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4.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题型增分练:题型专项练1 图示图解类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专项练一 图示图解类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黄冈阶段,14)溶酶体的吞噬消化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自体吞噬;另一种是异体吞噬,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实现的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特异性识别抗原 ‎2.下图表示光合作用时ATP形成的图解,图中b‎6f复合体能将叶绿体基质中的质子(H+)转移到类囊体腔内,该过程需要依赖于水光解时产生的电子(e-)进行推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质子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腔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光合作用中ATP合成过程会减小类囊体内外的质子浓度差 D.物质X既具有催化功能又具有运输功能 ‎3.下图1为某果蝇染色体上与白眼基因S有关的示意图,图2为该染色体上相关基因转录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该果蝇体细胞中可能没有与基因S相对应的等位基因 B.图2与图1中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C.由图2可知,一个DNA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不同 D.S基因若发生图2过程,催化该过程酶的结合位点在图1的Ⅰ区段 ‎4.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其相关结构如下图,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6‎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时间/min ‎3‎ ‎17‎ ‎117‎ A.从表中可知,图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观察到3H标记的靠近细胞膜的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D.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外能观察到3H标记 ‎5.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如图乙,图示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  )‎ 甲 乙 A.条带1代表基因A,个体2的基因型是Aa B.该家系中个体10的条带与其父母的不符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个体11的基因型是aa,是父母基因重组导致的 D.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不需要画系谱图 ‎6.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中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位于4条或8条染色体上 B.图中a的每条染色体之所以都是深蓝色,是因为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C.若图中a的两条染色单体都是浅蓝色,则可以证明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 D.若图中a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是深蓝色,另一条是浅蓝色,则可以证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7.下图1表示离体的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6‎ A.图1中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B.刺激图1中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 C.图2轴突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8.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③过程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二、非选择题 ‎9.(2018河北保定一模,32)请据图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甲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碳元素在A、B、C之间以         形式传递。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图乙中的兔的种群密度时,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兔,第二次捕获30只兔,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兔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兔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 ‎ ‎(3)图乙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去向是                      。图乙中,③属于  (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图乙所在的草原生态系统的      (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更高。在该生态系统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 ‎ ‎10.下图表示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6‎ 乙 ‎(1)图甲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           调节网络;图中的激素和递质的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有               的功能。 ‎ ‎(2)由图甲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                 ,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可能原因是                           。 ‎ ‎(3)图乙为过敏反应示意图。医学上进行脱敏治疗的过程是将主要抗原物质制成一定浓度的浸出液,以注射、含服等方法输入病人体内,促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耐受。脱敏治疗的方法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在发挥免疫作用时,图乙中抗体与正常人体内抗体的分布的区别是   。 ‎ 6‎ 题型专项练一 图示图解类 ‎1.D 解析 据图分析,线粒体衰老后被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包裹形成自噬体,在与溶酶体结合后被消化处理;细菌等病原体是通过吞噬作用形成吞噬体后与溶酶体结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最后被清除,A项正确。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的加工和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参与,B项正确。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正确。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项错误。‎ ‎2.B 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有光合色素复合体,将水分解产生了H+和O2,为光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项正确。质子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腔内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B项错误。图中光合作用中ATP合成过程会推动质子的运输,从而减小类囊体内外的质子浓度差,C项正确。物质X可催化ATP的合成,还具有运输质子的功能,D项正确。‎ ‎3.D 解析 果蝇白眼基因S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体细胞中没有与基因S相对应的等位基因,A项正确。图2表示转录,与图1中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B项正确。由图2可知,一个DNA上不同基因的转录模板可能不同,C项正确。S基因若发生图2过程,催化该过程酶的结合位点在图1中Ⅱ区段的上游,D项错误。‎ ‎4.A 解析 分泌蛋白的形成和运输过程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膜外。多肽在核糖体中合成,故首先可观察到3H 标记的细胞器是①。图中的④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有关,因此若高尔基体上出现3H标记,则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5.C 解析 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而图乙中5号个体只有条带2,说明条带2对应的是基因a,则条带1对应的是基因A,又因为个体2同时含有两个条带,所以其基因型是Aa,A项正确。图中3、4号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而其后代个体10的基因型是Aa,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项正确。基因重组至少含有两对等位基因,而题干中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C项错误。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不需要画系谱图,而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需要绘制遗传系谱图,D项正确。‎ ‎6.A 解析 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位于4条(着丝点没有分裂)或8条(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上,A项正确。图中a的每条染色体之所以都是深蓝色,是因为每条染色单体中的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B项错误。若图中a的一条染色单体是浅蓝色,一条染色单体是深蓝色,则可以证明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C项错误。依照DNA为半保留复制,则图中a的两条染色单体中的DNA都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D项错误。‎ ‎7.B 解析 图1内有4个完整突触结构,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因此刺激图1中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B项正确。图2轴突的末端膨大成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共同组成突触,在突触部位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项错误。在传递信息时,神经递质没有进入突触后膜,而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D项错误。‎ ‎8.D 解析 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因此能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A项正确。多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正确。玉米为二倍体,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含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的发育起点为配子,属于单倍体,C项正确。单倍体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过程是植株A(基因型BbTt)花粉(BT、Bt、bT、bt)单倍体(BT、Bt、bT、bt)纯合的二倍体(BBTT、BBtt、bbTT、bbtt),D项错误。‎ ‎9.答案 (1)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 ‎(2)40 偏高 ‎(3)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营养级 草 ‎(4)恢复力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1)图甲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碳元素在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图乙中的兔的种群密度时,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可知,15∶30=40∶x,x为80,在2 hm2范围内兔的种群密度是80/2=40(只/hm2‎ 6‎ ‎)。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兔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偏高。(3)图乙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则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营养级。图乙中,③属于草的同化量的一部分。(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更高。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0.答案 (1)神经—体液(激素)—免疫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传递) (2)(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 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3)特异性 正常人体内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图乙中(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某些)上皮细胞的表面 解析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图中的激素和递质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传递)的功能。(2)由图甲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而浆细胞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若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使T细胞活性下降,则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进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3)脱敏治疗的过程是将主要抗原物质制成一定浓度的浸出液,以注射、含服等方法输入病人体内,促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耐受。因为抗体是体液免疫中产生的,而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脱敏治疗的方法属于特异性免疫。在发挥免疫作用时,图乙中抗体与正常人体内抗体的分布的区别是正常人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图乙中(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某些)上皮细胞的表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