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3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3)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阅读下表,导致其中两个国家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 A.殖民霸权的建立 B.垄断程度较高 C.封建因素的铲除 D.欧亚移民涌入 ‎【答案】B ‎【解析】据图表可以看出,1900年美国、德国制造业迅速发展,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德国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程度较高,推动本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故选B。1900年美国、德国还没有建立殖民霸权,故A错误;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封建因素,故C错误;欧亚移民涌入只符合美国,故D错误。‎ ‎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诞生的实际原因是(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 B.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矛盾激化 C.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矛盾 D.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诞生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在外有普鲁士的侵略,内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屈膝投降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B项是对背景两方面的准确描述,故B项正确。‎ ‎3、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来源:学&科&网]‎ 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敌后抗日战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充分体现了国共合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八路军是抗战主力,故C项错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D项错误。‎ ‎4、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可见这一时期的上海(  )‎ A.消费观念制约工业化 B.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 C.汽车制造业尚未出现 D.城市化发展受到制约 ‎【答案】D[来源:1ZXXK]‎ ‎【解析】“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反映了消费水平低影响城市化,与消费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仅从出行方式的变化不能说明上海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一直没有汽车制造业,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消费水平低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 ‎5、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他在一份口述给基辛格的备忘录中又再次强调:“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当时(  )‎ A.中美关系正常化已是大势所趋 B.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具备 C.西方遏制中国的阵营开始瓦解 D.美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改变 ‎【答案】B ‎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美国(  )‎ A.进入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来源:1]‎ B.实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 C.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 D.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慢于同期的西欧日本 ‎【答案】D ‎7、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答案】C ‎8、适应性考试)宣传中共“八大”路线的标语口号有(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 C.“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D.“放弃剥削,学好本领,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答案】D ‎【解析】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A项错误;“公社赛过铁饭碗,幸福生活万万年”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提出的,不是1956年“八大”的口号,故B项错误;“动员一切的力量,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不符合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是在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调动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原有的私有者发起号召成为宣传的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地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来源:学,科,网Z,X,X,K]‎ 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材料反映出政治斗争的若干因素,请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观点:政治斗争是暴力冲突与妥协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探讨:英国通过暴力冲突,把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此后,统治者争权夺利,英国政局动荡,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复辟势力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反攻倒算,竭力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这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极大不满,他们发动宫廷政变,与旧贵族妥协,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避免了政局的剧烈动荡。‎ ‎2、材料一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他还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摘编自《鲁迅文集》‎ 材料二 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鲁迅一方面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奉行“拿来主义”,当然,他所倡导的“拿来”也并非没有选择的“全盘西化”,在“拿来”的时候,他也还要“看一看”。‎ ‎——摘编自刘晓华《论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1)据材料一归纳鲁迅的国民性思想。(6分)[来源:Zxxk.Com]‎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鲁迅的国民性思想。(9分)‎ ‎【答案】(1)思想: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盛赞“中国的脊梁”和“真的猛士”。(6分)‎ ‎(2)评述:鲁迅对国民性的扬弃,是19世纪末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怀;他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是相对客观的,改造国民精神的方法也相对合理;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对当今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公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