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 M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总结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5高考导航 切脉高考 ‎1.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以典型区域或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情统计 时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题型 填空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内容 植被类型 地理要素相互影响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整体性 分值 ‎2‎ ‎4‎ ‎4‎ ‎4‎ ‎4‎ 体系构建 ‎[答案] ①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 ②同一区域各自然要素保持协调,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 ③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年2考 ‎1.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及影响。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种植菊花导致了水土流失,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  )‎ A.各要素相互联系产生了新功能 B.内部的差异性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D.具有良好的自我平衡功能 ‎(2)若该地继续大量种植菊花,还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质灾害多发 B.降水量增大,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 C.蒸发量增大,湖泊等湿地面积缩小 D.地下径流增多,地表水资源减少 ‎[解析] 第(1)题,该地砍伐植被、开垦坡地来种植菊花,造成水土流失,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第(2)题,若该地继续大量种植菊花,会进一步破坏地表植被,导致该地降水变率增大,地表径流变化增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答案] (1)C (2)A ‎[高考变式训练]‎ ‎2.(2014·肇庆一模)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解析:读图:找到突破口—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分析:Ⅲ对应库区蒸发量增大,Ⅳ蒸腾加强,两者引起水库周围降水增多;联系:图示要素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C (2)A ‎[规律方法运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荒漠景观。‎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状况的改变。下图为森林植被破坏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新题模拟演练]‎ ‎3.(2014·东莞调研)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 B.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 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 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 解析:选C。审题:判断描述最可信的;分析:结合选项枯水期时,雨水补给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含沙量减少,咸潮发生在枯水期河水水位下降时,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西风带带到大西洋。‎ 地域分异规律 4年2考 ‎4.(2014·广东联考)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干湿区)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和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分布规律。‎ 材料 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解析] 审题:“乌金三角”位于晋陕蒙接壤地区;读图:该地区以东为山西,以西为内蒙古,距海越来越远,呈现典型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且位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半湿润区受流水作用强烈,半干旱区受风力作用强烈。‎ ‎[答案]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流水 风力(不分先后)‎ 经度地带性 ‎[高考变式训练]‎ ‎5.(2014·潮州二模)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读图回答(1)~(2)题。‎ ‎(1)植被⑥所在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形成东坡植被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人类活动 解析:审题:甲—东坡,乙—西坡;读图:植被⑥分布在西坡纬度30°~37°,东坡植被⑤分布在纬度30°~50°,与西坡纬度5°~30°自然带一致;分析:大陆西岸南北纬30°~40°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于沿岸寒流影响,西坡纬度5°~30°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而东坡的热带荒漠景观主要是由地形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答案:(1)D (2)B ‎[规律方法运用]‎ ‎1.地带性规律 自然带分 异规律 形成 基础 影响 因素 分布规律 典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 辐射 沿纬线延伸,沿纬度更替 非洲沿20°E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 位置 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更替 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 组合 状况 海拔 高度 沿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 ‎2.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新题模拟演练]‎ ‎6.(2014·肇庆调研)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西部是较低的海岸山脉,东部是高峻连绵的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之间是狭长的纵谷;自然景观大致以30°S和40°S纬线为界,北部荒漠、中部硬叶林、南部阔叶林。根据智利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从智利北部到南部,在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审题:自然景观大致以30°S和40°S纬线为界,北部荒漠、中部硬叶林、南部阔叶林,判断地域分异规律;分析:结合图示从描述中判断景观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属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赤道到两极热量条件不同,对应植被不同。‎ 答案: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自然带 4年1考 ‎7.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图,判断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___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解析] 提醒:不要多加“带”字;审题:判断气候成因及植被类型;读图:三个国家南部地区纬度约在40°左右;判断:由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确定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由于西风带南移受其影响,对应的景观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高考变式训练]‎ ‎8.(2014·肇庆一模)下图为某地实景图。该地可能位于(  )‎ A.中纬度大陆西岸 B.中纬度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地区 D.亚寒带地区 解析:选C。审题:判断图示所在地区;读图:图中植被繁茂,板状根发达,裸露于地表;联系:热带雨林是高大茂密而终年常绿的乔木植物群落,大乔木常具有板状根。‎ ‎9.(2014·佛山一模)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索契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大高加索山脉的北坡山麓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该山脉南坡的雪线分布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位于__________(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 材料一 索契地理位置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也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地理分界线。索契的独特地理优势,使之成为世界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区。‎ 解析:审题:地点信息——索契,分界线信息——大高加索山脉以北是温带,以南是亚热带;读图:索契位于黑海沿岸,大高加索山脉以南;分析:索契为地中海气候,大高加索山脉北部为温带,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因此为温带草原带,受盛行西风影响,大高加索山脉南坡为迎风坡,雪量补给大,因此南坡虽为阳坡但雪线比北坡要低。‎ 答案:地中海气候 温带草原带 西风带(盛行西风)‎ ‎[规律方法运用]‎ ‎1.世界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2.陆地自然带答题技巧 ‎(1)注意设问,如果设问自然带,则填空时一定要加“带”字,如果设问景观、植被则不加“带”字。‎ ‎(2)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个自然带。‎ ‎(3)注意名词准确,不要混淆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新题模拟演练]‎ ‎10.(2014·珠海质检)智利,在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呈狭长形分布,其首都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古城,智利境内还有终年积雪的圣地亚哥,读南美智利图判断乙处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提醒:材料中圣地亚哥终年积雪是指位于其境内的安第斯山脉山顶积雪,不是指整个城市;审题:判断乙地植被;读图分析:乙位于纬度30°~40°之间,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植被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专题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地球上存在许多限制森林分布的天然障碍,如低温、干旱等。亚欧大陆内部许多地方针叶林界限深入到北极圈以内,而英国59°N的地方已呈现出苔原景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解析:选B。审题:亚欧大陆针叶林,英国苔原纬度分布差异;分析:针叶林到苔原体现纬度地带性,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英国海洋性强,最热月温度低于亚欧大陆内部北极圈附近最热月的热量。‎ ‎2.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解析:选D。审题:判断沿途植被类型;读图:成都—宝鸡—兰州—酒泉,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和从东向西变化;分析:符合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对应规律分析即可。‎ ‎3.(2014·惠州四模)广西地处珠江中上游,当地通过退耕还林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这可能会导致珠江广东段(  )‎ A.含沙量激增 B.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C.三角洲增长加快 D.入海口咸潮危害加重 解析:选B。审题:判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后对下游的影响;分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大,水土流失减缓,上游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据此选择。‎ ‎(2014·韶关二模)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5.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解析:审题:理解雪线、林线的含义;读图分析:基带为阔叶林,往纬度高处递变为针叶林,确定其处于温带,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会使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雪线高度上升,林线上升。‎ 答案:4.B 5.C ‎6.(2014·东莞调研)在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西端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量高达4 600毫米,东端金沙江畔的德钦县奔子栏不足400毫米,差了整整10倍。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解析:选D。审题:两地距离差异不大,但降雨量差了10倍;分析:奔子栏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与区域整体存在差异,体现非地带性。‎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8.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解析:读图:自然带界线清晰,图中北坡林线比南坡高,南北坡基带差异大,南坡雪线比北坡低;分析: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南坡地处迎风坡,降雪补给充足,雪线下移。从南坡基带判断为喜马拉雅山脉。‎ 答案:7.C 8.A ‎9.(2014·韶关二模)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降水量 解析:选D。审题分析:自然带更替方向为从东南部到西北,符合经度地带性,影响因素是水分。‎ 下图为某代表团的亚、欧、非考察路线图和活动区域,据此回答10~11题。‎ ‎10.导致沿途①和③、②和③地气候的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1.从③→④→⑤体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纬度地带性规律 ‎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解析:读图:①③纬度位置不同,海陆位置不同,②③纬度位置相同,③④⑤的变化方向为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判断:③为热带雨林气候,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两者差异与纬度和大气环流相关。③→④→⑤的变化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 答案:10.A 11.A 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 ‎12.(2014·韶关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图a虚线框内)是我国目前最密集、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好的干流峡谷型蛇曲(图b)。‎ 材料二 图b中碾畔村和清水关村都曾经是黄河岸边的码头,比较兴盛。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清水关村已经荒废,碾畔村由曾经的400多人到现在仅30多人,而伏义村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有所增长。‎ ‎(1)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目前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从水循环的角度,黄河属于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6分)‎ ‎(2)伏义村处于河流的________(凹或凸)岸,以流水________作用为主,可利用的耕地较________,一直以来以发展________业为主。(8分)‎ ‎(3)简要分析清水关村和碾畔村兴盛和衰落的原因。(6分)‎ ‎(4)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解析:(1)‎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沉积形成,注意区别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黄土由于土质疏松,该区夏季多降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是外流河,属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2)由图b判断,伏义村地处河流凸岸,为沉积岸,地势较平坦开阔,往往发展农业。(3)两村的衰落可从材料二和结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聚落的影响分析。(4)审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联系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因此,减少水土流失后,从气候、地形、植被、水文、生物等角度分析。‎ 答案:(1)风力沉积 水土流失 地表径流(或径流)‎ ‎(2)凸 沉积 多 农(种植)‎ ‎(3)兴盛:清水关村和碾畔村均处于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河水较深,建有码头。这两个村庄依靠码头发展商业(第三产业)兴盛起来。‎ 衰落:公路等现代运输方式的发展,使黄河水运衰落;凹岸受流水侵蚀的影响,缺少可利用耕地,以致村庄衰落。‎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少,使黄河下游沿岸土地肥力下降;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减缓,甚至海岸侵蚀后退;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黄河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水灾害可能减轻等等。‎ ‎13.(2014·深圳二模)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澳大利亚简图。‎ 材料二 2011年澳大利亚出口商品构成。‎ ‎(1)澳大利亚东部南北向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支线向西延伸较短的原因是什么?(8分)‎ ‎(2)简述澳大利亚出口商品构成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过度引用墨累-达令河中上游河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2分)‎ 解析:(1)读图观察,由于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东部南北向铁路线沿海岸线分布,由于内陆地区沙漠广布,人口城市少,因此支线向内陆延伸短。(2)由材料二分析,在饼状图中找出比例最大的几种商品确定特点,结合商品分析原因。(3)审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联系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因此,过度引用墨累-达令河中上游河水后,从径流量、海岸线、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等角度分析。‎ 答案:(1)沿海岸线分布 原因:铁路支线以西地区气候干旱(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和城市稀少。‎ ‎(2)特点:以矿物和金属(及燃料)等产品出口为主。‎ 原因:①矿产资源丰富;②采矿业发达;③本国矿产品消费量较小。‎ ‎(3)①径流量减小,地下水位下降;②海水倒灌,海岸线后退(海岸线侵蚀加剧);③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④泥沙淤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六)‎ 地域分异规律图示的判读 地域分异规律的考查在高考中基本以填空题形式设问,考查的规律以纬度地域分异规律与经度地域分异规律为主。常见图如下:‎ 此类问题的突破可从自然带的更替方向入手,在图示中,先画出自然带更替方向,再与三大地域分异规律对应,找出符合的即可。‎ 注意区别自然带延伸方向与自然带更替方向,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即自然带的延展方向,如自然带沿纬线方向延伸,自然带沿经线方向延伸,自然带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自然带更替方向即自然带变化方向,如自然带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变化,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注意回答:题干若设问“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回答“由赤道到两极或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或经度地带性”;题干若设问“________地带性”,一般回答“纬度、经度、垂直”。‎ ‎[模拟提升]‎ ‎11.(2014·广州二模)读“我国距今2 300万年前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中部自然带的主要成因是受(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 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C.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D.季风环流影响 ‎(2)自然带分布的格局反映了(  )‎ A.经度地带性规律 ‎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解析:审题:植被带分布;读图:自然带沿纬线延伸,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方向更替,中部为干旱、半干旱植被带;分析:由更替方向确定为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干旱、半干旱带结合选项分析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答案:(1)A (2)B ‎12.(2012·高考广东卷)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4分)‎ ‎[答卷实录]‎ 样卷一 评卷:第一空错误,第二空错误,得0分。‎ 样卷二 评卷:第一空错误,第二空正确,得2分。‎ 样卷三 评卷:第一空错误,第二空正确,得2分。‎ ‎[问题点评]‎ 失误一:地理名词记忆模糊;名词理解错误,不能区别“海陆热力性质”与“海陆位置”两词区别,该差异是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水分差异形成。‎ 失误二:基础知识混淆,知识应用错误,不能准确区别和判断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 失误三:地理名词记忆模糊。‎ ‎[标准答案]‎ 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 水分 ‎[技能提升训练]‎ 综合题(共10题,共100分)‎ ‎1.(2014·东莞一模)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西双版纳出境,连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汇入南海,全长4 880公里。读下列材料,判断从澜沧江下游到上游,植被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8分)‎ 材料 澜沧江流域位置示意图。‎ 解析:审题:判断澜沧江下游到上游植被变化的地域分异规律;读图:澜沧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澜沧江大致呈南北流向;判断:下游到上游海拔越来越高,呈现垂直地带性,由南到北,纬度越来越高,呈现纬度地带性。‎ 答案: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从山麓向山顶(垂直地带性)(前后可互换,每空4分)‎ ‎2.(2014·广州三模)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根据下列材料,判断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区,处于________(自然带)向____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12分)‎ 材料 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解析:审题:判断中原经济区所属自然区和周边地区自然带;联系:三大自然区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命名强调了自然特点,注意三大自然区与四大地区的区别,四大地区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答题时一定要答出含有自然特点的区域名称。判断:依据三大自然区的范围确定河南为东部季风区。从纬度位置看,它正处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过渡地带。二三空强调了自然带,回答一定要有“带”字。‎ 答案:东部季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2014·清远一模)读山西汾河流域图,判断太行山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从山西沿着黄河到宁夏平原,沿途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8分)‎ 材料 山西汾河流域图。‎ 解析:审题:区域信息——山西,自然带变化信息——从山西沿黄河到宁夏平原;读图:纬度信息——36°至38°左右;判断:太行山地处温带,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 答案:温带落叶阔叶林 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 ‎4.区域经济发展就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图中甲乙两区域植被差异大,甲区域为________、乙区域为________,影响两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12分)‎ 材料 新疆部分区域图。‎ 解析:审题:甲乙两区域植被差异大,判断两地植被,并分析原因;读图:甲附近河流为虚线,乙附近河流并流;判断:由河流在甲附近断流,判断甲位于荒漠,由乙在河流上游,河流并流,判断乙所在区域山高谷深,为山地,植被表现为森林,显然影响两地植被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温带荒漠 温带森林 水分 ‎5.(2014·惠州二模)罗讷河位于法国东南部,是法国第二大河,河谷地带是法国重要商品农业区。该流域南、北部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南部沿海地区植被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北部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由南向北,体现出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8分)‎ 材料 罗讷河流域(法国境内)地形、水系图。‎ 解析:审题:区域信息——罗讷河位于法国,相关信息——北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读图:罗讷河南部在地中海沿岸;判断:罗讷河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由南向北的更替符合纬度地带性。‎ 答案: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由赤道到两极 ‎6.(2014·汕头一模)北大西洋东西岸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经贸往来密切,形成比较统一的经济综合体。大不列颠岛和拉布拉多半岛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大不列颠岛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拉布拉多半岛中南部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解析:读图分析:大不列颠岛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拉布拉多半岛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为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亚寒带针叶林 不同性质的洋流影响(洋流影响)‎ ‎7.(2014·深圳调研)国际奥委会于2009年10月2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投票选出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9月初国际奥委会公布四个候选城市是芝加哥、马德里、里约热内卢、东京。图中①处的自然带主要为______________,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现象(8分)。‎ 解析:根据区域轮廓先确定图示区域,可确定第一个图为巴西,①为热带雨林带,主要是由于其位于信风迎风坡和受巴西暖流影响。‎ 答案:热带雨林带 非地带性 ‎8.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非洲自然带沿________方向延伸,沿着________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12分)‎ 解析:考查自然带延伸方向与自然带更替(变化)方向,图中非洲自然带沿纬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随纬度变化,热量变化,自然带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答案:东西(纬线) 纬度变化(南北) 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9.读巴西局部地图,图中②地与①地自然带相同,但①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________性,分析②地自然带的形成成因。(12分)‎ 解析:①②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①位于赤道附近,体现了纬度地带性,②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体现非地带性,主要是由于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 答案:纬度地带 非地带 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0.读下图判断甲国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________,其分布特点是________。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现象。(12分)‎ 解析:由于受秘鲁寒流和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纬3°~南纬30°之间。‎ 答案:热带荒漠带 南北延伸(向低纬延伸)或狭长分布 非地带性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增强、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第1题,结合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所反映的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各环节名称。第2题,该图示反映了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1.B 2.B 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中揭示的地理规律是(  )‎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4.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使得该区域自然特征和社会活动都与其区域特征相一致,是区域整体性的表现。第4题,该区域夏季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葡萄特别甜。‎ 答案:3.A 4.B 读2014年某科考队暑期乘船环球科考路线图,回答5~6题。‎ ‎5.沿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箭头所示方向,最不能体现经度地带自然景观变化规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附近岛屿或半岛植被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附近半岛西部沿海地区植被具有耐寒的特征 B.②地附近岛屿东西两侧植被分布体现了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③地附近岛屿植被类型中有与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植被相同 D.④地附近半岛植被只分布在北半球 解析:第5题,甲处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地区,其植被变化是由地形原因引起的,并不符合经度地带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第6题,①地附近半岛西部沿海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具有耐旱的特征;②地附近岛屿东西两侧植被分布体现了地方性分异现象;③地附近岛屿植被类型中有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植被相同;④地附近半岛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南半球也有分布。‎ 答案:5.A 6.C 读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四川省境内。回答7~8题。‎ ‎7.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 A.植被较丰富 B.距海洋较近 C.土壤较肥沃 D.相对高度较大 ‎8.山麓自然带①是(  )‎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图可知,贡嘎山与二郎山、峨眉山相比,相对高度较大,故自然带谱最复杂,自然带最多。由题干可知,三山均位于四川省境内,山麓自然带①是三山的基带,与四川省所处的自然带一致,故自然带①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答案:7.D 8.D ‎(2014·广东东山中学培优)下面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侧为山坡的西侧。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10.M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11.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降水 解析:第9题,M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且1月均温最高,为南半球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故M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区,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10题,图中山地M侧面临海洋,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自然带分布的界线偏高。第11题,图中非地带性沙漠虽然离海不远,但该区域受西风影响显著,该沙漠位于西风的雨影地带,降水量小,即地形是形成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主导因素。‎ 答案:9.C 10.D 11.A 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 ‎12.(2014·浙江六校联考)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8分)‎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全,试分析其原因。(10分)‎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14分)‎ 解析:第(1)题,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高度比较。第(2)题,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全,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结合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即可回答,注意气温变化是其转场的根本原因。‎ 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 ‎[规范指导]在分析垂直自然带的应用类问题时,要注意自然带的差异(自然带的多少、具体类型、分布海拔高度及各自然带的特征)。如第(3)题冬夏牧场的转换,要注意水热组合造成的高低草场的不同。‎ ‎13.区域经济发展就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24分)‎ 材料一 新疆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1949~2009年新疆经济重心动态转移轨迹。‎ ‎(1)该区域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4 分) ‎ ‎(2)建国以来新疆经济重心南北向移动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__千米 ,东西向移动距离是南北向的2.3倍,据此推测新疆区内人口迁移重心在空间上向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6分) ‎ ‎(3)简述该区域能源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 分) ‎ ‎(4)简要分析该区域农场布局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0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差异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第(1)题,地势特征判断的依据是根据河流的流向。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向北移动1.6°,向东移动3.7°。人口应向东北方向移动。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石油、天然气丰富;风力发电站较多,说明风力资源丰富;地处西北内陆,太阳能资源丰富。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场多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从水源、土壤肥力、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西北地区过度灌溉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过度开垦容易引发荒漠化。‎ 答案:(1)南高北低 河流流向 ‎(2)170~180 东北 ‎(3)①合理开发石油天然气、煤炭。②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4)条件: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荒漠化或盐碱化。‎ ‎[规范指导]在描述植被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时既要注意“荒漠”和“沙漠”的区别,还要注意“水分”和“水源”的区别。如第(4)题中有的学生表述为“合理、有规划的开采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则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原因是没有指出开采的具体能源和大力发展的能源类型。‎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 ‎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 ‎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