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测试卷十二选修33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阶段质量评估测试卷(十二)选修3—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25分)(1)(7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下列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2)(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环境温度稳定的实验室里做热学小实验,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这时注射器内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可看成理想气体).若该同学往里缓慢地推活塞(如图甲),气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若该同学缓慢推进活塞过程中做功为W1;然后将活塞缓慢稍稍拉出一些(如图乙),此过程中做功为W2,则全过程中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增加量ΔU=________.‎ ‎      甲          乙 第1题图 ‎(3)(10分)用油膜法可粗略测出阿伏伽德罗罗常数,把密度ρ=0.8×‎103 kg/m3的某种油,用滴管滴出一滴油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V=0.5×10-‎3 cm3,形成的油膜的面积S=‎0.7 m2‎,油的摩尔质量M=‎0.09 kg/mol.若把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那么:‎ ‎①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大?‎ ‎②由以上数据可测出的阿伏伽德罗罗常数大约为多少?(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25分)(16年清江模拟)‎ ‎(1)(7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的原点,乙分子位于横轴上,甲分子和乙分子之间的分子力曲线图如图所示,a、b、c为横轴上的三个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两分子之间只有分子力,乙分子从a位置到b位置做________运动,从b位置到c位置做________运动(选填“加速”或“减速”).‎ 第2(1)题图 ‎(2)(8分)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下、质量为M 的气缸与活塞一起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气缸被一弹簧支起,气缸内壁光滑且气缸与活塞均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由于外界环境的温度缓慢降低,被封闭气体向外界释放热量Q,同时其内能减少ΔU,已知大气压强为P0,气缸的横截面积为S,气缸壁厚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 第2(2)题图 ‎①被封气体的体积V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气缸移动距离x为__________.‎ ‎(3)(10分)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相同气缸A、B的长度均为L=‎30 cm,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起初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PA=2.0×105 Pa的氮气.B内有压强PB=1.0×105 Pa的氧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求平衡后活塞C移动的距离x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P.(假定氧气和氮气均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 第2(3)题图 ‎3.(25分)‎ ‎(1)(7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计算出阿伏伽德罗罗常数 ‎ B.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的吸收强度就不同 ‎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 D.理想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则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2)(8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注射器将一滴油酸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 mm,该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m2;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4×10-6mL,则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m.(上述结果均保留1位有效数字)‎ 第3(2)题图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3)(10分)如图所示,用轻质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间摩擦忽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高度h1= ‎0.50 m.给气缸加热,活塞缓慢上升到距离气缸底h2= ‎0.80 m处,同时缸内气体吸收Q = 450 J的热量.已知活塞横截面积S = 5.0×10-‎3 m2‎,大气压强p0= 1.0×105 Pa.求:‎ ‎①缸内气体对活塞所做的功W;‎ ‎②此过程中缸内气体增加的内能ΔU.‎ 第3(3)题图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4.(25分)(16年苏锡常镇模拟)‎ ‎(1)(7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A.给车胎打气,越压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 C.人感觉到空气湿度大,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大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D.单晶体呈现各向异性,是由于晶体内部原子按照一定规则排列 ‎(2)(8分)如图所示为利用饮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先在瓶中灌入一部分水,盖上活塞后竖直倒置,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当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可顶出活塞,便能喷水使水火箭发射升空.在喷水阶段,可以认为瓶内气体与外界绝热,则喷水阶段瓶内气体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瓶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4题图 ‎(3)(10分)充气前瓶内已有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2 L,设充气过程中瓶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瓶的体积不变, 当水火箭内部气体压强达到3个大气压时方可将活塞顶出.则充气装置需给饮料瓶再充入1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多少升,火箭方可发射?‎