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77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运动及意义专题升级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其中斜线区表示黑夜,①②③表示不同坐标的三点,关于①②③此时地理特征大小的比较,表达正确的是( )
太阳光照示意图
A.昼长:①>②>③
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①>②>③
C.时刻数值:①>②>③
D.正午太阳高度:①>②>③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题。
2.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3.读“某日某时地球可见光云图”(白色为云层),此时为( )
A.冬至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春分日前后 D.秋分日前后
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A.H地即将迎来黎明
B.北印度洋海区海水自东向西流
C.亚欧大陆形成了较大的低气压中心
D.地球上风带气压带的位置偏南
5.图甲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区时)2019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乙为拍摄地点位置图。此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1日17时30分
B.2月28日18时30分
C.2月28日17时30分
D.2月28日3时30分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据此完成第6~7题。
6.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7.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该日最有可能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①地位于②地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由图文信息可知( )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11.图示时刻( )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二、综合题(共56分)
12. (36分)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 为中心,日期为 月 日。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
(5)E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日落时间是 时。
(6)A点的昼长为 小时,乙点的夜长为 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13. (20分)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 经线,乙: 弧,丙: 弧,丁: 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 和 。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 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 。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
(5)图甲中,北京是 月 日 时,图丙中北京是 月 日 时。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光照情况,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处处都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太阳直射赤道时,纬度越高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D项正确。
2.A 解析:图示中心处为北极点,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而此时是北京时间11月3日,极夜的纬度范围应在极圈以内的某处,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此时北京时间是1时36分6秒,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左右。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应选择①线。
3.A 解析:读图可知,此时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北极地区出现了极夜,四个选项只有A符合。
4.C 解析:若PQ为昏线,则 H地即将迎来黄昏;此季节北半球为夏季,因此北印度洋海区海水自西向东流,亚欧大陆形成了较大的低气压中心,地球上风带、气压带的位置偏北。
5.C 解析:此题要用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来解决。拍摄地点的经度为15°E,与北京时间所在经线(120°E)相差105°,时间相差7小时,北京时间比拍摄地点的时间早,故C项正确。
6~7.6.D 7.C 解析:第6题,根据图中测站的经纬度的分布范围可知,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洲。第7题,观测显示,图中上部分12个测站年平均降水量与黑子活动呈正相关,下部分22个测站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呈负相关,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8~9.8.D 9.A 解析:第8题,①②两地的昼长小于12小时,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此情况。第9题,①地日出、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7:40和16:52,可以算出①地正午为北京时间12:16,同理可以算出②地的正午为北京时间11:52,故①地位置比②地位置偏东;
冬季纬度越高则白昼越短,故①地纬度比②地低。因此①地位于②地的东南方向。
10~11.10.C 11.B 解析:第10题,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M应位于N的东北方向;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说明此时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南极地区正处于暖季并有极昼现象,应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悉尼的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夏雨型的气候,此时应正值多雨的季节;该季节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地球上越往南的地区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应晚于同一经线上的乙地。第11题,此时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地球应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又因为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可推知MN为晨线,MN与EP相交于N点,可推知EP是0时经线,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应是EP向东到澳大利亚以东的国际日界线,其余地区是地球上旧的一天,可以判断此时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此时,穿过非洲的东经10°各地有些地区应处于白天,有些地区则处于黑夜;全球范围来说昼夜的范围永远是大小一样的。
二、综合题
12.答案:(1)南极点 12 22 (2)(23°26'S,90°W) (3)
(4)A>D>E 东 (5)12 18 3 21 (6)12 6 (7)D
(8)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日照图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仔细读图,每小题比较容易解答。
13.答案:(1)150°E AC OA AB (2)春分 秋分 相反
(3)180 大 (4)丙、丁 (5)3 22 4 6 22 15
解析:第(1)题,由图甲知春分日经线与晨昏线重合,阴影部分为3月21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2日。所以图甲60°E是0时,则150°E为6时为晨线;图乙晨线为AC弧,图丙OA为晨线,图丁AB为晨线。第(2)题,春、秋分时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晨昏线移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第(3)题,由于散射作用,实际昼半球大于夜半球。第(4)题,图甲昼夜平分,图乙南半球昼长夜短,图丙北半球昼长夜短,图丁北半球昼长夜短。第(5)题,图甲中,60°E为0时,则北京为3月22日4时;图丙中,75°E为6月22日12时,则北京为6月22日1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