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2.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
连城二中 罗春旺整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
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答案】D
【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历史时空。此题主要体现史地综合,考查识记能力。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结合地图可以方便地得出D项。
2.(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27题)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答案】D
【点拨】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
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8题)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答案】C
【点拨】通过题干中的“(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说明明朝前期是有私贩到日本从事贸易,A项错。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仍继续实行,D项错误。中国“开市舶……不得……亦禁不得……。奉旨允行,几三十载”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正确答案为C项。
4.(2009年江苏高考4题)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答案】C
【点拨】此题考察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之一,即生铁陷入法,这个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5.(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和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而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依据“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可知①正确;此处遗址发现多个诸侯国的货币,说明②③正确;④说不法片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曾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因此北京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的铸币,说明②③正确;辽宁、吉林和内蒙古战国时期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这些地方有燕国货币出土说明①正确。战国时期商业中心有多个,比如齐国的临淄也是,因此④说法错误,排除带④的。答案为A。
6.(2009年广东高考3题)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答案】C
【点拨】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
7.(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题)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答案】A
【点拨】“工商食官”制度可理解为工商食于官,手工业、商业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与官府之间的关系紧密,受官府严格控制。
8.(2011年海南高考3题)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答案】C
【点拨】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A项;选项B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B项;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
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因此本题选C
9.(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1题)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答案】C
【点拨】题眼:“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为什么超过了农业税收?” 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
10.(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15题)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比较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既要看到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的状况,也要看到质的差异,即中国经济总量依托的大多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在于近代工业这一差异,才能排除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等错误的认识。而D是能够直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基本史实的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也正确。
12.(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14题)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 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答案】C
【点拨】福建临海,具有靠海谋生的特点和优势,“闽人以海为田”主要是指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田”即土地是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以海为田”即靠海谋生。
13.(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3题)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
A.垄作法 B.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 D.一年三熟制
【答案】C
【点拨】此题关键是对材料阅读与理解,江淮地区种植水稻,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加粮食产量,官府组织民众在水稻收割之后,种植小麦。
14.(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题)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答案】C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图文结合,较好地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及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题中限定条件词是“商朝”和“农耕生产”。A项是商朝的刑具;B项与农耕生产有关,但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后期,依据图中所示,应为唐朝出现的曲辕犁;D项铁犁在战国中后期用于牛耕。C项是“田”字的写法,反映的是井田制的内容,故C项正确。
此题图文结合,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根据课本知识,春秋才出现铁器和牛耕,可以以首先排除B、D选项,而A选项属于商代的政治制度,显然与题目关键词“农耕生产”无关,因而,正确选项只有C。
15.(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5题)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
A.汉代
B.唐代
C. 宋代
D.元代
【答案】B
【点拨】此题关键在于读出图片内含信息,胡人所背负的是“曲辕犁”,为唐代所出现。
16.(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7题)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答案】A
【点拨】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明代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可排除B、C;D为干扰项,张居正只所以有对商业这番态度,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从整个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应正确理解为A。
17.(2008年江苏高考4题)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点拨】四选项古代大商帮的出现主要是在明清时期,而且与题干联系不大。故④不选。选C项。
18.(2010高考安徽文综题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
【答案】C
【点拨】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19.(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5题)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答案】C
【点拨】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贫富差距不大,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南方“多末作以病农”,“ 兼并之患兴”是贫富差距的原因,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比南风更稳定,“末”指工商业,南方“多末”因此答案C。
20.(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2题)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2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答案】B
【点拨】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故选B。
22.(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答案】A
【点拨】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公元前 246 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灵渠全长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境内。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位于今安徽寿县南。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由提上的“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一句可知次水利工程应在当时蜀国境内,所以应选A。
23.(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5题)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答案】D
【点拨】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中世纪西欧/庄园和城市/中世纪庄园的特征。分析: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的基本特点,西欧中世纪庄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此题为比较题,中世纪的庄园在第1分册,课文的描述如下: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会、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典型庄园的耕地大致包括三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分地。东汉后期的庄园在第2分册第10课,在讲述东汉的衰败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豪强势力的不断膨胀,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所以从课本描述,可以得出ABC都是错误的。
24.(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点拨】此题难度为偏难,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16世纪晚期”、“地多烟草、木棉”、“ 转卖四方”可依次确定四个选项的取舍。烟草、木棉都属于经济作物,。其大量种植不仅不反映农业的衰退,恰恰相反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导致了农村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加工业兴起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25.(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题)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答案】C
【点拨】战国时期的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6.(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答案】B
【点拨】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此题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比较注重的题目类型。通过此题,主要考查全面占有史料的重要性,正面和反面资料都要收集,然后再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
27.(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19题)“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答案】A
【点拨】抓住题干中的“夫耕女织”,可看出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8.(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3题)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答案】C
【点拨】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破坏,国家也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2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4题)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沿革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许,孙叔敖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固①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固③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固④正确;而材料没有体现该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
30.(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6题)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答案】A
【点拨】此题考察的是第2分册第15课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在课文中有。 选项中的日本、新罗是不能通过陆路通道过去的,必须走海路,故选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全盛。分析:记得丝绸之路全盛时期的基本路线即可。
31.(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以及手工业发展情况。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夜市、草市、晓市开始出现;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中国开始出现彩瓷是在元朝,元朝出现了青花瓷,故②错误,宋代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官窑;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故④表述错误。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徽商最早出现于明中期以后,故选D。
32.(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13题)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 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答案】B
【点拨】隋唐时期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33.(2011年江苏高考题1题)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考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大意是说善于治理国家者,会让有无相互补充,农业和商业、手工业按一定比例适当地发展,这样商业和手工业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而不是阻碍。如何对待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君主的态度。材料出自于明代官员张瀚的史料笔记《松窗梦语》。这段材料反映了农工比重适当的经济主张,选C项。A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B项百工也为本业,材料中未反映,作者认为本业是农业;D项说法也与材料不符。“农末适均”即农业与工商业协调均衡发展。
34.(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3题)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C
【点拨】测量目标:历史技能/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分析:“西夏”的存在、边界线、都城的位置(江、河之间),综合起来足以判断。
此题考察第3分册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榷场在两宋时期都有,此题解题关键在于都城,都城在开封,是北宋。故选C。
35.(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答案】B
【点拨】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 “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
36.(2008年广东高考4题)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史论结合,据史推论的能力,材料不够充分,有以偏盖全之嫌。材料强调的是农业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只能看成是重农政策出台的必要性,而非说明重农政策是精耕细做的农业产生的条件,混淆了因果关系,思维判断错误,从而结论错误。精耕细做的农业取决于生产者的技能与生产工具的改进。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正确答案选D。
37.(2011年海南高考5题)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答案】D
【点拨】明朝,经济重心已经完成难移,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而且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是在南方。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38.(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3题)唐高祖废汉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
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
【答案】C
【点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故本题答案为C。
39.(2009年海南高考7题)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D
【点拨】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足面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
40.(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4题)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答案】C
【点拨】规定州、县,明显对地域作出限定,说明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41.(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2题)对外交流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回答12~13题。
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图7中①所示中国通往南亚、中亚的交通要冲是
A.葱岭 B.玉门关 C.大宛 D.安息
【答案】A
【点拨】本题考察的是:丝绸之路,属于对教材知识的考察。从于阗往西出国境应是“葱岭”,而玉门关在阳关以北,C、D两项在国外。①所示地方就是丝绸之路的葱岭
42.(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4题)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答案】D
【点拨】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经分析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43.(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题)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答案】A
【点拨】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1课第1自然段:距今1万年年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史前时代/原始农耕。分析:题干中的“经济革命”即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和驯养”取代“采集狩猎”的进程,被称为“农业革命”。人类在此基础上由“史前”跨入“文明”。
44.(2008年上海高考A5题)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 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
【答案】B
【点拨】均田制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开始推行,后来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在唐朝中期被破坏。因此②③为正确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创立均田制,隋唐时沿用。选B项。
45.(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题)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古今地名对照,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即可。
46.(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④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47.(2011年海南高考2题)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答案】A
【点拨】汉高祖重农抑商,经济未见成效。“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皆背本趋末”。经济却出现恢复,出现盛世。说明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A项符合题意,故选A。
48.(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15题)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论从史出,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有涉及到水路交通,但未能反映发达,其意图还是反映商品在流通而矣,故排除A;;要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材料显然没有,故排除C;要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就要有雇佣关系,材料显然没有体现,故D。材料主要反映的就是福建商品经济活跃。
49.(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3题)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答案】B
【点拨】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社会变革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历史技能/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夏商王朝/商朝与青铜文化;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大变革/东周的建立和经济领域的变革。分析:此题的关键信息有四:在同一地点;发掘时间;青铜器的数量巨大;青铜铭文内容——诸侯战争、土地交换。这些足以排除ACD。
50.(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6题)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回答16—17题。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答案】D
【点拨】本题考察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所谓"重农抑商",就是通过采取贬低、压制商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策及措施,限制从商人数。其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即使到了明清,重农抑商政策仍然不时推出。明清两代都还曾重申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及不得仕宦的旧规。D项错在“基本瓦解”,应为“受到一定冲击”(资本主义萌芽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51.(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19题)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周秦至唐对市实行严格的限制:市场活动有时间和空间(市与民居分离,县以下禁止设市)限制;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商业贸易受政府直接管理与控制。草市是城外的市井统谓。
52.(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24题)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答案】C
【点拨】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B、D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3.(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13题)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C
【点拨】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54.(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1题)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答案】B
【点拨】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分析: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
55.(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答案】D
【点拨】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由此,战国、秦、西汉都早于东汉,排除!、B、C三项。
56.(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5题)《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政府虽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农民因贫穷和低贱,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本句材料的意思是
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固A所说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同样B中百姓重农抑商一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
57.(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答案】A
【点拨】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所以会看到机户和机工之间的纠纷;最早以蒸汽作动力的汽船是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所以排除B项;京剧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形成,所以排除C;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英王不能解散议会,这位英国人根本不能收到英王解散议会的消息,故排除D
58.(2009年广东高考4题)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C.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答案】A
【点拨】古代社会,政府特别重视对户籍的管理,因为国家控制的户籍越多,国家的赋税收入就越多,国家将不纳税的人等同为“盗贼”,当然是要求民众纳税。
59.(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点拨】“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家家守村业” 反映了重视农业的观念,“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安土重迁的思想
60.(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题)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答案】A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的能力。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分析:此题宜用排除法。表格中白银流通量的增加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B;能作为支付手段的生活资料只是少数几种(谷、布),故C错误;D容易由表格数据排除。A亦不难理解(表格中宝钞由减少到消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61.(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7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
【答案】
(1)不同之处:
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进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
英方信函:增进邦交,扩大贸易(8分)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是出于这种心态(6分)。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分)。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分)。
【点拨】本题以当今的国际关系这一热点为出题背景进行考查,体现了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坚持论从史出,按问作答。第⑴问主要是从材料一中概括提炼出中英双方观点的不同并结合教材知识总结其原因;第⑵问主要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即可;第⑶问把材料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做出合理的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中所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即对材料提供的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外交思想政策、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归纳比较、说明论证。第(1)小题第一问答案在材料中,第二问实际考查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第(2)小题要求从英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出使中国目的等几方面入手,简练作答。第(3)小题要说清楚乾隆皇帝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
62.(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39题)(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国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圭、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至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转移的特点和意义。(16分)
(5)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4分)
【答案】
(1)特点:战时紧急迁移;以国防工业为主;从中心区域迁往后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迁移效率高。(10分)
意义:保存了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生产能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改变了苏联工业布局,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6分)
(5)西汉:张骞通西域(或甘英出使大秦、丝绸之路)。唐代:玄奘西行取经(或造纸术西传大食)。(4分)
【点拨】
本题旨在考查苏联在二战中对企业的转移和汉唐时期我国与中亚地区的交往。第(1)问通过材料一中几句关键语句可以得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转移的特点:“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即乌拉圭、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可以知道是二战中苏德战争爆发后进行的转移,属于战时紧急转移;属于从中心城市转移到大后方;“截至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可以知道转移的主要是国防工业为主;且迁移效率特别高;“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可以知道属于国家集中迁移,说明管理体制的集中程度高。并结合所学知识知道由此产生的影响是为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赢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材料中“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的巨大飞跃。”可知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发展。第(5)问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张骞两次通西域和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加强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联系;唐朝时玄奘西行取经。此问主要是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63.(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35题)(30分)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表1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表1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摘编自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
材料三
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纪》,《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
(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12分)
【答案】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2)由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低看出: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传统农具仍是主要
劳动工具。民国政府的倡导,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多地少;综合国力弱,农民购买力低下。
(3)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综合国力增强,农民购买力提升。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古代、近代劳动者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当代形成了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古代主要使用人畜力;近代开始引进和使用农业机器;当代普遍使且农机具,广泛运用农业科技。
【点拨】本题以历史热点――三农问题切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应用能力。第(1)题,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如“犁耕”、“丰给”、“大旱”等分析即可。第(2)题,状况可从“农机具的比重”等论证,原因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如政府的重视,自然经济占主导等方面解答。第(3)题,原因从材料中的“农业部发布”等方面分析,趋势可从劳动者、动力、技术进步等角度思考。
64.(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1题)(10分)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
【答案】
(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点拨】
(1)此题考查的是对宋代商业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增加收入、对外贸易、军事等方面考虑。
(2)此题考查的是对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的掌握。根据材料二、三、四可以从货币、市场、商业城市、市民生活、商人群体的出现等方面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对商业发展与建筑、思想、文化的联系的理解。可以从商业布局:打破了唐朝以来的坊市制,商业区和住宅区在一起;思想上:出现了理学;文学上:出现了反映市井生活宋词。
65.(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37题)(36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 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4分)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4分)
主题二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4分)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4分)
主题三 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8分)
主题四 茶叶与民族企业
(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
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8分)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4分)
(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00年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1925年
创建福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
1930—40年代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1956年
公私合营
“文革”期间
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
1982年
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1992年
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1995年
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
1999年
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
2002年
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
(1)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
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2)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3)原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高压政策,维护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东印度公
司的垄断。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4)发展阶段:①从企业发展角度:
阶段划分
阶段名称
1900—1925年
创业阶段
1925—1956年
扩展阶段
1956—1999年
改制阶段
1999年至今
企业改革(与扩大)阶段
②从企业性质角度:
阶段划分
阶段名称
1900—1956年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56年至今
①1956—1999年
②1999年至今
社会主义企业
①国营(有)企业
②股份制企业
1956—1999年
改制阶段
1999年至今
企业改革(与扩大)阶段
③从企业经营角度
阶段划分
阶段名称
1900—1956年
私营企业
1956—1999年
国营企业
1999年至今
股份制公司
中国经济状况:
①1900—1925: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
②1925—1956: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③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④1999—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点拨】
(1)第一问考查的是概括、归纳史料的能力。(可以从原产地、饮茶风俗、商品交易等方面考虑);第二问考查的是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可以从(交通的改善、商品经济的发展考虑)
(2)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的茶叶商品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第一问可以从商品、市场、资
本角度考虑;第二问可以从殖民扩张的角度出发,由于英国在印度种植茶叶,而
引发茶叶产量激增,从而打破了中国茶叶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理解。
(3)此题考查的是对北美独立战争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理解。第一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内因反对英国高压政策,维护自身的自由权利;外因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第二问可以从激化了矛盾,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角度考虑。
(4)此题考查的是中国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第一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从企业发展角度、企业性质角度、企业经营角度任选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第二问可以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时代特征、政府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等方面作答。
66.(2010高考安徽文综36题)(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2分)
【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点拨】
本题以外交为切入点,时间跨度比较大,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本题的材料在解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第二问,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7.(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26题)(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6分)
【答案】
(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4分)
(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逐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6分)
【点拨】
68.(2008年广东高考26题)(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赋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2分)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3分 )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 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3分)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5分)
【答案】(1)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十406+2300十4918+2732十300)=2439(钱),即亏2439钱;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
(2)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
(3)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
(4)不成立。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
【点拨】
(1)在计算西汉农民家庭年收支情况时应留意备注中关于役的注析,分为亲身服役和以钱代役两种情况,因此计算方式也分为两种方式:当以钱代役,其计算方式为:粮食收入-赋-役-日常开支;当亲身服役,其计算方式为:粮食收入-赋-日常开支。
(2)从以上计算结果看,无论哪一种方式,农民收入都不敷支出;西汉的农民要想维持生计的,就必须做到开源节流,把“耕”与“织”联系在一起。
(3)从赋役征收的情况看:算赋和口赋征收的是货币,还可以钱代役,这样促使了农产品大量的流入市场成为商品,从而促进了商业繁荣。
(4)首先需明确西汉的商业繁荣的原因和明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雇佣关系的出现”,从而定论。
69.(2008年海南高考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答案】
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11-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第二等:7-10分。要求: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
第三等:4-6分。要求: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有所说明;表述较为清楚。
第四等:0-3分。要求: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
【点拨】
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70.(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37题)(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答案】(32分)
(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使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点拨】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时应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把握。
(1)根据特点时可从区域特征、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收入状态等角度分析说明;分析影响时可着重就对抑商政策的冲击、明朝中后期沿海地区的倭寇对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使得商业资本异常活跃等信息加以分析说明。(2)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观点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分析其背景时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加以说明,同时,应联系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因而回答时应考查到列强入侵及地主阶级开展的洋务运动。(3)说明变化时应注意世界市场的扩大,工业品在市场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时注意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
71.(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题)(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和阶段性特征。(1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13分)
【答案】
(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
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
(3)答案略。
【点拨】
(1)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组织与交流/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考试内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明清之际)。
分析:此问不难。能对材料进行逐句归纳,知道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形态,抓住“明清之际的江南纳”这个时间和空间;剩下的就是组织和表述(“概括”)了。
(2)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历史阐释/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组织与交流/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考试内容: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
分析:此题以分析“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为切入点,渗透新的史学理论——“原工业化”理论。既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新史学观念的敏感性及其接受和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意图。此题从材料可以归纳出工业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经历了两个阶段:“新型乡村制造业”阶段(包买商阶段)和手工工场阶段(注意材料中的“工厂”实指手工工场)。材料讲的是中世纪晚期到工业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而题目要求说明“19世纪以前英国工业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这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里必然产生矛盾,矛盾的最佳解决(?)是引入“
原工业化”概念和理论,从而将“19世纪以前英国工业”的概念拓展到中世纪晚期开始的“新型乡村制造业”阶段(包买商阶段)和工业革命前的手工工场阶段。把这两个相连的阶段融入“原工业化”阶段。由此得到“19世纪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原工业化阶段和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再根据材料归纳原工业化阶段特征,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工业化阶段的特点。
(3)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历史阐释/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组织与交流/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考试内容:工业革命。
分析:此问进一步上升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度认识工业化问题。此问也属结构不良历史问题,需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可以具体化为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哪些内容”?2)这些内容各自产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3)“怎样看待这一历史前提?”(这一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具体化)。注意“阐述”要求做到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72.(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37题)(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的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侵,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答案】
(1)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6分)
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6分)
(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6分)
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6分)
(3)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4分)
英国:工商业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4分)
【点拨】
本题旨在考查中外市镇的发展情况及其分析中英城市发展不同的原因。第(1)问主要考查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其中特点由材料一中“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可知是以工商业为主;“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说明分布比较密集;“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可知范围广、与周边地区联系紧密。背景主要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江南地区区域性分工方面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新兴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像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兴起受商业的推动;郑州、石家庄等城市的兴起受铁路交通的影响;“帝国主义……”说明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影响方面,由于在明清时期我国城镇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而近代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所以分布由江浙地区转移到了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聚集地,加上交通相对发达,故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也促使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第(3)问主要考查了中英城市发展不同的原因。中国主要从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来进行分析;英国主要从工业革命对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来分析。
73.(2009年江苏高考21题)(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
再生产。
【点拨】
本题主要从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来考查传统思想观念的沿袭与变革,以及这种沿袭与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第⑴和⑵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第⑶问主要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从题干所提供的观点进行探讨和论证。
74.(2010高考广东文综38题)(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答案】
(1)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6分)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8分)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9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5分)
【点拨】
75.(2011年海南高考26题)(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
(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
【答案】
(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4分)
(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3分)
影响: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3分)
【点拨】本题以杜佑的言论作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经济变化的原因,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水利工程的修建,商品经济发展等。第(1)题,注意从两个朝代不同的农业政策来进行比较,具体可以计较两者的对农业人口的控制、流向和对水利的修建等方面寻找答案作答。第(2)题,人口大量从事非农行业,说明社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原因应该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解放部分劳动力、商品经济发展、唐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等角度作答,影响应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的要素去回答问题,如商品数量、市场活跃度、商人的数量地位等角度归纳作答。
相关文档
- 数学2012新题分类汇编函数与导数高2021-05-1482页
- 全国高考理综湖南化学试题2021-05-146页
- 四川省绵阳市2017年高考数学二诊试2021-05-1424页
- 人教版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函数2021-05-1414页
- 高考文科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2021-05-1414页
- 2014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高效训练题12021-05-14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全国1卷 逐题解2021-05-146页
-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专项练习选择填2021-05-144页
- 2019高考语文复习选编练题13含解析2021-05-146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八 区2021-05-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