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四个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个半岛依次为( )‎ A.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拉布拉多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朝鲜半岛、佛罗里达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亚平宁半岛、楚科奇半岛、雷州半岛、巴尔干半岛 D.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2.关于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半岛a的气候是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形成 ‎②半岛b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半岛c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④半岛d西侧的气候受西风影响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1.D ‎ ‎2.D ‎ ‎【解析】1.读图,根据经纬度、半岛轮廓及标记名称判断,a是亚平宁半岛,b是朝鲜半岛,c是雷州半岛,d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对。‎ ‎2.①半岛a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①错。②半岛b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对。③半岛c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③错。④半岛d西侧的气候受西风影响显著,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对。D对。‎ 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湿度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横断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 A.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B.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C.地形平缓,落差较小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4.与2019年相比,2009年森林分布下线高度有所变化,影响其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开垦荒地 B.退耕还林 C.土壤退化 D.水土流失 ‎【答案】‎ ‎3.A ‎4.B ‎【解析】3.森林适宜分布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因此影响森林下线的因素主要为水分。读图可知东南坡森林下线高度高于其他坡,主要是由于东南坡属于阳坡,光照充足,蒸发量大,使得该坡的水分条件较差,答案选A项。如果“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则森林下线低,B错。地形、土壤对森林分布影响很小,CD错。‎ ‎4.读图可知,与2019年相比,引起2009年林树下线降低,说明该地的水分条件变好,开垦荒地、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都会导致植被减少,蒸发量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下线升高,A、C、D错。退耕还林会使当地的局地气候发生好转,水汽含量增多,降水增加,森林下线降低,B正确。‎ 下图为“世界 某区城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光照 C.热量 D.水分 ‎7.该山脉可能位于 A .亚洲大陆东岸 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 C.南美洲南部西岸 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答案】‎ ‎5.A ‎6.D ‎7.C ‎ ‎【解析】5.读图,山脉西侧山麓植被是落叶林,说明纬度是温带地区,B、C错。图中山脉东侧山麓植被是荒漠,所以对应气候是温带荒漠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对。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不是荒漠,D错。‎ ‎6.图中山脉西侧是落叶林,东侧是荒漠,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不同。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对。洋流只影响沿海地区,不能影响东西两坡,A错。两坡纬度相同,光照、热量不是差异的主要原因,B、C错。‎ ‎7.根据大陆西岸是落叶林,判断大陆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只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可.能是南美洲南部西侧,C对。图中西部临海,说明位于大陆西岸,A错。澳大利亚西岸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是热带雨林气候,D错。‎ 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完成下列问题。‎ ‎8.图示区域可能是( )‎ A.南半球的山脊 B.北半球的山脊 C.南半球的山谷 D.北半球的山谷 ‎9.若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b地降水比a地 多 ‎ B.7月a地光照比b地充足 C. 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3℃ ‎ D. a、b两地相距10公里。‎ ‎【答案】‎ ‎8.D ‎9.A ‎【解析】8.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类型,等高线由数值低的地方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弯内海拔比两侧低,可判断是山谷,等高线曲率最大的地方是谷底。分析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关系,由于地形的影响,西边等温线的温度应该比东边的温度高。以500米等高线为例,在海拔相同的500米高度上,山谷北坡气温比南坡气温高,根据比例尺判断,图上区域纬度很小,纬度因素对南北气温影响不大,那么南北温度的差异应该是坡向引起的,说明河谷的北坡是阳坡,气温高,南侧是阴坡,气温低,山谷的南北坡坡向与山脉的坡向相反,所以该地应该位于北半球。故选D。‎ ‎9.若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据上题分析,该地在北半球,1月降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b地位于山谷迎风坡,a地位于山谷背风坡,所以b地降水比a地多;7月该区域晴天为主,b为阳坡,光照比a充足;两条等温线与两条等高线相交于谷底,两点海拔相差500米,温差相差约为3°C,因为对流层的温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也就是说两条等温线差值为3°C,a、b两地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温差应该小于3°C;图中比例尺表示图示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公里,ab之间图上远没有10厘米。故选A。‎ 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植被和聚落数量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 ‎10.甲山坡海拔约2019~30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 ‎ A.气温高 B.气温低 C.坡度较小 D.靠近河流 ‎ ‎11.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规律的植被是 A.常绿林 B.干旱灌木 C.针叶林 D.高山草甸 ‎【答案】‎ ‎10.C ‎11.B ‎【解析】10.根据甲坡的剖面线的变化,在2019-3000米的高度,坡度最缓,适合聚落的建设与分布,故选C。‎ ‎11.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植被类型应该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高山草原草甸带、冰雪冰川带递变规律,该河谷地带形成常绿林再向海拔较高处却形成干旱灌木,之后又变化为常绿林与针叶林,可见干旱灌木是由于该河谷甲山坡在海拔1400-2019米处,降水异常减少,导致水分条件较差而形成,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 ‎12.下图为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 A.a受暖流的影响,b受寒流的影响 B.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C.a地为盆地地形,b地为高原地形 D.a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b终年受信风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即沿赤道做的剖面图。根据地势起伏形态,a是扎伊尔盆地,,b是东非高原,受地形的影响,A错,C对。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是受天气影响,不是差异的主要原因,B错。 a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b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D错。‎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3.a图反映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4.与a到b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地震将频繁发生 B.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C.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进 ‎【答案】‎ ‎13.A ‎14.C ‎【解析】13.a图中陆地环境从北纬40度向北改变,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 ‎14.b图中自然带较a图向北移,产生的原因是全球变暖,阿尔卑斯山雪线交升高,华北地区因气温升高而旱情加重,C正确;黄河三角洲因海平面上升向陆地推进;全球变暖与地震不直接相关。‎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 A.丁丙乙甲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16.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17.入海口处观潮效果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5.B ‎16.C ‎17.C ‎【解析】15.根据中国行政图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三江平原(我国的最东边)、山东的西部(大约116°E)、浙江南部(大约118°E)、珠江三角洲(大约113°E).故在春分日这天,全球昼夜平分,根据地方时的原则——方向越东,越先看到日出,据此,判断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丁 ‎16.甲地为三江平原,地处高纬,冬季时间长;丙地地处浙江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乙地山东的西部,处于大陆内部和北方,气候呈现大陆性,受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丁地珠三角,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时间长,故雨季长,降水丰富。综上选C。‎ ‎17.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好的观潮地点,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丙地地处长江和钱塘江的入海口处。所以入海口处观潮效果最好的是丙。‎ 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3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 A.Ⅱ、Ⅰ B.Ⅱ、Ⅲ C.Ⅳ、Ⅰ D.Ⅳ、Ⅲ ‎20.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①—Ⅲ B.②—Ⅱ C.③—Ⅳ D.④—Ⅲ ‎【答案】‎ ‎18.C ‎19.C ‎20.D ‎【解析】18.从图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我们可以判定①1月气温最高,全年高温为海口,②1月气温大于零度,气温年变化较大为重庆,③1月气温低于零度,夏季气温比较低为拉萨,④1月气温低于零度,夏季气温比较高为乌鲁木齐,C正确。‎ ‎19.重庆阴雨天比较多,日照时数比较少,拉萨处于青藏高原上,晴天多,日照时数长,C正确。‎ ‎20.①1月气温最高,全年高温为海口,②1月气温大于零度,气温年变化较大为重庆,③1月气温低于零度,夏季气温比较低为拉萨,④1月气温低于零度,夏季气温比较高为乌鲁木齐,重庆日照时数最少是Ⅳ、拉萨日照数最多是Ⅰ。乌鲁木齐夏季日照时数特别多,冬季日照时数少,是Ⅲ。Ⅱ是海口。‎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尼泊尔国家放大示意图。‎ ‎(1)简述该国地形特点,并分别指出国土北部和南部主要的地质作用类型。‎ 该国境内大部分河流径流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10月初水位开始平缓减退。‎ ‎(2)分别分析河流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 该国境内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明显;南部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其中出产的苹果质量优良,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 ‎(3)分析说明北部地区植被垂直变化现象明显的成因。‎ ‎(4)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并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说明还可以采取哪些预防冻害。‎ ‎【答案】(1)北高南低,高山地区面积广大,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南部河谷平坦。北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引起褶皱);南部:外力作用(侵蚀、沉积)。‎ ‎(2)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 ‎(3)北部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 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4)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霜冻出现之前给苹果树浇水;在树冠上洒水等。‎ ‎【解析】(1)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尼泊尔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地区面积广大,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南部河谷平坦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 ‎(2)每年12~2月,该地是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河流流量最低。3~6月是春季和初夏,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7~9月是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10月后降水减少,径流减退。‎ ‎(3)北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从山麓到山顶,随海 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大,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 ‎(4)‎ 果农点燃发烟物所释放的烟雾,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尘埃杂质增多,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提高大气的保温作用。预防冻害,还可以在霜冻出现之前给苹果树浇水,在树冠上洒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