强经济实力,控制战略要地增强军事力量,从而更好的钳制中国和俄罗斯,实现单极世界的梦想。(2分)
同意。因为美国是在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建立的;(2分)在二战中为打败法西斯侵略势力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二战后的许多作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⑵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是否得到国会的支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